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區美食:合馬羊肉
合馬山羊”是貴州四大優良品種之一的黔北麻羊,“合馬羊肉”則是黔北頗有名氣的特色食品。
遵義羊肉粉
貴州各地均産羊肉粉,唯有遵義羊肉粉馳名。
遵義黃粑
原名黃糕粑。以大米、黃豆漿與糯米拌合,用筍殼葉包、蒸而成。糕色深黃,滋潤軟糯,芳香濃郁,甜美可口,粒粒糯米鑲嵌其中,形似珍珠,玲瓏透明。食時一般切片,經蒸、炸、烤均可。以遵義縣南白鎮所産品質為佳。
遵義雞蛋糕
遵義雞蛋糕是黔北名産,問世已有百餘年歷史。
遵義豆花面
豆花面是遵義人的一種獨創。
遵義市位於貴州省北部,位於東經105°—108°13ˊ,北緯27°—29°12ˊ之間,地處雲貴高原大婁山山脈中段南北與貴陽市和重慶市毗鄰,分別相距154和300公裏,全市總面積30762平方公裏,人口712萬,轄二區二市十縣(其中有兩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屬國傢規劃的長江中上遊綜合開發和黔中産業帶建設的主要區域。春秋戰國時有鱉國,為夜郎旁小邑,秦統一中國後始置鱉縣。唐代改為播州,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改播州所轄之羅蒙縣為遵義縣,是為遵義名稱之始。
明朝屬四川,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隸貴州,稱遵義府。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遵義行政督察區,建國後保留專區建置,1979年改稱遵義地區,設行政公署。1997年6月國務院批準撤銷地區建置,設立地級遵義市,由此揭開了歷史名城遵義社會經濟發展的新篇章。1935年1月,中央紅軍長徵到達遵義,並在遵義舉行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即著名的“遵義會議”。這次會議在及其危急的情況下,輓救了黨,輓救了紅軍,輓救了革命,成為黨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遵義也因此揚名中外。
遵義14個縣區市均已開通程控電話和移動電話,川黔電氣化鐵路貫穿全市南北,市內通車里程達6000多公裏,內河通航里程可達441公裏,赤水河、烏江直通長江。貴陽至遵義的高等級公路建成通車,遵義至重慶高速公路已開工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遵義社會經濟迅猛發展。已擁有各類工業企業2000多傢,初步形成了以煙、酒為支柱,融冶金、電力、煤炭、機械、化工、建材、電子儀器、汽車製造、食品加工、紡織、造紙等為一體的較為完整的工業體係。農産品的産量和質量具有一定優勢,在全省的比重大致為糧食25%、茶葉40%、肉類30%、蠶桑30%。
遵義市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二十四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擁有一個國傢有和四個省級風景名勝區。遵義會議會址和楊粲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位於赤水國傢風景名勝區內的有金沙溝國傢級桫欏自然保護區、國傢級森林竹海公園和國傢級生態示範區。赤水十丈洞瀑布被譽為“神州又一瀑布奇觀”。
改革開放以來,我市各族人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高舉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偉大旗幟,認真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全力推進經濟體製和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努力實施科教興遵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弘揚實事求是、崇尚科學、艱苦創業、排難爭先的“遵義精神”,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搶抓機遇,開拓創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