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浙江 >麗水 > 縉雲縣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Jinyun Xian County
  郵編:321400 代碼:331122 區號:0578 拼音:Jìn Yún Xiàn,Jinyun Xian
  
    縉雲縣位於浙江省南部,東經119°52′-120°25′,北緯28°25′-28°57′。總面積1503.52平方千米。總人口43.86萬人(2005年底)。全縣轄9個鎮、15個鄉:五雲鎮、壺鎮鎮、新建鎮、新碧鎮、舒洪鎮、大洋鎮、大源鎮、東渡鎮、東方鎮;溶江鄉、七裏鄉、鬍源鄉、南溪鄉、木慄鄉、雁嶺鄉、城北鄉、白竹鄉、三溪鄉、前路鄉、新川鄉、雙川鄉、方溪鄉、石筧鄉、雙溪口鄉。縣人民政府駐五雲鎮黃竜路38號。
  
    唐武後萬歲登封元年(696年)置縣。
  
    年均氣溫17.2度,年降水量1450毫米。仙都是省級風景名勝區,由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姑婦岩、鐵城(芙蓉峽),馬鞍山、石門、黃竜、小仙都、大洋湖、岩門和獅子岩等12個主要景區和數百個景點組成,景區總面積116平方千米。其中鼎湖峰高170多米,為迄今所發現的世界最高石筍。
縣情概況
  縉雲縣,簡稱縉,隸屬浙江省麗水市,是“革命老區縣”、“中國麻鴨之鄉”。位於浙江省南部腹地、中南部丘陵山區,麗水市東北部,北距杭州175公裏(公路262公裏)。位於北緯28°25′-28°57′,東經119°52′-120°25′之間,東臨仙居縣,東南靠永嘉縣,南連青田縣,西接麗水市,西北界武義縣,東北依磐安縣,北與永康市毗鄰。東西寬54.6公裏,南北長59.9公裏,縣界全長304.4公裏。總面積1503.52公裏,建城區面積為4.6平方公裏。轄9鎮15鄉642個行政村。縣人民政府駐地五雲鎮。郵政編碼:321400,長途電話區號:為0578。
自然地理
  地形地質
  縉雲縣地處武夷山--戴雲山隆起地帶和壽昌-麗水---景寧斷裂帶的中段。地貌類型分中心、低山、丘陵、𠔌地四類,其中山地、丘陵約占全總面積的80%,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縣。地勢自東嚮西北傾斜。
  山脈大致以好溪為界,東部為括蒼山脈,西部為仙霞嶺餘脈。東半部群峰崛起,地勢高峻,海拔千米以上山峰343座。其中東北部為大盤山所延伸,以低中山地貌為主;東南部為括蒼山盤踞,為中山地貌,南部的大洋山主峰,海拔1500米,海拔千米以上主峰3座。北部地層陷落,構成壺鎮、新建兩塊河𠔌盆地。中部丘陵廣阔綿延,為仙霞嶺與括蒼山的過度地段 。全境地形具東南西三面環山,北口張開呈“V”型特徵。
  氣候特點
  全縣大部屬亞熱帶氣候 ,四季分明,溫暖濕潤,日照充足。冰雹災害主要出現在3--8月間,為全省多雹中心地帶之一。由於地勢起伏升降大,氣溫差異明顯,具有“一山四季,山前山後不同天”的垂直立體氣候特徵。年平均氣溫17℃,7月平均氣溫29.2-24.5℃,極端最高溫達41.9℃,1月平均氣溫5-2.3℃,極端最低溫達-13.1℃。年平均降水量1437毫米,無霜期245天。
  水文特徵
  全縣河流均為山溪性河流。主要有好溪、新建溪、永安溪三條,分屬甌江、錢塘江、靈江三個水係。其中好溪為縣內最大的河流,發源於磐安縣大盤山,自東北嚮西南斜貫穿境入麗水,幹流在境內長66.11公裏 ,流域面積791.8平方公裏。全縣水資源豐富,年平均徑流量13.69億立米方,人均占有水資源3321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力資源總藴藏量8.3萬瓦,人均0.2千瓦。水和水力資源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盤溪電站為“一水多用,梯級開發”的典範,為聯合國指定的亞太小水電技術培訓實驗基地。
  自然資源
  縉雲縣境內非金屬礦産極為豐富,已發掘的有沸石、凝灰岩、珍珠岩、澎潤土、石英砂、螢石等。其中,沸石貯量約3億噸,居全國第四,質量第一。建材礦産以凝灰岩、花崗岩為主。主要農作物是水稻,為麗水市主要産糧區之一。
地名由來
  《隋書·地理志》“括蒼有縉雲山。”貞觀元年,唐太宗按地理形勢,把全國分為十道,浙江屬江南道。縉雲山是江南道名山之一。唐(元和郡縣志)“縉雲山,一名仙都,一曰縉雲,黃帝煉丹於此。”(一統志)“在縉雲縣東二十三裏,高六百丈,周三百裏,本名縉雲山。縉雲縣因境內縉雲山而得名。
歷史沿革
  縉雲縣始建於武周萬歲登豐元年(公元696年),以境內古縉雲山而得名。縉雲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號名。置縣後,屬括州。大歷十四年(公元779年)改括州為處州,沿屬處州,1949年5月,縉雲解放,屬麗水專區。1952年改屬金華專區。1963年復屬麗水專區。1968年麗水專區改為麗水地區,隸屬不變,2000年麗水地區改為麗水市,隸屬不變。縣人民政府駐地是五雲鎮。
  今縉雲地,《禹貢》 “ 揚州之域 ” ,春秋戰國時屬吳越,秦代分屬會稽郡、閩中郡。西漢時為會稽郡地,分屬烏傷縣,東漢初改回浦為章安。漢末建安四年(199),分章安縣南鄉置鬆陽縣,縉雲地分屬烏傷和鬆陽兩縣。
  三國吳赤烏八年(245),分烏傷縣南境置永康縣,今縉雲北部為永康縣一部分。吳太平二年(257),分會稽郡東部置臨海郡,鬆陽屬之:吳寶鼎元年(266),又分會稽郡西部置東陽郡,永康縣屬之。縉雲地分屬臨海郡之鬆陽縣和東陽郡之永康縣。
  東晉太寧元年(323),分林海郡東部置永嘉郡,鬆陽縣屬之。隋開皇九年(589),分鬆陽縣東部置括蒼縣,廢永嘉郡置處州。開皇十二年,又改處州為括州。隋初廢東陽郡置婺州,大業初復改婺州為東陽郡,括州為永嘉郡。今縉雲地北部仍屬東陽郡永康縣,南部屬永嘉郡括蒼縣。
  唐武德四年(621),改東陽郡為婺州,於永康縣置麗水,分置縉雲縣,屬麗州。八年,廢麗州及縉雲縣,仍屬永康縣。萬歲登封元年(696),分括州括蒼縣東北界及婺州永康縣南界置縉雲縣,因境內縉雲山而名,屬括州。天能元年(742)改括州為縉雲郡。乾元元年(758)復為括州。大歷十四年(779)因避德宗諱(名適,音 kuò) , 改括州為處州,縉雲縣屬之。
  五代時,縉雲縣為吳越國之地,仍為處州屬縣。宋時亦屬處州。
  元至元十三年(1276),蒙古軍攻占處州,改處州為處州路。至正十九(1359),朱元璋占處州,改處州路為安南府,旋改處州府。縉雲縣屬之。
  明、清時,縉雲縣屬處州府。清宣統三年(1911)十月光復處州,處州成立軍政分府,縉雲縣屬之。
  民國三年(1914),設錢塘、會稽、金華、甌海 4 道,縉雲縣屬甌海道。十六年廢道製,實行省縣兩級製,縉雲縣直屬浙江省。1930年,浙江省實行縣政督察專員製,全省分為12個區域,縉雲縣屬第二特區。1935年,全省分為9個督察區,屬第九行政督察區。1948年4月,全省裁並為 6 個行政督察區,7月又改為7個,縉雲縣先後屬第六區和第七區。
  1949年5月,縉雲解放。9月,浙江省分為7個專區,縉雲縣屬第七專區。10月,第七專區改為麗水專區。1952年1月撤消麗水專區,縉雲縣屬金華專區。1963年5月恢復麗水專區。1968年11月麗水專區改稱麗水地區,縉雲縣屬之。2000年7月,撤消麗水地區,建地級麗水市,地域不變,縉雲縣屬之。
文物古跡
  倪翁洞
  倪翁洞 
  倪翁洞,又名初陽𠔌,位於鼎湖峰西練溪邊初陽山上,相傳老子學生,越國大夫范蠡的老師計倪,嫉俗遁世,隱居於此而得名。洞中留有唐、宋、元、明、清、民國和現代文人摩崖石刻達 60 多處,是仙都風景區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現已被列為國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其中倪翁洞中的“倪翁洞”三個篆字,是由時任縉雲縣令、著名小篆書法大傢李陽冰所題。此外,還有米篩洞、問漁亭、仙女照鏡、老鼠偷油、獨峰書院等景觀。
  鐵城
  鐵城摩崖,在鐵門峽內,“鐵城”兩字,字徑320cm,它和初陽山上的旭山題刻、鼎湖峰下的“鼎湖勝跡”題刻、玉甑岩上的“玉甑岩”題刻,黃竜山中“佛”字題刻,是仙都五大摩崖石刻。鐵城兩字,明縉雲知縣書法傢郝敬書。
  明萬歷年間,處州推官顧憲成調吏部任職。調職前專程到縉雲,和丁憂在傢的福建右參議鄭汝璧同遊仙都。顧憲成是明末著名的東林黨創始人,關心國傢興亡,公開評議朝政。受顧的影響,縉雲當時受排擠的官員除了鄭汝璧外,還有李鍵、李逢雷、樊嚮朝三人。他們分別化名𠔌潭逸客、小仙山人、禹門子、賓陽道人,在荒無人煙的芙蓉嶂鐵門峽內築紫芝山房(俗稱鐵城書院),吟詠唱酬、藉酒消愁。消息傳出,萬歷十八年(1590),朝廷命縉雲知縣郝敬偵查。郝敬,字仲輿,號楚望,京山人。擅長書法,為人耿直,但任事浮躁,仕途同樣不順。他和李鍵四人很快唱和為友,並從優上報,稱四人是“商山四皓”式的人物。鄭汝璧、李逢雷、樊嚮朝三人不久先後出山,其中鄭汝璧官至宣大山西總督,為保障明末北方邊防的安定,作出重大貢獻。。而李鍵,執意不仕,甘為山人,真的如鐵城一般堅定。為了表彰李鍵的高風亮節,郝敬在鐵門峽𠔌內刻“鐵城”兩大字以紀念。
歷史事件
  重建同善橋
  鹹豐七年(1857)仲夏,縉雲縣天時不正,淫雨成災,山洪爆發;惡溪兩岸的田園房捨,大半被毀;橫跨在縣前溝通南北的繼義大橋,也在這一場洪水中遭到破壞。
  鹹豐十年(1860),縉雲縣的紳衿耆宿們看到連年收成還算不錯,太平軍退出以後,兩年來也不見有重返浙南的意思,於是又有那好事的出頭聚會,商議如何重建縣前大橋。費了許多口舌,總算議定了仍在原址上重建一座七孔的大橋,由本縣財主楊瑞三、呂精心、呂建始、呂積厚、曹廷撐和趙墀六傢各認建一孔,下餘一孔,由勸捐所得資金合建;公舉老秀纔曹勳總理建橋事務,並議定新橋改名為“同善橋”。
歷史名人
  陳箍桶
  陳箍桶,縉雲人,名字不傳,正史未載,顧名思義,可能是一個箍桶匠。殘存的《永樂大典》中轉載宋《周山房集》記述了他的一些事跡。據說他“初因盜犬係獄”(因為偷別人的狗而坐牢),他的徒弟會集一些人劫獄,把他救出來。於是他流亡在外,結識了方臘,勸方臘聚衆起義。後方臘被俘,童貫審問誰是主謀,方臘就說是陳箍桶。童貫聽了派人追捕,結果陳箍桶被捕。童貫審問陳箍桶,問:“你為什麽教方臘造反?”陳箍桶不直接回答童貫的問題,卻說正因為方臘不聽我的主張,所以失敗了。童貫問:“你的主張是什麽?”陳答:“殺徽、嚴以示威,長驅渡江,結人心以人長安耳。”意思是主張先占徽州、嚴州(即睦州,在方臘起義後改名嚴州),鎮壓地主官僚,樹立軍威,然後率起義大軍長驅渡長江北上,實行能得民心的政策,取得人民支持,直接攻取都城。陳的話很有見地,有深遠的戰略眼光。陳箍桶還分析過形勢說:“天下勢猶桶板,能箍則合,不能箍則離。”這段話似指國傢的統一與分裂割據而言。有條件能統一就統一,沒有條件則不妨割據一方,坐待形勢發展。可見陳箍桶雖是一個勞動者,卻很有政治軍事眼光。陳箍桶不久被童貫殺害。
  潛說友
  潛說友(1216—1288)字君高,號赤璧子,縉雲人。南宋淳祐元年(1241)進士,官至代理戶部尚書,封縉雲縣開國男。任臨安(今杭州)知府期間,重視疏瀎西湖,修葺名勝,整修道路。主修《鹹淳臨安志》。後遷任平江(今蘇州)知府。德祐元年(1275)元兵逼平江時棄城逃跑,在福州降元,任福州安撫使,被部將李雄殺死。
  趙順孫
  趙順孫(1215—1277)字和仲,縉雲人。南宋淳祐十年(1250)進士,曾任吏部尚書、參知政事等職。經常與姦臣賈似道對抗,為賈所忌。度宗欲封趙為相,辭謝。蒙古軍南侵,襄陽危急,賈似道匿而不報,他竭力與之爭論,忿然出朝,因憂憤成疾而卒。著有《四書纂疏》、《孝宗係年錄》、《中興名臣言行錄》等書。
  杜光庭
  杜光庭(850—933)字聖賓,號東瀛子,縉雲人。唐懿宗時,考進士未中,後到天台山入道。僖宗時,如為供奉麟德殿文章應製。隨僖宗入蜀,後來追隨前蜀王建,官至戶部侍郎。賜號傳真天師。晚年辭官隱居四川青城山。一生著作頗多,有《道德真經廣聖義》、《道門科範大全集》、《廣成集》、《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青城山記》、《武夷山記》、《西湖古跡事實》等。古代著名傳奇小說《虯髯客傳》相傳係他所作。
行政區劃
  截至2006年底,縉雲縣 縣政府駐黃竜路38號,面積1482平方千米。人口43.86萬。郵編:321400。代碼:331122。區號:0578。拼音:Jinyun Xian。轄9個鎮、15個鄉,6個社區、4個居民區、642個行政村。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縉雲縣轄9個鎮、15個鄉:五雲鎮、壺鎮鎮、新建鎮、新碧鎮、舒洪鎮、大洋鎮、大源鎮、東渡鎮、東方鎮;溶江鄉、七裏鄉、鬍源鄉、南溪鄉、木慄鄉、雁嶺鄉、城北鄉、白竹鄉、三溪鄉、前路鄉、新川鄉、雙川鄉、方溪鄉、石筧鄉、雙溪口鄉。
  2000年,縉雲縣轄9個鎮、16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62252人,其中:五雲鎮 55621人、壺鎮鎮 54866人、新建鎮 41686人、舒洪鎮 14830人、新碧鎮 13957人、大洋鎮 7461人、東渡鎮 28092人、東方鎮 19922人、大源鎮 16051人、新川鄉 4472人、雙川鄉 4729人、城北鄉 7464人、七裏鄉 13005人、白竹鄉 6022人、雁嶺鄉 12342人、前路鄉 7268人、三溪鄉 6120人、溶江鄉 12655人、雙溪口鄉 9072人、鬍源鄉 11815人、方溪鄉 3752人、石筧鄉 5599人、南溪鄉 2944人、木慄鄉 2507人。
  根據08年出臺的《縉雲縣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原來的9鎮15鄉調整為
  8鎮8鄉.
  8鎮分別是:五雲鎮 壺鎮鎮 新建鎮 東渡鎮 舒洪鎮 東方鎮 大洋鎮 大源鎮
  8鄉分別是:前路鄉 三溪鄉 雙溪口 溶江鄉 鬍源鄉 石覽鄉 方溪鄉 七裏鄉
  將新碧鎮、城北鄉、新建鎮的岩沿、西岩、梅溪3個行政村,與原五雲鎮合併。
  將雁嶺鄉、白竹鄉與原壺鎮鎮合併.
  將新川鄉、雙川鄉與原新建鎮(除岩沿、西岩、梅溪3村)合併。
  將南溪鄉、木慄鄉與原大洋鎮合併
  調整後,五雲鎮轄6個社區,79個行政村,面積133.6平方公裏,人口8.4萬
  調整後,壺鎮鎮轄130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面積202平方公裏,人口7.94萬
  調整後,新建鎮轄84個行政村,面積184.7平方公裏,人口7.0萬
  調整後,大洋鎮轄27個行政村,面積130.2平方公裏,人口1.6萬
人口民族
  全縣人口為43.6萬,其中60歲以上人口為5.8萬,占全縣總人口的13%,已進入老齡化縣。性別比例為108:100。平均壽命為75歲。民族以漢族為主。
社會發展
  綜合
  國民經濟快速增長。據初步核算,2008年全縣實現生産總值83.41億元,比上年增長14.6%。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6.30億元,第二産業增加值49.82億元,第三産業增加值27.29億元,分別增長4.7%、18.7%和10.3%。人均生産總值18766元(以戶籍人口計算,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2702美元),比上年增長13.8%。三次産業增加值結構從上年的8.3:58.3:33.4調整為7.6:59.7:32.7。全年全縣實現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9.01億元,比上年增長14.9%,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4.27億元,增長11.2%。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受當前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發展存在多種製約增長的不確定因素;房地産行業低迷可能引發一係列問題;消費品價格上漲直接影響居民生活;趕超進位的壓力較大等。
  農業
  2005年全縣農業生産呈現穩步發展態勢,實現農業總産值8.41億元,比上年增長3.9%。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有所提高,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9.82萬畝,增長1.4%,實現糧食總産量70105噸,增長0.4%。全縣的糧經比例由上年的54.9:45.1調整為56.1:43.9。
  畜牧業的結構得到調整。全年實現畜牧業産值19972萬元,比上年下降2.3%。生豬出欄9.94萬頭,比上年增長4.6%;羊出欄1.97萬衹,比上年增長5.3%;傢禽出欄342.9萬衹,比上年增長6.5%,實現禽蛋産量2334噸,比上年增長11.4%;實現蠶繭産量1873噸,比上年減少3.3%。
  林業生産穩步推進,實現産值持續增長。全年實現林業産值7628萬元,比上年增長4.7%。完成跡地更新11154畝;國債造林2704畝;生態公益林補植507畝,低産林改造537畝,中幼林撫育11270畝,順利地通過了省營造林檢查組的驗收。到年底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1.6 %,森林資源的質量得到了提高。
  農田水利建設得到加強。立足自力更生,同時又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的優惠政策,積極嚮上爭取資金,全年完成水利項目82處,新建和改善渠道11公裏,水毀堰壩修復23處,防洪堤修復5.5公裏,新建飲用水工程12處,恢復蓄水17.4萬立方米,新增蓄水6萬立方米。增加或改善灌溉農田5287畝,防洪農田2540畝,受益人口4.63萬人。以上工程共完成土石方18.5萬方,投勞15.9萬工,總投資達1068萬元。全年實現農業化肥施用量29176噸,農村用電量3765萬千瓦小時。
  工業和建築業
  2007年工業經濟保持快速發展態勢。準確把握工業經濟發展環境的變化,理清發展思路,完善扶持政策,編製産業規劃,工業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總量繼續位居全市第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産值113億元,增長38.6 %,工業增加值占生産總值的比重提高了3個百分點。園區開發紮實推進,建成區形象得到改觀,勞務、教育等配套功能逐步完善。進一步鼓勵企業科技創新,新增國傢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省高新技術企業各3傢,獲得國傢創新基金扶持項目1個、省重點技術創新項目8個,被列為國傢重點新産品2個、省高新技術産品12個。支持企業開展股份製改造,一批企業進入上市輔導期。實施名牌培育和質量提升工程,獲得中國馳名商標3個,省名牌産品1個、著名商標2個。切實加強和改進招商引資工作,企業積極性充分調動,實際利用內資7.1億元、外資398萬美元。重點實施好26個重大工業投資項目,全縣完成工業投資14.5億元,增長48.6%,占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的55.1%。外貿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實現進出口總額2億美元,增長473%,自營出口總額占全市四分之一強。
  固定資産投資
  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平穩。在前兩年連續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全年共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總投資23.23億元,比上年增長9.8%,增幅比上年回落了28.7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固定資産實現投資22.10億元,占全縣總投資的95.2%,比上年增長9.6%。
  工業投入放緩,面對全國開發區(園區)的清理整頓和土地、電力、資金等要素製約,工業實現投資10.25億元,比上年回落了7.4個百分點。
  基礎設施投資是拉動投資增長的主動力。全年共完成基礎設施投資6.56億元,比上年增長26.8%,比全縣總投資的增幅快17個百分點,它對全縣總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67.1%。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完成投資4.24億元,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産供應業完成投資1.9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7.3%和136.5%。
  房地産開發投資較快增長。儘管受國傢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但通過努力,全年共完成房地産開發投資5.48億元,比上年增長24.9%。占全縣總投資的23.6%,其中土地購置費3.66億元,比上年增長45.7%。全年共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7.77萬平方米,是上年的2.6倍。
  交通運輸和郵電業
  交通運輸和郵政業務良好。全年完成增加值1.29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實現公路貨運量205萬噸,貨運周轉量5186.5萬噸公裏,實現公路客運量394.95萬人次,客運周轉量13889.8萬人公裏;實現鐵路客運量19萬人次,貨運量44萬噸,業務總收入1979萬元。實現郵政業務總量1423萬元,比上年增長10.4%。
  交通基礎建設得到加強,公路管養水平得到提高。臺縉高速公路縉雲段完成年度投資28002萬元,是計劃的132.1%;鄉村康莊工程完成投資6542萬元,是年度目標的108.3%。到年底,已全部完成了省道砂石路面改造工程和縣道砂石路面改造工程,緑色通道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專業公路年平均好路率達64%,幹綫公路年平均好路率達67%,縣道養護平均好路率達60.9%,全部達到上級下達的各項指標。
  電信通訊事業繼續發展。全縣電信局、移動公司和聯通公司等單位共實現業務總量13935萬元,比上年增長25.2%。年末全縣固定電話用戶數達9.52萬戶,增長8.3%,其中農村電話用戶5.87萬戶,增長12.6%;移動通信用戶15.2萬戶,增長24.1%。固定電話普及率由上年的20.1部/百人,提高到21.7部/百人;移動電話普及率由上年的28.1部/百人,提高到34.7部/百人。擁有互聯網註册用戶12571戶。全縣已經實現了村村通電話的目標。
  國內貿易和對外經濟
  消費品市場銷售增長加快。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51億元,增長13.0%,比上一年度快0.5個百分點。其中縣的零售額10.13億元,增長14.6%。縣以下零售額7.38億元,增長10.8%。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14.28億元,增長13.0%;餐飲業零售額2.17億元,增長13.0%;其他行業零售額1.06億元,增長12.9%。市場運行在競爭中不斷規範,城鄉市場在調整中發展,到年底全縣城鄉個體工商戶數達8674戶,實現了恢復性增長,私營企業戶數達1439戶,增長5.5%。
  對外貿易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全年完成全社會出口收購總額17.78億元,增長7.6%,實現外貿自營出口總值9342萬美元,增長27.6%。
交通運輸
  縉雲縣內330國道、金麗溫高速公路、金溫鐵路縱貫南北,穿城而過,臺金高速公路橫穿東西。北到省會杭州為2.5小時路程,到上海為4小時路程,已納入上海四小時交通圈,到臺州為2.5小時。到周邊市所在地僅1—3小時路程。
風景名勝
  旅遊資源得天獨厚。1994年,仙都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傢級風景名勝區,2000年被評為4A級旅遊區。鼎湖峰號稱“天下第一奇峰”,相傳為黃帝升天成仙之地。黃帝文化源遠流長,黃帝祠宇是中國南方朝拜軒轅黃帝的中心,已與陝西黃陵形成“北陵南祠”格局。該景區逐步成為浙江西南旅遊熱點和影視天然攝影棚。仙都“奇峰異石”、“田園風光”、“黃帝文化”集於一身,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每年遊客達100多萬人次,旅遊業年總收入3億元左右,旅遊業已成為該縣三産的竜頭。
  仙都風景名勝區
  仙都,在麗水市縉雲縣境內,是一處以峰岩奇絶、山水神秀為景觀特色融田園風光為一體的國傢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傢AAAA級旅遊區。 境內九麯練溪、十裏畫廊、山水飄逸、雲霧繚繞。有奇峰一百六、異洞二十七,有“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的美譽。仙都風景名勝區由仙都、黃竜、岩門、大洋四大景區組成,由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峽、黃帝祠宇等三百多個景點組成,總面積為166.2平方公裏。其中,鼎湖峰,狀如春筍,直刺雲天,高170.8米,是世界最高大柱石,堪稱“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筍”。 峰巔蒼鬆翠柏間蓄水成池,四時不竭,相傳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在此架鼎煉丹,跨竜升天時,鼎塌成湖,故稱“鼎湖”。黃帝祠宇作為仙都風景名勝區最主要的人文景觀,與陝西黃陵遙相呼應構成了“北陵南祠”的格局。倪翁洞又名初陽𠔌,相傳是老子學生、越國大夫范蠡的老師計倪,嫉俗遁世,隱居於此而得名。洞中留有唐、宋、明、清等歷代摩崖石刻達60多處,是仙都風景區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於2001年被列為國傢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倪翁洞中的“倪翁洞”三個篆字,是出時任縉雲縣令、李白族叔、著名小篆書法大傢李陽冰所題,最負盛名。
  姑婦岩
  姑婦岩,俗稱婆媳岩,在仙都主景區人口處水南的子母山上。嘉靖(浙江通志》載:“在小蓬萊之東五裏,上有二石相上下,又名子母山。”當人們走出縉雲火車站,嚮東,就可望見姑婦兩岩:那低者,竜鐘靜坐是婆婆;高者,亭亭玉立是媳婦,興許是大自然的疏忽,有給這位媳婦造出一個漂亮的臉蛋。數千年來這裏的人們相傳:這位媳婦心腸狠毒,常常殘酷虐待年邁的婆婆。天理不容,是天雷劈掉了她的頭顱。岩下有口山塘,塘中的水,至今還是紅的呢。元趙拱辰有詩云“古貌蒼頭迥不殊,天上偶爾賦形軀;頑石本是無情物,卻娛行人望姑。”
  縉雲仙都,古為婺州地,人們又相傳孫權母吳老太,曾專程到縉雲山進香,永遠保佑附近山民安康,而得名“永康”。那低者,人們以為是吳老太;高者,是身着紗披的觀音菩薩。水之北,獅豹山上的舅轎岩,不正是吳老太的弟弟喬國老嗎?
  姑婦岩下,是仙都人口處,風景秀絶,宋汪真有詩云“元武崖下啓洞天,登磴轉望已超然。春工着地看如畫,水籟到山聽似弦。鳥駕嬌花呼飲酒,童從平野舞鞦韆。自欣煙花仙都裏,得意還來詩一篇。”
  姑婦岩下,各有幽洞一處,玲瓏可愛,可坐七八人。
  姑婦兩岩之間,有小石如犬,蹲於主人身旁,俗稱天狗岩。
  大肚岩
  大肚岩東北,是一鼓形巨崖,且頂部尚有一扁石覆其上。從隔溪好山腳,遠遠看去如人之大肚,故稱大肚岩。由此,古人演繹說:當年軒轅黃帝東巡,在縉雲山觴百神。大肚神仙貪吃了飯甑岩中的飯娘,肚子越來越大。他勉強走過好溪,走出密林,肚子已漲到把他的眼睛、嘴巴、鼻子都遮住,再也走不動了。黃帝見了好氣又好笑,衹好命他和南海竜王一起,守住南天門。
  大肚岩,它上部有億萬年雨水下流痕跡,呈棕黑色,像江南農民下雨時,所穿的簑衣下襬一樣,又叫它為雨簑岩。(仙都志》也雲“大組岩,其東復聳一岩,上廣下欽,曰雨簑岩。”清王誥有詩云“垂綸仙子愜春和,春水鸕鶿仙筏多。愛嚮下洋沽昔酒,時升靈石出高歌。三千丈發莖將白,五十九灘瞬又過。釣盡惡魚溪不惡,至今岩跡隱煙簑。”
  芙蓉峽
  芙蓉峽,從鼎湖峰沿好溪上行三四公裏,渡溪入山𠔌,兩側峭壁通體漆黑,整座山體又如鋼鐵鑄成的石城堡。越往裏走,峭壁愈高,山𠔌愈窄。最狹處,中裂如門,僅容一人穿過,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故叫鐵門峽。電影《阿詩瑪》中,阿黑張弓射穿山崖的鏡頭就取於此。入內又是一洞天,四周高崖圍立,中間緑草成茵,叫紫芝塢,相傳是東海八仙飲山泉嘗紫芝之處。塢內有屋基一座,是明代四位高人結廬隱居的遺址。
  紫芝塢
  芙蓉嶂的中心點,四周山崖高聳,呈黑色;中間低凹,長滿草木,呈緑色。山中水從鐵門峽流出,峽口僅容一人過往,且峽高百丈,是縉雲仙都著名峽𠔌;更是傳說中神仙的種芝田、嘗紫芝的地方,故名叫紫芝塢。明吳觀有詩云“山中白雲多,塢內紫芝少;紫芝不可尋,白雲為誰好。”李淑又云“不見茹芝人,衹聞紫芝塢。我來醉白雲,枕石欹芳杜。”
  鐵門峽
  內狹外寬,直至好溪邊的孔雀岩、仙掌岩之間。內有類似葫蘆𠔌數處,是芙蓉嶂的精華所在。明李鐵城有詩云:“鴻蒙古峽悶仙巒,道眼探幽集大觀。夾峰芙蓉通石室,蟠竜杞菊老嚴湍。馮將世事忘吾我,恍有天風挾羽翰。如遇浮丘攜手去,更於何地煮金丹。”
  蠃絲岩
  從芙蓉峽口嚮紫芝塢內眺望,其中心,上有一巨石凌空而立,形似田蠃,俗稱蠃絲岩;如果登上芙蓉嶂之巔,嚮紫芝塢俯視,此岩又像獅頭糜身狼蹄牛尾的玉麒麟。古人信神,稱它為丹鼎。明鄭汝璧《遊仙都記》“凡數轉,徑逾窄。徒擁一峽,谽蚜相嚮,石門中開,可丈許。稍進,則二柱聳峙,忽闢而峭,兩山抱之。中見一石如丹鼎,上員下洞,可坐百人。”
  小赤壁
  小赤壁,倪翁洞嚮東過溪,絶壁陡峭,東西橫亙長數裏,石壁下部呈赭紅色,猶如焰火燒過,故稱小赤壁。懸崖中有一天然棧道,長數百米,稱竜耕路,相傳是東漢光武帝劉秀駕竜耕出來的。竜耕路中有丹室、超妙軒遺址,相傳是明吏部天官鄭汝壁和狀元張懋修(張居正三子)隱居之所。小赤壁一帶,溪中有島,島中有湖,恰似蓬萊仙境,還有八仙亭、蓬萊閣等人文景觀。
  竜耕路
  小赤壁懸崖陡壁上,斷斷續續地橫亙着一條天然棧道,離地面幾十米,長數百米。棧道高二三米,最寬處三米,最窄處一米。人們在虎跡岩處,從古人鑿成的石級攀援輾轉而上,然後沿棧道緩步前行,其險無比,其趣無窮。坐憩其中,衹見對岸山村,華屋農捨,鱗次櫛比;炊煙裊裊,雞犬相聞;轉而引頸俯視,那練溪昆潭,瀑謾濤細;數那奇峰異石,如竜首峰、姑婦峰、蠃嚳峰、插劍石、舅轎岩、 好山、玉甑岩、僕頭石、青蓮石,盡收眼底,分外妖嬈。
  下洋村劉姓居多,相傳東漢光武帝劉秀,不滿王莽篡奪劉傢江舉兵起反。開始時寡不敵衆,一天,逃至仙都。在懸崖陡壁下,襄看無路可走,又聞追兵將至,危急萬分。忽然狂風驟起,飛沙走石,暴雨傾盆。衹見南面山上巨竜倏然而至,從這岩壁間耕出一條路來,讓劉秀脫險。於是這棧道,就叫竜耕路。
  這竜耕路和上下峭壁比起來,顔色較白,也有許多人說是白蛇路。相傳善良的許仙中了法海姦計,端午節上讓妻子喝雄黃酒,白蛇現形嚇死丈夫。白素貞悲痛萬分,為救夫君,飛越山山水水到仙山採藥。在仙都山口:她打敗獅童,衝到二關,又被守候水邊的虎將攔住,衹好和獅虎大戰。它們從水中打到空中,從空中打上峭壁。白蛇情急之下,頓發神威,從岩壁中間硬穿而過。最後在鼎湖峰後的玉虛宮中,是南極仙翁讓她采去靈芝草。
縉雲特産
  縉雲麻鴨
  縉雲麻鴨,有悠久的歷史,清代乾隆版《縉雲縣志》中就有記載。
  解放前,小本經營發展不快,如新建覓川村,利用新建河𠔌盆地養鴨,也僅三五戶放牧群鴨,每群七、八十月。解放後,尤其是最近十年以來,縉雲麻鴨以體型小、成熟早、産蛋多、耗料少等優勢,衝出浙江, 走嚮全國。
  1988年,全縣有四千多養鴨專業戶、三萬多人養鴨四百萬衹,鴨跡遍及上海十縣、廣東百縣、直至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近幾年來,縉雲麻鴨正 嚮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發展。在經營上,趨嚮立體化、鏈條型,養鴨兼包魚、水庫,既養鴨又養魚;養鴨兼營孵坊,建立苗鴨基地;養鴨兼營飼料加工,養鴨兼種香蕉、糧食、蔬菜、水果;養鴨兼從事禽蛋,飼料運輸。
  高山茭白
  縉雲縣大洋、前路、壺鎮等鄉鎮憑藉獨特的氣候優勢,所産茭白鮮嫩脆口、質優味美,近年來逐漸在省內外市場打響了品牌。目前該縣高山茭白種植面積已達1.5萬畝。同時,該縣積極為菜農開展各類技術培訓、邀請省農科院有關專傢開設講座,優惠為農戶供應茭白專用肥及茭白田殺蟲燈等物資,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茭白種植積極性。目前,該縣前路、大洋等鄉鎮的茭白銷售最高價達到了每公斤3.8元,畝均收入近6000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英文解釋
  1. n.:  Jinyun County
近義詞
縉雲
相關詞
中國疾病預防機構區域????業公司????務管理局壺鎮鎮地理
浙江省行政村
包含詞
縉雲縣宿縉雲縣政協縉雲縣中醫院
縉雲縣實驗二小縉雲縣實驗小學縉雲縣人民醫院
縉雲縣新建醫院縉雲縣大洋醫院縉雲縣仙都賓館
縉雲縣皮革總廠縉雲縣壺鎮賓館縉雲縣大洋賓館
縉雲縣????務管理局浙江省縉雲縣賓館縉雲縣天益樓賓館
縉雲縣化纖加彈廠縉雲縣五雲服裝廠縉雲縣創新童鞋廠
縉雲縣工藝品三廠縉雲縣新五工藝廠縉雲縣竹木工藝廠
縉雲縣東岸工藝廠縉雲縣敦煌工藝廠縉雲縣衛生防疫站
縉雲縣殘疾人聯合會縉雲縣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縉雲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縉雲縣仙都山黃帝祠宇浙江省縉雲縣絲綢紡織公司浙江省縉雲縣碧河竹製工藝
縉雲縣城東工藝品廠縉雲縣順風竹製工藝廠縉雲縣溪南竹木工藝廠
縉雲縣好溪工藝製品廠浙江省縉雲縣吉祥工藝品廠縉雲縣第二人民醫院
縉雲縣新碧鈄氏傷科醫院縉雲縣竹製工藝品有限公司縉雲縣日用品工藝廠
縉雲縣初建日用工藝廠縉雲縣新建百花工藝廠縉雲縣信昌工藝品有限公司
縉雲縣浣溪木製工藝廠縉雲縣木製品工藝廠縉雲縣勇進竹製工藝品廠
縉雲縣金屬工藝鍍鏌廠浙江省縉雲縣新安五金電子廠浙江省縉雲縣外貿工藝品有限公司
浙江省縉雲縣絲綢實業有限公司
分類詳情
張開城北鄉張開壺鎮鎮張開東方鎮張開東渡鎮張開溶江鄉
張開木慄鄉張開前路鄉張開雙川鄉張開仙都國傢級風景名勝區張開大源鎮
張開七裏鄉張開五雲鎮張開南溪鄉張開三溪鄉張開大洋鎮
張開新碧鎮張開舒洪鎮張開鬍源鄉張開雁嶺鄉張開白竹鄉
張開新川鄉張開方溪鄉張開石筧鄉張開雙溪口鄉新建鎮鎮
九竜山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