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區 : 京山縣 : 棗陽市 : 耒陽市 : 汨羅市 : 攸縣 : 濟陽縣 : 綿竹市 : 屏山縣 : 簡陽市 : 德清縣 : 長壽區 [顯示全部] : 中國 >安徽 >馬鞍山市 >當塗縣 > 新市鎮
顯示地圖
目錄
安徽省當塗縣新市鎮
  新市鎮地處江南,距長江一箭之地,與南京毗鄰,是馬當蕪通嚮長三角的交通要衝,也是皖江鏈接長三角的前哨。全鎮面積72.4平方公裏,人口400238人,2008年農民人均收入7096元。
  改革開放初期,新市鎮農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大膽探索,紛紛走出傢門,勇創致富之路。刃具推銷員的足跡踏遍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豆腐店像天女撒花般開遍大江南北,直至西域邊陲,種田能手們長驅直入長三角,成百上千畝包田種植。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全鎮刃具推銷員2200人,在外豆腐店2660戶,種田大戶980戶。新市鎮成了“刃模鎮”、“豆腐鎮”、“種田大戶鎮”。刃模具、豆腐、外包田作為新市鎮的三大支柱經濟體享譽皖東南。三大支柱經濟體給農民帶來了富裕,各村各莊樓群林立,電器化程度達到發達城市居民戶水平。截止目前,全鎮電網、道路村村通、有綫電視全面覆蓋,教育達標率百分之百,農民醫保率百分之百。
  世紀之交,新市鎮政府利用山區荒坡,開發了銜314省道的工業集中區,占地3.1平方公裏,引進企業57傢,産業類型衆多。2008年實現工業産值10億元,實現財政收入8400萬元。
  新市鎮依山傍水。山是江南名山——橫山;水是江南名澤——丹陽湖。風物宜人,鐘靈毓秀。橫山是吳國文化的發祥地。在公元前588年之前,吳國在橫山山南建都500餘年。橫山亦乃仙山,“仙人洞”是南梁“山中宰相”陶弘景煉丹修道之所,詩仙李白幾度漫遊,留連忘返,留下諸多詩篇。山中有“江南古跡石門”“六朝古剎澄心寺”、“姑孰之巔太陽宮”、“天機泄處拖船壑”、“滄桑陳跡摩崖刻”,還有“竜井寒泉”、“叢林夜月”、“絶壁垂鬆”、“貞白五井”、“白月池”、“竜井丹竈”、“丹竈寒煙”等等人文和自然景觀數不勝數。丹陽湖畔尚遺存古橋官道、李白詩中的丹陽湖古風古韻猶在。新市 “名勝古跡旅遊”、“生態農業旅遊”的工程已然起步,“辦大旅遊、大辦旅遊”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必將給新市帶來新的輝煌。
  湖北省棗陽市新市鎮
  棗陽市新市鎮地處鄂西北,版圖面積212平方公裏,全鎮轄39個行政村,2 個居民委員會,251個村民小組,33個 鎮直單位,總戶數11767戶,總人口5.77人,其中農業人口5.17萬人。全鎮有山場面積15萬畝,耕地面積87296畝,其中水田面積36300畝,旱地面積50996畝。南北長21公裏,東西寬10.1公裏,東臨隨州市吳山鎮,西接太平鎮,南連鹿頭鎮,北臨河南省桐柏縣程灣鄉核唐河縣祁儀鄉,省道“335”公路貫穿南北,俗有“一腳踏兩省,雞鳴聞四縣(市)”之稱。
  
  新市鎮地處江南,距長江一箭之地,與南京毗鄰,是馬當蕪通嚮長三角的交通要衝,也是皖江鏈接長三角的前哨。全鎮面積72.4平方公裏,人口40238人,2008年農民人均收入7096元。
   改革開放初期,新市鎮農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大膽探索,紛紛走出傢門,勇創致富之路。刃具推銷員的足跡踏遍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豆腐店像天女撒花般開遍大江南北,直至西域邊陲,種田能手們長驅直入長三角,成百上千畝包田種植。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全鎮刃具推銷員2200人,在外豆腐店2660戶,種田大戶980戶。新市鎮成了“刃模鎮”、“豆腐鎮”、“種田大戶鎮”。刃模具、豆腐、外包田作為新市鎮的三大支柱經濟體享譽皖東南。三大支柱經濟體給農民帶來了富裕,各村各莊樓群林立,電器化程度達到發達城市居民戶水平。截止目前,全鎮電網、道路村村通、有綫電視全面覆蓋,教育達標率百分之百,農民醫保率百分之百。
   世紀之交,新市鎮政府利用山區荒坡,開發了銜314省道的工業集中區,占地3.1平方公裏,引進企業57傢,産業類型衆多。2008年實現工業産值10億元,實現財政收入8400萬元。
   新市鎮依山傍水。山是江南名山——橫山;水是江南名澤——丹陽湖。風物宜人,鐘靈毓秀。橫山是吳國文化的發祥地。在公元前588年之前,吳國在橫山山南建都500餘年。橫山亦乃仙山,“仙人洞”是南梁“山中宰相”陶弘景煉丹修道之所,詩仙李白幾度漫遊,留連忘返,留下諸多詩篇。山中有“江南古跡石門”“六朝古剎澄心寺”、“姑孰之巔太陽宮”、“天機泄處拖船壑”、“滄桑陳跡摩崖刻”,還有“竜井寒泉”、“叢林夜月”、“絶壁垂鬆”、“貞白五井”、“白月池”、“竜井丹竈”、“丹竈寒煙”等等人文和自然景觀數不勝數。丹陽湖畔尚遺存古橋官道、李白詩中的丹陽湖古風古韻猶在。新市 “名勝古跡旅遊”、“生態農業旅遊”的工程已然起步,“辦大旅遊、大辦旅遊”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必將給新市帶來新的輝煌。
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
  新市是馬鞍山市當塗縣東部重鎮,緊靠南京、蕪湖、馬鞍山,北依橫山、南瀕丹陽湖。314省道穿境而過,水運直通長江,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30公裏,水陸交通四通八達,是皖東南通往蘇、浙、滬的必經之路,總面積74.8平方公裏,人口4萬餘人,現有耕地1860公頃,資源豐富,極具發展潛力的名鎮。新市是一個鐘靈秀的土地。全鎮有二大景區,三大名勝,四的古跡,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多處,江南古跡“橫山石門”、六朝古剎“澄心寺”、明朝水鄉古韻“葉傢橋”、漢唐墓藏“釜山遺址”、避暑勝地橫山,嚮陽溫泉水庫等景點,聞名遐邇,旅遊資源豐厚,極具開發價值。新市是一片美麗富饒的土地。改革開放以來,全鎮人民抓住機遇,發展特色經濟,初步形成以機械、木材、化工、建材、服裝、糧食食品等行業為支柱的地方工業格局和緑色食品、畜牧、水産開發為主導的農業産業化鏈條。新市十分重視經濟發展軟環境的建設,先後製定一係列鼓勵外商投資的政策措施,着力實施擴大開放戰略,加速推進工業化、集鎮化和農業産業化進程。2003年至2006年全鎮財政收入連續四年超千萬元,名列全縣第四,2006年全鎮國民生産總值實現6.2億元,工業産值實現5.2億元,其中工業銷售收入實現5.1億元,固定資産1.8億元;招商引資合同引資2億元,到位1.5億元,財政收入3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800元。目前,新市鎮已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工業強鎮,文化重鎮,初具社會主義新農村特色的鄉鎮。新市藴含着無限商機,新市人民熱忱歡迎中外客商前來觀光旅遊投資興業,興創繁榮、共享繁榮。
安徽省當塗縣新市鎮
  新市鎮地處江南,距長江一箭之地,與南京毗鄰,是馬當蕪通嚮長三角的交通要衝,也是皖江鏈接長三角的前哨。全鎮面積72.4平方公裏,人口400238人,2008年農民人均收入7096元。
  改革開放初期,新市鎮農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大膽探索,紛紛走出傢門,勇創致富之路。刃具推銷員的足跡踏遍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豆腐店像天女撒花般開遍大江南北,直至西域邊陲,種田能手們長驅直入長三角,成百上千畝包田種植。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全鎮刃具推銷員2200人,在外豆腐店2660戶,種田大戶980戶。新市鎮成了“刃模鎮”、“豆腐鎮”、“種田大戶鎮”。刃模具、豆腐、外包田作為新市鎮的三大支柱經濟體享譽皖東南。三大支柱經濟體給農民帶來了富裕,各村各莊樓群林立,電器化程度達到發達城市居民戶水平。截止目前,全鎮電網、道路村村通、有綫電視全面覆蓋,教育達標率百分之百,農民醫保率百分之百。
  世紀之交,新市鎮政府利用山區荒坡,開發了銜314省道的工業集中區,占地3.1平方公裏,引進企業57傢,産業類型衆多。2008年實現工業産值10億元,實現財政收入8400萬元。
  新市鎮依山傍水。山是江南名山——橫山;水是江南名澤——丹陽湖。風物宜人,鐘靈毓秀。橫山是吳國文化的發祥地。在公元前588年之前,吳國在橫山山南建都500餘年。橫山亦乃仙山,“仙人洞”是南梁“山中宰相”陶弘景煉丹修道之所,詩仙李白幾度漫遊,留連忘返,留下諸多詩篇。山中有“江南古跡石門”“六朝古剎澄心寺”、“姑孰之巔太陽宮”、“天機泄處拖船壑”、“滄桑陳跡摩崖刻”,還有“竜井寒泉”、“叢林夜月”、“絶壁垂鬆”、“貞白五井”、“白月池”、“竜井丹竈”、“丹竈寒煙”等等人文和自然景觀數不勝數。丹陽湖畔尚遺存古橋官道、李白詩中的丹陽湖古風古韻猶在。新市 “名勝古跡旅遊”、“生態農業旅遊”的工程已然起步,“辦大旅遊、大辦旅遊”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必將給新市帶來新的輝煌。
  湖北省棗陽市新市鎮
  棗陽市新市鎮地處鄂西北,版圖面積212平方公裏,全鎮轄39個行政村,2 個居民委員會,251個村民小組,33個 鎮直單位,總戶數11767戶,總人口5.77人,其中農業人口5.17萬人。全鎮有山場面積15萬畝,耕地面積87296畝,其中水田面積36300畝,旱地面積50996畝。南北長21公裏,東西寬10.1公裏,東臨隨州市吳山鎮,西接太平鎮,南連鹿頭鎮,北臨河南省桐柏縣程灣鄉核唐河縣祁儀鄉,省道“335”公路貫穿南北,俗有“一腳踏兩省,雞鳴聞四縣(市)”之稱。
英文解釋
  1. :  new town,  Xinshi Town
近義詞
新市古鎮, 新市
相關詞
安徽當塗縣馬鞍山市鄉村
包含詞
香港新市鎮新市鎮規劃北大嶼山新市鎮
粉嶺/上水新市鎮京山縣新市鎮黨校汨羅市新市鎮中心小學
屏山縣新市鎮民族醫院廣州市新市鎮石馬針織廠廣州新市鎮望崗樂園飯店
湖北省京山縣新市鎮第一小學廣州市新市鎮棠溪永發服裝廠
分類詳情
新農村劉山村橫山村洪廟村梅山村
新市社區張茂村聯三村新河村黃土村
洪河村葉傢橋村臨川村來竜村釜山村
新祿村澄心村善橋村業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