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區域概況
地處甘肅省華亭縣西北部,北連平涼市崆峒區,西接山寨鄉和寧夏自治區涇源縣,南部、東部與策底鎮毗鄰,總面積72.19平方公裏。鄉政府駐河西村,距縣城23.5公裏。全鄉轄7個村,40個生産合作社,53個自然村。2003年末全鄉總人口8157人,其中農業人口8157人1892人,城鎮人口139人。全鄉人口中男4111人,女3989人,總勞力5120人,占總人口的63%。全鄉總面積為72.19平方公裏,擁有耕地27737畝,人均3.4畝。
自然地理
四面群山起伏,中為河𠔌地,平均海拔1626米。策底河由西嚮東橫貫全境。河𠔌地帶地勢較寬闊平坦,水利條件優越,為全鄉糧、麻主産地。氣候高寒乾燥,無霜期短,自然災害頻繁,常有春旱、伏旱、霜凍和冰雹危害農作物。
資源特色
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礦藏有石灰石、砂石、磷礦石等。林豐草茂,植被良好,全鄉有天然人工林地1.2萬畝,草場2.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1%。文物古跡有建溝石佛群,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原寺廟建築已毀,現留遺址及石雕佛像28尊,存於飛鳳山,保存比較完整,對於研究北魏文化藝術有一定的價值。旅遊資源有野狐峽。農副土特産主要有:大豆、大麻等,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洋芋為主。藥材有柴鬍、黨參、獨活等。
交通通訊
河西鄉距平華公路7.5公裏,跨省涇華路橫穿全境,鄉村路4條20公裏,縣鄉道路2條13.5公裏;通訊較發達,電話實現了程控化,現有移動通訊基站1處,小靈通基站1處,2003年完成了有綫電視通達鄉鎮工程,實現了有綫電視縣鄉同網;開通電信寬帶,接入用戶2戶。基本實現了村村通電、通路、通郵、通信息。
經濟狀況
工農業總産值6016.2萬元;農業總産值1062.7萬元;糧食總産量4360噸;大口徑財政收入11.7萬元;畜牧業總産值318萬元;2005年末總人口達到8134人。
工業:全鄉有工企業7戶,其中:集體企業1戶,私營企業6戶,個體工商戶425戶。
農業及基礎設施:擁有耕地27737畝。其中:①小麥面積9300畝;②玉米麵積6147畝;③洋芋3000畝,其中坑種洋芋2700畝;④豆類面積900畝;⑤油料面積1730畝;⑥蔬菜面積500畝;⑦藥材面積1360畝;⑧退耕還林(草)面積4800畝。水利設施有楊莊嚮陽渠和建溝渠,共有支鬥渠27條10320米,5000立方高位水池1處,有效灌溉面積2300畝。
畜牧業:全鄉大傢畜存欄8357頭(口、衹),其中牛3910頭。2005年末豬存欄2427口,羊存欄2020衹。當年牛出欄1950頭,豬出欄3256口,羊出欄3980衹。建成高標準溫棚養畜專業村3個,全鄉共有標準化養畜溫棚775座。 |
|
區域概況
位於青海省貴德縣境中西部,距縣府駐地3千米。人口2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藏、土等少數民族,回族占總人口的24%。面積433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轄格爾加、下馬傢、下排、下劉屯、上劉屯、北房、紅岩、大戶、貢拜、江倉麻、加莫臺、加莫河灘、纔日堂、加洛蘇河、木幹、本科、瓦傢、溫泉、多哇、賀爾加、拉及蓋、多勒倉山坪、西山灣、山坪園藝場25個村委會。
歷史沿革
1931年(民國20年)設劉屯鄉,1949年並入當東鄉,後改上當東鄉,1956年與下當東鄉、溫泉鄉合併為當東鄉,1958年歸貴德公社,1959年分設河西公社,1984年改為河西鄉。2001年1月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6號文批復:撤銷河西鄉,設立河西鎮。 |
|
620824203000 河西鄉 620824203200 景兒窪村 620824203201 建溝村 620824203202 新莊村 620824203203 新西村 620824203204 楊莊村 620824203205 河南村 620824203206 河西村 |
|
【河西鄉】
自然環境:河西鄉平均海拔1700
米,年均降雨t537毫米,年平均氣溫
8℃,全年無箱期142天。年末常用耕
地面積1849萬畝,鄉鎮行政區域面積
7219萬畝。
行政區劃:轄村民委員會7個.
人口情況:鄉鎮總戶數1874戶,鄉
鎮總人口8134人,鄉鎮從業人員
4718人。
六通情況:通電的村7個,通郵的
村7個,通電話的村7個,通公路的村5
個,通有綫電視的村1個。
經濟指標:2005年,國內生産總值
2432萬元,糧食播種面積1664萬畝,糧
食總産童4447噸,財政總收人216萬
元,財政支出2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
人1015元。
文教衛生:學校總數7所,在校學
生總數1357人,教師總數76人.醫院、
衛生院1所,醫生數12人,病床5張。
名優特産:大麻
旅遊景點:建溝石佛群 |
|
一、基本情況:
河西鄉成立於1989年9月,位於臨夏縣最東端,地處劉傢峽庫區上遊,距臨夏市約15公裏,共有10個行政村,40個合作社,1802戶、8943人,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64%,占地面積13。09平方公裏,總耕地面積5353.75畝,人均耕地0.6畝。2006年,完成農業總産值1535萬元,工業總産值8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49元。
二、資源優勢:
河西鄉群衆具有豐富的養殖經驗,畜牧業比較發達,甘肅省天地乳品有限責任公司已成為臨夏縣的竜頭企業,塔張地母宮旅遊資源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自來水覆蓋率達到100%,大莊、楊傢、常傢、李傢、塔張5個村的460戶群衆拉通了有綫電視,全鄉有5所中小學校。
三、特色經濟:全鄉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主要以水果、花椒和大白菜為主,水果和杏子州內已享有盛名。
四、發展規劃: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结帶領全鄉廣大幹部群衆,以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縣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按照“農業水利為基礎,花椒瓜果作支柱,維穩禁毒是關鍵,人口計劃要靠實,項目邁上新臺階,産業結構調整為主綫,培育支柱産業,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和養殖業,加大勞務輸轉力度,正確處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倡導健康嚮上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經濟社會和‘三個文明’健康、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積極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 |
|
- : Hexi township
|
|
河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