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語 : 佛教寺塔 : 中國佛教寺院 : 中國風景名勝 : 張掖 : 太原 : 巴中 : 清澗縣 : 景山街道 [顯示全部] : 中國 >河北 >石傢莊 > 大佛寺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No. 2·遼寧省義縣大佛寺 Yixian Forma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a large Buddhist temple
·浙江新昌縣大佛寺 Big Buddha Temple in Zhejiang Xinchang·山西省晉陽大佛寺 Shanxi Jinyang Grand Buddha Temple·甘肅張掖市大佛寺 Big Buddha Temple in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
·陝西省彬縣大佛寺 Binxian largest Buddhist temple in Shaanxi Province·河北正定縣大佛寺 Temple Zhengding County·四川三臺縣大佛寺 Santai County, Sichuan Buddhist temple
·四川省樂至大佛寺 Le Tai Buddhist Temple in Sichuan Province·廣東廣州市大佛寺 Buddhist temple in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新疆昌吉縣大佛寺 Temple Changji County
·重慶潼南縣大佛寺 Temple Tongnan County of Chongqing·山西太原市大佛寺 Big Buddha Temple in Taiyuan in Shanxi·遼寧瀋河區大佛寺 River District, Shenyang, Liaoning Temple
·四川內江市大佛寺 Neijiang City Temple·河南鄭州市大佛寺 Buddhist temple in Henan Zhengzhou City·四川雙流縣大佛寺 Temple Shuangliu County
·重慶南雅鎮大佛寺 Nanya Temple Town in Chongqing·黑竜江齊齊哈爾大佛寺 Great Temple of Qiqihar in Heilongjiang·山西稷山縣大佛寺 Jishan County Buddhist temple in Shanxi
·雲南通海縣大佛寺 Tonghai largest Buddhist temple in Yunnan·重慶市潼南縣大佛寺 Temple Tongnan County of Chongqing City·近義詞
·相關詞·包含詞·更多結果...
No. 1
  大佛寺聯繫方式地址:甘肅省張掖市區西南隅。
  郵編:734000大佛寺投訴電話張掖旅遊投訴電話:0936-8229595
  甘肅省旅遊投訴電話:0931—841120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大佛寺景區榮譽國傢級的文物保護單位大佛寺門票價格21元大佛寺節慶活動肅南馬蹄寺觀光旅遊節8月15日——8月18日
  每年這一時期,在肅南馬蹄寺都會舉辦大型的觀光旅遊活動。活動期間,有精彩的馬術、歌舞表演,你還可以欣賞到具有當地民族特色的體育競技比賽。
  最讓人難忘的莫過於在裕固族、藏族或蒙古族的帳篷裏大快朵頤了:吃着香噴噴的手抓肉,品着醇香味厚的酥油茶和清洌的青稞酒,你定會感到不虛此行。
  大佛寺開放時間8:00——17:00大佛寺最佳旅遊時間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遊季節。大佛寺特別提醒張掖跨緯度很大,所以南北氣候有明顯差別。北地區夏天炎熱,鼕季嚴寒,日夜溫差大,
  燥少雨,到這些地區旅遊除必備太陽鏡、帽子等防曬品外,最好再帶件厚實的外套,以抵禦早晚的寒氣。大佛寺美食張掖飲食以面食為主。比較富有地方特色的有搓魚面、糍耳子、羊肉粉皮面筋、香飯、小飯、煎血腸、羊頭湯、魚兒粉、灰豆湯、雞肉墊捲子、山丹油果子以及糊餑、豆腐腦兒等。肉食類中除手抓羊肉和清湯羊肉外,臘羊肉也久享盛名。酒有黃酒、南酒、燒酒,當地素有“無酒不成禮”之俗。
  在位於張掖市民主東街的甘州小吃一條街上,你可以品嚐到當地的各種美味小吃。小吃街一般從清晨六時開張到翌日凌晨三、四點收攤。整個街道兩邊是一字排開的小吃攤,花樣繁多,價格低廉,在小吃街兩端還有拔地而起的仿古牌樓,古樸別緻,再現了昔日張掖風貌。大佛寺住宿張掖本來就擁有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今年隨着我國開發大西北的政策的實施,到張掖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張掖市內有很多專為遊客準備的不同檔次的賓館,服務對象從外國友人、華僑、港澳同胞、臺灣同胞到廣大國內遊客,服務熱情周到,價格也十分合理,保證遊客可以遊得開心,住得放心。
  大佛寺購物張掖地方土特産品很多,植物類主要有小河紅棗、甘瀎楸子、蘋果梨、張掖柰子、烏江大米、發菜等。主要中藥材有甘草、鎖陽、薑活、黃芪、大黃、麻黃、鹿茸、麝香等80餘種。主要的地方性食品有甘州挂面、張掖南酒、張掖黃酒、絲路春係列白酒等,其中絲路春酒連續5年獲甘肅省優質産品奬,行銷國內及臺灣、香港地區。主要手工藝品夜光杯,具有悠久的歷史,用質地優良、花紋美觀的祁連山玉石琢成,器質細膩,造型優美,歷來為饋贈親友的佳品。
  大佛寺交通市區有到達大佛寺的公交專綫。大佛寺玩法參觀、朝拜、
  位於張掖市西南部,創建於西夏永安元年(公元1o98年),原名迦葉如來片寺,是甘肅省境內最大的西夏建築遺存。
  
  現存建築有大佛殿、藏經閣、土塔三處。大佛殿高33米,面闊9間,規模宏大,內有釋迦牟尼的側身像,即大臥佛,臥佛為木胎泥塑,金裝彩繪,全身長34.5米,肩寬7.5米,光耳朵就有2米多長,是中國最大的室內臥佛像。臥佛身後,塑有迦葉、阿難等10大弟子,殿內南北兩側還有18羅漢。殿門兩側各鑲以六平方米的磚雕一塊,左為“登極樂天”、“西方聖鏡”,右為“入摩地”,“祗園演法”。殿內四壁為《西遊記》和《山海經》壁畫。藏經閣內珍藏有明英宗頒賜的六千多捲佛經,經文保存完好,其中尤以金銀粉書寫的經文最為珍貴。
  
  寺後有一座33.37米高的土塔,其一、二層臺座四隅各建一小塔,風格獨特,為國內罕見。
  
  中國古建築的藝術是一個綜合的藝術。一般的古建築裏,不但有木構的主體藝術,而且還有很多的雕塑,還有壁畫。張掖大佛寺正好是一個綜合藝術的結合體。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就是人物雕塑,一共有31尊人物雕塑,首先是臥佛,然後是10大弟子,18羅漢,兩個供養人,一共是31尊,這些人物的雕塑,都很大,像供養人都很高大,而且18羅漢的形態是胖瘦老少,有哭的有笑的,都不一樣,非常生動。
  
  另外,還有很多的木雕,過去我們不太重視,去看的人,由於大佛就很吸引人,就把別的就給忽略掉了。實際張掖的木雕也是非常突出的。首先就是它的屋檐下面有很多的花卉,瑞鳥瑞獸,然後它的二層樓的隔扇上整個是一大排,全部都是花卉,樹木,瑞鳥,吉獸,什麽虎豹,獅、猴、竜這些吉祥的動物。這些,反映了西北地區的雕塑的工藝和水平。這和南方的雕塑有一個區別,南方的雕塑是於細微處見工夫,精細玲瓏。在南方雕塑裏,如廣東的雕塑,虎豹這種兇猛的野獸都雕得很秀氣,但是在大佛寺像熊、虎豹,猴啊,這些比較兇猛的動物,雕塑得就顯得非常的威武兇猛,而且綫條非常簡潔明快,代表了西北地區的雕塑工藝。
  
  另還有一部分,它在大佛殿的正門的兩邊有兩塊磚雕,這兩塊磚雕,根據它的人物的造型和寶塔的火焰門,我們鑒定它為清代早期的雕塑。這兩方磚雕和別的磚雕又有區別,它是由50塊小方轉雕刻在一起,而且它每一幅都成為一幅比較完整的經典國畫,這面是起源言法,另一面是西方聖境,它裏面人物衆多,而且有七寶池,有金翅鳥,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所有的人物,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還有菩薩,還有寶塔,正面都是鍍金的,所以這個磚雕就顯得富麗堂皇,而且這個雕工和木雕不一樣,感覺到非常精細,人物都雕得非常得逼真,所以這兩塊磚雕,當年鄭振鐸到張掖的時候,看到這個磚雕就驚嘆不已,說在這麽偏遠的地方,能夠有這麽高工藝的磚雕藝術。現在這兩塊磚雕保護的還比較好。像西方勝境那個鍍金的佛像什麽,都還非常完好,大傢有機會可以去看一看。
No. 2
大佛寺
  大佛寺聯繫方式地址:太原市西北20公裏土堂村大佛寺投訴電話太原旅遊投訴電話:0351-4070511
  山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351-732501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大佛寺門票價格2元大佛寺開放時間9:00-18:00大佛寺玩法觀光、休閑、拜佛
  大佛寺,又名淨因寺,位於太原市北郊區崛山麓的土堂村,距市區20公裏。寺依山而建,西倚崛山,東臨汾河。創建於北齊,金代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重建,明代又多次修復。現存殿堂,多為明清建築。寺為兩進院落。前院有天王殿、東配殿,後院有大雄殿、羅漢殿、地藏殿。
  
  寺址兩側明嘉靖二十年(54年)依山崖築有重檐歇山式樓閣一座,閣內土洞深邃,供一佛二菩薩,佛高9米,結跏跌坐,前有二脅侍菩薩分侍左右,皆為明物。淨因寺和土堂大佛共居地剎,實則自明以後已自成格局。寺旁古柏,長勢奇異,“土堂怪柏”亦為太原一景。
  淨因寺在太原市西北20公裏的土堂村。當你遊覽了上蘭村的竇大夫祠,西南方向行一公裏,就來到了土堂村。東臨汾水,西靠崛圍山,古柏參天,雜樹交蔭,風光如畫,景色宜人。據明嘉靖二十年(1541)《重修土堂閣樓記》載,漢時土山崩壞,裂陷成洞,洞內土丘高及十丈,形似佛像,傳為山崩佛現,乃佛教“淨土”(佛教名詞。謂無五濁染的清淨世界。如西方極樂世界為“阿彌陀佛土”)之因緣,故在此建寺,寺院落面後,以“淨土之因緣”命名,因名淨因寺,俗稱大佛寺。據考證,寺始建於北齊,金泰和五年(1205)重建,明代又多次重修。現存除兩軀石獅為金代雕刻外,餘皆明清遺物。寺分前後兩院,前院除大佛閣樓外,還有天王殿和東配殿,前後院之間有大墻和垂花門相隔,後院由大雄寶殿、觀間殿、地藏殿和倒殿所組成。凡是來此寺遊覽的人,首先參觀土堂大佛。
  
  土堂大佛坐在大佛閣樓內,面朝東。大佛閣樓是一座重檐歇山式閣樓。進入閣樓,卻是半圓形石洞,石洞深邃,高九米餘,寬七米,進深約二十五米。在二十五米。在二十米處有木柵欄,柵欄內供一佛二菩薩,大佛連同須彌座,共高九米,盤坐在那裏的兩個膝蓋,好像一個不平整的大舞臺,佛像造型優美,面貌豐滿,表情慈祥、生動而自然,整個塑像莊重、肅穆,給人以很深刻的印象。大佛膝下,有兩尊脅付侍菩薩分侍左右。木柵欄外洞庭兩面三刀側,石碑林立,多數是大清年間重修洞宇時所立。從碑文中可看出,在當地淬着關於大佛的傳說,是從碑上移植的。
  由於牧羊和樵夫沒有聽見佛的話而躲開,被埋在散落下來的黃土中。據洞門右邊的一通石碑記載,明嘉靖年間,太原城李達和李迪弟兄二人,見佛像日曬雨淋,裸露無遮,施財募工,"作洞以蔽其體,渾金以飾其身,並建重檐樓章閣。據傳,在這次重鍍大佛金身時,在佛前塑有牧羊娃和樵夫的肖像,以紀念。可惜今無。關於大佛的傳說,雖然有點荒誕,但卻實實在在給予這尊大佛塗上一層瑰麗的神奇色彩。
  
  教主阿彌陀佛,簡稱彌陀佛,據說,衹要口念彌陀佛,他就能夠引導你到"西天,故又稱接引佛。在神臺下面立着兩尊護法菩薩,是韋馱和伽藍。
  東配殿是觀間殿,由於內供十八羅漢,故俗稱羅漢殿。殿內除了觀間和羅漢外,還有四尊塑像和一尊坐像。其中的坐像是淨因寺第一代和尚激海法師的肖像。
  西配殿是地藏殿,正中是地藏菩薩,兩側是十殿閻君和兩位城隍四個判官。為什麽殿內塑有二位城隍呢?據說左邊的城隍是省級,右邊的城隍是縣級。站在殿門兩旁的兩個站像,是把門的兩個小鬼。
  
  這裏還有一個倒殿,內供護法神,倒殿有點像今天各單位的傳達室,是看守佛寺的。
  有的塑像被闖將們畫了花臉,或給塑像帶上了寬邊眼鏡,嚴重地撥壞了塑像的明代風韻,用佛傢的話說:這是造孽!
  淨因寺和土堂大佛共居一剎,實則自明以後已自成格局。此寺也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傅山先生隱居地之。
  。不過在後院裏還有三株樹枝怪誕的柏樹,蠃紋似的扭麯着樹身,紮枝亂舞,長勢奇特,說它是"土堂怪柏,也是名副其實。
  
  現今,淨因寺已成為太原一處遊覽勝地,大佛閣樓已粉刷一新,紅漆的洞門像張開的笑臉,歡迎您前來參觀遊覽。
遼寧省義縣大佛寺 Yixian Forma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a large Buddhist temple
  在遼寧義縣城內東北一隅,有一個完整的佛寺建築——奉國寺。凡是途經此地的遊人或是當地百姓,都會自然地想走進奉國寺,觀覽進香。這是因為,這座佛教寺院為國內所僅存的遼代建築。
  奉國寺,初叫鹹熙寺,又因為大雄寶殿內有七尊大佛,俗稱大佛寺,金代改為奉國寺,奉國寺建於遼開泰九年公元1020年 ,經歷代修葺,形成了目前較為完整的建築格局。
  大雄殿建築。大雄殿位於南北中軸綫的北端,聳立在高闊的月臺上,是五脊單檐廡殿式建築,是寺內保存下來的惟一一座建築,也是國內遼代木構遺跡中面積最大的建築。支撐整個大殿的是梁、柱、枋、鬥拱組成的木結構
  大雄殿遼塑。佛寺當然離不開佛像,這裏的佛像卻與衆不同。高大的佛壇上由東而西排列着七尊佛像:迦葉、拘留孫、屍棄、毗婆屍、毗捨伏、拘那含牟尼、釋迦牟尼。正中的毗婆屍塑像最高,合座高度為8.6米,嚮兩側依次低下,諸佛生態端莊,高大慈祥。在奉國寺中,以“過去七佛”作為主尊供奉,確為罕見。在每尊佛像前兩側,各有一尊協侍菩薩,造型生動優美,神態各異。佛壇東西兩端,各塑一尊威武剛勁的天王像。在七佛正中一佛即毗婆屍 的背後,有明代重塑的側座男性觀音菩薩,格外引人註目。這些塑像,代表了遼代雕塑的水準與宗教觀念。
  浙江新昌大佛寺 大雄殿彩繪。在大雄殿的梁枋上,呈現着遼代建築彩繪,色彩豔麗,形象如生,有飛天、蓮荷花、海石榴、草鳳等,最為生動者當數梁架下面的飛天,面相豐潤喜悅,衣飾繽紛,姿態優美,各個有趣。四面墻上還有元、明歷代描繪的十佛、八菩薩、十一面觀音及十八羅漢壁畫,呈歷經滄桑而黯然,但依然保持風韻。
  據有限的資料記載,自遼到金元之際,為奉國寺極盛時期。元末時,戰火頻頻,奉國寺也日漸寥落。到明清時期,僅存大雄殿,現有的六角鐘亭,四角碑亭,無量殿,牌坊,小山門及西院祥堂均為清代續建。奉國寺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中外聞名的旅遊勝地。
浙江新昌縣大佛寺 Big Buddha Temple in Zhejiang Xinchang
浙江新昌县大佛寺
浙江新昌县大佛寺
浙江新昌县大佛寺
浙江新昌县大佛寺
  新昌大佛寺位於新昌縣城西南,在南明山與石城山之間的山𠔌之中。寺內有大彌勒佛石像,寺外有隱鶴洞、鋸開岩、濯纓亭、俊貌石、石棋坪、放生池及一些摩崖石刻等勝景。寺始建於東晉永和年間(345—350),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為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寺院依山而建,正面外觀5層,寺內高大雄偉,巨大的彌勒佛石像正面趺坐於大殿正中。這座巨大的石像,雕鑿於懸崖絶壁之中,歷時約30年纔全部雕成,為江南早期石窟造像代表作。佛像高大巍峨、氣勢磅礴,經測定,石佛座高2.4米,正面趺坐像高13.2米,闊15.9米,兩膝相距10.6米,耳長2.7米,兩手心嚮上交置膝間,掌心可容10餘人。大佛寺西北約300米處還有一小剎名“千佛院”,院內有佛千尊,每尊長約7寸,寬近5寸,排列整齊,個個神采飛逸,充分反映了中國古代工匠的無窮智慧與高度的藝術水平。
  大佛寺位於新昌“千仞壁立,嵯峨怪石,環布如城”的石城山。大佛寺建寺歷史悠久,在佛教界享有很高的地位,曾是我國佛學研究和傳播中心之一。
  新昌大佛寺創建於東晉永和初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據《高僧傳》記載,公元345年,高僧曇光為領略浙東的奇山異水,尤其受當時傑出的高僧竺道潛和支遁歸隱浙東的影響,慕名來到石城山。曇光棲於石室,草建“隱嶽寺”,這就有了新昌大佛寺的開始。
  大佛寺作為石窟藝術造像在外很有名氣,但大佛寺在佛學研究與傳播方面的歷史貢獻長期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如今,人們在重新認識新昌與新昌大佛寺在宗教界地位時,我們不能不再次提到高僧竺道潛與支遁。竺、支二人在當時的佛教界已經很有名氣,由於他們在浙東新昌一帶定居後,又有東晉十八高僧中的於法蘭、於法開、於道邃等相繼到來,因此又吸引了當時的大批名流來此共同探討佛教,於法蘭還在大佛寺的山門外建造“千佛院”的前身“元化寺”。據史料記載和學者們探討的結果表明,曇光到新昌石城時,佛教傳入中國不過150年,由於多位高僧在此研究與傳播佛法,使當時的新昌大佛寺儼然成了全國的佛教研究基地,並由此在浙東一帶出現了中國佛教史上的“六傢七宗”。衆多高僧與名士在新昌的活動將中國的佛教學研究推嚮了高潮,並在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逐步嚮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傳播與滲透,這也理所當然地成了佛教界將新昌大佛寺作為佛教聖地的最主要理由。
  大佛寺的輝煌歷史與在佛學發展中的地位,旅遊者可以通過專門書籍與導遊人員的口述中獲知,而大佛寺的造像藝術,建築與環境的和諧是任何文字與語言難以完全表述的,衹有當你身臨其境時,才能體會其中之奧妙。
  大佛寶像坐落在石城山仙髻岩的一穴石窟之內,石窟之外有建築宏偉的大雄寶殿。殿外流水淙淙,殿內香霧繚繞,是大佛寺的核心區域。不管出自何種目的造訪大佛金身,不管你有無最充分的思想準備,衹要一跨入大殿之門,每個人都會感受到一種無形的震懾。寶像莊嚴,慈眉善目,甚至於微笑着凝視每個“凡夫俗子”,但誰也避免不了這種感受。大佛造像座高2米,身高13.74米,頭部高4.8米,耳長2.8米,鼻長1.48米。整個造像比例協調,充分考慮了人們觀賞的視角,被學界稱之為“江南第一大佛”。
  說起大佛的來歷,還得交代佛像的打造經過。據記載,南齊永明四年(486年),石城山來了一位叫僧護的和尚。相傳僧護常見仙髻岩的崖壁上有佛光出現,於是他發誓要在此岩壁上雕刻巨型彌勒佛大像。但在他的有生之年衹成造像的面幞,臨終前仍發誓“來生再造成此佛”。後來僧淑續鑿,但也沒有成功。直到梁天監六年(507年),梁建安王肅偉派當時最著名和尚僧佑到此主持續鑿工程。在僧佑的計算和指揮之下,終於在天監十五年(516年)大功告成,名揚天下,從此開始了真正大佛寺的歷史。由於鑿刻大佛的傳奇故事,人們也稱大佛為“三生聖跡”。大佛寺的開鑿年代與規模和山西雲岡、河南竜門相近,比四川樂山大佛早200多年。
  新昌縣大佛寺千佛禪院位於大佛寺西北約300米,緊鄰大佛寺的外山門,是除大佛之外的另一處石窯造像。因石窟內佛像總數超過一千,故名千佛禪院,俗稱千佛岩。千佛岩,佛像確有千尊以上,據統計,石窯內共有佛像1075座,大的有1米之多,小的僅數寸。千佛禪院前身是高僧於法蘭創建的元化寺,成寺於公元345—356年,可見千佛岩的造像早於大佛。南朝時,南方很少有石窯造像,因此位於新昌石城山的千佛岩就顯得異常珍貴。千佛禪院在“文革”時曾遭受損壞,但大多得到了保留,是很有研究價值的古代石窟造像藝術建築。
  放生池在大佛寺外山門內。大佛寺的放生池非但是一般佛教寺廟中的固有建築,在新昌大佛寺更有平添景色的妙用。不管是香客還是遊客,一進入外山門,就會被兩處清澈的水池所吸引,水面映照着兩面青山、四面緑樹,佛門淨地的感覺油然而生。放生池南面岩壁“南無阿彌陀佛”為弘一法師手跡,“放生池”三字為錢思廉所書。
  智者大師紀念塔建在兩放生池間的山坡上,為紀念智者大師智顗 而建。智顗為隋唐間中國佛教大傢天台宗的創始人,隋開皇十七年(597年),應晉王楊廣之請,自天台赴揚州,途經石城寺。因病於十一月二十四日圓寂於此,後移葬天台山塔頭寺,在圓寂處建有衣鉢紀念塔。因天台宗在日本流傳甚廣,新昌大佛寺也就成了日本遊客經常觀瞻朝拜之地。
  鋸解岩,俗稱鋸開岩,在山門外公路右側,是一塊高4米多的巨石,稍加留意即能看到。此岩中間有一縫,如刀劈一般,相傳是兩位仙人用稻草繩鋸開,以啓示開鑿大佛之人能鍥而不捨。
  遊客可以看到放生池旁的木化石,和景區內木化石園中陳列的同出一個地方,即新昌鏡嶺鎮的安溪村。木化石園是近幾年新昌旅遊管理部門為遊客參觀方便,從安溪村移放至此,具有研究地質變化的科學價值。生成於1.5億年前的木化石,或高或低,或粗或細,起落有緻地安排在景區之內,為大佛寺增加了歷史和科學的氛圍。
  般若𠔌是利用石城山一處山𠔌的采石場建築而成,設計者利用遺址的地勢,巧妙地安排了佛教發展歷史展示。以流動的瀑布形式增加大佛寺境內的動感,以佛的世界強調大佛寺佛教文化的氣氛。
  在木化石園附近的一處山𠔌,是大佛寺近期增加的五百羅漢堂,衆羅漢或坐或立,均佈置在山腰的一處山洞之中。山洞對面還有以整個山頭為一尊的大肚羅漢,形象逼真,神態生動,也是遊客必定光顧的地點之一。
  大佛寺已是一座規模不小的寺廟,但非常有序地散建在不大的山𠔌之中,如果沒有景區入口處大佛城的渲染,緊鄰繁華鬧市的大佛寺,人們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繁華與寧靜,巨大與微小均被巧妙地統一在石城山的山𠔌之中,歷史文化與自然風光兼勝,這可能就是大佛寺始終保持香火旺盛的秘笈所在。
  遊覽大佛寺如得寬餘,建議圍繞大佛寺上四周山頂略作觀賞,那是一種與穿梭在廟宇之間、沉浸在佛教氛圍中完全不同的一種感受。不僅往下可以見到紅、黃、黑等不同顔色組成的飛檐翹角建築若隱若現,通道圍墻迂回麯折,池水似鏡倒映着披緑的青山層次豐富,而且你所在的山野,到處是古樹野花。尤其在秋日,楓葉飛紅,野菊吐黃,一派秋日春光。
  大佛寺南漢王劉龔好佛,為應天上二十八宿之數,在羊城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各建七座佛寺,合稱“南漢二十八寺”。隨着歲月流逝,二十八寺絶大部分已淪為市塵,或變為民居.惟有地處現廣州市區中心繁華地帶的大佛寺巍然獨存。
  大佛寺為二十八寺中北七寺之新藏寺。據史載:此地前臨仙湖,後枕西湖,緑水澄清。至宋代日漸荒廢。元代(1271-1368年)再建殿宇,各曰福田庵。明代擴建為竜藏寺,其規模南控南南城腳(合之北京路麗都酒傢附近),北枕拱北樓(北京路興西湖路口交界處),山門朝西,直通竜藏街(竜藏街由此得名)。明末被當局改建為巡按御史公署。清朝順治六年(1649年),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受命南徵,直逼百粵,史稱“兩王八粵”,合圍穗城,攻戰持續十個月,公署毀於兵焚。康熙二年(1663年)春,尚可喜自捐王俸重建佛寺,並親自董理;翌年鼕竣工;主要建築每頭門、鐘樓、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毗盧殿,兩側建廊廡、方丈室、香積廚、齋堂、庫房、僧捨、客堂。殿宇佈局及製式,悉仿京師官寺。大雄寶殿坐北嚮南,面闊七間,深進五間,面積1200平方米,殿高18米,“莊嚴雄壯,觀者聲為!”大殿正中供奉黃銅精鑄的三世佛像,各高六米,重十噸,為嶺南之冠,故名大佛寺。“康熙三年歲次甲辰孟鼕吉日”,由“平南王尚可喜薫沐耳拜題”的《鼎建大佛寺記》石碑,至今仍保存在大雄寶殿前面左側。另有《鼎建大佛寺題名碑》兀立於大殿右側。
  康熙六年(1667年)八月初一,尚可喜三子尚之隆晉秩額駙(滿族語,即駙馬)後,偕固倫公主不定期粵省親,聘請班禪喇嘛及四十名喇嘛同來廣東,駐錫大佛寺,大修四十九天“無遮勝會”。
  據傳,尚可喜到了晚年,往往預感有“不祥之兆”。如何償還屠城罪業,告慰無辜冤魂?謀士金澄獻策“逃禪避禍”。於是决意皈依三寶,廣招沙彌,盛開法會,大佛寺呈現興旺景象。山門聯“大道有岸;佛法無邊”,即出自其謀士金澄之手。康熙十二年(1673年)雙目失明的尚可喜離開大佛寺回遼東養老。大佛寺興旺景象也隨之回落。
  康熙中葉,行腳僧自樂禪師雲遊到此,目睹大佛寺殿宇莊嚴,金身雄偉,卻無高僧大德駐錫,於是親自到海幢寺誠請正目禪師兼任大佛寺住持。從此海幢、大佛兩寺僧衆過往甚密、親如兄弟,大佛寺也漸趨興旺。
  雍正十一年(1733年)四月十一日,世宗皇帝嚮全國頒布諭旨,整頓僧伽。廣州知府劉庶選大佛寺作為宣諭之所,並於殿前建宣諭亭。同時在大殿兩側增建韋馱殿、伽藍殿及僧捨,在寺院外街建東西兩座門樓——東標“佛境”,西榜“禪林”。此時寺院範圍擴大為開山以來最為鼎盛的時期,興光孝寺、華林寺、海幢寺、長壽寺(在長壽路,已廢)四寺齊名,合稱廣府五大叢林。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則徐以欽差大臣身份到廣州查禁鴉片,“收繳菸土菸槍總局”設在大佛寺內。
  鹹豐年間(1851一1861年),太平天國起義,粵府占用大佛寺西邊的大部分僧捨設立善後局,僧人紛紛離寺,僅剩三人看管寺門。民國初年,當局占用殿宇設立廣州市政公所。民國十年(1921年),廣府五大叢林寺僧及知名居士鑒於世風日下,人欲橫流,功利之說甚盛,道德之基益搖,聯名發起在大佛寺組織廣州佛教閱經社,以佛教文化及教義影響社會、淨化人心。此舉深得孫中山大總統嘉許,親筆書贈“闡揚三密”四字大匾(墨跡尚存,現已復製展出)。
  民國十一年(1922年),當局以籌集北伐軍餉和市政府建設為名,將大佛寺全部房地産標價拍賣。寺僧聞訊,非常震驚,住持敬勝法師率領僧衆三十多人到省府請願。省長陳策微服暗訪大佛寺,得悉大佛寺的歷史與化藝術的保留價值,遂取消拍賣全寺之意,保留部分殿宇,延續佛事活動。寺僧艱苦努力,募集資金,贖回部分房地産,計有大雄寶殿、毗盧殿、禪堂、祖堂、庫房、方丈室、客堂、僧捨、齋堂等六千多平方米建築物,仍不失為叢林格局。
  1926年3月26曰,“中山艦事件”後,軍事委員會政治訓練部設在大佛寺祖堂及部分僧捨中舉行高級政治訓練班,吸收五十多名共産黨員入班學習,培養高級政治幹部,由周恩來任班主任。學員結業後,分派到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二軍、第六軍中任職。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寺産又被廣州市警察教練所強行藉去,後經海軍司令薑西園出面交涉,纔肯退還。薑司令還親自到雲南昆明禮請著名詩乘車八指頭陀月溪法師駐錫大佛寺,道風大振,佛事興旺。1934年,由謝英伯、梁緻廣、羅碧瑜等居士發起全面修葺殿宇,廣善信,踴躍相助,寺貌一新。
  1938年秋,曰冠侵占華南,敵機濫炸廣州,寺僧四散。月溪法師也離穗旅港。
  抗戰勝利後,玩經法師首先回寺並任住持,其餘同修也陸續歸來,恢復佛事活動。
  抗戰期間,廣州市日偽政府郵電部門占用大佛寺二千多平方米房産堆放電訊器材,以後又在這裏辦起郵電職工訓練班、郵電職工子弟學校,這些單位撤出後,1956年越秀區教育局又在此辦起惠新西街小學。
  1966年8月,在“破囚舊”的口號鼓動下,部分群衆和紅衛兵衝擊大佛寺,僧人被逐,殿宇被占,文物被毀,三尊大銅佛像也被分割數截,送到某單位金屬廢品倉庫待熔。後得周恩來總理及時電示:凡文物銅像不能銷毀,纔免入熔爐。現經文物部門策劃焊接復原,供奉在六榕寺重建之大雄寶殿。
  改革開放後,1986年鼕市政府批準恢復開放大佛寺。市人大、市政協也頻頻視察和敦促占用單位還寺於僧。1991年春,大雄寶殿移交廣州市佛教協會管理,副會長廣明老法師出任住持。邊開放,邊集資,邊重建。海內外善信踴躍捐資。日本友人山岡容冶先生暨夫人嚴蘇蝦女士施一億日元。使修復工程很快完成。
  新昌大佛寺交通
  自駕路綫:從杭州出發走杭甬高速,過了紹興到“沽渚”出口下,上路標是“嵊州”方向的“上三高速”,從新昌出口下(車程3小時)至景區。
  自助路綫:從紹興火車站轉乘汽車至新昌再坐中巴或快客至景區。新昌旅遊客運中心乘8路公交車直達大佛寺風景區,縣城到大佛寺0.5公裏,市內有公交車到大佛城;城內“出租車”費5元。
山西省晉陽大佛寺 Shanxi Jinyang Grand Buddha Temple
山西省晋阳大佛寺
  大佛寺創建於隋文帝開皇年間。有位名叫澄空的和尚,年二十歲,他在晉陽汾水以西建寺後,誓願要在寺中鑄一高七十尺的巨型鐵佛。於是澄空四處化緣,用了二十年的時間聚集金炭,開爐鑄像,不幸佛像沒有鑄成。澄空稽首懺悔,繼續為鑄佛不遺餘力。又過二十年,已是唐初,二次開爐造佛又遭失敗。年過六旬的澄空和尚仍不灰心,矢志不移,决心再次精心準備,誓在有生之年造成佛像。又是二十年艱辛努力,三次開爐造佛,遠近僧俗萬人,前來觀瞻鑄佛盛況。澄空登上百尺爐巔,對觀衆高聲喊道:“我年輕時就發下大願,鑄寫大佛,現已八旬,曾兩次造佛不就,這次如再遭違心,這輩子恐難以完成夙願了。今日開爐,我將與金液同鑄佛像。如果大佛造就成功,五十年後吾將為佛再建重像。”觀衆聽後無不人人淚下,號泣諫之,但澄空决心以死明志。等到爐口開啓,金液噴射,澄空嚮衆人揮手致谢後,飛鳥一般縱身跳入滾滾鐵流之中。佛像終於造就,其相莊嚴端妙,毫發胥備,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大佛寺遂成晉陽城中著名寺院。唐玄宗開元年間,節度使李(日高)鎮守晉陽,看到佛像為風日所侵,便捐資七萬緡,建重閣以護之,名曰“平等閣”。此距澄空捐軀造佛正好五十年。此後,大佛寺更具盛名,遠近僧俗紛紛前來頂禮膜拜。直到宋初,宋太宗平北漢火燒晉陽城,大佛寺及佛像一起隨城焚毀。
  大佛寺山門楹聯
  正門入口處: 晉陽大佛今世道場弘萬壑
  釋迦授記未來佛祖現千華
  山門出口: 倒駕慈航百億彌勒示世間
  廣懷悲乘十萬菩薩渡迷客
  側門入口: 入得此地為道場
  出去何處是禪林
  側門出口: 千峰掩古寺
  萬壑衛山門
  左側門入口: 清風迎客尋古剎
  明月送影入山門
  左側出口: 塔影屏日影
  鐘聲掩鬆聲
  右側門匾: 聖地 淨土
  左側門匾: 佛林 福地
甘肅張掖市大佛寺 Big Buddha Temple in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
  始建於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就是公元1098年,踞現在已有900多年了。它的名稱幾度更改,曾稱作“迦葉如來寺”、“寶覺寺”、“弘仁寺”等,因寺內塑有著名的室內大臥佛,所以老百姓叫它“臥佛寺”、或“大佛寺”。
  張掖古稱“甘州”,從唐代安史之亂以後,一直是回鶻王廷——“牙帳”所在地,史稱甘州回鶻。北宋仁宗天聖六年,即公元1028年,以今天銀川一帶為中心建立西夏政權的党項人,攻下了甘州;八年之後,全面占領了河西走廊。為了加強對河西的經營和管理,西夏政權積極推行了一係列的漢化政策,其中包括興建寺院、翻譯佛經的活動。到崇宗李乾順統治時期,西夏國力鼎盛,涼州的護國寺和張掖的大佛寺都是在這一時期修建的。寺內安放有國內最大的室內臥佛,也就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涅磐像。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壇之上,佛身長34.5米,肩寬7.5米,耳朵約4米,腳長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個人,耳朵上能容八個人並排而坐,可見塑像何等的龐大了。
  民間傳說,大佛寺建成之後,篤信佛教的西夏皇太後梁氏常到寺內朝拜、居住,在此設道場,大作齋會。又傳說蒙古別吉太後住在大佛寺,生下大元帝國的開國君主——元始祖忽必烈。別吉太後死後,靈柩也停殯在大佛寺。這些傳聞,不見經傳,是真是假,至今是謎。
  臥佛長睡睡千年長睡不醒;
  問者永問問百世永問不明。
  這是大佛寺山門的副楹聯。大佛寺藴涵有哪些秘密,令人疑問百世而不得其解呢?也許值得詢問的問題太多了,不說別的,光涉及大佛寺的傳說就撲朔迷離,不能不讓人疑問。
陝西省彬縣大佛寺 Binxian largest Buddhist temple in Shaanxi Province
陕西省彬县大佛寺
陕西省彬县大佛寺
  彬縣大佛寺石窟,是絲綢古道上一顆璀璨奪目的藝術明珠。位於陝西省彬縣縣城西10 公裏處的西蘭公路(312)國道旁。唐初李世民時期的貞觀年間開鑿建成, 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佛寺石窟依石山,傍涇水,鑿岩為室,雕石成像。窟前堆土成臺,曰:“明鏡臺。臺上築樓,雕梁畫棟,飛檐挑角,雄偉壯麗,勢入雲端。
  全寺共130 孔洞窟,錯落綿延在400米長的立體岩面上。其中有佛龕446處,大小造像1980 尊。分四大部分組成,即大佛窟、千佛洞、佛洞、丈八佛窟等。
  最值得一觀的是大佛窟.一尊20米高的阿彌陀佛,跏趺坐於幽深空靈的石窟正中,美輪美奐,襢胸披衣,蠃髻罩頂,兩耳垂肩,月眉風眼,鼻直口闊。仰觀金光燦燦的風腴面態,慈祥中透出威嚴, 威嚴中又現慈祥。虔誠凝觀,一股撼人的國量,透徹心扉。
  這是陝西第一大佛。在全國各石窟大佛中,也位居前列。但若以精美完好論,則位居各佛之冠,且別具一格。氣勢磅礴,偉岸大度,充溢着偉人的博氣象。有位專傢在研究此大佛的論文中稱:大佛造型與李世民相似。
  侍立於大佛兩側的菩薩分別為觀世音和大勢至,與大佛合稱為西方三聖.兩尊菩薩身高均為17.6米也是非凡的藝術雕刻。各持法相,面相豐圓,佼秀慈雅,含蓄恬靜.所着錦衣,流暢自如,其形其神,無不透謝出天國裏的至善至美。
  位天大佛窟東側的千佛洞,則另具特色。此窟呈中心柱式結構。窟中主像為彌勒佛像,兩邊侍立的分別是弟子,菩 薩,力士。(圖8).除此各龕內大多為一佛二菩薩,或一佛兩弟子兩菩薩造像(圖9、10)。尤其是衆多的石雕菩薩造像,襢胸露腹,飄逸飛動顯示出優美的大“S”造型,如歌似舞,楚楚動人(圖11),遊人會從中充分領 略大唐時女性自由、活潑、開放的社會風尚。這些造像,多次被國外遊客冠以“東方維納斯”美稱。
  佛洞位於大佛窟西側。釋迦牟尼佛為主像。釋氏的一侍脅為文殊菩薩穩騎雄獅背上,獅頸係鈴、獅尾甩動,給人以長嘯奔騰的感覺。
  彬縣大佛寺石窟目前已成為一處著名的旅遊勝地,有衆多的海內外遊客仰慕而至,每日絡繹不絶。每年農歷三月初八,是大佛寺的傳統廟會,這一日,數萬遊客,香客,從四面八方如潮涌來,盛況空前。如今,隨着大佛寺旅遊區內一座座旅遊服務設施的崛起,愈來愈多的遊人來大佛寺飽覽神遊,從而為人生增添一段美好難忘的回味。
河北正定縣大佛寺 Temple Zhengding County
  千年古城正定有我國著名的十大佛教寺院之一的隆興寺,當地人又稱為大佛寺.正定原名真定, 清朝為避雍正皇帝名諱而改稱正定,沿用至今。從石傢莊火車站乘201次小公共大約3塊到正定汽車站,也可石傢莊市內打的大約30元直接到隆興寺,因為正定收費站收過路費來回20元的原因,所以石傢莊的士司機一般不願前往.可以先打車到運河橋後再攔截201次小公共,2塊到正定汽車站,或在運河橋打正定的出租車10塊到隆興寺. 從正定汽車站坐1路中巴到隆興寺,或打正定的出租車10塊到隆興寺。建議不要坐三輪車.
  隆興寺正門高高矗立着江澤民總書記題寫的大匾,很是好認.還有門口有諸多兜售香火者,很是纏人.寺廟內現已經沒有出傢人,是否請香在於自己,在於心誠. 隆興寺票價30元 ,很是貴啊,但是比較於滿寺的千年文物還是有所值.因為歷史人文景觀較多,建議請導遊或購買語音設備,以免入寶山空手而歸.
  隆興寺是國內現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 始建於隋開皇六年(586 年),原名“竜藏寺”。宋初,太祖趙匡胤敕令在竜藏寺內鑄造銅佛,並蓋大悲閣,遂大興土,以大悲閣為主體的一組宋代建築先後告成。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間,又兩次大規模維修和增建,寺院發展到鼎盛時期。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改竜藏寺為隆興寺,俗稱大佛寺。歷代帝王曾多次到此巡境幸駐蹕,上香禮佛,題詩書匾,刻碑立石。
  到隆興寺首先看到的就是天王殿,天王殿也是隆興寺的正門剪票處,供奉彌勒菩薩, 天王殿門上懸有康熙皇帝手書“敕建隆興寺”金字牌匾 。走過天王殿,就是原來六師殿的遺跡 。六師殿正正準備重修,有意盡心力者,不妨慷慨解囊. 繞過臺基,便看到了巍峨高大的摩尼殿。 .
  摩尼殿的主體,是一座進深七間,面闊七間的正方形殿堂。 摩尼殿中的壁畫、彩塑同樣十分珍貴。摩尼殿殿堂中央為一正方形內槽,這使得殿堂中呈“回”字形。在面南的壁上,為宋塑釋迦牟尼和迦葉、阿難二弟子及明塑文殊、普賢二菩薩塑像。塑像高大、雄渾,氣度不凡。東西兩側及大殿四周繪有明代壁畫。壁畫氣勢恢宏,人物衆多,筆法精細。可惜的是絶大多數已經脫落,真是令人深感遺憾。
  最令人稱奇的,是北壁明代通壁懸塑的五彩海島觀音。整面壁上,人物多樣,山石、祥雲縈繞其間。色彩鮮豔,至今仍光彩照人。最特別是北面明朝嘉靖年間重塑的高3.4米的倒坐觀世音(倒坐大致的意思是表明觀世音菩薩不渡盡衆生,永不回頭的大慈大悲),優柔端莊,被魯迅譽為“東方美神”。 真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最美的觀音 .但見她頭戴寶冠,項飾瓔珞,帔巾自肩下垂,身着紅色長裙,右腿屈起擱在左腿,右手搭於左腕抱住右膝,頭微右側,身略前傾,呈大自在狀。一派閑適自若、怡然自得的寫意樣子.更令人叫絶的是當你從不同的角度看這座雕塑中觀世音菩薩的眼睛的時候,總會覺得大慈大悲的菩薩面露笑意的慈眼安撫我們這些愚癡的衆生.
  從北面抱廈走出,穿過牌樓門,便可看見戒壇。 走出戒壇,便可看到東側的轉輪藏閣和西側的慈氏閣。 在慈氏閣裏可以看到了宋代木雕天冠彌勒佛。
  在慈氏閣北面, 是“竜藏寺碑”。據說隋朝保留至今的石碑,在中國衹有3塊,但是要以這塊記錄了隆興寺 據說刻有約1500字,在書法史上還認為是隸書嚮楷書渡的典範。 竜藏寺碑旁,有兩座禦碑亭,黃色的琉璃瓦顯示了其尊貴的地位。兩座禦碑亭分別是康熙、乾隆皇帝所立。
  禦碑亭後便是整座隆興寺的主體建築大悲閣。大悲閣始建於宋代,後毀於戰火,清代曾仿宋代建製重建。 九十年代初期,國傢撥款將原建拆毀,進行重建。 現在的大悲閣高33米,共三層。規模雖比宋時略小, 走進大悲閣 矗立在 面前的,正是被譽為“華北四寶”的正定大菩薩。 正定大菩薩全稱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高22.28米,宋代鑄造,是我國古代最大的青銅製藝術品。42臂分別執日、月、淨瓶、寶杖、寶鏡、金剛杵等法器。面部表情端祥恬靜,仁慈莊重。達到了瞻之彌高、仰之益恭的藝術效果。大佛始鑄於北宋開寶四年(971年),有3000工匠參與鑄造。由於佛像超高,所以采取自下而上,分七段接續鑄造。第一段鑄蓮花座,第二段澆至膝部......第七段澆鑄至頂部,最後添鑄42臂(後被鋸掉,現為木雕而成)。工程浩大,比承德外八廟普寧寺大乘之閣的觀音木雕像難度要高得多。它是北京周邊地區4尊大佛之一,與北京雍和宮大佛、天津薊縣獨樂寺大佛、承德普寧寺大佛齊名。這座青銅製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維護主要依靠國傢資金,也接納社會捐助,有意盡心力者,請慷慨解囊.
  院內還有類似漢代古屍等等展覽,大約是5元一次,意義不大,不推薦,左首處有瓷器展,免費,值得一看.
  大悲閣後有一棵粗壯的柏樹。 據說與宋太祖趙匡胤有關,據說係紅布繞3圈可吉祥如意,姑且信之.
  穿過彌陀殿,便可看到隆興寺的最後一座建築—明代毗盧殿。 現殿內供奉有明鑄銅質毗盧佛像。佛像設計精巧,造型獨特,共三層,鑄有一千個蓮瓣,1072尊佛像。最後要說明的就是入寺最好順時針遊覽.大佛寺也不例外.
四川三臺縣大佛寺 Santai County, Sichuan Buddhist temple
  四川三臺縣城西大佛寺,原名叫回鑾寺,位於三臺縣對面西南二裏的盤寺山麓。寺內靠山有坐拋石佛一尊,高十二米;頭盤蠃髻,面長二、九米,寬二米,為長方形;佛身着鎏金仙衣,胸口襢露,衣褶流暢逼真;赤足長一點八米,踏於蓮花之上;左手復膝,右手嚮前麯伸,中指與拇指微恰;一雙鳳眼,眼簾低垂,高鼻、大耳,嘴唇微合,神態莊嚴、慈祥。整個造像,比例力學顯粗短,但仍不失壯美、雄渾,具有宗教傳統石刻藝術之魅力。殿堂內富有肅穆的氣氛;佛前有水進一口,水清味甜,佛教僧徒尊為聖水。
  佛像上部,建有三層閣樓,檐飛角挺,頂蓋筒瓦。中閣為道教天神昊天金闕至尊玉後大帝(玉皇)尊位。意在玉皇在此休息。回鑾寺因此得名。大殿通面寬十五米,進深十米,為僧衆念經,說法、做佛事場所。
  據石壁殘碑與潼川府〈新修府志〉記載,大佛為元時大德年間,縣內佛徒為闡釋教義,弘揚佛法,在此鑿造,跑今七百年左右。石刻造像為彌勒尊佛,居縣內寺石佛之首。按佛傢"三世佛"學說解釋,佛有過去佛燃燈、現實佛釋迦、未末佛彌勒之分。〈彌勒下生經〉載:"彌勒原出於婆羅門家庭,後為佛弟子,選佛入滅,上生於兜率天內院,經四千歲(相當於人間五十億七千萬歲)當下生人間,於華林園竜華樹下成佛,現在有些寺院供奉的笑口常開的襢胸露肚的胖彌勒,實為五代時"契此"和尚的化身。
  大佛所以能在盤竜山安營紮寨,民間傳說他和老君、紫蘇從西天竟走到雲臺觀履行公事,因為雄雞三唱而停,紫蘇先占雲臺,老君衹好占了八洞,大佛因而停在盤竜山上。大佛並不是一個能夠輕易認輸的人,是否滿意,無人知曉。其實,論地理,人口條件,他占的地方旯好。這裏北連牛頭,南眺印盒,面臨涪、凱,又能鳥瞰梓州城景。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非老君、紫蘇之地所能相比。
  大佛寺的會期,每年以佛歷(即農歷)二月初八的大覺會最為熱鬧。這個會期前,僧徒們提早半年就開始準備。這是佛寺獨有的會期。據說這天是大佛落成揭紗點睛的日子。大佛從"大徹"、"大悟"、到"大覺",走嚮了佛傢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並非一般的日子。其次是四月初八佛的誕生日,二月二十五的下發出傢日,臘月初八的得道成佛日,以及二月二十五的入涅(即死)日等,都是大佛寺的重要會期。平時還有善男信女到寺燒香還願,歷經元、明兩代,盛而不衰。但二月初八最為重要。
  儘管如此,大佛也有難測的風雲,難逃的"劫數"。傳說在明末清初,三臺發生過一次地震,盤竜山出現滑坡,溫漉漉的泥土、砂石掩沒了整個寺宇,直到清乾隆五十二年,大雨引起土崩,大佛纔重見天日。士人不僅募資恢復了佛像、殿宇,而且大大殿兩側新建了觀音殿、羅漢堂、五聖殿等廟群體,有百數尊泥塑菩薩在此領受香火。為防止浮雕坡,士人又在壁頂載種樹木,保住水土。大佛因災得福,至此,大佛寺盛況空前,風靡一時。文人黑客到寺吟詩,〈三臺縣志〉記載,清人吳立卿遊大佛寺詩云:"山勢牛頭夾寨寬,花朝節近畏春寒。蒓根有味驚張翰,芋火何心問懶殘。古殿陰深留紺碧,核爆炸香雜沓動旃檀。黃金布地看長腳,誰信茲航普渡難"。詩中記載大佛寺"古殿陰深"、朱欄碧翠,黃金鋪地,香火繁盛大雜沓,可見當是之盛況了。
  民國時期,由於佛教活動多在城內護聖寺,或城北琴泉寺,大佛寺缺少修葺,殿宇泥塑遂衰。一九八六年五月,三臺縣政府行文公告"雲臺觀和大佛寺分別為道教,佛教活動場所,予以開放。並將觀、寺及文物交由道,僧人員使用管理"。省、縣政府撥款將寺內榨油廠遷出。復原大佛,修繕殿堂。一九八七年三月,由當傢僧人僧如纔邀衣成教寶光寺藝人為大佛校形、穿金。至此三臺佛教僧徒、居士,有了信教作佛事的場所。
  目前,大佛寺香火旺,遊人衆多。門前對聯:"禪心朗照千秋月,真性清涵萬裏山"筆力猶勁,耀人眼目。殿內香燭燈火,晝夜不滅。僧徒朝鐘暮鼓,木魚聲聲,今經誦佛,虔誠膜拜。一遇會期,居士前往,遊藝機人如織,殿前人潮人海,水匯不通。全國政協委員,高僧、江油武館館長海燈於一九八七年九月來寺講經說法,並書寫"大佛寺"匾額。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四川省政協委員範應聯等,先後為寺贈書送聯,為大佛寺添彩增輝。
四川省樂至大佛寺 Le Tai Buddhist Temple in Sichuan Province
  大佛寺位於四川樂至大佛鎮大佛寺村白鶴嘴山腰,東西兩面各有一座“蓮花臺”坡遙相呼應,象徵菩薩在此誦經,其地形異常。海拔544.2米。山體西東走嚮,西高東低。侏羅係蓬萊鎮組紫褐色砂岩和泥岩互層。山間柏雜混交,緑樹成蔭,蔚然森秀。距鎮人民政府近,交通便利。
  大佛寺早在明代為著名古剎,廟有七重殿堂,占地7880平方米,僧人多,香火旺,惜毀於明末。清初,鄉人在山東北側重建,占地2000平方米,大殿祀摩崖大佛一尊。清鹹豐三年(1853)設鎮,以摩崖大佛像命名。寺定期舉辦廟會,以每年觀音會、城隍會教徒為多,香火旺盛。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寺廟受到人民政府保護。1959年7月,寺後古樹被暴風雨襲擊,粗枝斷裂,寺廟、大佛像均被擊毀,成為一片廢墟。90年代初期,鎮佛教信徒在原址燒香、拜佛。為了滿足信徒的佛教生活,1994年4月,成立寺復修委員會。在廣大信衆的支持下,復修工作順利,數百年的古剎重新屹立在白鶴嘴山腰。
  大佛寺占地1.3萬餘平方米。殿堂總建築面積2320平方米。現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三重殿堂,在大雄寶殿後有地下佛堂,面積60餘平方米,鼕暖夏涼。另建有半地下室的念佛堂,容200餘人。室內四壁貼挂阿彌陀佛像,高2米,多個燈箱,電開關一開,燈光輝煌,處處現佛像。大雄寶殿後,建有化身窯一座。寺內主塑釋迦牟尼、藥師、觀音、韋馱、羅漢、四大天王等菩薩佛像39尊,玉雕佛像10尊。所有塑像技藝高超,神情各異,比例適當,栩栩如生。還建有教學樓1200平方米,供佛教教學之用。在樓側保坎墻雕刻“二十四孝圖”、“十三果報圖”、“十法界圖”。生活區總建築面積為2255平方米,建有僧住樓200平方米、居士樓500平方米、五觀堂600平方米,可供200餘人修學食宿住地。有招待所、小賣部,方便香客及遊人。寺內緑樹成蔭,花草茂盛,空氣清新,環境幽靜。
  大佛寺現有僧人5人,居士390人,常住居士8人,信徒數千人。每月農歷初一、十五為廟會期。每次會期約200餘人參加弘法活動。香煙繚繞,蠟燭輝煌。2003年起,每年春、秋、鼕三季舉辦“佛七”法會,至2006年共舉辦9期,參加“佛七”法會人員,多者800餘人,少者40餘人,均來自成都、宜賓、安嶽、遂寧和縣的居士。
  大佛寺管理委員會决心依靠信衆的支持,搞好教務工作,把大佛寺辦成佛教聖地。樂至大佛鎮大佛寺現任住持釋法慧。
廣東廣州市大佛寺 Buddhist temple in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广东广州市大佛寺
广东广州市大佛寺
广东广州市大佛寺
广东广州市大佛寺
广东广州市大佛寺
  .廣東廣州大佛寺廣州大佛寺始建於南漢(公元917-971),名新藏寺,為南漢王劉龑上應天上二十八宿而建。明代擴建為竜藏寺,後改為巡按公署。清順治元年(1649)公署毀於火。平南王尚可喜於康熙二年春,自捐王俸,仿京師官廟製式,兼具嶺南地方風格重建殿宇,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觀賞價值。
  大雄寶殿坐北嚮南,建築面積達1200平方米,至今仍為嶺南之冠,雖歷三百多年風雨侵蝕,但風貌尚存。安南(今越南)王捐贈的優質木材作梁柱框架,至今亦基本完好。雍正十一年(1733),廣州知府劉庶選大佛寺作宣諭之所,於殿前建宣諭亭。同時在大殿兩側建韋馱殿,伽藍殿以及“佛境”、“禪林“東西兩門。此時寺院範圍擴大,佛事興旺,名聲遠播,成為廣府五大叢林之一。
  文革後,廣州市委市政府批準大佛寺重新開放。1981年廣州佛協副會長廣明老法師出任住持,並着手重建。經努力,大雄寶殿按原貌修復,三尊大銅佛像亦重鑄,各高6米重10噸,海內外遊人香客前來參訪禮佛與日俱增。1993年8月9日,廣州市政府公佈大佛寺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佛寺現任方丈上耀下智大和尚,1965年生,廣東陸豐人,中國佛學院畢業,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廣州市佛協副會長,廣東省佛協副會長,廣州市政協常委、廣州市政協社會法製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汕尾市佛教協會會長、汕尾市政協委員會常委。
新疆昌吉縣大佛寺 Temple Changji County
  昌吉縣大佛寺建於1920年(民國9年)夏,寺址位於縣城內西後街,是由原籍河南南陽、身為佛教居士的楊崇林主持負責修建的。修寺經費主要靠楊崇林等在四鄉募化,還有一部分來源於佛教徒自願布施。
  大拂寺坐西嚮東,有長方形凹合院,東西長82米,南北寬28米,總計面積2276平方米。
  院中有大雄寶殿,闊3間,是土、木、磚瓦結構建築。殿內中堂供奉釋迎教主,彌陀如來,觀音菩薩三聖畫像。 左右兩側供奉韋陀,伽藍,18羅漢等菩薩畫像。大殿門外兩側,左廊下陳挂坐鐵鑄鐘1口,係民國年間造,重500公斤;右廊下陳放牛皮大鼓l面,鼓面直徑約1米。前廊下楣雕繪五彩油畫,玲戲剔透,工藝精美。殿門8扇,格子樣式;殿窗2扇,3圈套月。
  佛殿內外墻壁均為石灰搪成,寺院山門皆為磚木結構。山門楣上鎸刻有筆力蒼勁的3個大字:大佛寺。院內左側有平房7間,佛殿後有蔬菜園地。寺周墻用土塊紮成,高2米。
  佛殿後有藏經房5間,內藏《大藏經》共4800捲。
  當時該寺共有教徒80餘人,其中以女居多。一般縣城中教徒,每日早鐘、暮鼓,禮佛誦經,做自修功課。主要誦讀經典早為金剛,晚為彌陀。鄉村教徒在自傢修持。但如逢釋迎聖誕節,觀世音聖誕節,阿彌陀佛聖誕節等,教徒都要結集慶祝。
  1942年(民國31年),甘肅酒泉人俗名肖得福的田釋融濟和尚,開始在昌吉、呼圖壁、米泉的三道壩等地宏法傳教,一時間依教信佛群衆極多。融濟師還極力倡導各地修繕重建佛教寺廟。
  1946年秋,融濟在昌吉親自率領徒弟癱忠、諦上、話海、諦元等人,遍走城鄉,嚮群衆募化財、糧、木料等,對昌吉縣大 佛寺進行修繕。此次修繕,除將殿堂內外粉刷一新外,又在佛殿前新建3座大天棚,在寺院南側新建6間平房,並新添置百數人吃飯的伙食用具等。
  那段時間,每年到盛夏,院內花叢鮮豔,院外緑樹成蔭,後院菜蔬繁茂,真有一番“農禪雙修”的盛景。到1949年,昌吉縣城鄉飯依佛教的徒衆約有500餘人。融濟師在寺內率領教徒開展修學,禮佛誦經。後大佛寺由老和尚融昌留守看管。
重慶潼南縣大佛寺 Temple Tongnan County of Chongqing
  潼南大佛寺,位於潼南縣城西北1.5公裏的定明山下,亦名南禪寺、定明院,今存有大佛閣、觀音殿、玉皇殿、鑒亭四座木結構古建築;因其中飛檐翅角,雕梁畫棟,依山傍水,雄偉壯觀的七檐歇山式佛閣,覆護着一尊巨型摩岩佛像而統稱為“大佛寺”。大佛閣內鑿岩而就的釋迦牟尼佛端坐石壁之間。這尊摩岩石刻大佛高18.43米,古稱“八丈金仙”。
  以大佛為中心,在東、西長達數百米的岩壁上,有歷代騷人墨客書鎸於岩壁的題記、詩詠、碑碣、造像共計83處;鎸刻鎦金、字體各異的楹聯20則;記錄洪水漫溢的水文題刻5則;有石窟群104龕窟,700餘尊;還有“石磴琴聲”、“頂天佛”、“鑒亭”、“翠屏秋月”等名勝古跡,構成了以“八丈金仙”為主體的十八勝景,頗負盛名,成為歷代攬勝的好去處。
山西太原市大佛寺 Big Buddha Temple in Taiyuan in Shanxi
  又名淨因寺,位於太原市北郊區崛山麓的土堂村,距市區20公裏。寺依山而建,,西倚崛山,東臨汾河。創建於北齊,金代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重建,明代又多次修復。現存殿堂,多為明清建築。寺為兩進院落。前院有天王殿、東配殿,後院有大雄殿、羅漢殿、地藏殿。明代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在寺址兩側依山築起重檐歇山頂殿堂一座。殿閣背倚土崖,前有抱廈。閣內高達9米的釋迦牟尼大佛結跏趺坐,兩名護法金剛分立左右,皆為明代作品,至今保存完整。此寺也是明末清初文化名人傅山隱居地。寺內古柏長勢奇特,俗稱“土堂怪柏”,為太原古八景之一。
  土堂大佛坐在大佛閣樓內,面朝東。大佛閣樓是一座重檐歇山式閣樓。進入閣樓,卻是半圓形石洞,石洞深邃,高九米餘,寬七米,進深約二十五米。在二十五米。在二十米處有木柵欄,柵欄內供一佛二菩薩,大佛連同須彌座,共高九米,盤坐在那裏的兩個膝蓋,好像一個不平整的大舞臺,佛像造型優美,面貌豐滿,表情慈祥、生動而自然,整個塑像莊重、肅穆,給人以很深刻的印象。大佛膝下,有兩尊脅付侍菩薩分侍左右。木柵欄外洞庭兩面三刀側,石碑林立,多數是大清年間重修洞宇時所立。從碑文中可看出,在當地淬着關於大佛的傳說,是從碑上移植的。
  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簡稱彌陀佛,據說,衹要口念彌陀佛,他就能夠引導你到"西天,故又稱接引佛。在神臺下面立着兩尊護法菩薩,是韋馱和伽藍。
  東配殿是觀間殿,由於內供十八羅漢,故俗稱羅漢殿。殿內除了觀間和羅漢外,還有四尊塑像和一尊坐像。其中的坐像是淨因寺第一代和尚激海法師的肖像。
  西配殿是地藏殿,正中是地藏菩薩,兩側是十殿閻君和兩位城隍四個判官。為什麽殿內塑有二位城隍呢?據說左邊的城隍是省級,右邊的城隍是縣級。站在殿門兩旁的兩個站像,是把門的兩個小鬼。
遼寧瀋河區大佛寺 River District, Shenyang, Liaoning Temple
  位於瀋河區大南街,於慈恩寺、般若寺相鄰,因寺內佛像高大而得名。相傳此寺為唐朝所建,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時曾發現、唐代殘碑和一些殘存法器。乾隆十二(1747年)、五十六年(1791年)重修。最初衹有寺宇十二間,宣統年間已年久失修,經住持修真修繕,始改舊如新。1916年(民國五年)比丘尼常慧為擴建此寺,多方化緣求施,數年之後不僅修繕了舊有寺宇,而且又有新的增建擴建,致使大佛寺規模完備。擴建之後的大佛寺計有山門、中殿、大殿、東西配殿、東西廂房,東園平房等共三十餘間,建築面積達540餘平方米,占地面積3600多平方米。中殿供奉地藏王菩薩,椐《神僧傳》記載,地藏王菩薩生於新羅國王室,姓金名喬寬,唐朝時到九華山修煉成佛、。因為它“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地藏”,故名地藏王。大殿供奉釋迦牟尼。“釋迦”是族姓,“牟尼”是仁、寂之意。也可以解釋為釋迦族的聖人。他原本是古印度的淨飯王子,傳說他在三十五歲時在畢鉢羅樹下打坐,經過七天七夜的冥思苦相,悟道成佛。寺內藏有1939年刻《奉天大佛寺記》碑,記載此寺修建經過。
  現在,中殿、大殿、東西配殿等已經修繕如新。
四川內江市大佛寺 Neijiang City Temple
  大佛寺位於內江東興街道城區沱江河邊。始建於民國27年(1938年)。因石刻一大佛於山岩上而得名,內有高浮雕大佛一尊,高近10米。。原有三層寺廟一座,內有大佛釋迦牟尼、鎮江王爺、觀音菩薩幾座石像。解放後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經東興區人民政府批準佛教為開放點後,每年農歷3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來為觀世音菩薩祝生的信徒香客就有5000人左右。1998年至1999年,重新修建為主體6層、右側4層的古典建築佛教寺廟。層層飛檐翹角,巍峨莊嚴。占地497平方米。耗資200萬元。現加有玉佛兩尊。在大佛寺神座前有匾額:“護國佑民”、“隱惡揚善”,大殿有對聯,“大佛落難半世紀現在重修;寺廟荒涼數十年而今恢復”。
  山崖刻王果、餘燮陽、僧滿融、能見和尚、梅鶴年等書畫10餘幅,氣勢恢宏。
河南鄭州市大佛寺 Buddhist temple in Henan Zhengzhou City
  河南鄭州大佛寺坐落在鄭州市西流湖畔.鄭上路南側小京水村東端,與鄭上路北側的佛光寺尼衆寺院遙遙相對.原占地百餘畝,現餘二十多畝.憑水如帶,臨路如虹.山明水秀,幽雅天成,歲月超遞,鬥轉星移.大佛寺建於何時已無證可尋,依據殘存史料(石碑)記載,這裏曾以"一百單三間鐵瓦寺"名馳一時.香火鼎盛,僧衆雲集,時末清慘遭兵焚,破敗役盡,僅餘一伽藍殿在風雨飄搖中默默地綉着大佛寺的無奈與滄桑,興衰迭變......後人感於伽藍菩薩的忠貞磊落,浩然正氣.一度稱為關爺寺.今人嘆為觀止的是雖經使年浩劫,橫掃破舊,關爺寺卻以危危之身得以興存,紅塵滾滾,滄海桑田,也許是為了緬懷那些被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雕梁畫棟,氣派萬千的佛寺遠影,不知從什麽時候起,每年二月,九月兩場廟會應時而起.蕓蕓衆生,誠意殷殷,爐臺香蕈,是祁願,是侍帶,重興大佛寺的良好心願從未停歇.此情切切,每勝一年.
  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歷經艱苦卓越的奮鬥,終於重立於民族之林,太平盛世,堯天舜日,黨的宗教政策,開宗旺義;保障公民有真正的宗教信仰自由.修復大佛寺的機緣以至圓滿,2005年以止三寶數十年的釋印華暨修學有所成,畢業於普陀山佛學院的釋印國等僧衆,在宋永聚,張梅妞,宋森,宋富寶等衆人的幫助下,以將伽藍殿修復一新.
  法興法衰,寺毀寺成,無盡劫數,不以人定,但法領人宏,事在人為,全面修復大佛寺的藍圖已經繪出,作為佛教信衆活動場所,這裏必須建成清淨莊嚴的修學聖地.成就一切有志修學的佛門精英.造就僧纔,須佛慧命,修復後的大佛寺,一定要成為弘揚佛陀正法的堅固基地.此事重大,端賴天下有識之示,同鑲共舉,祁願世間賢達同修,施智獻策。
四川雙流縣大佛寺 Temple Shuangliu County
  在四川成都雙流縣黃竜溪古鎮回水大橋附近的象山頂上有座大佛寺。寺旁陡峭的崖壁上鑿刻有一尊大佛,這就是史稱“蜀中第二”的黃竜大佛。大佛腳下是鹿溪河,對岸是群山環抱的小平原,風景十分迷人。黃竜大佛建於明代。據《仁壽縣志》記載:“赤水岸畔,大佛一尊,高二丈有餘。兩旁置阿羅漢像,亦丈許。”當地人口碑:大佛頭頂可置方桌一張,手指粗如人臂,造像端莊,面嚮大河。原像隨寺廟一起毀於“文革”,近年修復。修復後的黃竜大佛為坐式佛像,高六十米,面積三百平方米,形態與樂山大佛相似,莊嚴端坐,面嚮河水,雙手置於膝上,兩眼平視遠方。大佛像內空心,陳列佛教藝術品。大佛左崖壁上鑿阿蘭迦葉佛兩個弟子立像,像高十米。
  從黃竜溪溪口泛舟沿鹿溪河而上三公裏,北岸邊即為 “ 大佛寺 ” ,大佛寺原建於明代,鑿刻在象册陡峭的崖壁上,高二丈餘,史稱為 “ 蜀中第二 ” 的小樂山大佛,現已毀。近年修復的坐式大佛高 60 米,由漢白玉雕成。寺這數十步有株雌雄相倚,八奇之有的 “ 竜風樹 ” 。寺前河中有生態良好的河心島和康熙年建的“ 關堰瀑布 ” 景觀。
重慶南雅鎮大佛寺 Nanya Temple Town in Chongqing
  坐落在開縣西南部的南雅鎮,為唐末宋元時期留下的石刻雕塑。寺內大佛,依山而立,就岩鑿成,佛身依岩迭坐,含笑頷首,盤腳打坐。成為巴蜀境內僅次於樂山大佛的第二大佛,現為重慶市域內第一大佛,曾為重慶電視臺天氣預報節目開縣的標志。
  大佛寺坐落在南雅鎮區北部,分為大雄寶殿、觀音閣、三聖堂等上三殿和下殿戲樓,大佛便居於大雄寶殿正中。佛像巨大,身高10.8米、佛座寬6餘米,掌中捧着巨大的佛珠,刻工粗獷,綫條明快,神態慈祥,形貌生動。兩腳心間距3米,可容一成人睡臥。兩耳垂肩,慈眉善目,盤坐於蒲團之上。佛像完全雕鑿在整體懸崖巨石上,工藝精湛,雄偉壯觀。據考證,大佛大約始建於唐末,一馮姓石匠歷時43年鑿像立廟,直至無疾而終。接着北宋真宗景德3年,萬州一李姓巨商攜金來到南雅,請工匠修成上三殿,將大佛塑像鑿離於岩體,並給佛像鍍金。明神宗萬歷3年,著名僧人破山海明來此暫居,廣植花草樹木,並在廟前親手栽植桂花樹兩株,後雲遊至梁平雙桂堂定居,成為雙桂堂開山祖師和西南佛學始祖。大佛寺歷經6朝954年連續修建,現已頗具規模,遠近聞名,成為重慶東北部地區重要的佛教聖地和旅遊勝地。
  正殿右側建有藏經樓,收藏着幾十種數千册經書。其中有出生於開縣中和鎮、畢業於中國佛學院的留美院士智慧法師從1995年至1998年間陸續郵寄的千餘册經書,包括極其珍貴的《千古名僧玄奘》、《佛教修學要典》等書籍。殿外右邊的觀音閣內,排列着身高1.5米的十八羅漢塑像;左邊三聖殿供塑着西天三聖,耳樓分別塑有財神、韋佗、靈官等各種神像。出得殿門,經甬道拾級而下,衹見兩尊口含石寶的巨獅守護左右,圍墻兩側撐出兩株正在抽枝換葉的高聳的桂花樹,孕育着濃濃的香氣。這想必便是當年破山祖師親手栽植的桂花樹。
黑竜江齊齊哈爾大佛寺 Great Temple of Qiqihar in Heilongjiang
  又名大乘寺,位於黑竜江齊齊哈爾市,始建於1939年,1943年竣工,占地4萬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由山門、配殿、正殿、前殿、後殿組成。正殿周圍有7座配殿,配殿為抖拱式建築,屋頂由彩色琉璃瓦鋪成,均高4米,寬3.3米。長8.3米,各5間。7座配殿與山門組合,成八卦形排列,配殿與山門之間由塗紅磚墻連接。距山門26.3米的中軸綫上,是天王殿(前殿)。高、寬均4.6米,長12米,各5間,中三間連貫為一。供奉彌勒佛祖,坐北面南,高4米,下首左為阿彌陀佛,右為燃燈佛。東單間供奉觀世音菩薩,西單間供奉地藏王菩薩。距天王殿18.3米的中軸綫上是大雄寶殿(正殿),是大乘寺的主體建築,高4.8米,寬8.3米長12米,各五間。屋脊上雕有背馱1.5米高寶塔的麒麟,排檐下為各種珍奇動物的彩色木雕。正殿中間供奉釋迦牟尼佛,左首文殊菩薩,右為普賢菩薩。隔扉後為坐南面北的觀世音菩薩。東單間供奉太上老君,西單間供奉孔聖人。距大雄寶殿18.3米的中軸綫上是藏經樓(後殿),兩層,每層高4米,各五5間。樓下中室供誦經用。距藏經樓18.3米的中軸綫上是北配殿。新闢有500羅漢堂和全市最高觀世音(高8米)供奉殿。
山西稷山縣大佛寺 Jishan County Buddhist temple in Shanxi
  時代:金、明、清
  地址:稷山縣縣城東北1公裏處的高崖上
  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積42450平方米。正殿為樓閣式建築,依崖而造。前有抱廈三間。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重檐懸山頂。殿內存彌勒佛彩塑一尊,佛像依崖雕塑,高14.70米,除手部殘損外,其餘保存完好。
  正殿西側,尚存有十王洞和十六羅漢洞。該洞係人工鑿成,深9米,寬3米;內塑地藏塑像,高1.55米,兩側侍童高1.32米,十王塑像分立洞之左右兩旁,高0.69米,保存完好。
  寺內存有元、清重修碑6通,石碣2塊。
雲南通海縣大佛寺 Tonghai largest Buddhist temple in Yunnan
  坐落在河西鎮城正中,又名“大興福寺”,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寺為二進院,正殿五開間,重檐歇山頂擡架式木構架,前後檐計拱用材較大,雕刻粗糙,檐枋、柱頂元裝飾,鬥拱部分架遺元代構件,保存着元、明代建築風格,是通海縣遺存最早的建築物。2001年4月30日列為市第一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重慶市潼南縣大佛寺 Temple Tongnan County of Chongqing City
  潼南大佛寺
  大佛寺位於四川省潼南縣城西一公裏定明山下。寺創於唐鹹通年間(860-873年),初名“定名院”,又名“南禪寺”。後因宋朝在寺內依山鑿一大佛,改稱“大佛寺”。明朝在大雕像之上覆蓋七重飛閣以蔽風雨,今尚完好,寺內古壁上存有歷代名人題詠,其中飛霞、天開圖畫等,頗有藝術價值。該寺現在尚存大佛殿、觀音殿、玉皇殿等木結構建築,多係清末遺物。其中大佛殿堪稱壯觀,殿高33米,依山傍水,高閣飛檐,結構獨特。殿內存釋迦牟尼坐像一尊,周身貼金,金光燦燦。像高27米,結跏趺坐,頭係蠃髻,襢胸,套雙領外衣,左手置於膝間,右手平胸,施無畏印,形態莊嚴肅穆,雙目炯炯傳神,氣勢尤為雄偉。
  據碑記所載,潼南大佛始鑿於唐朝末年,先鑿佛首,北宋靖康丙午年(1126年)開雕佛身,至南宋紹興辛末(1151年)全像竣工,前後歷時二百多年,是石刻造像中罕見的珍品,為“蜀中四大佛”之一。寺院區內存有大小造像七百餘軀,宋至清朝題刻碑碣83則,是重慶境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另外,在大佛寺側的崖壁上,集中了七個年號的洪水題記。題刻始刻於明,續有大明正德十四年、乾隆四十六年、同治十二年、光緒十五年、民國三十四年、1981年歷次大洪水標記綫和題記。此崖壁集多個年份不同的洪水題刻於一處,可以比較歷次洪水在此境內的高程,對探索古代洪水的演變規律,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
  大佛寺傳承法係為臨濟宗,傳法興寺祖師有釋德修、釋蒲智、釋界遠法師等。另外,道士王了知、居士鄧利成亦為著名興寺大德。大佛寺歷史上曾重建三次,前兩次(1151年、1278年)分別由鄧利成、馮輯、清暉所建;最後一次是民國十一年重建。寺內有八丈金仙為鎮寺之寶;乾隆臨駕大佛寺時黃羅帳為重要文物;另有僧捨利塔一座,塔主是悟法禪師。
  大佛寺現任住持是寂扶法師,73歲,四川閬中人,師從海果法師。他還同時兼任碧雲寺法師。
近義詞
大佛寺
相關詞
重慶長江大橋橋都西夏潼南佛教南部寺廟
禹跡山遼寧鞍山千山
包含詞
大佛寺鄉大佛寺村
大佛寺景區勐泐大佛寺
千山大佛寺勐拉大佛寺
金華大佛寺大佛寺煤礦
山丹大佛寺潼南大佛寺
大佛寺石窟閬中大佛寺
張掖大佛寺彬縣大佛寺
新昌大佛寺大佛寺戰役
石空大佛寺廣州大佛寺
南部大佛寺江津大佛寺
大佛寺造像瀋陽大佛寺
西夏大佛寺西寧大佛寺
大佛寺留題休假大佛寺
南雅大佛寺大佛寺遺址
石門大佛寺榮縣大佛寺
大佛寺社區交河大佛寺
靜思大佛寺大佛寺橋下
廈門大佛寺瑪納斯大佛寺
大佛寺風景區南部縣大佛寺
潼南縣大佛寺黃財神大佛寺
大佛寺摩崖造像紹興新昌大佛寺
大佛寺長江大橋彬縣大佛寺石窟
唐代晉陽大佛寺婆羅浮屠大佛寺
重慶潼南大佛寺瑪納斯縣大佛寺
張掖大佛寺壁畫大佛寺風景名勝區
大佛寺景區管委會新昌大佛寺風景名勝區
四川潼南縣大佛寺石琴重慶大佛寺長江大橋
新昌·大佛寺義縣旅行社大佛寺賓館
四川省綿陽市魏城大佛寺邢臺市新河縣大佛寺
張掖市恆利商貿有限公司大佛寺旅遊服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