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四都鄉:面積41.42平方公裏,人口1.48萬人,轄15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梅溪村,郵政編碼:325612。 行政村:梅溪、石角竜、丁嶴、江嶴、楊川、雙尖鳳、梅嶴、嶺下、坭山、柏岩、樟嶴、陳坦、垟嶴、佐溪、瑪瑙 |
|
四都鄉是浙江省生態示範鄉,南宋開科狀元王十朋故裏。位於樂清市市域中部,西與永嘉縣毗鄰,北鄰淡溪鎮,東接石帆鎮,南與城北鄉相鄰,鄉域面積41.42平方公裏,下轄15個行政村,33個自然村,村鎮建設用地98公頃,2000年年末人口總數為15007人。
四都鄉四面環山,中間是較小的山間還平原,是八山半水一分田的山區鄉,全鄉有林地面積4.8萬畝,林木蓄積量23819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高達69%,居全市首位,有着非常好的生態環境條件。地處亞熱帶季風區,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5-9月;年均氣溫在17攝氏度左右,有着豐富的水能資源。鄉境內山區林草密集,生物多樣性豐富,為生態産品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和資源基礎。 |
|
四都鄉地處樂清市域中西部,東接石帆鎮,南連城北鄉,北臨淡溪鎮,西與永嘉縣毗鄰,鄉政府駐地梅溪村離樂清市區直綫距離9.8公裏,距溫州市中心城鎮虹橋鎮8公裏。區域面積41.42平方公裏,總人口14986人,下轄15個行政村(梅溪、石角竜、丁嶴、江嶴、楊川、雙尖鳳、梅嶴、嶺下、坭山、柏岩、樟嶴、陳坦、垟嶴、佐溪、瑪瑙),全鄉山場面積達47604畝,森林覆蓋率達69%,居樂清市首位。
該鄉四面環山,中間是較大的峽𠔌平原,境內山脈蜿蜒環繞,山水形勝;人文景觀資源豐富,南宋開科狀元、政治傢、詩人王十朋就誕生在這裏;境內梅溪、楊溪兩大溪流貫穿鄉境平原,依然保持着“天常藍,地常緑,水常清,人常樂”的田園風光。
四都鄉農業基礎穩固,土地肥沃,盛産獼猴桃、茶葉、楊梅、板慄、蜜橘、梨等林特産品。近幾年該鄉堅持科教興鄉戰略;堅持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陸
續建立了衆多的名、特、優水果基地。第二、三産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各項生態環境建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2001年被省環保局命名為省級生態示範鄉。
四都鄉順利通過浙江省環科環境認證中心第二階段現場審核,ISO14001環境管理體係推薦認證註册資格(即審核成績優秀)。據介紹,四都鄉也是省內首傢參評該體係的鄉鎮。
四都鄉今年年初建立環境管理體係機構,並製定環境方針,編製環境管理手册,環境管理嚮國際標準化邁進。浙江省環科環境認證中心專傢組先後對該鄉進行了兩次審核,此次是專傢來樂進行第二階段現場審核。
專傢組先後考察了樟嶴村生態畜牧小區、樟嶴村生活污水人工濕地處理係統、陳坦村村級生態公園、瑪瑙村紅豆杉等。樟嶴村生態畜牧小區的養豬場—沼氣—果園的生態係統,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專傢組予以高度評價,並對各現場進行審核。
四都鄉山水形勝,風景殊美,2001年被浙江省環保局命名為“浙江省生態示範鄉”,成為溫州市第一個省級生態示範鄉。2002年9月,四都鄉開始創建“全國環境優美鄉”,經過不懈努力,該鄉25項指標均達到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的標準,今年年初被授予2005年度“全國環境優美鄉”稱號。
ISO14000係列標準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207負責起草的一份國際標準,是一個係列的環境管理標準,它包括了環境管理體係、環境審核、環境標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國際環境管理領域內的許多焦點問題。
近年來,全鄉經濟快速發展,村容村貌有較大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2005年工業總産值達1.46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2773元。
四都鄉黨委、政府從該鄉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生態旅遊及基礎設施建設,開展環境教育及宣傳,帶動了全鄉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如今,四都鄉交通、通訊便利,文化、教育、衛生事業日趨完善。鄉黨委、政府提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的工作思路,不久一個“經濟繁榮、事業興旺、生活富裕、環境優美”的鄉鎮將在溫州這片富饒、美麗的土地上崛起。 |
|
- : Sidou township
|
|
四都 |
|
|
|
嶺下村 | 柏岩村 | 梅溪村 | 丁嶴村 | 梅嶴村 | 樟嶴村 | 石角竜村 | 江嶴村 | 楊川村 | 雙尖鳳村 | 坭山村 | 陳坦村 | 垟嶴村 | 佐溪村 | 瑪瑙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