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中國 >浙江 >溫州 >泰順縣 > 司前畲族鎮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司前畲族鎮:面積117.70平方公裏,人口1.20萬人,轄1個居民區,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新北,郵政編碼:325501。
  居民區:新北
  行政村:司前、左溪、溪口、大住、臺邊、裏光、上地、葉山、榲垟
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
  泰順縣轄鎮。建國時為司前鄉,1958年設司前畲族鄉,旋改司前管理區,1962年稱公社,1984年復稱司前畲族鄉,1992年與裏光鄉合併,建立司前畲族鎮。位於縣境北部,西北界景寧,東北與文成毗鄰,距羅陽13公裏。面積114.5平方公裏,人口1.1萬,其中畲族占26.6%。省道綫雲(和)壽(寧)公路穿境。轄司前、上地、大住、垟、和莊、上升、葉山、新橋、裏光、臺邊、溪口、林山、左溪、筱條14個村委會。竹木、水力資源豐富,是縣內毛竹生産基地。鎮西北的烏岩嶺為自然保護區。以農為主,鄉鎮企業有竹木製品等,特産茶葉、板慄、獼猴桃。
建置沿革
  司前畲族鎮1949年為司前鄉,1958年設司前畲族鄉,旋改司前管理區,1962年稱公社,1984年復稱司前畲族鄉,1992年與裏光鄉合併,建立司前畲族鎮
人口數據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1145男6078女5067家庭戶戶數3596家庭戶總人口(總)11033家庭戶男5976家庭戶女50570-14歲(總)21310-14歲男11190-14歲女101215-64歲(總)782815-64歲男427815-64歲女355065歲及以上(總)118665歲及以上男68165歲及以上女505戶口本地住在本地9645
經濟發展
  該鎮是泰順北部中心城鎮,全鎮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
  認真做好企業技術改造和工業用地佈局調整工作。2005年全鎮已有6傢企業落實技改用地,並有1傢完成搬遷;縣級農業竜頭企業達到3傢,占全縣的1/3;利衆竹木有限公司還榮獲溫州市十佳農業竜頭企業、2005年度省農博會金奬産品、省林業竜頭企業、浙江省名牌産品等稱號。
  2005年引進竹木製品加工企業2傢,投資50多萬元的雲浩竹木有限公司及投資550多萬元的園林木工藝廠。引進農業種植戶4傢,分別在司前、臺邊等村租用125畝土地,投資50多萬元,采取套種、間作、輪作等方式進行反季節蔬菜種植,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示範作用。旅遊業方面,東方雲頂集團落實了開發休閑度假廣場的投資意嚮,投資資金將達到3個億。
  2005年農業總産值2500萬元、工業總産值5800萬元、財政收入10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80元。
  2006年以來,該鎮有4傢竹木加工企業興建標準化廠房,其中利衆、泰森木業等新建廠房占地40多畝。2007年,民族工藝廠、泰森木業的廠房已投入使用。同時,重視對全鎮工業現狀的分析和發展規劃,及時找準提升工業企業做強做大的水平及強強聯合的辦法和途徑。截止2007年8月,該鎮實現工業産值4278萬元,同比增長7.87%。
  該鎮以生態縣建設為契機,發展旅遊業。充分利用地處珊溪水庫源頭及飛雲湖畔,毗鄰烏岩嶺國傢級自然保護區,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景觀獨特的條件,並對臺邊圓洲古民居進行規劃和包裝,還組織“農傢樂”經營者參加縣科協和浙江林學院舉辦的鄉村休閑旅遊培訓班,促進發展旅遊業。2007年,報批星級農傢樂餐館有3個,新建“農傢樂”旅遊點兩個。
  2007年,該鎮共有農民合作社10傢,社員312戶,規模基地達1300畝,包括毛竹、雷竹、緑化苗木、蔬菜、水果及生豬、山羊養殖等,效益農業基地建設發展良好。
  2007年實現工農業産值6588萬元,財政收入達133萬元,農民收入穩定增長。
城鎮建設
  司前鎮在新農村建設中,突出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調整經濟結構,使鎮村的面貌逐步改觀。
  (一)抓住全省實施“康莊工程”建設的契機,全面實施康莊工程,積極爭取和籌措資金,將葉山路面硬化、左溪葉洋至洋坑頭兩條道路列入建設計劃,總里程8.08公裏,需投資約185萬元。葉洋村自籌20萬元實施建設了葉洋至岩下的道路硬化改造。強化領導,精心組織,認真實施康莊工程建設,投資1000多萬元開工建設康莊公路7條29公裏,90%行政村通村道路得到硬化,全部行政村通等級公路。
  (二)以“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分類指導、協調發展”的方針,積極開展村莊整治和村莊規劃。截止2007年,已實施對左溪村的規劃,針對左溪村髒、亂、差、散現象,組織拆除其違章建築,進行村容村貌大整治行動。同時,實施睏難群衆的危舊房改造工程,全鎮改造危舊房26戶,其中異地新建16戶,拆原建及購房10戶,戶均將補助8000元。
  (三)開展標準農田建設,2007年進行標準農田建設720畝,並在溪口、上地、裏光、左溪、臺邊、新北等村選定地塊實施。
  (四)開工建設了長380米、堤高7.5米的大住防洪堤,工程造價35萬元,已於2007年6月竣工,提高了防洪能力;實施白鶴渡“千庫保安”工程,總投資135萬元;委托省第十一地質大隊設計炮臺崗地質災害點治理勘察方案,2007年已通過會審;對鎮小學生活樓進行改造建設,工程造價130萬元,已完成一層樓建設任務;完善新農村建設主題教育設施。在臺邊、左溪等4個村開設了圖書閱覽室,安排1萬元補助10個村設立規範的文化宣傳欄,豐富了群衆的文化生活。
  (五)2005年,開工建設鎮文化活動中心和老年人體育活動中心。擴建了五保集中供養中心,繼續擴大供養規模,提高供養水平。對司前自來水廠進行改製,並運用社會資金啓動了擴建工程。繼續完善城鎮道路建設,全面完成城鎮主幹道硬化。以中心村建設為竜頭,圍繞道路硬化、溪流淨化、村莊緑化、環境美化等目標,因村製宜,啓動了裏光、臺邊、司前、新北、左溪等五個行政村村莊整治工作,村鎮面貌逐步改觀。
社會事業
  【下山移民】2007年,充分運用扶貧、救災、地質災害避險等政策,盤活存量土地,啓動了規模較大的下山移民工作。據統計集鎮建城區新增建房350多間,新增人口1400多人。
  【人事制度改革試點】2005年被列為全市鄉鎮調控能力建設試點之一。按照“全員聘任,專職駐村”的思路,開展了鄉鎮人事制度改革工作。通過改革,鎮機關內設機構從10多個合併成“四辦一中心”,鎮機關幹部從62名減少至54名,並下派13名幹部專職駐村,進一步強化了服務功能,提高了辦事效率,密切了幹群關係。
  【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堅持政府引導、群衆自願、互助共濟、大病統籌的方針,通過政府補助,集體和群衆個人籌集,建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保率達到73%。
英文解釋
  1. :  Siqianshezu Town
近義詞
司前畲族
分類詳情
張開林山村上地村新北新橋村溪口村和莊村
司前村葉山村葉垟村左溪村大住村臺邊村
裏光村榲垟村筱條村順安村上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