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317200 代碼:331023 區號:0576
拼音:Tiān Tāi Xiàn,Tiantai Xian
天台縣位於浙江省東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9°08′,東經121°01′。總面積1432.09平方千米,總人口55.58萬人(2005年)。
天台縣轄3個街道、7個鎮、5個鄉:赤城街道、始豐街道、福溪街道;白鶴鎮、石梁鎮、街頭鎮、平橋鎮、坦頭鎮、三合鎮、洪疇鎮;三州鄉、竜溪鄉、雷峰鄉、南屏鄉、泳溪鄉。縣人民政府駐赤城街道中山東路314號。 |
|
天台縣位於浙江省東中部,臺州市北部,東連寧海、三門兩縣,西接磐安縣,南鄰仙居縣與臨海市,北界新昌縣。總面積1432.1平方公裏。縣境屬浙東丘陵山區,山丘占82.3%,耕地占13.7%,溪流山塘占4%。四季分明,溫暖濕潤,氣候宜人。水資源年平均總量12.37億立方米,水質良好。 礦藏有金、銀、銅、鉛、鋅等20種。
三國吳大帝黃武至黃竜三年間(222~231)始置縣,名始平。五代吳越天寶元年(908)改名天台,後改臺興。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復名天台,沿用至今。1949年5月24日,天台解放,成立縣人民政府。1997年,轄9個鎮,10個鄉,人口53.8萬人。
天台縣位於浙江省東中部,以境內天台山得名,東連寧海、三門,西接磐安,南鄰仙居、臨海,北界新昌。地處北緯28°57′02″-29°20′39″、東經120°41′24″-121°15′46″之間。東西長54.7公裏,南北寬33.5公裏,總面積1420.70平方公裏。天台山脈由縣西嚮東北蜿蜒,西南綿亙大雷山脈,形成四面環山中部較為平坦的丘陵盆地。東部最高的蒼山頂海拔1113米,北部華頂山海拔1110米。始豐溪兩岸河𠔌平原海拔50-120米。天台盆地呈三角形,低山和丘陵占全縣總面積81%,河𠔌平原和臺地占19%。溪流分屬椒江、曹娥江、白溪、清溪、珠遊溪5個水係。始豐溪貫穿天台盆地,全長132.7公裏(境內長68.5公裏),流域面積1610平方公裏(境內流域面積1111.54平方公裏)。境內支流40多條,其中三茅溪主流長26.5公裏,流域面積157.5平方公裏;蒼山溪主流長22公裏,流域面積163平方公裏。土壤有5個土類,10個亞類,37個土屬,95個土種。其中紅壤類占全縣土地總面積61.7%。森林覆蓋率56.3%。域內行政區劃變更頻繁。1949年設6區56鄉。1958年全縣設7個區級人民公社。1970年設7區1鎮32個公社。1984年體製改革,人民公社改稱鄉人民政府。後經撤區擴鎮並鄉,目前全縣設3個街道7個鎮5個鄉。
天台縣距省城杭州市223公裏,到寧波141公裏,至椒江110公裏。縣界總長310.15公裏。其中與新昌縣接邊的縣界長79.53公裏,占縣界總長度的25.65%;與寧海縣接壤的邊界長54.17公裏,占縣界總長度的17.47%;與三門縣交界的縣界長19.4公裏,占縣界總長度的6.26%;與臨海市接邊的縣界長58.8公裏,占縣界總長度的18.96%;與仙居毗鄰的縣界長25.66公裏,占縣界總長度的8.27%;與磐安相鄰的縣界長72.52公裏,占縣界總長度的23.38%。
氣候
天台縣位於浙江省東部、臺州市的西北部,因天台山而得名。地處東經120°41'24"~121°15'46",北緯28°57'02"~29°20'39"。東連寧海縣、三門縣,南鄰臨海市、仙居縣,西接磐安縣,北界新昌縣。東西長54.7公裏,南北寬33.5公裏,總面積1421平方公裏。縣城距省會杭州223公裏,至寧波市141公裏。天台總面積1432.09平方公裏,是中國東南沿海對外開放縣之一。全縣轄12個鄉(鎮),3個街道,總人口52萬,縣人民政府駐地城關鎮始豐新城。天台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適中,溫和宜人,年平均氣溫16.8℃,降雨量1320mm,適宜多種作物生長。縣地處臺州、寧波、紹興、金華等四地區的交接地帶,國、省道和縣、鄉公路縱橫交錯,“上三綫”(上虞至三門)高速公路貫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 天台縣屬於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具有四季分明、降水豐富、熱量充足的氣候特徵。又因四周山體環繞,中間低平,小區域氣候特徵顯著,帶有一定的盆地氣候色彩。
四季特徵
春季始於3月28日,終於5月27日,計61天。氣溫呈波浪式回升,南北氣流交替加劇,低氣壓及鋒面活動頻繁。因此,降水增多,風嚮多變,常出現連續低溫陰雨天氣。有時冷暖空氣交替激蕩,形成拉鋸局面,天氣陰晴不定,故有“春天孩子臉,一天變三變”之說。夏季始於5月28日,終於9月27日,計123天。東南海洋來的溫度高、濕度大的暖濕氣流增強,與還有一定勢力的北方冷空氣相遇,形成陰雨連綿的“梅雨”季節。隨着冷空氣的進一步衰退與活動位置的北上,我縣盛夏時期在一致的副熱帶高壓控製下,除午後有局部雷陣雨外,以晴、熱、少雨為主,常出現伏旱。7—9月受熱帶風暴(包括臺風)影響,常出現狂風暴雨。秋季:始於9月28日,終於11月27日,計61天。暖濕的氣流開始衰退,常有小股冷空氣侵襲,鋒面活動開始增多,常形成陰雨天氣,即農歷俗稱的“八月烏”。中秋以後,冷空氣勢力進一步加強,又受長江下遊小高壓影響,天氣穩定,秋高氣爽,有“十月小陽春”之說。鼕季,始於11月28日,終於翌年3月27日,計120天。多晴朗寒冷天氣。遇有強冷空氣影響,會引起劇烈的降溫,並伴有大風、大雪和冰凍天氣。 |
|
天台縣因天台山而得名,位於浙江省東部、臺州地區西北部。東連寧海、三門,西接磐安,南鄰仙居,北界新昌,東西長54.7公裏,南北寬33.5公裏。天台縣歷史悠久,境內山巒重疊,溪流縱橫,氣候溫和,物産豐富;是擅有山水之利的半山區縣,既是人文薈萃的文物之邦,又是風景秀麗的旅遊勝地。 天台地處浙東丘陵南部,山地占縣總面積82.3%,俗稱“七分山、二分田、一分水”。天台山脈、大雷山脈蜿蜒縣境南北;始豐溪橫貫東西,形成一封閉式的三角形盆地,稱天台盆地,縣城即位於該盆地的中心地區。天台臨近東海,緯度較低,受季風影響較大,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鼕季溫暖,夏季炎熱。
三國吳大帝黃武至黃竜三年(222~231年)之間,從會稽郡章安縣分置始平縣,此為天台建縣之始。太平二年(257年)改屬臨海郡。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名始豐縣。東晉穆帝永和三年(347年)在縣南分設出樂安縣(今仙居縣)。南北朝齊時改始豐縣為始平縣,梁時改屬赤城郡,陳時復名始豐縣,仍屬臨海郡。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平陳,並始豐入臨海縣,屬處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年)屬永嘉郡。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分臨海復置始豐縣,屬海州,761年改名唐興,屬臺州。
五代時屬吳越國,曾名唐興、天台、始豐、臺興,均屬臺州。公元960年,又改臺興為天台,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吳越歸宋,天台亦歸宋,屬臺州。
元代,天台屬江浙行省浙東道臺州路。明代屬浙江布政使司臺州府。清襲明製。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製存道製,天台改屬會稽道。1932年以後基本屬浙江省第六行政督察區。
解放後天台縣絶大部分時期屬臺州專區,其中有幾年劃歸寧波專區。現屬臺州市。 |
|
天台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稱。南朝陳太建七年(575),高僧智率徒入山,在佛隴山南建草庵說法,先後22年,創佛教天台宗,傳至日本、朝鮮。國清寺成為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唐、宋時,高道司馬承禎和邑人張伯端先後居山隱修,桐柏宮成為道教南宗祖庭。赤城山玉京洞為道教第六大洞天。天台又是山水畫傢項容、高僧道濟(濟公)、植物學家陳詠、文史學者徐一夔、旅遊文學家齊周華、史地學家齊召南的故鄉,名詩人寒山子的隱居地。石梁雪瀑、華頂歸雲、桃源春曉等“天台八景”以及天姥山萬馬渡等勝景名聞遐邇。1988年8月,國務院公佈天台山為國傢級風景名勝區。 |
|
天台的水資源是華東地區最豐富的縣份之一,可開發利用的水資源潛力很大,投資42億元的大型抽水蓄能電站--桐柏抽水蓄能電站已打響了開工第一炮。天台是全國100個農村電氣化試點縣之一,小水電裝機容量居浙江之首,年發電量1億千瓦以上。天台的水資源不但豐富,而且是東南名泉,質量上乘。
天台縣自然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藏資源有20多種,其中金、銀、鉛、鋅、花崗岩、石英石、砩石等,儲量大,品位高。天台的古生物資源藴藏也很豐富,初步統計,恐竜蛋、骨化石藴藏覆蓋面積近230平方公裏。 |
|
茶葉
天台山是我國最早産茶地之一,漢末高道葛玄在華頂峰施種,至今"葛玄茶圃"尚存有距今1800年的"茶祖"。天台山雲霧茶得雲霧滋潤,以香淳、汁濃著稱,品質特佳,多次在國際、國內獲奬,被譽為"佛天雨露、帝苑仙漿"。唐、宋時日僧最澄、榮西將天台山茶籽、茶藝傳至日本,天台山成為日本茶道的源頭。天台山茶道表演團曾出訪日本等國傳播茶文化,並在中國杭州國際茶文化節上,榮獲"茶藝精深"的奬牌。
高山蔬菜
高山蔬菜基地已突破萬畝,為全國最大的高山蔬菜基地之一,品種豐富,産量較大的有茄子、甜椒、黃瓜、西紅柿等,産品暢銷上海、浙江等大中城市,並遠銷港澳及東南亞地區。
水果
天台的果品資源十分豐富,産量較大的有柑橘、桃、梨、楊梅、青梅、葡萄、枇杷、柿等品種。其中本地早柑橘,別名天台蜜橘,建國前就已名揚上海。
山珍
天台多山地丘陵,衍生着品種繁多、數量較大的山珍,是沒有任何污染的緑色食物。其中蕨菜、菌類、獼猴桃、板慄、竹筍等數量較大。
藥材
天台山有上千種中藥材,尤以白术、茯苓、石斛和被稱為長生不老藥的"天台烏藥"聞名。目前,萬畝中藥材基地已逐步開發形成。 |
|
科學技術
全面實施科技興縣戰略,大力推進科技興廠、科技興農,被評為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2001年被命名為省科技進步先進縣。全縣突出科技成果轉化,"一優兩高"農業和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傾斜。近年來,全縣共實施技術改造項目600餘項,開發國傢級新産品4項,省級新産品67項。浙江天皇野生植物有限公司等3傢企業被省科委認定為省區外高新技術企業,8傢企業被認定為縣科技型企業。
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教育結構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趨嚮合理,教育質量得到提高。順利通過省"兩基"驗收,分別被國傢教委、省政府授予"基本普及九(八)年製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縣"稱號。至2001年,高考萬人比連續8年居臺州第一,初升高比例提高到71%。目前,天台中學為省一級重點中學,平橋中學為省重點中學,縣職技校為省示範性職業學校,並升格為職業中專,恩美幼兒園為省示範性幼兒園。
醫療衛生
縣、鄉、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已基本健全,以鄉鎮為單位的初保工作全面達標;縣人民醫院、中醫院全面實施科教興醫戰略,已分別達到國標二級乙等綜合性醫院和國標二級乙等中醫院標準,許多新技術、新項目已達到全市領先水平。
文化藝術
1999年,天台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藴,被命名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天台有一大批保存完好的古建築、古街道,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價值,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傢,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1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正在製訂中。天台文化有着廣泛的群衆基礎,每逢傳統廟會或喜慶節日,都要開展多姿多彩的娛樂活動:舞竜、舞獅、舞麒麟、擡閣、頂大旗竹、唱蓮子行、打古亭演奏十番,五光十色,令人目眩神迷。
2002年4月10日,街頭鎮壓獲“東海文化明珠”鄉鎮稱號;5月10日,該縣選送的《竜飛鳳舞》獲浙江省第三屆廣場文化藝術節開幕式暨全省廣場民間舞蹈新節目展演中獲優秀節目展賽奬和優秀編排奬。11月21日,該縣成功舉辦“天台山杯”浙江省首屆廣場民族民間器樂合大賽,器樂《竜之珠》獲演出、創作兩項金奬,《吉祥平安》獲創作金奬、演出銀奬。
天台工藝品也獨樹一幟,工藝美術大師金全纔的玻璃雕刻在國際上享有較高知名度,"浙江四雕"之一的漆金木雕遠銷東南亞、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傢和地區,其中漆金木雕作品"千手觀音"被故宮收藏。
體育
天台人民素有習武健身之傳統,愛好體育之風蔚然,先後被命名為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田徑之鄉等稱號,2001年成功舉辦省五屆田徑運動會,並榮獲浙江省縣級運動會五連冠。天台縣是全國第一個圍棋之鄉,也是圍棋國手俞斌的故鄉。武術、拳擊、散打、摔跤等競技項目具有較強實力;解放軍拳擊隊在天台設立了青少年訓練基地。
2002年5月13日,全國圍棋甲級聯賽浙江主場比賽在天台舉行;5月31日-6月4日,成功舉辦“安廈房産杯”2002年全國跆拳道錦標賽暨亞運會選撥賽;10月26日-27日,成功舉辦全國田徑冠軍賽暨大奬賽總决賽。
大衆傳媒
全縣13個鄉鎮在2000年底已實現有綫廣播電視光纜聯網,成為全省縣(市)實現鄉鎮全部光纜聯網較早的縣;並消滅了電視空白村,實現了村村通廣播電視。全縣目前有綫電視用戶發展到7萬戶。《天台報》已辦成日報,發行量1.5萬份。天台廣電IP寬帶網、天台電信IP寬帶網相繼在2001年9月與11月開通,使天台的Internet用戶可以實現寬帶上網,全縣現有各類網站100多傢. |
經濟發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
2008年,天台縣生産總值(GDP)97.99億元,比2007年增長11%,其中第一産業實現增加值7.98億元,增長2.1%,第二産業44.63億元,增長11.9%,第三産業45.38億元,增長11.8%;三次産業比例由此及彼007年的8.6:45.3:46.1調整為2008年的8.1:45.5:46.3。
工業經濟
1997年天台縣共有工業企業2531傢,工業總産值28.7億元。從1998年起,企業産權制度進行了徹底改革,全縣工業經濟高速發展,形成了具有集群優勢、區域塊狀經濟特色明顯的以非公有製經濟為主體的現代工業雛型。經過短短8年的發展,到2008年全縣共有工業企業3529傢,實現工業總産值127億元,全社會工業出口交貨值達33.7億元。全縣已形成以工藝品、機電、橡膠塑料、産業用布、醫藥化工、飲料酒等六大行業為支柱的産業格局,並相繼獲得了“中國過濾布名城”、“中國汽車用品生産基地”稱號,“中國(天台)橡膠工業城”正在積極申報中。
一、工藝品行業。工藝品行業是天台三大傳統産業之一,全縣工藝品企業大部分集聚在坦頭鎮一帶,頗具區域特色,1990年該鎮工業品出口交貨值1.09億元,成為臺州市第一個外貿出口億元鎮。2005年共有1429傢生産企業,工業總産值25.9億元,産值和出口交貨值在各個支柱行業中居第一。
二、機電行業。以浙江銀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為行業竜頭的機電工業註重科技創新和自主研發。2005年431傢企業創造了24.3億元工業産值,其中36傢規模上企業的工業産值達到13.4億元,占到規模上工業産值的21.5%。行業中多傢企業為銀輪公司提供配套産品,增強了産業鏈的影響力和發展潛力,對其他行業起到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三、橡膠塑料行業。現有463傢企業,2005年工業産值21.5億元。企業主要集中在洪疇鎮和三合鎮,市場意識強,外銷起步早,出口份額大,有較大的國外市場。38傢規模企業積極轉變原先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自主品牌,推行現代化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進一步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引進先進的生産設備,提升産品的科技含量和産品檔次,真正實現竜頭帶動作用。
四、産業用布行業。天台縣平橋鎮的産業用布生産歷史悠久,行業地域優勢獨特,是目前全國最大的過濾材料生産基地。被浙江省列為“九五”期間重點扶持和建設的十大紡織基地之一。2005年,工業總産值13.6億元,40多個品種的産品遠銷國內外,其中,機織過濾布産品占國內市場70%多的份額。
五、醫藥化工行業。創新理念引導着整個行業的發展,2005年天台縣醫化行業24傢企業積極推行清潔生産,並逐漸實現嚮生物醫藥産業成功轉型。天皇藥業公司應用細胞工程技術培育出組培苗,鐵皮石斛人工繁育及鐵皮楓鬥晶係列中藥製劑高技術産業化項目,列入國傢高技術産業化示範工程。天台藥業采用生物酶進行酰胺水解生産7-氨基去乙酰氧甲基,利用微生物發酵法生産黴菌氧化物,其項目獲得國傢重點技術創新項目。銀象公司到2005年底,乳酸鏈球菌素産品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超過85%,在國際市場占有率達70%,成為中國食品添加劑和食品配料行業的百強企業和世界乳酸鏈球菌素的生産大戶。
六、飲料酒行業。此行業儘管企業傢數衹有12傢,但臺州市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引進項目就落戶行業中的浙江石梁酒業有限公司。合資後的紅石梁集團已成為全球“低度淡爽型”啤酒技術研發中心、全球最大的低度啤酒生産基地、全球十大品牌之一貝剋啤酒亞太區唯一生産基地,將近6億資産的大企業佐證了整個行業的實力。
在“開放立縣、産業強縣、城市興縣、生態名縣”四大戰略指引下,牢固樹立工業至高無上的思想,走精品工業之路,涌現出了浙江紅石梁集團有限公司、浙江銀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皇藥業有限公司、浙江銀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具備獨特核心競爭力、科技含量高、上規模、上檔次的工業竜頭企業。目前,全縣共有各類國傢級項目15個,省級項目30個,省級技術中心4個。2005年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達到17傢,銷售收入超5000萬元企業達到34傢。
堅持以人為本,大力促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健康協調的可持續發展,天台縣將繼續創造優質高效的發展環境,使天台越來越成為投資者的創業天堂。歡迎國內外有識之士來天台洽談貿易,投資興業,共創美好未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天台縣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1978年,國內生産總值0.85億元,人均國內生産總值189元,糧食總産13.76萬噸,畝産241公斤,社會商品零售總額0.43億元,固定資産投資1647萬元,職工年人均工資516元,農民年均收入133元。1997年國內生産總值26.27億元,人均國內生産總值4893元,糧食總産17.49 噸, 畝産305公斤,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4億元,固定資産投資42366萬元。地方財政收入達0.63億元,職工年人均工資6987元,農民年人均收入2800元。金融係統年末存貸款餘額,分別為14.36億元和9.38億元。 |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天台縣人民政府駐赤城街道中山東路314號,郵編:317200。代碼:331023。區號:0576。拼音:Tiantai Xian
天台縣轄3個街道、7個鎮、5個鄉:赤城街道、始豐街道、福溪街道;白鶴鎮、石梁鎮、街頭鎮、平橋鎮、坦頭鎮、三合鎮、洪疇鎮;三州鄉、竜溪鄉、雷峰鄉、南屏鄉、泳溪鄉。
2000年,天台縣轄9個鎮、10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407270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城關鎮 106627 白鶴鎮 35012 石梁鎮 11632 新中鎮 12632 街頭鎮 26800 平橋鎮 50056 坦頭鎮 32452 三合鎮 22925 洪疇鎮 13584 三州鄉 6613 屯橋鄉 11012 鶴樓鄉 9988 竜溪鄉 5156 雷峰鄉 9360 麗澤鄉 18992 山河鄉 10708 南屏鄉 7690 灘嶺鄉 8092 泳溪鄉 7939 |
|
韓國全羅南道和順郡、日本櫪木縣岩舟町 |
|
張伯端 (?~1082)為北宋道士,金丹派南宗五祖之一.
賈似道 (1213~1275年), 南宋人,右丞相
賈小姐 賈涉之女,理宗之妃,賈似道是她的弟弟
濟公(1130-1209)出生於天台,是南宋禪宗高僧,法名道濟。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駙馬、鎮國軍節度使。李傢世代信佛。父親李茂春和母親王氏住在天台北門外永寧村。
許傑(1901一1993),原名世傑,字士仁。從小學教員成為大學一級教授、著名作傢和文學評論傢, 載入劍橋《世界名人辭典》。
虛雲和尚(1840-1959)是現代著名的禪宗大師,名滿天下,望重宗門,世傳是明末高僧憨山大師轉世。虛雲誕生於1840年,圓寂於1959年,世壽120年(僧臘一百零一年,戒臘一百年),與趙州從諗齊年,是我國的瑞人。
徐靈府,自號默希子,後號桐柏徵君,浙江錢塘天目山(今浙江余杭)人。是我國中唐時期一個著名的道教徒,又是一個擅長“闢𠔌”的氣功學者。其生卒年代不詳,約活動於唐德宗貞元至唐懿宗鹹通(785~874)時期。
齊召南(1703一1768),字次風,號瓊臺,晚號息園,天台城關人,幼聰穎,稱"神童"。清雍正七年(1729)舉為副榜。十一年為博學鴻詞薦。
陸蠡(1908一1942),不僅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散文傢,而且是寧死不屈的抗日烈士。原名陸考原,學名陸聖泉。陸蠡是他的筆名。
曹天風(1903一1992),原名祖建,號國材,天台城關人。
陳泳(1035一1112),字景沂,號肥遁,又號愚一子。他本姓吳, 天台平鎮三宅人。
俞斌1967年4月16日出生。職業:圍棋棋手、教練 俞斌7歲學圍棋,11歲進體校,12歲進集訓隊。
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8年全國圍棋個人賽亞軍,第9屆「新體育杯」冠軍,首屆「名人戰」第二名,第3屆挑戰者,進入首屆「棋王賽」决賽,第2屆「五牛杯」全國精英賽冠軍,進入第14屆新體育杯循環圈子,進入首屆「大國手賽」四強。獲首屆「霸王戰」亞軍。進入第8屆、第11屆富士通杯八強,進入第1屆友情杯循環圈。獲’96「大國杯」名人邀請賽冠軍。獲第9屆「亞洲杯」賽冠軍。98雙輪杯賽冠軍,第3屆男女雙人賽冠軍,進入第3屆世界棋王賽四強,第4屆世界棋王賽冠軍。第9屆東洋證券四強,第11屆名人戰循環圈。
在第五屆中日圍棋擂臺賽中戰勝日本山城宏九段和石田芳夫九段。
1982年定為三段,1991年升為九段。
000年5月,獲得LG杯冠軍。此後他又獲得了中國第七屆棋王桂冠,並於2002年舉行的第八屆比賽中成功衛冕。
2004年5月2日俞斌獲得中國CCTV電視快棋賽亞軍,並在5月14日落幕的第16屆亞洲電視快棋賽决賽中擊敗宋泰坤七段,第二次奪得冠軍,第一次是在1997年。第三屆亞洲四強賽團體冠軍(勝山下敬吾負王立誠勝宋泰坤)。2005年第9屆LG杯力剋李昌鎬進入决賽,後獲得亞軍。2006年三星杯8強。
鄭鳴謙(1982— ),青年學者。纂有《臺州四庫》收錄兩漢至民初1500多種臺州文獻。今已刊行《臺州四庫薈要》,收錄歷代精要文獻730餘種。 |
|
- n.: Tiantai County
|
|
天台 |
|
浙江 | 醫院 | 醫療衛生 | ????業公司 | ????務管理局 | 地理 | 浙江省 | 行政村 | 村莊 | |
|
|
天台縣越劇團 | 天台縣博物館 | 天台縣中醫院 | 天台縣皮革廠 | 天台縣人民醫院 | 天台縣平橋醫院 | 天台縣妙山醫院 | 天台縣蒼山醫院 | 天台縣宏泰賓館 | 天台縣????務管理局 | 天台縣摩天大酒店 | 天台縣工藝篩網廠 | 天台縣長城長飯店 | 天台縣化纖濾布廠 | 天台縣滌棉紡織廠 | 天台縣華新工藝廠 | 天台縣婦幼保健站 | 天台縣徐恆工藝廠 | 天台縣宏宇工藝廠 | 天台縣永福工藝廠 | 天台縣平北工藝廠 | 天台縣飛達工藝廠 | 天台縣神州工藝廠 | 天台縣四通工藝廠 | 天台縣竜溪夢華工藝廠 | 天台縣華聯工藝品公司 | 天台縣第二人民醫院 | 天台縣橫潭坎石材工藝品廠 | 天台縣灘嶺亞歐工藝品廠 | 天台縣城關竹器工藝廠 | 天台縣國清氣功療養院 | 天台縣白鶴內衣服裝廠 | 天台縣夢迪絲工藝廠 | 天台縣城關水南工藝廠 | 天台縣環球工藝五金廠 | 天台縣新中裝璜工藝廠 | 天台縣蒼山新春工藝廠 | 天台縣華盛工藝品廠 | 天台縣工藝美術公司 | 天台縣坦頭登峰工藝廠 | 天台縣東橫車木工藝編織廠 | 天台縣坦頭鎮工藝聯辦廠 | 天台縣瀋園竹木工藝廠 | 天台縣新城工藝品有限公司 | 天台縣雷溪工藝塑料廠 | 天台縣坦頭日升工藝廠 | 浙江省天台縣坦頭工藝廠 | 天台縣坦頭旅遊工藝品廠 | 天台縣坦頭輕工工藝廠 | 天台縣江鳥工藝品有限公司 | 天台縣山河工藝品總廠 | 天台縣國清隋梅賓館 | 天台縣天台山大酒店 | 天台縣平橋鎮平都大酒店 | 天台縣飲服公司東風飯店 | 天台縣瑞祥皮革有限公司 | 浙江省天台縣工業用布廠蘭州經營部 | 天台縣禾楓工藝製品有限公司 | 浙江省天台縣城東工藝精編廠 | 天台縣坦頭東陳竹木工藝美術廠 | 浙江省天台縣瑞宏皮革製品有限公司 | 浙江省天台縣迎春皮革有限公司 | 天台縣永茂化纖織造有限公司 | 天台縣坦頭車木工藝編織二廠 | 浙江省天台縣明豐工藝有限公司 | |
|
|
白鶴鎮 | 街頭鎮 | 平橋鎮 | 坦頭鎮 | 洪疇鎮 | 赤城街道 | 始豐街道 | 泳溪鄉 | 城關鎮 | 石梁鎮 | 三合鎮 | 南屏鄉 | 竜溪鄉 | 福溪街道 | 三州鄉 | 雷峰鄉 | 三洲鄉 | |
天台山 | 括蒼山 | 赤城山 | 竜穿峽 | 白雲飛瀑 | 石梁飛瀑景區 | 赤城山紫雲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