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620725 |
|
山丹縣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東鄰武威,西連張掖,南接青海,北靠內蒙古,總面積5402平方公裏,總人口20萬人,地域遼闊,山川秀美,物華天寶,歷史悠久。早在西漢,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鎮,為蘭州到敦煌的必經之地。縣城緊傍312國道,蘭新鐵路、312國道橫貫全境,有5條全長181公裏的省地公路、8條通往縣鄉和軍馬場區的地方公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縣境內通訊設施較為齊全,現代通訊手段都已廣泛使用。
這裏文化遺産衆多,旅遊資源豐富。不僅以其地處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自西漢以來,歷代皇傢就在這裏屯兵養馬,為古今軍事要衝見諸於史册;以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新西蘭著名社會活動傢路易·艾黎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在這裏創辦工合事業長達十年之久而名揚中外,而且以擁多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産和風光獨特的自然景觀聞名遐邇。境內有文物古跡155處(141處被列為省、縣級保護單位)。其中尤以全國保存最完好、被專傢譽為“露天博物館”的漢明長城為代表的歷史古跡、三十年代西路軍浴血河西的沙場遺址、高35米,被國內外佛教界人士譽為“天下第一佛”的山丹大佛寺為代表的宗教勝地引人嚮往。同時,還有面積浩瀚、風光獨特、充滿神奇傳說,為消夏避暑、度假旅遊不可多得的自然風光旅遊勝地——山丹軍馬場大草原和焉支山森林公園。另外,坐落在山丹縣城的艾黎故居、艾黎與何剋陵園、培黎圖書館以及艾黎捐贈文物陳列館展出的5000多件歷史文物也都具有極強的觀賞性。再加上工藝考窮,屢獲全國、全省旅遊産品評比殊榮的山丹烙畫和陶瓷、文物復製、根雕、石雕、民間藝術剪紙等十大係列、270多種旅遊紀念品的生産和風味獨特的地方小吃,構成了山丹旅遊業賴以發展的基礎和依托,造就了山丹旅遊經濟大力發展的優勢。
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山丹人民艱苦奮鬥,開拓進取,其綜合經濟實力有了很大提高,縣城環境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在象徵山丹經濟騰飛的山丹花城標、縣城中心的雕塑和彩色噴泉、平地坦整潔的馬路、內容豐富的各色燈箱廣告、造型各異錯落有緻鱗次櫛比的住宅、商業服務樓群以及枝繁葉茂的路邊國槐的烘托下,縣城洋溢出一派濃郁的現代氣息,呈現出欣欣嚮榮的勃勃生機。加上堅持不懈地狠抓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形成了同步和諧的思想氛圍。縣城綜合輻射能力的大為增強,投資環境的極大改善,旅遊景點及大量古跡的修繕一新和推出的富有特色的旅遊綫路、旅遊節慶活動,使這座絲路古城更增添了現代旅遊的風韻。目前,已開放各類旅遊景點10處,年接待中外遊客20萬人次。遊人來到這裏,不論徒步跋涉,還是駕車凌風,都可盡領絲路古道蒼勁之美,盡覽西部山水錦秀之勝。
佳山佳水出英傑,絲路風情說不盡。山丹人民熱情好客。民風淳樸,藴含着古老而獨特的民族風情。到山丹旅遊,一定會使您得到美好的享受。
甘肅省旅遊産業示範縣——山丹縣
甘肅省經濟發展示範縣——山丹縣
魅力(美麗)山丹我的傢!
全國室內最大的泥潭坐佛【山丹大佛寺】
世界第二大、亞洲第一大軍馬場(世界最大的皇傢養馬專場)【山丹軍馬場】
國傢級AA級旅遊景區【山丹南湖公園】
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傢級AA級旅遊景區【山丹艾黎博物館】
甘肅省省級森林公園【焉支山森林公園】
甘肅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艾黎何剋陵園】
河西第一橋之稱【山丹大什字鋼架構環形天橋】
全國十大軍事打靶基地【山丹紅寺湖打靶場】
甘肅省水泥生産巨頭【甘肅山丹水泥集團“山泥集團”】
被專傢譽為“露天長城博物館”【山丹漢明長城】
全球馬品牌【“山丹馬”】
全國品牌【“丹馬”集團】 |
|
焉支山,一名刪丹山,亦曰刪丹嶺,漢因置刪丹縣。後刪丹訛為山丹,有山丹河,出縣南祁連山麓,即《禹貢》中的弱水。北魏改為山丹縣。
2000年,山丹縣轄4個鎮、7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9115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城關鎮26095清泉鎮30949位奇鎮23744霍城鎮19829東樂鄉13820紅寺湖鄉899陳戶鄉21797老軍鄉7543李橋鄉9397花寨子鄉8777大馬營鄉10634馬場虛擬鎮17674
歷史概況
山丹原名刪丹,歷史悠久。據《山丹縣志》載,刪丹古城在焉支山𠔌地近鐘山寺處,"以曉日出映,丹碧相間 山丹縣'刪'字,又名刪丹山,而縣以此得名。"山丹秦時為月氏地,漢初屬匈奴,後由驃騎將軍霍去病收復,為張掖郡所轄。隋初改為山丹衛,清代改置山丹縣,屬甘州府。建國初屬武威專區,1955年後屬張掖專區,2002年屬地級張掖市。
縣內有93922部隊、山丹培黎學校、中牧公司山丹馬場、山丹農場、山丹煤礦、山丹糧食中轉儲備庫、山丹焦化廠、甘肅山丹水泥集團、東水泉煤礦等省、市、軍隊駐丹單位和企業。 |
|
全縣轄7鄉4鎮:
清泉鎮、位奇鎮、霍城鎮、東樂鄉、陳戶鄉、老軍鄉、李橋鄉、大馬營鄉;山丹農場、中牧公司山丹馬場。,115個行政村,4.2萬戶,20.3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4.7萬人。有漢、回、藏、滿等12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792人。
縣人民政府住所地清泉鎮,郵政編碼:734100,電話區號:0936 。 |
|
礦産資源
縣境內礦産資源豐富,已探明的有煤(儲藏量4億噸)、硅石(儲藏量5838萬噸)、高嶺土(儲藏量8600萬噸)、鐵礦石(儲藏量80.34萬噸)、白雲岩(儲藏量7300萬噸)、石英沙(儲藏量50萬噸)等10多種。工業起步較早,已初步形成建材、化學、鑄造、采礦、輕工、加工等六大工業支柱,現有山丹油脂廠、清泉水泥廠、位奇水泥廠、陶耐公司、金冶公司、竜化公司、高原竜食品有限公司、瑞源啤酒麥芽廠、蘭池酒業有限公司等企業1000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1戶。主要工業産品有水泥、機製磚、花崗石板材、耐火材料、石油鑽井泥漿助劑、腐植酸磁化肥、炭黑、陶瓷、白酒、植物油等。
農業資源
山丹種植業以糧、經、飼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小雜糧等,面積15萬畝左右;經濟作物有油菜、啤酒大麥、脫毒馬鈴薯、亞麻、瓜菜、中藥材等,面積25萬畝左右;飼草以毛苕子、苜蓿為主,面積6萬畝左右。初步形成了油料、專用小麥、啤酒大麥、纖用亞麻、脫毒馬鈴薯、中藥材、砂田西瓜等主導産業。林地保存面積80萬畝,其中經濟林6萬畝。糧油總産量8000萬公斤左右,果品總産量400萬公斤以上。畜牧業以養羊為主,牛、羊、豬、雞飼養量分別為1萬頭、50萬衹、6萬口、50萬衹。 |
|
縣內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有焉支山森林公園、大馬營草原等自然風光和漢明長城、大佛寺、艾黎捐贈文物陳列館、艾黎與何剋陵園、長城文物陳列館等人文景點。
社會事業發展迅速。1998年建成全省文化先進縣。廣播、電視覆蓋率分別達到90%、96%。有中、小學152所,幼兒園35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在校學生30673名,適齡兒童入學率99.87%。2001年,科技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達到44%。共有衛生(防疫)院所19所,縣城有縣醫院、中醫院、防疫站、婦幼保健站,農村鄉鄉有衛生院、村村有衛生所。全民健身活動不斷深入,1997年被國傢體委命名為全國群衆體育活動先進集體,1998年建成全國體育先進縣。
2001年,全縣國民生産總值11.1億元,其中第一産業2.61億元,第二産業4.1億元,第三産業4.39億元,農業增加值2.34億元,鄉及鄉以上工業增加值0.49億元,財政收入4828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9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47元。 |
|
當您沿着絢麗多彩的中國絲綢之路旅遊,在甘肅省河西走廓中部,一個耀眼奪目的旅遊新城會出現在你眼前,那就是山丹。
山丹縣東鄰永昌,南接青海、肅南,西連民樂、甘州,北靠內蒙,總面積5402平方公裏,轄7鄉4鎮,人口20.33萬人。早在西漢時期張騫開通古絲綢之路後,山丹便成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驛站,東來西往的朝廷使者和國內外商賈絡繹不絶,是絲綢之路旅遊綫的必經之地。這裏文化遺産衆多,旅遊資源豐富。它不僅以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新西蘭著名社會活動傢路易·艾黎在這裏創辦工合事業長達十年之久而名揚中外,而且以擁有衆多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産和風光獨特的自然景觀聞名遐邇。特別是境內有保存最完整的漢明長城、烽燧、古城堡等歷史古跡,擁有國內最大室內泥胎貼金坐佛的大佛寺、靈秀天下的鐘山寺等宗教勝地都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地處祁連山下、世界最大的馬場-山丹馬場、"不是黃山勝似黃山"的焉支山等,都是理想的自然風光旅遊勝地。山丹交通便利,通訊快捷,連霍高速公路和蘭新鐵路復綫縱貫全縣,城鄉公路四通八達。
中國移動、電信、聯通、鐵通通訊網絡遍布城鄉。再加上工藝考究,屢獲全國、全省旅遊産品評比殊榮的山丹烙畫、山丹四珍(黃參、蘑菇、地耳、沙棘)-剪紙、刺綉、文物復製、根雕、石雕民間藝術品等旅遊紀念品及獨特的地方風味小吃羊肉面捲子、雞腸子、搓魚子、油糕、米黃兒、糕捲、炒拔拉等,構成了山丹旅遊業賴以發展的基礎和依托,造就了山丹旅遊經濟大力發展的優勢。近年來,全縣人民實施"工業強縣,産業富民,旅遊促動,加快城鎮化建設"戰略,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有了很大提高,城市綜合輻射能力大大增強,開發建設了馬場草原、焉支山、漢明長城、大佛寺、艾黎捐贈文物陳列館、長城陳列館、南湖公園等十多個旅遊景點,推出了富有特色的東路古文物遊、南路自然風光遊、西路人文景觀遊三條旅遊綫路,年接待遊客二十多萬人(次)。通過舉辦佛山民俗旅遊文化節(農歷四月初四)、焉支山旅遊觀光節(農歷六月初六)、新河驛長城旅遊文化節、山丹馬場賽馬藝術節等旅遊節慶活動,展現了全新的地方旅遊形象,使這個絲路明珠更增添了現代風韻和無窮的魅力。遊人來到這裏,不論是徒步跋涉,還是駕車凌風,都可盡情領略絲綢之路古樸雄壯之美,盡興遊覽西部邊陲錦綉山川之勝。
山丹的佛教文化有着悠久的歷史。位於縣城西5公裏的大佛寺,舊名土佛寺,始建於北魏,距今已一千五百多年歷史。該寺坐西望東,依山而建,占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寺院分前庭後院,主體建築--大雄寶殿,為全木質結構、琉璃瓦蓋頂的樓閣,高39米,飛檐鬥拱,金碧輝煌,雄宏壯觀。內塑釋迦牟尼講經說法狀坐像一尊,高35米,造型逼真,姿態優美,栩栩如生。特別是大佛全身用60萬張價值240萬元人幣的金箔裱貼,愈使佛像熠熠生輝,氣度不凡,被海內外佛教界譽為"天下第一佛"。每年農歷四月初四,為山丹大佛寺廟會。時逢春夏之交,遊人如織,盛況非凡。現在,這裏已成為絲綢之路旅遊綫上不可缺少的一處景觀。
宗教勝地引人嚮往,但迷人的草原風光更讓人留連忘返。山丹馬場地處祁連山冷竜嶺北麓,距山丹縣城50余公裏。這裏地勢平坦,牧草豐茂,自西漢起就成為歷代皇傢屯馬養馬的場所,而今為世界第一大馬場。它培育的山丹馬歷史悠久,是乘、輓、馱性能兼備的軍馬新品種,1984年榮獲國傢科技進步一等奬,它以其驃悍強健的體魄和優良的性能,吸引着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並贏得了衆多中外影視廠傢的青睞。在上海森林公園、西安遊樂場和蘭州等地的一些公園都有山丹馬供遊人乘騎。2000年4月,"飛鷹馬術團"曾代表甘肅省參加在四川成都舉辦的中國西部少數民族賽馬節表演,榮獲800米、1600米速度賽一等奬、二等奬和團體一等奬等殊榮,為甘肅和山丹人民贏得了榮譽。
山丹馬場不僅以優良的山丹馬聞名於世,而且這裏的草原風光更是旖旎多姿,吸引着大批遊人來此觀光遊玩。西大河水庫被群山環抱,恰如一塊明鏡鑲嵌在翠緑的草原上,皚皚雪山倒映水中,構成一幅美妙的山水畫捲。若在其中泛波蕩舟,更使人心曠神怡。每年七八月間,萬頃油菜花金燦燦一片,一望無邊,微風吹來,花濤洶涌,宛如錢塘江潮水,一浪推過一浪。特別是充滿神奇傳說,怪石突兀、奇峰林立的窟窿峽自然景觀更令人嘆為觀止。遠處祁連雪峰銀光皚皚,茵茵泛緑的草場上,萬馬奔騰,牛羊追逐;近處鬆柏蒼蔥翠緑,野花爭豔,百靈歌唱;山𠔌間煙靄籠罩,怪石嶙峋,神秘莫測;地下暗流潺潺,忽隱忽現,給人以無限神秘的感覺。遊客每到這裏,無不流連忘返。如今,這裏已成為全國影視外景拍攝基地。《蒙根花》、《牧馬人》、《文成公主》、《王昭君》、《麥積煙雨》、《月圓涼州》等多部影視片,都曾在這裏拍攝。
焉支山也是一處風光迷人的旅遊觀光區。焉支山又名燕支山或胭脂山,祁連山、竜首山屏障於南北,海拔2919米,主峰高達3978米,為省級森林公園。這裏水草豐美,自古為天然牧場,是境內主要水源涵養林地。地勢險要,異峰突起,為古今軍事要地。隋大業5年(609年),煬帝西行時在焉支山下謁見西域二十七國使臣,甘、涼州府派仕女歌舞隊在路口迎候,史書早有記載。唐代詩人李白曾在此留下"雖居焉支山,莫道朔雪寒"的絶句。登高望遠,靜聽林海鬆濤,遙望碧波無涯。山間溝壑縱橫,清泉淙淙,獐、鹿、獾等野生動物出沒其間。峽𠔌兩側崇山峭立,氣勢不凡。鐘山寺、玉虛宮、三佛殿點綴於山林之中。秋日,百花齊放,爭奇鬥妍,曉日初升,雲蒸霞蔚,重霧飄渺,氣象萬千,為河西走廊不可多得的消夏避暑勝地。
山丹不僅有美麗的自然風光,而且有衆多的人文景觀。漢明長城在縣境內綿延近百多公裏,被專傢譽為"露天長城博物館",為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象這樣不同歷史時期修築而同時並行的長城在國內絶無僅有。因而引起了專傢學者的濃厚興趣。在新河驛建有長城文物陳列館,供遊人參觀。遊客在這裏走驛道、登長城、看文物,一日之間就可穿越時空,領略古代文明。
山丹還與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路易·艾黎緊緊聯繫在一起。路易·艾黎是新西蘭傑出的社會活動傢、作傢、詩人。他1927年來到上海並從此留居中國達六十年之久。其間,他在山丹生活工作將近十年,與他的戰友喬治·艾溫·何剋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將陝西雙石鋪的培黎工藝學校遷至山丹,為新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建設人才,同山丹人民結下了深情厚意。甘肅省人民政府授予他"甘肅省榮譽公民"稱號。1980年3月,艾老將自己在華幾十年收集的近四千件珍貴文物全部捐贈給山丹。為此,甘肅省人民政府撥款修建了艾黎捐贈文物陳列館。陳列館坐落於縣城文化街,是一處中西合壁式建築群,為國傢AA級旅遊景區。在他的關懷和倡導下,還興建了山丹培黎圖書館、山丹培黎學校、何剋陵園,所有這些都充分體現了艾黎對山丹人民的一顆赤誠之心。艾老生前曾七次回歸山丹,看望鄉親,對他的故居--雷臺更是感情篤深。現在,每年都有來自新西蘭、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英國等國傢的外國友人前來參觀憑吊。
佳山佳水出英傑,絲路風情說不盡。山丹民風淳樸,藴含着古老而獨特的民族風情,到山丹旅遊一定會使您得到美好的享受。歡迎八方遊客到這裏休閑度假,觀光旅遊,尋古探幽。
特色旅遊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新西蘭著名社會活動傢路易·艾黎從1944年在山丹創辦培黎學校,1954年移居北京,在山丹生活了10年,占他在華時間的六分之一。在丹期間,艾黎一直住在雷臺。在雷臺簡陋寢室的昏暗煤油燈下,艾黎撰寫了《喬治·何剋傳》、《從牛津到山丹》、《有辦法》等著作;在硬梆梆的土炕上,艾黎與他收養的孤兒相依共眠,給孩子們講述中國歷史和做人的道理;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艾黎思索着培黎工合事業的前途。生前,艾黎曾七次返回第二故鄉--山丹,看望鄉親,尋覓故居。
為紀念路易·艾黎,弘揚艾黎精神,發展工合和培黎教育事業,甘肅省人民政府撥款在山丹培黎學校裏按原貌恢復了艾黎故居--雷臺,展示艾黎當年工作生活的原貌,介紹艾黎生平,並展有朱德同志贈送給艾黎的軍用毛毯、艾黎撰稿用過的老式打字機等珍貴文物。
艾黎與何剋陵園
艾黎與何剋陵園坐落在山丹縣城南山丹河北岸,南關小學西北角,占地面積2625.78平方米。艾黎與何剋陵園原為何剋陵園,始建於1945年7月,1979年重建。艾黎生前視山丹為第二故鄉,艾黎逝世後,中共山丹縣委、山丹縣人民縣政府為紀念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於1986年開始擴建了陵園,陵園為仿西式建築。園內原有何剋先生紀念碑亭一座,擴建時竪起了艾黎與何剋的兩座高大的墓碑,並有黨和國傢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題詞的“偉大的國際共産主義戰士永垂不朽”紀念碑一座、甘肅省政府矗立的介紹“艾黎與何剋”生平的大理石碑一座。園內蒼鬆翠柏,郁郁葱葱,莊嚴肅穆。
艾黎與何剋陵園是省政府公佈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被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艾黎是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新西蘭傑出的社會活動傢,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甘肅省榮譽公民,在華工作60年,曾在山丹工作近10年,為中國革命和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受到中國人民的尊敬和愛戴。鄧小平同志作的評價是:“為中國的革命事業盡力的國際朋友千千萬萬。但是像艾黎同志這樣50年如一日,不管在艱難困苦的時候,在我們創業的時期,或者在我們革命勝利以後的日子裏,始終如一地、一貫地為我們的革命事業做出了大量的努力,這是很不容易的。因此,他受到中國人民理所當然的尊敬。”何剋,英籍進步人士,曾在中國從事革命活動近7年,同情和支持中國革命,1945年7月獻身山丹,年僅30。
漢明長城
漢明長城
山丹縣長城分兩類:一為漢長城,建於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距今已2000多年。全長98.5公裏,呈東西走嚮。由壕溝、自然河烽燧構成。全綫以壕溝代替墻垣。雖年代久遠,仍清晰可見。另一類為明長城,建於明隆慶六年(1572年),距今已有400多年。明長城由黃土夯築的墻、墩、列障構成。走嚮、長度都和漢長城相同。漢長城在北側,明長城在其裏,兩者相距在10—80米之間,平行延伸,象這樣不同歷史年代修築而同時並行且至今留存較為完整的長城段在國內實屬罕見。
此處還有一處建於明嘉靖年間(約1550年)的古驛站—新河驛。坐落於明長城下,圍墻保留完好。站內尚有一口幹涸了四百多年的驛井。
山丹漢明長城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古長城,被專傢譽為“露天博物館”。
山丹大佛寺
山丹大佛寺
山丹縣城西5公裏的嘹高山下,坐落着一座始建於北魏、距今已1500多年的佛教古剎──山丹大佛寺。
山丹大佛寺舊名土佛寺。該寺歷經數代,橫遭兵禍戰亂,幾番重建,幾度興衰。據史料記載,僅在明正統五年(1440年)至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的440多年間,就先後修繕六次。明英宗朱祁鎮曾為該寺題寫“土佛”二字,製額懸挂其間。
《山丹縣志》載:山丹坐佛“高一十三丈”。現寺院係近年重修。該寺坐西面東,依山而建。占地面積10,000多平方米。山門前有大青石條鋪就的十八層臺階,拾級而上,給人以威嚴之感。寺院分前庭、後院,120多間古樸典雅的房屋點綴其中,錯落有緻。山門門庭、過道裏丈餘高的哼哈二將和四大天王塑像,形態各異,呼之欲出。主體建築──大雄寶殿,為全木質結構、琉璃瓦蓋頂的樓閣,高39米,平面呈長方形,面寬9間,進深7間,重樓七層,飛檐陡壁、金碧輝煌,雄宏壯觀。
山丹大佛寺選址幽雅,背靠嘹高山,前迎竜首山,左傍祁店水庫,右連清泉圃田,寺前地勢平坦,視野開闊,水庫裏6平方公裏的水面清流碧波,縈環繞潺,愈顯佛山一色,度地之勝。加之312國道、蘭新復綫側身而過,交通便利,有山有水,光顧便捷,內設釋迦牟尼講經說法泥塑坐像一尊,高35米。大佛全身金錙彩繪,面部及手、足、胸部皆為貼金,造型逼真,姿態優美,綫條流暢,栩栩如生,有威嚴、慈祥、莊重之感,被海內外佛教界高層人士譽為“天下第一佛”。據考證,為世界室內坐佛之最。大佛座下高達3米的蓮花座內,有一高約1.7米,長10米,兩頭有出口的通道,名曰“關煞洞”。
每年農歷四月初四,為山丹大佛寺廟會,時逢春夏之交,風和景明,遊人如織,車馬連屬,盛況非凡。現在,這裏已成為中外遊客嚮往的地方,是絲綢之路旅遊綫上不可不看的一出名景。近年來,已先後有新西蘭、英、美、法、日、臺、港等2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遊客400餘人到此遊覽。該點每年接待遊客約10萬人次。
焉支山森林公園
焉支山森林公園
焉支山森林公園位於山丹縣城東南45公裏處,隔軍馬大草原與祁連山相望,面積680平方公裏,海拔2919米,主峰毛帽山海拔3978米,是省級森林公園。
焉支山又名胭脂山、大黃山,因古時盛産紅蘭花,采其汁加入油脂,可做胭脂,因此得名胭脂山。焉支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西漢時匈奴人發出"失我胭脂山,使我婦女無顔色;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繁息"的感慨,詩仙李白留下了"雖居焉支山,莫道朔雪寒"的絶句,隋煬帝在焉支山接見十六國使節,紅西路軍在焉支山留下戰鬥遺址。鐘山寺位於山林巔峰之中,前寺依山勢建有玉皇殿,飛檐翹角,雕梁畫棟,清幽淡雅;後寺立於陡壁懸崖之上,騷人墨客,多有吟詠,揮毫潑墨,留嘆賞於鬆石之間。
這裏重戀疊嶂,鬆林密佈,高山瑰偉,奇石競秀。登高望遠,山上林海鬆濤,碧波無際;山下溝壑縱橫,清流激湍;林𠔌腹地,獐鹿、獾羊等野生動物出沒其間;峽𠔌兩側崇山峭直,奇石岩岩。夏秋之際,山丹花漫山紅透,競相怒放,爭奇鬥妍;曉日初升,雲興霞蔚,重霧飄渺,氣象萬千,素有"小黃山"之稱。
每年農歷六月初六為鐘山寺廟會,遊人如織,車馬連屬,盛況非凡,有秦腔小唱、風味小吃、特色産品、信息咨詢,融古今民俗於一時,聚四方朋友於一地,是消夏避暑、度假遊覽不可多得的勝地。
新河驛
新河驛
位於山丹縣城東南20公裏處的漢明長城腳下,是新開發的旅遊景點。山丹縣內長城遺址保存完好,東西兩邊城墻綿延。新河驛即位於長城與公路交叉口2642號里程碑以東2.5公裏處。這裏曾是明清時期的古驛站,現存遺址為一正方形土堡,邊長70米,總面積4,900,墻體上寬3米,下寬5米,黃土夯築,墻內存一驛井。目前這一遺址正在修復開發階段。遊客可在驛站或2642號里程碑處下車,騎馬、騎駱駝或坐木輪馬車,親自走一段2.5公裏長的“絲綢古道”,體驗古人在絲路上長途跋涉的苦樂。新河驛旅遊區為遊人提供食宿娛樂服務。
景點特色:這裏曾是明清時期的古驛站,現存遺址為一正方形土堡,邊長70米,總面積4,900,墻體上寬3米,下寬5米,黃土夯築,墻內存一驛井。
竜首山自然保護區
位於甘肅省山丹縣境內,東經100度55分-101度,北緯38度55分-38度58分之間,面積25.6平方公裏。竜首山為河西走廊北山的一部分,海拔在2100-3439米之間,氣候屬大陸性荒漠氣候和大陸性草原氣候。其主要保護對象為青海雲杉及其森林生態環境。
景點特色:區內有國傢重點保護動物岩羊、鵝喉羚、猞猁及草原雕、金雕、暗腹雪雞、鳶等。 |
|
發菜
發菜,顔色烏黑,狀如發絲,明末清初戲麯理論傢李漁稱其為"河西物産第一"。發菜在山丹境內分佈和生長非常廣泛,群衆也早有食用習慣。改革開放以後,隨着商貿流通的發展,山丹發菜逐步走出山丹,享譽南北,成為山丹一珍。
天然發菜具有解毒清熱、理肺化痰、調理腸胃的作用,尤其具有降血壓的獨特功效。發菜諧音"發財",與甜食搭配烹製為佳,深受廣東一帶人們的喜愛。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在山丹大量收購,經加工包裝成為烹製佳餚、饋贈親友的上品,也成為山丹物産的一張名片。
油菜
解放以前,山丹供應油料生産主要是鬍麻和油菜。史料記載,"鬍麻,一名狗虱,一名方莖,一名鴻藏,苗枚如麻而葉圓銳,嫩時可蔬,俗用供油",但當時鬍麻和油菜産量都非常小。解放後,油産生産仍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鬍麻在水地"白水下種"或在半水地種植,二陰山灘旱地種植小油菜,僅靠燒紅灰作肥料,面積小,産量低。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山丹縣委、縣政府開始在沿山地區大面積推廣甘藍型大油菜等優良品種,增施肥料,應用先進栽培技術,使油料生産成為山丹農業的重要支柱,1988年達到12.4萬畝,僅次於糧食種植面積。
油菜適合在冷涼地區生長,海拔2100-2700米之間的霍城、大馬營、花寨子、李橋四個鄉鎮和山丹馬場有着得天獨厚的種植優勢。據農業部油料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這裏所産的雙低雜交油菜,油品芥酸含量低(>3%),餅粕硫苷含量低(>30微摩爾/剋),達到國傢雜交油菜質量標準,接近國際標準。
沙棘
沙棘,一種在半幹旱地區生長的落葉灌木,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環境的良好生態功能。沙棘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其果、根、莖、葉等産品被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藥、化工等行業中。
沙棘耐幹旱、耐瘠薄、易繁殖,在山丹縣冷涼地區的焉支山、祁連山下的河溝或背陰山坡均有生長。每逢秋日果實成熟季節,小孩子便折來一枝,上面挂滿了紅彤彤的沙棘果,十分誘人,食之酸甜,令人胃口大開。山丹縣大規模開發利用沙棘資源始於2002年。隨着國傢退耕還林工程的啓動實施,縣上依托本地氣候條件,定植的20萬畝沙棘資源已逐步形成規模。這些沙棘林一旦成熟收穫,數量將十分可觀。為搞好沙棘綜合利用,縣上對沙棘産品進行研製開發和市場開拓。先從沙棘果入手,以食品加工為主攻方向,開發沙棘飲料、果醬等産品。目前,開發出的沙棘汁、沙棘果已上市。更進一步的開發目標是提取能廣泛用於食品、醫藥行業的沙棘果油、沙棘黃色素和沙棘種子油等産品。目前,山丹沙棘産業已經顯現出其良好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它一定能成為推動山丹經濟發展的朝陽産業。
砂地西瓜
山丹縣312國道兩側及古長城旅遊開發區,日照時間充足,晝夜溫差大,所産西瓜個大早熟,含糖量高(14-16%),沙甜爽口,素有“長城王”的美稱。國內外遊客在312國道和漢明長城腳下駐足觀光,領略塞外風光的同時,品嚐砂地西瓜,一飽口福。即使是秋高氣爽的仲秋季節,“長城王”仍會使你口舌生津,讓人感受“圍着火爐吃西瓜”的樂趣。
鎖陽
鎖陽也稱不老藥,又稱鎖顔,生長於沙漠之中,屬珍貴野生植物。肉質積生草本,莖圓柱狀,味和、性溫、肉質滋潤,是天然的補腎助陽藥物,具有壯陽補精、養精健補、潤糙滑腸之功效,廣泛適用於腎虛陽痿、遺精滑精、腰腿無力及腸糙便秘等癥。
黃參
黃參,山丹民間俗稱黃葑,其形似人參,通體金黃。主要生長於沿祁連山、焉支山(又名大黃山)海拔2400~2900米的高寒濕潤草原和丘陵地帶,是多年生純天然植物。
山丹野生黃參具有獨特的生理特性:喜在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的高原土壤中生長;其肉質根秋季糖分積纍較多,耐寒、耐旱性能極強,可在-30℃條件下正常越鼕,降水量250毫米以下生長。關於高寒山區的野生黃參的獨特食用風味和藥用價值有多種記載。據《本草綱目》記載,黃參味甘、性溫,具有補氣養血、滋陰壯陽、通經活絡、健胃舒肝之功效。對中老年人胃氣虛寒、神疲乏力,婦女氣血失調,兒童發育遲緩、營養不良、挑食厭食效果俱佳,被譽為"小人參"。據北京食品研究所、甘肅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對山丹天然黃參檢測鑒定,它的肉質直根富含人體必需的16種氨基酸、礦物質和鈣、磷、鐵、鋅等微量元素,是一種經濟、藥用價值極高的純天然緑色保健食品。
天然黃參在山丹有着悠久的食用歷史。它色澤黃亮,蛋白質含量高,經過蒸、煮、煎炸後色彩鮮黃、甜嫩純香,深得群衆喜愛,是宴飲賓朋、老少皆宜的佳品。山丹群衆有過節吃"炸骨朵"(或稱"油泡泡")、莙撥拉的習俗。"炸骨朵"就是用黃參和軟面,經油炸後色彩金黃,酥脆爽口,甜美可人,深受孩子們的歡迎。
山丹境內黃參産量較大,僅沿山地區的群衆利用春、秋季節采挖,年産量可達五萬多公斤。為把山丹天然黃參推嚮市場,上世紀九十年代,山丹縣建立了黃參廠,對黃參進行精深加工和開發包裝,陸續研製出黃參餅、白汁黃參、黃參大蝦、黃參銀耳湯、玻璃黃參、黃參粥等特色産品,被指定為西部開發産品交易會指定産品,黃參已成為對外宣傳山丹、展示山丹特色的又一特産。
地耳
地耳是荒漠天然藻類植物,是發菜的伴生物,由發菜中的寬菜生長而成,與發菜並稱為"姊妹菜"。山丹全境均有地耳分佈,全部靠人工採集。新鮮地耳呈墨緑色或褐色,片狀鬆軟,風幹後呈烏黑色、捲狀。蛋白質含量高達22%,富含鈣、鐵、磷、鋅等多種微量元素,低脂、低糖,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
|
米黃兒
用黃米或小米製做,以黃米製作尤佳。先將磨細的米粉加適量的水攪成糊狀,再將平底砂鍋置火上加熱、抹油,待油熱香溢時將米糊糊均勻地攤在鍋裏,在文火上烙片刻即可進食。撒糖食用,黃亮,酥脆,香中透甜,老幼皆喜,如今已成稀罕之物。
捻珍
將快欲成熟的青稞穗或小麥穗蒸熟,趁熱搓揉,簸淨芒殼,然後用手搖小磨研磨,成為緑白夾雜、捻連成串的條狀物,故名"捻珍"。捻珍放????巴,加蒜泥,潑上清油蔥花,柔而不粘,筋而不硬,味香色鮮,口感頗佳。
箭頭
先將青稞面用冷水和好,然後放在案板上切成小塊或揪成小丁,用手掌平搓成兩頭尖尖,細細長長的圓長條面,狀如箭頭,故名。箭頭煮熟,加以陳醋、蒜泥、油潑辣椒等,味美可口,夏日冷食更是別有一番風味與情趣。
雞腸子
用涼水和面,然後用力揉按,待面和好後,搓成圓條,抹上清油,一層一層堆碼在器皿內,這就是當地人所說的"積子"。下鍋時,將積子兩手對搓,循環移動,使面變得渾圓細長。因為這種對搓出來的面和雞的腸子一樣又細又長,故名雞腸子。
雞腸子不僅筋柔適口,討人喜吃,又因它潔白細長,綿綿不斷,被視為友情和吉祥的象徵,所以招待貴賓或辦喜事時,雞腸子是首選面食。
油泡泡
油泡泡河西各地均有製做,而山丹的與衆不同,因為裏面攙了煮熟的黃參。將面粉由沸水燙成硬糊狀,再攙進煮熟切碎的黃參(一種野生植物,狀如人參,營養豐富,其味甘甜),然後用筷子將其一團一團夾入沸騰的油鍋煎炸,呈金黃色時,即可撈而食之。油泡泡酥軟香甜,營養豐富,是當地美食之一。
釀皮
山丹釀皮獨具特色,一是透明黃亮,色澤迷人;二是質地柔筋,耐咀嚼,回味雋永;三是佐料獨特,色香味俱全。因此,山丹釀皮是四季誘人的風味小吃。特別在炎熱的夏天,吃碗釀皮既充饑,又涼爽提神,妙不可言。
面捲子
山丹自古羊多,羊肉的吃法也就比較獨特。羊肉顛捲子就是其中之一。燜捲子,以羊羔肉為最佳。將肉切成塊,等鍋熱油香後入內爆炒,約八成熟,佐以調料,加適量水燜燉,再將和好的面擀開,抹油加蔥花,捲成二指寬的捲子,切成寸段,下鍋繼續燜燉,待面熟肉爛,即可進食。由於面肉相互滲透,吃面而噴香,食肉而不膩,因而倍受人們青睞,每當貴客登門,當地人常常以此招待。
炒撥拉
炒撥拉因動作而得名。
支以鑄鐵鏊子,將切好的羊肝、肺、肚、腸、心等佐以調料蔥花蒜苗下鍋,以柴禾或煤炭為燃料,用猛火爆炒,待熟即食。
炒撥拉鼕季進食最佳,麻辣適度,肥而不膩,煙熏火燎,邊炒邊吃,美味可口,熱熱乎乎,實在是一種不可多見的街頭小吃。
油糊宣
油糊宣以香而味美,又軟又香,實惠而且回味無窮。做法:選擇精製面粉(按人數選擇),蔥,油,花椒,食用????;用溫開水燙面攪勻,用刀板趕開鍋底大的餅,撒點蔥花,再趕之,放入平底油鍋,餅黃亮時撈出,即可食之, |
歷史名人 Historical celebrities |
歷史名人鄒夢禪在山丹
鄒夢禪
一九五八年春天,山丹縣位奇公社蘆堡大隊來了一戶上海移民,主人已年過六旬,穿一件大棉襖,少言寡語。這位老人,就是馳名中國書壇的藝術大師鄒夢禪。自此在大西北河西走廊的山丹縣度過了他一生中坎坷的二十年。
那一年縣上辦《山丹簡報》,很多人寫了報頭字,縣委書記劉逢皓都不滿意。當時鄒夢禪的女兒在縣廣播站工作,大竈上吃飯時聽到這件事,回傢來給阿大(父親)說了,夢禪先生用四種字體書寫了《山丹簡報》報頭,劉逢皓很滿意。從此,也改變了他的一段命運。先調到縣印刷廠排版,傢也隨之搬到縣城,後來又調到手聯社鐘錶刻字社刻字,每月能領到三十六元錢的工資。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清理階級隊伍,凡有問題的人一律遷到農村,他也被遷到位奇公社任傢寨大隊二隊,至一九七九年平反,一住就是十四年。他交往少,不和人閑談,但同社員關係處理得好。有一傢的孩子過"百六"請他一傢去吃飯。吃的是長面,香極了,他的女兒至今還記着這頓飯。管他的整改組長,也是生産隊長,對他也很不錯,聽說工宣隊要來就把他派到五六裏遠的樓兒山去拾糞,還讓他遲些回來。有時候派他到李橋水庫給民工送吃的,還叫住上兩三天,就這樣躲過了一次次的批鬥會。工宣隊要"五類分子"的改造情況,整改組長說"鄒夢禪表現很好,改造得不錯",一次次庇護着他。但是也有挨鬥的時候,老人戴着牌子,自我報名"歷史反革命分子嚮貧下中農低頭認罪"。批鬥過後,社員們對他不錯。一次批鬥完背土塊,別人有的背五塊,有的背三塊,而衹讓他背一塊。他心裏很感激整改組長對他的保護。因和隊裏人沒冤沒仇,沒有民憤,雖然挨過鬥但沒有挨過打。一九六八年紅衛兵抄傢,在風聲很緊的情況下他把兩本厚厚的字貼燒了,一本是王羲之字帖,一本是柳公權字帖。紙發黃發硬點不着,就按到爐子裏燒。兩本字帖都是孤本。從上海來時,他的藏書賣了三個星期纔賣完,來時衹帶了這兩本字帖,可見是寶物。面對燒了的字帖,鄒夢禪先生痛哭不止。老伴責備:"你還哭,這些東西把我們一傢人害苦了。"
那時候農民生活睏難,當地人如此,上海移民更睏難。他勞動不記工分,秋收分配180公斤口糧,兒子勞動記工分參加分配。不會做青稞面麵條,做出的飯是粥,一鍋面糊糊,也沒有菜。大麥皮又硬又厚,泡軟了搓掉皮煮着吃,得費很大的勁。起初還有從上海帶來的味精幹,調上些飯也好吃。後來味精幹吃光了就甜吃。幸好有女兒女婿在城裏工作,能給一點糧票,兌換點面粉,總算沒有挨過餓。夏天老人領個小娃子放牛,十幾頭牛,還有幾頭驢,活雖不多苦,但對上海來的大知識分子來說也不輕鬆。在山上采些沙蔥當菜吃,說是山珍。在湖裏挖上些鎖陽泡茶喝,說可補腎。總之,這位老人懂醫學,懂天文地理,懂的很多。
鄒夢禪先生在艱苦環境中生活,仍不忘對藝術的追求。他做了一個木方盤,把河灘裏的沙子洗得淨淨的,沒有一絲兒土,曬幹裝在盤子裏,閑下來就寫字。或用手指寫,或用木棒子寫,也用沒頭的毛筆桿子寫,天天如此,就是挨鬥也從不中斷。他傢除了有兩床被子,一口飯鍋,還有個木箱子,別無他物。箱子裏裝着毛筆、刻刀。他惜之如命,走到哪裏帶到哪裏,除了寫字就是刻字。他或用沙棗木或用磚頭自製章坯,閑了就刻字,刻了磨,磨了刻。隊裏的人找他刻名章,用自製的章坯子刻,有求必應,不要報酬。現在任傢寨村還有鄒老先生刻下的名章。我見了三四枚,全是正楷字,雋秀美觀,普通老百姓的章子竟是篆刻大師篆刻的,這也是山裏人的福氣。有人找他寫字、寫對聯,或是寫其它什麽他從不推辭。人傢做了新櫃子、新箱子他主動上門刷漆,有時還用不同顔色的油漆寫上字,如毛主席詩詞《長徵》現在還在。有時候還被公社、大隊叫上寫標語,前幾年在位奇街的一道墻上還有他用笤帚疙瘩蘸紅土水寫的"軍民團结如一人"的標語。
學校有位老師經常和他往來,關係很好。他說:"給你寫個字帖,以後娃娃們練個字去吧。"這位老師也很細心,把鄒夢禪先生寫的楷書字帖一直珍藏到現在。這本字帖共四十六頁,每頁二十四個字,內容是毛澤東主席《沁園春雪》、《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等十五首詩詞。帖末寫"一九七二年元月二日書於山丹任傢寨",已成珍品。
一九七四年夏,鄒夢禪先生為我寫了一副中堂,刻了一枚印章,是我的心愛之物,非常珍貴。上海知識青年丁維國是縣運輸隊汽車修理工人,媳婦是售票員,我們經常往來。經他介紹,我見到鄒夢禪先生。當我提出刻章和寫字的請求後,老人立即答應。幾天後就把寫好的字和刻成的章給了我。字寫杜甫《詠懷古跡》詩一首,以庾信的遭遇藉喻他的不幸。印章是雞血石坯,上刻左開大篆"王祝壽藏書"五字。我珍藏了三十多年,經常欣賞把玩。
鄒夢禪先生是老一輩著名書法篆刻傢。師從章太炎、馬敘倫等名傢,學識淵博,年輕時就取得很高成就。二十五歲受聘於上海中華書局任《辭海》編輯之一,《辭海》書名就是他題寫的。時任職浙江圖書館員,坐擁書城,勤奮好學,天資聰穎,環境造就了一代藝術大師。他集詩書畫印於一身,尤工金石,自成一傢。一位享譽海內外書壇的金石大傢在這裏飽經風霜,埋沒了二十多年,實為遺憾。
鄒夢禪先生平反不久,於辛酉歲(1980年)曾作詩一首頌揚盛世,抒發他重登書壇的欣喜之情。詩云:"蘭亭繞幽香,右軍饗祠堂。鵝池存絶跡,遺碑耀古鄉。俯仰感古今,麯水戲流斛。勝事話雅集,悠哉蕩吾腸"。
鄒夢禪先生走了,但他的書法篆刻作品永遠留在了山丹,他的高尚人格也銘刻在山丹人民的記憶中。
一代名將王允中
王允中親筆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山丹縣城西十多裏處的馬傢湖灣,也就是現在的祁傢店水庫西北側,還遺存一處規模較大的陵園。整個陵園坐北望南,墓丘前方數十米處是一座高大的雕有各種圖案的石牌坊,別有氣勢。進入牌坊是一條長長的直通墓丘的甬道,甬道兩側對稱排列着十數座石雕的石人、石馬、石虎、石羊、石龜、石駱駝等石雕,造形高大,刻工精細,栩栩如生。墓丘高大,前方竪有雕刻着竜形圖案的墓碑,碑上銘刻着一百多字的碑文,絶大部分字跡尚能辨認清楚。墓碑兩側各竪一座雕有竜形圖案,中鎸"大明"二字的陪碑。陵園背依竜首峰,西臨瞭高山,南眺祁連雪峰,前方不遠處是嚮西流去的弱水河,過河是名剎大佛寺與陵園相望,還有山丹八景之一的"西湖落草"勝跡相陪,園內鬆柏點綴,幽靜肅穆,真是一塊風水寶地。從整個陵園的氣派看,顯然屬於古代王侯將相的寢陵。這就是明朝山丹籍名將王允中將軍的寢陵。舊時代,本地人稱這個陵園叫"王傢享堂",意思是王將軍安享的地方。那時每年農歷四月四日大佛寺盛大廟會,成千上萬的遊人朝神拜佛後也會順道去王傢享堂轉轉,焚香化紙,憑吊這位在歷史上建有戰功的人物。知道墓主身世的老人,還會嚮遊人講述王允中的許多事跡。1956年8月,因修建祁傢店水庫,王傢享堂因在庫區之內,文管部門將陵園拆除,王允中生前穿過的鎧甲、用過的寶劍送交省博物館收藏,一應石雕石碑移入縣文化館存放。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興建南湖公園後,以上石雕全部移至公園內。
王允中,字繼堯,號道庵,出生在明朝穆宗隆慶年間,故居在今位奇鎮暖泉村柳樹莊,縣城南大街有他做官後修建的規模很大的府宅。他出生在一個武官家庭,他的父親名叫王一心,在明朝駐防山丹的駐軍中當遊擊這樣的中級軍官。他小時候就很聰敏,在山丹衛學讀書時,學習刻苦用功,學業優秀,被官府補為博士弟子員。那時他就心懷遠大的志嚮,常拿漢朝名臣班超為榜樣,激勵自己長大要效力疆場,報效國傢。他常對人說:"男兒七尺身軀,應該為國傢建功立業,不應該經常關在屋子裏舞文弄墨,咿呀讀死書!"於是他就常常利用功課之餘苦讀兵書,潛心鑽研用兵打仗的戰略戰術,騎馬射箭,舞刀弄槍,苦練武功。不久,通過武科考試中了武舉。他在十七八歲時就投筆從戎,因軍功補襲了他父親的職位,當了遊擊,開始了一生的軍旅生涯。
王允中生活的年代,經歷了明王朝隆慶、萬歷、天啓三朝,是明王朝國力處於衰落時期。那時盤踞在蒙古高原的元朝殘餘勢力韃靼、瓦刺和占據青海北部的蒙古厄魯特部為了爭奪河西走廊的肥沃草原,經常進犯這一地區,給這裏的老百姓生命財産造成嚴重威脅。明王朝為了維護國傢的安全,為了鞏固邊防,在河西各地駐紮重兵,抵禦和反擊外族的侵擾。王允中一生的戰功業績就是在這樣一個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建立的。
明神宗萬歷中,青海西北部的厄魯特蒙古酋長永邵卜率衆襲擾湟水流域的湟中縣,王允中奉命率部進入青海,屯兵湟中小康山,堵擊入侵的敵軍。他身先士卒,英勇殺敵,俘虜消滅敵人八百多人,上司嚮兵部報告了王允中的戰功,兵部擢升他當了參將。戰後,他奉命率部駐守古浪大靖這個地方。大靖是河西走廊通往河套地區的戰略要地,他親率士卒築堡竣壕,加強防禦,河套韃靼不敢輕易進犯。
萬歷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600元,王允中率部隨從甘肅巡撫田樂徵討占據今天祝境內鬆山草原的韃靼賓兔、阿赤兔、宰僧各部。他率部駐紮古浪境內的泗水河一帶,在敵後堵擊入侵之敵。他出其不意,親率部隊用計謀焚燒敵人的軍營,俘虜消滅敵人六百多人,收復了鬆山草原。就在這個時候,盤踞額濟納一帶的瓦刺部驅兵進犯河西走廊西部重鎮肅州,戰事緊急,王允中奉命率部馳援那裏的守軍。他率兵到了今天金塔縣的毛目城這個地方駐紮下來。當時瓦刺前鋒騎兵幾百人裝作誘敵,而大部隊都埋伏在城外黑河邊上的蘆葦蕩中,企圖待王允中部進入埋伏圈後一舉圍殲。王允中識破敵人的詭計,出其不意,率部焚燒蘆葦,瓦刺遭到火攻後驚惶失措,四散逃命,王允中指揮部下擂鼓吶喊,英勇衝殺,大敗瓦刺。毛目城戰役結束不久,瓦刺又大舉進犯哈密,切斷了西域通往河西的通道,王允中奉命率部增援那裏的守軍。和瓦刺激戰中,他奮勇殺敵,生擒敵首沙賴臺吉,得勝而歸。這其間,河套韃靼和海北韃靼南北並進,經常襲擾莊浪、古浪、鎮番等地,也就是現在的永登、天祝、古浪、民勤一帶,王允中配合涼州鎮副總兵柴國柱多次擊退了敵人的進犯,使這一地區多年免遭戰禍的危害。
萬歷三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606年,王允中以參將銜率部鎮守鎮番(今民勤)、河套一帶的韃靼聽到他的名字,不敢輕易來犯。
萬歷末,河套韃靼又大舉進犯鬆山,王允中親率士卒操練搏鬥勾卒戰術,在永登、天祝境內的阿壩、分水嶺、青羊水一帶拒敵,將入侵韃靼擊退到雙黑山,他命令騎兵排列成方陣,和敵人對峙激戰三天三夜,敵懾於王允中軍隊的威勢,退回河套地區。王允中率部回防,因功擢升協守甘肅副總兵。適逢他的母親去世,他趕回傢中為母親辦完喪事立即返回涼州鎮。河套韃靼乘王允中奔喪之機,大舉進犯鬆山,接到告急,王允中率部連夜襲擊敵人的後方,行軍至古浪境內的鵝頭山還沒到正午時刻,敵人疑為天兵至,四散逃命。王允中乘勢斬殺敵酋三大,敵兵敗退,王允中率部追擊,越過民勤北部的青土湖、來伏山、紅寺山、直追到寧夏境內的賀蘭山,殲滅敵人三百多人。戰後,朝廷擢升他為甘肅總兵,挂平羌將軍印,鎮守甘肅,成為坐鎮甘肅的最高軍事長官。明神宗朱翊鈞下詔在他的府第南大街建都督坊,表彰他的戰功。
王允中晚年擢任右軍都督僉事,都督同知,成為明王朝一個方面軍的副司令長官,是山丹歷史上官階最高的人物。
王允中戎馬一生,足跡遍及河西走廊及寧夏河套平原,青海湟水流域等地,在青海速喇川、黃鵝兒、千合沙、祁連山南麓的白石崖、新城子、民勤、古浪的麻山湖,槍桿嶺等地多次率部與韃靼入侵勢力交鋒,屢涉行陣,屢建戰功。在萬歷三十二年後的七年之內,僅大的戰役就經歷十二次之多,為明朝鞏固河西的邊防作出了卓越貢獻。朝廷為表彰他的戰功,在他暮年晉爵為光祿大夫。
王允中治軍嚴謹,關心部下,體恤士卒,在軍中很有威望。他雖然身負軍事重任,忙於軍戎,在軍旅之餘,關心家乡名勝古跡的保護修葺,在萬歷二十一年至二十八年(1593-1600年),他捐巨資重修山丹的名剎大佛寺和他故居地方的雲臺寺。
明熹宗朱由校天啓六年,也就是公元1626年,王允中在家乡病故,熹宗下詔禦葬,詔賜武進士、光祿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尚書。也就是賜給爵位,給予皇太子師傅的殊榮,追加最高軍階兵部尚書,即相當於後來的國防部長這樣的銜頭。當時的兵部尚書祁伯裕和他交情甚篤,他去世後,祁尚書奉旨給他作了墓志銘,其葬禮規格之高,在歷代文臣武將中也是少有的。王允中故後多年多次榮享禦祭,其隆重之況,在山丹歷史上也是空前絶後的。
王允中的兒子王建侯,是明朝山丹唯一的文進士,起初任南京戶部清吏司主事,後官遷薊北參政道,為官清廉,不阿權貴,任內與專權宦官多有鬥爭,名振燕冀,著有《孟子註》一捲。祁尚書在王允中墓志中稱王氏"縉紳起傢""文武萃於一門",是"熊羆不貳之臣"。
漫話按竺邇
為成吉思汗和他的孫子忽必烈奪取政權,建立大元帝國立下赫赫戰功的名將按竺邇,在蒙吉汗國和元朝初期長期坐鎮山丹,並留下了名垂史册的戰績。筆者根據《元史·按竺邇傳》和舊《山丹縣志》的有關記載,說說他的經歷和故事。
按竺邇,蒙古汗國名將。金朝章宗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出生在金國雲中(今內蒙古托剋托地區)一個蒙古族官宦家庭。他的父親原來是金國主管畜牧的群牧使,後來他驅趕馬群歸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仍讓他做群牧使的官職,至到壽終。按竺邇青少年時代隸屬於成吉思汗次子察哈臺部,常隨察哈臺出獵,因善射受察哈臺器重。
按竺邇十九歲時,就跟隨成吉思汗遠征尋思幹、阿裏麻裏(今新疆霍城以西的地區)等國,衝鋒陷陣,驍勇善戰,因戰功擢升千戶。後來又隨成吉思汗轉戰隴右,在攻占積石州(今屬臨夏)、河州(今臨夏)、臨洮、鞏昌(今隴西)等地的戰役中,屢建戰功。奪取秦州(今天水市)後,他率部在那裏駐防。坐鎮隴右(今天水地區)公元1228年,也就是南宋理宗(趙昀)紹定元年,按竺邇率部坐鎮刪丹(今山丹),掌理河西軍務。次年,窩闊臺(元太宗)繼位後,擢升按竺邇為元帥,仍坐鎮山丹。其間,他親率軍民構築城堡,布設障亭,加強防務,保境安民。還親率部衆從敦煌出玉門關沿綫設置驛站,通西域。後來他率兵平定關隴,多有建樹。
公元1260年,忽必烈(元世祖)繼位,他的弟弟阿裏不哥聯合漠北、中亞諸王,和他爭奪王位,戰亂四起,忽必烈的統治面臨危機。當時,陳兵陝西和隴右一帶的宗王阿藍答兒、渾都海乘機發難,發動兵變。忽必烈派遣宗王哈丹哈必赤、阿曷馬率兵徵討。阿藍答兒、渾都海兵敗嚮西潰退,據守在山丹北境竜首山區,企圖憑險據守,伺機東山再起。這時按竺邇已年邁卸職,由他的兒子徹理繼任元帥,坐鎮山丹。哈丹哈必赤、阿曷馬率軍抵達山丹,按竺邇說:"現在內亂迭起,波及關隴,還不是我們做臣子們高枕無憂的時候啊!我雖年邁,尚能領兵破賊。"於是他不顧年事已高,親率大軍從竜首山耀碑𠔌,就是現在名叫大口子的山𠔌進入竜首山腹地,行軍至鐵門關與叛軍遭遇。當時大風驟起,黃沙蔽日,昏天黑地,按竺邇不顧天氣惡化,身先士卒,英勇殺敵,戰鬥進行到黃昏時候,叛軍被徹底擊潰。按竺邇不顧身負多處創傷,力戰生擒阿藍答兒,渾都海。捷報傳到京師,忽必烈頒詔嘉奬,賞賜給按竺邇及其部下很多鎧甲、弓、箭。鐵門關大捷,按竺邇為忽必烈平息了關隴地區的叛亂勢力,為元帝國江山社稷的安定立下了汗馬功勞。
世祖中統四年,也就是公元1263年,按竺邇病逝於軍中,終年六十九歲。元仁宗延祐元年(公元1314),朝廷發詔追贈按竺邇為推忠佐運功臣,上柱國,封秦國公,謚號"武宣"。
清代安徽桐城學者許士梁為官張掖時,曾親臨按竺邇敗渾都海的古戰場耀碑𠔌,觸景生情,吟詩《耀碑𠔌》,歌頌按竺邇的功績。詩云:"雍古師從斜𠔌迎,甘泉砂石震風聲。朔方未定君臣位,關隴翻爭兄弟兵。豈讓發蹤廉孟子,奚容安臥嗒宗卿。天開中統聯南北,秦國勳碑耀此城。" |
|
山丹 |
|
|
|
山丹縣土肥站 | 山丹縣郵政局 | 山丹縣中醫院 | 山丹縣皮革廠 | 山丹縣聯營磚廠 | 山丹縣清泉磚廠 | 山丹縣天樂超市 | 山丹縣焉支山莊 | 山丹縣網緣網吧 | 山丹縣星海網吧 | 山丹縣太空網吧 | 山丹縣時代網吧 | 山丹縣西部賓館 | 山丹縣人民醫院 | 山丹縣佳美網吧 | 山丹縣天霸網吧 | 山丹縣液化氣站 | 山丹縣宏宇網吧 | 山丹縣供銷大廈 | 山丹縣種子公司 | 山丹縣萬華酒樓 | 山丹縣????務管理局 | 山丹縣興旺鍋爐廠 | 山丹縣清泉裝卸隊 | 山丹縣東升工程隊 | 山丹縣清泉水泥廠 | 山丹縣車輛修配廠 | 山丹縣馬營供銷社 | 山丹縣霍城加油站 | 山丹縣位奇供銷社 | 山丹縣東樂供銷社 | 山丹縣西街機磚廠 | 山丹縣福利修配廠 | 山丹縣良種繁殖場 | 山丹縣自來水公司 | 山丹縣東盛化工廠 | 山丹縣花寨供銷社 | 山丹縣文教印刷廠 | 山丹縣花寨施工隊 | 山丹縣位奇鎮煤礦 | 山丹縣東樂鄉煤礦 | 山丹縣城關鎮煤礦 | 山丹縣衛生防役站 | 中共山丹縣委黨校 | 山丹縣烙畫工藝廠 | 山丹縣竜首鐵藝廠 | 山丹縣緑緣麵粉廠 | 山丹縣運通汽修廠 | 山丹縣精誼汽修部 | 山丹縣一六八賓館 | 山丹縣壕北灘文化遺址 | 山丹縣中醫院東門分院 | 山丹縣花寨子鄉煤礦 | 山丹縣位奇建築工程隊 | 山丹縣城關鎮福利被服廠 | 山丹縣老軍鄉羊虎溝村煤礦 | 山丹縣同心養殖專業合作社 | 山丹縣濟民藥業有限公司 | 山丹縣清泉水泥廠招待所 | 山丹縣萬益勞務工程隊 | 山丹縣農副日雜公司 | 山丹縣水利水電工程局 | 山丹縣蘆福生硅石礦 | 山丹縣郵政局王傢莊郵電所 | 山丹縣長城液化氣站 | 山丹縣天樂超市第二經營部 | 山丹縣盛源養殖專業合作社 | 甘肅省山丹縣地毯總廠 | 山丹縣礦業公司磚廠 | 山丹縣雄鷹煙霧劑製造廠 | 山丹縣煤炭工業總公司 | 山丹縣捷力農機專業合作社 | 山丹縣醫藥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新華書店霍城分銷點 | 山丹縣位奇鎮蘆堡磚廠 | 山丹縣房地産開發公司 | 山丹縣電影發行放映公司 | 中國農業銀行山丹縣支行 | 山丹縣新華書店王傢莊分店 | 甘肅省山丹縣新華書店 | 山丹縣榮華種植專業合作社 | 山丹縣天馬石材公司 | 山丹縣新華書店北街門市部 | 山丹縣旭輝養殖專業合作社 | 山丹縣富華石棉銷售部 | 甘肅省山丹縣建築公司 | 山丹縣銀山瑩石選礦廠 | 山丹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 | 山丹縣金源廢舊物資收購站 | 山丹縣洪德粉末冶金廠 | 山丹縣天域商貿總公司 | 山丹縣工商經貿總公司 | 山丹縣農機公司主機門市部 | 山丹縣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農機公司南關門市部 | 山丹縣興電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農機公司東門門市部 | 山丹縣保安服務公司 | 山丹縣郵政局東大街郵政所 | 山丹縣郵政局北大路儲蓄所 | 山丹縣鑫達養殖專業合作社 | 山丹縣濟世同濟大藥房 | 山丹縣緑源塑業包裝廠 | 山丹縣步行街郵政儲蓄所 | 山丹縣豐農種植專業合作社 | 山丹縣有綫廣播電視臺 | 山丹縣獸醫藥械服務部 | 山丹縣東山勞務輸出隊 | 山丹縣濟世同濟大藥房一店 | 山丹縣農機公司範營門市部 | 山丹縣東樂農資專業合作社 | 山丹縣農機公司霍城門市部 | 山丹縣農機公司東門經銷部 | 山丹縣濟世同濟大藥房二店 | 山丹縣李橋供銷合作社 | 山丹縣立元房地産測繪隊 | 山丹縣農業生産資料公司 | 山丹縣宏禹純淨水廠 | 山丹縣振興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郵政局南大街郵政所 | 山丹縣雙橋聯營磚廠 | 山丹縣再生資源有限責任公司 | 中國農業銀行山丹縣支行清泉分理處 | 山丹縣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肉食加工廠 | 山丹縣東樂鄉山羊堡灘農林牧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天琴電器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馬營河流域管理處李橋水電站 | 山丹縣汽車運輸有限責任公司修理廠 | 山丹縣進鵬勞務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金竜彩鋼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碧原蜂業有限責任公司專賣店 | 山丹縣碧原蜂業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盛民勞務派遣有限責任公司 | 甘肅省山丹縣第三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東旭糧油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清泉水泥廠汽車運輸隊 | 中國農業銀行山丹縣支行大什字分理處 | 山丹縣瑞源啤酒原料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恆宇煤矸石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德宜馬鈴薯專業合作社 | 中國農業銀行山丹縣馬場支行 | 中國農業銀行山丹縣南關分理處 | 山丹縣高原竜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工商經貿總公司五金傢電經銷部 | 山丹縣晶鑫建築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水利係統多種經營開發公司宏禹賓館 | 山丹縣天域商貿總公司傢俱商場 | 山丹縣鵬程建材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天域商貿總公司摩托車經營部 | 山丹縣裕豐馬鈴薯脫毒種薯快繁中心 | 山丹縣騰達建築門窗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新合作福樂商貿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飲食服務公司賓館客房部 | 山丹縣永興糧油有限責任公司第一銷售部 | 山丹縣維鷹建築門窗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瑞達澱粉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新世紀自動化門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廣源再生物資回收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三維特種合金冶煉有限責任公司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山丹縣分公司東大街營業廳 | 山丹縣康民醫藥連鎖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馬營鄉敬老院福利門市部 | 山丹縣長城電器銷售有限責任公司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甘肅有限公司山丹縣公司李橋營業廳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甘肅有限公司山丹縣公司霍城鄉營業廳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甘肅有限公司山丹縣公司位奇鎮營業廳 | 山丹縣同仁房地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甘肅有限公司山丹縣公司 | 山丹縣興源糧油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供銷社生資公司金誠信農資門市部 | 山丹縣紅旗服裝面料綜合經銷有限責任公司 | 甘肅省山丹縣建築工程總公司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甘肅有限公司山丹縣公司紅寺湖營業廳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甘肅有限公司山丹縣公司軍馬總場營業廳 | 山丹縣金穗糧油貿易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康源清真牛羊肉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東方勞務派遣有限責任公司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甘肅有限公司山丹縣公司陳戶營業廳 | 山丹縣石燕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康潔餐具消毒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紅光農牧業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甘肅有限公司山丹縣公司南關營業廳 | 山丹縣永琳勞務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芋興粉業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新源大豆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甘肅有限公司山丹縣公司東樂鄉營業廳 | 山丹縣實意建築建材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元亨利昌盛農牧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竜首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金成建築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汽車運輸有限責任公司運通賓館 | 山丹縣永興糧油加工有限責任公司 | 山丹縣工商經貿總公司建材經營部 | 山丹縣緑大地瓜菜種植專業合作社 | 山丹縣再生資源有限責任公司西街收購店 | 山丹縣再生資源有限責任公司城北收購門市部 |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山丹縣支公司花寨營銷服務部 | 山丹縣永昌電廠多經公司氧氣經銷部 | 山丹縣工商經貿總公司自行車行 | 山丹縣蘭清油脂有限責任公司 | | | 更多結果... |
|
|
陳戶鄉 | 城關鎮 | 東樂鄉 | 中牧公司山丹馬場 | 紅寺湖鄉 | 花寨子鄉 | 清泉鎮 | 位奇鎮 | 霍城鎮 | 老軍鄉 | 李橋鄉 | 大馬營鄉 | 山丹農場 | 馬場總場 | 馬場一場 | 馬場二場 | 馬場三場 | 馬場四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