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客運營業站 : 贛縣 : 高州市 : 陸豐市 [顯示全部] : 中國 > 浙江 >溫州 >樂清市 > 南塘鎮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南塘鎮:面積14.50平方公裏,人口2.22萬人,轄1個居民區、1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交通中路190號,郵政編碼:325618。
  居民區:南塘
  行政村:南塘、小橫床、小東塘、鯉魚山、外塘、裏紅、裏塘、楊洲、東山埠、竜珠塘、朝霞、江宅、永光、南浦、三江、山馬、珠北、珠南
浙江省樂清市南塘鎮
  南塘鎮位於雁蕩山南麓,與玉環縣隔海相望,總面積14.5平方公裏,人口21521人。全鎮工農業總産值20847萬元,其中工業總産值16550萬元,人均收入4158元。
  南塘鎮農業以水稻為主,平均畝産826公斤,全鎮有果園1409畝,總産1023噸。
  東山埠碼頭,1995年經省交通廳批準,投資300萬元建成現代化的500噸級碼頭,是樂清市東部的物資貯運中心。淡水養殖業和海塗養殖業發展迅速,海塗得到大面積開發,混合養殖對蝦、蝤蠓、花蛤、蟶子等海産;淡水養殖田蟹收益頗豐;東山港水質適宜培育蝦、蟹、花蛤等珍稀幼苗,現有17所水産育苗場,年收入1500萬元。
  工業企業120多傢,百萬元産值以上企業32傢。工業産品有紙品、機械、五金、電子、電器、橡膠等。外出經商也是南塘人民經濟收入的一大支柱。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8312男9635女8677家庭戶戶數4888家庭戶總人口(總)17039家庭戶男8750家庭戶女82890-14歲(總)46480-14歲男25560-14歲女209215-64歲(總)1193815-64歲男623915-64歲女569965歲及以上(總)172665歲及以上男84065歲及以上女886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5930
廣東省廣州市芳村區南塘鎮
  南塘(Nántáng)在廣州城區西南。屬芳村區。含南福裏和梓橋裏。 清順治年間(1644—1661)建村,因村南側有一大蓮塘故名。
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南塘鎮
  基本概況
  南塘是鑲嵌在樂清海畔的一個璀璨明珠。
  地處雁蕩山南麓的南塘鎮,距樂清市區20多公裏,104國道倚鎮而過,甬臺溫高速公路橫貫全境,溫州機場和火車站均在1小時車程內。全鎮總面積為14.5平方公裏,轄18個行政村,除小橫床地處海島、山馬村在龜山之南外,其餘村莊都在一片水網平原之上。
  據考證,南塘自古為東甌繁華之地。北宋治平二年,因海嘯而成滄海,清雍正乙卯,福建人陳汝白從閩東遷徙居此並築塘造田,男耕女織,幾代人苦心經營,纔形成今日之風貌——居民傍山者依山築屋,近水者臨河而居,青鬱蒼翠之處皆為人傢,田園風光旖旎無比。
  經濟狀況
  秉承先人創業遺風,這片熱土上的人民勇敢、勤勞、敢為天下先。早在1936年,裏魚山村就建立了戰時青年服務團,全鎮在革命戰爭中犧牲的烈士有12人。1994年百年未遇的17號臺風伴隨着天文大潮,吞噬了全鎮所有的堤塘,奪去無數的生命,財産損失巨大。災後,南塘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自力更生,奮起抗災,不到一年時間投入了近千萬資金,全部築起了20一遇的標準堤塘。山馬村黃永斌膽大"包海",個人投資600萬元建標準塘,一時引起全國衆多媒體的關註。此外,不少南塘人士在全國各地築碼頭、闖市場,為當地的經濟建設作出了貢獻,留下了一個個成功者的足跡。這種"敢冒風險、敢於創新、自加壓力、自強不息"的南塘精神,永遠是南塘人民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改革開放以來,南塘大地波瀾疊起,捷報頻傳,2萬多南塘兒女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努力建設美好傢園,為提前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而奮鬥着。特別是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兩個文明"一起上,揭開了南塘發展歷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工業經濟快速發展,效益農業已成規模,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教育投入力度加大,海上南塘優勢凸現,社會事業全面進步。2000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2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5057元。跨入了溫州市首批小康鄉鎮行列。
  2006年,該鎮認真貫徹樂清市委一係列重大决策部署,凝心聚力,奮勇爭先,攻堅剋難,紮實工作,全鎮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全年實現生産總值8.95億元,比上年增長48.4%;財政總收入2370萬元,比上年增長1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6002元增加到6500元,比上年增長8.2%。
  2007年政府工作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緊緊抓住樂清灣港區開發建設機遇,以港富鎮,深入實施科教興鎮、農業穩鎮、工業立鎮的發展目標,統籌各項事業發展,全面建設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社會穩定、人居環境優良的和諧南塘。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8312男9635女8677家庭戶戶數4888家庭戶總人口(總)17039家庭戶男8750家庭戶女82890-14歲(總)46480-14歲男25560-14歲女209215-64歲(總)1193815-64歲男623915-64歲女569965歲及以上(總)172665歲及以上男84065歲及以上女886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5930
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
  南塘是鑲嵌在樂清海畔的一個璀璨明珠。
  地處雁蕩山南麓的南塘鎮,距樂清市區20多公裏,104國道倚鎮而過,甬臺溫高速公路橫貫全境,溫州機場和火車站均在1小時車程內。全鎮總面積為14.5平方公裏,轄18個行政村,除小橫床地處海島、山馬村在龜山之南外,其餘村莊都在一片水網平原之上。
  據考證,南塘自古為東甌繁華之地。北宋治平二年,因海嘯而成滄海,清雍正乙卯,福建人陳汝白從閩東遷徙居此並築塘造田,男耕女織,幾代人苦心經營,纔形成今日之風貌——居民傍山者依山築屋,近水者臨河而居,青鬱蒼翠之處皆為人傢,田園風光旖旎無比。
  秉承先人創業遺風,這片熱土上的人民勇敢、勤勞、敢為天下先。早在1936年,裏魚山村就建立了戰時青年服務團,全鎮在革命戰爭中犧牲的烈士有12人。1994年百年未遇的17號臺風伴隨着天文大潮,吞噬了全鎮所有的堤塘,奪去無數的生命,財産損失巨大。災後,南塘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自力更生,奮起抗災,不到一年時間投入了近千萬資金,全部築起了20一遇的標準堤塘。山馬村黃永斌膽大"包海",個人投資600萬元建標準塘,一時引起全國衆多媒體的關註。此外,不少南塘人士在全國各地築碼頭、闖市場,為當地的經濟建設作出了貢獻,留下了一個個成功者的足跡。這種"敢冒風險、敢於創新、自加壓力、自強不息"的南塘精神,永遠是南塘人民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改革開放以來,南塘大地波瀾疊起,捷報頻傳,2萬多南塘兒女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努力建設美好傢園,為提前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而奮鬥着。特別是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兩個文明"一起上,揭開了南塘發展歷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工業經濟快速發展,效益農業已成規模,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教育投入力度加大,海上南塘優勢凸現,社會事業全面進步。2000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2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5057元。跨入了溫州市首批小康鄉鎮行列。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面對新的發展機遇,鎮黨委政府編撰出版《今日南塘》,意在發揚成績,擴大宣傳,進一步激勵全鎮人民以衹爭朝夕的精神去實踐"三個代表",把南塘這顆樂清灣畔的明珠建設的更加燦爛輝煌。
  20年滄桑巨變,一個現代化的新興港口共貿城鎮正在浙南大地上崛起,南塘人民正以嶄新的姿態奔嚮美好的明天!
英文解釋
  1. :  Nantang Town
近義詞
南塘
包含詞
南塘鎮站南塘鎮中心小學高州市南塘鎮第一中學
樂清市南塘鎮預防保健站
分類詳情
楊洲村南塘裏紅村珠南村珠北村
永光村江宅村朝霞村竜珠塘村東山埠村
鯉魚山村小東塘村小橫床村山馬村外塘村
裏塘村南浦村三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