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文成县
溫州市轄縣,1946年建縣,位於省境南部,北緯27°47ˊ, 東經120°05ˊ,年平均氣溫18℃,年平均降水量1660毫米。全縣面積1294平方公裏,人口36.33萬人,轄8個鎮(其中1個民族鎮)25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13個居民區:384個行政村。地處浙南山區,飛雲江橫貫南北,瑞東、文泰、文青公路貫穿縣境。經濟以農業為主。該縣是全省著名的僑鄉,約有10萬餘人旅居在英、美、法等55個國傢和地區。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有國傢級森林公園—-銅嶺山峽,國傢級文保單位劉基墓、誠意伯廟,國傢級旅遊風景區百丈漈,集山光水色之大成,溶自然人文景觀於一體,被譽於“浙南廬山”,是休養避暑勝地。縣人民政府駐大峃鎮建設路,郵政編碼:325300。行政區劃代碼:330328 |
|
文成縣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十二月,從瑞安、青田、泰順三縣邊區析置而成,以千古人豪劉基的謚號——“文成”而命名。
文成縣位於浙江省南部山區,溫州市西部飛雲江中上遊,東鄰瑞安市,南界平陽、蒼南縣,西倚泰順、景寧縣,北接青田縣。總面積1292.16平方公裏,轄8鎮25鄉。除漢族外,有畲族等10個少數民族。2000年,全縣總人口37萬人,全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12.1億元,職工年平均工資9733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9.9元。以新56省道前往溫州市為80公裏,用時比以前縮短竟1小時
文成屬浙南山地,境內山巒起伏,連綿不絶,山地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82.5% ,俗稱“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勢自西北嚮東南傾斜。最高為西北部的石垟林場楊頂峰,海拔1362米,最低為平和鄉大垟口,海拔15米。山脈分屬兩支,江北屬南田山脈,為洞宮山脈分支。江南為南雁蕩山脈分支,從平陽縣進入文成縣,東入瑞安市。山頂上有平臺,為文成縣山地的典型地貌。河流絶大部分屬飛雲江水係,主要河流是飛雲江(中上遊),橫貫縣境南部,流經10個鄉鎮,流程43.5公裏。
縣境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為14℃-18.5℃,常年無霜期285天。氣候常年溫暖濕潤,雨量充沛,為發展農、林、牧、副、漁業生産提供了優越條件,為旅遊觀光的良好氣候環境。文成自然資源豐富。林業、水能、非金屬礦和土特産及旅遊資源尤為富足。全縣林業用地面積1358萬畝 , 森林覆蓋率59.5% ,建有4個國有林場,其中石垟林場曾為全國先進單位。有樹齡百年以上,胸徑1米以上的古樹250多株,有國傢保護的珍稀瀕危樹種18種。水利資源得天獨厚,水能藴藏量達50萬千瓦,居溫州市第一位,全省第五位。全國最高水頭百丈漈水力發電廠坐落在縣城北面,裝機容量20萬千瓦的珊溪水利樞紐工程已近竣工。
文成境內礦産資源分佈面廣量多,已發現的有錳、銅、金和鉛鋅礦等13種,其中尤以非金屬礦花崗石、高嶺土、螢石、葉臘石儲量最為豐富。土特産遍布各地,現已規模經營的有柑、桔、梨、柿、香菇、竹筍、蕨菜及幹菜係列等。旅遊資源主要有劉基故裏、百丈飛瀑、飛雲江中上遊山水和石勝林海四大景區,其中劉基廟為國傢級文物保護單位,百丈漈瀑布高207米,為全國之最,歷代文人墨客題詠甚多,飛雲江中、上遊蜿蜒於崇山懸崖間,上遊水急,中遊灘潭相間,石勝林海山高峰奇林茂,𠔌幽石怪泉清。四大景區集湖光山色之大成,融自然人文景觀為一體,特色鮮明,民間還有許多美麗、神奇的故事和傳說,是風景如畫的旅遊勝地。
文成的工農業發展迅速。至2000年全縣已擁有機械製造、電力、紡織、化工儀表、釀造、電機、印刷、製藥、建築材料、竹木加工、食品、陶瓷等行業,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4274公頃,糧食總産量70852噸,工農業總産值97910萬元。其中帝師楊梅幹紅酒、冰洋竹涼席、亨哈山珍食品被評為首屆中國國際農博會名牌産品。經濟的快速發展,推進了文成的城市化建設,促進了文教、體育、衛生事業的發展。2000年,全年完成固定資産投資36045萬元,大力改善了交通、郵電、電力、市政等基礎設施,56省道的改建,至溫州的行程縮短為1小時。
文成具有光榮的鬥爭歷史,歷代名人輩出。自宋至清,曾出現文武進士16人,南田武陽劉基,字伯溫,元末進士,48歲始輔佐明太祖成帝業,官至御史中丞,封誠意伯,歿後追贈太師,是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傢、政治傢、文學家和哲學家。辛亥革命時,陳伯遠參加光復杭州戰鬥,後升任兵役署中將副署長。北伐戰爭中張偉身先士卒,血灑疆場,為本縣首位烈士。偉大的中國共産黨誕生後,縣境成為黨領導人民進行頑強鬥爭的革命根據地。在各個革命時期,文成人民為民族解放,表現了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作出了重大犧牲。文成解放後,全縣追認烈士276人。1988年,文成縣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為革命老根據地縣。建國後,十源鄉蔣聲華被稱為“一代工程巨匠”,其一傢子孫7人均為高級知識分子,竜川趙超構,筆名林放,縱橫報界數十載,是全國傑出的新聞工作者、著名雜文傢。全國著名的美學專傢施昌東、戲畫高手施昌秀兄弟,旅居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教授林多梁博士,考古學家張學海,都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為科學技術文學藝術事業作出貢獻。 |
|
文成縣位於浙江省南部山區,溫州市西部飛雲江中上遊,東鄰瑞安市,南界平陽、蒼南縣,西倚泰順、景寧縣,北接青田縣。
境內山巒起伏,連綿不絶,山地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82.5%,地勢自西北嚮東南傾斜。為典型山地的地貌。全境以山地、丘陵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宜人的氣候和復雜多樣的地貌類型。
最高為西北部的石垟林場頂峰,海拔1362米。山脈分屬兩支,江北屬南田山脈,為洞宮山脈分支。江南為南雁蕩山脈分支。最低為平和鄉大垟口,海拔15米。山脈分屬兩支,江北屬南田山脈,為洞宮山脈分支。江南為南雁蕩山脈分支,從平陽縣進入文成縣,東入瑞安市。山頂上有平臺,也是文成縣山地的典型地貌。
河流絶大部分屬飛雲江水係,主要河流是飛雲江(中上遊),橫貫縣境南部,流經10個鄉鎮,流程43.5公裏。
高山之巔出平湖。湖高湖大獨特,文成境內的湖島大多處於高山茂林間,湖水碧緑如鏡,清澈見底。而且湖上有湖,湖中有島,湖光山色非常優美。最大的湖泊當數飛雲湖,湖面約35.4平方公裏;最小的是在銅鈴山森林公園,叫小瑤池,湖面衹有近千平方米,但海拔卻在1100米之上;自然生態味最濃郁、最純真的則要數天頂湖,湖面約5.4平方公裏,大約和杭州的西湖面積相似,海拔在630米之上。最數獨特的而稱文成“南比湖”的天頂湖、飛雲湖。
縣境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為14℃-18.5℃,最熱月份7月,平均氣溫28.2℃,極端高度40.8℃,最冷月份1月,平均氣溫28.2℃,極端低穩零下4.7℃。常年無霜期285天。年降雨量1884.7毫米。氣候常年溫暖濕潤,雨量充沛,為發展農、林、牧、副、漁業生産提供了優越條件,為旅遊觀光的良好氣候環境。南田、百丈景區和石垟、葉勝森林公園夏季平均溫度15℃,是不似廬山勝廬山的避暑聖地。
文成縣是一個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林木蔥蘢的生態縣。全縣擁有林業用地1358萬畝,其中原始森林面積1.2萬畝。森林覆蓋率59.5%,活立木總畜積量160.07萬立方米,常年采伐量1萬立方米。建有4個國有林場,其中石垟林場曾為全國先進單位。有樹齡百年以上,胸徑1米以上的古樹250多株,有國傢保護的珍稀瀕危樹種18種。毛竹主要分佈在雙溪、匯溪及葉勝、石垟林場。蓄積量562萬株,年采伐量104萬株。其他林産品有油茶籽、油桐籽和烏桕籽。油茶籽年最高産量750噸。在原始森林中有脊椎動物5綱34目379種,其中列為國傢重點保護的珍貴動物有華南虎、雲豹、黑麂、黃腹角雉、獼猴、短尾猴、金錢豹、金貓、白頸長尾雉、穿山甲、水獺等17種,其他兩棲類和鳥類等動物100餘種,比我國臨安天目山國傢自然保護區的各種珍稀動物還要豐富。這些生物景光和生態資源,為開展生物考察、科普修學、攬勝探秘、回歸自然的生態旅遊活動提供了理想的先决條件。水利資源得天獨厚,水能藴藏量達50萬千瓦,可開發資源42.29萬千瓦,居溫州市第一位,全省第五位。後相繼建成百丈二級、三級電站,西坑高嶺頭一級、二級和三級電站,裝機4.6萬千瓦。全國最高水頭百丈漈水力發電廠坐落在縣城北面,裝機容量20萬千瓦的珊溪水利樞紐工程已竣工。
文成境內礦産資源分佈面廣量多。已發現的有錳、銅、金和鉛鋅礦等13種,礦點50處。其中尤以非金屬礦花崗石、高嶺土、螢石、葉臘石儲量最為豐富。雙桂鄉石錕早已銷往日本。已開採的10個氟石礦點儲量37萬噸,年出口美國500噸。 |
|
文成縣名取自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傢、軍事傢謀略、文學家劉基(字伯溫)的謚號。明朝開國元勳、大明軍師劉伯溫死後,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武宗於公元一五一四年下了一道誥令,說劉基“慷慨有志,剛毅多謀,學為帝師,纔稱王佐”,“占事考祥,明有徵驗;運籌畫計,動中機宜”,是“渡江策士無雙,開國文臣第一”,故“今特贈爾為太師,謚號文成。”經緯天地為文,安民立政為成,合言之,文成就是經天緯地、立政安民的意思。
春秋戰國時期屬甌越地。
秦統一六國後,廢封國,設郡縣,屬閩中郡。
西漢惠帝三年(前192)屬東甌國。
西漢始元二年(前85)以東甌地回浦鄉建立回浦縣,為回浦縣轄地,屬會稽郡。
東漢章和元年(87),改回浦縣為章安縣。
東漢永和三年(138),析章安縣東甌鄉置永寧縣,為永寧縣轄地。
東漢建安八年(203),析章安縣南鄉建立鬆陽縣,青田地為其所轄。仍屬會稽郡。
三國吳赤烏二年(239),析永寧縣置羅陽縣,瑞安、泰順地為其所轄。
三國吳太平二年(257),羅陽縣、鬆陽縣歸屬臨海郡。
三國吳寶鼎三年(268),改羅陽縣為安陽縣。
西晉太康元年(280),改安陽縣為安固縣。
東晉太寧元年(323),從臨海郡析置永嘉郡。鬆陽、安固2縣均屬永嘉郡。
隋開皇九年(589),廢郡,改永嘉郡為處州,分鬆陽縣東鄉建立括蒼青,青田為括蒼縣轄地。括蒼、安固同屬處州。
隋開皇十二後(592),處州改稱括州。
隋大業三年(607),改括州為永嘉郡。
唐武德四年(621),永嘉郡復改稱括州。
唐上元二年(675),析括州置溫州。安固縣為溫州屬地。
唐景雲二年(711),從括蒼縣析置青田縣,屬括州。
唐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郡,括州改稱縉雲郡,溫州改為永嘉郡。青田縣屬縉雲郡,安固縣屬永嘉郡。
唐乾元元年(758),復改郡為州。縉雲郡復稱括州,永嘉郡復稱溫州。
唐大力十四年(779),又改括州為處州,青田縣屬處州。
唐天復二年(902),改安固縣為瑞安縣。
宋鹹淳元年(1265)改溫州為瑞安府。瑞安縣為其一部分。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瑞安府為浙江行省溫州路。瑞安縣為溫州路一部分。元元貞元年(1295),瑞安縣升為瑞安州,仍隸屬溫州路。
元代,青田縣隸屬浙江省處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改溫州路為溫州府。
明洪武三年(1370),瑞安州復改為瑞安縣。
明景泰三年(1452),析瑞安、平陽地置泰順縣。
明代,青田縣隸屬處州府。
清康熙六年(1667),浙江省設杭嘉湖、寧紹臺、金衢嚴、溫處四道。青田縣隸屬溫處道處州府,瑞安、泰順兩縣屬溫處道溫州府。
清宣統三年(1911),浙江成立軍政府,青田縣屬處州軍政分府,瑞安、泰順兩縣屬溫州軍政分府。
民國3年(1914),溫州、處州合併,稱甌海道。
民國16年(1927)廢道,實行省、縣二級製。縣直隸浙江省。
民國21年(1932),實行縣政督察製,縣隸屬行政督察區。瑞安縣轄地先後屬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區、第四特區、永嘉行政督察區、第八行政督察區、第五行政督察區;青田縣轄地先後屬第十一行政督察區、第二特區、第九行政督察區、第七行政督察區、第六行政監察區;泰順縣轄地先後屬第十二行政督察區、第三特區、永嘉行政督察區、第八行政督察區、第六行政督察區、第五行政督察區。
民國35年(1946)12月,行政院核準以瑞安、青田、泰順三縣邊區析置文成縣。
民國37年(1948)7月1日,文成縣政府成立。縣隸屬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8日文成縣解放,6月改名大南縣。
1949年8月,恢復文成縣原名。
1958年10月撤銷文成縣,和瑞安縣合併。
1961年9月,文成縣又從瑞安縣析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成縣先後隸屬浙江省第五專區、浙江省溫州專區、浙江省溫州地區革命委員會、浙江省溫州地區。1981年9月,溫州地、市合併,實行市管縣體製,文成縣歸屬溫州市領導。 |
|
施昌東
(1931--1983),又名施昌驥,當代著名美學家,中華全國美學會理事,中國作協會員,復旦大學副研究員、副教授。
施昌東生於文成縣玉壺鎮中村貧苦的手工業家庭。小時勤奮好學。1949年瑞安師範畢業,在玉壺區小任教。1951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上海復旦大學中文係,專攻美學。他上就立下以馬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思想建立具有中國民族美學思想體係的决心。讀三年級時,美學處女作《論美是生活》,發表在《文史哲》雜志首篇位置上。接着,《新建設》、《江南月刊》雜志先發表《論美學與藝術》與《論悲劇的美學意義》等文章,這猶如雛鳳凌空,震動年輕的中國美學論壇。
1951年,他的教師輞植芳被打成"鬍風反黨集團分子",他也被株連,1955年畢業前夕,以"鬍風集團嫌疑分子"入獄,一年後獲釋。由於學習成績優異,留校分配中文係資料係工作,稱為"就地改造"。期間,一邊埋頭工作,悉心研究美學。業餘寫了上萬字的關學札記和論文稿,反而被攻擊為走"白專"道路。1957年,又被打成右派分子。由於這一原因,直到37歲纔與四川西昌愛人結婚。"文化大革命"期間,又受到猛烈衝擊,殘酷批鬥後,又趕進"牛棚",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他纔徹底平反,恢名譽。
由於政治上的連年迫害,致使他生上胃病。1976年春,經上海醫院診斷,已屬於癌癥晚期。作了胃切除之後,似乎有一種戰鬥的喜悅,他對親朋說,千瘡百孔的石頭似乎很醜陋,但人們卻搬它來作假山,供人欣賞,給人以美的享受。駱駝長相很醜陋,但在沙漠中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人們喜歡它……
施昌東對待病魔,抱樂觀鬥爭的態度。他藉閱有關癌癥的書籍。邊看邊對照的病癥,以驚人的毅力承受一個又一個艱苦的化學療程,同時又配合中醫治療。他一邊治病一邊整理舊稿,寫成多部菱,除了《美的探索》、《先秦諸子美學思想評述》、《漢代美學思想評述》《在美學研究的道路上》等四部專著之外,還與潘富恩合寫《中國哲學思想評述》、《中國哲學論稿》、《中國古代認識論史略》,及最後的自傳體小說《一個探索美學的人》。
1983年8月23日凌晨,塢的癌癥奪取了他的生命,終年52歲。逝世後,骨崗的《施昌東的故鄉》、倪振良的《在死神魔爪裏奪來的桂冠》,葉文玲的《美的探索者》等報告文學,給施高度評價。著名文學評論傢賈植芳還在《文匯報》上為之寫悼念文章。
周楨
(1889--1972),字邦垣,出生於西坑鰲裏的一個農業世傢。幼年就讀於南屏小學(鰲裏小學前身),畢業後進入省立第十一中學(舊處州中學)。四年修業期滿,認為中國幅員遼闊,山地利用低劣,毅然以攻研林改變祖國山林面貌,培育林業優秀人材為已任,束裝北止,考入國立北京農業專門學校。嗣後,該校擴大為國立北京農業大學。因其勤奮好學,成績優良,畢業時獲學士學們,遂留校任教。任教期間,工作認真負責,深得師生尊重。
周楨有感清閉關自守,科技落後,又鑒德國之林業科技為世所推崇,請示學校當局資助出國深造。於1925年7月赴德,進薩剋遜邦林學院學習,為繼我國林學泰鬥希博士之後赴德攻研林學科技的第二人,為出國攻研森林經理學的第一人。歷時四載,學成返國,仍應母校之邀,任教森林經理學。
三下年代初期,各省相繼設國立大學。周楨應聘來浙江大學農學院任教森林經理學、測樹學等學科。因教學認真,談吐優雅,學說新穎而獲得該院森林係主任梁希博士的贊譽。
1931年,被聘兼任西湖林場場長。除負責營造西湖環山森林外,又兼理杭州、嘉興、湖州各縣林業施政及森林資源保育、利用、科技發展等業務,並編印西湖環山植物名錄。
“七.七”蘆溝橋事變爆發後,北方各省的國立大學紛紛遷往西北。國立的西北聯大農學院落腳陝西沔縣西部之武侯祠中,周楨就在此講授測樹學、林價算法及較利學、森林工學。生活雖然艱苦,但他依然保持教不厭、誨不倦之精神。
1942年,又被福建省研究院院長汪德耀博士聘為該院農林研究所所長。1945年,又赴任福建省農學院院長。就任後,一面主持院務,一面籌謀農學院從永安遷至福州。此外還任教一、三四年級的多門功課。百忙之中,仍然率領學生至山林中實地實習,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1948年夏,應臺灣林業單位邀請,衹身赴臺考察。1949年,應臺紙業二公司總經理謝惠之,赴臺任林田山管理處處長。應聘後,沐風櫛雨,踏遍全部山林,草擬經營計劃,加強又兼職設計研究委員及高等考試、普通考試、特別考試委員。任臺大農學院院長期間,首創臺大農學院與美國有關學校之合作。同時,極力辦好農學院附設高畜醫院及獸醫係,還對臺大實驗林經營計劃的編定及研究發展做了許多工作。
周楨精通業務,但不自滿,在臺曾兩度出國考察,一是1960年秋,去西德漢堡森林研究所研究,期間曾考察慕尼黑、佛堡、瑞士等地林業教育及森林施政情形;二是1973年退仃後,以古稀之年赴美考察林業科技進步實況。周楨自美歸國後,應文化大學之聘直至病逝於臺北,享年84歲。
周楨從事林業教育與林業技術研究數十年,菱甚豐。著成我國第一部《森林經理學》,其他重要菱還有《測樹學》、《林價算法及森林較利學》《實用森林計算表》等。年逾八旬,還寫成《世界林業》巨著,合計200餘萬字。七十壽誕之際,國內外受業弟子聚集各方面力量,籌務巨款,根據周楨造就林業優秀人才的宏願,創高"周楨先生奬學金"。
趙超構
(1910--1992),出生於文成縣竜川鄉,幼年隨父在北平、南京生活。小學畢業後,就讀於溫州藝文中學,後轉溫州中學,開始接觸進步書刊。後又來到被稱為“十裏洋場”的上海,就讀於中國公學大學。1934年畢業後,歷任南京《朝報》主筆,重慶《新民報》特派員,參加中外記者訪問團訪問延安,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接見。後著《延安一月》,成為中國記者第一部反映延安歲月的力作。1946年創辦上海《新民報》(晚刊),並任主筆、總編輯、社長。1948年12月,因受國民黨特務機關迫害,離開上海,經香港赴北平。1949年5月上海解放,即返上海《新民報》工作。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解放後,歷任1--5屆人大代表,6、7屆全國政協委員、常委,上海市政協副主席。1953年加入民主同盟,先後任民盟上海市委委員、常委、副主任委員;民盟中央委員、常委、中央參議會常委。在新聞界歷任 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顧問,全國晚報工作者協會會長。1984年兼任《聯合時報》社長。還擔任過上海市文聯副主席,《辭書》出版社副社長、副總編等職。
趙超構是共産黨的摯友,解放前後曾受到毛澤東主席7次接見,共商新聞工作的策略與方針,與周𠔌城、𠔌超豪並為毛主席在上海的三位知識分子朋友。
文成縣烈士趙剛是全省唯一由國務院直接批準追認的烈士,也是在趙超構的翔下批準的。趙剛被反動派逮捕時,愛人林蓮花纔29歲,又懷身孕趙犧牲後,為了投身革命,蓮花把僅有的11畝耕地出租,土改時,卻為此把這個革命家庭定為地方。蓮花滿懷委屈,於1955年赴上海嚮趙超構訴說事實,在他的支持下,嚮黨中央和全國人大反映,纔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辦肥廳的過問下,由國務院批準追認趙剛為烈士,並將勞花的家庭萬分改為小土地出租。反右高潮到來之前,趙超構自知寫的文章難免有片面性,開始有些惴惴不安。1958年,毛主席示意他以全國人大代表身份回家乡看看變化。闊別家乡30年,一旦重遊,好不高興,那次他足足在溫州、瑞安、文成跑了月餘,回上海後寫了《我自故鄉來》,連載在《新民晚報》上。
1987年,《文成縣志》編纂委員會受縣政府之托,派員赴上海請他擔任特邀顧問,他欣然應充並爽朗地說:“文成是1946年建縣,已40多年了,至今沒有一册現成的志書可以參考,人說修志難,修文成的志自然更難了。我樂意接受縣政府的邀請。”
趙老還問起家乡的情況,當被告知家乡也和全國各地一樣,生活逐步提高時,他很感欣慰。此後,他這位顧問,真的有顧有問,常寄來關於文成縣志方面的材料。每次來信,也總提及修志的功能、作用,並諄諄指點:“修一部志書不容易,是千年大計,要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關切之情,躍 然紙上。
趙老一生創作,以雜文影響最大。文章觀點鮮明、文筆犀利。近年出版了《世象雜談》、《未晚報》、《林放雜文選》。
劉基
劉基,字伯溫,文成縣南田鎮武陽村人。生於元至大四年(1311年),卒於明洪武八年(1375年)。劉基23歲中進士,26歲任高安縣丞,38歲任江浙行省儒學副劉基提舉、行省考試官,43歲任行省都事,47歲任行省樞密院經歷,48歲任行事郎中,期間數遭投劾。劉基50歲時復出輔助朱元璋,成就帝業。明洪武三年被授予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封誠意伯,死後追贈太師,謚號“文成”。明武宗譽基為“渡江策士無雙,開國文臣第一”。
劉基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傢。他雄纔絶代,後半生常隨朱元璋左右,敷陳王道,襄助興明。“每於閑暇,數以孔子之言”開導朱元璋,輔其習儒明理,《明史.劉基傳》載:“帝每恭己以聽,掌呼為老先生而不名,曰:吾子房也。”明王朝建立前後,劉基擇建新宮,製定律歷。議復科舉,倡立軍衛,糾劾百司,整肅紀綱,不避權禦。讜直不阿,敢於犯言直諫。為明朝奠定堅實基礎。
劉基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傢。他運籌帷幄,韜略淵謀。一度因惡時世,隱居深山,縱情山水。後經朱元璋盛情之邀,毅然出山,陳時務十八策,佐明帝西討陳友諒,東徵張仕誠,北伐中原,取得竜江之役、鄱陽湖大戰等重大戰役的勝利,翦滅群雄,開闢了強盛的大明王朝。《時務十八策》雖未見史籍記載,至今無人能窺堂奧,但後人均將之與諸葛亮初出茅廬時的《隆中對》相互媲美。現存署名劉基的軍事著作衆多,其中首推《百戰奇略》。
劉基是一位詩文俱佳的文學家。他一生著述宏富,明初由其子孫輯成《鬱離子》5捲、《覆瓿集》並拾遺20捲、《寫情集》4捲、《梨眉公集》5捲、《春秋明經》4集。後人編為《誠意伯劉文成公集》20捲傳世。其詩文備受推崇,《明史·劉基傳》稱其文章“氣昌而奇,與宋濂並為一代之宗”。清人瀋德潛《明詩別載》評:“文成獨標高格,時欲追韓、杜,故超然獨勝,允為一代之冠”。《四庫全書總目》稱:“足與高啓相抗。”
劉基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傢。他智慧過人,博學多才,通曉天文地理,精悉諸子百傢。在儒、佛、道方面,他崇儒、抑佛、揚道。在哲學方面,推崇“盜天”、“措用”的認識論。在政治思想方面,他主張民主論,“推餘補不足”、“以德養民”是其核心。在教育思想方面,劉基繼承了賈誼的“教為政本”論,但旨歸不在於“君東”而在於“治道”。
劉勁持
劉勁持(1904--1988),南田人,中學畢業後就讀於廈門大學。未滿一年,因父謝世輟學回鄉。1927年考取國民革命軍二十六軍軍官團,步入軍界。後又先後考取黃埔軍校(六期)、保定陸軍大學(十一期)。畢業後,歷任少、中尉通報員,上尉分區隊長,中、上校參謀,軍令部少將高參、處長,軍政部少將司長,整編二十六、五十七師少將師長、九十八軍中將軍長等職。抗日戰爭時期,參加浙滬占役、南京守城戰、武漢會戰,盡職盡責。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1949年11月3日,西安綏靖公署主任鬍宗南妄想輓救西北敗局,便部署陝南軍隊撤退,並拉攏黃埔同學,組織精忠報國會。但鬍宗南對劉勁持頗有顧忌,除令九十作軍(劉任軍長)歸西安綏署副主任兼七兵團司令裴昌會指揮外,又數次來電要其眷屬飛臺作人質,而劉勁持一直不理睬。
11月25日,西安綏署已撤到漢中。次日晚,全軍嚮悟響城口方向前進。12月15日至17日到達閬中南津關。第三天,九十八軍迅速經樟潼至玉川陝公路以西地區集結待命。
從恆口至此時間,幾乎每日收到解放軍動嚮和有關政策宣傳的來電。劉勁持對此很關心。當聽到解放軍已進入成都,受到群衆熱烈歡迎的消息,他立即取閱軍用地圖,研究行動方向。為了回避戰爭,以待機起義或和平解放,决定23日離南津關,取小道到元山場山區。
26日下午,部隊到達元山場宿營。當日下午5時多,已起義的裴昌會司令給劉軍長和副軍長嚴呈傳來十萬火急的電文,大意是:成渝已先後解放,兵團及一些部隊已在德陽一帶起義。遵照賀老總旨意,為使國傢和人民少受損失,囑我奉勸兩兄於27日前率部起義,即可保證生命安全。逾期不作起義看待,請速復電。劉勁持接電後,護了三個方案:一、打到底,既損害國傢及人民利益,又背離全軍官兵意願,後果是全軍被殲滅;二、放下武器聽候整編,讓官兵回鄉做個良民;三、起義,棄暗投明,走嚮光明。
他立即召開師團長會議,先宣讀裴司令來電,後宣佈三個方案,要大傢考慮後進行簽名。結果,少數人在第一、二個方案箋上簽名,絶大多數人在第三個方案箋上簽名。會議結束,由351團團長樓際霖護就緻裴司令電稿,劉勁持簽發。大意是:决定即日起義,並請轉呈賀老總。接着,一面指派親妹夫、參謀處處傅維周,率傳令兵一名,與解放軍聯繫;一方面集中軍部與直屬部隊全體官兵。劉勁持丫在一小高地上宣佈:九十八軍全軍今天起義了。起義部隊是解放軍的一部分,必須嚴格遵守解放軍的《三大紀律》、《八項註意》……宣佈之後,即下令全軍嚮升鐘寺出發。
26日由解放軍十八兵團政治處聯絡部長劉玉衡帶領劉勁持等人晉見賀竜司令員。賀鼓勵他:“你們都是壯年時間,衹要認真學習,堅定不移地跟共産黨走,一定會有光明前途。革命不分先後,起義軍人就是革命軍人。”他參加研究班學習。此後歷任南京軍事學院教職員、山西省人民委員會參事室參事、浙江省人民政府參事主任、浙江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省政協委員等職務。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衷心擁護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和“一國兩製”方針。雖患嚴重白內障,仍經常持放大鏡,執筆給臺的老同事、老同學和親友們寫信,鼓勵他們為祖國的建設與和平統一事業作貢獻。
劉勁持自奉儉樸,生前無積蓄,臥中僅有一張木板床,一張桌面裂縫有一公分寬的雙抽屜辦公桌,兩把木椅,一張竹躺椅,一隻舊五鬥櫃和兩衹舊皮箱。為維修家乡擠誠意伯廟,捐獻僅存的一顆金牙;為支援家乡籌建伯溫圖書館,將臺彎親戚贈送的300元人民幣,全數捐出。劉勁持軍長,是一位愛國愛鄉的起義將領。
吳成七
“毛彎府,西前院,新涼堂,出草王”
吳成七起義,歷時四年多,馳騁浙南閩北廣大區域,沉重打擊了元政權黑暗腐敗的統治,為公元1368年朱元璋一統天下,建立大明王朝起了積極作用。鑒於當時天下大亂,群雄紛爭,加之起義不久即失敗,未曾引為矚目,正史少作記載。但吳成七人作為一員農民起義軍首領,偉績千秋。
吳成七(?—1357),黃坦人,幼居吳莊(屬今文成金爐鄉),後入贅新涼堂毛傢(屬今文成黃坦黃羊茶堂),從事傢耕,兼販私????。曾拜師水雲寺和尚學藝,十八般兵器,件件精嫻。他為人剛勇仗義,好打不平,廣交四方豪傑,在民間很在威望。元至正十三年(1353)春,他在瑞邑五十四都埠頭(今文成孔竜)售販私????,因當地????霸橫行,一怒之下,拳斃????霸,被誣為“謀反”。吳成七逃回黃坦,即請民間武師宋茂四、落第窮儒支雲竜、善研兵法的周一公等計議,相約各方窮苦第兄,揭竿反元。先在黃羊毛彎圍柵驛營議事,並於附近西前墩建起義軍頭領傢室住院。緊接分別在北嚮闢建高羊、馬羊兩座扼控通人黃坦之咽喉大寨,在西南嚮構築天高、水牯、水盆、竜須等屏障寨,於東嚮建立白羊、牛頭等前哨寨。受壓百姓紛紛響應,起義隊伍很快發展成萬數。
元至正十四年(1354),吳成七被衆推為首領,遂自號“吳王”。隨着起義軍人數的發展,有嫌毛彎地窄,遷營黃坦龔宅,再闢金山指揮烽火寨(即今吳成七寨),建吳王府於龔宅石鼓樓。同年秋,起義軍已具備相當軍力,於是主動出擊青田縣城。元行省震恐,忙命總管官王某帶兵剿伐,但到達南田後,懼怕得不敢再前進。南田張坳豪富徐伯竜,詣軍門請以身先官兵,王某授給鬆陽縣尉牒,由徐伯竜自帶“義勇”(元代地主武裝組織),在張坳外路拒擋起義軍前進,發生激戰,“義勇”潰敗,徐伯竜被殺。吳成七乘勝進兵,青田地主頭目季珍帶“義勇”抗拒於船寮,激戰整日,起義軍大獲全勝,攻下縣衙。翌年,吳成七拜周一公為軍師、宋茂四為大將、支雲竜為王府謀臣,開科取士,選拔文官武將,分派頭領駐兵各寨。並點封朱君達、李夾等數十名戰將,經黃坦為中心四嚮出擊,把勢力範圍擴大到處(州)、溫(州)、婺(金華)及閩北建甌一帶,形成首尾連絡百餘寨,致使官兵不敢深入。元統治惶恐中,數次派官招安,均遭吳成七拒絶。
元至正十六年(1356)春,元行省派處州路總管府治中葉琛率師徵討黃坦。葉琛以總製官武將鬍深與“義勇”萬戶葉良器領精銳為前隊,自率大軍殿後,於3月間突破楊山和黃坑等二十餘寨,起義軍李夾等十名戰將陣亡。緊接圍困長坂大寨,起義軍百戰四個多月後失陷而退守高羊寨。8月初,吳成七調三狡(今泰順境)起義軍七千多來援,欲與官兵殊死决戰,不料門戶馬羊大寨防範失密,被官將夏廷輝偷襲而失,起義軍戰死五百餘,被俘三百多,軍師周一公殉難。從此官兵據其要衝,葉琛親率大軍過際坳堂沿三岱嶺(在今黃坦邢宅),直搗周嶴,即又分兵十路控製要塞,把高羊寨與吳王府圍困得水泄水通。9月間,吳成七與宋茂四等突出重圍,重新調整兵力,一方面與官兵周旋,另一方面火速擇當時瑞安與青田兩縣交界點洞尖山天附險(今稽羊雙尖山豺狗洞至吳成七寨),另立新的總寨,並分翼連環七營,竭力死戰,官兵久攻不下。臨鼕,葉琛按劉基所授惑兵計,暗遣一支官兵,在遙對洞尖山寨的黃呈羊山嶺,趁黑夜每人肩挑懸挂有二十多盞燈籠的長竹午,從山嶺頭挑到龔宅,吹熄後再返回黃呈羊嶺頭,點燃燈籠嚮龔宅行進,如此往返,每夜以一二百名官兵輪流進行,造成官府增兵如蜂至的假象,加上草日減,水源被切斷,軍心動搖。葉琛抓住戰機,命部將陳仲琛統精兵三千,從大學金山其背,命大軍大黃坦正面發起總攻,吳成七與起義軍猛將宋茂四等犧牲於豺狗洞。
時隔六百多年的今天,當年的戰寨遣址,依然隨處可見。登上吳成七寨,還可找到一截塌壞的石墻腳,看到關卡口的大堆擂石,寨基草皮下已碳化的火燒米或火燒𠔌比比皆是,滿地零散着古瓷陶及古瓦等殘片。稽羊雙尖豺狗洞,尚留一方韓宋“竜鳳”二年(1356)摩崖題記。 |
|
畲族的民間文學非常豐富,包括山歌、民族起源和諸天神傳說、民間故事、諺語、兒歌等。既表現了鮮明的民族特點,又因與漢族長期雜居的關係,在他們獨特的藝術風格中,也含有同漢族文化交流的因素。它集中而生動地反映了畲族的歷史、政治、經濟、生産、生活和鄉土風情等情況,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珍貴遺産之一。
在畲族文學中,山歌是它的主要部分。山歌大都在群衆中以畲語唱形式代代相傳,並不斷得到豐富與發展,所以他們的文學基本上是民間口頭文學。雖然也有一些漢文的手抄本,但那是藉漢字記間,衹供唱用。因此,在歌本上創造了許多土俗字。
山歌的內容生動活潑,豐富多彩,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寓意深刻,比興感人,韻調和諧,對仗工整,唱起來琅琅上口易學易記,形象生動逼真。
傳統的文學作品,有些已散失無傳,至今流傳下來的,約有一千多篇,四、五萬行。有追述本民族來源、遷徙和歷史大事的長篇敘事詩歌,有富有藝術魅力的歌頌勞動和愛情的雜歌,有取材於漢族民間神話故事、章回小說、評話唱本等編成的小說歌。尤其是有關歷史傳說的山歌,更是傢喻戶曉,人人會唱。浙江畲歌按歌詞內容分,除上述幾種外還有風俗歌、功德歌等。
(一)長篇敘事詩歌,歌詞篇幅較長,有“高皇歌“、“麟豹王歌“、“來朝歌“、“元朝十八帝“、“盤古歌“、“長毛歌“等,其中以“高皇歌“流傳最廣。
(二)雜歌,形式自由,可長可短,數量極多,內容豐富,富有藝術魅力,多是畲族人民即興創作的。
(三)小說歌,又稱“全連本“或“戲出“,畲民叫作“大段“,約有一百多種。多取材於漢族民間的神話故事、傳說、章回小說、評話唱本等編成。
(四)風俗歌,主要有“嫁女歌“和“哭喪歌“。在畲族婚姻嫁娶中,無論是嫁女或入贅,都要長夜盤歌。男方請來好歌手“赤郎“和“行郎“(擡花轎的),與女方歌手通宵達旦的對歌,通過對唱“敬酒歌“、“對盞歌“、“度親歌“、“撬蛙歌“、“嫁女歌“彼此考察對方的唱歌能力。
(五)功德歌,又稱祭祖歌,做功德分“做陰“、“做陽“兩種,死人喪事追薦亡魂的叫“做陰“,平時祈福禳災的叫“做陽“。 |
|
文成的工農業發展迅速。至2000年全縣已擁有機械製造、電力、紡織、化工儀表、釀造、電機、印刷、製藥、建築材料、竹木加工、食品、陶瓷等行業,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4274公頃,糧食總産量70852噸,工農業總産值97910萬元。其中帝師楊梅幹紅酒、冰洋竹涼席、亨哈山珍食品被評為首屆中國國際農博會名牌産品。經濟的快速發展,推進了文成的城市化建設,促進了文教、體育、衛生事業的發展。2000年,全年完成固定資産投資36045萬元,大力改善了交通、郵電、電力、市政等基礎設施,56省道的改建,至溫州的行程縮短為1小時。2002年,全縣國內生産總值為15.28億元,至2004年已達19.5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也由2002年的2277元增至2004年的2674元。全縣已擁有機械製造、電力、紡織、化工儀表、釀造、電機、印刷、製藥、建築材料、竹木加工、食品、陶瓷等行業。2002年,文成縣提出了打造“生態旅遊縣”的發展目標,因勢利導地利用生態環境優勢包裝投資項目,推出了涵蓋基礎設施建設、資源加工、生態旅遊、生態工業等領域的49個項目,形成了貨源豐富的“項目超市”。 兩年來,文成以良好的環境、優良的服務、優惠的政策吸收着外來的企業,先後引進外資項目36個,實現招商引資人民幣33.322億元,美元350萬,其中已建成投産或對外營業的項目10個。地處飛雲江畔的文成縣巨嶼工業園區形成規模,正吸收着更多的企業入駐。
文成縣經過多年努力,發展後勁明顯增強,發展潛力日益趨顯,但經濟發展與周邊發達地區相比,差距明顯。 |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æ–‡æˆåŽ¿ 行政区划
文成縣位於浙江省的南面,溫州市的西部,飛雲江的中上遊。東鄰瑞安市,南界平陽、蒼南縣,西倚泰順、景寧縣,北接青田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19。34‘~120。15‘、北緯27。34‘~27。59‘。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文成縣轄8個鎮(包括1個民族鎮)、25個鄉(包括1個民族鄉):大峃鎮、珊溪鎮、玉壺鎮、南田鎮、黃坦鎮、巨嶼鎮、百丈漈鎮、西坑畲族鎮;樟臺鄉、竜川鄉、二源鄉、周壤鄉、東溪鄉、十源鄉、黃寮鄉、石垟鄉、下垟鄉、嶺後鄉、富嶴鄉、雲湖鄉、仰山鄉、桂山鄉、峃口鄉、金垟鄉、雙桂鄉、公陽鄉、平和鄉、金爐鄉、裏陽鄉、金星鄉、朱雅鄉、上林鄉、周山畲族鄉。
1個民族鄉:大峃鎮、珊溪鎮、玉壺鎮、南田鎮、黃坦鎮、巨嶼鎮、百丈漈鎮、西坑畲族鎮;樟臺鄉、竜川鄉、二源鄉、周壤鄉、東溪鄉、十源鄉、黃寮鄉、石垟鄉、下垟鄉、嶺後鄉、富嶴鄉、雲湖鄉、仰山鄉、桂山鄉、峃口鄉、金垟鄉、雙桂鄉、公陽鄉、平和鄉、金爐鄉、裏陽鄉、金星鄉、朱雅鄉、上林鄉、周山畲族鄉,13個居民區、384個行政村。總人口36.33萬人。 大峃鎮
大峃鎮 面積25.37平方千米,人口3.87萬人。鎮政府駐建設路165號,郵編:325300。轄12個居民區(徐嶺、苔湖、石墳垟、城西、上房、城東、棲雲、周村、華僑新村、二新、縣前、城南)、27個行政村(雙西、城南、林店尾、二新、縣前、上房、橋頭井、陳宅、苔湖、石墳垟、周村、珊門、黃嶺頭、坪頭、苔湖山、下沙垟、下徐村、上徐村、嶺腳、吳垟、嶼根、鳳垟 坑口、周徐、呈樹、大發垟、垟井)。
珊溪鎮 面積104.50平方千米,人口3.96萬人。鎮政府駐珊溪街139號,郵編:325304。轄1個居民區(富強新村)、36個行政村(五新、南陽、新紅、環秀、君陽、新湖、聯新、街尾、街頭、下山垟、新西坑、山根、下爿坦、牛坑、下山、壇岐、馱了、羅山、西黃、西山、朱川、鬆源、毛坑、東坪、福首源、嶺背、高山、井市、新建、平坑、吳新、李夏、徐嶴、卓山、項坑、鬆根)。
玉壺鎮 面積73.00平方千米,人口1.72萬人。鎮政府駐府前街,郵編:325311。轄18個行政村(外村、底村、中村、竜坑、樟坪、竜背、長豐、光明、上村、五-、五四、垟頭、趙基、樟坑、高坪、東樟、林竜、金岩)。
南田鎮 面積99.00平方千米,人口2.25萬人。鎮政府駐朱宅巷20號,郵編:325308。轄19個行政村(三源、五源、三甲、新嶴、竜嶴、竜上、南田、九都、西垟、梅樹、嶽垟、新南、橫山底、葉山頭、馱湖、武陽、言山、新星、高村)。
西坑畲族鎮 面積45.00平方千米,人口1.15萬人。鎮政府駐政前路1號,郵編:325306。轄11個行政村(西坑、葉岸、塘垟、南坑垟、旁邊垟、雙前、梧溪、讓川、敖裏、雙田、江山)。
黃坦鎮 面積74.00平方千米,人口2.20萬人。鎮政府駐後巷村,郵編:325305。轄24個行政村(前巷、山後、支垟、新康、雲峰、新峰、黃西、後巷、嚴本、占裏、馱嶴、沙垟、濟下、黃宅、新竜、周嶴、依仁、塘底垟、底莊、共垟、林山、旺山、嚴垟)。
百丈漈鎮 面積42.50平方千米,人口1.15萬人。鎮政府駐百丈漈路119號,郵編:325309。轄13個行政村(新亭、長塘、富洋、同垟、長壟、篁莊、西裏、西段、鎮頭、底大會、外大會、下石莊、上石莊)。
巨嶼鎮 面積56.00平方千米,人口2.16萬人。鎮政府駐雲江大道,郵編:325303。轄23個行政村(黎明、葛洋、黃竜、正灣、三五新、張平、稠泛、垟尾、竜前、金面盂、方前、穹口、花竹嶺、潘嶴、徐竜、潘山、垟地邊、項坑邊、孔山、前山、東坑頭、赤砂、雙尖)。
樟臺鄉 面積30.00平方千米,人口1.61萬人。鄉政府駐樟嶺路65號,郵編:325300。轄13個行政村(樟臺、興川、鶴東、東城、金倉、塔山、雙東、馬山、雙馬、東降、雙竜、橋坑、桂山)。
竜川鄉 面積33.15平方千米,人口1.52萬人。鄉政府駐樟嶺村,郵編:325300。轄18個行政村(季馬、中村、中堡、建新、竜馬、樟坑、中林、村頭、花園、橫山、下田、下村、馬垟、過山、貴坪、坪山、茶寮、烏田)。
二源鄉 面積45.00平方千米,人口1.17萬人。鄉政府駐初陽路3號,郵編:325308。轄17個行政村(二源、談陽、榲樹根、四格、朱山、莊後、嶺頭、陳村、坑底、陳鐘、鐘垟、東坑、湖底、馱田、廷坑下、山頭、呈嶺)。
周壤鄉 面積31.00平方千米,人口1.55萬人。鄉政府駐聯豐村,郵編:325311。轄16個行政村(嶺南、新南、嶺嶴、聯豐、項山、麻山、諸葛嶺、路山、嶴底、上竜、周墩、大坑、林山、中南、外南、周竜)。
東溪鄉 面積28.00平方千米,人口0.91萬人。鄉政府駐碧溪路,郵編:325311。轄8個行政村(九南、裕山、碧溪、東頭、南河、呂一、碧坑、茗垟)。
十源鄉 面積30.00平方千米,人口0.75萬人。鄉政府駐東步街,郵編:325308。轄8個行政村(十源、利民、光明、高新、新富、鄭嶴、呈段、高民)。
黃寮鄉 面積33.00平方千米,人口0.18萬人。鄉政府駐黃山村,郵編:325308。轄4個行政村(黃山、黃麯寮、富頭、黃垟坑)。
石垟鄉 面積30.00平方千米,人口0.40萬人。鄉政府駐上垟村,郵編:325307。轄7個行政村(中垟、上垟、吳坳、石門、楓竜、崗山、上斜(石垟林場))。
下垟鄉 面積17.00平方千米,人口0.17萬人。鄉政府駐下垟村,郵編:325307。轄4個行政村(下垟、都鋪、桂竹、半坑)。
嶺後鄉 面積27.00平方千米,人口0.27萬人。鄉政府駐嶺後村,郵編:325306。轄5個行政村(嶺垟、富垟、三合、下莊、蒼降)。
富嶴鄉 面積20.50平方千米,人口0.68萬人。鄉政府駐富嶴橋村,郵編:325305。轄9個行政村(富嶴、培頭、富康、蓮頭、周嶴底、雙坑、上堡垟、 蓋後、石竹寮)。
仰山鄉 面積11.00平方千米,人口0.44萬人。鄉政府駐雅坪村,郵編:325304。轄4個行政村(雅坪、鰲洋、塘山、鬆坑)。
桂山鄉 面積26.50平方千米,人口0.62萬人。鄉政府駐雙峰村,郵編:325304。轄7個行政村(三垟、新興、分水、福全、鳳獅、桂庫、平溪)。
峃口鄉 面積21.00平方千米,人口0.72萬人。鄉政府駐新橋村,郵編:325302。轄6個行政村(峃口、城東、竜車、九山、新聯、魚局)。
金垟鄉 面積15.00平方千米,人口0.93萬人。鄉政府駐李山村,郵編:325302。轄8個行政村(李山、小竜、溪口、良坑、𠔌山、橫培、渡瀆、馱垟尾)。
雙桂鄉 面積17.50平方千米,人口0.94萬人。鄉政府駐桂花安路56路,郵編:325302。轄8個行政村(桂東、桂溪、桂陽、寶豐、雙垟包、桂西、垟山、周山下)。
周山畲族鄉 面積14.00平方千米,人口0.53萬人。鄉政府駐養根村,郵編:325302。轄9個行政村(周垟、雙新、吳垟、官坑、包山底、養根、際下、水井頭、上坑)。
公陽鄉 面積20.00平方千米,人口0.69萬人。鄉政府駐公陽街,郵編:325302。轄7個行政村(公陽、上嶽頭、水碓宅、白石坑、馱尖、金嶺、鹿堡)。
平和鄉 面積22.00平方千米,人口0.86萬人。鄉政府駐下河村,郵編:325302。轄10個行政村(平和、雙塆、廿五坑、田東、郭山、新田、東方、梅垟下、大垟口、 下沙河)。
金爐鄉 面積13.00平方千米,人口0.61萬人。鄉政府駐金山村,郵編:325300。轄7個行政村(城中、王傢、金山、爐山底、嵐岩、新垟、陳莊)。
裏陽鄉 面積16.50平方千米,人口0.57萬人。鄉政府駐裏川村,郵編:325300。轄8個行政村(裏川、孫嶴、餘山、垟底、垟外、江底、江外西山、岩頭)。
金星鄉 面積23.00平方千米,人口0.51萬人。鄉政府駐金壟村,郵編:325311。轄7個行政村(金星、朱坪、角山、桃坑、蔡坑、洪地、八格)。
朱雅鄉 面積28.00平方千米,人口0.43萬人。鄉政府駐雅竜村,郵編:325311。轄5個行政村(朱寮、雅竜、坳坪、吳坑、 湯垟)。
上林鄉 面積13.00平方千米,人口0.30萬人。鄉政府駐聯民村,郵編:325311。轄5個行政村(新林、聯民、木灣、周山垟、林岩)。
雲湖鄉 面積102.00平方千米,人口0.51萬人。鄉政府駐雅坪村,郵編:325305。轄13個行政村(竜湖、包山垟、塘壟、西北山、上金、上坪、高西、石嶺、馱加、千秋門、取垟、葉山、杜山)。 |
|
全縣以大峃鎮為中心樞紐,有發往各縣市的班車 縣城擁有2座客車站 為城南老車站 班車以發往文成縣縣域以內 以 南田 西坑 為主 城西新客車站(文成縣長途汽車站) 班車以發往縣級 市級 省級 為主 有發往 上海 杭州 溫州 瑞安 福州 等大中城市的班車 其中前往溫州汽車大巴車為1小時1班 一天8班 |
|
文成境內,山水似詩、風光如畫。文成全境,山川秀麗,英氣靈聚,奇峰聳峙,百瀑飛揚,峽𠔌幽幻,碧湖瀲灧。風景旅遊資源得天獨厚,自然人文風光獨樹一幟。境內百丈漈——飛雲湖國傢重點風景名勝區的百丈飛瀑,為全國最高的瀑布;銅鈴山國傢森林公園的壺穴碧潭,屬世界奇觀;飽經滄桑的劉基廟(墓),係國傢重點文保單位,馳名遐邇。還有那億年河床,萬頃碧波,千峰競翠,百裏竹海,無邊叢林,如夢似幻。全國著名旅遊學家、北大謝凝高教授稱銅鈴山為“壺穴奇觀,華夏一絶”;全國著名水文地質學家、中科院資深院士陳夢熊先生贊譽文成的天頂湖與臺灣的日月潭相似,銅鈴山的風光可與九寨溝相媲美。空靈的山水,薈萃的人文,使這片神妙的土地到處充滿了詩情畫意。
縣城每天有班車旅遊車和公交 車前往 以下為主要風景百丈漈
文成百丈漈-飛雲湖景區
百丈漈-飛雲湖國傢級風景名勝區景區,位於浙江省溫州市西南部,飛雲江中上遊的文成縣。百丈漈-飛雲湖國傢級風景名勝區,山川秀麗,氣候宜人,雲林森渺,生態奇美,萬物滋生,風光旖旎,被人稱為植物王國,動物世界,山水墨畫,文化名地,度假天堂。百丈飛瀑景區是百丈漈-飛雲湖國傢級風景名勝區的支柱景區,景區位於海拔300米至638米的高山之巔百丈漈鎮篁莊村,縱深約3公裏,面積為4.75平方公裏,有着一漈雄、二漈奇、三漈幽等特色。瀑布上遊匯集200多的集雨面積,匯成激流突奔百丈深壑,形成了一漈百丈高、二漈百丈深、三漈百丈寬的階梯型瀑布群。一漈因高207米,號稱天下第一瀑,居全國之最;古人說:“雁蕩竜湫眼底收,百丈飛瀑雄則秀,天賜神流三千尺,半空煙霞唾棉球”。百丈漈2
境內景觀有百丈一漈高207米,譽稱天下第一瀑;二漈高68米,中成水簾洞;百丈三漈猶如長紗白練,橫穿在6裏秀𠔌之中。一帆峰、筆尖峰、老鷹峰、觀音送子岩、一指觀音峰與碧潭瀑布相映成趣。還有陶氏真人煉丹臺、羅隱秀觀瀑崖、觀音洞、三聖殿、呂洞賓道廬遺址、劉基觀瀑臺、擊石瀑、海龜瀑、仙人居、八仙岩、八戒岩、天王琴、凹瀑、老鷹峰、將軍崖、金貓洞、通天嶺、筆尖峰、天門、孔雀開屏、天獅戲珠和陶然亭、沁心亭、觀瀑亭、知風亭、凌雲閣等自然和人文景觀
文成劉基故裏景區
劉基劉基故裏景區位於劉伯溫故鄉福地文成縣南田山。劉基,字伯溫,封誠意伯,謚號文成,文成縣名由此而來。他是明朝開國元勳,“學為帝師,纔稱王佐”,是中國歷史上卓越的政治傢、軍事傢、文學家,著有兵書《百戰奇略》、散文集《鬱離子》。劉基樹開國勳業,兼傳世之文章,後人尊稱為立德、立功、立言的千古人豪。 劉基故裏,地靈出人傑,文化積澱極為豐富。建於天順三年的劉基廟(墓)均批準為國傢級文保單位。劉基故裏現存完好的人文景觀,主要有劉基故居、書院。
文成天頂平湖
天頂湖位天頂湖位於百丈漈頭觀湖,湖面猶如一面明鏡,清澈純淨,仿佛西湖,衹是沒有西湖的胭脂氣。有人留詩曰:“未識深閨女兒身,麗質憨態天生成。西湖勝你三分色,你贏西湖一點真。”湖心一個大島,朱砂土,似一塊未經雕琢的瑪瑙。而整個天頂湖,由三大湖組成,即外湖,東湖,西湖,形如一條飛竜,兩腳分東西嚮北延伸。搖一隻小船,沿水灣探幽尋源,寬闊處,煙波浩淼,水天一色:狹窄時,岸邊野花,伸手可摘;山重水復,柳暗花明,峰回水轉,豁然開朗。湖串湖,灣套灣,湖湖灣灣水相似,灣灣湖湖景不同。山繞水,水環山,島巒起伏,岔道交錯,林木茂盛,秀竹掩映,遊者就是《桃花源記》的武陵人。清晨的天頂湖,雲遮霧罩,迷迷增膜,衹聞野鴨嘎嘎,不見野鴨蹤影。八時許,陽光穿透濃霧,湖面漸漸開闊,霧淡了,如紗如縵,悠然於群山之間。天頂湖靜如處子,超凡脫俗。觀此景,便覺於聖女之前,言語必得文雅,不許粗野;行動必須得體,不許魯莽,心地不由善良,純潔了。黃昏的天頂湖,夕陽如血,湖水盡染。秀木翠竹,倒映其間。觀此景,物我皆忘,不知東方之既白
文成銅鈴山森林公園.
銅鈴山森林公園 銅鈴山峽景區是公園核心景區。峽𠔌長3公裏,寬處百餘米,窄處2—3米,呈S形走勢。𠔌內深澗密林,古樸純野。尤其以萬年激流旋衝而形成的“壺穴奇觀”最為著名。
小瑤池景區位於湖頭林區海拔1000餘米處。境內有一碧池,傳說為王母娘娘浴池,故名“瑤池”。 瑤池面積4畝餘,涌泉四季不斷,池水終年碧緑,猶如一面明鏡。從瑤池徒步上山百餘米,便到觀日臺。。春看百花爭豔,夏觀茫茫雲霧,秋望晴空明月,鼕眺林海雪原。
銅鈴寨景區地勢險要,三面懸崖峭壁,衹有北嚮一條小路通往岩頂,頂有一巨石,即“銅鈴蒂”。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吳成七在此設立分寨,寨址遺存瓦、陶瓷器碎片等物。山腰有石洞,相傳為吳成七藏放金銀珠寶的地方,故名“藏金洞”。
原始叢林景區以森林生態為特色,有保存完好的天然硬闊葉原始叢林15000多畝。境內林木遮天蓋地,郁郁葱葱,構成喬、灌、藤、草自然結合的天然森林景觀。
勝川桃溪景區緊靠國傢重點風景名勝區—飛雲湖,境內竹海茫茫,林濤陣陣,溪水潔淨,源遠流長。
文成峽𠔌景廊(竜麒源)
竜麒源竜麒源,江南美麗的峽𠔌,位於溫州西南群山之中一個叫馱湖的地方,那是一個傳奇故事一般的畲鄉夢境:峭壁森森,峽竜麒源𠔌幽幽,水若甘泉,礫石鋪池底,淺者可數遊魚,深者數十米卻清可見底,巨石沉落,若隱若現,如竜盤龜潛。景區內層巒疊嶂,蒼翠欲滴,尖峰錯聳,峽𠔌悠長,溪水漩渦漣漪,千姿百態,緑潭串聯,清澈見底。竜麒源的山的確很美,美就美在她的體態,她的神秘。竜麒源的山體多變化,山勢參差不齊,衆山大多裹以豐茂的植被,古木成蔭,藤纏樹繞,許多千年古木從岩縫石隙中伸展出來,根枝極盡婀娜。一簇簇,一叢叢,如雲蔽日,如菇開傘。竜麒源的水很緑,像翡翠碧玉般,溪水很細,水流很緩,這裏聽不到溪水的嘩嘩聲,也沒有震聾的瀑布聲,身處其境,感覺很恬靜、怡然。峽𠔌的春天,溪流潺潺,花飛蝶舞,草長葉緑,順着峽𠔌一眼流動的是嫩黃的緑夾雜在亙古不變的岩壁上,其下是倒映着藍天白雲的透明的水 瀑多姿,石林飛瀑、陰陽瀑、三疊瀑、天際瀑、西天屏瀑、瀑瀑懸飛。山梁紅楓古道,楓嶺石林、大會楓嶺、嶺嶺誘人。𠔌底清流碧潭,青竜潭、金牛潭、金龜潭、豬獅潭、白竜潭、潭潭瀲灧。峽𠔌景廊步步皆景、四季各異。新春峽𠔌,萬木爭春、百花爭放。初夏峽𠔌,萬花齊豔、秀色芳菲。深秋峽𠔌,葉紅似火、勝似春光。隆鼕峽𠔌,冰川垂地、閃爍晶瑩,故稱峽𠔌景廊。
岩門大峽𠔌
文成岩門大峽𠔌
位於飛雲湖源頭的嶺後境內,𠔌長為18.5公裏,稱“華東第一峽”。以山青、水秀、峰奇、𠔌幽、灘美、潭麗、岩怪、洞絶為特色。境內山高壑深,古木參天,兩岸懸崖翠壁,萬泉甘霖。石灘奇秀、碧潭疊翠 |
|
- n.: Wencheng County
|
|
文成 |
|
旅遊 | 浙江 | 溫州 | 地方教育機構 | ????業公司 | ????務管理局 | 行政區劃 | 農村 | 鄉鎮 | 鄉村 | 地理 | 浙江省 | 行政村 | |
|
|
文成縣文聯 | 文成縣政府 | 文成縣人大 | 文成縣政協 | 文成縣法院 | 文成縣中心部 | 文成縣中醫院 | 文成縣工商局 | 文成縣檢察院 | 文成縣國稅局 | 文成縣第二中學 | 文成縣人民醫院 | 文成縣樹人學校 | 文成縣求知中學 | 文成縣實驗小學 | 文成縣第一中學 | 文成縣銅鈴山莊 | 文成縣華僑飯店 | 文成縣????務管理局 | 文成縣婦幼保健站 | 文成縣利生工藝廠 | 文成縣華興工藝廠 | 文成縣文杭工藝廠 | 文成縣國榮服裝廠 | 文成縣教育服裝廠 | 文成縣針紡織公司 | 文成縣百丈漈鎮中心學校 | 文成縣教師進修學校 | 文成縣職業技術學校 | 文成縣樟臺木工藝廠 | 文成縣大學車木工藝廠 | 文成縣東洋木製工藝廠 | 文成縣大學中心防保站 | 文成縣學口中心防保站 | 文成縣西坑中心防保站 | 文成縣珊溪中心防保站 | 文成縣預防保健中心 | 文成縣黃坦鎮中心防保站 | 文成縣玉壺中心防保站 | 文成縣南田鎮中心防保站 | 文成縣中美服裝鞋業公司 | |
|
|
竜川鄉 | 黃坦鎮 | 樟臺鄉 | 周壤鄉 | 大峃鎮 | 珊溪鎮 | 十源鄉 | 百丈漷 | 平和鄉 | 金星鄉 | 公陽鄉 | 雙桂鄉 | 嶺後鄉 | 金爐鄉 | 巨嶼鎮 | 百丈漈鎮 | 東溪鄉 | 仰山鄉 | 裏陽鄉 | 南田鎮 | 二源鄉 | 富嶴鄉 | 桂山鄉 | 黃寮鄉 | 西坑畲族鎮 | 朱雅鄉 | 雲湖鄉 | 峃口鄉 | 玉壺鎮 | 金垟鄉 | 下垟鄉 | 周山畲族鄉 | 上林鄉 | 石垟鄉 | 朝陽路 | 市場路 | 建設路 | 永安路 | 棲霞路 | 濱江路 | 健康路 | 幸福路 | 城東路 | 大橋路 | 新建東路 | 中興路 | 健康中路 | 富強路 | 城南路 | 橋東路 | 振中路 | 建設東路 | 建設南路 | 伯溫路 | 體育場路 | 幸福東路 | 鳳溪北路 | 車站東路 | 郵政路 | 人行路 | | | | | | 更多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