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為縣城所在地,位於縣域中部偏西,介於東經118°45′50″—119°27′49″,北緯27°25′23″—27°51′45″之間,平均海拔353m。鬆源鎮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總的特點是溫和濕潤,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具有鼕暖夏涼,春季回溫早,氣候相對穩定。由於鬆源鎮特殊的地理位置、優越的氣候條件,使其藴藏着豐富的植被資源,據資料統計,鬆源鎮境內有種子植物173科,809屬,1924種。鬆源鎮境內群山環抱,緑水洄流,風光綺麗,自古以來就有巾子祥雲、霞帔麗日、雙潭石印、雲鶴鬆蔭、石竜煙淨等風景勝地,目前主要景點有石竜山公園和大濟歷史文化村。
慶元縣始建於南宋慶元三年(公元1197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自置縣以來,鬆源鎮就一直是慶元縣的社會、經濟、文化中心。全鎮總面積120km2,城鎮建成區面積3.8 km2,現轄後碓村,大坂垟村,北門村,林後村,西門村,底村村,西演村,喜鵲村,應嶺尾村,範源村,大濟村,菜業村,周墩村,南門村,大坑村,五四村,坳後村,上莊村,城北村,下塢村,半灣村,會溪村,下莊亭村,坑西村,烏石嶺村,五三村,下灘村,田墩村,牛路洋村,洋心村,星源村,吳宅村,東門村,姚傢村,半岱村,黃象村,道崗村,五一村,上葉村,五二村,街尾村。共41個行政村,5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54167人,縣外流入人口2738人,其中非農業戶口人口3014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
2004年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96億元,同比增長16%;工業總産值4.65億元,同比增長8.4%;農村人均純收入2965元。目前,全鎮已基本形成了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第三産業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的發展新格局。農業結構調整和效益農業發展取得成效,培育了以茶、蔬菜、水幹果等為主導的産業,到2004底全鎮共開發茶葉基地935畝,無公害蔬菜基地4029畝,水幹果基地2848畝。工業經濟和財政收入有了新突破,在抓工業經濟中着重做好園區建設、招商引資和環境優化三大文章,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夢天、四通為代表的竹木製品,以百興、鹹豐為竜頭的食品加工,以新星、中和、飛越為骨幹的鉛筆製造三大傳統行業,塑料、醫藥、彩印三個行業正在崛起,全鎮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在快速推進。
鬆源鎮風光綺麗,古謂“蒙洲八景”中就有巾子祥雲、霞帔麗日、雙潭石印、雲鶴鬆蔭、石竜煙淨等勝景坐落鬆源,經過重整修繕,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進士村”大濟以充滿遠古神韻的扁鵲廟、飛檐鬥拱的明清古建築、神秘的古地道吸引着八方來客,生態公園、蒙洲公園、市民廣場成為群衆休閑健身的絶佳去處。 |
|
鎮政府駐後田街1號,面積120.4平方千米,人口5.18萬。郵編:323800。轄5個社區、41個行政村:新建、詠歸、石竜、濛洲、玉田;城北、西門、東門、上葉、大坂洋、後碓、白象、下塢、範源、星源、林後、道崗、下灘、洋心、西演、應嶺尾、牛路洋、會溪、坑西、北門、南門、街尾、姚傢、吳宅、大坑、菜業、下莊亭、半岱、烏石嶺、大濟、半灣、周墩、田墩、喜鵲、底村、嶴後、上莊、五都一、五都二、五都三、五都四。 |
|
鬆源鎮為縣城所在地,位於縣域中部偏西,介於東徑118°45′50″—119°27′49″,北緯27°25′23″—27°51′45″之間,平均海拔353m。鬆源鎮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總的特點是溫和濕潤,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具有鼕暖夏涼,春季回溫早,氣候相對穩定。由於鬆源鎮特殊的地理位置、優越的氣候條件,使其藴藏着豐富的植被資源,據資料統計,鬆源鎮境內有種子植物173科,809屬,1924種。鬆源鎮境內群山環抱,緑水洄流,風光綺麗,自古以來就有巾子祥雲、霞帔麗日、雙潭石印、雲鶴鬆蔭、石竜煙淨等風景勝地,目前主要景點有石竜山公園和大濟歷史文化村。
慶元縣始建於南宋慶元三年(公元1197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自置縣以來,鬆源鎮就一直是慶元縣的社會、經濟、文化中心。全鎮總面積120km2,城鎮建成區面積3.8 km2,現轄41個行政村,5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54167人,縣外流入人口2738人,其中非農業戶口人口3014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
2004年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96億元,同比增長16%;工業總産值4.65億元,同比增長8.4%;農村人均純收入2965元。目前,全鎮已基本形成了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第三産業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的發展新格局。農業結構調整和效益農業發展取得成效,培育了以茶、蔬菜、水幹果等為主導的産業,到2004底全鎮共開發茶葉基地935畝,無公害蔬菜基地4029畝,水幹果基地2848畝。工業經濟和財政收入有了新突破,在抓工業經濟中着重做好園區建設、招商引資和環境優化三大文章,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夢天、四通為代表的竹木製品,以百興、鹹豐為竜頭的食品加工,以新星、中和、飛越為骨幹的鉛筆製造三大傳統行業,塑料、醫藥、彩印三個行業正在崛起,全鎮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在快速推進。 |
|
- : Songyuan Town
|
|
鬆源 |
|
|
|
新建社區 | 姚傢村 | 城北村 | 五四村 | 東門村 | 上莊村 | 北門村 | 大濟村 | 西門村 | 上葉村 | 大坂洋村 | 後碓村 | 白象村 | 下塢村 | 範源村 | 星源村 | 林後村 | 道崗村 | 下灘村 | 洋心村 | 西演村 | 應嶺尾村 | 牛路洋村 | 會溪村 | 坑西村 | 南門村 | 街尾村 | 吳宅村 | 大坑村 | 菜業村 | 下莊亭村 | 半岱村 | 烏石嶺村 | 半灣村 | 周墩村 | 田墩村 | 喜鵲村 | 嶴後村 | 五都一村 | 五都二村 | 五都三村 | 五都四村 | 詠歸社區 | 石竜社區 | 濛洲社區 | 玉田社區 | 坳後村 | 五一村 | 大坂垟村 | 黃象村 | 底村村 | 五二村 | 五三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