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鄉鎮簡介
紅廟鎮位於安徽省無為縣西北部,總面積84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314公頃,山場面積240公頃,水面面積314公頃,地處花渡河、永安河兩大水係上遊,距縣城駐地18公裏,標準縣道穿鄉而過,交通便捷。全鄉轄24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聞名遐邇的抗日根據地新四軍七師師部舊址及紀念館坐落在該鄉境內,是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鄉積極全面地落實稅改政策,圍繞“農民增收、農村穩定”這一主綫,不斷深化改革,大力發展經濟,經濟總量持續增加,綜合實力顯著加強。2001年全鄉社會總産值2.2億元,人均純收入1946元。達到了以農業為主,林、牧、副、漁、私企齊步發展的目標,通過全鄉人民的共同努力,經濟上出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紅廟鄉立足自身優勢,加大科技興農力度,合理調整産業結構,組織實施了“白色工程”、“漁業致富工程”、“畜牧業進位工程”。全鄉有四個較大的養殖基地,農業新品種、新科技被廣泛應用,科技創先工作處於全縣先進行列。
紅廟鄉主要有新型建材業、糧食加工、農藥化工、生物化肥、建築施工等行業。鄉黨委、政府采取各種措施,實施“鳳還巢”工程,鼓勵外出創業人士回鄉興辦私營企業,對私營企業主采取“政策上優惠、發展上支持、經濟上引導”的措施。在良好的大環境下,私營企業得到長足發展。
基礎建設
紅廟鄉以政府所在地徐崗為竜頭的集鎮建設日新月異,改造老街,開闢新街,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步發展,整個集鎮面貌煥然一新。昔日的荒崗發展成為了紅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投資200餘萬元建成了日供水能力三千噸的自來水廠和有綫電視轉播站,全鄉程控電話、廣播覆蓋率均為100%。開闢了七師紀念館——皖江烈士陵園——迎山寺(明洪武年間所建)一日遊,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質量。文化、教育、衛生、水利、電力事業等有了長足發展。
行政轄村
徐崗村 橫山村 洪崗村 正崗村 方橋村 建政村 邵崗村 馬塌村 任塌村 紅廟村 涼亭村 勝張村 油坊村 響塘村 鬍莊村 銀山村 東李村 南莊村 大季村 蔣塘村 月牙村 鬍圩村 南嶽村 橫塘村 戈圩村 天河村 陶圩村 海雲村 閘北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38286男19882女18404家庭戶戶數9779家庭戶總人口(總)38082家庭戶男19716家庭戶女183660-14歲(總)101150-14歲男55680-14歲女454715-64歲(總)2553115-64歲男1315615-64歲女1237565歲及以上(總)264065歲及以上男115865歲及以上女1482戶口本地住在本地37513 |
|
無為縣紅廟鎮位於安徽省無為西北部,總面積84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314公頃,山場面積240公頃,水面面積314公頃,地處花渡河、永安河兩大水係上遊,距縣城駐地18公裏,標準縣道穿鎮而過,交通便捷。全鎮轄24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人口4.38萬。聞名遐邇的抗日根據地新四軍七師師部舊址及紀念館坐落在本鎮境內,是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鎮積極全面地落實稅改政策,圍繞“農民增收、農村穩定”這一主綫,不斷深化改革,大力發展經濟,經濟總量持續增加,綜合實力顯著加強。2001年全鎮社會總産值2.2億元,人均純收入1946元。達到了以農業為主,林、牧、副、漁、私企齊步發展的目標,通過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經濟上出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紅廟鎮立足自身優勢,加大科技興農力度,合理調整産業結構,組織實施了“白色工程”、“漁業致富工程”、“畜牧業進位工程”。全鎮有四個較大的養殖基地,農業新品種、新科技被廣泛應用,科技創先工作處於全縣先進行列。
紅廟鎮主要有新型建材業、糧食加工、農藥化工、生物化肥、建築施工等行業。鎮黨委、政府采取各種措施,實施“鳳還巢”工程,鼓勵外出創業人士回鄉興辦私營企業,對私營企業主采取“政策上優惠、發展上支持、經濟上引導”的措施。在良好的大環境下,私營企業得到長足發展。
紅廟鎮以政府所在地徐崗為竜頭的集鎮建設日新月異,改造老街,開闢新街,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步發展,整個集鎮面貌煥然一新。昔日的荒崗發展成為了紅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投資200餘萬元建成了日供水能力三千噸的自來水廠和有綫電視轉播站,全鎮程控電話、廣播覆蓋率均為100%。開闢了七師紀念館——皖江烈士陵園——迎山寺(明洪武年間所建)一日遊,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質量。文化、教育、衛生、水利、電力事業等有了長足發展。
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勤勞智慧的紅廟人民在各級政府的關懷和指導下,一定會以嶄新的精神風貌,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力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鎮黨委政府攜全鎮人民熱忱歡迎各界人士到紅廟投資興業! |
|
紅廟鎮位於安徽省無為縣西北部,總面積84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314公頃,山場面積240公頃,水面面積314公頃,地處花渡河、永安河兩大水係上遊,距縣城駐地18公裏,標準縣道穿鄉而過,交通便捷。全鎮轄7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人口4.38萬。聞名遐邇的抗日根據地新四軍七師師部舊址及紀念館、革命烈士陵園坐落在境內,是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落實黨的惠農政策,圍繞“農民增收”這一主題,不斷深化改革,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勞務經濟、資源經濟”,經濟總量持續增加,綜合實力顯著加強。2005年全鎮社會總産值1.63億元,人均純收入2244元。通過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經濟社會呈良好的發展態勢,達到了以農業為主,林、牧、副、漁、私企全面發展的目標。
鎮黨委、政府攜全鎮人民熱忱歡迎各界人士到紅廟投資興業! |
|
- : Gongmiao Town
|
|
紅廟 |
|
|
|
橫塘村 | 橫山村 | 南莊村 | 紅廟村 | 鬍莊村 | 徐崗村 | 洪崗村 | 方橋村 | 建政村 | 涼亭村 | 油坊村 | 銀山村 | 東李村 | 大季村 | 蔣塘村 | 月牙村 | 鬍圩村 | 天河村 | 陶圩村 | 閘北村 | 正崗村 | 邵崗村 | 馬塌村 | 任塌村 | 勝張村 | 響塘村 | 南嶽村 | 戈圩村 | 海雲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