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231100 代碼:340121 區號:0551
拼音:Cháng Fēng Xiàn 英譯:Changfeng County
長豐縣位於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北部,東經116°52′-117°26′、北緯31°55′-32°37′。東與定遠縣、肥東縣接壤,北與淮南市交界,西與壽縣、肥西縣毗連,南與合肥市廬陽區、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為鄰。總面積1938平方千米。總人口78.9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07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0.7%。人口密度為平均每平方千米400.2人。
全縣轄9個鎮、6個鄉:水湖鎮、莊墓鎮、楊廟鎮、吳山鎮、崗集鎮、雙墩鎮、下塘鎮、朱巷鎮、三十頭鎮、羅塘鄉、義井鄉、陶樓鄉、造甲鄉、杜集鄉、左店鄉,以及1個省級開發區(雙鳳開發區),共有39個居委會、302個行政村。縣政府駐水湖鎮長豐路85號,南距合肥市區70千米。
地處江淮丘陵北緣,地勢東、南部稍高,西部較低,平均海拔50米。西部的瓦埠湖畔和東北部的高塘湖畔屬淮河灘地平原。橫貫縣境中南部的江淮分水嶺將全縣分為長江、淮河兩大水係,南水入江,北水歸淮。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5℃,年平均降雨960毫米,年平均日照2160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24天。
礦産資源主要有石油、石灰石、石英岩、大理石、瓷土、煤、紫砂頁岩、高嶺土、砂礦、礦泉水等。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商品瘦肉型豬生産基地縣,全國油料生産百強縣,黃淮海平原農業綜合開發區,全省棉花生産重點縣。
淮南鐵路、206國道、311省道縱貫縣境,設有水傢湖火車站。全縣公路總里程達1367千米(2005年底),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千米70.5千米。建設中的合肥北三環高速公路、合淮阜高速公路、寧西高速鐵路,長豐境內分別為24千米、66.7千米、6千米。水運方面有雙墩港,經滁河幹渠可直抵六安市橫排頭。 |
|
縣人民政府駐水湖鎮,郵編:231100。代碼:340121。區號:0551。拼音:Changfeng Xian
長豐,位於安徽省中部,屬合肥市管轄,南與合肥市緊接,北與淮南市相依,東與蚌埠市呼應。全縣總面積 1938 平方公裏,人口 78.27 萬人。 縣境氣候溫和, 四季分明, 年平均降雨量 960mm , 年平均氣溫 15 ℃。
長豐,交通便捷。淮南鐵路縱貫全縣,與合(肥)阜(陽)鐵路交會於縣城。 206 國道由北嚮南穿越縣境西部,縣城水傢湖有東西兩條幹綫公路南達合肥,北通淮南。雙墩港可通航 100 噸級船舶,經淠河總幹渠,到達六安。
長豐,農産品資源豐富。主産水稻、小麥、油菜籽、棉花,兼産大麥、豆類、山芋、玉米、花生、芝麻、西瓜、甜桃、蔬菜、藺草、淺水藕等。崗集藺草頎長而柔軟,其製成品暢銷日本。瓦埠湖銀魚、長豐草莓、吳山白鵝 、朱巷仔豬名揚省內外。
長豐,礦産資源品種多、品位高。已探明的礦産資源有石灰石、大理石、瓷土、紫砂頁岩、石英石、高嶺土、礦泉水等。舜耕山紫砂頁岩露天儲量 1400 多萬噸,可開發生産輕型墻體材料。崗集、吳山地區藴藏大量優質礦泉水,各項指標均達到飲用天然礦泉水的國傢標準。
長豐,工業經濟實力逐步發展壯大。現已擁有機電、輕紡、化工、食品、建材、印刷等 20 多個門類齊全的工業體係。雙墩牌係列麵條等 20 多種産品獲省優、部優。
長豐,縣境北部有舜耕山國傢森林公園,縣內已陸續發現大批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旅遊開發潛力較大。
長豐,在緊靠合肥、淮南兩大城市建立了雙鳳工業區。工業區的政策優惠,服務周到,一批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進區項目已經取得顯著效益。 |
|
一、建縣緣由。
1964年9月12日,安徽省人民委員會上報國務院《關於設立長豐,固鎮、利辛三縣的報告》中指出:"以淮南鐵路水傢湖車站為中心,分別從壽縣、定遠、肥西、肥東四縣劃出部分地區設置長豐縣"。"這個地區原為四個縣的結合部,位於蚌埠、淮南、合肥三市之間,地跨淮南鐵路北段,農業生産落後,社會情況復雜……。另外,原來壽縣人口有90餘萬,肥西、肥東也都在60萬以上,地區偏大,對邊遠地區的工作領導很不方便。因此, 我們認為,建立長豐縣,對於加強這些地區的工作領導,發展生産、維護交通運輸安全都是有利的"。10月31日,經國務院148次全體會議批準,析壽縣、定遠、肥西、肥東四縣部分地區設立長豐縣。因縣境大部分地區原屬清朝時壽州長豐鄉,故命名為"長豐縣"。1965年3月11日,省人民委員會轉發國務院的决定,由合肥市負責長豐縣的籌建工作,同年5月籌建工作結束,6月1日,長豐縣人民委員會正式辦公,治所水湖鎮。隸屬合肥市,是全省第一個市帶縣。
二、建縣區劃。
長豐建製時,從相鄰四個縣的結合劃入8區、鎮,56個公社。其中,由壽縣劃入4區31個公社,水湖區所轄興隆、黃山、羅塘、長崗、徐廟、孔店、蔡塘、水湖、禹廟等9個公社;下塘區所轄下塘、羅集、高塘、陶湖、錢集、陶興、車王等7個公社;楊廟區所轄楊廟、莊墓、陶樓、吳山、華廟、豸鋪、義井等7人公社;楊公區所轄楊公、史院、孫廟、朱集、孤堆、三和、曹庵、橫塘8個公社。由定遠縣劃入2區1鎮10個公社,杜集區所轄陸橋、朱巷、杜集、隆興、沛河5個公社,爐橋區所轄爐橋鎮和嚴澗、能仁、孫集、七裏塘、八一等5個公社。由肥東縣劃入8個公社,即雙墩區所轄雙墩、卅頭、五十頭3個公社,青竜區所轄造甲、埠裏、吳店、柘塘、馬塘5個公社。由肥西縣劃入1區6個公社,即崗集區所轄崗集、梅衝、白塔、夏店、鬥鎮、土山公社。縣人民委員會正式辦公時,將肥東縣劃入的8個公社歸併為1個區,定名雙墩區。
1965年7月10日,省人民委員會决定將爐橋區及其所屬公社、鎮劃回定遠縣。8月增設水湖鎮(區級)、下塘鎮(鄉級)。11月增設邵集公社,隸屬楊公區。是年末,長豐全縣為7個區1鎮52個公社(鎮)。
1983年,鄉、社分立,原下塘公社並入下塘鎮,原吳山公社並入吳山鎮,興隆鄉該名張祠鄉,黃山鄉該名馬廠鄉,並增設錢集、左店2鄉,1984年增設蔡城塘區,轄由水湖區劃入的馬廠、孔店2鄉。
1992年,進行撤區並鄉。全縣調整為10鎮20鄉2個工業區,即水湖鎮、下塘鎮、吳山鎮、雙墩鎮 、崗集鎮、楊廟鎮、莊墓鎮、曹庵鎮、朱巷鎮、楊公鎮、三十頭、夏店鄉 、土山鄉、 義井鄉、陶湖鄉、陶樓鄉、羅集鄉、埠裏鄉、造甲鄉、杜集鄉、沛河鄉、 左店鄉 、羅塘鄉 、徐廟鄉 、張祠鄉、 孔店鄉 、三和鄉、史院鄉、 孫廟鄉 、孤堆回族鄉和雙鳳工業區、金嶺工業區。
2004年6月,經國務院國函39號文件批準,將曹庵鎮、楊公鎮、孔店鄉、史院鄉、孤堆回族鄉、三和鄉劃歸淮南市管轄。
2004年9月,經省政府批準,將張祠鄉並入水湖鎮,將夏店鄉並入雙墩鎮,將土山鄉並入崗集鎮。
目前,全縣轄20個鄉鎮(8鎮12鄉)、1個工業區。
三、悠久歷史。
1、長豐縣建製雖晚,但該縣境戰國時地處楚頭吳尾,為南北文化交匯之地,形成了自己鮮名的地方特色:
"民風剛毅之鄉"。該縣古、近代處於廬、壽、定邊界。"離州穹遠、地勢犬牙",歷來就是農民起義和人民革命策源地。長豐大地留下許多具有紀念意義的遺址、遺跡,如荒沛橋陸遐齡起義遺址,柘塘集袁洪漠大戰周盛傳遺跡等,尤其民國革命戰爭時期的紀念地更多,如吳山廟起義故址、雙河集革命暴動故址,姚臯店中共鳳臺縣委故址,楊廟安徽工委故址……。
"人文蔚起之邦"。長豐人文薈萃,代不乏人。被《辭海》、《中國近代史詞典》收錄的長豐籍人物有50人之多。遠有楊行密、楊渥父子,近代的聶士成、聶憲藩父子,現代、當代的龔鎮州、龔彭、龔普生父女……另在文學、藝術方面業績卓著的長豐籍人物不勝枚舉。
"景觀宜人之處"。長豐縣境自然、人文景觀遍布。舜耕山、小土山一北一南;古墓葬、古文化遺址之多,被史傢稱為古文化地下寶庫。尤其是西北部曾為古楚都壽春城郊,王侯墓葬多集於此。《越絶書》謂:"壽春東鳧陵坑諸侯王所葬也"。朱傢集離散古堆楚王墓、楊公戰國墓、朱巷、楊廟的漢墓群、小孤堆的袁術墓,夏店的翟通、翟能墓、吳山的楊行密墓以及陶樓、錢集的古城遺址、崗集的牛寨寺、孔店三江壩商遺址……。
2、長豐地處江淮要衝,歷來為兵傢必爭之地。春秋時為蔡地,吳、楚相爭,兵戰不已;三國時吳魏交兵、是曹操屯兵之地;東晉淝水之戰的絡澗前哨戰,並發生在境內的東北部;南北朝時期,南北雙方在境內北部爭奪60年之久;五代十國期間,吳王楊行密與梁王朱溫割據稱雄,交戰近20年;宋與金兵也曾在壽廬之間擺下戰場。一係列戰亂延續不斷,直至明清和民國時期。清鹹豐年間,武生陸遐齡在縣東部荒沛橋(今沛河鄉)一帶,率衆兩萬響應太平軍起義,舉旗反清;光緒年間,下塘李慶祺聚衆抗????政暴動,迫使清政府不敢在下塘再設????務關卡;宣統年間,革命黨人王慶雲藉馬廠、曹庵舉辦團練為名,集結武裝,組建淮上軍,響應武昌起義,光復壽州城。清未,縣人吳腸𠔌,倪映典、範鴻仙在辛亥革命中殉職,為推翻帝製建立民國, 立下功勳。在反軍閥鬥爭中,程華亭、餘亞農等人先後在縣境北部和南部又組織兩次淮上軍起義,抗擊北洋軍閥,反對保皇復闢勢力。
中國共産黨誕生不久,共産黨員陶淮、鬍萍舟、崔筱齋、王影懷等受中共派遣,回家乡宣傳馬列主義,發展黨員,開展革命鬥爭,進行秘密活動。抗日戰爭中後期,新四軍淮西獨立團在今長豐地區與日偽頑展開殊死鬥爭,建立了抗日根據地。抗戰勝利後,趙凱、楊剛等率部重返淮西,奪回了根據地,成立了中共壽元合霍工委和淮東工委,建立和恢復了7區31個鄉政權。民國37年底,為阻止國民黨軍隊南逃,支援解放軍渡江,境區鄉政權領導和發動群衆"扒路""殺電",並組織了萬人擔架隊。80名水手隨解放軍南下,為渡江戰役的勝利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民國38年元月,縣境全部解放。在革命戰爭年代,長豐有千名優秀兒女,為創建新中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四、名人名址。
長豐歷史上名人薈萃,古遺址遍布,本期選刊三篇,以(嗜)讀者。
聶士成(1836--1900),字功亭,崗集鎮人,初以武童投袁甲三部,1862年入淮軍劉銘傳部,遷副將、總兵、提督。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率所部渡海守衛臺灣,屢戰屢勝終將敵驅逐出境。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曾赴朝抗日,戰功卓著朝野稱譽,遂提升直隸提督。戰後設天津蘆臺,1900年7月9日在天津八裏臺守戰中壯烈殉國。陣亡之後,遺體由哨官張林背回原籍崗集鎮聶祠堂。遺物有描金紅皮箱一個,內藏親筆小楷日記、慈禧、光緒賞扇面、書畫、象牙、管毛筆、端硯等文房四寶等物,於十年浩劫中被攫、至今下落不明。天津人民為紀念這位愛國將領,把八裏臺橋改名"聶公橋"。1984年,天津市政府將"聶忠節公殉難處" 重樹碑石。
龔澎(1914--1970),女,原名維航,崗集鎮安衝村人,其父龔振鵬為辛亥革命時期皖籍著名人物,龔澎少時在上海等地讀書,1935年在北平燕京大學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和胞姐龔普生(我國知名女外交傢),組織過多次集會遊行,主持中外記者招待會,雙雙加入中國共産黨。1940年調重慶中共南方局外事組,自此隨周恩來工作達30年之久,曾任周恩來翻譯兼英文秘書,1947年與喬冠華結婚。抗戰結束後與喬冠華在上海、香港出版英文《新華周刊》和《中國文摘》。建國後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部長助理,"文革"中備受摧殘,復出不久即因腦溢血去世。
"楚幽王墓"。發掘前稱離散孤堆,位於今朱傢集南3華裏楚幽王熊悍之墓在縣境發掘的楚墓中是規模最大、年代與墓主人確切、出土文物最多的諸侯墓葬。其出土文物至少有4000件,其中青銅器1000餘件,重要的大件有200餘件。歷經三次發掘,第一次發掘就引起轟動,中、外古董商、古玩收藏者雲集,競相套購,以致大批文物流失。國外有,民間有,毀棄的也有。現在國傢徵集的衹是一小部分,臺灣收藏了一部分。在安徽省博物館收藏的器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如楚大鼎、楚王酚肯鼎、四獸平府鼎、盤雲紋箐等。 |
|
一九六四年
10月31日 經國務院148次全體會議批準,安徽省人民委員會决定,從壽縣、定遠、肥東、肥西四縣邊緣地區,劃定7區、2鎮、50個公社、457個大隊,面積2400平方公裏,設立長豐縣。縣城治所水傢湖,隸屬合肥市領導。這是安徽省第一個市管縣。首任縣委書記趙平、縣長李志道。
一九六五年
春到夏 長豐縣境100多天未下透雨。縣各級黨政領導帶領群衆進行 抗旱。計打井1000多眼,開挖抗旱渠道140多條,完成土石方24萬多方。增裝柴油機23臺,新建電灌站10處,安裝抽水機25臺,戰勝嚴重的旱災,完成了夏種任務。
6月1日 新設置的中共長豐縣委、縣人委在機關駐地水傢湖正式對外辦公。
8月 長豐縣農村全面開展四清(清政治、清思想、清經濟、清組織)運動。8月21日,中共合肥地區農村四清工作團委員會成立,省委書記處書記任質斌同志任書記,王文模、楊效椿、趙凱任副書記。工作團抽調3500餘人,組成工作隊進駐長豐縣農村,開展"四清"工作。
一九六六年
春 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陸定一和教育部部長何偉,先後來長豐縣下塘中學視察。陸定一在該校《教改小結》上批示,對該校堅持教育與生産勞動相結合,培養又紅又專的無産階級革命接班人的做法,給予高度評價。
一九六八年
元月13日 長豐縣陶湖公社革命委員會率先成立。《新安徽報》為此發表"江淮一聲春雷"的社論。
5月1日 經安徽省革命委員會批準,成立長豐縣革命委員會,鄭福元任革委會主任,尹良美、陳漢、舒世雲任副主任。
5月 位於長豐縣境內集灌溉、航運兩用的人工開挖渠道--滁河幹渠竣工通水,該渠流經長豐縣47公裏,灌溉面積33萬畝。
一九七零年
4月25日 長豐縣出動公安幹警、機關幹部、民兵近五萬人,在全縣範圍內進行一次政治大清查。在清查過程中,破獲各類案件133起。
8月14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兼安徽省革委會主任李德生來長豐縣視察。
12月11日至16日 中共長豐縣第一次代表大會在縣城水湖鎮召開。出席大會的代表492人,大會選舉産生了縣委委員31人,候補委員4人,組成中共長豐縣第一屆委員會。在縣委一屆一次全會上,選舉鄭福元為縣委書記,選舉朱長露、李志道、張其政為縣委副書記。
一九七一年
10月27日 長豐縣分點召開行政21級以上幹部會議,傳達中共中央關於"林彪反黨叛國事件"的文件,後逐步傳達到群衆。
12月20日 安徽省革委會主任李德生電邀長豐縣委負責人鄭福元、張其政去北京。面示:長豐農業發展的步子不快,要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綫,搞好團结,盡快改變長豐面貌。
一九七二年
5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李德生再次來長豐縣視察工作。
一九七四年
6月22日 長豐縣三次遭大風、冰雹襲擊,22日尤甚,損失嚴重。
一九七六年
8月1日 長豐縣成立收治總站,下設三個分站,抽調200多名醫護人員負責收治唐山、豐南地震災區傷員。8月9日晚,400多名傷員運抵水傢湖,縣城幹部、職工、居民為傷員輸血、捐款。至12月底,傷員全部治愈,安全返回。
10月23日 長豐縣在縣體育場召開有50萬人參加收聽的全縣廣播大會,慶祝粉碎"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的偉大勝利。會後全縣城鄉還舉行了遊行。
一九七七年
12月4日 接省委通知,劉繼海同志任長豐縣委書記、王靜安同志任副書記。免去錢朝洲同志長豐縣委書記職務
12月26日 長豐縣召開計劃生育工作會議,在全縣開展計劃生育第一個宣傳月活動。
一九七八年
4月18日 省委書記王光宇來長豐縣視察,就長豐縣的撥亂反正工作作了重要指示。
5月 省委第一書記萬裏,到長豐縣吳山公社四墩大隊調查農業生産和按勞分配情況。
一九七九年
8月18日 縣委召開一屆十七次全委(擴大)會議,歷時4天,會議選舉成立了中共長豐縣委紀律檢查委員會,張自治兼任書記。
一九八零年
1月12日至18日 長豐縣第二次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水湖鎮召開。出席大會的代表694名。大會選舉黃靜為長豐縣第二屆人大常委會主任,選舉江鵬森為長豐縣人民政府縣長。
10月15日至20日 中共長豐縣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水湖鎮召開。出席會議的代表452名。會議選舉出縣委委員33名,候補委員4名,組成中共長豐縣第二屆委員會。在縣委二屆一次全會上,選舉黃靜為縣委書記,選舉江鵬森、張自治、楊維新為副書記。
一九八二年
12月23日 長豐縣被國傢計委、農牧漁業部列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之一。
一九八三年
2月6日 副省長孟富林一行來長豐縣檢查扶貧工作。
一九八四年
1月16日至20日 長豐縣召開第三次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大會選舉楊維新為長豐縣第三屆人大常委會主任,選舉曹子榮為長豐縣人民政府縣長。
一九八五年
12月2日至6日 中共長豐縣第三次代表大會在水湖鎮召開。388名代表出席了會議。會議選出縣委委員32名,候補委員4名,組成中共長豐縣第三屆委員會。在縣委三屆一次全會上,選舉江鵬森為縣委書記,選舉曹子榮、宋福林、左英為縣委副書記。
一九八七年
3月1日至6日 長豐縣召開第四次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大會選舉黃勝國為長豐縣第四屆人大常委會主任,選舉左英為長豐縣人民政府縣長。
一九八八年
12月26日至30日 中共長豐縣第四次代表大會在水湖鎮召開。289名代表出席了會議。會議選出29名縣委委員,4名候補委員,組成中共長豐縣第四屆委員會。在縣委四屆一次全會上選舉黃同文為縣委書記,選舉左英、甄長琢為縣委副書記。
一九九零年
3月7日至12日 長豐縣召開第五次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大會選舉劉壽永為長豐縣第五屆人大常委會主任,選舉盧德超為長豐縣人民政府縣長。
一九九一年
元月24日 杜宜瑾副省長陪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副主席毛德華一行到長豐縣莊墓職業中學考察。
元月26日 省委副書記孟富林到長豐縣土山鄉視察社教工作。
6月12日至14日 長豐縣普降暴雨、大暴雨,纍计降雨量281.2毫米。縣境內瓦埠湖、高塘湖沿岸淹沒了在地作物11.4萬畝。
6月18日 長豐縣左店鄉陸橋村800多名受水淹災民發病,江孝鴻副市長帶領市衛生局負責人和醫務工作者到陸橋為災民防病、治病。
6月20日 市委副書記鄒淦泉、馬學模等帶領抗洪救災工作組進駐長豐。
6月23日 副省長汪涉雲、副市長褚振國來長豐縣視察災情,並就防汛救災工作作了重要講話。
7月3日 長豐縣降大暴雨,雨量達109.3毫米。
7月4日 長豐縣"兩湖"灣區最後一個三千畝大圩(羅塘鄉樊祠大圩)於凌晨3時漫水破堤。省委、省政府防汛救災工作組一行六人於當日進駐長豐縣。
7月7日 長豐縣高塘湖水位達23.31米,為1991年最高水位。7月8日,長豐縣委、縣政府召開有關部門負責人緊急會議,决定成立瓦埠湖、高塘湖兩個前沿防汛指揮部,抽調160多名幹部進駐11個重災鄉鎮。
7月9日 長豐境內全天降雨量138.6毫米,合淮公路莊墓橋北段低窪路面水深70釐米,交通受阻。
7月11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三總部"(總參、總政、總後)委托省衛生廳嚮長豐縣莊墓災區贈慰問品。
7月17日 鐵道部部長李森茂一行來水傢湖視察水蚌鐵路水淹險段。
7月18日 瓦埠湖水位達24、45米,為1954年以來最高水位。
7月26日 省委副書記孟富林、市委書記陳光琳到長豐縣樊祠災民點視察工作。
7月28日 盧榮景、傅錫壽、楊永良等省委、省政府領導到長豐縣樊祠災民點慰問災民,並聽取了長豐縣抗洪 救災工作匯報。
8月10日 長豐縣史院鄉仇嘴村婦聯主任朱彥清,因在抗洪搶險中表現突出,被長豐縣委授予優秀共産黨員稱號,並被吸收為國傢招聘幹部。9月7日,朱彥清和縣婦聯主任程晉榮參加安徽抗洪救災報告團赴京巡回報告,受到江澤民、李鵬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
9月3日 國傢建設部村鎮司司長鄭坤生、省建設廳副廳長許鳴天到長豐縣視察災民重建傢園工作。
9月29日 安徽省災民住房建設現場會,在長豐縣城水湖鎮召開,國傢建設部副部長潭慶璉、省政協副主席趙懷壽出席了會議。
10月7日至8日 國傢計委、航空航天工業部、國務院生産辦公室、國務院港澳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全國僑聯等中直機關,嚮長豐縣災區捐贈的31萬件過鼕衣被運抵長豐縣城,受到縣城3萬名幹群熱烈歡迎。
10月17日 香港婦女賑災聯合會嚮長豐縣捐助100萬港元,在羅塘鄉樊祠村興建災民新村。縣委副書記甄長琢和縣直有關部門負責人負責接待,並研究建設方案。
10月26日 國傢建設部部長候捷到長豐縣視察水災後重建傢園試點工作。
11月4日 天津市民政局嚮長豐縣災區捐贈12.8萬元的救災物資。
11月14日 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一行在盧榮景、傅錫壽、鐘詠三陪同下到長豐縣莊墓、樊祠新村視察工作。
12月1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喬石同志在盧榮景、傅錫壽等同志陪同下,到長豐縣莊墓職業中學和樊祠新村視察工作,並分別為莊墓職業中學和樊祠新村題了詞,即:"科教興農"、"樊祠新村"。
一九九二年
10月9日 報經國傢林業部批準,長豐縣舜耕山正式定名為"舜耕山國傢森林公園"。
11月14日 省委副書記孟富林到長豐縣曹庵鎮召開合淮公路交通治安座談會。
11月20日 中國共産黨長豐縣第五次代表大會在長豐影劇院隆重召開。與會代表306人。會議選舉産生新一屆縣委委員30名,候補委員4名。11月23日,舉行五屆一次全委會,選舉産生縣委常委8名,甄長琢任縣委書記,陶登鬆、鬍成富任縣委副書記。
一九九三年
2月19日至25日 長豐縣第六屆人民代表人會第一次會議在水傢湖鎮召開,會上分別選舉甄長琢、陶登鬆為長豐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和長豐縣縣長。
4月23日 市委、市政府首次在長豐縣召開長豐經濟工作會議。王太華、鄒淦泉、鐘詠三等市委領導和市直40多個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確立了全市都要關心長豐、支持長豐的指導思想,並確定市委、市政府將連續三年在長豐召開這樣的會議。
6月25日 省委副書記方兆祥率省直13個廳局負責人及合肥 市負責人到長豐縣曹庵鎮召開現場辦公會。會議確定了對曹庵鎮發展經濟的幫扶措施。
一九九四年
5月14日 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轉發國務院《國開發(1994)5號文件關於確定國定貧睏縣名單》中,批準長豐縣為國定貧睏縣,列為國傢八七扶貧攻堅計劃主戰場之一。
長豐縣委、縣政府確定了扶貧開發的思路:"治水撥窮根,修路開富道,穩農強工活三産,科教興長豐"。
12月31日 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回良玉,在副省長王昭耀和市長鐘詠三的陪同下,到長豐察看了朱雙公路和杜集水庫的建設工程。
一九九五年
6月1日 長豐縣隆重舉行建縣三十周年慶祝大會,歷任長豐縣委書記和縣長應邀出席了大會。縣委書記甄長琢在會上總結了長豐建縣三十年來所取得的成績,並為長豐今後的發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6月23日 長豐縣孤堆回族鄉被省授予"安徽省民族團结進步先進集體"光榮稱號。
9月1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田紀雲到長豐縣曹庵塑料編織廠考察,並親筆題寫了"鄉辦企業好"的題詞。
一九九七年
3月9日至10日 省委書記盧榮景帶領省委辦公廳、組織部、政研室、省農經委、農業廳、水利廳等部門負責人到長豐縣的三和、下塘等鄉鎮進行為期兩天的調查研究,指導長豐的農村經濟工作。
12月12日至15日 中共長豐縣第六次代表大會,在縣城水湖鎮召開,315名代表出席了會議。會議選舉産生了29名縣委委員,5名候補委員,組成中共長豐縣第六屆委員會。
在中共長豐縣委六屆一次全會上選舉陶登鬆為縣委書記,選舉黃德生、朱士林、張振纔、吳慶香為縣委副書記。
該屆黨代會確立了"自力更生,幹中爭援,頑強拚搏,爭先進位"的長豐精神。
一九九八年
1月16日至20日 長豐縣召開第七次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大會選舉鬍成富為長豐縣第七屆人大常委會主任,選舉黃德生為縣人民政府縣長。
4月29日 省委書記盧榮景率領參加全省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現場會的4個地市、7個縣(市)、40個鄉鎮負責同志,視察了長豐縣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開發工作。
一九九九年
4月7日 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太華率領省直有關單位負責人到長豐縣三和、曹庵等鄉鎮考察工作。王太華在考察時對長豐縣的農業發展,指出要抓好兩個問題,一是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二是解决好水的問題。
二零零零年
6月6日 長豐縣縣長黃德生與重慶市巫山縣縣長王超共同簽署了長豐接收三峽工程巫山縣庫區移民外遷安置協議,此舉標志着國務院下達我省安置三峽庫區移民任務第一批試點工作正式啓動。
8月5日 省長許仲林在市委書記馬元飛、市長車俊的陪同下到長豐的楊廟、莊墓、杜集等鄉鎮視察抗旱工作。
8月13日 省委書記王太華在市領導馬元飛、車俊、周富如陪同下,到長豐縣重災旱區埠裏、楊廟等鄉鎮視察。在視察中王太華就如何進一步抓好水利建設,調整種植結構,發展旱作節水農業作了重要指示。
8月17日 首批三峽庫區重慶市巫山縣的152位移民,於當日22時33分順利抵達長豐縣水湖鎮,受到縣城各界人民的熱烈歡迎,移民們於當晚高高興興地住進了他們在水湖鎮興建的"豐峽村"新傢。
8月28日 第二批445名三峽庫區移民,於上午11時抵達長豐縣水湖鎮"豐峽村"。至此,由國務院三峽辦安排遷至長豐縣的三峽庫區移民已全部搬至新傢。
8月29日 長豐縣1000餘名赴新疆采棉民工踏上水傢湖到烏魯木齊的臨時特快專列,前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開展為期兩個月的采棉勞動。這是長豐縣政府首次進行有組織的大型勞務輸出活動。
9月21日 合肥至長豐光纖雙嚮傳輸廣播電視網開通。市縣兩級領導分別出席了在合肥和長豐兩地舉行的開通儀式。
11月10日 國傢教育部副司長管培俊帶領由教育部、財政部、中編辦聯合組成的調查組,來到長豐縣,調查農村稅費改革後教育發展狀況,針對新情況,研究新對策,為國務院决策提供科學依據。
11月26日 安徽元一國際高爾夫球會開工奠基儀式在長豐縣雙鳳湖畔隆重舉行。該工程是香港元一集團,意嚮投資億元,在長豐縣南部雙鳳湖畔興建的高爾夫球場。占地2000餘畝的球場建成後,將是安徽目前最大的一傢高爾夫球會頂級會館。
二零零一年
1月9日 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選派第二批江淮分水嶺地區綜合治理開發聯絡組成員到達長豐縣。此次來自省檢察院等單位的11名聯絡員,分赴長豐縣11個重點綜合治理開發鄉鎮挂職,進行對口幫扶。
1月16日 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移民局局長漆林,在省政府副秘書長高鐘的陪同下,到長豐縣視察三峽移民安置工作。
2月9日 長豐縣舉行"三個代表"學習教育活動動員大會。市委書記馬元飛到會作了重要講話。
3月15日 市委、市政府在長豐縣土山鄉召開現場會,推廣土山鄉小型水利工程産權制度改革經驗。市委、市政府領導周富如、楊振坦到會講話。
3月23日 國傢財政部副部長高強,在省財政廳廳長朱玉明等陪同下,到長豐縣調研稅費改革後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情況。高強一行先後來到長豐縣王樓小學、義井中學和莊墓小學,與部分師生座談。
4月11日 團中央書記處書記鬍春華,在團省委書記高登榜和市委副書記張東安的陪同下,到長豐縣造甲鄉慰問羅在瓊等四位在該鄉開展扶貧接力活動的青年志願者。
4月13日 省委書記王太華在省委秘書長王明方以及市縣領導車俊、郭萬清、周富如、楊振坦、陶登鬆、張振纔等陪同下,視察長豐縣"兩把"工程實施情況。
5月上旬 中共合肥市委决定:張曉麟同志任中共長豐縣委委員、常委、書記。陶登鬆同志不再擔任中共長豐縣委書記。
5月17日 由合肥市電信局、合肥市教委共同舉辦的寬帶網絡遠程教育"希望網校"開通儀式,在長豐縣曹庵鎮寶島希望小學舉行。這是安徽省建成的第一傢"希望網校"。
5月25日 長豐縣委召開"加快發展、富民強縣、路在何方?"大討論活動動員大會,號召全縣人民積極建言獻策、自覺投身經濟建設實踐。經過全縣上下大討論,進一步明確加快長豐發展的思路,即:穩農、快工、努力發展第三産業,大力發展個體經濟。
7月17日 國傢教育部部長陳至立率領調研組來到長豐縣義井鄉調研農村基礎教育工作。
12月25日 省長許仲林率領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到長豐縣張祠鄉調研指導農村工作。 |
|
206國道、合淮阜高速(S17)縱貫全境,淮南鐵路和合阜鐵路,水路可進江入淮,距駱崗機場18公裏。 |
|
長豐縣位於安徽省中部,江淮分水嶺橫貫境內。南臨合肥,北靠淮南,東與定遠、肥東接壤,西與壽縣、肥西毗鄰。地處東經116°52′-117°26′,北緯31°55′-32°37′之間,南北長77公裏,東西寬54公裏。
長豐縣是1964年10月31日經國務院批準,1965年6月1日由肥東、肥西、定遠、壽縣邊緣部分經濟落後的鄉鎮組建而成,隸屬合肥市,是全省第一個市轄縣。全縣轄10個建製鎮、20個鄉、549個行政村,共有人口78.2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7.6萬人,占全縣人口92.32%。全縣土地面積1938平方公裏,約占全省面積的1.8%,耕地面積144485.01公頃,占土地面積60.44%,其中水田107950.23公頃,占耕地面積74.71%,旱地36534.78公頃,占耕地面積的25.29%。 |
|
- n.: Changfeng County
|
|
長豐, 長豐村 |
|
水果 | 特産 | ????業公司 | ????務管理局 | 養殖 | 合肥市 | 水産 | 地理 | 安徽省 | 行政村 | 村莊 | |
|
|
長豐縣棉紡廠 | 長豐縣中醫院 | 長豐縣技工學校 | 長豐縣第一中學 | 長豐縣農場醫院 | 長豐縣人民醫院 | 長豐縣下塘中學 | 長豐縣人民政府 | 長豐縣水湖農場 | 長豐縣????務管理局 | 長豐縣衛生防疫站 | 長豐縣婦幼保健站 | 長豐縣第二人民醫院 | 長豐縣申豐羊毛衫廠 | 長豐縣地稅局信息中心 | 長豐縣彩印有限責任公司 | 合肥市長豐縣棉紡廠 | 安徽省長豐縣麻紡織廠 | 長豐縣衛生防疫站長壽路門市部 | 長豐縣義井鄉蔡崗村衛生防疫室 | |
|
|
三十頭鎮 | 水湖鎮 | 杜集鄉 | 三十頭鄉 | 吳山鎮 | 羅塘鄉 | 雙鳳工業區 | 雙墩鎮 | 崗集鎮 | 下塘鎮 | 楊廟鎮 | 朱巷鎮 | 莊墓鎮 | 義井鄉 | 左店鄉 | 造甲鄉 | 陶樓鄉 | 土山鄉 | 夏店鄉 | 羅集鄉 | 張祠鄉 | 徐廟鄉 | 埠裏鄉 | 陶湖鄉 | 沛河鄉 | 金嶺工業區 | 水傢湖農場 | 蔡塘漁場 | 雙鳳開發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