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市區城市地圖:濮陽市區交通:境內公路總里程94公裏,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裏37.06公裏。有國道106綫穿過,全長19公裏,縣鄉公路全長75公裏。其中二級公路19公裏;晴雨通車里程96公裏,橋梁10座208.4延米,4個鄉公路晴雨暢通,117個行政村通汽車。地方鐵路湯臺綫過境內,長16公裏。
地理坐標為東經114°52′0〞-116°5′4〞,北緯35°20′0〞-36°12′23〞。
全市總人口356.4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96.93萬人,占27.2%;鄉村人口259.49萬人,占72.8%。
濮陽位於中國河南省的東北部,與山東、河北交界。1983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省轄市,現轄五縣一區,總面積4188平方公裏,總人口352.60萬,是新興的石油化工基地(中原油田所在地),自1995年成功創建國傢衛生城市後,又相繼摘取了國傢園林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奬等城市桂冠。它猶如一顆鑲嵌在豫東北平原上的明珠,以其優美的環境、豐富的資源、獨特的發展優勢、良好的投資條件,受到世人的矚目。
濮陽歷史悠久,地靈人傑,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早在五千年前,這裏就是"五帝"之一顓頊及其部族的活動中心,故有"顓頊遺都"和"帝丘"之稱。歷史上濮陽曾幾度易名,夏代叫昆吾園,春秋時期為衛都,戰國後期,因衛都在濮水之陽,始有濮陽之名。秦漢以來,各個朝代均在此設郡縣、置州府,先後稱澶州、開州,民國時期復名濮陽。千百年來,這裏名人輩出,史事紛繁。華夏祖先顓頊、造字聖人倉頡、巾幗詩人許穆夫人、兵傢之祖吳起、一代名相商鞅、天文學家僧一行、治黃名師高超等,均誕生在這裏;著名的晉楚城濮之戰、齊魏馬陵之戰、宋遼澶州之戰在這裏留下了遺跡。1987年在濮陽出土了6400多年前的蚌殼竜形圖案,在國內外考古界引起轟動,被譽為"中華第一竜",濮陽由此獲得了"竜鄉"的美譽。
濮陽自然資源豐富,經濟蓬勃發展。這裏地處北溫帶,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是重要的農副産品生産基地。這裏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是中原油田開發腹地,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輕紡、機械、食品、醫藥、冶金、建材為主體的工業體係。濮陽地理位置優越,基礎設施齊全。這裏位居中原要衝,承東啓西,連南貫北。境內國道、省道縱橫交織,城鄉公路四通八達;湯(陰)濮(陽)(前)鐵路西連京廣,東接京九;濮(陽)鶴(壁)、濮(陽)聊(城)高速公路動工在即,為濮陽的發展又添後勁。現代通訊及水、電、氣、暖供應設施齊備。作為我國中西部地區集國傢衛生城、園林城、文明城、優秀旅遊城於一身的城市,濮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商業、服務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濮陽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旅遊服務功能完善。厚重的歷史文化,優美的園林風光,宜人的生態環境,淳樸的風情民俗,神奇的工業文明,造就了濮陽獨具特色的旅遊優勢。這裏有"造字聖人"倉頡的陵廟,有"至聖先師"孔子門徒子路的墓祠,有春秋諸侯爭雄的歷史見證--會盟臺,有宋遼"澶淵之盟"的文物真跡--回鑾碑,有濮陽歷史地位的象徵--中心閣,也有劉鄧大軍強渡黃河紀念處--將軍渡。"中華第一竜"昭示了中華民族歷史的燦爛輝煌,中原油田等大型企業展現了現代工業文明的宏偉雄姿。隨着世錦園、中國緑色莊園、毛樓生態旅遊區等一大批大型觀光項目的建設,以竜鄉帝都、園林城市、油田景觀、觀光農業為主體的濮陽旅遊區日趨成熟,初步形成了"吃、住、行、遊、購、娛"一條竜旅遊服務體係。
濮陽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輕的旅遊城市,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她正像一顆璀璨奪目的新星閃爍在中州大地的上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