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市 : 中國 >浙江 >臺州 > 臨海市
顯示地圖
目錄
在浙江省東部沿海、靈江下遊
  在浙江省東部沿海、靈江下遊。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1986年設市。人口1068萬(1995年)。名勝古跡有巾子山、東湖、桃渚城等。市北有著名的天台山風景名勝區。
概況 Linhai Shi City
  郵編:317000 代碼:331082 區號:0576
  拼音:Lín Hǎi Shì,Linhai Shi
  
    臨海市,義即瀕海。位於浙江省東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20°49′-121°41′(東磯列島為121°56′)、北緯28°40′-29°04′之間;中心坐標北緯28°50′、東經121°06′。東臨東海,南接椒江、黃岩兩區,西靠仙居,北連三門、天台。市境東西長85千米,南北寬44千米,陸域總面積2203.13平方千米,海域面積1819平方千米,總人口111萬人(2004 年)。
  
    臨海市轄5個街道、14個鎮:古城街道、大洋街道、江南街道、大田街道、邵傢渡街道;汛橋鎮、東塍鎮、小芝鎮、桃渚鎮、上盤鎮、杜橋鎮、涌泉鎮、尤溪鎮、河頭鎮、沿江鎮、括蒼鎮、永豐鎮、匯溪鎮、白水洋鎮。市人民政府駐東方大道。
  
    全市三面環山,一面靠海,大陸海岸綫總長度74千米,島岸綫153千米。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特徵。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基本概況 Basic Overview
  臨海市位於浙江東南沿海。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經濟、文化發達,至今仍保留着許多古遺址、古建築、古墓葬和大批珍貴文物,1994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傢歷史文化名城。臨海素有“小鄒魯”和“文化之邦”的美譽。自唐廣文博士鄭虔來臺州開辦學館、啓蒙教化之後,民重耕讀,教育發達,名人輩出。在歷代科舉中,出過3位狀元,1位榜眼,1位武探花,共有進士357人,其中最盛的宋代達217人。
  清光緒年間,建有中學堂2所,高等學堂6所,初等小學堂30所。歷經漫長歲月的風雨滄桑,臨海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跡、名特“四名”之城。古城墻歷史悠久,保存完好。臺州古城、譚綸畫像、戚繼光表功碑、千佛塔、桃渚城、涌泉、溪口古窯址群、鄭虔墓、翼竜化石産地保護區等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峰、珊瑚岩群分別被批準為國傢森林公園和多功能國傢級地質公園。
  臨海資源豐富,有鉛、鋅、銅、氟石、蠟石、珍珠岩、螢石、陶土、白土、墨汁土、花崗岩、玄武岩等礦藏,盛産木材、柑橘、茶葉、蠶繭、中藥等經濟作物,還有黃魚、大黃魚、墨魚、鯧魚、鰳魚、石斑魚、鰻魚、梭子蟹等海鮮産品,嚮稱“魚米之鄉,柑橘之縣”,列為全國林業基地縣和茶葉基地縣。工業生産逐步形成以摩托車、紐扣、化工、彩燈、眼鏡、汽車配件等為竜頭的企業集團和骨幹産業鏈。風景名勝繁多,旅遊資源開發條件優越,旅遊業發展迅速。
  臨海是浙江東南沿海的一座古城新市,屬沿海經濟開放區。服裝、機電、化工、建材、輕紡、食品飲料成為主要産業,並逐步走上集約化經營軌道,規模效益開始顯現。杜橋眼鏡市場成為全國四大眼鏡市場之一。2008年實現生産總值260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0.0%;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為30.7億元和16.1億元,增長15.2%和18.2%;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15.7億元,增長19.3%,其中工業性投資71.1億元,增長16.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20252元和8739元,增長8.6%和11.8%。
  農業産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建立了38個總面積達668公頃的農業示範園區和高産示範園區,形成了以水果、蔬菜、水産、畜牧、兔業、茶葉、筍竹等七大係列為主的農業經濟産業鏈。名、優、特産項目數以百計,“臨海蟠毫”、“羊岩勾青”分別成為全國、全省名茶,有柑橘、葡萄、楊梅、枇杷、慄子等五大名果。全市1994年實現荒山緑化。總庫容2.025億立方米的牛頭山水庫通過省級驗收,正式交付使用。
  內外交通方便,104國道和甬臺溫高速公路縱貫全境,臨甬(臨海至寧波)、臨金(臨海至金華)兩條省道縱橫交錯,全市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的公路網,直達北京、天津、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全國20多個城市。水路運輸有紅光深水碼頭和對外開放的液化氣專用碼頭,內外輪可通過海門港連接上海、大連、香港及世界各地港口。路橋機場距臨海市區50余公裏,可謂水、陸、空交通俱備。程控電話裝機總容量已達10萬餘門,電話普及率達到10.62%。順利通過全國第二批電氣化(縣)市和省第一批自力更生治水(縣)市建設項目驗收。
  引人註目的古城墻修復工程、涌泉寺、三峰寺等旅遊景點建設基本完工,形成了臨海觀光旅遊熱綫。現有大專院校1所,中小學616所,教育工作高標準地通過國傢“兩基”評估驗收。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和市政公用事業目標管理上了新臺階,成為“全國衛生城市”和“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縣市”。
自然地理
  臨海是浙江省省轄市,臺州市代管。位於浙江省東南沿海,西北距省會杭州市245公裏。介於北緯28°40′~29°04′,東經120°49′~121°41′之間。東靠大海,南接臺州市椒江區和黃岩區,西連仙居縣,北與天台縣、三門縣接壤。東西最大橫距85公裏,南北最大縱距44公裏,陸地總面積2203平方公裏,其中城市建成區面積18平方公裏,海岸綫長227公裏。境內背山面水,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地勢自西嚮東傾斜。括蒼山脈由西南嚮東伸展,主峰米篩浪海拔1382米,為浙東第一高峰。 西部有大雷、赤峰、羊岩諸山環立,海拔在700~1200米之間。中部是斷陷盆地,東部為濱海平原,地勢平坦,河浦縱橫。其外緣為淺海灘塗,海域有大小島嶼86個。主要河流靈江是浙江第三大河,自西嚮東橫貫全境,境內流域面積2000多平方公裏。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70.7%,平原面積占22.8%,水域面積占6.5%。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1月平均氣溫5.8℃,7月平均氣溫28℃,年降水量1550毫米,5~6月為梅雨季節,7~9月以晴天為主,夏秋之交臺風活動較頻繁。
  括蒼山主峰米篩浪,海拔1382.6米,是浙東第一高峰,被稱為“泰山之佐”,也是21世紀祖國大陸第一縷曙光首照地。括蒼山又名真隱山、天鼻山,《臺州府志》曾引用《五嶽圖序》雲:“登之見滄海,以其色蒼蒼然接海,故名括蒼。”
  臨海海岸綫長227公裏。東部為濱海平原,地勢平坦,河浦縱橫。其外緣為淺海灘塗,海域有大小島嶼86個。
  主要河流靈江是浙江第三大河,自西嚮東橫貫全境,境內流域面積2000多平方公裏。水域面積占6.5%。
  臨海市位於臺州市中北部,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氣溫17.1℃,全年積溫5370℃,無霜期241天,平均蒸發量1231.4毫米,屬濕潤地區。
  電力:有220千伏變電所2座、1103座、35千伏13座,中壓輸電綫路4000多千米,年供電量超過5億千瓦時。建有臨海括蒼山風電場。
  水産:潮間帶灘塗面積8.7萬畝。海洋資源豐富,生物品種繁多,利於海洋捕撈和海水養殖。著名的東磯漁場盛産大黃魚、小黃魚、帶魚、鯧魚、魚時 魚、石斑魚、鰳魚、馬鮫、海鰻、墨魚及對蝦、梭子蟹等海産品。
  森林:是浙江省林業重點縣(市),有林地2073萬畝,總蓄積量282萬立方米,年産木材6.5萬立方米;經濟特産林20.3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8.6%,有國傢保護樹種鐘萼木、浙江樟、花櫚木、凹葉厚樸等19種,野生動物90餘種,其中有國傢級保護動物雲豹、黑鹿等11種,省級7種。
  旅遊:臨海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古跡和風景名勝衆多,著名的有:江南古城、巾山塔群、東湖公園、桃渚戚繼光抗倭古城、武坑風景區、大坎頭珊瑚岩。臺州府城墻和桃渚古城被命名為“國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桃渚被命名為國傢地質公園。
  礦藏:有各類礦産22種,以砂、石、粘土等建材礦産為主。蘭田鄉的墨色花崗岩被譽為“世界花崗岩之王”,總儲量可達1億立方米。東海海域發現油氣田。
No. 5
  臨海市
  位於中國浙江省中部沿海。1990年人口104.2萬。漢族為主,有畲、回、滿、壯、藏、彝、蒙古、苗、侗、布依、土傢、景頗、羌13個少數民族。面積2203.1平方千米。西漢置回浦縣。三國置臨海縣。1986年3月撤縣設臨海市。金屬資源有鉛鋅、鐵、銅、鉬、錳。非金屬資源有螢石、膨潤土、磷灰、珍珠岩、石英岩、花崗岩、黃沙、石板、條石等。植物資源有柑橘、茶葉、蠶桑、蘆筍、棉花、甘蔗、油菜等。土特産品有臨海蟠毫。名勝古跡有東湖、巾山、鄭廣文紀念館、抗倭古城桃諸、桃諸武坑和珊瑚岩群。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臨海市轄5個街道、14個鎮:古城街道、大洋街道、江南街道、大田街道、邵傢渡街道;汛橋鎮、東塍鎮、小芝鎮、桃渚鎮、上盤鎮、杜橋鎮、涌泉鎮、尤溪鎮、河頭鎮、沿江鎮、括蒼鎮、永豐鎮、匯溪鎮、白水洋鎮。
  臨海,江南魚米、橘果之鄉,名優品牌,享譽全球,中國無核蜜橘之鄉,中國西蘭花之鄉,全國無公害農産品生産示範基地縣;
  臨海,現代城市之繁榮,人傑地靈,文教昌盛,國傢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傢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全國農村水利水電初級電氣化先進市,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體育先進市,中國藤球協會訓練基地。
  她是千年古城,兩千年歷史文化,底藴深厚。約七千多年前的原始社會晚期,臨海就有人類活動。秦始皇時設立回浦鄉,公元前85年置回浦縣。公元257年,改設臨海郡,公元622年,改稱臺州,此後,臨海一直是臺州郡、臺州府治所。臨海文教昌盛,人文薈萃。自唐博士鄭虔來臺州開辦學院,啓蒙教化之後,民重耕讀,教育發達,名人輩出,在歷代科舉中屢屢出現“一門三巡撫”、“兄弟四進士”、“父子同折桂”的盛況,一直為臺州文化教育中心。歷史上宋右丞相謝深甫、宋理宗皇后謝道清、宋丞相錢象祖、明朝援朝抗倭名將王士琦、我國人文地理學始祖王士性、道教南宗創始人紫陽真人、南陳名僧灌頂,現代英烈楊哲商、王文慶、郭鳳韶、科學家朱冼、馮德培等均為臨海人。
  她是山水名城,三百裏奇山秀水,風景絶佳。宋代文天祥過臨海,賦詩贊曰:“海上仙子國,邂逅寄孤蓬,萬象圖畫裏,千岩玉界中。”清代馮賡雪贊之為:“風景直冠東南。”臨海風光秀麗,山、水、城相依相繞。被譽為“江南長城”的臺州府城墻和桃渚軍事古城,雙雙被列為“國傢級文保單位”。國傢地質公園裏的武坑峰林、石柱桃江、竜灣海濱、珊瑚岩奇觀等,還有牛頭山省級旅遊度假區和浙東南第一高峰括蒼山等旅遊勝地,主客之景皆佳,四時之賞不絶,讓人嘆為觀之,流連忘返。
  她是中國股份合作製經濟的發祥地,私營經濟快速發展,遍地開花,活力四射。早在1980年6月,中國第一傢股份合作製企業——雙港金屬薄膜廠在臨海誕生。改革開放以來,臨海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迅速。全市工業已形成以中國首傢生産轎車的民營企業吉利豪情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彪馬農用車、正在建設中國一拖集團卡車生産臨海基地等為竜頭的機械及汽車製造行業;以總占地面積1770畝,岸綫總長度5900米的船舶製造基地,共有船臺150座的船舶製造業;以全國第二大休閑用品禮品生産出口基地為主,生産彩燈、鈕扣、鐵木製品等工藝品和太陽傘、沙灘椅等戶外休閑用品用具的輕工休閑用品行業。以浙江省化學原料藥産業臨海園區為主,生産原料藥和中間體,逐步嚮成藥發展的醫藥化工行業;以生産管材、鋁型材和水泥製品為主的建材行業等五大主導産業。第三産業興旺發達,已逐步成為浙江省一個新興的旅遊城市。
  200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59.7億元,財政總收入30.7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6.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52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739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13傢,其中超億元企業達82傢。全市淨增各類市場主體3207傢。第三産業增加值突破100.1億元。
  她是現代城市,經濟繁榮,社會進步,充滿生機和活力。臨海區域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基礎設施配套齊全。位於上海經濟區南翼,是浙江省沿海中部的陸上交通樞紐,南北處在溫州與寧波的連綫上,東連大海、西接金華。以甬臺溫高速、臺金高速、104國道和34省道等為主要交通幹綫,是甬臺溫鐵路和規劃的金臺溫鐵路的彙聚地。距黃岩機場、寧波機場分別50公裏和150公裏。水力資源豐富,已建有小水電站85座。括蒼山風電場為世界級風電場,裝有33臺單機容量為600千瓦的風機。臨海氣候宜人,物産豐富,盛産柑橘、茶葉、蔬菜、楊梅、草莓等,被國傢農業部評為全國無公害農産品生産示範基地縣。
歷史沿革 History
  夏、商、周時,臨海屬甌地,春秋時屬越地,戰國時屬楚。
  秦統一六國後,屬閩中郡。
  西漢始元二年(前85年)置回浦縣,設縣治於章安,屬會稽郡。
  東漢建武元年(25年)改稱章安縣。
  三國吳大帝時建臨海縣(以臨海山得名)、臨海郡(治章安縣)。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章安、始豐、寧海、樂安並入臨海縣,屬處州。
  十一年(591年)移縣治於大固山。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臺州。
  自唐至清,臨海歷來為臺州路、臺州府治所。
  民國初,廢府存縣,屬會稽道。
  民國16年(1927年)廢道製,先後屬第六、第七行政督察專署管轄。
  1949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平接管臨海,建立縣人民政府。
  1981年後,臨海縣章安區、黃岩縣洪傢區與三甲區,陸續劃屬椒江市。
  1986年3月,國務院批準撤銷臨海縣建製,設立臨海市,是臺州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1994年,遷臺州行署至椒江,設立臺州市。臨海市由臺州市代管。
風土人情 Local conditions
  早年,在我們的古城區內,有一個“水竜會”,水竜很多,都藏在城區各處的廟裏,清河廟、魚棚廟、玄帝廟、崔王廟都有,每年不管外面有沒有發生情況,都雷打不動地照例出來聚會活動一次,比試一下本領的高低,在那些藏着水竜的廟裏的漆黑木柵大門上,都顯赫地寫着“太平公所”四個大字。這就是一支由強壯的年青人組成的業餘的救火隊伍,義務地擔負着城區及近郊各處救火職責。水竜就是一臺人工操作的抽水機,水竜頭就是一支噴水的水槍,為了給人們有常備不懈的警覺感,水竜的渾身上下都漆着火紅的顔色;除了水竜還有很多的提水桶,這提水桶與平常用的提水桶不同,一隻衹半圓桶體的形狀平穩整齊地挂在墻壁上(使用時拿下使用),那渾身火紅顔色的半圓桶體的桶面上,一隻衹都寫着“太平桶”三字。
  水竜會每年一次聚會活動,選擇在一個空曠的場地上。各廟裏的水竜全部聚集在一起,噴射用柴草高疊起來偽裝的敵情(火堆),年輕的小夥子頭戴藤帽,腳打綁腿,動作迅速爭先恐後爭着要最先噴水,水竜是雙缸體的壓力抽水機,兩邊均有粗大的壓桿,需要七八個人一起進行上下擠壓,擠壓越快,水壓越高,水壓越高才會射得有力射得遠射得準。這麽多水竜,小夥子們個個奮不顧身拼命地上下擠壓,水竜噴水,在空中交織成密密的水網,蔚為壯觀,水直射到火堆上,發出嗤啦啦的響聲,博得了圍觀群衆的一陣陣歡呼。小夥子們驚人突出的表現,還會得到姑娘們的青睞和傾慕,老年人古風依舊,笑眯眯地點劃着談論着現場的情景及自己當年的風采。水竜會的活動都在八九月份的時節舉行,其實這是對水竜是否可以正常使用的一次實地檢驗及人們對水竜的實際熟練操的一次觀摩演習。早年年關前後一般是居民發生火災的多發時期,選擇這一時期進行活動,實際上就是為居民在年關時期萬一發生火災的一個事先的準備工作,常備不懈,嚴陣以待。
  在早年古城內的街坊巷間的空凹處,時常會發現築有半人高的水池,上面蓋上石板以防小孩掉下去,這就是為“水竜會”。準備用的水池,叫"太平池",如果一發生情況,隨時可打開使用。
  現在,“水竜會”隨着歷史時代發展已經消失了,但是它在對古城早年的消防方面的作用還是功不可沒的。
經濟概況
  臨海是中國股份合作經濟重要發源地之一,1982年該市鄉鎮組織最早實踐探索創辦股份製企業。目前,臨海經濟正迅速轉嚮現代工業型,處於臺州市區域經濟北翼中心的地位。臨海發展環境優越,區位優勢明顯,産業政策完善,文化底藴深厚,人文素質較高。臨海發展潛力巨大,特別是省委作出“港航強省”、打造溫臺沿海産業帶的戰略部署後,臨海審時度勢,積極啓動頭門港的開發建設,這將引領我市經濟實現從內陸時代嚮陸海聯動時代的戰略性轉變。2008年實現生産總值260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0.0%;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為30.7億元和16.1億元,增長15.2%和18.2%;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15.7億元,增長19.3%,其中工業性投資71.1億元,增長16.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20252元和8739元,增長8.6%和11.8%。臨海經濟開發區綜合實力躍居全省開發區第14位,東部區塊成為我市經濟的重要增長極,西部道口經濟集聚區建設穩步推進,沿靈江産業帶發展迅速。註重可持續發展,重抓招商引資工作,着力增強發展後勁,實際利用外資居臺州市第一位。同時,品牌建設取得新突破,“臨亞”、“彪馬”、“盈昌”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我市成為中國唯一的優質柑橘基地重點縣(市)。 
  農業:臨海是浙江省小康縣市。臨海無核蜜桔生産居浙江首位,“臨海宮川”牌、“岩魚頭”牌柑桔是名牌産品。楊梅、枇杷、水蜜桃、葡萄等果品也量大質優。臨海是中國茶葉基地,古代貢品“臨海蟠毫”現為中國名茶。2001年中國農業博覽會上,臨海的羊岩勾青、臨海蟠毫、西蘭花、臨海蜜桔、聚丙烯繩索繩纜等5個農産品再次榮獲中國名牌農産品稱號。農業竜頭企業已發展到78傢,其中年産值超千萬的有12傢,銷售收入達4.2億元。
  工業:有機械電子、建築材料、醫藥化工、工藝美術和旅遊用品等主導産業。建築材料、旅遊用品、機械電子、醫藥化工等主導産業增長速度強勁。全市銷售收入上億元的工業企業達11傢。偉星集團已通過股票上市輔導期驗收,德仁竹木、華海藥業進入股票上市輔導期。臨海還擁有亞洲最大的紐扣生産基地和中國最大的眼鏡産銷地。集裝箱底板、自毀式一次性註射器等産品的生産填補國內空白,微型汽車生産填補省內空白。
  建築材料:浙江德仁集團為中國復合板生産行業最大企業。
  醫藥化工:浙江華海藥業集團為省級企業集團。
  第三産業:臨海的第三産業以旅遊業為竜頭。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臺州府城墻和桃渚古城,國傢AAAA級江南長城景區,國傢地質公園及衆多省級旅遊度假區。
  園區建設:省級臨海經濟開發區和市級四大工業園區規劃已全面完成編製,其中沿海工業園區已列入國傢級浙江省化學原料藥基地,規劃面積從4平方公裏擴大到20.7平方公裏。
  對外經濟:偉星集團、臺州立發、春和公司、德仁集團等分別在美國、中東、香港、印尼等地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臨海市人民政府駐東方大道,郵編:317000。代碼:331082。區號:0576。拼音:Linhai Shi。
  臨海市轄5個街道、14個鎮:古城街道、大洋街道、江南街道、大田街道、邵傢渡街道;汛橋鎮、東塍鎮、小芝鎮、桃渚鎮、上盤鎮、杜橋鎮、涌泉鎮、尤溪鎮、河頭鎮、沿江鎮、括蒼鎮、永豐鎮、匯溪鎮、白水洋鎮
  2007年年末,全市土地面積2203平方公裏,其中城市建成區面積34.3平方公裏,海域面積1819平方公裏。所轄5個街道,14個鎮,995個村委會,10252個村民小組,35個社區居委會,1197個居民小組。
  臨海市總人口107.9萬人,其中城市人口14.4萬。 男女性別比為108.9∶100。
上市公司 Listed Companies
  002003(偉星股份):浙江偉星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或公司)係經浙江省人民政府企業上市工作領導小組浙上市[2000]10號文批準,在臨海市偉星塑膠製品有限公司基礎上整體改製變更設立的外資股份低於25%的外資股份有限公司,於2000年8月31日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註册。取得註册號為3300001007089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本期原外資股東香港威事達有限公司將持有本公司的股份出售後,公司性質變更為內資股份有限公司,相應的註册號碼變更為330000000007347。現有註册資本195,080,800.00元,股份總數195,080,800股(每股面值1元),其中,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份73,261,619股,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份121,819,181股,均係A股流通股。公司股票已於2004年6月25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600521(華海藥業):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本公司)係於2001年1月19日經浙江省人民政府企業上市工作領導小組浙上市[2001]5號文批準,由原浙江華海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東陳保華、周明華、清華紫光科技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北京東方經典商務顧問有限公司、浙江美陽國際石化醫藥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寧波泰達進出口有限公司、時惠麟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於2001年2月28日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註册,取得註册號為3300001007639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註册資本6,500萬元,業經大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驗證,並由其出具華業字[2001]第004號《驗資報告》。2003年1月28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行字[2003]11號文核準,公司嚮社會公開發行3,500萬股A股股票,發行後公司股本總額為100,000,000.00元(每股面值1元),其中已流通股份:A股3,500萬股。此項股票發行籌資業經安永大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驗證,並由其出具安永大華業字[2003]第245號《驗資報告》。公司於2003年3月12日辦妥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公司股票代碼為600521。
英文解釋
  1. n.:  Linhai City
近義詞
臨海
相關詞
浙江茶葉茶場????業公司????業國企????務局地理
浙江省行政村沿江鎮長甸村人物歷史人物少將更多結果...
包含詞
臨海市電大臨海市中醫院臨海市博物館
臨海市竜興寺臨海市針織廠臨海市琳山農校
臨海市第六中學臨海市東湖公園臨海市友好醫院
臨海市絲織三廠臨海市華僑賓館臨海市華吉賓館
臨海市鹿城飯店臨海市燈謎協會臨海市場增福堂
臨海市????務管理局臨海市湖港工藝廠臨海市白石工藝廠
臨海市絲織毛衣廠臨海市絲綢砂洗廠臨海市夢茜服裝廠
臨海市知溪服裝廠臨海市環州服裝廠臨海市聖達服裝廠
臨海市東塍服裝廠臨海市宏偉工藝廠臨海市正達工藝廠
臨海市河溪工藝廠臨海市美術工藝廠臨海市興達工藝廠
臨海市永輝工藝廠臨海市速達工藝廠臨海市超躍工藝廠
臨海市小溪工藝廠臨海市永安工藝廠臨海市洪源工藝廠
臨海市如發禮品廠臨海市婦幼保健院臨海市衛生防疫站
臨海市順發禮品廠臨海市聯誼禮品廠臨海市溪口玩具廠
臨海市中山大酒店臨海市靈江針織廠臨海市康泰針織廠
臨海市絲綢印染廠臨海市涌泉印染廠臨海市汛橋印染廠
臨海市萬嚮印染廠臨海市竜嶺紡織廠臨海市花街紡織廠
臨海市春來紡織廠臨海市永興紡織廠臨海市大田紡織廠
臨海市自力針織廠臨海市花園針織廠臨海市升陽針織廠
臨海市東方印染廠臨海市殘疾人聯合會臨海市第二人民醫院
臨海市福祿豆面專業合作社臨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臨海市方祥醫療保健用品廠
浙江臨海市河頭前山臨海市安紅日用百貨有臨海市杜橋鳳山富強眼
浙江臨海市安紅生活用臨海市安紅日用品有限浙江省臨海市安紅日用
浙江臨海市竜士達塑業浙江省臨海市沿江鎮下臨海市沿江鎮下洋水
浙江臨海市安紅日用品臨海市東升針織內衣廠臨海市江南紡織機械配件廠
臨海市達耀針織有限公司臨海市聖發針織工藝廠臨海市保康針織品有限公司
臨海市賽達工藝針織廠臨海市雙橋棉塑紡織廠臨海市臺州師範專科學校
臨海市紡織機械配件廠臨海市三友針織手套廠臨海市更樓順發工藝廠
臨海市竜祥木製工藝品廠臨海市燈飾工藝品公司臨海市新美塑標工藝廠
臨海市安德工藝品廠臨海市小芝工藝服裝廠臨海市榮華竹木工藝美術廠
臨海市臨椒工藝品廠臨海市宏興工藝品廠臨海市文宜工藝禮品廠
臨海市白水洋工藝木製品廠臨海市東方工藝品廠臨海市城東銼木工藝廠
臨海市四海工藝禮品廠浙江省臨海市享利工藝品廠臨海市蘇達工藝旗廠
臨海市華益工藝品廠臨海市新光工藝品廠臨海市富祥工藝製品廠
臨海市杜岐工藝草編廠臨海市杜橋工藝製品廠臨海市澤鵬工藝禮品廠
臨海市華藝工藝品工業公司臨海市黃坦草編工藝廠臨海市雙港工藝製品廠
臨海市東塍華榮竹木工藝廠臨海市井頭工藝車木廠臨海市大田華飛工藝品廠
臨海市臺州市工藝品公司臨海市小芝工藝雕刻廠臨海市雙港木製工藝品廠
臨海市黎明木製工藝廠臨海市春和工藝有限公司臨海市玉峰工藝品廠
臨海市雙港竹木工藝製品廠臨海市宏業紙製工藝廠臨海市林華工藝品廠
臨海市戚城工藝製品廠臨海市茂昌工藝品有限公司臨海市順盛木製工藝廠
臨海市雙港順鳳竹木工藝廠臨海市傑亨工藝品有限公司臨海市中亞工藝有限公司
臨海市星光工藝品有限公司臨海市大田竹木草工藝廠臨海市華廈工藝品廠
臨海市東塍旅遊工藝品廠臨海市天峰工藝品有限公司臨海市昌盛木製工藝品廠
臨海市南方工藝立體鏡廠臨海市東塍春美服裝廠浙江省臨海市服裝廠
臨海市杜橋塘岸服裝廠臨海市新城刺綉服裝廠臨海市絲綢製衣公司
臨海市新春絲綢製衣公司臨海市鹿城絲綢製衣廠臨海市桃渚迎賓金星服裝廠
臨海市張傢渡春光服裝廠臨海市亞熱服裝有限公司臨海市玉硯服裝綉品廠
臨海市服裝工業公司臨海市連盤永興服裝廠臨海市大田絲綢綉服廠
臨海市大田絲綢服廠臨海市友福絲綢製衣廠臨海市涌泉絲綢服裝廠
臨海市富豪絲綢製衣廠臨海市仙詩雅針織有限公司臨海市鴻運絲綢印染廠
臨海市金騰絲綢印染廠臨海市江南絲綢印染廠臨海市浙江省臺州針織總廠
臨海市涌泉管嶴針織服裝廠臨海市正大絲綢印染廠臨海市大華絲綢印染廠
臨海市大通絲綢印染廠臨海市宏大皮革製品公司臨海市大田麗美服裝廠
臨海市黎明絲綢服裝廠臨海市勝強皮革製品廠臨海市城南皮革製品廠
臨海市金星皮革製品廠臨海市飛竜童裝公司臨海市智力工藝雕刻廠
臨海市城東工藝禮品廠臨海市桐峙竹木工藝禮品廠臨海市市場金星工藝綉品廠
臨海市宏達工藝品有限公司臨海市張傢渡保勝工藝廠臨海市杜橋工藝綉服製品廠
臨海市永安草木工藝廠臨海市遠楊工藝品廠臨海市金利隆鞋業有限公司
臨海市汛特鞋業公司臨海市花園日用工藝廠臨海市大汾欣榮工藝廠
臨海市朝暉工藝品廠臨海市上宅木竹工藝製品廠臨海市管嶴飛馬木雕工藝廠
臨海市深大工藝雕刻廠臨海市榮達工藝品公司臨海市外貿工藝有限公司
臨海市恆發工藝服飾製衣廠臨海市宏福工藝品有限公司臨海市利華竹木工藝品廠
臨海市米奇工藝品廠臨海市杜橋鎮工藝品廠臨海市通宇工藝製品廠
臨海市汛橋欣欣工藝編織廠臨海市振興竹木工藝品廠臨海市繼業工藝品廠
臨海市環球絲綢有限公司臨海市新宏絲綢時裝廠臨海市振業絲綢漂染廠
臨海市紅日羊毛衫廠臨海市寺後羊毛衫廠
更多結果...
分類詳情
張開沿江鎮張開河頭鎮張開邵傢渡街道張開桃渚鎮張開括蒼鎮
張開大田街道張開汛橋鎮張開匯溪鎮張開上盤鎮張開尤溪鎮
張開江南街道張開杜橋鎮張開永豐鎮張開古城街道張開涌泉鎮
張開白水洋鎮張開大洋街道張開東塍鎮張開小芝鎮
天寧寺桃渚古城江南長城
括蒼景區臨海古城墻浙江省珠算協會國華珠算博物館
臨海市竜興寺桃渚省級風景名勝區牛頭山渡假村有限公司
逆溪湖娛樂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