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市 : 中國 >浙江 >紹興 > 上虞市
顯示地圖
目錄
Shangyu Shi City
上虞市
上虞市
  郵編:312300 代碼:330682 區號:0575
  拼音:Shàng Yú Shì,Shangyu Shi
  
    上虞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曹娥江上遊,北緯30°01′,東經120°52′。東鄰余姚市,南接嵊州市,西連紹興縣,北瀕錢塘江河口,隔水與海????縣相望。境域南北最長60千米,東西最寬46千米,總面積1402.53平方千米。總人口77.37萬人(2005年)。
  
    上虞市轄3個街道、15個鎮、3個鄉:百官街道、曹娥街道、東關街道;道墟鎮、上浦鎮、湯浦鎮、章鎮鎮、下管鎮、豐惠鎮、永和鎮、梁湖鎮、驛亭鎮、崧廈鎮、瀝海鎮、小越鎮、謝塘鎮、長塘鎮、蓋北鎮;嶺南鄉、陳溪鄉、丁宅鄉。市人民政府駐百官街道市府路5號。
  
    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上虞縣。據傳,上虞縣是虞舜後代的封地,地名虞賓。據《太康地記》:“舜避丹朱於此,故以名縣。百官從之,故縣北有百官橋。亦云舜與諸侯會事迄,因相娛樂,故曰上虞。”1992年10月撤縣設市。
歷史沿革 History
上虞市 历史沿革
  上虞是浙江省建縣最早縣份之一,歷史悠久。史籍記載和出土文物證明,4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裏生活。相傳父係氏族社會後期,虞舜避丹朱之亂來此。據郭沫若考證,殷商甲骨文中已有“上虞”地名。夏帝少康後屬越國,戰國時期楚滅越後屬楚,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上虞縣,屬會稽郡。新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廢上虞入會稽縣,屬會稽郡。東漢建武(公元25~56年)初恢復上虞縣,屬會稽郡。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分上虞南鄉入始寧縣,同屬會稽郡,歷三國兩晉南北朝不變。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上虞、始寧入會稽縣,先後屬吳州、越州、會稽郡。唐初,今上虞境仍為會稽縣的一部分,屬越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曾以剡縣與故始寧地為嵊州,八年州廢。天寶、至德年間(公元742~758年),屬會稽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後,仍屬越州。貞元元年(公元785年)分會稽復置上虞。長慶元年(公元821年)並入余姚,次年復置,屬越州。五代時屬吳越國東府。北宋仍屬越州。南宋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改越州為紹興府。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紹興府為紹興路,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復為紹興府,上虞皆為其屬縣。清承明製。民國初年改府製為道製,上虞屬會稽道。民國16年(公元1927年)廢道製,直屬於省。民國21年,屬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24年,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民國37年,屬第二行政督察區。解放初屬紹興專區。1952年2月起屬寧波專區,1964年9月起屬紹興專區。1968年6月起初屬紹興地區。1983年8月起屬紹興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上虞與紹興縣、余姚縣相鄰部分地區有幾次變動。1954年秋,紹興縣東關區及湯浦區的四峰、漁浦、湯霞、四村、勝江5鄉和富盛區的長東、保山、長塘、會鬍4鄉劃入上虞。1956年11月,豐惠區永興鄉和下管區王傢莊、大嶺頂村劃歸余姚縣,紹興縣川下村劃歸湯浦鄉;1960年8月及1966年1月,下管大公社的大山、隱地、黑竜潭、懸岩、溪山5村以及陳溪公社戴王、糜傢2村劃歸余姚縣。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縣時縣治設百官鎮,唐長慶二年(公元822年)縣治遷豐惠鎮,1954年9月,縣人民政府遷至百官鎮。1992年10月18日上虞撤縣設市。2004年統計,全市人口77.42萬,面積1403平方公裏。轄3個街道,15個鎮、3個鄉,屬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域,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和杭嘉湖高科技地區成員單位,2004年全市總産值200.3億元,人均達到25873元。
行政區域 Administrative regions
  上虞市位於長江三角洲杭州灣南岸,寧紹平原中部,市域總面積1403平方公裏,總人口78.28萬,其中建成區面積18平方公裏,城區人口23.17萬,轄3個街道、15個鎮、3個鄉,354個行政村,86個城鎮社區居委會。2007年全市人口出生率7.51‰,死亡率6.94‰,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57 ‰,全市呈“五山一水四分田”的格局,享有“魚米之鄉”、“葡萄之鄉”、“建築之鄉”等稱號。
  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上虞市轄3個街道、15個鎮、3個鄉:百官街道、曹娥街道、東關街道;道墟鎮、上浦鎮、湯浦鎮、章鎮鎮、下管鎮、豐惠鎮、永和鎮、梁湖鎮、驛亭鎮、崧廈鎮、瀝海鎮、小越鎮、謝塘鎮、長塘鎮、蓋北鎮;嶺南鄉、陳溪鄉、丁宅鄉。共有355個行政村、85個社區(居委會)。其中人口最多的村是崧廈鎮章傢村,為6806人,最少的村是嶺南鄉梁宅村,為190人;村域面積最大村是豐惠鎮三溪村,為11.53平方千米,最小的村是東關街道彭傢堰村,為0.09平方千米。
  2000年,上虞市轄18個鎮、6個鄉:百官鎮、小越鎮、瀝海鎮、瀝東鎮、崧廈鎮、謝塘鎮、道墟鎮、驛亭鎮、東關鎮、蒿壩鎮、梁湖鎮、豐惠鎮、謝橋鎮、永和鎮、湯浦鎮、上浦鎮、下管鎮、章鎮鎮,蓋北鄉、丁宅鄉、大勤鄉、陳溪鄉、嶺南鄉、竜浦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722523人,其中:百官鎮 144589人、道墟鎮 47058人、東關鎮 42265人、蒿壩鎮 22872人、上浦鎮 23406人、湯浦鎮 15141人、章鎮鎮 19797人、下管鎮 12681人、豐惠鎮 40223人、永和鎮 15127人、謝橋鎮 12063人、梁湖鎮 27877人、驛亭鎮 21342人、小越鎮 29810人、謝塘鎮 24459人、崧廈鎮 65770人、瀝東鎮 45027人、瀝海鎮 40646人、竜浦鄉 8526人、大勤鄉 9545人、嶺南鄉 10904人、陳溪鄉 9024人、丁宅鄉 9903人、蓋北鄉 24468人。
  經濟發展
  2008年,是經濟發展面臨多重挑戰、經受嚴峻考驗的一年。一年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上級黨委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着眼保穩促調,加強應對引導,突出服務解睏,狠抓結構調整,加大民生投入,推動和諧建設,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協調發展。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348.34億元,增長8.6%;財政總收入39.81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0.23億元,分別增長20.5%和21.1%;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45.32億元,增長1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9.67億元,增長17.8%;自營出口19.13億美元,增長28.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60元,增長12.8%;農民人均純收入10859元,增長12.3%。
自然地理 Physical Geography
  上虞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活力城市,縱橫交通東鄰余姚市,南接嵊州,西連紹興縣,北瀕錢塘江河口,隔水與海????縣相望。經緯度跨東經120°36′23″~121°6′9″、北緯29°43′38″~30°16′17″。全境基本輪廓呈南北嚮長方形,南北最長60公裏,東西最寬46公裏,面積1403平方公裏,其中錢塘江河口水域212.3平方公裏。
  上虞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低山丘陵與北部水網平原面積參半,俗稱“五山一水四分田”。南部低山丘陵分屬兩支,東南係四明山餘脈,較為高峻,覆卮山海拔861.3米,是全縣最高點;西南屬會稽山餘脈,略為平緩,最高點羅村山海拔390.7米。北部水網平原屬寧紹平原範疇,地勢低平,平均海拔5米左右。最北端是濱海高亢平原,平均海拔10米左右。
  浙江省第三大河曹娥江自南而北縱貫全境,主要支流有小舜江、下管溪、隱潭溪。主要人工河有蕭曹運河、虞甬運河、四十裏河、十八裏河、百瀝河及海塗中心河等。平均年入境水量約27.95億立方米,是全縣水資源總量的3.33倍。主要湖泊有小越湖、破岡湖、白馬湖、鏟還湖、皂李湖、西溪湖、謝憩湖、康傢湖、賀傢池(部分水面屬紹興縣)等。
  上虞地處北亞熱帶南緣,屬東亞季風氣候,季風顯著,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濕潤多雨。又因地形復雜,光、溫、水地域差異明顯,災害性天氣較多,總趨勢是洪澇多於幹旱。年平均氣溫16.4℃,無霜期251天左右,一般年降雨量1400毫米上下。上虞境內礦藏有鐵、錳、銅、鉛鋅、金銀、葉蠟石、螢石、高嶺土、石英、白雲石、黃鐵等,其中葉蠟石估計藴藏量約200萬噸,已有40餘年的開採歷史。
旅遊資源 Tourism Resources
  曹娥景區—舜耕公園
  曹娥景區-國傢級水利風景區舜耕公園為曹娥景區主景之一,位於上虞市區西南側,舜耕公園以舜耕群雕、大舜廟及舜橋、舜井為主要景點,反映舜帝出生上虞,後因避丹朱於此,故以其名的歷史。渲染舜帝以孝為先,勤政為民的輝煌一生。園內舜耕群雕由中國藝術大師韓美林創作,以花崗岩為主材料的象隊群雕長68米,高27米,總重約800餘噸,氣勢恢弘,體量之大,堪稱亞洲之最。
  曹娥景區—曹娥廟
  位於曹娥江西岸孝女廟村,距市區3公裏。是為紀念東漢時孝女曹娥投江尋父而建。曹娥廟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幾經興廢,屢經重建,現建築為民國二十三年重建。曹娥廟文化積澱厚重,藝術品位高雅,尤以廟內雕刻、壁畫、楹聯和書法“四絶”而飲譽海內外,被譽為“江南第一廟”。 廟內現存一“曹娥碑”為“中國最早的字謎”。
  “英臺故裏”—祝傢莊
  “英臺故裏”祝傢莊是經典愛情故事“梁祝”傳說中祝英臺的故鄉,位於上虞市東南,距市區7.3公裏。祝傢莊地處半山區,南、西、北三面環山,莊前有“玉水河”,河呈南北長條形,與開鑿於西晉的四十裏河貫通。現尚存有祝氏祖堂、玉水河、井空泉、藥師寺等與英臺文化相關古跡。
  鳳鳴山風景區
  鳳鳴山坐落於上虞市豐惠鎮東南4公裏,距上虞市區17公裏,為國傢2A級景區,景區面積2.4平方公裏,以山陡𠔌深、急流疊瀑、蒼山翠緑、小橋流水的自然美而聞名,其中“懸石飛瀑”、“千年古藤”二景區點堪稱奇觀。
  鳳鳴山文化歷史積澱豐厚是道教“第九小洞天”的所在地,有東漢煉丹術傢道教祖師魏伯陽煉丹遺址。魏伯陽一生在鳳鳴山煉丹修性並留下《周易參同契》一書,後被尊為“萬古丹經王”。該書在養生學古化學所歷學方面有其獨特的貢獻,在國外稱此書為全球第一本科技方面的書籍。景區內鳳鳴真人祠始於漢代之最,至今已有二千餘年歷史,東晉謝安、宋朝朱熹、明朝潘府、葉經等文人墨客均到此一遊。
  白馬湖、春暉名人園
  “白馬湖、春暉名人園”位於距市區4公裏的省級文保單位——春暉中學內,那裏三面環山,湖泊衆多、幽靜恬雅、自然風光十分怡人。夏丏尊、朱自清、豐子愷、劉薫宇、劉淑琴等前來執教,何香凝、蔡元培、葉聖道、李叔同、鬍愈之等前來講學,吸引了大批莘莘學子前來求學,一時名揚四海,贏得了北有“南開”,南有“春暉”的美譽。“春暉名人園”就是當初一批名人的居傢辦公之處,其中有夏丏尊的“平屋”,豐子愷的“小楊柳屋”,李叔同(弘一法師)的晚晴山房,經享頤的“長鬆山房”等名人故居,歷年吸引了無數的名流前來參觀瞻仰。
  東山景區
  東山,又名謝安山。原不怎麽出名。自從東晉名士謝安隱居此山後,引出了許多令人神往的故事,便漸漸成了我國東南的一座名山。李白、賀知章、劉長卿、方平、蘇東坡、陸遊等,都曾盤桓其間,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詩篇。
  稱山風景區
  稱山風景區位於上虞市西北部,離上虞市區7公裏.相傳春秋末期,越王勾踐為復國雪恥,臥薪嚐膽,奮發圖強.曾在此山稱炭鑄劍,大煉兵器,稱山由此而得名.景區集旅遊;休閑娛樂,餐飲,德教,禮佛為一體,是理想的遊覽勝地.
  桃花源景區
  上虞桃花源生態旅遊區地處上虞市西南,位於長塘鎮桃園村,距離百官城區約13公裏,距離紹興市區約25公裏,景區面積為2.6平方公裏。目前景區建成了以桃源湖為核心,竜潭為精華,具有水上健身遊樂、沙灘浴場、竜潭休閑垂釣、野炊燒烤等多種休閑娛樂功能的綜合旅遊景區,並從2005年伊始就開始積極申報國傢AA級景區。
  上虞市堆高山景區地處浙東黃金旅遊帶,景區內有建於明代中葉的秀峰庵,歷史悠久。傳說庵內的梵香頗有靈氣,吸引了衆多善男信女紛紛前來。現經少林高僧釋行吉大師擴建為"秀峰寺",建築群相貫38000平方米,高達2.8米的緬甸玉佛為鎮山之寶。堆高山景區蒼山翠嶺、延綿起伏,小溪流水、飛瀑直流,其中雨娘瀑高60米,水勢磅礴,小竜瀑古藤橫鎖,鼕來老藤懸雪,頗具古意,勝竜瀑更是林木參天,青藤挂壁,石洞幽深。一條玉鳳溪蜿蜒3800米,有石階隨溪而行、依山起伏。溪邊有盛長櫻桃、柿樹等野生群落,有百年榆莊、紫微、高達4米的枸骨等,沿途拾級登高、步移景換,以山、水、林為特色的秀麗景色美不勝收,今人心曠神怡,為"都市族"渴望返樸歸真、回歸自然而修身養性的理想之處。
  上虞市臥竜山景區坐落於市蒿壩鎮,臥竜山山勢起伏,自東嚮西連綿數十裏,麯折起伏宛如長友踞臥,主峰金剛峰海拔高320米,山嶴有座普淨寺(始稱普淨蓮社),建於南宋年間,屢經廢興,清乾嘉年間重加修復,八十年代修復三聖殿、大悲殿、地藏殿、新塑釋迦文佛玉佛及千手觀音、彌勒、普賢等諸菩薩,寺廟現占地面積50畝,廟內主體建築有大雄寶殿和念佛堂,建有專門的圖書館、伽藍殿等,建築門類齊全,環境幽靜,現已成為對外開發宗教活動場所。站立寺內高處遠眺,曹娥江繞出山右,如一條銀帶蜿蜒東流,歸入錢塘江口,實乃避暑之佳境,修淨之聖地。
  峰山靈跡風景區
  日本國教的發源地——峰山道場,據考證,日本宗教界的鼻祖最澄法師於唐初來華學法,終於在上虞峰山灌頂授法,後回國創立日本第一大教派——日本天台宗。峰山道場由此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為日本宗教朝拜的聖地。
上虞名産 Shangyu Specialty
  越紅酒
  越紅酒的産地上虞縣東關鎮,在歷史上屬於古鑒湖範圍,生産黃酒歷史悠久。越紅酒是按照紹興老酒的傳統工藝,結合采用先進技術配製的優質黃酒。其産品特色為:色澤橙黃明亮,香氣濃郁芬芳,滋味醇厚甘甜。據測定,越紅酒酒精含量在16.5%左右,糖份0.5%左右,酸度在0.45%以下,它含有近20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越紅酒酒性溫和,是一種婦孺老少皆宜的低酒精度飲料,又是製藥酒,烹調佳餚的佐料,它具有舒筋活血,延年益壽的功效。1981年在廬山召開的全國黃酒評品會上越紅酒獲“與紹興元紅不相上下”的評價。1984年榮獲省及輕工業部優質産品稱號,並獲得輕工業部酒類大賽銀杯奬。1987年又在上海獲全國首屆黃酒節評選特等奬,産品深受省內外和港澳同胞、海外僑胞的歡迎和喜愛。
  崧廈榨菜
  榨菜是世界三大名鹹菜之一。崧廈榨菜具有鮮嫩、香辣、鬆脆、耐貯藏等特色。配料講究,工藝精細。加工工藝是:檢菜剝皮,使每衹菜頭成圓形。進行第一次腌製;24小時後,撈起上囤瀝幹,進行第二次腌製;待無心白時,撈起修剪挑筋、分等整形,淘洗上榨,再配以多種調料。撒上花椒,裝入特製的陶壇封口,經椂問奔渲,富含多種氨基酸、蛋白質、磷、鐵、鬍蘿蔔素、核黃素等多種營養成份,能增進食欲,是人們喜愛的佐餐佳餚。
  梁湖水磨年糕
  水磨年糕是上虞縣的傳統特産,産於上虞縣梁湖。生産歷史悠久,曾是獻給慈禧太後的貢品。清朝光緒年間,梁湖人在紹興開店賣年糕,那時的年糕是燥粉加水手捏而成,易開裂,味道也不好,因而生意不很興旺。梁湖有個農民叫陳培基,他見豆腐店裏的豆腐又白又細又嫩,模仿豆腐製作方法,把米用水浸透,然後水磨,做成水磨年糕。他在紹興解放路挂出“梁湖陳協卿上白水磨年糕店”的牌子,顧客盈門,水磨年糕從此出名。梁湖年糕以光滑、細嫩、柔軟、可口而聞名,曾遠銷香港、上海、杭州、寧波等地。自水磨年糕流傳於世後,仿製者甚多。梁湖年糕所以質量特優,其主要原因是梁湖年糕有獨特的製作方法:一是采用水質清亮的皂李湖、洪山湖水,滲水恰當,每公斤米,衹能製作1.3—1.4公斤年糕;二是選用優質的白粳米,群衆稱“泥鰍粳米”作原料;三是采用紹興羅山石磨或小鋼磨加榨等工具磨粉,確保糕粉的細度;四是掌握製作季節,一般在立鼕至立春期間,氣溫適宜,原料充足時投料加工銷售。
  上虞黃瓜
  上虞黃瓜是黃瓜中的一個短瓜類型品種,是經本地勞動人民選優汰劣培育出來的地方良種,主産地是曹娥江兩岸的江灘衝積地帶。具有質優味佳、産量較高,外貌美觀的特點,適合當地消費者的口味和食用習慣。上虞黃瓜以生食為主,有清口解渴、利濕利尿、解毒作用。黃瓜上市正值瓜果淡季,而且本地人民嚮有在端午節必食黃瓜的風俗習慣,很受消費者歡迎。黃瓜除生食外,可作菜餚腌漬、涼拌,甜、鹹均宜,並可炒食或作湯料,可食率為96%。
  上虞柳編
  上虞柳編是浙江省出口的名優工藝品之一。上虞依山臨海,有豐富的柳條資源,幾十裏的灘塗,人工栽培的柳條有上千畝,年産白柳條500多。上虞柳編製品選用色白、質韌、光潔、條幹均勻的優質杞柳為原料,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結合國際市場流行的款式設計創造,具有造型精巧,實用與觀賞兼備的特點,産品有各種動物形包裝、各式花籃、花鳥屏風、手提包及筐、箱、簍、籠等3000多個品種。
  越 瓷
  我國是世界上首創瓷器的國傢,而越瓷的故鄉上虞市,則被認為是我國青瓷的著名發源地。越瓷是我國陶瓷藝術園地中的一枝奇葩。早在商朝中期,古越人民就率先彩疊壓的“竜瓷”,燒製印紋硬陶,釉色緑中泛黃,具有一定的光澤度,這就是歷史上的原始青瓷,至東漢,製瓷技藝日趨成熟,至今在曹娥江兩岸遺留下來的漢代古窯址就有40多處。從這些古窯中發掘的瓷片,經過化驗表明,燒成溫度達1300℃,釉色呈淡青色,光亮明快,瓷胎質地堅實細緻,說明越瓷從色澤到質地,早在1700多年前的東漢時期,已具有相當水平了。到了唐代中後期,由於創製了將坯盛於匣鉢之中與火分離的操作法,使瓷器燒製技術達到了純熟的程度。當時的越瓷器型端莊,器壁減薄,色澤青緑、晶瑩,質量位居全國瓷器之冠,蜚聲海內外,産品廣傳到日本、朝鮮、巴基斯坦、伊朗等國。如今,世界上許多國傢的博物館中,都收藏有越瓷的珍品。
  目前,越瓷生産具有傳統製作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特點,以細瓷生産為例,從原料到成品共需經過72道工序。生産的瓷器主要有4大類:
  1、高溫變色釉瓷器。這是越瓷的佼佼者。它以稀土元素的氧化物為着色劑,發色靈敏,能隨着光源的不同變幻十餘種顔色。既可製日用品又可製高檔工藝品,采用腐蝕金裝飾後更顯得雍容華貴、富麗堂皇,1981年獲輕工部科技成果奬,産品遠銷至日本、美國、德國,載譽五洲四海。
  2、蘭亭牌青花瓷。這是當今越窯新瓷中的一朵奇葩。它以氧化鈷為着色劑,以高溫煅燒而成,具有瓷青花白、幽靚雅緻的特點。其中30—150頭中西餐具、敦煌壁畫畫面的藝術挂盤和大小花瓶、青花旅遊瓷器等尤為國內外消費者所青睞。
  3、帆船牌中式餐具。分紅、藍邊花2種,造型端莊秀麗、配套合理周全,配件中飯碗、酒盅、碟子都采用微微翻邊的“正德式”。用金銀綫裝飾,具有賞用兼優、豔而不俗的特點。多次榮獲浙江省輕紡産品“百花奬”和省優質産品稱號。
  4、仿越窯青瓷。上虞陶瓷廠已仿製出漢代至宋代各個歷史時期的越窯青瓷代表作。其中有:四係罐、雞頭壺、羊尊、蛙盂、獅形燭臺、羊形燭臺、觴、扁壺、荷花粉盒、熊足硯、龜形水註、竜柄鳳頭壺、香熏、鼎爐、碗、盞、盤等二、三十個品種。其中部分産品已被編入《中國陶瓷》叢書。這些仿製品,專傢們一致認為,無論釉色、形態或胎質,古風猶存,幾可亂真。質地比古瓷細膩,製作也更為精良。産品投放市場後,贏得較高的聲譽。
  蓋北葡萄
  上虞葡萄的主要産地——蓋北鎮,享有“江南吐魯番”的美譽。這裏北山面海,氣候獨特,孕育出了一片生氣盎然的迷人緑洲,萬畝棚架葡萄集中連片種植,每當盛夏季節,碧葉連天,隨風蕩漾,景色宜人。成熟的葡萄散發出醉人的清香。儘管頭上驕陽似火,但在濃蔭覆蓋的葡萄棚下,卻是一片清涼世界。徜徉在葡萄園中,品嚐甜美的葡萄,納涼消夏,確實別有一番情趣。
  蓋北葡萄品種優,種植廣。主導品種有巨峰、紅富士、藤稔,近年來,無核白雞心、紅意大利、興華1號、美人指、秦竜大穗、紅地球、早紫87—1係、高妻等新優品種不斷擴大。全鎮葡萄種植面積1.02萬畝,年産鮮果2.5萬噸,7—8月是葡萄成熟采摘旺季,是江南最大的葡萄生産基地。一九九六年三月蓋北鄉被國傢農業部命名為“中國葡萄之鄉”。蓋北葡萄園區已經成為一道亮麗的農業旅遊風景綫。
  蓋北葡萄營養價值較高,據分析,每百剋葡萄漿果中含糖10—13剋,蛋白質0.15—0.9,有機酸0.5—1.4,礦物質0.3—0.5,還含有多種維生素。漿果所含的熱量也遠超過蘋果、柑桔等多種水果。葡萄的多種營養成分對改善人體新陳代謝功能,軟化血管、降低血壓,治療心髒病與貧血均有一定療效。葡萄用途廣泛,除鮮食和釀酒外,還可製成葡萄汁、葡萄幹、葡萄醬及葡萄罐頭等。
  青 梅
  青梅是上虞的傳統名果之一,栽培歷史悠久。豐惠鎮盛産的大青梅,素以果大核小,肉厚質脆而聞名,具有色澤翠緑,果大核小,肉厚質脆,風味酸而清口等特點,經測定,大青梅平均單果重20.9剋,可食率89%,可溶性固形物6.0%,註册商標為“東青”牌。
  多數水果以甜取勝,唯獨青梅以酸逗人。梅果中含有單寧酸、酒石酸、枸櫞酸等多種酸,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糖分及多種維生素。青梅除作鮮果外,主要用來加工梅坯、烏幹梅、果汁、果酒和蜜餞;以梅果為原料製作的話梅、陳皮梅等産品被譽稱為“蜜餞之王”。該市生産的梅果除少量鮮銷外,大部分加工成梅坯與清口梅、話梅、陳皮梅等,銷售國內外,深受消費者歡迎。
  崧廈黴千張
  崧廈黴千張是該市的著名特産,製作歷史悠久,早在200多年前就已經出名。據傳清代崧廈鎮有傢“蔡萬成水作坊”,所産的黴千張曾被皇宮譽為宮廷“奇菜”。乾隆皇帝南遊到紹興時,曾品嚐過上虞知縣送來的崧廈黴千張,深為賞識,因不能親自去崧廈一遊,遂留下了“黴千張好吃崧廈難到”的嘆息。當時,東海普陀山的普濟、法雨、慧濟3大寺,經常派和尚到崧廈來購買黴千張,以敬請香客和雲遊的高僧。建國後,在崧廈一帶製作黴千張的水作坊,已普及到千傢萬戶,産品暢銷上海、杭州、寧波、北京乃至香港、印尼、新加坡等地。曾有一位老傢在崧廈的華僑為了滿足他在香港重病的老母親的心願,專程乘飛機來崧廈購買黴千張。1982年,我國著名教育傢範壽康教授從美國回國定居時,一下飛機就想吃家乡的黴千張。
  崧廈黴千張具有獨特的風味,它以鮮潔、清香、素淡而聞名,是豆製品中的佳品。上虞崧廈鎮地處曹娥江口濱海區,盛産優質黃豆;附近海邊産????,可提供上等????鹵;加之當地獨特的製作工藝,故這裏的黴千張品質特佳。崧廈黴千張的製作工藝流程是:挑選優質黃豆浸脹,用石磨磨成漿汁,再用文火把新鮮豆漿燒熟,用????鹵打花(而不是用石膏),打花後倒在一張事先鋪好的土粗布上壓幹水份,做成薄、勻、燥的“千層衣”,再把“千層衣”疊齊,切成長方形小條,下面墊上幹淨的秈稻稻草(切不可用粳、糯稻草和塑料薄膜),上面壓一塊豆板,把它放在較暖的地方,黴化後即可食用。
  上虞魁慄
  上虞魁慄是勞動人民長期在生産實踐中,精心培植和選育出來的一個地方優良品種,素以顆粒大、色澤鮮豔、風味佳美而聞名中外。栽培歷史悠久,據清《嘉慶上虞志》記述,上虞魁慄形成的歷史至少已有2000多年了,主要分佈於下管、陳溪、嶺南、豐惠、章鎮等虞南山區鄉鎮,面積和産量均占全市總數的80%以上。
  魁慄外形美觀,果皮赤褐色,富光澤,少茸毛,頂部平或微凹,肩部渾圓,底座小,接綫平直。堅果大,為板慄之“魁”,平均單果重17.85—19.23剋。魁慄果肉淡黃色,味甜且粳性,宜作菜用,也可加工成罐頭、慄子羹、糕點等副食品。魁慄營養豐富。據測定,種仁含總糖8.4—9.2%,蛋白質6.7—11.1%,澱粉4.76—7.6%,脂肪1.4—3.3%,還富含多種維生素(A、B1、B2、C)與礦物質(ca、P、K)。
  二都楊梅
  《上虞縣志》校續述“嘉泰志及萬歷志盛稱山、會、餘、蕭而不及虞邑,今吾邑所産者盛於他邑”、“産不一處,出縣北楊傢溪尤佳”。這一帶古時行政區劃屬二都,故稱二都楊梅。可見早在南宋時期,二都楊梅就很有名氣了。二都楊梅,果大、核小、色豔、質優、味美,獨具一格。清代時作過慈禧的貢品。建國後,省農業廳將上虞二都楊梅的水晶、深紅、淡紅3種楊梅,送至中央領導品嚐,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贊譽。198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鬍愈之又一次贊許二都楊梅。1986年,上虞縣委、縣府决定,利用二都楊梅這個傳統名果的商品優勢,在橫塘鄉原有基礎上建立萬畝楊梅商品生産基地。
  二都楊梅主要有水晶楊梅和深紅種楊梅兩個優良品種。水晶楊梅又名白沙楊梅,樹勢強健,樹冠半圓形,葉為倒披針形或倒長卵形,先端圓鈍,間或漸尖,邊緣間或有鋸齒,質薄,淡緑色。果實大,果面呈白玉色,平均單果重15.2剋,最大單果重17.6剋,可食率95.4%,可溶性固形物13.4%。果肉柔軟,多汁、味甜而稍帶酸,品質好。在歷次楊梅評比中奪魁。1932年,在全省楊梅評比中獲第一名。1983年由孫玄蔚教授主編的《中國果樹史與果樹資源》一書中,二都水晶楊梅被列為中國楊梅9個地方良種之一。深紅種樹勢強健,樹枝圓頭形,叫倒披針形,先端圓鈍或近於圓形,果實大,果面鮮紅色,平均單果重14.7剋,可食率95.0%,可溶性固形物12.9%。肉質細而柔軟,汁多,味甜而微酸,品質較好。在1932年浙江省農業改良場對浙東楊梅所作的一次調查中,深紅種産量居全省第三位,品質居全省第二位。
  楊梅富含人體所需的糖類和維生素等,營養價值很高。在醫學上有止咳生津,助消化、益腎利尿的作用,對心胃氣痛和霍亂等也有一定的療效。産區群衆還有利用燒酒浸漬後食用的習慣,說有祛暑解悶之作用。楊梅除鮮食外,可加工製成糖水罐頭,果汁果醬、果酒及蜜餞等。核仁含油量高達40%,可供炒食或榨油用,葉可提煉香精,樹皮和根皮富含單寧,可熬製魚網塗料或其他塗料。
歷史名人
上虞市 历史名人
上虞市 历史名人
  虞舜(約生活於原始公社末期)既舜帝,姓姚,名重華.今山東諸城市萬傢莊鄉諸馮村人。
  王充(27——約97)東漢東漢時期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傢,字任壬,會稽上虞人,他的祖先從魏郡元城遷徙到元稱,著有《論衡》
  魏伯陽 (約100—170),東漢東漢著名煉丹傢,號雲牙子,會稽上虞人,為高門望族之子。世襲簪纓,唯有魏伯陽生性好道,不肯仕宦,閑居養性,時人莫知之。
  孟嘗 字伯周,會稽上虞上也。其先三世為郡吏,並伏節死難。嘗少修操行,仕郡為戶曹史。
  曹娥 上虞皂湖鄉曹傢堡人。父曹盱,為巫祝,能“撫節按歌,婆娑樂神。”東漢漢安二年(143)五月五日,曹盱駕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君,“為水所淹,不得其屍。娥年十四,投瓜於江,存其父屍。曰:父在此,瓜當沉。沿江號哭,晝夜不絶聲,旬有七日。遂自投於江而死,三日後抱父屍出。”
  嵇康 中國三國魏時文學家,思想傢,音樂傢。竹林七賢之一。字叔夜。譙郡銍縣(今安徽宿州西)人。與魏宗室通婚,拜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生活於魏晉易代之際。政治上傾嚮曹氏集團,對司馬氏采取不合作的態度,又鋒芒畢露,公開發表“非湯武而薄周孔”的言論,當面奚落司馬昭心腹鐘會,直接觸犯了假藉禮法圖謀篡魏的司馬氏集團,最終被司馬昭以“亂群惑衆”的罪名殺害。
  謝安 (320年-385年),字安石,號東山,東晉政治傢,軍事傢,祖籍陳郡陽夏(今中國河南省太康),漢族。歷任吳興太守、侍中兼吏部尚書兼中護軍、尚書僕射兼領吏部加後將軍、揚州刺史兼中書監兼錄尚書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國諸軍事兼假節、太保兼都督十五州軍事兼衛將軍等職,死後追封太傅兼廬陵郡公。世稱謝太傅、謝安石、謝相、謝公。
  謝玄 (343~388)東晉名將。字幼度,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宰相謝安侄子。21歲時為大司馬桓溫的部將,後官至都督徐、兗、青、司、冀、幽、並七州諸軍事。有經國才略,善於治軍。十二年,因病改任左將軍、會稽內史。翌年逝世。被晉帝追封為車騎將軍,謚號獻武。
  謝道韞 (又作謝道韞),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東晉女詩人。今存散文《論語贊》一篇和《泰山吟》(一作《登山》、《擬嵇中散詠鬆詩》二首。《擬嵇中散詠鬆詩》藉歌詠松樹以抒發人生無常的感慨。
  謝靈運 (385~433)東晉和南朝宋時代的詩人,是南北朝時代與陸機齊名的詩人。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出生於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因從小寄養在錢塘杜傢,故乳名為客兒,世稱謝客。又因他是謝玄之孫,晉時襲封康樂公,故又稱謝康樂,墓葬於今江西省萬載縣。
  慧皎 (497~554)中國南朝梁時僧人,佛教史學家。會稽上虞(今屬浙江)人。因對梁僧寶唱所撰《名僧傳》不滿,遂集前人資料,依據史籍、地志、僧傳等,采各傢之長,於梁天監十八年(519)撰成《高僧傳》(即《梁高僧傳》,簡稱《梁傳》、《皎傳》),14捲,記漢明帝以來400餘年間數百名僧人傳略,為漢傳佛教史上第一部較係統的僧傳,所創僧傳體例為後世所依。承聖二年(553),為避兵亂遷居湓城(今江西九江),但仍不廢講說。
  杜衍 (978~1057),字世昌,北宋山陰人(今紹興人),大中祥符元年進士。初任平遙、 乾州等地方官,很有治績。慶歷四年(1044)拜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兼樞密使,為宰相。為官清廉,不置私産,第室卑陋,葛帷布衾,受人敬重。
  李光 (1078~1159) 宋代詞人,字泰發,上虞(今屬浙江)人。徽宗崇寧五年(1106)進士。欽宗受禪,擢右司諫。高宗紹興元年,擢吏部侍郎,官至參知政事。因與秦檜不合,改提舉洞霄宮。再謫至昌化軍。檜死,復朝奉大夫。卒謚莊簡。有《莊簡集》。
  上虞四諫
  倪元璐 明](一五九三至一六四四)字汝玉,一作玉汝,號鴻寶,浙江上虞人。卒年五十二。著詩文集。傳世作品《行草詩翰》、《郊行詩册》、《題畫詩軸》、《金山詩軸》等。著有《倪文貞集》等。
  梁國治 (1723-1786)清朝大臣。字階平,一字豐山,號瑤峰,又號梅塘,浙江會稽(今紹興)人。乾隆十三年(1748年)進士,授修撰,擢署左副都御史、吏部侍郎、湖北巡撫。乾隆三十四年(1769),署湖廣總督,兼荊州將軍。賑濟災民。三十六年,移湖南巡撫。三十八年召還,命在軍機處行走。次年授戶部侍郎,遷尚書。四千八年,協辦大學士。五十年,授東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卒謚文定。著有《敬思堂集》。
  章學誠 (1738年-1801年),清代史學家、思想傢、方志學家。字實齋,會稽(今浙江紹興)人 。乾隆43年(1778)進士。曾援授國子監典籍,主講定州定武、保定蓮池、歸德文正等書院。後入湖廣總督畢沅幕府,協助編纂《續資治通鑒》等書。
  王望霖
  連仲愚
  徐三庚 [清]字辛𠔌,號井罍,又號袖海,自號金罍道人,浙江上虞人。工篆隸,能摹刻金石文字,所刻吳皇象書天發神讖尤佳。刻印土規秦、漢,能於吳熙載、趙之謙諸傢而後,別樹一幟。近時篆刻傢多宗之。有似魚室印譜。《海上墨林、廣印人傳》
  其晚年篆刻趨嚮定型,習氣慚深,終成流弊·作品集有《金壘山民印存》《似魚室印譜》《金壘山人印譜》《金壘印摭》等。
  經元善 (1840—1903),字蓮山(蓮珊),晚年號剡溪聾叟,上虞五驛鄉(今驛亭鎮)驛亭人。父經緯是上海富商,因接濟軍餉功,清廷授主事加員外郎銜。清光緒四年(1878),元善首創協賑公所,組織、領導江浙滬紳商賑災,持續十餘年,募款數百萬,受清廷嘉奬十餘次。生前熱心桑梓公益,創辦上虞賑公所,與知縣唐煦春創辦積善堂,用作育嬰及其他善舉。著作有《趨庭記述》、《居易初集》等。
  王佐 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字宣子,號敬齋。生於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卒於宋光宗紹熙二年(1191)。宋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戊辰科狀元。
  陳春瀾 又名陳渭,浙江上虞人,他生於清道光年間,卒於1919年,享年83歲。 陳春瀾即由經亨頤任校長的春暉中學(夏丏尊在《白馬湖之鼕》中提高的那個學校,朱自清、夏丏尊、豐子愷等曾執教於此)的捐資人。陳春瀾,少年時期,即奔走於武漢、上海、上虞等地,做學徒,當“跑街”,始習經商之道,隨後,又辦貨棧,開錢莊,終成商界巨子。晚年返鄉,開發實業,富國利民;捐資興學,培植人才,熱心公益,澤被桑梓,不僅獲得官府嘉奬,更為邑人交口贊頌
  杜亞泉 (1873~1933),原名煒孫,字秋帆。號亞泉,筆名傖父、高勞,會稽傖塘(今屬上虞)人。
  王一飛 工農暴動譜壯歌。1898年生,浙江上虞人。1920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被派往蘇聯,在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2年轉為中國共産黨黨員,並擔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莫斯科支部負責人。1924年6月參加在莫斯科召開的青年共産國際(少共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同年7月,以中共列席代表的身份參加了在莫斯科舉行的共産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
  葉天底 (1898--1928),原名霖蔚,上虞謝傢橋人。他是社會主義青年團最早的發起人之一, 1925年最先建立了中共蘇州獨立支部1926年建立了第一個上虞縣直屬支部,是中國共産黨早期優秀組織領導者。 葉天底出身於小康之傢, 1911年隨親友去上海求學。後回上虞畢業於上虞具第一高小十八歲那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五四運動期間,他積極參加學生運動,“一師學潮”後,校長經亨頤被迫離職,他决意退學以示抗議,同學為他惋惜,他卻堅定地認為:“讀書並不是專為文憑而讀。” 1920年底,因陳獨秀,李達等人之約,他和施存統、俞秀鬆等在上海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為青年團的刨始人之一。
  曹仲蘭 性別:男 ;民族:漢族; 籍貫:浙江上虞;出生年月:1906年;犧牲日期:1928年05月03日。又名雪芹。出生在商人家庭。1923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中學,同年4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共青團。1926年鼕,參加中國共産黨。1927年10月6日,在杭州市撫寧港九號被捕。在獄中,他大義凜然,毫無畏懼,挫敗了敵人種種威脅手段和陰謀詭計。1928年5月3日凌晨,在杭州“浙江陸軍監獄”刑場英勇就義。
  馮柏祿經亨頤
  糜雲輝
  何雲 原名朱士翹,1905年生於浙江上虞縣。1930年8月入日本早稻田大學經濟學係,後轉入鐵道傳習所。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毅然停學回國,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32年加入中國共産黨。
  1942年5月,日軍集結重兵,對太行山遼縣麻田一帶進行“鐵壁合圍”式的大掃蕩,企圖摧毀八路軍總部和《新華日報》華北分館。何雲率領全館同志堅持工作和戰鬥。5月28日,他在率部突圍與日軍激戰中不幸中彈犧牲,時年37歲。
  何雲犧牲後,劉伯承沉痛地說:“實在可惜啊!一武(指左權)一文(指何雲),兩員大將,為國捐軀了!”全國解放後,何雲烈士的忠骨移至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安葬在左權將軍墓的左側。
  陳樹𠔌
  嚴洪珠
  觀傑 (1921——1944),浙江上虞人,中國共産黨黨員,曾任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五支三大七中隊長。1944年8月在浙江慈溪東埠頭戰鬥中犧牲。觀傑及其所領導的七中隊曾分獲“模範幹部”、“模範中隊”的光榮稱號。
  夏丏尊 文學家,語文學家。名鑄,字勉旖,後(1912年)改字丏尊,號悶庵。浙江上虞人。夏丏尊是中國新文學運動的先驅,他的學術著作還有《文藝論ABC》(世界書局1930年)、《生活與文學》(北新書局)、《現代世界文學大綱》(神州國光社)及編著有《芥川竜之介集》、《國文百八課》、《開明國文講義》等。譯著有《社會主義與進化論》、《蒲團》、《國木田獨步集》、《近代的戀愛觀》、《近代日本小說集》和《續愛的教育》等。1986年6月15日,由巴金、葉聖陶、鬍愈之、周𠔌城、趙樸初、夏衍等人發起在上虞舉行了夏丏尊誕生100周年暨逝世40周年紀念大會,海內外各屆人士1500多人參加。
  石志昂
  孫文明 (1928年-1962年),中國民族音樂二鬍演奏傢,生於浙江上虞。後因入贅潘傢,也曾改名潘旨望。
  陳夢傢 (1911~1966)曾使用筆名陳慢哉, 現代著名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詩人。1911年4月16日出生於南京西城的一所神學院中。祖籍浙江省上虞縣。父親陳金鏞曾長期任上海廣學會編輯,時年已四十。他曾親自創辦了南京的這所神學院,並任"提調"(院長)之職,是一位忠厚純樸的長者。陳夢傢的童年是在非常濃厚的宗教氣氛中度過的,在他的世界觀與藝術個性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馬一浮 (1883-1967)幼名福田,更名浮,字一浮,又字一佛,號湛翁、被褐,晚號蠲叟、蠲戲老人,紹興長塘(今屬上虞)人,現代著名國學大師。所著後人輯為《馬一浮集》。
  竺可楨 (1890—1974),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和愛國教育傢,當代聞名的科學家、地理學家和氣象學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人。他對中國氣候的形成、特點、區劃及變遷等,對地理學和自然科學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氣象學、氣候學、地理學、自然科學史等方面的造詣很深,而物候學也是他嘔心瀝血作出了重要貢獻的領域之一。我國現代物候學的每一個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開的。他始終從科學的視角,關註着中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是“可持續發展”的先覺先行者。
  自1916—1974年的半個多世紀中,他堅持帶頭進行科普工作,撰寫科普講稿、書籍約160餘篇,內容除地學、氣象學、物候學外,還涉及天文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等許多學科,讀者對象從科學技術人員到少年兒童多個層面。
  徐懋庸 (1911年1月15日—1977年2月7日)原名徐茂榮,浙江上虞人。解放後,歷任武漢大學黨委書記、副校長,中南文化部、教育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在武漢大學當政期間,獨斷專行,粗暴對待知識分子。1957年被劃右派,後改正。
  屠鹹若
  陳鶴琴 中國近現代教育傢。1892年3月5日出生。浙江省上虞縣百官鎮人。6歲喪父,8歲入私塾,15歲由姐夫資助入杭州蕙蘭中學。1911年2月(清宣統三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同年秋轉入北京清華學堂(1928年改名清華大學)。1914年(民國3年)8月畢業。同年考取公費(“庚款”)留學美國,與陶行知同行,就讀於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獲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教育學碩士學位,
  範壽康 (1896.1.6-1983.2.27),字允藏,浙江省上虞縣人。是中國著名教育傢、哲學家。
  民主革命時期,1913年留學日本,先後就讀於東京第一高等學校、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1923年獲教育與哲學碩士學位。同年回國,任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編輯,主編《教育大詞典》。
  鬍愈之 文字改革運動和世界語運動活動傢。出版傢,社會活動傢。原名學愚,字子如,筆名鬍芋之、化魯、沙平、伏生、說難等。浙江省上虞豐惠鎮人。鬍愈之一生集記者、編輯、作傢、翻譯傢、出版傢於一身,學識淵博,是新聞出版界少有的“全纔”。畢生廉潔奉公,公德私德皆堪稱模範。
  吳覺農 (1897—1989),浙江上虞人,是我國著名的農學家、茶葉專傢和社會活動傢,也是我國現代茶葉事業復興和發展的奠基人。
  金近 (1915—1989),男,漢族,原名金知溫,曾用名金汝盛,浙江上虞四埠鄉(今瀝東鎮)前莊村人。自稱臨安為“第二故鄉”。傢境清貧,在私塾讀書4年,12歲到上海謀生。1935年,在上海兒童日報館打雜,後當助理編輯,開始兒童文學創作。
  陳從周
  謝晉 (1923/11/21—2008/10/18),浙江上虞人。中國著名電影導演。導演的影片《女籃五號》,1957年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奬章和1960年墨西哥國際電影節角帽奬;《紅色娘子軍》,1962年獲第一屆電影百花奬最佳故事片奬、最佳導演奬;《舞臺姐妹》,1980年獲第二四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會年度奬;《天雲山傳奇》,1981年獲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奬最佳故事片奬、最佳導演奬;《牧馬人》,1983年獲第六屆電影百花奬最佳故事片奬;《高山下的花環》,1985年獲第八屆電影百花奬最佳故事片奬;《芙蓉鎮》,1987年獲第十屆電影百花奬和第七屆中國電影金雞奬最佳故事片奬。
前景目標 Foreground objects
  上虞市堅持工業立市、開放興市、商貿活市、文化強市上虞市域總體規劃和生態靚市“五市”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外嚮化,促進了市域經濟社會的統籌協調發展。在市域發展結構上確定了“北工、中城、南閑”的總體空間佈局;在城市發展上提出了 “竜山”、“曹娥江”、“杭州灣”三個時代並進的戰略;在中心城區的規劃建設上,確立了主攻城北新區的發展思路。
  上虞市市域總體規劃簡介
  市域總體規劃由上海市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會同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共同編製。根據規劃將該市從功能上劃分為三個區域,即北部重點開發區,中部優化整合區和南部重點保育區:北部區包括瀝海、蓋北、謝塘和崧廈4鎮,面積435平方公裏,臨杭州灣,是上虞市出海和未來北嚮聯繫上海的通道,用地發展潛力較大,作為未來産業重點發展區域;中部區包括中心城區,道墟、小越、驛亭、梁湖4鎮,以及豐惠鎮的平原地區,面積大約329平方公裏,人口密度、城鎮、産業發展程度較高,發展用地已經比較緊張,生態環境壓力較大,未來作為優化整合區域;南部區包括豐惠鎮的山丘地區,長塘、上浦、湯浦、章鎮、永和、下管6鎮和陳溪、丁宅、嶺南3鄉,面積約601平方公裏,山丘廣布,大部分為本市河流水係的上源,是未來重要的生態保障基地。未來應繼續加大該區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強化南部的生態屏障功能。規劃根據各個功能區域的特點來安排産業空間佈局、城鎮功能空間組織、建設用地劃分、空間管製落實、基礎設施佈置。
  上虞市城市總體規劃簡介
  上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由上海市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製,規劃確定城市性質為:浙東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型城市,先進製造業生産基地,具有濱江特色的生態型現代化和諧城市。規劃建成區人口規模2010年37萬人,2020年60萬人,建成區用地規模70.2平方公裏。城市規劃結構為“一軸、兩翼、三環、五片”,一軸指曹娥江景觀軸;兩翼指江東、江西兩大片區;三環指以舜江東路和舜江西路組成的內環、以三環北路和東山路組成的中環和以四環綫構成的外環;五片是指規劃的五個功能區:老城區,為城市傳統商業居住中心;城北新區,為城市新的行政、居住、商業中心;經濟開發區,為上虞市的高新産業基地和新興濱江居住區;城南片區,為城市高檔居住區和休閑旅遊區;城東片區,為城市新興的工貿區。
  城北新區規劃建設情況
  1、規劃情況。
  城北新區規劃用地範圍南起西橫河,北至市四環北路,西依曹娥江,東達329國道。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2.2平方公裏,實際可建設用地面積11.7平方公裏。
  結閤城北新區的區位優勢和發展模式,考慮到與老城區的基礎設施共享和優勢互補,規劃城北新區的功能定位為:上虞市域行政辦公中心、商業金融中心和生活居住片區。
  行政管理中心,指新的市級行政辦公中心,用地規模約40公頃,包括了政府辦公中心、市民服務中心、城市展覽中心、會堂禮儀慶典中心、市民活動中心、城市檔案中心和後勤服務中心。商業金融中心,主要指沿市民大道兩側的商務辦公區、企業總部區,市民大道和江揚路交叉口以國際時代廣場、一百購物中心、大通購物中心為核心的市級商業中心,位於329國道兩側的商貿市場區。生活居住片區,指根據自然地形和規劃道路劃分的七個居住片區。
  上虞市城北新區的用地規劃結構采用“核心佈置,帶狀展開,軸綫連接、輻射伸展”的模式。可概括為“一心,兩帶,三軸,九片區”的規劃結構。
  “一心”:指位於核心的綜合功能區。位於三環綫以南,市民大道以北,形成以行政、文化、娛樂、商務、休閑為主的帶狀城市公共中心。
  “兩帶”:指曹娥江沿岸的休閑緑化帶和沿百瀝河兩側各50米的景觀緑化帶。
  “三軸”:指沿市民大道的文化、商業景觀軸綫,沿三環北路、四環北路的交通景觀軸綫。三環北路是貫穿城北新區各功能區的重要交通軸,四環北路遠期承擔部分過境交通。
  “九片區”:指核心區外圍的七大居住片區和一保留工業區,一對外物流、倉儲服務區。
  2、建設情況。
  近幾年來,城北新區已經成為上虞市城市建設的主戰場。
  在道路框架方面,市民大道、三環綫、江揚路、保駕山路、鳳鳴路、峰山路、江東路、王充路,已經建成通車,四環北路已完成路基建設,將在今年年底完成道路建設。
  在基礎設施方面,已基本完成供水、供電、管道煤氣、雨污水排放收集、通訊電纜、垃圾收集中轉等基礎設施的布設。
  在公建配套方面,已建成華維學校、城東中學、城東小學、實驗小學、鶴琴幼兒園、金清揚中學、職業技術學院等學校;市疾控中心、百官衛生院已投入使用,新人民醫院、計生指導站正在建設中;五星級酒店上虞國際大酒店、國際商貿城二期――建築裝飾材料市場均已開張營業,上虞國際大酒店二期已經開工建設;百官街道辦事處、檢察院、海關、商檢、消防大隊、新的公安大樓、法院大樓、圖書館、城市檔案中心、市民服務中心、後勤服務中心、文化藝術中心、青少年婦幼活動中心已經投入使用、會展中心即將建成,市政府已於2005年10月搬入城北行政中心辦公。
  在環境緑化方面,已建成西橫河、百瀝河沿河緑化景觀帶和沿曹娥江城防二期、三期景觀帶,以及市民中心組團緑化。
  在城中村改造方面,後村傢園已投入使用,珠峰新村、星宇新村、盛豐新村、46號地塊等項目正在建設中。
  在商住開發建設方面,已完成高豐傢園、緑城桂花園、亞廈風和苑等高檔居住區建設,亞廈中央假日、金通華府、天豐新城、時代傢苑、新上海花園、陽光新城、亞廈陽光假日、星辰首府、濱江一號等高品格樓盤項目已在開發建設中。城市新商業中心――國際時代廣場、一百購物中心建設正酣,大通購物中心已完成方案設計。企業辦公中心的農村合作銀行辦公大樓、德勝大廈,金誠大廈,穎泰大廈、錦瑞大廈,錦茂大廈等辦公地塊已均破土動工,德盛辦公大樓已結頂。財富廣場、百官廣場等已完成方案設計。
民俗風情 Customs
上虞市 民俗风情
  上虞民性素稱敦厚,“習勤儉,安耕織;勤誦讀,尊師友;廉恥為尚,氣節相高”。舊俗禮儀與紹屬各縣大致相同。辛亥革命後,封建迷信舊習受到衝擊。解放後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1984年8月,成立縣“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委員會”(五講:講文明、講禮貌、講道德、講衛生、講秩序;四美: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三熱愛: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産黨、熱愛社會主義)。據統計,全縣有334個行政村成立紅白喜事理事會、移風易俗理事會、禁賭協會等組織。但是一地的風從俗是歷代相沿、久積而成的,要徹底根除封建迷信陋俗,還需進行長期不懈的努力。
英文解釋
  1. n.:  Shangyu City
近義詞
上虞
相關詞
浙江省豐惠鎮????業公司????務管理局酒店賓館商場購物中心
鄉鎮嵊州市地理行政村更多結果...
包含詞
上虞市殘聯上虞市藥師寺上虞市農林局
上虞市統計局上虞市檔案局上虞市招商局
上虞市司法局上虞市監察局上虞市水利局
上虞市圖書館上虞市衛生局上虞市人事局
上虞市氣象局上虞市糧食局上虞市規劃局
上虞市婦保院上虞市中醫院上虞市印染廠
上虞市崧廈中學上虞市鶴琴小學上虞市道墟醫院
上虞市托幼中心上虞市陽光學校上虞市城北新區
上虞市百官中學上虞市汽車東站上虞市汽車西站
上虞市職教中心上虞市職業中專上虞市青少年宮
上虞市文化廣場上虞市道墟中學上虞市人民醫院
上虞市實驗小學上虞市實驗中學上虞市城南中學
上虞市崧廈醫院上虞市羊毛衫廠上虞市菊成賓館
上虞市絲聯賓館上虞市天翁賓館上虞市????務管理局
上虞市婦幼保健院上虞市煙草專賣局上虞市五夫工業園
上虞市人民檢察院上虞市鄉賢研究會上虞市五夫工業區
上虞市國傢稅務局上虞市經濟貿易局上虞市港務管理局
上虞市發展改革局上虞市環境保護局上虞市鳳鳴大酒店
上虞市臥竜大酒店上虞市桃源大酒店上虞市東亞大酒店
上虞市輝煌大酒店上虞市醫藥用品廠紹興上虞市旅行社
上虞市針織時裝廠上虞市針織聯營廠上虞市工藝針織廠
上虞市第四針織廠上虞市興友針織廠上虞市小越針織廠
上虞市越東針織廠上虞市下堡印染廠上虞市章鎮針織廠
上虞市化纖紡織廠上虞市道墟化纖廠上虞市興達紡織廠
上虞市前村紡織廠上虞市化纖製品廠上虞市虞北化纖廠
上虞市絲綢印染廠上虞市絲綢服裝廠上虞市紡織絲綢廠
上虞市五星絲織廠上虞市鳳凰絲綢廠上虞市東關絲織廠
上虞市內燃機配件有限公司上虞市小越鎮和勝彈簧廠上虞市少先隊城管學校
上虞市金僑商務賓館上虞市小百花越劇團上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上虞市便民服務中心上虞市職業教育中心上虞市招標投標中心
上虞市人才服務中心上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上虞市社區服務中心
上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上虞市富華機電産業園上虞市越州紙品有限公司
上虞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上虞市解放路步行街浙江上虞市小百花越劇團
上虞市長途汽車運輸公司上虞市公共交通公司上虞市百官農貿市場
上虞市恆利農貿市場上虞市供銷合作總社上虞市茶葉有限責任公司
浙江省上虞市中醫院上虞市和鑫傘業有限公司浙江省上虞市人民醫院
上虞市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局上虞市國土資源管理局上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上虞市海塗圍墾管理局上虞市第二人民醫院上虞市利星化工有限公司
浙江省上虞市豐惠鎮小浙江省上虞市豐惠中學浙江省上虞市東關中學
上虞市百官鎮躍進飯店上虞市女兒紅大酒店上虞市開發區康大小賓館
上虞市圍棋培訓中心上虞市恆安衛生用品公上虞市四新棉麻紡織廠
上虞市寧虞聯營針織廠上虞市申豐化纖紡織廠上虞市中興化纖織造廠
上虞市美麗針織羊毛衫廠上虞市四埠針織服裝廠上虞市永和針織內衣廠
上虞市瀝東針織服裝廠上虞市羊毛化纖製條廠上虞市康達化纖織造廠
上虞市道墟化纖布廠上虞市森森毛巾紡織廠上虞市精紡化纖面料廠
上虞市豐華聯營化纖紡織廠上虞市金城化纖紡織廠上虞市豐惠化纖麻織廠
上虞市針織運動衣廠上虞市中醫骨傷科醫院上虞市可達美化妝品廠
上虞市三榮玩具有限公司上虞市上浦俞夫工藝品廠上虞市工藝工業品有限公司
上虞市章鎮竹木工藝品廠上虞市三環肝病治療中心上虞市皮膚病防治醫院
上虞市竹製工藝品廠上虞市娥江皮革製品廠上虞市湯浦下障皮革製品廠
上虞市梁湖拗花山棉紡廠上虞市百官鎮絲綢廠上虞市道墟鎮絲綢廠
上虞市第二絲綢服裝廠上虞市樟塘金村絲綢織帶廠上虞市新竜絲綢製造公司
上虞市絲綢印染聯合總公司上虞市寧康聯營針織廠上虞市蓓菁針織服裝廠
上虞市西湖針織襪廠上虞市東佳針織機械廠上虞市蓋東皮件針織手套廠
上虞市蓓蕾針織服裝廠上虞市崧廈海燕針織皮件廠上虞市滬虞聯合印染助劑廠
上虞市華鎮友誼印染廠上虞市中意羊毛衫廠上虞市南洋羊毛衫有限公司
上虞市百官明川羊毛衫廠上虞市秀竹羊毛衫廠上虞市謝塘羊毛衫廠
上虞市小越羊毛衫廠上虞市工藝玩具實業公司上虞市寶富鞋業有限公司
上虞市蘇榮鞋業有限公司上虞市寶發鞋業公司上虞市昌達羊毛衫廠
上虞市鳳凰羊毛衫廠上虞市小越鎮羊毛衫廠上虞市三匯興國絲織廠
上虞市宏達絲織機械器材廠上虞市下管毛巾絲織廠上虞市源通羊毛衫廠
上虞市蓋北竜發羊毛衫廠上虞市金羚羊毛衫廠上虞市舒樂羊毛衫廠
上虞市金達萊羊毛衫廠上虞市聯誼羊毛衫廠上虞市東山羊毛衫廠
上虞市城北羊毛衫廠上虞市華聯羊毛衫廠上虞市東方工藝品廠
上虞市春暉風冷設備有限公司上虞市民生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上虞市蒙佩商貿發展有限公司
上虞市華世達暖通設備有限公司上虞市農墾物資公司夢園大酒店上虞市農工商聯合企業總公司槐花飯店
上虞市紡織實業公司被服廠臨時上虞市工貿聯營紡織裝飾品廠
更多結果...
分類詳情
張開豐惠鎮張開崧廈鎮張開小越鎮張開永和鎮張開蓋北鎮
張開梁湖鎮張開章鎮鎮張開東關街道張開長塘鎮張開湯浦鎮
張開百官街道張開曹娥街道張開道墟鎮張開瀝海鎮張開謝塘鎮
張開上浦鎮張開驛亭鎮張開下管鎮張開丁宅鄉張開陳溪鄉
張開嶺南鄉張開蒿壩鎮
多寶講寺曹娥孝女廟英臺故裏—祝傢莊風情旅遊區
鳴鳳山旅遊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