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 [顯示全部] : 中國 >海南 >海口 > 瓊州學院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瓊州學院聯繫方式地址:海南省五指山市
  郵編:572200
  電話:0898-8662259586637338
  
  瓊州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的省屬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1977年創辦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大專班。辦學29年來,學院立足海南少數民族地區,面嚮全省,輻射省外,服務地方,堅持師範性、突出民族性、發展多科性、增強適應性,為社會輸送了2萬多名專門人才,成為海南少數民族地區人才培養基地,為我省民族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院坐落在海南中南部生態環境優美的翡翠山城——五指山市,校區散布在該市南聖河兩岸,校園內緑樹掩映,景色秀麗。校園占地721畝,校捨面積16.73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604.6萬元,館藏圖書68.6萬册(其中紙質圖書50.6萬册、電子圖書18萬册)。學院設有12個教學係,42個本專科專業,在校生7000多人,生源來自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學院現有計算機、現代教育技術、物理、生物、化學等5個實驗中心;下轄15個分室;78個校內外實踐基地。
  學院有教職工600多人,專任教師近400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碩士研究生學位以上教師均達到30%以上。既有全國模範教師,也有省師德標兵和“雙師型”教師,還聘請了多名外籍教師擔任教學工作。
  經原國傢教委批準,學院具有招收外籍留學生資格。學院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加拿大、美國、新加坡、香港等13個國傢與地區的高校開展專傢講學、學者互訪、互派留學生等交流活動,並與加拿大西蒙雷澤大學和溫哥華祥達旅遊學院建立了合作關係。
  學院在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的同時,積極進行學術科研活動。近兩年來,公開出版了一批著作、教材,發表了一大批學術論文,其中100多篇學術論文在核心期刊上公開發表,被sci收錄3篇,ei收錄3篇。在民族研究方面,近年來共承擔各類課題27項,出版著作12部。其中,《海南黎族初中數學教學與師資培養的綜合改革研究》2001年國傢優秀教學成果二等奬;《黎族教育史》、《黎族合畝製研究》、《海南史》等一批著作均獲得海南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奬。出版民族文化研究叢書一套,已出版的有《歷史的跨越——黎族原“合畝製”地區的變革》、《五指山風韻——海南少數民族文學探析》、《五指山基業——海南少數民族教育探究》。
  學院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遵循高等教育的發展規律,不斷強化教育思想觀念的更新和轉變,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專業學科建設和課程建設,加強教學設施建設,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辦學綜合能力明顯提高。現在,學院正朝着既定的發展戰略目標持續發展,“十一五”規劃後,全日製在校生規模將發展到20000人。
學校概況 School Overview
  瓊州學院是創建於1958年的老牌公辦二本高校,也是祖國最南端三亞市唯一 一所具有招收外國留學生資格的公辦省屬普通全日製綜合性本科院校。學校正往目標:“國際化、開放型、特色鮮明的品牌大學” 不斷努力創新發展中,現占地1472畝,學院擁有兩大校區,主校區坐落在世界聞名、中國唯一的熱帶濱海旅遊勝地——“美麗三亞,浪漫天涯”的三亞市,分校區坐落在海南中南部生態環境優美、四季氣候宜人的“翡翠山城”——五指山市。學院現有13個教學係(部),65個本、專科專業,各類在校生10000多人,生源來自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
  五指山的青翠挺拔,凝聚着瓊州學院的堅毅頑強;三亞灣的蔚藍澎湃,孕育着瓊州學院的遠大理想。瓊州學院願以海納百川的胸懷誠攬天下英才,廣招天下學子,攜手共創學院持續和諧發展的新輝煌!
  熱忱歡迎莘莘學子報考教育部十大援外教育基地之一的高等學府——瓊州學院!!
師資隊伍 Faculty
  學院2008年已經啓動“100名博士”和“10—20名學科帶頭人”的人才引進工程,計劃用3-5年全部完成,說明三年後學校將擁有幾百名博士教師。
  聘請瑞典林雪平大學終身教授劉大可、德國柏林藝術大學馬勒特教授、清華大學王建國教授等一些國內外知名學者為學科帶着人或客座教授。學院現有教職工7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占60%以上,教授、副教授及研究生以上學位教師均占專任教師的40%以上,聘請外籍教師多名。各學科均有一批教學資質卓越,經驗豐富且教學科研成果顯著的學科帶頭人與中青年學術骨幹,有享受國傢特殊津貼、省優秀專傢津貼的專傢、學者多名。
  經過5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學院辦學綜合條件不斷改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館藏圖書、教學實驗實踐配置及多媒體等硬件設施均超過國傢教育部規定的本科院校辦學標準。在學科專業建設上,建立了一批省、校級重點學科、“精品課程”、省級教學團隊與特色專業建設點等,為培養高素質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6年至2008年,共承擔省級以上課題96項,僅2008年我院就有六人喜獲國傢、教育部科研基金立項課題;2007年獲得7項省級以上科研成果奬,其中,“根灌(ROOT IRRIGATION)”技術獲國傢發明專利並獲國傢級科技成果奬,“非傍軸光束質量研究” 獲海南省科技進步一等奬,居國際先進水平,《探地雷達反問題的同倫算法研究》成果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出版專著和教材74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44篇,被SCI收錄26篇,被EI收錄16篇,其它收錄1篇。學院重視海南黎、苗族本土文化的研究,獨具特色,成果豐碩。2008 年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在我校揭牌成立,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三亞城市節點獲準在我校三亞校區設立。
國際交流 International Exchange
  依托三亞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國際優勢,學院科學謀劃發展新藍圖,嚮更寬廣的辦學方向拓展,把我院建設成為“國際化、開放型、特色鮮明的品牌大學”。學院重視與國內外高等學校的文化與學術交流,同加拿大、美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傢與地區的高校開展包括合作研究、學術互訪、互派教師、交換學生等國際合作聯合辦學關係,吸引更多的高水平國內外專傢學者來校講學和合作研究,為學生赴海外學習和實踐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更好的條件。2008年,學院獲教育部批準成為全國僅有的10個“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之一,建起與國際交流合作接軌的教育平臺,為世界發展中國傢培訓高級人才。
辦學特色 School characteristics
  我院三亞校區 “軍民共建基地” 隆重揭牌, “軍民共建” 作為高校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它不僅改造學生的靈魂,也改造學校的學風和校風,是開拓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的有益嘗試,更是彰顯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一個創意,它對於我校探索一種嶄新的社會實踐教育形式,培育一種嶄新的大學精神有着重大而深遠的現實意義。
  學院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創新辦學理念、教育理念、育人理念,致力於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習型、實用型、創新型高素質人才。認真做好“助睏”工作,設立勤工助學崗位,發放奬學金和助學金,為貧睏生開闢“緑色通道”,提供多種經濟援助;努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近年來,學生獲國傢級、省級各類比賽大奬26項,其中,2004年獲第四屆全國大學生演講比賽團體三等奬,2006年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本科組一等奬,2007年又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二等奬;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教育,2005—2007年,學院連續三年榮獲“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榮獲“2007年度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認真做好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2007屆各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均超過全國當年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的平均數。
  學院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規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專業學科結構,辦學規模與教育質量協調發展,辦學特色進一步凸現。一所辦學環境優美、設施完善、富有突出區位優勢和鮮明特色的本科院校——瓊州學院,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祖國最南端,躋身於全國高校之林!
其他相關 Other
  由教育部主辦、南京農業大學承辦的第六次對發展中國傢教育援助人才培訓工作會議2008年已經在南京舉行。會議為南京農業大學等教育部教育援外10個基地授牌。據悉,此次獲得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的10所院校為浙江師範大學、天津工程師範學院、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南京農業大學、雲南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南方醫科大學、貴州大學和瓊州學院。南京農業大學因在執行教育部中國肯尼亞高教合作計劃項目、援外人才培訓項目、政府教育援非項目、成立全國首傢非洲農業研究中心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而位列其中。
附屬學校 Affiliated Schools
  瓊州學院附中(海南第二中學)
校園風光 Campus Scenery
  三亞連學校都美得這麽迷人瓊州學院111臺階 三亞連學校都美得這麽迷人
相關詞
院長高校人物黎族陵水廣告協會三亞校區海南圖書館
包含詞
瓊州學院圖書館瓊州學院廣告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