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目錄 郵編:239200 代碼:341122 區號:0550
拼音:Lái ān Xiàn 英譯:Lai'an County
來安縣 位於安徽省東部,北、東、東南與江蘇省交界。總面積1481平方千米。總人口49萬人(2007年末)。全縣轄8個鎮、4個鄉:新安鎮、半塔鎮、水口鎮、汊河鎮、大英鎮、雷官鎮、施官鎮、舜山鎮、三城鄉、獨山鄉、楊郢鄉、張山鄉。縣政府駐新安鎮。
地處江南丘陵東南側,地勢由西北嚮東南傾斜。滁河流經東南邊緣,境內有清流河、來安河、施官河、皂河。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4.9℃,年降水量1000毫米。礦藏有鐵、錳、鎢、磷、石英、大理石等。
寧洛高速、102國道、312省道穿境而過,滁河航運直通長江,有水口港、汊河港。半塔為抗日戰爭時期重要革命根據地,有烈士陵園、英雄紀念碑和歷史資料陳列館。古跡有頓丘山殷商早期文化遺址。民間藝術有秧歌燈(寶塔燈)。 來安縣 地處安徽省東部,環鄰安徽省天長市,滁州市琅琊區、南譙區,明光市和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南京市六合區,浦口區。縣城(新安鎮)距離南京市區60公裏、京滬鐵路滁州站18公裏、南京碌口國際機場80公裏、滬寧洛高速公路來安出入口5公裏,104國道從南京長江大橋自東嚮西貫穿全境。縣轄鄉鎮汊河鎮地處蘇皖交界,與南京高新技術開發區隔河相鄰。來安縣 是南京“1小時都市圈”的核心層,是江北的重要門戶、安徽的東大門。 來安縣 共轄8個鎮、4個鄉。縣城駐新安鎮。
新安鎮、半塔鎮、水口鎮、汊河鎮、大英鎮、雷官鎮、施官鎮、舜山鎮、三城鄉、獨山鄉、楊郢鄉、張山鄉 1.割據
春秋戰國 先後為楚、吳、越分踞
西漢 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始置建陽縣,後廢除
三國 先屬吳,後屬魏
2.滁州
東晉 屬南譙州。
南北朝 宋 屬南譙郡。梁改南譙郡為北譙郡。
隋 開皇(公元 581~ 600年)初,廢北譙郡,置滁州。
唐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復置滁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滁州為永陽郡。
3.滁州來安縣 (709年-1911年)
唐 景竜三年(709年)析永陽郡清流縣東部置永陽縣。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永陽郡”為“滁州”。滁州來安
南唐 升元二年(938年)改永陽縣為來安縣 ,縣治在今於北雙塘鄉瓦崗村。
宋 屬滁州,隸屬淮南路,後屬淮南東路。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年)遷縣治於今縣城(新安鎮)
元 來安屬滁州,初隸滁州路,後隸揚州路。
明 來安屬滁州。公元1386年,升滁州為直隸州,來安縣 屬之。
清 來安縣 屬江南省滁州。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設安徽省,來安縣 屬安徽省滁州。
4.來安縣 (1912年-1949年)
民國 元年(公元1912年)4月,來安縣 直屬安徽省。
民國二十一年以後,屬安徽省第五專區。
5.滁縣專(地)區來安縣 (1949年-1992年)
1949年元月,來安縣 解放。4月改屬皖北行署滁縣專區。
1952年4月12日改屬安徽省滁縣專區。
1956年元月12日滁縣專區並入安徽省蚌埠專區。
1961年4月13日滁縣專區脫離蚌埠專區,來安縣 屬滁縣專區。
1971年3月29日,滁縣專區改名為滁縣地區,來安縣 隸屬其不變。
6.滁州市來安縣 (1992年-今)
1992年底,撤銷滁縣地區,設立滁州市(地級),來安縣 屬其管轄。
1997年,來安縣 面積1481平方千米,人口48.2萬,轄8個鎮、10個鄉:新安鎮、半塔鎮、水口鎮、汊河鎮、施官鎮、雷官鎮、大英鎮、相官鎮、武集鄉、雙塘鄉、楊郢鄉、興隆鄉、邵集鄉、三城鄉、張山鄉、舜山鄉、獨山鄉、竜山鄉。縣政府駐新安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449188人,其中:新安鎮69383人、半塔鎮31710人、水口鎮27051人、相官鎮14073人、漢河鎮15365人、大英鎮15800人、雷官鎮15234人、施官鎮16791人、三城鄉13600人、武集鄉16428人、獨山鄉 11971人、雙塘鄉22999人、竜山鄉13209人、邵集鄉13190人、興隆鄉13034人、楊郢鄉17556人、張山鄉15344人、舜山鄉 18444人、廣大未批鄉7428人、十二裏半未批鄉11424人、文山未批鄉7213人、煙陳未批鄉11486人、磁山未批鄉8308人、西武未批鄉 8652人、大餘郢未批鄉12185人、長山未未批鄉7275人、復興集未批鄉14035人。
2004年底,來安縣 轄8個鎮、10個鄉:新安鎮、半塔鎮、水口鎮、相官鎮、汊河鎮、大英鎮、雷官鎮、施官鎮、三城鄉、武集鄉、獨山鄉、雙塘鄉、竜山鄉、邵集鄉、興隆鄉、楊郢鄉、張山鄉、舜山鄉。
2007年5月10日,安徽省民政廳《關於同意來安縣 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一、將雙塘鄉、新安鎮整建製合併,設立新的新安鎮。轄18個社區居委會、21個村委會,面積131.6平方千米,人口100456人。鎮政府駐新安(原新安鎮政府駐地)。二、將邵集鄉、興隆鄉、半塔鎮整建製合併,設立新的半塔鎮。轄2個社區居委會、46個村委會,面積287.3平方千米,人口72707人。鎮政府駐半塔(原半塔鎮政府駐地)。三、將竜山鄉、施官鎮整建製合併,設立新的施官鎮。轄26個村委會,面積141.5平方千米,人口42636人。鎮政府駐施官(原施官鎮政府駐地)。四、將武集鄉、水口鎮整建製合併,設立新的水口鎮。轄35個村委會,面積188.4平方千米,人口57890人。鎮政府駐水口(原水口鎮政府駐地)。五、將相官鎮、汊河鎮整建製合併,設立新的汊河鎮。轄31個村委會,面積109.8平方千米,人口39313人。鎮政府駐汊河(原汊河鎮政府駐地)。六、撤銷舜山鄉,設立舜山鎮。轄20個村委會,面積148.5平方千米,人口36645人。鎮政府駐舜山(原舜山鄉政府駐地)。七、保留雷官鎮、大英鎮、獨山鄉、三城鄉、張山鄉、楊郢鄉。 縣境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溫暖濕潤,光照充足,雨熱同季,四季分明。
縣境分佈有100多種野生動物和600多種野生植物;糧食年生産能力可達5億公斤,油料5000萬公斤,蔬菜、瓜果、畜禽及水産品等産量可達4億公斤,盛産大蒜、花紅、雷官板鴨等土特産和蜈蚣、夏枯草等中藥村;非金屬礦藏儲量大、品種多、品位高,主要有鉀長石、膨潤土、玄武岩、石英石等20多種,其中已探明的鉀長石分佈面積達80平方公裏。 2007年來安縣 緊緊圍繞“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奮力崛起”的總體要求,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東嚮發展,深化體製改革,積極調整結構,優化發展環境,推進效能建設,全縣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全年實現生産總值38.90億元,比上年增長15%;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9.71億元,增長3.7%;第二産業增加值16.38億元,增長25.5 %;第三産業增加值12.81億元,增長12.2%;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6.8億元,增長76.8%;外貿進出口總額1600萬元,增長417%。具體呈現出“三個快速增長”、“四個不斷提升”、“五個加速推進”的發展態勢。
來安支柱産業突出,改革開放以來,已建成各類企業600多傢,形成了化工橡塑、醫藥包裝、輕工機械、糧油加工、建築建材、非金屬礦藏開採加工等支柱産業,涉及30多個門類、1000多個品種。建設中的縣工業新區、汊河新區具有優越的區位優勢和投資環境,吸引了大批客商投資落戶。
來安交通區位來安公用設施齊全,縣內有中小水庫105座,蓄水量4億立方米;電力供應充裕,兩座110千伏變電所,供電容量可達12萬千伏安;西氣東輸的管道穿境而過,通往縣城的輸氣管道正在建設安裝;郵政通訊便捷,寬帶網可以提供快捷寬帶上網業務,移動電話全球通。
來安交通運輸方便,來安旅遊資源豐富,境內風光旖旎,以“山、水、泉、洞、寺、島”為特色,逐步形成景色各異的白鷺島、孔雀寺、林橋生態農業遊覽區、半塔烈士陵園“三區一園”,對外開放。尊勝禪院至今保存有《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撰寫的刻碑。
來安投資導嚮明確。發展的行業是:化工橡塑、醫藥包裝、輕工機械、糧油加工、建築建材、非金屬礦藏開採、商貿服務、旅遊資源開發等8大支柱行業。發展的領域是:高科技項目,電子産品製造項目,糧油及農副産品深度加工項目,精細化工項目,資源開發項目,農業産業化項目,大型專業批發市場建設項目,旅遊開發項目等。可獨資經營、合資經營、合作經營、租賃經營、轉讓股權和經營權以及法律法規允許的其它投資形式。 來安交通便捷,滬寧洛高速公路在縣境有兩個出入口,104國道橫貫縣境,縣城到南京市中心50公裏;312 省道縱穿南北與寧連高速公路銜接,內河航道汊河港距南京港20公裏;縣城距京滬鐵路滁州站18公裏,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一個小時車程。 1.名牌産品“碧緑春”酒│Famous brand goods "deep green spring" liquor
2.盛産的“來安三蒜”│Is rich in "Laian three garlics"
3.聞名遐邇的“雷官板鴨”│Known far and wide "Leiguan pressed salted duck"
4.竜山“竜豐一號”西紅柿│Longshan " dragon abundant First " tomato
5.半塔國傢級無公害茶園生産基地│The Banta state-level does not have the envirnmental damage tea garden production base
6.林橋苗木生産基地│Linqiao seedling production base 1.來安白鷺島生態旅遊區位於來安縣 城西北13公裏處,距古都南京50公裏,景區總面積4.2萬畝,森林覆蓋率90%,是省級森林公園。近年來,來安縣 政府按照“樹立精品,培育特色,面嚮南京、合肥、揚州,吸引蘇、錫、常、滬”的原則,努力把白鷺島風景區建成一個集休閑娛樂、旅遊度假、花果茶鳥購銷為一體的國傢級森林公園。每年清明至白露,數萬之衆的鷺鳥雲集,亮麗奇特,蔚為壯觀,創設了“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的詩情畫意。峰巒迭翠的練子山,秀色宜人的舜歌山,洞天明境的練子湖,碧波蕩漾的舜歌湖,擔竹環繞的大庵寺,香煙彌漫的孔雀寺,鬼斧神工的一綫天,古色古香的賞鷺亭,變化奇妙的望日峰,神奇傳說中的都堂墳,氣勢恢宏的抗金古戰場,懷中抱子的千年古樹,流水潺潺的觀音泉,綿延細膩的天然沙灘浴場,雄居山腰的穆桂英跑馬道,觀景攬月的望火樓,五顔六色的奇花異草,品種繁多的珍禽鳥獸,郁郁葱葱的萬畝林海。
2.半塔保衛戰舊址位於半塔鎮西北光山山坡上,目前係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3.孔雀寺位於來安縣 城西北約10公裏練子山西南山腳。始建於唐開元年間,歷代廢興不已。乾隆曾賜銀十萬兩擴建孔雀寺,當年寺院規模南至關門湖,北至山腰,南北四裏許,設跑馬堂,廟宇三重,僧侶數百。後又遭破壞,至民國初僅存五間正殿.廂房十二間,正門三間,老弱僧侶數人。解放初,寺院被毀,僅存民國七年來安知事萬琅所立“護林碑”一塊,現由縣文物部門立於原址:1999年;經宗教管理部門核準,由南京棲霞寺高僧惠清長老投資,移址恢復孔雀寺。 滁州市來安縣 汊河新區位於新安鎮東南部37公裏,蘇皖兩省交界處,屬南京一小時都市圈。104國道貫穿全境,距南京長江大橋15公裏、南京高新技術開發區和京滬鐵路貨物中轉站8公裏、滬寧洛高速公路來安出口處和寧淮高速公路浦口出口處4公裏、南京祿口國際機場48公裏、南京新生圩港30公裏,滁河、來河、清流河在此交匯,直達長江,汊河港和規劃中的汊河文山碼頭常年通航,單船最大通航能力可達600噸,南京602路公交車直達汊河碼頭。新區所在地的汊河鎮,是安徽省委、省政府實施東嚮發展戰略重點扶持的三大集鎮之一。
汊河新區總體規劃30平方公裏,首期開發10平方公裏,一期基建工程“一縱二橫”建設已全面啓動,新建35千伏變電所能夠滿足企業用電求,全縣10多萬剩餘勞動力遠遠滿足企業用工需要。新區現有外來投資企業18傢,投資規模達3.6億元。
汊河新區功能定位:滁州市來安縣 南部經濟中心,工商居住型現代化城鎮、南京衛星鎮。
汊河新區産業定位:以加工製造業為重點,大力發展現代工業和高新技術産業,強化環境和資源意識,嚴禁污染嚴重的項目入區,控製高耗能、高耗水項目進入,逐步形成科技開發、商貿流通、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市場化、現代化、生態型的經濟區,逐步建成與南京都市圈互動發展的現代加工製造基地、商貿産品集散基地、緑色食品供應基地和城市居民休閑度假基地。
汊河新區發展目標:佈局合理、設施完善、環境優美、具有水城特色的現代化城市,建設成為安徽省沿邊經濟強鎮,力爭成為全省一流的經濟強鎮。 n.: Lai'an County 來安 , 來安村 ????業公司 ????務管理局 婦幼保健院 安徽 滁州 鄉鎮 地理 行政村
來安縣舊城址 來安縣絲綢廠 來安縣中醫院 來安縣人民醫院 題來安縣興國寺 來安縣第三中學 來安縣水口中學 來安縣半塔中學 來安縣金園飯店 來安縣棉紡織廠 來安縣????務管理局 來安縣婦幼保健院 來安縣福利化纖廠 來安縣衛生防疫站 來安縣 振興針織服裝廠來安縣 地稅局信息中心來安縣 竹木工藝製品廠來安縣 棉麻公司梳棉廠安徽省來安縣 棉紡織廠 來安縣 廣大鄉大衆飯店來安縣 棉麻公司軋花廠來安縣 新星閥門製造有限公司
竜山鄉 新安鎮 舜山鄉 半塔鎮 水口鎮 汊河鎮 雷官鎮 大英鎮 張山鄉 楊郢鄉 獨山鄉 興隆鄉 施官鎮 三城鄉 武集鄉 雙塘鄉 邵集鄉 相官鎮舜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