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239500 代碼:341124 區號:0550
拼音:Quán Jiāo Xiàn 英譯:Quanjiao County
全椒縣位於安徽省東部,滁河北岸,東與江蘇省交界。總面積1572平方千米。總人口46萬人(2007年末)。全縣轄10個鎮:襄河鎮、古河鎮、大墅鎮、二郎口鎮、武崗鎮、馬廠鎮、石沛鎮、西王鎮、六鎮鎮、十字鎮。縣政府駐襄河鎮。
地處江淮丘陵東南側,地勢由西北嚮東南傾斜。竜王尖海拔393米,為全縣最高點。北部低山綿延,中部丘陵起伏,西南、東南部為河𠔌平原。滁河流經縣西南和東南邊緣。境內建有黃慄樹、馬廠、岱山等水庫。駟馬山引江工程在田傢渡與滁河相通。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4~15.6℃,年降水量 840~980毫米。
滬陝高速公路以及206、226、331省道穿境而過。滁河、襄河全年通航。唐建神山寺、明建國光樓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勝古跡有神山國傢級森林公園,吳敬梓故居等。 |
一 地名由來 The origin of a place name |
全椒縣初建於西漢,縣名由古國演變而來。相傳古代高陽氏在椒陵山(又名覆釜山,在今城內)建立古椒國。春秋時為楚椒邑,後為全氏居住,漢在故椒邑置縣設治,故名“全椒縣”。 |
二 地理概況 B Geographic profile |
全椒縣位於安徽省東部,北緯31°51’—32°15’,東經117°49’—118°25’;東依南京48公裏,距上海360公裏,北鄰滁州18公裏,西接合肥98公裏,南距馬鞍山70公裏。是滁州歷史最為悠久的縣,也是滁州最南部的縣,有“滁州的南大門”之稱。境內滬陝高速(合寧高速)公路和寧西鐵路(合寧鐵路)貫穿全境。 |
三 氣候環境 Three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
全椒屬北亞熱帶嚮暖溫帶過渡性氣候,春季溫和多變,夏季炎熱多雨,秋天天高氣爽,鼕天寒冷乾燥,常年滁州全椒風嚮多為東北風,年平均氣溫15.40°C,年平均降水量840~980mm,全年無霜期大於210天。
總蓄水量:3.3億方,水庫87座,可養水面19.6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08萬畝。地質構造處於滁河斷褶帶。土壤有85個土種,水稻土70萬畝,占52%。
土壤養分:缺磷,有機質和全氮含量偏低,速效鉀含量偏上,PH值為中性。礦産有金、銀、銅、鐵、重晶石、大理石、絹雲母、石灰岩等。
自然概貌:地形為崗衝起伏的丘陵,北高南低,高差起伏較大,地面標高在14.5~33.5m之間,高於最高洪水水位14.5m,區內平均地載力大於18T/m2。 |
四 行政區劃 Four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
全椒縣共轄10個鎮,縣城駐襄河鎮。
襄河鎮、古河鎮、大墅鎮、二郎口鎮、武崗鎮、馬廠鎮、石沛鎮、西王鎮、六鎮鎮、十字鎮。 |
五 經濟資源 Five economic resources |
1、産業基礎厚實。機械製造業已初具規模,産業態勢已基本形成,擁有機械製造業熟練工人近4萬人;服裝、玩具業是傳統産業,鄉鄉有廠,戶戶適應,有熟練工人3萬多人。
2、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神山國傢森林公園、吳敬梓紀念館、岱山湖旅遊度假區、碧雲湖、三塔寺、竜山寺、大王廟等景點。距國傢AAAA級風景區琅琊山風景區僅20公裏。
3、農業資源豐富。全椒是全國生態農業建設先進縣、緑化先進縣、國傢大型商品糧基地縣、油料生産百強縣和棉花大縣,全國十大緑色農業示範縣試點縣之一,還是南京無公害農産品配送基地。已創出“高竜”牌大米、“同興”牌面粉、“小康”牌係列烹調油、“百年”辣醬等12個國傢緑色食品品牌和“襄水”鱖魚等四個國傢級無公害農産品,還有流傳很久的管壩牛肉和馬廠酥火牌。 |
六 區位交通 Six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
1.區位優勢:
全椒縣位於安徽省最東部,與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地區山水相連,是安徽以及中西部地區實施“東嚮戰略全椒縣地圖”,融入長三角的通道前沿,也是長三角經濟發達地區嚮中西部地區産業轉移的第一階梯,也是滁州市“大滁城”建設的副中心。全椒距南京46公裏, 合肥98公裏,屬南京一小時都市圈核心層,是合肥、南京的遠郊近鄰,同時享受南京和合肥這兩個省會城市以經濟、智力和城市文明為主的城市資源。全縣面積1568平方公裏,人口46萬,是國傢級生態建設示範區,山川秀美,資源豐富。擁有10多萬人口的縣城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是皖東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近年來,全椒縣委、縣政府把發展經濟作為首要工作,對內全力優化環境,對外大力招商引資,利用良好的區位和豐富的資源優勢,抓住機遇,力求與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全面接軌,實現跨越式發展。
2.交通資源:
全椒已經成為中華版圖上交通資源最密集的縣。陸路交通方面,境內將有兩條高速公路,三條高速鐵路,有六個高速公路道口,三個火車站。兩條高速公路是指合寧高速和和正在規劃設計的沿江高速。三條高速鐵路是:正在全椒站建設中的南京—西安的寧西鐵路和正在建設中的滬漢蓉城際快速通道以及正在設計中的京滬高速鐵路,寧西鐵路、滬漢蓉鐵路合寧段於2008年4月通車運營。京滬高速在全椒縣縣城東北,即縣綜合經濟開發區東北角建有一級停靠站一座;寧西鐵路和滬漢蓉城際鐵路在全椒縣境內並軌,並設有三個站臺:一個在縣城南面2公裏處建一座二級站,另一個在全椒縣馬廠黃庵建一個貨運站。空運方面,縣城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和合肥駱崗機場僅1小時里程,即在一小時之內可以同時選擇兩個機場,這在中國版圖上也算唯一的一個縣。水運方面,距全國最大的內陸港口南京新生圩港僅一小時里程,境內400噸位船舶可通過六級航道直達長江。 |
七 經濟發展 Seven Economic Development |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全椒人民堅持“生態立縣、科教興縣、工業富縣”的發展戰略,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發展為第一要務,強調科學的發展觀,加快農業調整步伐,提高工業運行質量,大力發展第三産業,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社會各項事業穩步推進。擁有皖東第一傢上市公司全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幹企業,目前已經形成了機械製造、服裝玩具、醫藥化工、糧油飼料加工、建材生産的五大支柱産業,工業基礎較為厚實。
2007年,全縣經濟快速發展。據統計,2007年完成地區生産總值(GDP)41.4億元,同比增長13.6%;實現財政收入32108萬元,同比增長36.6%;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32.2億元,同比增長82.0%;實現工業增加值14.4億元,同比增長35.1%;實現農業總産值23.2億元,同比增長5.1%;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5億元,同比增長17.3%;實際利用外資330萬美元,同比增長170.5%;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6244元,同比增長29.5%;農民人均純收入4061元,同比增長22.2%。
2008年,全縣經濟快速發展。據統計,全年實現財政收入4.0億元,同比增長25.1%;完成城鎮固定資産投資40.4億元,同比增長70.1%;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2億元,同比增長34.4%;實現農業增加值13.5億元,同比增長5.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9億元,同比增長23.6%;金融機構存款餘額50.0億元,同比增長16.9%,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36.1億元,同比增長23.1%;金融機構貸款餘額29.7億元,同比增長24.1%;實際利用省外資金31.5億元,同比增長69.5%,招商到位資金41.5億元,同比增長58.1%;實際利用外資181.5萬美元,同比下降2.4%。
據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50.9億元,同比增長17.0%,三次産業結構比為26.5:42.8:30.7,其中工業增加值完成19.8億元。
開發區概況
安徽省全椒綜合經濟開發區位於縣城北郊,總體規劃面積11.18平方公裏,規劃控製區域面積17平方公裏,以汽車及汽車零部件、機械製造、電子電器、農副産品加工、輕紡出口産品加工、物流配送、三産服務業為主導,着力培養高新技術産業和無污染産業。區內采用“一區多園”的模式,設立綜合工業園、省投電子工業園、全柴工業園、商景投資園和綜合服務區、居住休閑區、倉儲區等生産基地和生活社區,是唯一被中國歐盟商會嚮其成員推薦的縣級經濟開發區。
開發區現狀
開發區一期工程用地規模3.88平方公裏,目前,區內已有包括省投資集團、安徽上柴集團、上海商景國際投資公司、浙江瑞安汽配企業等入駐企業62傢,其中全柴動力、未來飼料、強竜服飾、歐波管業、達諾乳業等企業已形成規模,創出品牌,産銷兩旺。二期控規4.5平方公裏正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道 路
開發區緊鄰合寧高速公路吳莊出口和滁全一級公路,區內緯二路已經完工,地下管綫全部鋪設完成,滿足企業入駐的條件。開發區道路正在加緊建設,道路網絡初具規模。
供排水
縣自來水一廠日供水2萬噸,自來水二廠設計日供水能力10萬噸,一期日供水能力5萬噸,目前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開發區ф500MM自來水管鋪設到位,可保證供水。幹道專用雨水管道和排污管道一次性鋪設到位,
供 電
電源取自華東電網,縣內擁有110KV變電所3座,35KV變電所5座。開發區已經建成35KV變電所1座,規劃建設3座,可保證開發區企業用電。 |
八 建置沿革 Eight Build History |
1.全椒縣
全椒在傳說中的禹貢時代屬揚州之域。
春秋時全椒屬楚,是貴族的采邑,稱“椒邑”,伍舉(伍子胥的祖先)曾受封於此。境內多丘陵,“椒”的意思大約是丘陵(屈原《離騷》:步餘馬於蘭臯兮,馳椒丘且焉止息)。後伍子胥奔吳滅楚,全椒屬吳。再後來勾踐滅吳,全椒屬越。
戰國時越滅於楚,吳敬梓紀念館全椒再度屬楚。
秦統一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全椒為九江郡地。
西漢 始置全椒縣初屬淮南國。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漢武帝復設九江郡,全椒改屬九江郡,轄於揚州刺史部。
東漢 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全椒為侯國,屬九江郡。建初四年(公元79年),全椒侯國改屬下邳國。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國除,復為全椒縣。
三國時期 全椒先屬吳,後屬魏,轄於淮南郡。
西晉 復置全椒、阜陵縣,屬淮南郡。
2.滁州全椒縣(東晉- 清)
東晉 王導行“僑寄法”,僑置南譙州。廢全椒縣,僑置山桑縣,屬南譙州。
南北朝 宋仍置南譙郡。永初年間(公元420~422年)全椒為山桑、酇縣所在地,屬南豫州。元嘉八年(公元431年)酇縣劃屬歷陽郡,後廢帝元徽元年(公元473年),酇縣又劃屬新昌郡。南齊,酇縣改屬臨江郡。梁改南譙郡為北譙郡。
隋 開皇(公元 581~ 600年)初,廢北譙郡,置滁州。大業(公元605~618年)初,州廢,復為全椒縣,屬江都郡。
唐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復置滁州,全椒縣屬之。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滁州為永陽郡,轄全椒縣。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屬滁州。
宋 全椒屬滁州,隸屬淮南路,後屬淮南東路。
元 全椒屬滁州,初隸滁州路,後隸揚州路。
明初,廢全椒縣入滁州。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以滁州隸鳳陽府;十四年(公元1381年),復為全椒縣,屬滁州,仍隸鳳陽府;十九年(公元1386年),升滁州為直隸州,全椒縣屬之。
清初,全椒縣屬江南省滁州。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設安徽省,全椒縣屬安徽省滁州。後分屬安徽省安廬滁和道滁州。
3.全椒縣(1912年-1949年)
民國 元年(公元1912年)4月,全椒縣直屬安徽省。三年至十七年,屬淮泗道。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屬安徽省。二十一年以後,屬安徽省第五專區。
1949年元月25日,全椒縣解放。
4.滁縣專(地)區全椒縣(1949年-1992年)
1949年4月21日改屬皖北行署滁縣專區。
1952年4月12日改屬安徽省滁縣專區。
1956年元月12日改屬安徽省蚌埠專區。
1961年4月13日蚌埠專區仍劃分為滁縣、宿縣兩專區,全椒縣屬滁縣專區。
1971年3月29日,滁縣專區改名為滁縣地區,全椒縣隸屬不變。
5.滁州市全椒縣(1992年-今)
1993年元月5日,撤銷滁縣地區,設立滁州市(地級),全椒縣屬其管轄。
1997年,全椒縣面積1568平方千米,人口43.1萬,轄7個鎮、10個鄉:襄河鎮、古河鎮、馬廠鎮、武崗鎮、大墅鎮、石沛鎮、二郎口鎮、陳淺鄉、十字鄉、周崗鄉、管壩鄉、復興鄉、草庵鄉、小集鄉、章輝鄉、西王鄉、程傢市鄉。縣政府駐襄河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413220人,其中:襄河鎮57090人、古河鎮19878人、大墅鎮13888人、二郎口鎮19175人、武崗鎮8420人、馬廠鎮 14877人、石沛鎮9984人、章輝鎮11879人、西王鎮7335人、六鎮鎮13012人、程傢市鄉10050人、草庵鄉9069人、管壩鄉7846 人、周崗鄉3992人、復興鄉5437人、十字鄉10472人、陳淺鄉10548人、赤鎮未批鄉10707人、新興未批鄉8587人、石溪未批鄉7824 人、黃集未批鄉6961人、蔡集未批鄉6642人、卜集未批鄉9171人、東王未批鄉7850人、官渡未批鄉5447人、中心未批鄉6845人、白酒未批鄉10654人、南屏未批鄉21984人、隆興未批鄉6792人、孤山未批鄉3898人、三合未批鄉6208人、黃庵未批鄉9318人、黃粟樹未批鄉 7192人、八波未批鄉10565人、譚墩未批鄉6422人、界首未批鄉7145人、城東未批鄉20056人。
2004年底,全椒縣轄10個鎮、7個鄉:襄河鎮、古河鎮、大墅鎮、二郎口鎮、武崗鎮、馬廠鎮、石沛鎮、章輝鎮、西王鎮、六鎮鎮、程傢市鄉、草庵鄉、管壩鄉、周崗鄉、復興鄉、十字鄉、陳淺鄉。
2007年,全椒縣鄉鎮行政區劃進行調整:保留襄河鎮、古河鎮和武崗鎮三個鄉鎮;撤銷原十字鄉、陳淺鄉、周崗鄉、石沛鎮、馬廠鎮、大墅鎮、西王鎮、管壩鄉、章輝鎮、程傢市鄉、二郎口鎮、復興鄉、六鎮鎮、草庵鄉十四個鄉鎮;新設十字鎮(由原十字鄉、陳淺鄉合併設立)、六鎮鎮、二郎口鎮、大墅鎮、馬廠鎮、西王鎮、石沛鎮七個鎮。 |
|
1.太平樁
舊太平橋北端不遠處有一太平樁(又名求子樁)。每逢正月十六這天,凡是有幸坐上一坐的婦女,不但能保以後平安生育,而且更重要的是將有貴子臨門,延續香火。一些剛過門的小媳婦乃至在子嗣上不盡如意的婦女,都一改往日的羞怯,爭着往上坐。據說,這樁特別靈驗的。送子觀音在正月十六這天便私下來到太平橋,藉樁顯靈,一下了卻那想得貴子的婦女們的心願。
不過這樁也不是誰都可以坐的。衹有那些孝順、賢慧、善良的婦女才能求得貴子。相反,不但求不到貴子,還會遭報應呢!這裏有一則民間傳說。從前,有一財主的七姨太,人雖如花似玉,但蛇蝎心腸,她也妄想得一貴子。一年的正月十六,她讓傢丁把坐樁的所有婦女都趕走,自己獨自坐樁長達半小時之久。你猜怎麽着,回傢後,不但沒能得貴子,反而生了一屁股膿瘡。後來,那些品行壞的婦女,就是拉她上坐她也不敢了。
2.太平井
人們由南嚮北走過太平橋太平橋,不遠便有一井,名曰太平井(也有人叫求財井)。據說,這井特別神奇,正月十六這天,衹要你丟進些硬幣便能預測出你當年的財氣。硬幣落井後若是平着往下沉,那麽就預示你今年財運亨通,若直楞着往下沉,就預示着今年你的財氣可能不怎麽樣。因而走太平的人沒有不試一試財運的。雖然扔下的錢幣能平着下沉,是少之又少,但人們决不會因此而掃興。
於是附近的居民便事先在井內放上特製的籃子或筐子之類的東西,撈取丟進的硬幣,一來是怕寶井淤塞,二來也是用於寶井的維修等支出,當然占為已有的也大有人在。
但不管怎麽說,從過去的四方銅錢至而今的硬幣,每逢正月十六,人們仍然一枚枚地丟——圖個吉利,湊份樂呵。
3.劉平其人
提到“走太平”,就不能不說到劉平。他是全椒有志以來第一個載入正史的好官。也給全椒人留下無窮的思念。
劉平字公子,東漢時人,彭城籍。更始年間,天下大亂,他抱起弟、妹而丟下自己的兒子,扶其母逃難。當他從隱匿的野澤中出來找食物時,碰到一群餓賊。賊打算把他煮了吃掉。他懇勸賊允許他把食物送給母親,然後回來就死。這夥盜賊見其誠懇,就答應了他。他給母親送食物後,果然回來就刃,賊不忍吃,於是得全。由於他的品德出衆,被舉孝廉,官拜濟陰郡丞——這都是太守劉育推薦的。建武年間,拜為全椒長。當時全椒老虎很多,民多為所害。劉平上任不到三天,老虎都紛紛渡江南遁,到江蘇去害人了。政清民樂,是全椒歷史上有志記載的第一個“黃金時代”。據說,上司來考察政績,見監獄裏沒有囚犯,人人都自得其樂,“唯班詔書而去”。後來,劉平因鐘離意的推薦,離開了全椒,到京都任職。先拜議郎,再升侍中,最後官至宗正,已是很高的大官了。《漢書》中有他的《傳》。
劉平本人幾乎歷朝歷代都被全椒人奉入“名宦祠“進行祭祀。甚至過去的“縣老爺”大堂,都取名叫“仰劉堂”。而平頭百姓,因其名吉利——劉平,劉平,留下太平,故傳口琅琅,衍為一大風俗——走太平。
4.煮石為餐
煮石為餐,聽了你也許會認為荒誕不經。可是在古邑全椒,人們說到煮石為餐卻不以為怪。因為那裏的人們都知道白石道人煮石充饑的故事,並有唐詩為證。
唐代,在全椒縣城西30公裏的神山中有個叫妙清的道士,苦練修行,得了道,不食人間煙火,渴飲山泉,饑餐山石。據說妙清道士所食的山石是一種白裏略透紅色的山石。他把白山石清洗幹淨,放入爐中用泉水相煮,直到白石酥軟如米面,沉澱在爐底;沉澱的石粉在爐底分兩層,上層為白色,下層為紅色,道士把白色的部分颳起食用。因妙清道士飲用白石,久而久之,人們便忘記了他的道號,而稱白石道人。白石道人常常免費為附近窮苦鄉民治病,許多疑難病癥,經他醫治都藥到病除,深得民間百姓的尊敬。
唐朝著名大詩人韋應物任滁州刺史時,常與白石道人談經論道,感情篤深。一年深秋,足足下了三天雨,雨後天氣乍冷,韋應物惦念起了全椒神山中的白石道人,以石為食的仙人會在幹什麽呢?他還在煮石嗎?韋應物感懷寫出了千古傳誦的一首五言絶句《寄全椒山中道士》:碧雲湖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來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從此,全椒的神山和神山的白石道人揚名於世。後人為白石道人以石為食而深感驚異。多年來人們圍繞着白石道人煮石煉丹,還是煮石充饑爭論不休,民間多從後說。神山附近鄉民有句俗話:“喝山泉,煮山石,一年到頭無病疾。”你還別說,神山附近的村民真還很少有病。
近年來,人們在神山發現一種麥飯石,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藥用價值極高;還有一種羊肉石,比重小,質地柔軟、疏鬆,也許可以食用,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當年白石道人所居的仙人洞已對外開放,洞穴深邃,石床、石桌、石凳、石椅等亦一應俱全,每年都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探奇。仙人洞與隔澗相望的千年古寺——神山寺相映成輝,成為皖東大地上一處靚麗的風景。 |
十 全椒名人 Ten Quanjiao Celebrity |
【吳敬梓】
(1701~1754)清代小說傢。字敏軒,又字粒民,號秦淮寓傢,晚號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雍正十一年(1733)移居南京。出身名門貴族,其父去世後,傢道衰落。乾隆初,安徽巡撫趙國麟舉薦他應博學鴻詞科試,他以病謝辭。晚年生活貧睏,僅靠賣文和友人周濟為生。性情豪爽,廣交文人學士,被四方"文酒之士"推為盟主。吳敬梓能文善詩,尤以小說著稱。傳世之作為長篇小說《儒林外史》。小說以揭露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為中心,展開社會批判,以諷刺的筆法刻畫了上至進士、翰林,下至市井無賴的生動形象。在結構方法上,沒有一綫到底的人物和情節,而以同一主題貫串全書,因而魯迅說它"雖雲長篇,頗同短製"。後世稱其為我國古典諷刺小說奠基之作。詩文有《文木山房集》。
【薛時雨】
字慰農,一字澍生,晚號桑根老農。安徽全椒人。鹹豐三年(1853)進士。官杭州知府,兼督糧道,代行布政、按察兩司事。著有《藤香館集》,附詞二種:《西湖櫓唱》、《江舟欸乃》。
【樂韶鳳】
字緻和,一字來儀(《明史為“舜儀”》)。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任命樂韶鳳掌起居住。洪武三年,改任給事中、中書省員外郎,又升任兵部侍郎,晉升為兵部尚書,與中書省御史臺共製定“教練軍士法”。洪武六年,改授翰林學士,與承旨詹同一起釐考註釋“先師樂章”。洪武八年,舊韻多起於江南,朱元璋令樂韶鳳製定全國性的統一聲韻,用中原雅韻正之,取名《洪武正韻》。洪武十三年辭官回全椒,不久病逝。
【憨山大師】
(1545-1623)憨山大師,法名德清,字澄印,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俗姓蔡,全椒人。明中葉,自明宣宗至明穆宗共一百多年,佛教個宗派都衰微不振,自明神宗萬歷時期,佛教中名僧輩出,形成了佛教在中國重新復興的繁榮景象,憨山,雲棲(即袾宏),紫柏(即真可),蕅益(即智旭)四高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憨山十九歲出傢,到棲霞山學習禪法,後又學淨土宗的念佛法門。此後,憨山雲遊各地,名聲也越來越大,萬歷元年(1573),他來到五臺山,喜愛五臺山的憨山神奇秀麗,便以此為號。明萬歷十四年,明神宗把《大藏經》十五部送給天下名山寺廟,太後將其中一部送給正在東海牢山(青島嶗山)的憨山,朝廷在牢山建立海印寺,特請憨山主持。萬歷二十三年,憨山因「私修」廟宇獲罪,被充軍到廣東雷州,他在廣東繼續弘揚禪宗,並到六祖慧能的曹溪寶林寺說法,主張禪宗與華嚴宗融合,佛,道,儒三教合一,為當時人們所贊同。憨山在粵五年,竟名滿大江南北。
隨後,憨山獲準回牢山海印寺,着有《法華經通義》,《莊子內篇註》等十餘種,涉及佛,道,儒三教,其門徒還匯篇了《憨山夢遊集》五十五捲,《憨山語錄》二十捲,憨山於天啓三年(1623)年圓寂。享年七十八歲。
【汪海洋】
(約1830—1866)太平天國將領。安徽全椒人。初為石達開部將領。1857年隨石出走,1860年至廣西。後與吉慶元、朱衣點等脫離石達開,率部折回江西,與李秀成部會合。1861年,隨李秀成攻剋杭州失守後,棄余杭,入江西,屯駐洋鄉。次年春,輾轉入廣東,破清軍於鎮平(今焦嶺),同年7 月,因爭權,殺害侍王李世賢部將李元茂;繼怕問罪,又暗殺李世賢。12月攻取嘉應州(今梅縣)。1866年1月,被左宗棠重兵圍困。在戰鬥中負重傷;2 月,不治而亡。
【邱景章】
字端甫(1872-1920),號蘇齋生,世局全椒城內金傢巷。18歲中江南鄉試二名舉人,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進士及第,歷任湖南嘉禾、寧鄉、清泉等縣知縣,後實授邵陽知縣、寶慶知府。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出任全椒縣首屆參議會議長和全椒中學校長。
邱景章一生熱心公益事業,設團防、發災賑、興學育纔,曾參與光緒《全椒縣志》的重修工作。著作有《蹯窟詩文稿》、《蹯窟詩話》、《桑梓述記》及《從政隨筆》等。
【石文進】
字益齋,十七歲加入清軍,曾參加鎮壓過回民起義。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清庭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負責收復新疆,石文進隨左宗棠一舉攻剋沙俄軍隊盤踞的瑪哪斯南城,因戰功卓著,被賜予“濟勇巴圖魯”稱號,升任遊擊將軍。
石文進善於用兵,常激勵士卒,要他們“平時諧練軍法,戰時抱持忠憤,有此,戰無不剋”。後年老回鄉,光緒二十四年,曾在縣中練勇備戰,以圖抗擊外國侵略者,後病卒。
【陳金城】
(1901 —1983)安徽全椒人,號精誠。中央軍校第二期、陸軍大學將官班甲級第一期畢業。歷任第1師見習排長、參謀、排長、第2師參謀、團附、第31 軍政治部科長、第1軍獨立團團附、第26師營長、第93師團附、獨立第15旅參謀主任、第46師副師長、第109師師長、第36軍副軍長、第9軍軍長、第 29軍軍長、第4方面軍高參、第96軍軍長、整編第45師師長、整編第96軍軍長兼45師師長。1948年4月27日在山東濰坊被俘。1960年11月特赦釋放後任南京國營木器廠工人、江蘇省文史館館員。1983年1月6日病逝南京。 |
|
【吳敬梓紀念館】 位於全椒縣城西北隅。始建於1959年夏,原址在全椒縣城荷花塘畔。1964年閉館後改作它用。現館為1984年10月重建,占地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 。建有東西展廳及古樸回廊,1986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紀念館大廳前立有吳敬梓一尊銅像,高4.5米,重500千克。館內收藏有《儒林外史》的各種版本以及吳敬梓的其他著作,如迄今發現最早的刻本《臥閑草堂本》、民國時期的《增補齊省堂本》以及《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詩說》,還有其七言古詩手跡《奉題雅雨大公出塞圖》的縮小件(原件大約長2米、寬1米,是我國一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等。東西展廳還陳列了中外專傢學者對《儒林外史》的研究成果和其故居的部分文物、石刻以及國內著名書畫傢的作品。
【神山國傢森林公園】 位於全椒縣以西20公裏處,總面積2200平方公裏。屬北亞熱帶低山丘陵,最高峰海拔395米左右。山名由來無考,但唐神山寺建中年間,滁州刺史韋應物有《寄全椒山中道士》詩、山上所存神山寺,可證明1000多年前,佛道均在此爭建廟宇道場,頗有“神仙氣”。神山群山環抱,林深水秀,九座山圍繞神山主峰,故稱“九竜盤珠”。兼之澗壑幽深,石嶂奇竣,溪水繞山而過,甘泉破石而出,環境優美,氣候宜人,融秀水、奇石、溶洞、古寺為一體,是一獨特而幽雅的森林公園。其森林覆蓋率達90%,植被多為天然闊葉林與人工長緑針葉混交林,各種樹木有400種之多。主要景點有白石泉、神山湖、覽勝塔、禦溪橋。仙人洞、團山洞、竜洞、青牛洞等,還有充滿象形神山石的黑石芤和距今已存1200多年的神山寺。
【碧雲湖(黃粟樹水庫)】 建於一九五九年,是安徽省十大水庫之一。也是全椒傑出的自然風光優美的旅遊度假區。正面庫堤長270米、高32.2米、集水面積262平方公裏,總庫容量3億立方米,常年水面16.8平方公裏(約2萬畝),有效灌溉面積20萬畝。
這裏風景秀麗,交通便利。距縣城僅二十公裏。柏油路直通。整個湖面坐落群山環抱之中,碧水藍天,一年四季烏語花香。常年氣溫比縣城低3-5度。兩岸群峰爭秀;混交的闊葉林和常生的針葉樹郁郁葱葱,湖水清澈透底。
【竜山寺(寶公庵)】 位於全椒縣西35公裏,竜山西麓,管壩境內,沿合寧高速公路大野道口兩公裏直達寺竜山寺院。古寺山巒重疊,林鬱景奇,蒼鬆翠竹,黛色參天,岩山幽洞,瀑灑千峰,小橋流水,終年不息,鼕曖夏涼氣候宜人。殿宇亭榭,清磐悠鐘,千古勝地。迎駕橋,積善橋,放生池,寶公亭,一綫天,石林、塔林,撐腰石、仙人洞,竜洞,竜井,夕陽照、母子檀、百子檀、龜馱姐妹樹、連理枝,五竜宮、美人山等三十六景。遙相呼應,自然成趣,尤為主峰娘娘頂,遠眺長江如帶,美景廟宇,渾然一體,置身其間,如入仙境。古有詩云:林深無熟徑,樹老不知年。瀑灑千峰雪,岩開一綫天。明.劉瑜詩云:愛此西山矗矗青,幾來馬首軋須停,從誰乞得愚公力,移得南窗作畫屏。又有清.吳國縉詩:林深無熟徑,樹老不知年,瀑灑千峰雪,岩開一綫天。
【三塔寺】 省級重點保護寺廟,江淮名剎。在全椒縣城西北18公裏處六鎮東北側。創建於隋大業(605—618)年間。北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在寺前建塔三座,因名“三塔寺”。明洪武年間,因謁泗、鳳兩陵,取三塔之磚造毛坦橋,塔被毀。天啓年間重修。抗日戰爭期間,寺門被日本侵略軍毀壞,後又險被國民黨軍拆廟以建碉堡,經住持僧力保纔得以幸免。解放前夕,該寺房産被利用興辦“全椒縣農業職業初級中學”。文革中,寺廟建築被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寺廟重修,佛像重塑,香火再振。現有殿宇五進,廊房回麯,規模宏大,是全椒規模最大、佛像最多的寺廟。寺內大悲樓下有千年黃楊一棵和絶世牡丹百餘株。每年花開之時,有文人雅士來做“牡丹詩會”。明進士吳國竜《三塔寺》詩云:“偶過蕭關息,悠悠爽到秋。鳥為鬆子下,我以樹香留。冗底觀鬆簡,囂餘覺寺幽。更欣新再足,恰稱小溪流。”清有白衣道人方定國居此,杭州知府薛時雨有《白衣道人行》行世,三塔寺遂更知名。 |
|
- n.: Quanjiao County
|
|
全椒 |
|
|
|
全椒縣中醫院 | 全椒縣羊毛衫廠 | 全椒縣蓮花賓館 | 全椒縣人民醫院 | 全椒縣襄河醫院 | 全椒縣棉麻公司 | 全椒縣????務管理局 | 全椒縣衛生防疫站 | 全椒縣望屏樓飯店 | 全椒縣奔馬服裝廠 | 全椒縣婦幼保健所 | 全椒縣地稅局信息中心 | 全椒縣黃慄樹鄉工藝車木廠 | 安徽省全椒縣濟民化工廠 | 安徽省全椒縣棉麻公司 | 全椒縣柴油機總廠賓館 | 安徽省全椒縣蓮花賓館 | 安徽省全椒縣羊毛衫廠 | 全椒縣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全椒分校 | 安徽省全椒縣椒陵精細化工廠 | |
|
|
襄河鎮 | 馬廠鎮 | 十字鎮 | 十字鄉 | 二郎口鎮 | 古河鎮 | 武崗鎮 | 六鎮鎮 | 大墅鎮 | 西王鎮 | 石沛鎮 | 復興鄉 | 管壩鄉 | 周崗鄉 | 陳淺鄉 | 程傢市鄉 | 草庵鄉 | 章輝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