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長城西端關口。在甘肅省嘉峪關市西。正當河西走廊盡頭,古代為軍事要地。現存長城關城中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中國明代萬裏長城西端終點,甘肅省地級市。位於河西走廊中段,人口8萬。嘉峪關城樓宏偉,嚮稱天下雄關 |
|
關名。在 甘肅 酒泉縣 西 嘉峪山 西麓。自古為東西交通要衝。 明 洪武 初 馮勝 下 河西 ,以 嘉峪關 地勢險要,築城置戍,為 明 長城 西端關口。 嘉靖 十八年重行加固。今仍有堡壘烽臺遺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參閱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陝西十·甘肅鎮》。 |
|
嘉峪關旅遊投訴電話:嘉峪關市旅遊投訴電話:0937-6221114
甘肅省旅遊投訴電話:0931—841120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嘉峪關最佳旅遊時間: 嘉峪關市屬溫帶幹旱氣候,年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6℃左右,年降水量80多毫米。鼕季1月最冷,絶對最低氣溫-28.6℃,夏季7月最熱,絶對最高氣溫38℃。每年5月至10月,是嘉峪關市最佳旅遊時節。
嘉峪關民俗節慶活動:嘉峪關市的節慶活動,十分有趣,極富有地方特色。元宵節離不開“鬧”,張燈觀燈賽燈叫“鬧花燈”,社火百戲叫“鬧社火”,整個的活動叫“鬧元宵”,仿佛不鬧就不成其為元宵節。
嘉峪關有一年一度的“瓜州賽瓜節”,趣味十足,這裏也是國際著名的滑翔基地之一,每年都不定期舉行國際滑翔節,吸引了許多的滑翔愛好者,熱鬧非凡。
嘉峪關城市地圖:嘉峪關特別提醒:嘉峪關旅遊應穿旅遊鞋或布鞋。註意保護文物。遊覽七一冰川時帶上雨具和防寒衣物。
嘉峪關美食:嘉峪關的地方飲食百味薈萃。代表性的名點小吃有搓魚面、拉條面、砂鍋、餛飩、鱢子面、炮仗面、糊鍋面筋等,小吃集中在振興市場美食一條街和鏡鐵路美食一條街,夏天還在建設東路設有美食夜市。
嘉峪關有幾十傢環境典雅,整潔舒適的餐廳,各有拿手好菜,令人贊不絶口。富有地方特色的風味佳餚有:雪山駝掌、戈壁燕影、烤羊腿、黃燜羊肉、紅燜羊肉、戈壁雁影、雄關酥、駝蹄羹、東坡肉,燈影玉片、青椒肥腸、油爆駝峰、孜然羊肉、菊花牛鞭、麒麟駝掌、蘭發豆腐、茄汁活魚、鬆仁玉米及火焰烤羊腿、涮羊肉等。隨着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夕發朝至的海鮮也成為地方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保持了色鮮、味美、價廉的的優點。
嘉峪關購物:您可到友誼商店(嘉峪關市新華北路1號)去逛逛。各種工藝美術品風格獨特,造型精美,極富詩情畫意,均為旅遊工藝中的精品。也可以在街頭地攤上購到當地的工藝品,當然,在地攤上購物時,不能一味貪圖便宜,還應有鑒定識別能力,以防偽劣産品。
嘉峪關交通:航空:嘉峪關機場位於嘉峪關市東北12公裏處,每周有民航班機通往敦煌、蘭州、烏魯木齊和西安等,每周數次蘭州至敦煌的飛機在嘉峪關機場中途停留。
鐵路:蘭新鐵路、甘新鐵路橫貫市區。嘉峪關站是蘭新鐵路綫上的重要一站,位於迎賓路,距市中心5公裏。每天有9次列車通過,可直達烏魯木齊、蘭州、北京、上海、鄭州、成都、西安等城市,並通過亞歐大陸橋,經新疆阿拉山口,直達莫斯科和其它北歐國傢。從嘉峪關至蘭州市雙嚮列車是夕發朝至,極為方便。
公路:嘉峪關有312國道橫貫全境,東至蘭州,西達烏魯木齊,二級路面平整寬闊。境內公路總長452公裏,嚮北通至馬鬃山邊境口岸至蒙古,嚮南可到青海格爾木,四通八達。乘巴士往酒泉約需半小時;往敦煌約需6個半小時。
市內交通:嘉峪關市市區面積不大,全市衹有3條綫路,都是從火車站開往汽車北站,北站衹是公共汽車北站,不是長途車站。這裏的公共汽車是中巴車,無論遠近一律1元。嘉峪關市旅遊景點都離市區很近,目前還沒有通景點的班車,所以需乘坐出租車前往各景點。全市現有出租車數百輛,多集中在賓館、飯店、娛樂場所和夜市等地,搭乘十分方便。
嘉峪關住宿:嘉峪關的賓館酒店業,近年有了一定的發展。到嘉峪關旅遊,衹要你願意,一定會住得稱心如意。但如果你是真正的背包族,渴望盡情感受西部古城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最好的選擇就是到當地居民——尤其是少數民族居民傢中住宿這樣可以更好地解當地奇異的民俗風情。賓館酒店有:嘉峪關賓館、雄關賓館、迎賓賓館、糧食局招待所等。
嘉峪關娛樂: 嘉峪關城內、賓館酒店內設有娛樂場所休閑。這裏的歌舞廳、卡拉ok、ktv包廂、棋牌室、咖啡廳、酒吧、美容美發廳、臺球室、醫療按摩室、桑拿浴、健身房等設施一應俱全,環境幽雅,服務周到。這一類娛樂場所,一般都經營到凌晨3點左右,其消費水準,則由客人根據自身經濟情況而定。藍爵酒吧洋溢着時尚的品位、銀馬車俱樂部顯得高雅豪華、硬石迪廳。
區號:0937
郵編:735100
位置: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北依馬鬃山,南臨祁連山,是絲綢之路上的要衝。
面積:總面積2935平方公裏。
人口:12萬
嘉峪關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東臨河西重鎮酒泉市,距省會蘭州776公裏;西連石油城玉門市,至新疆哈密650公裏;南倚終年積雪的祁連山與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接壤,與青海相距300余公裏;北枕色如鑄銅的黑山,與酒泉金塔縣、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和內蒙額濟納旗相連接,中部為酒泉緑洲西緣。中心位置為東經98°17',北緯39°47'。全市海拔在1412-2722米之間,緑洲分佈於海拔1450-1700米之間,城市中心海拔1462米。境內地勢平坦,土地類型多樣。城市的中西部多為戈壁,是市區和工業企業所在地;東南、東北為緑洲,是農業區,緑洲隨地貌被戈壁分割為點、塊、條、帶狀,占總土地面積的1.9%。
嘉峪關市,是以明代萬裏長城西端起點——嘉峪關命名的城市,南有綿亙千裏的祁連山雪峰,北有竜首山和馬鬃山,由於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因此,秦漢以來的歷代王朝都在這裏派兵駐防。“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關城,樓閣高聳,巍峨壯觀,與遠隔萬裏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遙相呼應,名動天下。嘉峪關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留下了許多古跡和珍貴的文物:古拙粗獷的黑山石刻畫像、反映魏晉時勞動人民的生産活動的新城魏晉壁畫磚畫墓、以及我國第一座全面、係統展示長城文化的專題性博物館——長城博物館等。
古老的絲路文化、皚皚冰川和茫茫戈壁共同構成了當地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嘉峪關城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嘉峪關的修建,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於是演繹出了定城磚、冰道運石、山羊馱磚、擊石燕鳴等動人故事。
嘉峪關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又是明代萬裏長城的西端起點。在這裏,兩千多年前開闢的中國與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的“絲綢古道”及歷代兵傢徵戰的“古戰場”烽燧依稀可見。這裏是中國絲路文化和長城文化的交匯點,素有“河西重鎮”、邊陲鎖鑰“之稱。
嘉峪關是以舉世聞名的“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命名的工業旅遊城市。又因他是西北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酒泉鋼鐵(集團)公司所在地,故又被稱為“戈壁鋼城”,並因此而享譽中外。經過四十多年的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嘉峪關市的經濟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現已基本形成了以冶金工業為主導、商貿旅遊業為支柱、城郊型農業為特色的經濟發展格局。
雄關之光雕塑總高39米,係不銹鋼材料製作而成,寓意嘉峪關市將依托酒鋼公司,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式下,繁榮昌盛,快速發展,並立足河西走廊,展現雄關之美,成為西部的城市明珠。雕塑下部寶石部分象徵嘉峪關市豐富的自然資源及城市發展的動力之所在;立柱部分為雄關之門,在陽光及雪山的映襯下,光彩斑斕,預示着城市的未來充滿光明;雕塑底座以“十”字型長城支撐,在中間城垛東西輔以魏晉墓“農耕圖”和“出巡圖”浮雕,象徵河西走廊文明古道上新型工業旅遊城市的燦爛明天,更象徵着在新的歷史時期,雄關兒女共同努力,共創雄關鋼城的輝煌。
嘉峪關地處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又是明代萬裏長城的西端起點。在這裏絲路文化和長城文化融為一體、交相輝映,素有“河西重鎮”、“邊陲鎖鑰”之稱,旅遊資源非常豐富。
這裏有雄偉壯觀的漢代和明代萬裏長城、嘉峪關關城、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心髒,以及展現古代遊牧民族社會生活的黑山岩畫,國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魏晉墓地下畫廊等人文古跡;有亞洲距城市最近的七一冰川及祁連積雪、瀚海蜃樓等獨具特色的西部風光,有博大精深的中國第一座“長城博物館”和被譽為世界三大滑翔基地之一的嘉峪關國際滑翔基地及國傢aaaa級關城文化旅遊景區;有西北民俗風情旅遊和討賴河大峽𠔌探險、沙漠探險、花海魔鬼城探險等具有西部情調的探險旅遊勝地;有乾圓山莊、新城草湖等休閑度假的好去處;此外還有石關峽、黑山湖等多處正在開發的旅遊資源,形成了以嘉峪關關城為竜頭的四大資源(空中氣流資源、山地冰川資源、陸地資源和地下資源)、八大景點(嘉峪關關城、嘉峪關國際滑翔基地、長城第一墩、懸壁長城、黑山淺石刻岩畫、長城博物館、魏晉墓地下畫廊、七一冰川),為旅遊業的發展奠定了資源基礎。
本地生産的旅遊産品主要有:夜光杯、風雨雕、駝絨畫、祁連玉雕、嘉峪石硯、文物復製品及反映魏晉時代人文景觀的墓磚畫等。
新世紀來臨之際,嘉峪關市委市政府嚮全市人民發出了號召,要牢固樹立發展纔是硬道理的思想,樹立大産業、大旅遊、大市場的意識,把握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和因素,努力實施“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和景區開發、培養旅遊精品路綫和精品景點、實行全民旅遊全民辦”的旅遊發展三大戰略,力爭把嘉峪關市發展成為國際旅遊明星城市。 |
|
郵編:735100。代碼:620200。區號:0937。拼音:Jiayuguan Shi。
地理位置:東經98°17′、北緯39°47′
一。嘉峪關長城
嘉峪關,是明代萬裏長城的西端起點,是明代長城沿綫建造規模最為壯觀,保存程度最為完好的一座古代軍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後期各代,長城沿綫的重要軍事要塞,素有“中外鉅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稱。
嘉峪關位於河西走廊中西結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31年的歷史。它比山海關早建九年。明初,宋國公、徵虜大將軍馮勝在班師凱旋途中,選址在河西走廊中部,東連酒泉、西接玉門、背靠黑山、南臨祁連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關。關城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歷時168年,於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正如史料《秦邊紀略》所記:“初有水而後置關,有關而後建樓,有樓而後築長城,長城築而後可守也”。嘉峪關關城佈局合理,建築得法。關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綫,城內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並守之勢。它由:內城、甕城、羅城、城壕及三座三層三檐歇山頂式高臺樓閣建築和城壕、長城峰臺等組成。內城是關城的主體和中心,其周長640米,面積2.5萬平方米。內城東西二門外,都有甕城回護,面積各有500餘平方米。甕城門均嚮南開,西甕城西面,築有羅城,羅城城墻正中面西設關門,門楣上題“嘉峪關”三字。關城內現有的建築主要有遊擊將軍府、官井、關帝廟、戲臺和文昌閣。
嘉峪關關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寬約15公裏的峽𠔌地帶,該峽𠔌南部的討賴河𠔌,又構成關防的天然屏障。嘉峪關附近烽燧、墩臺縱橫交錯,關城東、西、南、北、東北各路共有墩臺66座。嘉峪關地勢天成,攻防兼備,與附近的長城、城臺、城壕、烽燧等設施構成了嚴密的軍事防禦體係,又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
文化遺産
長城文化遺産“萬裏長城——嘉峪關”: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地名錄》,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嘉峪關是明代萬裏長城的西端起點,也是明代萬裏長城沿綫保存最為完好、規模最為壯觀的古代軍事城堡,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美譽。“萬裏長城——嘉峪關”初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城壕和南北兩翼長城組成。嘉峪關長城由西長城、東長城和北長城三部分組成,全長約60公裏。長城內外城臺、墩臺、堡城星羅棋布,共同構成了嘉峪關完整的軍事防禦體係。※嘉峪關遊擊將軍府:也稱遊擊衙門,初建於明隆慶年間,是明清兩代鎮守嘉峪關的遊擊處理軍機政務的場所。嘉峪關遊擊將軍府陳列分為兩個部分。前院以議事廳為中心,着重展示古代遊擊將軍及文武官員指揮禦敵、簽發關文等情景。後院是遊擊將軍及傢眷生活的場所,生動形象地表現了遊擊將軍及其眷屬的生活場面。陳列形式既樸實又具有一定的觀賞性、趣味性。※長城第一墩:古稱討賴河墩。公元1539年由肅州兵備道李涵監築,它是明代萬裏長城自西嚮東的第一座墩臺,是明代長城的西端起點。墩臺北距關城7.5公裏,矗立於討賴河邊近56米高的懸崖邊上,可謂:“天下第一險墩”。依托古墩臺興建的文物景區,東臨酒泉,西連荒漠,北依嘉峪,南望祁連。景區包括討賴河墩、地下𠔌、觀景平臺、滑索、吊橋、“醉臥沙場”雕塑群、“中華竜林”等功能區。景區以長城文化和絲綢之路文化為內涵,以戈壁風光和西北民俗風情為基礎,是一處觀光、探險、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懸壁長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由肅州兵備道李涵監築,此段長城從關城東閘門邊的角墩起嚮北延伸至黑山山腰,全長7.5公裏。山腰長城約750米,陡峭直長,氣勢雄偉,垂若懸臂,故有“西部八達嶺”之稱。二、古代岩畫石關峽是嘉峪關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這裏是中國古代絲綢古道興亡更替的見證。石關峽內的黑山岩畫是我國西北地區的摩崖淺石刻畫,其時代為戰國,它是我國北方地區時代最早、距離城市最近的岩畫,是1989年甘肅省人民政府公佈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嘉峪關的一處重要的文物古跡。岩畫主要分佈在西北距嘉峪關市14公裏處的黑山之中,共有岩畫150餘幅。岩畫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有動物、狩獵、舞蹈、操練、廟宇、古文字等,黑山岩畫對於研究西北地區遠古社會的民族、宗教、生態、自然環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是中國西部地區岩畫的代表之一。三、古墓葬文化“果園——新城魏晉墓群”是2001年國務院公佈的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嘉峪關魏晉磚壁畫墓是“果園——新城魏晉墓群”的一部分,位於嘉峪關市區東約18公裏的新城鎮,在這裏分佈着魏晉時期的古墓葬千餘座,素有“地下畫廊”之稱。古墓葬出土的660餘幅彩繪磚壁畫,真實描繪了中國魏晉時期河西走廊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諸方面的狀況,其內容包括牧畜、農耕、兵屯、狩獵、營壘、出行、驛傳、宴樂、舞蹈等。這些磚壁畫是研究魏晉時期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民俗等的實物資料。繪畫筆法簡練,畫技高超,其繪畫內容在美術領域填補了我國魏晉時期繪畫史上的空白。
景點詳細介紹
嘉峪關長城博物館
嘉峪關長城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以長城歷史文化為專題的博物館。原館在嘉峪關市區,建成於1989年10月。新館坐落在嘉峪關文物景區,建成於2003年5月1日,占地面積4523.3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499平方米。
“中華之魂”--長城歷史文化陳列包括:“縱橫萬裏- 雄峙千年--長城歷史沿革”;“金戈鐵馬-邊塞烽煙--古代長城戰爭”;“長河落日- 絲路花雨-河西長城與絲綢之路”;“北漠塵清- 山河形勝--嘉峪關 ”四個單元。陳展總面積2700平方米。陳列內容體現了學術性、趣味性、互動性的統一,形成了形式多樣、歷史翔實、可視性強、藝術品位高的陳列體係。嘉峪關長城博物館的文物陳展按照國傢二類甲級博物館的標準實施,文物陳展充分應用了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法,配置了語音同聲翻譯係統、自動監控係統、自動恆溫係統、自動消防報警係統、遊客查詢係統等國內較為先進的設施,在省內博物館中屬領先水平。
油畫“長城萬裏圖”以寫意和寫實相結合的表現手法將中國長城的主要景觀濃縮於畫捲之中,油畫面積為220.5平方米,為西北之最。超寫實雕塑場景——“西出陽關、春風玉門”以河西長城的陽關和玉門關為背景,運用現代高分子材料為手法,生動逼真地再現了盛唐時期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盛況。“醉臥沙場”場景的背景油畫描繪了“大漠孤煙、長河落日”恢弘壯闊的邊塞風光,雕塑則表現了“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徵戰場面的殘酷、悲愴和豪壯。
第一單元 “縱橫萬裏 雄峙千年”的主題是中國長城的歷史沿革。
中國歷代長城分佈示意圖將中國歷代長城的分佈狀況用光電方式進行了表現。通過圖示可以瞭解到我國歷史上的第一條長城是位於今河南省的楚方城。齊長城主要分佈於山東半島,它西起今山東平陰縣東北,東南至膠南市小珠山之東入海。秦始皇長城西起今甘肅岷縣,經寧夏、內蒙、河北、遼寧等省區,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條萬裏長城。漢代河西長城從今甘肅省蘭州市河口起,沿河西走廊達敦煌而止於新疆羅布泊,在甘肅境內有1200多公裏。這條長城對於抵禦匈奴侵擾,開拓西域疆土,保障絲路暢通,發展河西經濟等産生過巨大的歷史作用。明代長城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河北山海關而延伸至遼東半島,全長12700華裏,它是我國保存最為完整、修築規模最大的長城。其中重要的長城遺跡有天祝縣烏鞘嶺上的長城,山丹縣綉花廟的長城,山丹縣長城口的隨墻墩,嘉峪關關城及嘉峪關西長城等。
長城是古代戰爭戰略防禦的産物,它從早期的城堡與墻垣組合,逐步發展為關、堡、墻、臺、燧等多種功能的復雜結構。長城興建的主要原則是因地製宜,根據地理形式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修建方式,有黃土夯築長城、磚石壘砌長城、紅柳夾沙長城、木柵圍欄長城、塹壕長城等。
長城的修建方式從歷代長城的修築情況看,呈現多樣化的特點,主要的修建方式有夯築、土坯壘砌、紅柳夾築、石砌、磚砌、木柵等。但其最主要的修建原則是“因地形,用險製塞”。
長城的修築是歷代長城歷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城興建的歷史上出現過許多噲炙人口的民間故事,如山海關孟薑女哭長城的故事。同時也出土過許多具有典型意義的長城文物。其中長城工牌是1975年出土於嘉峪關北長城,工牌石質雙面刻字,正面上方刻“加(嘉)靖十九年七月初一日起初十日止”,中間刻“弟一工起”;背面上刻“蔡止梅起”,下刻“一工李清隊起,二工梅喜隊,三工王元隊,四工侯勳隊,五工位宗隊,六工張曇隊止”。工牌的內容說明當時長城修築工程采用分工承包的方式,工牌是以後查驗長城修築質量責任問題的重要憑證。
第二單元 “鐵馬金戈 邊塞烽煙”的主題是對中國古代長城戰爭的高度概括。
長城自始建以來,就是為了戰爭攻防的需要,從早期的弓矢劍矛到後期的火器,長城攻戰的悲壯與慘烈共同演繹了長城內外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爭故事。
長城戍守是保證長城沿綫社會經濟、軍事、交通穩定有序的重要活動。秦漢時,長城沿綫都設邊郡和諸部都尉,規定凡男子滿23歲必須到邊境當“卒”服役一年。明代則沿長城建“九邊”,下轄各衛、所,常年擁兵駐守。
長城令牌是長城戍守的重要憑證。令牌,銅質,背刻“永昌衛指揮使司夜訓牌”字,左側鑄刻編號為“肅州捌佰肆拾伍號”,它反映了明代長城嚴格的守衛制度。
腰牌,即守衛牌,正面篆刻“守衛”二字,左側刻“勇字貳仟叁佰貳拾號”。背面刻“凡守衛官軍懸帶此牌,無牌者依律論罪,藉者及藉與者罪同”。
豬蹄是敦煌漢代長城沿綫的採集品,是漢代守衛邊疆的士卒們生活的遺存之物,歷時已2000餘年,是極為難得的長城文物。
防禦是長城軍事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秦漢以來,長城防禦就有一整套的防禦技術和守備制度。守邊士卒有戰則戰,無戰則進行長城墻體的修葺,守備器械的維護和從事邊防巡邏守望等活動。
轉射是漢代城障女墻上嵌砌的一種裝置,可自由轉動,能觀察到城外110度視角內的地面,即可以觀察敵情,又可以封閉射孔,比防敵方箭矢。
虎落是防禦敵騎而埋於地中的尖木樁,木樁用火燒烤後更加堅硬,樁尖高出地面,令人望而生畏。天田是漢代長城防禦的重要形式。在邊塞烽燧外側平鋪細沙,“沙布其表,日視其跡,以知匈奴來入”。
守望士卒每日定時巡視天田,稱為“日跡”和“畫天田”。
烽火制度産生於西周時期。秦漢時,烽火制度已發展得更加嚴密。一般的烽火制度是白天燃草叫“烽”,夜間點火叫“燧”。“烽”以積薪為主要燃煙材料,“燧”則以苣為點火材料。明代的烽火制度中還有放炮示警內容,采取舉烽、鳴炮並舉的報警方式,如來敵人數500人以上,就舉二烽、鳴二炮。
漢代烽火制度表:漢代烽火制度根據晝夜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信號標志、器具和燃放地點,但主要的是白天以烽煙為主,夜間以點燃舉火為主。
漢代烽火信號表:漢代烽火信號有嚴格的規定,根據敵情的多少,分晝夜製定不同的信號制度,一般情況下是白天以舉烽為主,夜間以點燃舉火或積薪為主。
明代烽火信號表:明代烽火信號在漢代烽火信號的基礎上,還增加了以硫磺、硝氨、火藥為助燃原料的號炮制度,根據不同的凄清,舉烽和鳴炮次數有相應的規定。
塞上烽火品約:即邊塞上的烽火制度,出土於內蒙古額濟納旗破城子。漢時中央政府頒布烽火制度,其中中央頒布的制度叫品,郡縣頒布的制度叫品約。
長城攻戰是中國歷代民族政權鞏固發展和興亡更替的直接手段,每個朝代為了自己的政權穩定和擴展疆域經常性的都要參與到戰爭之中。長城攻戰除軍事實力的強弱外,重要的是軍事武器的優劣對比。其中傳統兵器主要有弓、駑、拋石、矛、刀、劍等。火器則開始於兩宋時期,火藥的運用使戰爭更加殘酷壯烈。明代火器在軍事防禦中作用十分巨大,當時就有“河西火器雄甲天下”之譽。
第三單元 長城落日 絲路花雨
長城作為中華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巨大載體,直接見證了幾千年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河西長城與絲綢之 路相伴而生,共同開通了中西文明直接對話的渠道,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河西長城興建的目的是為了保障西域道路的暢通,在河西長城的護衛下,絲綢之路的民族交流,商旅往來也日益頻繁,進而使河西地區呈現出豐富獨特的社會形態。河西長城通過漢、明時期的有效管理,纔得以保障絲綢之路長期呈現繁榮景象。河西長城與絲綢之路相互作用,從而形成了中國西北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超寫實雕塑場景——西出陽關 春風玉門出自唐詩“西出陽關無故人”“春風不度玉門關”之句。場景通過河西長城的陽關和玉門關為背景,以表現盛唐時期絲綢之路中西文化交流為主題,運用現代高分子材料以超寫實雕塑為表現手法,生動的展現了中原商人“西出陽關”時的依依惜別和滿懷惆悵之情;同時又展現了“春風玉門”鬍商牽駝,情緒高昂,春風滿面的入關之景,正所謂大唐盛世引得西方商賈名流直奔中原,恰似“春風已度玉門關”。
漢唐絲綢之路路綫圖:
漢:長安—敦煌——南道:若羌—葉城—喀什—阿富汗;
北道:吐魯番—庫爾勒—喀什—安息—大秦。
唐:長安—安西——南道:同漢南道;
中道:吐魯番—喀什—中亞;
北道:哈密—烏魯木齊—伊寧—喀什—中亞。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與西域之間的交通,標志着中原與西域間“絲綢之路”的正式開通。《張騫出使西域圖》是敦煌壁畫第323窟的作品,畫面生動地反映了張騫西行時拜辭漢武帝時的情景。
玄奘取經圖表現了盛唐時僧人玄奘經絲綢之路到古印度取經的形象。玄奘取經回來撰寫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記》,詳細地記述了西域諸國的社會情況和風土人情,是研究河西地區和中亞、南亞的歷史地理及社會狀況的重要資料。
銅車馬儀仗隊是武威雷臺漢墓出土,它包括銅車14輛,銅馬39匹,銅牛一頭,銅俑45人,共由99件組成,陣勢龐大,氣勢宏偉。其中領頭的一匹馬造型精美,極具神韻,它就是著名的被確定為我國的旅遊標志的銅奔馬。依次排在前面的是17匹手持矛、戟兵器的武士乘騎。後為5匹馬隊,中間一匹,體型高大,為墓主乘騎。另外4騎,是從騎。隊伍中間是由斧車1輛,軺車4輛組成的車馬俑。最後3輛大車為輜車,屬後勤車輛。儀仗俑充分展示了古時候車轔轔、馬蕭蕭,“車如流水馬如竜”的封建官僚出行場面。
河西長城管理機構掌管着中國的西北大門,歷代派兵駐守管理,通過有效行政保障長城沿綫與絲綢之路的暢通,從而維持社會的長期安定和繁榮。
木觚是漢簡的一種。此觚是1977年8月採集於嘉峪關西北花海漢長城,為七棱八面,長37釐米,墨書漢隸,有212個文字。觚文為漢武帝重病臨危時對太子的遣詔,內容涉及朝代興亡的諸事,並明確提到“明察烽火”之國事。
第四單元 北漠塵清 山河形勝的展覽主題是古今嘉峪關
嘉峪關是明代萬裏長城西端起點,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先後經過168年時間的修建,成為萬裏長城沿綫最為壯觀的關城。嘉峪關關城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65年以關名建市。
嘉峪關自古是“番人入貢之要路,河西保障之咽喉。”古為西戎地,秦屬烏孫,漢初為匈奴所占,南北朝為前涼、西涼、北涼、西魏所據,唐屬酒泉縣,宋被吐蕃、回鶻、西夏占領,元屬肅州路,明歸肅州衛,設嘉峪關所。
“登嘉峪關並序”碑是公元1886年陝西提督周達武登上嘉峪關時寫的感言詩,碑文由太原太守黃自元書寫,李祺鎸刻。碑共三塊,其中第三塊是郭嵩燾繼刻部分。碑文記敘了作者登上雄偉壯觀的嘉峪關時的思想與感懷之情。
“嘉峪關碣記”碑是公元1507年嘉峪關內城修建竣工後,負責工程的肅州衛嘉峪關校尉王鎮所立。碑文記載了重修關帝廟、重建關城的詳細情況。
“嘉峪關漫記”碑是明萬歷四十年(公元1612年),巡按御史徐養量巡視嘉峪關時寫的五言詩,刻於石碑之上。“漫記”共242字,草書流暢自如,筆墨功深。
“長城主宰”匾是光緒八年壬午秋八月吉日欽加提督銜甘肅(陝西)督華武威新從營士(署嘉峪關營遊擊)勇巴圖魯—鄒冠群(李正書)敬獻。
林則徐楹聯:公元1842年10月林則徐被流放新疆,路過肅州時遇故友而題寫,聯文為“桐蔭睡鶴觀調息,雪夜圖蕉得畫禪”。
正吻:即鴟吻,鴟相傳是大海中的鯨,是雨神的坐騎,屬鎮滅火災之物。一般放在建築的正脊之上,相對而立。
垂獸:是古代建築垂脊上的構件,相外張望。
嘉峪關長城主要分為嘉峪關西長城、東長城和北長城三部分。其中西長城指討賴河墩到關城達懸壁長城的一段,全長約15公裏。東長城從石關峽起經野麻灣嚮東北延伸至新城堡,全長約25公裏。北長城從嘉峪關新城堡往東,到酒泉下古城與通往山海關的長城相接,全長2000米。
嘉峪關關城是明代長城的一座重要關隘,素有“河西第一隘口”之稱。關城雄偉壯觀,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城壕組成。內城是關城的心髒,設軍事指揮部門。
外城修築於明嘉靖年間,外城墻長1263米,門在城東北,稱東閘門。
內城周長640米,面積2.5萬平方米,有嘉峪關樓、柔遠樓、光化樓三座三層三檐歇山頂式木結構樓閣。
羅城為西側外城,墻長190米,高10米,中間為嘉峪關之正門。
遊擊將軍府是明代的守備衙門署,初建於明隆慶年間,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為兩院三廳佈局。
關帝廟屬清嘉慶十二年(公元1507年)重修之建築,廟內有大殿一座,配殿兩座,另有牌樓一座。
嘉峪關除雄偉的關城之外,還有豐富的文物旅遊景點和奇麗的自然風光。名勝古跡有懸壁長城、討賴河墩 、魏晉古墓、黑山岩畫等。自然風光有雄渾寬廣的戈壁大漠,神奇美麗的冰川雪峰,碧波蕩漾的湖泊水鄉,奇妙獨特的雅丹地貌等。
戲臺
嘉峪關戲臺是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嘉峪關遊擊將軍袋什衣主持修建,係當時守城官兵、城內居民及過往商旅的娛樂場所。其形製為典型的中國傳統古典戲臺。由木製屏風把前後臺分隔開,屏風正中央繪製八幅人物圖,是人們熟知的“八仙”內容。頂部為中國傳統圖案“八卦圖”,“八卦圖”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與科學的綜合反映。兩側是一組風情壁畫,內容是寺廟的和尚及尼姑庵的尼姑及尼姑豢養的尤物。這些繪畫內容在其它戲臺上是非常少見的。戲臺兩側書寫有對聯:“離合悲歡演往事,愚賢忠佞認當場”。對聯高度概括了古往今來人間世事的演義變化及戲麯演出場所的功能作用。
文昌閣
文昌閣,始建於明代,重建於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樓閣為兩層兩檐歇山頂式建築, 底層兩邊為單間鋪房,四周立紅漆明柱18根,形成回廊。內為面寬三間、進深二間的官廳。四面裝有花格門窗,上部繪製山水人物彩畫80餘幅。此閣在明清時為文人墨客會友、吟詩作畫、讀書的場所。到了清代末年成為文官辦公的地方。
“天下雄關”碑
關西門外百餘米處,有清代刊立的“天下雄關”石碑。清嘉慶十四年(1809)肅鎮總兵李廷臣視察嘉峪關防務時,見這裏南有祁連雪山,北有黑山,關勢雄偉,便寫下“天下雄關”四字並勒石為碑。給後人留下了永恆的紀念。
柔遠門
內城西門,門額刻“柔遠”二字 ,意思是明王朝對邊陲(關外)各遊牧民族實行“懷柔”政策,安撫邊遠地區,以實現長治久安的治國方略。
內城
內城墻高9米,加垛墻1.7米,總高10.7米。6米以下為黃土夯築,6米以上用土坯加築。歷經六百多年,墻體雖有剝落,但大部份仍然完整牢固。相傳,修築城墻用的黃土,都是經過認真篩選和加工製作的,首先將選好的黃土放在青石板上,讓烈日烤曬,將草籽曬死。嘉峪北段長城下出土的“長城工牌”,上面詳細記載了當時修長城的分工情況。“長城工牌”現陳列在嘉峪關長城博物館內,“工牌”為石質,正面刻:“弟(第)一工起”,背面刻有“蔡止梅起”,下面刻有修長城各工程隊隊長的名字。修築工程結束後,要進行嚴格的驗收:在距城墻一定距離內,用箭射墻,如果箭頭射不進去,證明城墻堅固合格;如若箭頭射入墻體,則證明工程不合格,要進行返工重建。如此嚴格的長城工程管理制度,保證了長城工程的質量。
羅城和箭樓
羅城初建於明弘治八年(1495年),由肅州兵備道李端澄主持修建。“羅城”是應敵的正面,“凸”字形城墻全部用磚包砌,非常堅固。“羅城”南北兩端建有“箭樓”,是觀望關西、關南、關北烽火的設施。兩端與外城墻相接,外城墻又與關城南北的長城相聯。
角樓和敵樓
內城四角有角樓,也叫“戍樓”,形如碉堡,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南北城墻建有敵樓,是放置兵器的地方。站在這裏回望, “光化樓”、“柔遠樓”及“嘉峪關樓”三座高大建築,同在一條中軸綫上。這種“過洞式城門”及高臺樓閣建築形式,是中國幾千年建築歷史及建築形式的延續發展。
光化門
內城東門,門額上刻“光化門”三字,面嚮東方,表示旭日東升,瑞氣普照大地。門洞由自黑山開採的石條鋪成。
光化樓
建於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由時任肅州兵備副憲李端澄主持修建。“光化樓”為三層三檐歇山頂式結構,樓高17米。精雕細刻,五彩裝成。樓閣第一層為磚木結構,第二、三層是木結構榫卯咬合而成。雖然經歷了近五百年的風風雨雨及地震等自然災害,但它仍巍然屹立於關城之上,盡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高超和精妙。
關帝廟
明末清初從內城遷到現處。廟內原有大殿一座,陪殿兩座,另有刀房、過廳、馬房和牌樓。總面積720平方米。
關帝廟曾多次擴建,最後一次重修是嘉峪關遊擊將軍熊敏謙主持的。1998年由嘉峪關關城文管所自籌資金70萬元對關帝廟進行了重新修復,對牌樓進行了彩繪,使關帝廟恢復了明清時的風采。
東甕城和西甕城
嘉峪關東西兩甕城佈局森嚴,東甕城門樓眉額刻“朝宗”兩字,表示過往朝廷官員雖遠行“極邊”,但仍不忘朝廷和君王。與此相對的“西甕城”, 門額刻“會極”二字。意即從西域來的諸侯,仕官,商旅,親善友好地在這裏相會,從這裏經過,嚮中原王朝朝貢。西甕城也劈門南嚮,不與內城門直通,使關城更加肅穆幽深,成為內城的一道防綫 。
遊擊將軍府
嘉峪關遊擊將軍府,也稱遊擊衙門,初建於明隆慶年間,後來成為明清兩代鎮守嘉峪關的遊擊將軍處理軍機政務的場所。現在的建築是1987年在原建築的基礎上恢復修建的,為兩院三廳四合院式,占地面積為1755平方米,建築面積808平方米。
在嘉峪關古代軍事史上,遊擊將軍府不但是嘉峪關長城防禦體係的指揮中心,而且是朝廷統治地方、檢查商旅使者往來、聯繫西域和中亞及各少數民族的樞紐機關。
遊擊將軍府復原陳列以歷史史料為依據,以現有建築為框架,以超級寫實主義雕塑(高分子仿真雕塑)為主要形式,深入細緻地展現了嘉峪關遊擊將軍的生活史跡。
嘉峪關遊擊將軍府陳列分為兩個部分。前院以議事廳為中心,着重展示古代遊擊將軍及文武官員指揮禦敵、簽發關文等情景。後院是遊擊將軍及傢眷生活的場所,生動形象地表現了遊擊將軍及其傢眷的生活場面。陳列從人物生活入手,內容嚴謹、科學、準確,高分子仿真人物栩栩如生,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陳列形式既樸實又具有一定的觀賞性、趣味性,使其成為參觀、遊覽嘉峪關的一處亮點。
嘉峪關關城
嘉峪關,是明代萬裏長城的西端起點,是明代長城沿綫建造規模最為壯觀,保存程度最為完好的一座古代軍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後期各代,長城沿綫的重要軍事要塞,素有“中外鉅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稱。
嘉峪關位於河西走廊中西結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31年的歷史。它比山海關早建九年。明初,宋國公、徵虜大將軍馮勝在班師凱旋途中,選址在河西走廊中部,東連酒泉、西接玉門、背靠黑山、南臨祁連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關。關城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歷時168年,於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正如史料《秦邊紀略》所記:“初有水而後置關,有關而後建樓,有樓而後築長城,長城築而後可守也”。嘉峪關關城佈局合理,建築得法。關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綫,城內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並守之勢。它由:內城、甕城、羅城、城壕及三座三層三檐歇山頂式高臺樓閣建築和城壕、長城峰臺等組成。內城是關城的主體和中心,其周長640米,面積2.5萬平方米。內城東西二門外,都有甕城回護,面積各有500餘平方米。甕城門均嚮南開,西甕城西面,築有羅城,羅城城墻正中面西設關門,門楣上題“嘉峪關”三字。關城內現有的建築主要有遊擊將軍府、官井、關帝廟、戲臺和文昌閣。
嘉峪關關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寬約15公裏的峽𠔌地帶,該峽𠔌南部的討賴河𠔌,又構成關防的天然屏障。嘉峪關附近烽燧、墩臺縱橫交錯,關城東、西、南、北、東北各路共有墩臺66座。嘉峪關地勢天成,攻防兼備,與附近的長城、城臺、城壕、烽燧等設施構成了嚴密的軍事防禦體係,又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
長城第一墩
一墩大峽𠔌景區
長城第一墩:即討賴河墩。公元1539年由肅州兵備道李涵監築,它是明代萬裏長城從西嚮東的第一座墩臺,是明代長城的西端起點,是嘉峪關長城防禦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北距關城7.5公裏,墩臺矗立於討賴河邊近80米高的懸崖之上,可謂:“天下第一險墩矣”。
明代,嘉峪關管轄着“腹裏、沿邊、境外墩臺三十九座”。關內墩臺林立,縱橫交織,相互瞭望,互通情報。長城第一墩,是關南最主要的一座墩臺,擔負着傳遞關南及祁連山諸口軍事信息的任務。設有塢、驛馬、驛駝、食宿、積薪等物,配備有一定數量的守兵。長城第一墩是嘉峪關軍事防務的重要據點,這裏曾經伴隨着雄偉壯觀的嘉峪關演繹過許多神奇的故事,詩曰:長城第一墩“清流討賴臨危壁,大嶺祁連斷戰氛。鎧甲冰河聞拆鬥,旌旗旭日舞鵬鯤”。
長城第一墩景區自然景緻壯觀,東臨酒泉,西連荒漠,北依嘉峪,南望祁連。討賴河水滔滔東去,朝陽裏,宛若銀練飛舞在戈壁之上;夕陽下,又如飛竜遊走於山澗之中。極目南眺,山峰終年潔白,襯映着藍色天空,更覺清新如畫。“四時大雪,千古不消,凝華積素,爭奇獻秀,氤氳鬱蔥,凌空萬仞,望之如堆瓊壘玉”。晨曦初起,彩霞橫抹天空,天高野闊,千嶺萬壑競披紅裝,婀娜多姿。雨後,祁連山中長雲如練,纏繞山腰,或化作各種離奇物形,或變作鐵馬甲兵;或雨過天晴,彩虹橫挂山川。正所謂:“餘收遠岫和雲濕,風度疏林帶舞飄”。
長城第一墩旅遊景區面積約3.22平方公裏。景區包括長城第一墩、綜合服務區、討賴河滑索、討賴客棧、天險吊橋、“醉臥沙場”雕塑群、“中華竜林”等內容。其中下沉式綜合服務區有貴賓接待室、遊客服務中心、飲吧、觀景平臺、滑索、旅遊紀念品商店等設施。
景區以長城文化和絲綢之路文化為內涵,以戈壁風光和西北民俗風情為基礎,是一處觀光、探險、休閑、娛樂、懷古遊學的好去處。
懸壁長城
石關峽又名水關峽,它的南面是白雪皚皚的祁連山,北面是高聳入雲的黑山。斷壁長城和懸壁長城是嘉峪關西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由肅州兵備道李涵監築。斷壁長城居於黑山峽口之南,為東西走嚮。懸壁長城在峽𠔌的北面,為南北走嚮,城墻陡峭直長,氣勢雄偉,垂若懸臂,有“西部八達嶺”之稱。這兩條長城形成拱衛之勢,共同扼守黑山峽口。
石關峽懸壁長城文物景區位於嘉峪關市西北14公裏處,距嘉峪關關城8.4公裏。景區的主題是古絲綢之路文化和長城文化。景區內參觀的主要內容有體現長城文化的懸壁長城,有體現古代絲路文化的“絲綢古道”雕塑群和嘉峪關古代兵器展覽等。
景區的主要項目分為四大功能區,即石關峽古絲路文化長廊區、懸壁長城軍事防禦體係區、休閑度假區、管理區。
石關峽古絲路文化長廊區貫穿整個景區,有“絲綢古道”雕塑群。懸壁長城軍事防禦體係區有懸壁長城、水門和古代兵器展覽等內容。休閑度假區就是長城北側緑化區域和景區入口小廣場,這裏嚮遊客提供燒烤、茶飲、棋牌娛樂和出售旅遊紀念品等休閑服務。管理區主要指長城南側的旅遊服務設施,包括管理中心、公共衛生間、廣場、停車場等。其中,管理中心為一層四合院式仿古建築,占地面積有603m2。水門為三層仿古式建築,長48m,高13米,占地面積為345.6m2。新建長城,就是懸壁長城與水門之間的這段長城,全長158m,為黃土片石夾沙夯築而成。
另外,在這裏可以領略渾然天成的彌勒山景觀,報國寺裏佛鐘聲聲,梵音裊裊,呈現一派祥和景象。
古絲綢之路雕塑群雕刻了中國古代在嘉峪關地區有過記載的張騫、霍去病、班超、玄奘、馬可波羅、林則徐、左宗棠七位主要歷史人物造像及五名隨從、二匹馬、二峰駱駝和一架馬車塑像組成,藉以展示石關峽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人文內涵。張騫兩次出使西使,霍去病率軍攻伐匈奴,唐玄奘西天取經,意大利人馬可波羅東入中原都在這裏留下過他們的史跡。
七一冰川
“七一”冰川位於嘉峪關市西南116公裏處的祁連山腹地,它是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的科技工作者和原蘇聯冰川學專傢於1958年7月1日發現、並以發現日期命名的一座高原冰川。該冰川斜挂於坡度小於45度的山坡上,冰層平均厚度78米,最厚處達120米,冰峰海拔5150 米,冰舌前沿海拔4300米。
“七一”冰川旅遊區域約4平方公裏,每到夏秋季節,冰峰在藍天麗日下分外晶瑩耀眼,與潺潺的溪流以及緑草如茵、鮮花盛開的高山牧場,共同構成一幅恬靜而又充滿生機的迷人畫捲。由於冰川海拔較高,遊客登臨時常常會遇到陰、晴、雨、雪等天氣,在一日之內經歷四季,堪稱一生中難忘的體驗。“七一”冰川還以“亞洲距離城市最近的可遊覽冰川”被編入了部分高等院校旅遊專業的教科書。
“七一”冰川氣候獨特,景色迷人,是開展登山探險、避暑休閑、科考研究等旅遊活動的好去處,也是嘉峪關市旅遊資源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搶抓西部大開發歷史機遇,加快旅遊資源開發步伐,2002年至2003年,嘉峪關市共投資312.01萬元,鋪築了自S215綫至山腳下9.443公裏沙石路,修建了1000平方米停車場和 180米步行臺階,並對近2公裏登山道路進行了修整。修建了占地545.8平方米的“冰川環保探險旅遊服務中心”,內設接待室、急救室、工作室、廚房、餐廳和6間客房,配備了發電機和全套的住宿接待設施,使冰川景區的基礎設施和接待服務功能得到了初步改善。
魏晉民俗文化旅遊景區
“果園——新城魏晉墓群”是國務院2001年公佈的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嘉峪關魏晉磚壁畫墓是“果園——新城魏晉墓群”的一部分,位於嘉峪關市區東約18公裏的新城鎮,在近13平方公裏的地域內分佈着魏晉時期的古墓葬一千餘座,素有“地下畫廊”之稱。1972年——1979年期間,先後發掘了18座墓葬,其中9座為畫像磚墓,9座為素磚墓。其中五號墓於1973年5月整體搬遷到甘肅省博物館。目前正式對外開放2座,新城墓葬建築形製獨特,墓葬由墓道、墓門、門樓、前室、中室、後室、甬道、耳室、壁龕等組成。建築用磚分為印紋方形磚、長方形磚、雕刻磚、畫像磚等。墓門用條形磚疊砌為拱券形,券頂以上采用條形磚疊造門樓,門樓墻面嵌砌有鬥拱、人物、獸首等造型的雕刻磚,墓頂多為盝頂式和拱券式。
墓葬共出土760餘副磚畫,形式多為一磚一畫、半磚一畫或幾塊磚組成的連環畫。這些磚壁畫色彩鮮豔,風格獨特,畫技巧妙,磚壁畫內容取材於當時的現實生活,有反映農耕、養殖、采桑、宴居、出行、軍事操練、狩獵等內容,是研究魏晉時期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民族、民俗及氣候等的實物資料。其中繪畫方面的內容,在美術領域填補了我國魏晉時期繪畫史上的空白。
嘉峪關賦
夫大漠無際,風雲廣浮,九衢縱橫,星漢俊馳。依黑山而憑祁連,帶九泉而坐平川。仰首雲低,巍巍雄關者也!平沙周廣,復添以雲羅,長城竜盤,言歸途於茲道。中居天險,服控遠族,固庇朝宗。於是百業起而興置,商旅通以絡繹。至若九鎮佈置,經絡河山,扶持北闋,蔭護百靈,祥居神明。滅風塵於賊道,揚旌旗於歸途。斯言嘉峪,居九鎮之西極也。橫矗狹域,阻河西之瓶塞,遙立天陲,控西域之往來。騰烈馬於西𠔌,試寶刀於敵寇,鳴急鑼於北崗,揚旌旗於密陣。風遒勁於層漢,雨橫混於血泉。與兇虜兮幾回戰,護傢國兮幾時安。鳴燕急趨,報沙場之如何,殘月低徊,悲亭下之離杯。白雪皚皚,照徵人之寂影,寒霜奏臨,改素顔於玄鬢。至若城堡危聳,墩臺接連,阻文殊之山口,隔黑山以絶壁。精構巧設,綿綿千裏,渾然天成也!與雲城而結障,同山嶽而共守,暗藏弊固,竦立雲閣。皆譽之“天下第一雄關”,以此觀之,足相當焉!
至若漢武國盛,延疆道以逾玉門,築城墻以製衆夷。精驃橫掃,略定河西,朝威遠振,成服廣域。然國勢漸頽,叛亂時興,墻亭棄置,戍卒已空。逮於明初,禍患彌彰矣!馮勝,明宋國公也,於洪武五年帥衆騎,歷河西。捲西極而馳騁,望朔天而旋歸。爾其截敦煌以作邊陲,擇嘉峪而立雄關,何為也?蓋以山險天成,狹道鬼闢。況乃傍以討賴,擁以九泉,山瀆發而橫註,洪波演而不休,五穀灌而豐登,百畜育而散遊。實河西之富地,資檄伐之所求。出關而西,有地曰“大草灘”,望之則平沙漠漠,荒草寂寂,比寰宇之寥廓,接雲車之孤跡。納星羅以流彩,引華月而如席。於是千車得以趨駕,萬兵揮而齊發。白刃交而旌旗舞,兩軍接而山河動。西風慘烈,暗月冥冥,棲鳥休巢,枕骸遍野,古已闢之戰場也!於此橫關,實兵傢之大為也!鑿石千鈞,鋪冰道以輸運,徵民萬計,混牛馬以往返。耋稚同出,風塵乍起。目黯黯而陰閉,雲蒼蒼而垂捲。陰靈降而相助,九衢頓而阻塞。始有今日內城之雛形也。時弘治七載,兵備道李澄端開羅城之崇基,構嘉峪之關樓,望之四達矣!復添以光化、柔遠,增設敵樓、角樓諸類,崇墉巍巍,重關疊疊。較玉門之周密,比陽關之嚴態,實工匠之精緻,奪城闕之大觀也!磨厲風雨,永以險固。
夫西風蕭蕭,大漠渺渺,及雄關而獨望,集百感於一身。凍燕翔兮蒼山翠,暮雲垂兮大漠平,餘日落兮百峰秀,白雪積兮玉竜騰,嚴霜結兮木葉下,歸雁鳴兮暗風冷,亂流急兮峰崖照,山河交兮竜城連,古墻走兮飛鳥盡,樓宇望兮雲車馳。運佛光於霞道,畢星羅於滂澤。指衢口以為天門,倚絶峰以為屏障。帶泉河之數流,抗祁連之重阻。跨阿躡嶺,俯雲懷山,以固英鎮,以策西極。爾其落日承金,群山連奇,袖林四照,百峰被銀,爭雲花之金鈿,奪天宇之斐彩,乍結竜而盤繞,或繪虎而雄踞。伏望祁連,暗峰萬裏,白雲坐而幽棲,風煙縈繞,靈華布而曜儀。玉璧玲瓏,千鏡疊而交彩,岩石青碧,密林發而擁座,瓊柱通光,白日阻而回車,幽洞遽隱,神仙驚而將歇。飛虹倒垂於峰前,千禽靈育於秀枝,乃山類之雄奇也!據此而竪關,鬱靈山之福祉,得天人之扶持,險固振於華夏,偉業世於不朽!
想其風徹旗揚,將士憑關,雲飛馬嘯,沙場指點。窺吐番之竊圖,察匈奴之暗動,壯士與雄關同在,風雲與日月共鑒。破吐番而用奇,阻匈奴而益振。挂輕旗於狹路,嚮寒風以問道。扶城邑之萬頃,斂嘉禾以勤耕。睹萬方之風舞,軍民同樂,歌祥平之辭樂,君臣相遇。置西北之要塞,安傢國於一方。當其吐番北來,浩浩萬騎,暗遮雲山,塵滅鳥跡。豺狼畏以讓道,虎豹退而躥隱。於時烽火迭起,暗雲相從,車馬伏波,號鼓將裂。布威陣於八方,輓勁弩於城山,人憑關而增勢,關因人而益固,同仇共愾,以逸待勞,安可破哉!強虜望而心遷,旌旗棄而盡散,夫一卒未發,戰事方解,何哉?惟人關之雄固也!當其兵破關危,山折河頽,屍斷洪波之流,血改長城之色,全軍盡沒,人畜盡掠,天假強虜,列缺喑鳴,然關亦雄固如此,何則?蓋人勢之頽落也,究其原,惟國勢日下也。國盛則關雄,國弱,雖雄關亦失其險固也,此當為永世之鑒也!
夫九衢同歸,六氣暗合,居絲綢之要道,控商旅之往來。迎千乘之王侯,送萬石之使節,出以銀瓷、絲綢之珍器,入以玉石、奇草之異類,以播朝闋之恩德,以納四夷之歸心。朝日皇皇,沐遠途之來者,霞道千光,從啓路之將帥。戈矛藏而寇仇平,大勳張而文禮興。古人云“守在四夷”,以懷柔而替武道,揚明德雨剋羽兵,如此方長治矣!
若夫岩砂歷歷,百流匯集,城關孤峙,燕鳴絶域。望歧路之麯折,聽寒風之啜泣,誰悲徵人之苦,誰飲亭前之杯。舉頭望兮天灰灰,低首見兮沙漠漠。簫鼓凄凄,忍斷離魂,雄關隱沒,勿念歸期。思城闕兮天遠,嚮西域兮路遙。荒草蕭瑟,蘆荻搖搖,食以草木,宿以地維。有辭曰:燕悲弦中樂,心念關外難。漠漠黃沙道,夜夜事馬鞍。翰海接浮雲,風捲鐵甲寒。野露充柴骨,禦敵馬蹄前。去者百餘一,孤月照青塚。自飲離亭酒,兩眼淚不幹。雖雄關之盤踞,實血骨之所堆砌者也!
夫天怒氣發,地動山橫,居險連城,設關守國。時遷星移,山空𠔌平,襟帶雲煙,仙駕趨翔,傲立千秋,雄略永橫,以記逝者,以育後人。恭疏短引,於以志之!
嘉峪關的歷史
嘉峪關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又是明代萬裏長城的西端起點。在這裏,兩千多年前開闢的中國與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的“絲綢古道”及歷代兵傢徵戰的“古戰場”烽燧依稀可見。這裏是中國絲路文化和長城文化的交匯點,素有“河西重鎮”、邊陲鎖鑰“之稱。 |
|
嘉峪關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東臨河西重鎮酒泉市,距省會蘭州776公裏;西連石油城玉門市, 至新疆哈密650公裏;南倚終年積雪的祁連山與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接壤,與青海相距300余公裏;北枕色如鑄銅的黑山,與 酒泉金塔縣、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和內蒙額濟納旗相連接,中部為酒泉緑洲西緣。是甘肅省唯一不設區也不下轄縣市的地級單位,是我國四個不設區的地級市。行政區劃為嘉峪關市轄6個街道、3個鎮:勝利街道、新華街道、五一街道、建設街道、前進街道、新城鎮、峪泉鎮、文殊鎮、鏡鐵山礦區街道。中心位置為東經98°17',北緯39°47'。 全市海拔在1412-2722米之間,緑洲分佈於海拔1450-1700米之間,城市中心海拔1462米。 境內地勢平坦,土地類型多樣。城市的中西部多為戈壁,是市區和工業企業所在地;東南、東北為緑洲,是農業區, 緑洲隨地貌被戈壁分割為點、塊、條、帶狀,占總土地面積的1.9%。
礦産資源
已探明礦産資源有21個礦種,産地40多處,其中鐵、錳、銅、金、石灰石、芒銷、造型粘土、重晶石等為本市優勢礦産。 鏡鐵山礦鐵礦石總儲量為4.83億噸,現已建成500萬噸的生産能力,是國內最大的坑采冶金礦山; 西溝石灰石礦儲量為2.06億噸,為露天開採,年産量80萬噸;大草灘造型粘土總儲量為9800萬噸。 鄰近地區還有儲量可觀的芒銷礦及可供開採的鉻、錳、瑩石、冰川石等礦藏。
工業發展
嘉峪關的鐵礦、重晶石、石灰石、白雲岩、造型粘土5種礦種居甘肅省前三位。全市已形成以冶金工業為主體,化工、電力、建材、機械、輕紡、食品為輔的工業體係。
嘉峪關傳說
在嘉峪關流傳一個歌頌古代工匠的傳說。說是明朝修嘉峪關時,主管官員給工程主持人出難題,要求他預算用材必須準確無誤。在工匠們的幫助下,工程主管人進行了精確的計算。結果工程竣工時,所備的磚瓦木石恰恰用完,衹剩下一塊城磚,稱為“定城磚”。現在這塊磚仍放在會極門(西甕城門)門樓檐臺上,旅遊者慕名都要來看一看這“定城磚”,引起對古代工匠的聰明才智的敬佩之情
名稱由來
嘉峪關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又是明代萬裏長城的西端起點。在這裏,兩千多年前開闢的中國與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的“絲綢古道”及歷代兵傢徵戰的“古戰場”烽燧依稀可見。這裏是中國絲路文化和長城文化的交匯點,素有“河西重鎮”、邊陲鎖鑰“之稱。
行政區劃
嘉峪關市歷史上無郡縣設置,是1958年伴隨着國傢“一五”重點建設項目“酒泉鋼鐵公司”的建設而逐步發展起來的一座新興的現代化城市。1965年設市,1971年經國務院批準為省轄市。嘉峪關市下轄五一、新華、前進、勝利、建設、鏡鐵山礦區6個街道辦事處,峪泉、文殊、新城三個鎮。全市總面積2935平方公裏,其中城區規劃面積80平方公裏,已建成面積35平方公裏。
市人民政府住所地建設東路1號,郵政編碼:735100,電話區號:0937。
旅遊交通攻略:
嘉峪關位於河西走廊的西端,沿312國道距離敦煌300多公裏,是敦煌絲路之旅的第二站,敦煌到嘉峪關交通便捷,早晨可在敦煌汽車站搭乘飛天快客前往嘉峪關,中午抵達嘉峪關後可以直接前往“天下第一雄關”和“天下第一墩討賴河峽𠔌”遊玩。嘉峪關汽車站就位於其附近,打車起步價10元即可。晚上嘉峪關返回蘭州或西安的火車臥鋪票可以提前3-7天通過“新絲路票務”異地提前代訂好,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蘭(蘭州)新(新疆)綫當天的沿途臥鋪車票一直比較難買,選擇硬座相對來說需要照看好隨身行李,所以最好的選擇是提前購買往返的聯程臥鋪車票。 |
|
Jiayu Guan
嘉峪關
Jiayu Guan
萬裏長城西端的重關,居高憑險,號稱天下雄關。自古為東西之間要衝,曾為內地通往西域主要門戶。位於甘肅嘉峪關市西3公裏、 托來河出祁連山冰溝口衝積扇東北緣的階地上,關址西高東低,東側有地下水出露,西側屬戈壁荒灘。明洪武五年(1372)馮勝下河西,因棄瓜、沙2州,遂以嘉峪關為巨防,始築城置關。繼因土魯番叛,閉關絶西域貢。明嘉靖十八年(1539)增築城樓、邊墻及墩臺,並築起南北嚮的兩道邊墻及墩臺(每2.5公裏一座),長達50公裏,高4.8米,至今關城保存完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重建嘉峪關樓奠基儀式已於1987年6月25日在嘉峪關關城舉行。
(馮繩武) |
|
- n.: Jiayuguan, The Jiayu Fortress in Gansu which marks the western end of the Great Wall
|
|
嘉峪關市 |
|
文化 | 遺跡 | 岩畫 | 傳說 | 古跡 | 旅遊 | 博物館 | 長城 | 景點 | 地理 | 風景區 | 雅丹地貌 | 醫療機構 | 酒鋼 | 衛生醫療綜合 | 甘肅 | 鐵中 | 嘉峪關鐵中 | 嘉峪關市第二中學 | 光化門 | 交通 | 運輸 | 汽車站 | 報紙 | 日報 | 媒體 | 更多結果... |
|
|
嘉峪關市 | 嘉峪關站 | 嘉峪關村 | 嘉峪關飯店 | 嘉峪關日報 | 嘉峪關史話 | 嘉峪關關城 | 嘉峪關城樓 | 嘉峪關機場 | 嘉峪關長城 | 嘉峪關五中 | 嘉峪關景區 | 甘肅嘉峪關 | 嘉峪關鐵中 | 嘉峪關酒店 | 嘉峪關住宿 | 嘉峪關賓館 | 嘉峪關電大 | 嘉峪關汽車站 | 嘉峪關路街道 | 嘉峪關市二中 | 嘉峪關滑翔節 | 嘉峪關路社區 | 甘肅嘉峪關賓館 | 青島嘉峪關學校 | 嘉峪關長城賓館 | 嘉峪關市文化館 | 嘉峪關滑翔基地 | 嘉峪關雅丹地貌 | 嘉峪關市公安局 | 萬裏長城嘉峪關 | 嘉峪關酒店預定 | 嘉峪關市市轄區 | 嘉峪關文物景區 | 嘉峪關市碳化廠 | 嘉峪關北路社區 | 嘉峪關東路社區 | 嘉峪關西路社區 | 嘉峪關市郵政局 | 嘉峪關嘉樂賓館 | 嘉峪關市花炮廠 | 嘉峪關市打井隊 | 嘉峪關東方網吧 | 嘉峪關國際大酒店 | 嘉峪關市人民醫院 | 嘉峪關市第一中學 | 嘉峪關長城博物館 | 嘉峪關長城第一墩 | 嘉峪關市第二中學 | 嘉峪關魏晉墓壁畫 | 嘉峪關市長城賓館 | 嘉峪關有綫電視臺 | 嘉峪關市文塑磚廠 | 嘉峪關市雄關賓館 | 嘉峪關市五一商場 | 嘉峪關市鴻盛賓館 | 嘉峪關市先鋒網吧 | 嘉峪關市花雨影庫 | 嘉峪關市金峰酒店 | 嘉峪關市棉紡織廠 | 嘉峪關市青年賓館 | 嘉峪關工藝美術廠 | 嘉峪關市交通賓館 | 嘉峪關市金順商行 | 嘉峪關長城旅行社 | 嘉峪關金竜旅行社 | 嘉峪關國際旅行社 | 嘉峪關市六和書齋 | 嘉峪關市金鑫磚廠 | 嘉峪關市廣匯網吧 | 嘉峪關市嘉裕故園 | 嘉峪關市供熱公司 | 嘉峪關市保安公司 | 嘉峪關市宏建公司 | 嘉峪關八小印刷廠 | 嘉峪關市通光煤場 | 嘉峪關市長城金店 | 嘉峪關市新鑫商場 | 嘉峪關市竹林藥店 | 嘉峪關匯力商務公寓 | 嘉峪關市????務管理局 | 萬裏長城──嘉峪關 | 甘肅花苑大酒店(嘉峪關) | 甘肅嘉峪關國際大酒店 | 嘉峪關魏晉墓室壁畫 | 嘉峪關市第二人民醫院 | 嘉峪關路街道辦事處 | 嘉峪關市文化廣播電視局 | 嘉峪關市發展改革委 | 嘉峪關新城魏晉壁畫墓 | 嘉峪關牌坊梁魏晉墓壁畫 | 嘉峪關恆通旅行社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吉聯經貿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佳通礦業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恆基爐料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郵政局文殊郵電所 | 嘉峪關市凱新副食品超市 | 嘉峪關市鑫他她歌舞廳 | 嘉峪關市海通物貿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萬花苑易俗休閑吧 | 嘉峪關市維也納夜總會 | 嘉峪關安瑞鋼業有限公司 | 嘉峪關烽淵特色美食城 | 嘉峪關市宏軒招待所 | 嘉峪關市金芙蓉洗浴廣場 | 嘉峪關市陽關物流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宏大傢禽屠宰廠 | 嘉峪關市魯川企業公司 | 嘉峪關市恆安茶飲洗浴中心 | 嘉峪關市遠大商貿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好兆頭食府 | 嘉峪關市天竜電子産品中心 | 嘉峪關市寶麗金浴都 | 嘉峪關群英工貿有限公司 | 嘉峪關大男孩發藝中心 | 嘉峪關市蘭新輪胎修理部 | 嘉峪關市中鐵實業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北京餃子館六分店 | 嘉峪關國泰商貿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北方園藝有限公司 | 嘉峪關大友企業公司軋輥廠 | 嘉峪關朗𠔌礦業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神光商貿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裕潤物貿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郵政局新城郵政所 | 嘉峪關國旅經貿中心 | 嘉峪關市江河貿易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順達運輸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清泉羊飯莊 | 嘉峪關市金翼糖酒副食中心 | 嘉峪關市華仁堂藥店 | 嘉峪關市宏升物流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建築工程公司 | 嘉峪關市傢常醒面館一分部 | 嘉峪關市合德保健品商行 | 嘉峪關市新豪傑大酒店 | 嘉峪關市紅番茄咖啡酒吧 | 嘉峪關市嘉美森服飾商行 | 嘉峪關市隴和五金交化中心 | 嘉峪關市好兆頭食府曙光店 | 嘉峪關市新華影劇院 | 嘉峪關市黃師傅牛肉拉麵店 | 嘉峪關市嘉華礦業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紫金花副食超市 | 嘉峪關市硬石商貿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紅紅幹洗店 | 嘉峪關市新大宏布藝超市 | 嘉峪關市富泰服裝商行 | 嘉峪關市宏源塑化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煤炭運銷公司 | 嘉峪關公路工程公司 | 嘉峪關市新城鎮興盛運輸隊 | 嘉峪關市宏昊物流有限公司 | 嘉峪關東昊商貿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農村供電所 | 嘉峪關市鑫泰礦業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火鳳凰娛樂中心 | 嘉峪關市天宇物流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通源水電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電業局安裝工程隊 | 嘉峪關興盛公路勘測設計所 | 嘉峪關市鐵鑫苑招待所 | 嘉峪關市張遠東煙酒行 | 嘉峪關市愛意商貿中心 | 嘉峪關國際旅行社攝影中心 | 嘉峪關市坤博氣體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好日子商貿中心 | 嘉峪關市糧食局物業管理站 | 嘉峪關市銀都衝印圖片社 | 嘉峪關寧遠物資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和誠商貿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幹姿彩服飾商行 | 嘉峪關奧鑫商貿有限公司 | 嘉峪關盛泰礦業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老羅串串香火鍋店 | 嘉峪關市東碩建材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文殊運輸隊 | 嘉峪關市羊腸子溝金礦廠 | 嘉峪關市郵政局集郵門市部 | 嘉峪關市建設街回香飯館 | 嘉峪關市浩瀚工貿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友翔商貿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雄關印刷廠 | 嘉峪關市鑫創新復印部 | 嘉峪關市新太平洋女裝總匯 | 嘉峪關市億維科技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華富物貿賓館 | 嘉峪關興科公路試驗室 | 嘉峪關市弘泰招待所 | 嘉峪關市卓越網絡服務中心 | 嘉峪關市恆毅廢油加工廠 | 嘉峪關市新天目通訊經營部 | 嘉峪關市駕駛員培訓中心 | 嘉峪關市野麻灣磚廠 | 嘉峪關市職教中心印刷廠 | 嘉峪關市森源商貿中心 | 嘉峪關市鑫鼎商貿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富森貿易有限公司 | 嘉峪關市慶豐勞務有限公司 | 嘉峪關電業局電器開關廠 | | 更多結果... |
|
|
文殊鎮 | 新華街道 | 新城鎮 | 勝利街道 | 建設街道 | 前進街道 | 五一街道 | 峪泉鎮 | 嘉峪關市市轄區 | 天下第一墩 | 嘉峪關城樓 | |
祁連山 | 新城魏晉壁畫墓 | 嘉峪關關城 | 長城博物館 | 懸壁長城 | “天下雄關”碑 | 七一冰川 | 嘉峪關滑翔基地 | 黑山石刻畫像 | 天下第一雄關 | 明長城遺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