显示地图 |
|
|
新市镇地处江南,距长江一箭之地,与南京毗邻,是马当芜通向长三角的交通要冲,也是皖江链接长三角的前哨。全镇面积72.4平方公里,人口400238人,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7096元。
改革开放初期,新市镇农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胆探索,纷纷走出家门,勇创致富之路。刃具推销员的足迹踏遍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豆腐店像天女撒花般开遍大江南北,直至西域边陲,种田能手们长驱直入长三角,成百上千亩包田种植。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镇刃具推销员2200人,在外豆腐店2660户,种田大户980户。新市镇成了“刃模镇”、“豆腐镇”、“种田大户镇”。刃模具、豆腐、外包田作为新市镇的三大支柱经济体享誉皖东南。三大支柱经济体给农民带来了富裕,各村各庄楼群林立,电器化程度达到发达城市居民户水平。截止目前,全镇电网、道路村村通、有线电视全面覆盖,教育达标率百分之百,农民医保率百分之百。
世纪之交,新市镇政府利用山区荒坡,开发了衔314省道的工业集中区,占地3.1平方公里,引进企业57家,产业类型众多。2008年实现工业产值1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8400万元。
新市镇依山傍水。山是江南名山——横山;水是江南名泽——丹阳湖。风物宜人,钟灵毓秀。横山是吴国文化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88年之前,吴国在横山山南建都500余年。横山亦乃仙山,“仙人洞”是南梁“山中宰相”陶弘景炼丹修道之所,诗仙李白几度漫游,留连忘返,留下诸多诗篇。山中有“江南古迹石门”“六朝古刹澄心寺”、“姑孰之巅太阳宫”、“天机泄处拖船壑”、“沧桑陈迹摩崖刻”,还有“龙井寒泉”、“丛林夜月”、“绝壁垂松”、“贞白五井”、“白月池”、“龙井丹灶”、“丹灶寒烟”等等人文和自然景观数不胜数。丹阳湖畔尚遗存古桥官道、李白诗中的丹阳湖古风古韵犹在。新市 “名胜古迹旅游”、“生态农业旅游”的工程已然起步,“办大旅游、大办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必将给新市带来新的辉煌。
湖北省枣阳市新市镇
枣阳市新市镇地处鄂西北,版图面积212平方公里,全镇辖39个行政村,2 个居民委员会,251个村民小组,33个 镇直单位,总户数11767户,总人口5.77人,其中农业人口5.17万人。全镇有山场面积15万亩,耕地面积87296亩,其中水田面积36300亩,旱地面积50996亩。南北长21公里,东西宽10.1公里,东临随州市吴山镇,西接太平镇,南连鹿头镇,北临河南省桐柏县程湾乡核唐河县祁仪乡,省道“335”公路贯穿南北,俗有“一脚踏两省,鸡鸣闻四县(市)”之称。
新市镇地处江南,距长江一箭之地,与南京毗邻,是马当芜通向长三角的交通要冲,也是皖江链接长三角的前哨。全镇面积72.4平方公里,人口40238人,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7096元。
改革开放初期,新市镇农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胆探索,纷纷走出家门,勇创致富之路。刃具推销员的足迹踏遍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豆腐店像天女撒花般开遍大江南北,直至西域边陲,种田能手们长驱直入长三角,成百上千亩包田种植。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镇刃具推销员2200人,在外豆腐店2660户,种田大户980户。新市镇成了“刃模镇”、“豆腐镇”、“种田大户镇”。刃模具、豆腐、外包田作为新市镇的三大支柱经济体享誉皖东南。三大支柱经济体给农民带来了富裕,各村各庄楼群林立,电器化程度达到发达城市居民户水平。截止目前,全镇电网、道路村村通、有线电视全面覆盖,教育达标率百分之百,农民医保率百分之百。
世纪之交,新市镇政府利用山区荒坡,开发了衔314省道的工业集中区,占地3.1平方公里,引进企业57家,产业类型众多。2008年实现工业产值1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8400万元。
新市镇依山傍水。山是江南名山——横山;水是江南名泽——丹阳湖。风物宜人,钟灵毓秀。横山是吴国文化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88年之前,吴国在横山山南建都500余年。横山亦乃仙山,“仙人洞”是南梁“山中宰相”陶弘景炼丹修道之所,诗仙李白几度漫游,留连忘返,留下诸多诗篇。山中有“江南古迹石门”“六朝古刹澄心寺”、“姑孰之巅太阳宫”、“天机泄处拖船壑”、“沧桑陈迹摩崖刻”,还有“龙井寒泉”、“丛林夜月”、“绝壁垂松”、“贞白五井”、“白月池”、“龙井丹灶”、“丹灶寒烟”等等人文和自然景观数不胜数。丹阳湖畔尚遗存古桥官道、李白诗中的丹阳湖古风古韵犹在。新市 “名胜古迹旅游”、“生态农业旅游”的工程已然起步,“办大旅游、大办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必将给新市带来新的辉煌。 |
|
新市是马鞍山市当涂县东部重镇,紧靠南京、芜湖、马鞍山,北依横山、南濒丹阳湖。314省道穿境而过,水运直通长江,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30公里,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是皖东南通往苏、浙、沪的必经之路,总面积74.8平方公里,人口4万余人,现有耕地1860公顷,资源丰富,极具发展潜力的名镇。新市是一个钟灵秀的土地。全镇有二大景区,三大名胜,四的古迹,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处,江南古迹“横山石门”、六朝古刹“澄心寺”、明朝水乡古韵“叶家桥”、汉唐墓藏“釜山遗址”、避暑胜地横山,向阳温泉水库等景点,闻名遐迩,旅游资源丰厚,极具开发价值。新市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改革开放以来,全镇人民抓住机遇,发展特色经济,初步形成以机械、木材、化工、建材、服装、粮食食品等行业为支柱的地方工业格局和绿色食品、畜牧、水产开发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链条。新市十分重视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建设,先后制定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措施,着力实施扩大开放战略,加速推进工业化、集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2003年至2006年全镇财政收入连续四年超千万元,名列全县第四,2006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实现6.2亿元,工业产值实现5.2亿元,其中工业销售收入实现5.1亿元,固定资产1.8亿元;招商引资合同引资2亿元,到位1.5亿元,财政收入3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目前,新市镇已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强镇,文化重镇,初具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的乡镇。新市蕴含着无限商机,新市人民热忱欢迎中外客商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兴创繁荣、共享繁荣。 |
|
新市镇地处江南,距长江一箭之地,与南京毗邻,是马当芜通向长三角的交通要冲,也是皖江链接长三角的前哨。全镇面积72.4平方公里,人口400238人,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7096元。
改革开放初期,新市镇农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胆探索,纷纷走出家门,勇创致富之路。刃具推销员的足迹踏遍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豆腐店像天女撒花般开遍大江南北,直至西域边陲,种田能手们长驱直入长三角,成百上千亩包田种植。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镇刃具推销员2200人,在外豆腐店2660户,种田大户980户。新市镇成了“刃模镇”、“豆腐镇”、“种田大户镇”。刃模具、豆腐、外包田作为新市镇的三大支柱经济体享誉皖东南。三大支柱经济体给农民带来了富裕,各村各庄楼群林立,电器化程度达到发达城市居民户水平。截止目前,全镇电网、道路村村通、有线电视全面覆盖,教育达标率百分之百,农民医保率百分之百。
世纪之交,新市镇政府利用山区荒坡,开发了衔314省道的工业集中区,占地3.1平方公里,引进企业57家,产业类型众多。2008年实现工业产值1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8400万元。
新市镇依山傍水。山是江南名山——横山;水是江南名泽——丹阳湖。风物宜人,钟灵毓秀。横山是吴国文化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88年之前,吴国在横山山南建都500余年。横山亦乃仙山,“仙人洞”是南梁“山中宰相”陶弘景炼丹修道之所,诗仙李白几度漫游,留连忘返,留下诸多诗篇。山中有“江南古迹石门”“六朝古刹澄心寺”、“姑孰之巅太阳宫”、“天机泄处拖船壑”、“沧桑陈迹摩崖刻”,还有“龙井寒泉”、“丛林夜月”、“绝壁垂松”、“贞白五井”、“白月池”、“龙井丹灶”、“丹灶寒烟”等等人文和自然景观数不胜数。丹阳湖畔尚遗存古桥官道、李白诗中的丹阳湖古风古韵犹在。新市 “名胜古迹旅游”、“生态农业旅游”的工程已然起步,“办大旅游、大办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必将给新市带来新的辉煌。
湖北省枣阳市新市镇
枣阳市新市镇地处鄂西北,版图面积212平方公里,全镇辖39个行政村,2 个居民委员会,251个村民小组,33个 镇直单位,总户数11767户,总人口5.77人,其中农业人口5.17万人。全镇有山场面积15万亩,耕地面积87296亩,其中水田面积36300亩,旱地面积50996亩。南北长21公里,东西宽10.1公里,东临随州市吴山镇,西接太平镇,南连鹿头镇,北临河南省桐柏县程湾乡核唐河县祁仪乡,省道“335”公路贯穿南北,俗有“一脚踏两省,鸡鸣闻四县(市)”之称。 |
|
- : new town, Xinshi Town
|
|
新市古镇, 新市 |
|
|
|
香港新市镇 | 新市镇规划 | 北大屿山新市镇 | 粉岭/上水新市镇 | 京山县新市镇党校 | 汨罗市新市镇中心小学 | 屏山县新市镇民族医院 | 广州市新市镇石马针织厂 | 广州新市镇望岗乐园饭店 | 湖北省京山县新市镇第一小学 | 广州市新市镇棠溪永发服装厂 | |
|
|
新农村 | 刘山村 | 横山村 | 洪庙村 | 梅山村 | 新市社区 | 张茂村 | 联三村 | 新河村 | 黄土村 | 洪河村 | 叶家桥村 | 临川村 | 来龙村 | 釜山村 | 新禄村 | 澄心村 | 善桥村 | 业桥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