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黃南鄉:面積152.40平方公裏,人口0.87萬人,轄17個行政村。鄉政府駐黃南村,郵政編碼325115。
行政村:黃南、道基、嶺背、碧油坑、西山、王山、岩門下、上坳、李莊、潘塘、深竜、霄嶺、大學、嶴頭、山早、嶺坑、理衹 |
|
黃南鄉地處永嘉縣北部、楠溪江上遊。東鄰張溪鄉,南接岩坦鎮、潘坑鄉,西連溪下鄉,北與仙居縣接壤。41省道、諸永高速公路貫穿全鄉,政府駐地距縣城約80公裏,總面積152平方公裏,轄17個行政村,總人口9018人,共有村民小組97個,農戶2354戶,耕地面積3948畝,山場面積23萬畝,毛竹面積4.7萬畝,林木蓄積量達34.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91%,素有“竹鄉”、“林鄉”之稱,1980年被定為省重點林業基地。
黃南是革命老區,素有永嘉北大門之稱。這裏的居民勤勞樸實熱情,過着男耕女織、與世無爭的田園生活。這裏的環境以“村古、竹秀、水清、瀑多、𠔌深”見長,有林坑古村等旅遊景點,是個旅遊、休閑、探險、攝影、考古的好去處。
2006年全鄉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100萬元,年均增長8%;農業産值1860 萬元,年均增長7.7%;財政總收入285萬元,年均增長3 %;農民人均純收入2319元,年均增長10%。 |
|
黃南鄉下屬共17個行政村,具體如下:
道基村嶺背村碧油坑村西山村王山村岩門下村上坳村李莊村潘塘村黃南村深竜村霄嶺村大學村嶴頭村山早村林坑村理衹村 |
|
黃南鄉耕地面積僅4000.5畝,山場面積23萬畝,毛竹面積4.7萬畝,林木蓄積量達34.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91%。是浙江省實施“100個欠發達鄉鎮奔小康工程”重點鄉鎮之一。黃南鄉從該鄉實際出發,開發特色資源,促進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2006年全鄉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100萬元,年增長8%;農業産值1860萬元,年增長7.7%;財政稅收收入159萬元,年增長3%;農民人均純收入3910元,年增長10%,全鄉經濟發展和鄉村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黃南鄉立足效益農業,培育三大基地:
(1) 筍竹兩用基地。潘塘村的筍竹兩用示範基地1000畝已改造成功,竹産業發展勢態良好;
(2) 高山楊梅基地。在霄嶺、嶴頭、道基等村培育了晚育楊梅基地達1500畝,黃南鄉正在籌建楊梅合作社,將楊梅包裝上市、打造品牌;
(3) 山羊養殖基地。黃南鄉發展了潘塘、道基等村養羊專業戶共35戶,最多的戶已有羊130多衹,全鄉2006年底存欄數為2000多頭。
黃南鄉立足山區特色,開發兩大資源:
(1) 開發水資源,經過努力,投資1.2億元裝機容量為1.6萬千瓦的黃山溪水電站已投入發電,使黃南鄉上坳、王山、道基等7個村的集體經濟收入顯著提高。
(2) 開發旅遊資源。黃南鄉依據境內村古、竹秀、潭多、岩奇等資源優勢,推出生態遊和古村遊相結合的旅遊新理念。即利用境內山勢峻峭壁立,奇峰怪石處處優美,竹海蒼蒼莽莽,峽𠔌瀑布飛瀉,溪潭環環相扣,碧水潺潺長流等生態自然景觀推出野外野營基地和森林觀光遊綫,做好生態遊。同時憑藉古村落群內典型的山地林區宗族血緣村落建築,推出農傢樂旅遊,做好古村遊。為了將發展旅遊業和增加農民收入結合起來,鄉政府除了加大各方面的宣傳外,還引導農民創辦各類農傢客棧29傢,共有床鋪283張。一年的遊客接待量約為2萬人次左右,年營業額達到150萬元左右,使景區居民的收入得到了實質性的提高。 |
|
交通道路:
41省道黃南段路面硬化工程已全部完成,深竜、霄嶺等15個行政村的康莊工程已完成,餘下的嶺背、理衹2個行政村已在進行路基、路面改造。投資120萬元的深竜村新亭橋重建工作已全面完成。
自來水工程:
全鄉17個行政村都已用上了自來水,全鄉群衆基本都能夠喝上清潔、衛生的水;
電力建設:
在村村通電的基礎上,潘塘、上坳、岩門下、深竜、李莊等17個村都先後完成了用電標準村建設;
環境衛生整治:
通過宣傳,深入實施“十村示範、百村整治”工程,對全鄉各村的環境衛生進行了大整治。黃南鄉全面啓動7個村的村莊整治建設。投入資金46萬元新建文化活動場所10處;投入資金104萬元,建造環保公厠13座;建造污水處理池5處,安放排污管6000餘米,建造鄉級垃圾中轉站一個,村級垃圾中轉站10個。與此同時,配置了160餘個垃圾桶;完成農戶改厠243戶。黃南鄉已順利通過市級生態鄉及省級生態鄉的驗收。黃南、霄嶺、深竜、大學等村通過市級村莊整治驗收,其中深竜村、霄嶺村通過省級村莊整治驗收。 |
|
林坑風景區
黃南鄉林坑風景區 林坑位於黃南鄉境內。林坑人絶大部分姓毛,已有700多年建村歷史。相傳最早的時候由林姓居住,後來不知何故,林姓人傢與附近道基村的毛姓易址,毛姓人傢在林坑生息繁衍下來。
林坑最初是因為香港鳳凰衛視副臺長,號稱“中國航拍第一人”的趙群力,在此地不幸殉職而聲名大振,從不知名的小山村轉為驢友們熱衷的旅遊熱點。
林坑並非徒有虛名,這裏擁有楠溪江保存最完整的山地民居。它們都有100年以上的歷史,而其中最古老的一座木屋早已超過200年。
造型玲瓏剔透的木屋掩映在青山緑水中,古樸自然。依山而建的民居,錯落有緻,和諧統一。村中小橋流水人傢,炊煙裊裊,白雲時而繚繞,讓人不知身處何處。 |
|
- : Huangnan township
|
|
黃南 |
|
西山村 | 大學村 | 李莊村 | 王山村 | 理衹村 | 山早村 | 嶴頭村 | 霄嶺村 | 深竜村 | 上坳村 | 岩門下村 | 碧油坑村 | 嶺背村 | 道基村 | 黃南村 | 潘塘村 | 嶺坑村 | 林坑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