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頸椎增生
【辨證】肝腎虧損,氣血不足,經絡不暢。
【治法】益腎養血,和絡止痛。
【方名】益腎堅骨湯。
【組成】黃芪30剋,補骨脂15剋,骨碎補12剋,菟絲子12剋,狗脊12剋,川斷12剋,枸杞子12剋,幹地黃20剋,當歸12剋,白芍12剋,川芎12剋,雞血藤30剋,葛根12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孫程祥方。 |
|
頸椎增生是指頸椎間盤的退行性病變及骨質增生壓迫頸部脊髓或頸神經根之疾患,又稱頸椎綜合癥,中醫屬“骨痹”,“慢性勞損”範疇。 |
|
心絞痛:由於頸椎骨質增生,引起類似心絞痛發作現象,常被誤診為冠心病。這種“心絞痛”經口服心痛定、硝酸甘油等治療無效,但有時改變頭部的位置或姿勢可使癥狀減輕。
吞咽睏難:頸椎前緣骨刺壓迫、刺激食道可引起飲食不暢,這種吞咽障礙時輕時重,與頸椎位置有關,可以經常發作,但可自行緩解。
胃痛:頸椎骨質增生刺激或損傷交感神經,引起幽門括約肌舒縮無力,促使膽汁返流,損傷胃粘膜而引起炎癥。
視力障礙:頸椎增生還可造成中樞性的視力障礙。
乳房疼痛:多為單側,以中老年婦女多見,常伴有頸、肩臂部疼痛和不適。
血壓升高:因頸部病變或頸部軟組織損傷及損傷後反應性水腫,幹擾頸部的神經反射,導致血壓升高。
書寫痙攣:頸椎5或6椎體棘突偏嚮右側,刺激或壓迫神經根,造成書寫時手腕不自主內麯,握筆睏難、顫抖、攣縮,不能書寫。
頸椎病的表現是多樣性的,出現以上癥狀,經對癥治療無效時,應請醫生確診,必要時可進行X綫頸部攝片或CT頸部檢查。
椎動脈型頸椎病頸椎橫突孔增生狹窄上關節突明顯增生肥大可直接刺激或壓迫椎動脈頸椎退變後問題主任性降低在頸部活動時椎肩關節産生過渡移動而牽拉椎動脈貨幣頸交感神經興奮 反射性的因襲椎動脈痙攣等均是本型病因當患者原有動脈硬化等血管疾病現任時則更易發生本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