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仙溪鎮:面積72.52平方公裏,人口2.68萬人,轄1個居民區、3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府前路,郵政編碼:325616。 居民區:仙溪 行政村:下北(、)、石碧岩、小坑、塘岸、福新、花坦、雞冠壟、雙溪、白岩山、大公山、上北(、)、高塘、旬嶺下、大嶺頭、蔡傢嶺、後林、東遼、雙南、大岩、馬鳴瑞、南閣上街、果木場、卓嶼、下嶼坦、潭頭盧、打鐵巷、前嶴孔、橫坦、橫官路、地上王、南(、)下街 |
|
仙溪鎮位於樂清市北部,全鎮總面積72.5平方公裏,總人口26854人。境內山多田少,耕地面積7000畝,山場面積97000畝,水果種植面積8000餘畝。1999年全鎮工農業生産總值2726萬元,農民年人均收入1588元。
仙溪鎮是聞名的“水果花木之鄉”,1997年被列為“浙江省水果花木專業鄉鎮”。鎮內有10個計1000餘畝的名特優水果基地,一年四季,有各種新鮮時令水果陸續上市,春有櫻桃、枇杷、李,夏有楊梅、葡萄、梨,秋有柑桔、紅柿,鼕有文旦、中華獼猴桃。各種水果年總産量在10000噸以上。全鎮共有各類花圃203畝,種有茶花、菊花、紫薇、杜鵑、月季、雀梅等各種高、中、低檔花木,年花木銷售達1000多萬株,盆景2000-3000盆,各類苗木3000萬株。此外,鎮內還有7個計1500餘畝的銀杏、板慄、食用筍、盤菜、烏竜茶等經濟作物基地,其中高山盤菜聞名於省內外,遠銷全國各大中城市。仙溪鎮境內旅遊資源豐富,其中甸嶺的“仙橋景區”是雁蕩八大景區之一。南閣村是市級文物保護村,是明朝禮部尚書章綸的故裏,村內建有章綸紀念館,明朝牌坊樓群和尚書第臺等名勝古跡。
仙溪鎮位於樂清市境東北部,雁蕩山北麓。全鎮花卉、苗木、盆景種植面積2300畝,年産量6000萬元以上,農民年人均收入達4813元。1998年被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水果苗木專業鄉鎮”、2007年被認定為浙江省農業特色優勢産業強鎮(花卉苗木)、2008年被命名為“溫州市農業特色鄉鎮”。
一、花卉苗木盆景産業
仙溪具有發展花卉的資源優勢,改革開放二十年來,我鎮人民為了擺脫貧睏,在有限的土地上大做文章,積極發展以花卉、苗木、盆景具有當地特色的效益農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鎮的花卉苗木盆景産業在市內外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特別是盆景曾在地(市)級以上參展獲奬20餘人次,目前花卉苗木盆景産業已成為我鎮農業經濟的一大支柱産業。幾年來,我鎮通過外出參觀學習,對花卉苗木盆景生産作出了如下動作:一是創建了星火科技園區,花卉盆景生産走上了科技創新之路,共投入了170萬元加強了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花南路、中北路,一縱一橫的園區交通網絡已基本形成,把花坦的花卉盆景基地與卓南的大苗緑化基地連成一個整體。園區內有標準渠道1200米,分別設立盆景園、花圃、苗木場、展銷場,結構特色鮮明,錯落有緻。今年又投資40多萬元優化“花坦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建成園區中心大道200×5.5米;投資50萬元安裝園區供水管道1000米。舉辦技術培訓中心、科技畫廊,每年舉辦專業培訓,其中有50多人獲得了各類專業技術資格證書。二是基地規模擴大。我鎮以花坦、卓南等地為中心,劃出2300畝土地,擴大了種植規模。三是調整種植結構,使基地産品品種得到了優化。為了滿足市場需要,針對基地緑化美化,積極組織種植大戶到杭州、蕭山等地考察,引進了龜骨鼕青、金葉女貞、紅楓、玉蘭、多頭柏、丹頂珠桂花等高檔緑化樹種,又從溫州引進70多個茶花品種、18種杜鵑品種;2005年建成5個特色農業基地,華美植物研究所引進紅豆杉扦插技術,已獲得成功;雁蕩丹桂苗場改進扦插技術,100萬株優質丹桂扦插成活率在95%以上;農業綜合開發場引進優質枇杷“旱種6號”,建成207畝試種基地。通過以上努力,改善了基地花木産品結構,豐富了品種資源,增強了産品的市場競爭力。四是建立花卉盆景休閑觀光園,既增強了我鎮花卉苗木盆景的知名度,又促進了仙溪農業經濟的發展和産業結構的調整。
二、旅遊産業
仙溪鎮境內山青水秀,民風淳樸。南有國傢級文物保護單位“南閣明代牌樓群”。北有雁蕩山八大景區之一的“仙橋景區”,中有“北閣古名居”。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是旅遊、度假、休閑的最佳去處。2008年,仙溪鎮依托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以“觀田園風光、品名俗風情、吃鄉村土菜”為主要內容的農傢樂、仙溪漂流等新型特色旅遊。09年仙溪鎮計劃以“花坦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為依托,積極申報省級農業旅遊示範點。
三、域外農業産業
仙溪鎮外出種植農業的歷史比較悠久。由於人地矛盾,仙溪鎮農民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舉傢外出發展種植農業。近年來,土地要素資源的製約進一步加劇,嚴重影響了種植農業的提升、發展和壯大。鎮黨委政府經過認真周密調研後發現,衹有走出去,發展域外農業,才能實現“引進來”,剋服資源要素製約;農業發展纔有出路,山老區群衆實現脫貧纔有希望。現在出去種植大棚西瓜比較多的有大嶺頭村、石碧岩村、高塘村、小坑村等,主要種植的地區有海南、廣東、四川、貴州、上海、湖南、紹興、蕭山、臺州等地,從業人員達5000多人,種植面積達6萬多畝,相當於本鎮耕地面積的10倍,按正常年份一畝投入4000元,一年可以種植3季,畝均淨收益為3000—5000元,已是仙溪鎮的一個支柱産業,也是拓寬受業門路、農民脫貧致富的好路子。為了從根本上剋服仙溪鎮域外農業種植規模小而散、競爭力不強等缺點,促進域外農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鎮黨委和政府立足實際,加大了對域外農業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大金融信貸支持。利用樂清市“五動富民”計劃小額貸款的優惠政策,多次嚮上級部門、金融機構爭取小額信貸,為農戶提供堅實的資金支持。去年,仙溪鎮爭取了500萬元小額優惠貸款。二是做好服務工作。鎮黨委政府多次派幹部到域外農業集中地進行調研,並現場幫助他們解决在生産生活中遇到的睏難;同時,積極加強與所在地政府聯繫,協調解决仙溪鎮域外農業發展壯大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農業生産信息等方面給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三是堅持典型引路。為了發揮典型戶的示範效應,仙溪鎮加大了對典型戶事跡的宣傳力度,多次組織能仁志士開課講學,現身說法,傳授經驗,為農戶外出從事農業生産提供智力支持。四是培育域外農業品牌。品牌就是市場,品牌就是效益。域外農業要壯大發展,必須要有一批在當地乃至全國叫得響的知名品牌。這個方面工作正處於起步階段。目前,在外地較為有名的品牌還很稀少,這方面工作還需加強。 |
|
仙溪鎮位於樂清市北部,全鎮總面積72.5平方公裏,總人口26854人。境內山多田少,耕地面積7000畝,山場面積97000畝,水果種植面積8000餘畝。1999年全鎮工農業生産總值2726萬元,農民年人均收入1588元。
仙溪鎮是聞名的“水果花木之鄉”,1997年被列為“浙江省水果花木專業鄉鎮”。鎮內有10個計1000餘畝的名特優水果基地,一年四季,有各種新鮮時令水果陸續上市,春有櫻桃、枇杷、李,夏有楊梅、葡萄、梨,秋有柑桔、紅柿,鼕有文旦、中華獼猴桃。各種水果年總産量在10000噸以上。全鎮共有各類花圃203畝,種有茶花、菊花、紫薇、杜鵑、月季、雀梅等各種高、中、低檔花木,年花木銷售達1000多萬株,盆景2000-3000盆,各類苗木3000萬株。此外,鎮內還有7個計1500餘畝的銀杏、板慄、食用筍、盤菜、烏竜茶等經濟作物基地,其中高山盤菜聞名於省內外,遠銷全國各大中城市。
仙溪鎮境內旅遊資源豐富,其中甸嶺的“仙橋景區”是雁蕩八大景區之一。南閣村是市級文物保護村,是明朝禮部尚書章綸的故裏,村內建有章綸紀念館,明朝牌坊樓群和尚書第臺等名勝古跡。 |
|
- : Xianxi Town
|
|
仙溪 |
|
仙溪鎮小學 | 仙溪鎮中學 | 仙溪鎮政府門口 | 仙溪鎮衛生院門口 | 樂清市仙溪鎮預防保健站 | |
|
|
下北村 | 上北村 | 高塘村 | 雙溪村 | 花坦村 | 小坑村 | 大岩村 | 仙溪 | 石碧岩村 | 塘岸村 | 福新村 | 雞冠壟村 | 白岩山村 | 大公山村 | 旬嶺下村 | 大嶺頭村 | 蔡傢嶺村 | 東遼村 | 雙南村 | 馬鳴瑞村 | 南閣上街村 | 果木場村 | 卓嶼村 | 下嶼坦村 | 潭頭盧村 | 打鐵巷村 | 前嶴孔村 | 橫坦村 | 橫官路村 | 地上王村 | 後林村 | 南閣下街村 | 下北閣村 | 上北閣村 | 甸嶺下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