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寧海地處北緯29°06′~29°32′,東經121°09′~121°49′之間,位於長江三角洲南翼,北連奉化縣,東北瀕象山港,東接象山縣,東南臨三門灣,南壤三門縣,西與天台、新昌為界。寧海縣總面積1931平方公裏,海岸綫176公裏,山地面積945平方公裏,平原面積805平方公裏,河流湖泊面積181平方公裏。擁有耕地52.5萬畝,林地162萬畝,灘塗39萬畝,素有“七山二地一分田”之稱。森林覆蓋率達58.1%,緑化程度為35.0%,森林儲積量達234萬立方米。
地理位置
寧海地處北緯29°06′~29°32′,東經121°09′~121°49′之間,位於長江三角洲南翼,北連奉化縣,東北瀕象山港,東接象山縣,東南臨三門灣,南壤三門縣,西與天台、新昌為界。
氣候條件
寧海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常年以東南風為主,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氣溫15.3-17℃,年日照1900小時左右,平均相對濕度78%,年平均降水量1000-1600mm,無霜期230天。
縣域面積
寧海縣總面積1931平方公裏,海岸綫176公裏,山地面積945平方公裏,平原面積805平方公裏,河流湖泊面積181平方公裏。擁有耕地52.5萬畝,林地162萬畝,灘塗39萬畝,素有“七山二地一分田”之稱。森林覆蓋率達58.1%,緑化程度為35.0%,森林儲積量達234萬立方米。
水資源
寧海縣傍山依海,溪流縱橫,水資源總量約17.3億立方米,水力藴藏量達10.6萬千瓦,總庫容為4.304億立方米,水質優良。境內的國傢大(二)型水利工程--白溪水庫,是寧波市重要的供水水庫,也是首批國傢級水利風景區。即將動工的庫容為8460萬立方米的西溪水庫,可提供5400萬立方米的優質飲用水。據初步調查,茶山地區可開發成裝機容量為200-300萬kw亞洲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
礦産資源
縣境內已發現的礦藏共36種,以非金屬為主。黑色金屬有磁鐵、赤鐵等;有色金屬有銅、鉛鋅;稀有金屬有輝鉬、鈷土;貴重金屬有金銀;非金屬有黃鐵、粘土等;燃煤有煙煤、褐煤。金屬礦大部分産於新華夏構造帶,非金屬與第一次次生化有關。但探明儲量者不多。
古樹名木
寧海古樹名木資源數量衆多,物種豐富,共有古樹名木1202株。其中散生古樹582株,古樹群28處620株;屬一級保護古樹284株,二級保護古樹336株,三級保護古樹582株。樹齡最高的為岔路鎮柴傢村萬嬰柏,達1700多年,胸圍最大的是前童鎮的“浙江第一樟”,為1500cm。 |
|
位於市境南部沿海,北緯29°17′,東經121°25′。面積1931平方公裏,人口58.55萬,轄4個街道、11個鎮、3個鄉,28個社區、398個行政村。年平均氣溫16.2。C,年平均降水量1629毫米。同三綫高速公路和省道甬臨綫縱貫縣境。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全國三大著名溫泉之一的南溪溫泉和白溪天河等景區,是全國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縣。工業有紡織服裝、機械電子、模具製造等。農業有海水養殖居全省第一,望海茶為國內優質名荼。曾涌現出柔石、潘天壽等名人,是《徐霞客遊記》開篇地。縣政府駐躍竜街道縣前街18號,電話:65562083,郵編:315600。行政區劃代碼: 330226 |
|
寧海,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綫中段,浙江省東部沿海,象山港和三門灣之間,天台山、四明山山脈交匯之處,計劃單列市寧波市屬縣,國務院批準的第一批沿海對外開放地區之一。全縣下轄4個街道辦事處、14個鎮鄉,人口58萬,總面積1931平方公裏,海岸綫176公裏,灘塗2.6萬公頃,山林12萬公頃,耕地3.5萬公頃。
寧海具有悠悠的歷史和豐富的人文、自然景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勞作,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始建寧海縣,至今已有1700餘年歷史。境內山川秀麗,氣候溫和,旅遊資源豐富。縣北南溪溫泉藏於深山奇幽之處,是全國三大著名溫泉之一;雁蒼山,氣勢雄偉,為寧波市新十景之一;縣南蓮頭山冷泉,能療關節炎等癥,自清於今,民間作“仙水”治病,久盛不衰。寧海人傑地靈,名士輩出。古代有藐視滅十族之災的方孝孺、率衆起義的農民領袖王錫桐;現代有“左聯”五烈士之一柔石、國畫大師潘天壽、著名畫傢應野平等等。
改革開放以來,寧海縣國民經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綜合實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走在了全省前列。農業資源豐富,山有竹木茶桑果之盛,海有魚蝦蟹貝藻之豐,係全國商品糧基地、全國蛋鴨之鄉,譽稱浙東魚米之鄉;全縣海洋水産養殖面積達16.5萬畝,為浙江省海水養殖面積第一大縣;“望海茶”、“望府銀毫”茶葉為全國優質名茶,對蝦、泥蠃、蟶子等水産品聞名海內外。
工業經濟是全縣國民經濟的主體,以紡織服裝、機械電子、食品飲料、橡膠製品、金屬製品等行業為支柱的工業格局初步形成。寧海經濟開發區是省級經濟開發區和全國鄉鎮企業示範區。寧海華聯紡織有限公司經濟效益在全省同行中名列前茅,寧波一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産銷量最大的童裝企業,西林牌手動液壓搬壓車、大梁山牌啤酒、愛妻牌壓力鍋等大批名牌産品在國內外市場有較高的聲譽。
寧海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通訊發達。同三綫高速公路和規劃中的沿海鐵路縱貫縣境,34省道甬臨綫是一級公路,和盛寧綫、象西綫組成陸路交通主骨架,縣城距寧波機揚64公裏,離北侖港80公裏。5000噸級強蛟碼頭投入使用,北通寧波、上海、大連,南達溫州、廈門、香港,水陸客貨周轉能力大大提高。程控電話容量達到10.9萬門,移動電話、無綫電話、傳呼均與全國聯網。電力充足,水資源豐富,勞動力素質高,服務優良。開放的寧海正按照寧波市副中心城市規劃的要求,大踏步嚮一個現代化中等城市邁進。 |
|
寧海地處北緯29°06′~29°32′,東經121°09′~121°49′之間,位於長江三角洲南翼,北連奉化市,東北瀕象山港,東接象山縣,東南臨三門灣,南壤三門縣,西與天台、新昌為界。有着山區半山區和淺海灘塗的豐富地形。
寧海縣坐落在天台山脈和四明山脈之間,境內重巒疊嶂, 山區資源豐富。總面積1931平方公裏,山地面積945平方公裏,平原面積805平方公裏,。擁有耕地52.5萬畝,林地162萬畝,灘塗39萬畝,素有“七山二地一分田”之稱。森林覆蓋率達58.1%,緑化程度為35.0%,森林儲積量達234萬立方米。
寧海縣傍山依海,溪流縱橫,水資源總量約17.3億立方米,水力藴藏量達10.6萬千瓦,總庫容為4.304億立方米,水質優良。境內的國傢大(二)型水利工程——白溪水庫,是寧波市重要的供水水庫,也是首批國傢級水利風景區。即將動工的庫容為8460萬立方米的西溪水庫,可提供5400萬立方米的優質飲用水。據初步調查,茶山地區可開發成裝機容量為200-300萬KW亞洲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
寧海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常年以東南風為主,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氣溫15.3-17℃,年日照1900小時左右,平均相對濕度78%,年平均降水量1000-1600mm,無霜期230天。
縣境內已發現的礦藏共36種,以非金屬為主。黑色金屬有磁鐵、赤鐵等;有色金屬有銅、鉛鋅;稀有金屬有輝鉬、鈷土;貴重金屬有金銀;非金屬有黃鐵、粘土等;燃煤有煙煤、褐煤。金屬礦大部分産於新華夏構造帶,非金屬與第一次次生化有關。但探明儲量者不多。
寧海古樹名木資源數量衆多,物種豐富,共有古樹名木1202株。其中散生古樹582株,古樹群28處620株;屬一級保護古樹284株,二級保護古樹336株,三級保護古樹582株。樹齡最高的為岔路鎮柴傢村萬嬰柏,達1700多年,胸圍最大的是前童鎮的“浙江第一樟”,為1500cm。 |
|
寧海,顧名思義,這是一片波瀾寧靜的海灣,一方歡樂、安寧、祥和的土地。相傳東海之內皆波濤洶涌,惟有此處港灣風平浪靜,故名“寧海”。千百年來,寧海人民在這兒安居樂業、繁衍生息。
寧海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勞作,西晉太康元年(280)置縣,治設白嶠。
隋開皇九年(589)廢,並入臨海縣。
唐武德四年(621)復置,治徙海遊(今屬三門縣)。武德七年又並入章安縣。
武則天永昌元年(689)復建,治遷廣度裏(今城關鎮)。唐神竜二年(706),以縣東地域遼闊,析歸象山縣。
民國29年(1940),劃海遊等17鄉鎮歸新建的三門縣。寧海建縣後,歷屬臨海郡、臺州路、臺州府。
1949年寧海解放後,初屬臺州專區,後數易隸屬於寧波專區或臺州專區。
1958年10月撤寧海,並入象山縣,縣治設力洋,後移原寧海城關。
1961年10月恢復寧海縣建製,屬寧波專區,1983年7月改隸寧波市。 |
|
2003年末全縣總人口582389人,其中城鎮人口309821人,鄉村 人口272568人,分別占總人口的53.2%和46.8%。在總人口中, 男性人口304360人,女性人口278029人,分別占總人口的52.3% 和47.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6%o,計劃生育率97.4%,晚婚率66.2%。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表明,全縣具有各種文化程度人口總數為43.05萬人,占人口總量的85.1%,比“四普”提高了7.8個百分點,全縣每萬人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1169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有182人,分別比“四普”提高了526人和129人。 |
|
2003年全縣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首次躋身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位列第82位。實現國內生産總值100.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7.7%,人均國內生産總值2090美元。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4.1億元,增長7.1%;第二産業增加值58.6億元,增長18.5%;在二産增加值中,工業增加值50.5億元,建築業增加值8.1億元,分別增長16.2%和35.1%;第三産業增加值27.5億元,增長22.2%。三次産業比例結構由2002年的15.8:57.6:26.6調整為14.0:58.5:27.5。
2003年實現財政收入13.0億元,比上年增長29.8%,其中,中央級財政收入7.44億元,增長27.0%,地方級財政收入5.6億元,增長42.6%。全年財政支出8.3億元,比上年增長23.6%。
寧海農業資源豐富,山有竹木茶桑果之盛,海有魚蝦蟹貝藻之豐,譽稱浙東魚米之鄉,是國傢級及省級糧食、茶葉、柑桔、蛋鴨、水産等農副産品生産 基地。目前已形成茶葉、竹筍、柑桔枇杷、蝦蟹、貝類、魚類、土雞、山羊、高山蔬菜等十大主導産品,萬畝(頭)以上的農産品基地有20個,浙江東海岸10萬畝緑色農産品基地列入市級農業示範園區建設項目。海水養殖面積23.36萬畝,海水産品産值11.29億元,位居全省海水養殖第一大縣;柑桔産量5.4萬噸,花卉苗木8000畝,茶葉産量2219噸,其中名優茶85餘噸;高山蔬菜種植規模達到5600畝;寧海土雞飼養規模500萬羽。已有農産品註册商標97個,獲國傢級和省級博覽會金奬産品8個。望府茶、望海茶、寧海白枇杷、寧海土雞、長街蟶子、"怡緑"牌臍橙、"怡野"牌羊尾筍等産品分別獲得國傢和省市名牌或優質農品稱號。大佳何對蝦、青蟹、泥蚶、西店牡蠣、長街泥蠃以及大黃魚、鱸魚等水産品名聞暇爾,並出口國外。27傢縣級以上農業竜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9億元。2003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35億元,農業總産值20.5億元,糧經比例由2002年的1:2.3變為1:3.35。
工業經濟是寧海的主導經濟和強縣經濟。2003年實現工業增加值50.5億元,比2002年增長16.2%,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産值125.9億元,外貿自營出口總額達3.8億元。工業11項經濟效益考核指標綜合得分為192.38分。100傢實力工程企業完成産值76.3億元,年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20傢,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16傢,其中國傢級高新技術企業4傢。形成了機械電子、模具製造、傢用電器、塑料橡膠和金屬製品、五金閥門、文體用品、紡織服裝、食品、化工、汽車配件十大類為主體的工業經濟格局,一批企業和一批産品脫穎而出,飲譽國內外市場,擁有雙林集團、天明電子、金海化工、豹王電池、志清閥門等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和一休牌童裝、愛妻牌壓力鍋、大梁山牌啤酒、西林牌液壓搬運車等省級以上馳名商標和名牌産品。
第三産業蓬勃發展,2003年第三産業達27.5億,占GTP為27.5%。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1 億元。商品房交易達4.1億元。旅遊開發取得突破性進展,2002年始,把5月19日定為中國徐霞客開遊節。全面完成縣域旅遊資源普查,溫泉景區、天河生態風景區、野鶴湫景區、“十裏紅妝”藝術館對外營業。2003年接待國內外遊客98.2萬人次,旅遊收入4.5億 元。金融保險機構齊全,2003年底,各項存款餘額66.8億元,貸款餘額72.4億元,各項財産保險承保額86.9億元。交通事業發展迅速,全縣公路總里程達1170公裏,公路密度62公裏/百平方米。825個行政村通公路,全縣擁有各種機動車輛44566輛。年末城鄉固定電話用戶23.7萬戶,移動電話用戶23.5萬戶,全縣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普及率分別為40.7部/百人和40.4部/百人。互聯網註册用戶1.6萬戶。
經濟外嚮度進一步提高,截止2003底,該縣纍计批準外商投資企業340傢,項目總投資6.7億美元,實際直接利用外資突破1.67億美元。全年全縣實現外貿出口交貨值69.2億元,自營進出口總額4.2億,其中,自營出口總額3.8億, 300餘個品種的産品 出口123個國傢和地區,機電産品出口比重、高新技術産品出口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三。進口總額0.45億美元。對外經濟合作進一步發展,纍计設立境外企業9傢。2003輸出各類勞務派出62人次,勞務合作營業額237萬美元。
中國模具生産基地 寧海模具製造業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現有模具製作企500余家,從業人員3萬餘人,製模技工達1萬餘人,模具産品大到汽車、小到電子配件均能加工。雙林集團、華東機電、模具一廠等模具專業製造企業技術先進,設備精良,擁有數控機床1000餘臺、數控銑床(CNC)400餘臺,普遍采用CAD、CAM、CAE等先進技術,産品不僅為國內知名企業一汽、二汽、大衆和長虹等配套,還出口到20多個國傢和地區。
中國文具生産基地 文具行業是寧海工業經濟的優勢産業之一。目前,全縣共有文具生産企業230余家,其中上規模企業24傢,2003年全行業銷售達18億元。主要生産長尾票夾、捲筆刀、釘書機、膠水、文件夾、文件櫃等係列産品,品種多,規格全,深受外商和國內消費者的青睞。全行業外嚮度達80%以上,産品遠銷美國、歐洲、中東、東南亞等30餘個國傢和地區。以得力集團、寧寧文具、鬆鶴文具、彬彬文具等企業為代表的寧海文具業,在國內同行業中乃至在國際上都享有盛名。
華東汽配中心 全縣汽配行業産值10餘億元,企業上百傢,其中規模企業34傢,産值5 億元。主要配套産品:汽車同步帶、密封件、汽車空調熱力膨脹閥、汽車燈具等。主要企業有寧波捷豹集團有限公司、建新橡塑公司,寧波市天普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生産的汽車橡膠燃油管獲國傢級新産品稱號。 |
|
寧海縣位於浙江省東部,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21°25′、北緯29°17′。總面積1931.22平方千米。
寧海縣人民政府駐躍竜街道縣前街18號,郵編:315600。代碼:330226。區號:0574。拼音:Ninghai Xian。
寧海縣轄4個街道、11個鎮、3個鄉:躍竜街道、桃源街道、梅林街道、橋頭鬍街道;長街鎮、力洋鎮、一市鎮、前童鎮、桑洲鎮、黃壇鎮、強蛟鎮、西店鎮、深甽鎮、岔路鎮、大佳何鎮;鬍陳鄉、茶院鄉、越溪鄉。
2000年,寧海縣轄15個鎮、4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518186人,其中:城關鎮 153398人、長街鎮 35165人、力洋鎮 18955人、明港鎮 22208人、一市鎮 15279人、岔路鎮 19885人、前童鎮 18342人、桑洲鎮 16141人、黃壇鎮 17735人、梅林鎮 27430人、橋頭鬍鎮 20806人、大佳何鎮 15391人、強蛟鎮 14134人、西店鎮 47544人、深甽鎮 29130人、鬍陳鄉 13062人、茶院鄉 16597人、越溪鄉 13466人、雙峰鄉 3518人。
行政區劃變更:2004年10月,撤銷明港鎮、雙峰鄉建製,分別並入長街鎮、力洋鎮和黃壇鎮。 |
|
強蛟群島:
寧海的海,寧靜而美麗,在象山港灣內,居然能見到蔚藍的海水。這在大陸近海一帶頗為鮮見,是祖國萬裏海疆富有特色的一段。
在寧海,不光可進行陸上旅遊,爬山涉水、穿密林、探峽𠔌;也可進行海上旅遊,象山港、三門灣畔碧海金沙的強蛟群島、雙山島等,讓您充分領略海港風光,品嚐魚蝦蟹貝等美味海鮮。
象山港的強蛟群島是一群古老而神秘的島嶼,幾千年的人文滄桑使它平添了幾許凝重的歷史感。
泛舟海上,極目遠眺,藍天與碧海一色,20多平方公裏的海域,12座小島星羅棋布,宛如一條水晶項鏈,嵌鑲於萬頃碧波之中,的確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千島湖”。它比新安江的千島湖水面更遼闊、氣勢更雄偉。此處四面環山,波瀾不驚,各個小島各領風騷,爭奇鬥豔。
強蛟群島中以白石山島最奇,岩石詭奇多姿;中央山島最秀,花木爭相競豔;橫山島最著名,上有古詩,林木參 天,濃蔭垂海。從明初開始,這裏就是香火旺盛的“小普陀”。
現今緑樹簇擁着“南普禪院”,供奉着緬甸贈的兩尊玉佛。徜徉其中,您能體會到“藍天碧海”的真正含義。此外還有漢代的鮚埼亭,係漢代設烽火臺的海防駐兵營寨。
強蛟群島自古有蜃海之稱。每當雨後,海天如洗 ,有五彩蜃氣從海面冉冉升起,隱隱有亭臺樓閣、山巒樹木,似夢似幻。
強蛟群島是寧海著名的漁業捕撈和不産養殖基地,水産之優居浙江三大養殖港灣之最,是品嚐海鮮的理想基地。貝殼類品種特別豐富:牡蠣、血蚶、青蟹等特別著名。在島上吃燒烤、嘗海鮮,原汁原味,別有風情,是旅遊者的一大享受。
長街伍山石窟:
在寧海東鄉長街鎮,有好幾個石窟,伍山石窟是其中一個。
伍山石窟歷經800多年,由人工采石形成。目前,已經發現大約30餘個洞窟群,800多個形態各異、宛如天成的洞窟。石窟群風光奇險,雄偉與嫵媚並存。整個石窟從外看,好像一個巨大的城堡。主洞窟高數丈,旁有幾個小石窟,洞窟之間或相連或相通。數個洞窟好像一個歪斜的葫蘆,口小腹大。洞口就在山頂,像一扇天窗。洞壁就像一頂隨風飄舞的幔帳。洞內可搭戲臺。
伍山石窟因緊臨大海,為遊客提供了豐富的海産。目前總規劃面積約40公頃的伍山石窟旅遊度假區即將建成。整個規劃區域分為一個主景區和兩個分景區。伍山石窟主景區包括不周神山、聰明山水、嶽井洋景區和伍山度假區,將分別建成洞室園林觀光區、洞窟童話遊樂區、海灣????場觀光區以及賓館別墅度假區;道士岩和石蘭山這兩個分景區,將建宗教、石文化區和洞窟野營探險區。
野鶴湫 :
野鶴湫位於黃壇鎮西部,《徐霞客遊記》記載的梁皇山的北麓,距縣城15公裏。
景區內自然景觀豐富,有浙東地區最密集的瀑、潭群。18級飛瀑,36泓竜潭,或緩或急,或寬或窄,綿延數公裏。
這裏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春來山花滿坡,蝶飛翩翩;秋天紅葉遍地,雁鳴聲聲。景區內,溝𠔌縱橫,險峻奇秀,林木豐盛,環境清幽,空氣新鮮,氣候宜人,最適合一傢人或三五好友在此喝茶聊天、休閑自娛。據說,此地曾是野鶴的傢園。民間一直流傳着王喬乘鶴東來這裏的仙話。這一帶還被推斷為黃公造紙的基地。
據開發部門規劃,整個景區分為六個分景區:野鶴溪、閑雲溪、雲鶴坪、野豬頭、丁山等。
最有特色的分景區是野鶴溪,全溪長達2.5華裏,有由會真瀑布、瑤臺瀑布、天門瀑布等組成的瀑布群。
為了旅遊安全從入口處開始都已鋪設了石級,沿溪都裝有不銹鋼欄桿。在各個觀景點還建造了竹亭、竹臺、竹樓、竹榭、竹廊、竹橋……
位於整個景區東北部的閑雲溪,面積800餘畝,目前是景區的入口處,建有與景區相適應的閑雲山莊,內有賓館飯店、管理房、購物長廊、停車場、公厠等。同時還有供野餐用的燒烤區等。
雲鶴坪,除了建有供遊人度假、休閑的多種建築外,還建有突出野鶴湫作為道教文化發祥地的道觀小區:道觀、太極圖像、健身屋等建築物。
野豬頭、丁山則保持原始生態,建成度假村、動物園、植物園、百果園、茶園等,為遊人提供豐盈的緑色環境和緑色食品。 |
|
潘天壽
原名天授,字太頤,號壽者。1897年3月生於浙江省寧海縣冠莊村,自幼在家乡冠莊西山的雷婆頭峰學校上學,他晚年多以“雷婆頭峰壽者”款於畫上,就是為紀念童年純樸的鄉居生活。
潘天壽年青時自感“無幹事之才,衹有書畫尚能胜任”,因而在詩、書、畫、篆刻等方面深入探研。1923年,27歲的潘天壽應聘到上海美專任職,並參與創辦上海新華藝專,培養了許多學生。1928年,他到新成立的杭州西湖藝術院任中國畫係主任,他的才幹受到當時已80高齡的昊昌碩的賞識,潘天壽在藝術上亦也受了到吳的影響。1955-1965年間,是潘天壽創作、著論豐盛的10年,這時期他曾任全國美協副主席,1958年榮任蘇聯莫斯科美術研究院名譽院士,文革中受到誣陷與摧殘,1971年9月含冤而逝,時年75歲。後來由國傢投資在浙江美院院內建有潘天壽紀念館。
為紀念潘天壽先生,在寧海城關老城區建有潘天壽廣場,潘天壽中學等。
潘天壽故居在寧海城關北部,34省道和同三綫高速公路經過。
葉夢鼎
(1200—1279),字鎮之,號西澗,寧海東倉上宅人。本姓陳,六歲出繼母族,改姓葉。少從學於鄭霖。及長,復從學鄞縣趙逢竜,天資穎悟,讀書過目成誦;南宋紹定五年(1232)入太學。嘉熙元年(1237)以大學上捨試入優等,初授信州軍事推官。後曾在袁州、吉州、隆興等處任地方官。景定三年(1262)升兵部尚書,兼任國史編修及實錄檢討。次年,調任吏部尚書。鹹淳三年(1267),拜右丞相兼樞密使。
當時南宋朝廷國力日衰,外患內憂交織。夢鼎初有力輓狂瀾之志,不僅在管轄範圍內平冤獄、免和糴;革除弊政予民生息,且多次上書朝廷,提出了許多修明政治、振興邦國的主張。尤其是佞臣賈似道權勢日重、禍心襢露之後,葉夢鼎與其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早在1246年,賈似道以姐為理宗貴妃而獲殊遇,起任京湖製置使兼知江陵府,並兼夔州路策應使時,夢鼎藉轉對之機提醒朝廷:“外有窺邊之大敵,內有伺隙之巨姦。”景定四年(1263),賈似道晉封為少師、衛國公,愈加肆意弄權,竟在兩浙及江東江西推行《公田法》,侵吞民田。夢鼎極力反對,遂使《公田法》行至浙西而止。次年,賈似道又推行《經界推排法》,並以“關子”貨幣更易前兩界的“會子”貨幣,於是,物價飛漲,稅賦倍增,百姓叫苦不迭。夢鼎又起而反對,使“會子”票未得全廢。理宗死,度宗即位,朝廷議請太後垂簾聽政。夢鼎以“母後垂簾豈是美事”諍諫。以此,史稱夢鼎“以孤忠抗大姦,支持危局”。但度宗仍然重用賈似道,又贈封太師、魏國公,權勢益重。夢鼎感憾國事,求辭職,朝廷不許,乃稱病歸裏,屢詔屢拒。上無奈,授資政殿學士銜,在當地慶元任知府。
鹹淳三年三月,上再召夢鼎為參知政事,雖六辭而不許。同年秋,強授相印,與賈似道分任。時賈似道授平章軍國重事,專橫益甚。夢鼎素惡似道為人,秉政後仍不屈於權勢。不久,為利州轉運使王價平反等事,與賈似道産生抵牾,似道恃權牽製,夢鼎不撓其志。及賈母責備似道,太學諸生亦上書言似道專權,賈似道方讓步。自此,葉夢鼎决意辭職,數乞而未允。至鹹淳五年(1269),夢鼎引北宋杜衍單車宵遁事例,多次懇辭,朝廷纔易馬鸞為右丞相兼樞密使,但仍以觀文殿學士、信國公等職輓留夢鼎於京中,夢鼎辭不受官。鹹淳八年(1272)十二月,朝廷再詔夢鼎為少傅右丞相兼樞密使。夢鼎引疾固辭不赴,並在上疏後乘扁舟徑歸寧海故裏。或以禍福相諭,夢鼎說:“廉恥事大,死生事小,萬無可回之理。”景炎元年(1276),南宋大勢已去。益王即位於福建,翌年以太師太乙之銜召夢鼎往。此時,局勢危如纍卵,亡宋即在旦夕,葉夢鼎以七十八高齡,仍受命南行,舟至永嘉(溫州),以道阻不能進,慟哭而歸。後兩年病逝於傢,享年八十。著有《西澗集》。
方孝儒
(1357--1402),方剋勤之子,字希直,又字希古,號遜志,時人稱"緱城先生。"又因在蜀任教時,蜀獻王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
幼聰慧,6歲能詩,人奇其纔。呼為“小韓子”15歲隨父兄北上濟寧,勵志攻讀。及長,承學於宋濂,深受器重。洪武十五年(1382),東閣大學士吳沉等起薦方孝儒,應徵至京,在奉天門奉旨作《靈芝》、《甘露》二詩,甚合上意。賜宴時,太祖朱元璋有意使人欹斜幾具,試其為人,方孝儒正之而後坐。朱喜其舉止端莊,學問淵博,有期待日後輔佐子孫之意,厚禮遣回鄉。此後十年,居傢讀書寫作,著《周易考次》《宋吏要言》等篇。31歲時,仇傢於叔爭訟,詞連孝儒,官府籍其傢,械押至京問罪。朱元璋見孝儒名,特名釋放,洪武二十五年,再次受薦,授漢中府學教授,深為蜀獻王賞識,聘為世子師。洪武三十一年,朱允繼位,召孝儒入京,任翰林侍講學士,次年,值文淵閣,尊師以禮,帝讀書有疑,即召講解。凡國傢大事,常命孝儒就坐前批答,時宮中纂修《太祖實錄》及《類要》,孝儒任副總裁。後調文學博士,奉命與董倫、高遜志等主持京考。
建文三年(1401),燕王朱棣反。時朝廷徵討檄文,均出自孝儒之手,且為朝廷多方策劃,抵禦燕兵。四年,燕兵入京師,宮中大火,惠帝焚死,孝儒日夜慟哭於殿前。初,朱棣自北平起兵南下,軍師姚廣孝曾說:“南方有方孝儒者,素有學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請勿殺,殺之則天下讀書種子絶矣。"至此,朱棣命孝儒起草即位詔書,孝儒披麻帶孝至,痛駡不絶,拒草詔。朱棣為孝儒設坐,並起身勸慰說:"先生何自苦,餘欲學周公輔成王耳。"孝儒反問:"成王安在?"朱棣說:"渠自焚死"。再問:"保不立成王之子?"朱棣說:"國賴長君。"又問:"何不立成王之弟?"朱棣搪塞說:"此朕傢事耳,先生無過勞苦。"即示左右強行授筆,並說:"詔天下,非先生不可。"孝儒執筆,疾書"燕賊篡位"數字,擲筆與地,且哭且駡:"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朱棣發怒說:'汝不顧九族乎?"孝儒奮然作答:"便十族奈我何!"駡聲益厲。朱棣大怒,命人剁孝儒嘴,孝儒血涕縱橫,仍噴血痛駡,朱棣厲聲道:"汝焉 能遽死。:當滅十族!"於是,一面將關至獄中,一面搜捕其傢屬,逮解至京,當其面一一殺戮。儒強忍悲痛,始終不屈。胞弟孝友臨刑時,孝儒淚如雨下,孝友從容吟詩:"阿兄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在此間。華表柱頭千載後,旅魂依舊回傢山。"孝儒亦作絶命詩一首:"天將亂離兮孰知其由姦臣得計兮謀國用猷,忠臣發賁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嗚乎哀哉兮庶不我尤。"最後,朱棣將孝儒處死。所滅10族(9族及學生),達873人,入獄及充軍流放者瑪數千。孝儒死後,其門人德慶侯廖永忠之孫庸、銘等 人撿其遺骸,葬於聚寶門山上,死於寧海縣城之方氏族人,有義子馬子同收其殘骸,投於井中,後稱此井為義井。
孝儒死後,朝廷方禁甚嚴,弟子王徐私藏孝儒遺稿,輯為《侯城集》,後文禁漸弛,遂有《遜志齋集》行世。 |
|
- n.: Ninghai County
|
|
寧海 |
|
高級中學 | 浙江省 | 教育機構 | 特色學校 | 旅遊 | 鄉鎮 | 強鎮 | ????業公司 | ????務管理局 | 電視臺 | 地理 | 行政村 | 人物 | 烈士 | 更多結果... |
|
|
寧海縣衙 | 寧海縣城 | 寧海縣驛站 | 夜探寧海縣 | 寧海縣越劇團 | 寧海縣壽寧寺 | 寧海縣大酒店 | 寧海縣中醫院 | 寧海縣老年大學 | 寧海縣第一醫院 | 寧海縣技工學校 | 寧海縣知恩中學 | 寧海縣一市中學 | 寧海縣實驗小學 | 寧海縣第六中學 | 寧海縣柔石中學 | 寧海縣躍竜中學 | 寧海縣羊毛衫廠 | 寧海縣人民醫院 | 寧海縣服裝總廠 | 寧海縣裏尋仙蹤 | 縣令大宴寧海縣 | 寧海縣城樓飛賊 | 寧海縣回城指定 | 寧海縣印染織廠 | 寧海縣教育中心 | 寧海縣棉紡織廠 | 寧海縣天園賓館 | 寧海縣躍竜賓館 | 寧海縣白雲賓館 | 寧海縣梅林賓館 | 寧海縣新友電器廠 | 寧海縣實驗幼兒園 | 寧海縣????務管理局 | 寧海縣婦幼保健院 | 寧海縣花園大酒店 | 寧海縣一聖大酒店 | 寧海縣羊毛衫一廠 | 寧海縣羊毛衫九廠 | 寧海縣羊毛衫八廠 | 寧海縣羊毛衫六廠 | 寧海縣溪濱服裝廠 | 寧海縣工藝美術廠 | 寧海縣針織童裝廠 | 寧海縣工藝禮品廠 | 寧海縣工藝品總廠 | 寧海縣衛生監督所 | 寧海縣白蟻防治站 | 寧海縣西劉童裝廠 | 寧海縣五星絲綢廠 | 寧海縣星星童裝廠 | 上城墻守衛寧海縣 | 張縣令大宴寧海縣 | 報平安送信寧海縣 | 寧海縣毛紡織總廠 | 寧海縣力洋鎮初級中學 | 寧海縣桑洲鎮初級中學 | 寧海縣西店鎮初級中學 | 寧海縣精竹皮革工藝廠 | 寧海縣棉紡織廠織布分廠 | 寧海縣水車連頭山印染織廠 | 寧海縣一市針織服裝廠 | 寧海縣前童化纖布廠 | 寧海縣繁盛紡織有限公司 | 浙江省寧海縣天利麻紡織廠 | 寧海縣深圳絲綢織造公司 | 寧海縣溫泉針織服裝廠 | 寧海縣毛嶼針織紡服裝廠 | 寧海縣桑洲鎮紡織膠帶廠 | 寧海縣第二棉紡織廠 | 寧海縣深圳日用紡織品廠 | 寧海縣第三職業中學 | 與寧海縣鍋砸缸對話 | 寧海縣木材公司祥賓大酒店 | 寧海縣精英總公司北湖賓館 | 寧海縣城關商務賓館 | 寧海縣風順汽車經營部 | 寧海縣馬嶴振興羊毛衫廠 | 寧海縣躍竜羊毛衫廠 | 寧海縣古馬羊毛衫廠 | 寧海縣五峰羊毛衫廠 | 寧海縣天明羊毛衫廠 | 寧海縣金暉羊毛衫廠 | 寧海縣亞峰玩具有限公司 | 寧海縣西店工藝美術廠 | 寧海縣雙古紅木工藝廠 | 寧海縣工藝美術二廠 | 寧海縣華梁工藝品公司 | 寧海縣工藝裝潢有限公司 | 寧海縣大孚鞋業有限公司 | 寧海縣時代鞋業有限公司 | 寧海縣祥鳴醫院有限公司 | 浙江省寧海縣衛生防疫站 | 寧海縣亨達鞋業有限公司 | 寧海縣騰飛羊毛衫廠 | 寧波市寧海縣力洋鎮初級中學 | 寧海縣建恆鋁塑製品有限公司 | 寧海縣先平文具壓鑄有限公司 | 寧海縣高級職業技術中心學校 | 寧海縣城關富利萊鞋業加工廠 | 浙江寧海縣喜上喜工藝禮品廠 | 寧海縣天童骨傷醫院有限公司 | 寧海縣輕工紡織品對外貿易公司 | 寧海縣國宏機電物資有限公司 | 寧海縣中一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 寧海縣躍竜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 寧海縣華東汽車貿易有限公司 | 寧海縣華興紡織原料有限公司 | 寧海縣大百貨紡織品有限公司 | |
|
|
躍竜街道 | 長街鎮 | 桃源街道 | 黃壇鎮 | 越溪鄉 | 深甽鎮 | 強蛟鎮 | 桑洲鎮 | 一市鎮 | 岔路鎮 | 橋頭鬍街道 | 天河生態風景區 | 城關鎮 | 雙峰鄉 | 深圳鎮 | 西店鎮 | 力洋鎮 | 前童鎮 | 大佳何鎮 | 鬍陳鄉 | 茶院鄉 | 梅林街道 | |
前童古鎮 | 文峰塔 | 伍山石窟 | 宋皇城海灘 | 南溪溫泉 | 柔石故居 | 雁蒼山風景區 | 野鶴湫風景區 | 梁皇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