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县 : 中国 >海南 > 昌江黎族自治县
显示地图
目录
昌江县地处海南岛西北部 Changjiang County, Hainan Island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昌江县地处海南岛西北部。北纬18053~19030。东经1080c38~1090c17。西北部濒临北部湾,东北隔珠碧江与儋州市相望。全境东西宽21.5公里,南北长75公里。面积1596平方公里。人口205538人。黎族占33%。人口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128.7人。辖4乡、8镇,其中少数民族乡镇7个。县人民政府驻石碌镇,北距海口市214公里,西至八所港65。海榆中线公路横贯中部,每日有班车通往岛内各个市县;石碌—八所—三亚铁路以石碌为起点。历史
  昌江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西部,版图狭长,东接白沙,南连乐东,西隔昌化江与东方相望,东北一角与儋州连壤,北临北部湾海面。昌江县历史悠久。据史志记载,唐虞时代属南交,夏、商、周三代为扬越之南裔,秦代为象郡之外徼。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在海南置珠崖、儋耳郡领儋耳、至来、九龙三县。至来县(即今昌江县)县治在今昌城乡旧县村。西汉昭帝始元五年年(公元前82年)废儋耳郡,于是至来县为珠崖郡辖。元帝初三年(公元前46年)罢珠崖郡,改为朱卢县。东汉建武十九年(公元前43年)省朱卢县置珠崖县,故原至来县属合浦郡遥领。三国吴大帝黄武七年(223年)改合浦郡为朱官郡,郡治在徐闻,领朱官、朱卢二县。原至来县并入朱卢县。赤乌五年(公元242年)复置珠崖郡,郡治仍在徐闻,原至来县为珠崖郡辖。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珠崖郡并入合浦郡,属交州。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公元431年)复置珠崖郡,但不久就废除并合浦郡,归属越州。梁大同(公元535-545年)中,废儋耳郡地置崖州,至来县归属崖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崖州为珠崖郡,以汉时至来县析置为义伦、昌化、吉安三纤昌化县在今昌城乡旧县村。后又析珠崖西南地设置临振郡,以义伦、吉安属珠崖,昌化属临振郡。唐初,将吉安县并入昌化县,属儋州辖。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析昌化县置吉安县,属岭南道。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儋州为昌化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昌化郡为儋州,废吉安县置洛场县(县治置在今儋县洛镇),昌化县原属儋州辖,隶属同陵南道。五代属儋州,归南汉。宋初,县治移置二水洲中,熙桥镇,以隶于琼管安抚司,属昌化军辖。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置南宁县仍属儋州,至光绪三十年(公元1905年)升崖州为直隶州,昌化属崖州辖,统于琼崖道。民国三年(1914年)昌化县改名为昌江县。其由来是,1914年5月,当时的广东省民政部长朱开宪令各知事,递照部令改定全国重复之县名。因昌化县与浙江省的昌化县同名,又因昌化江从五指山发源后流经昌化县,故将昌化县改名为昌江县,当时县治原设在昌化城,迄至1950年5月30日,昌江、感恩二县解放,成立昌感县人民政府,县治迁移设置在今东方县的北黎镇。1958年12月又经国务院批准,将昌感、东方、白沙三县合并为东方县,县治设在叉河镇(今昌江县辖)。1960年,县治又迁往八所镇(今东方县辖)。1962年5月撤大县,复立昌江县,县治设在石碌镇至今。地形背山靠海,南高北低,东南至西北由山地—丘陵—台地—阶地—平原逐级下降;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谷地、台地、阶地平原、沙滩等6种。山地占34.3%,丘陵占11.8%,谷地占6%,台地占20.7%,阶地平原占22.6%,沙滩占2.8%,水域占1.8%。境内山岭主要有猕猴岭、雅加大岭、南峰山、狗岭、毫肉岭、坝王岭等。其中猕猴岭海拔1655米为境内最高峰。气候年平均气温24.30c,1月份平均气温17.150c~19.70c,极端最低气温为1.50c~4.20c;7月份平均气温28.10c~29.50c,极端最高气温为41.50c。年平均日照2000~26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1395毫米,年最小降雨量为数902毫米,最大为1805毫米。雨量分布欠均,东南山区在16001800毫米,南北沿海地带900~1200毫米。每年5~10月份为雨季及台风季节,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90%;11月份至翌年4月份干旱少雨。河流港湾县境南、北部分别有昌化江和珠碧江两大河流沿境界注入北部湾。其他主要河流有南绕河、七差河、石碌河、青山河、纳风河等。总长244.35公里,集雨面积1625.7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为9.16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85万千瓦。全境海岸线长度为43公里,12海里范围内的海域面积366.74平方公里。主要港湾有昌化港、沙鱼港、海尾港和新港等4个渔港。昌化港是一个天然渔港,也是昌江县的主要通商港口。昌化渔场是华南4大渔场之一,每年年底至年4月为渔汛旺季,广东、广西沿海渔船约有3000艘云集到此捕捞作业。旅游景点
  主要自然风景区有:皇帝洞、雅加瀑布、风流山瀑布、七差温泉、昌化岭胜景、棋子湾风光、燕窝岭和昌化城遗址等。资源矿产资源有:铁、铜、钴、铅、锌、金、石灰石、石英砂、花岗岩等。林产资源有森林56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2%。珍贵木材有花梨、子京、青梅、陆均松、海南油杉、绿楠、红椤、鸡尖、乌格、香楠等。野生动物资源有黑冠长臂猿、坡鹿、野猪、黑熊、蟒蛇、猕猴等。药用植物有松脂、茅花、降香、沉香、益智、良姜、砂仁等。水产资源主要有:鲳鱼、马鲛、石斑、青鳞、青甘、白卜、铁甲、西刀、小公、海鳗、红鱼、带鱼等30余种。土特产品主要有:芒果、柑桔、瓜子、腰果、木棉、木薯、红藤、白藤等,并拥有海南最大的油柑果基地。
概况 Changjiang Li Autonomous County
  邮编:572700 代码:469031 区号:0898
  拼音:Chāng Jiāng Lí Zú Zì Zhì Xiàn
  英译:Changjiang Li Autonomous County
  
    昌江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西北偏西部,东与白沙县毗邻,南与乐东县接壤,西南与东方市以昌化江为界,西北濒临北部湾,东北部隔珠碧江同儋州市相望。地理坐标为北纬18°53′-19°30′。东经108°38′-109°17′。东西宽21.5千米,南北长75千米。总面积1569平方千米,户籍人口 25万人(2007年底)。
    全县辖7个镇、1个乡:石碌镇、叉河镇、十月田镇、乌烈镇、昌化镇、海尾镇、七叉镇、王下乡。境内有2个国有农场(国营红田农场、国营红林农场)。县政府驻石碌镇,距海口市161.5千米。
  
    地势东南高北部低,南部为山地,北半部为丘陵台地。昌化江流经境南部边界注入北部湾。南罗河、珠碧江在县境北部流入北部湾。石碌河石碌水库是海南岛五大水利工程之一。海岸线长52千米。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4.3℃。年均降水量1 000—1 800毫米。石碌铁矿是蕴藏铁、铜、钴等金属矿区。昌化渔场是华南四大渔场之一。
    铁路、环岛高速公路、225国道横过境中部,昌化港航运通往沿岛港口。古迹有昌化城遗址。名胜有棋子湾胜景、雅加大岭瀑布、七差温泉和坝王岭长臂猿自然保护区游览地等。
历史沿革 History
  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在海南置珠崖、儋耳郡,领儋耳、至来、九龙三县。至来县(即今昌江县)县治在今昌城乡旧县村。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废儋耳郡,至来县为珠崖郡辖。元帝初三年(公元前46年)罢珠崖郡,改为朱卢县。东汉建武十九年(公元前43年)省朱卢县置珠崖县,故原至来县属合浦郡遥领。三国吴黄武七年(公元223年)改合浦郡为朱官郡,郡治在徐闻,领朱官、朱卢二县。原至来县并入朱卢县。赤乌五年(242年)复置珠崖郡,郡治仍在徐闻,原至来县为珠崖郡辖。晋太康元年(280年)珠崖郡并入合浦郡,属交州。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复置珠崖郡,但不久就废除并合浦郡,归属越州。梁大同(535-545年)中,废儋耳郡地置崖州,至来县归属崖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崖州为珠崖郡,以汉时至来县析置为义伦、昌化、吉安三县。昌化县在今昌城乡旧县村。后又析珠崖西南地设置临振郡,以义伦、吉安属珠崖,昌化属临振郡。唐初,将吉安县并入昌化县,属儋州辖。贞观元年(627年)析昌化县置吉安县,属岭南道。天宝元年(742年)改儋州为昌化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昌化郡为儋州,废吉安县置洛场县(县治置在今儋县洛镇),昌化县原属儋州辖,隶属同陵南道。五代属儋州,归南汉。宋初,县治移置二水洲中,熙桥镇,以隶于琼管安抚司,属昌化军辖。端平二年(1235年)置南宁县仍属儋州,至光绪三十年(1905年)升崖州为直隶州,昌化属崖州辖,统于琼崖道。
    民国三年(1914年)昌化县改名为昌江县。其由来是,1914年5月,因与浙江省的昌化县同名,又因昌化江从五指山发源后流经昌化县,故将昌化县改名为昌江县,当时县治原设在昌化城。
    1950年5月30日,昌江、感恩二县解放,成立昌感县人民政府,县治迁移设置在今东方县的北黎镇。1958年12月又经国务院批准,将昌感、东方、白沙三县合并为东方县,县治设在叉河镇(今昌江县辖)。1960年,县治又迁往八所镇(今东方市辖)。1962年5月复立昌江县,县治设在石碌镇至今。 1987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昌江县,设立昌江黎族自治县
  
    1995年底,昌江黎族自治县总面积1596平方千米,总人口21.6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56万人,农业人口15.07万人;城镇人口6.04万人,农村人口15.59万人;黎族7.4万人。辖8个镇、4个乡、76个行政村。县城石碌镇。
    1996年底,昌江黎族自治县总面积1596平方千米,总人口21.9万人,其中黎族7.5万人。辖8个镇、4个乡:石碌镇、太坡镇、叉河镇、十月田镇、乌烈镇、昌化镇、海尾镇、南罗镇、王下乡、七差乡、昌城乡、保平乡,共有76个行政村、178个自然村。县城石碌镇。
    1997年底,昌江黎族自治县陆地面积1596平方千米。人口22.17万人。辖8个镇、4个乡、78个村(居)委会、182个自然村。县城石碌镇。
    1998年底,昌江黎族自治县陆地面积1596平方千米。人口22.28万人。辖8个镇,4个乡、78个村(居)委会,182个自然村。县城石碌镇。(此为《海南年鉴》资料。另一资料:1998年底昌江黎族自治县辖辖4个乡,8个镇,74个管理区,172个自然村:七差乡、保平乡、昌城乡、王下乡、石碌镇、叉河镇、十月田镇、鳥烈镇、海尾镇、南羅镇、昌化镇、太坡镇。)
    1999年底,昌江黎族自治县陆地面积1596平方千米。人口22.51万人。辖8个镇、4个乡、78个村(居)委会、182个自然村。县城石碌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219502人,其中:石碌镇37462人,太坡镇11167人,叉河镇8979人,十月田镇10437人,乌烈镇27078人,昌化镇4722人,海尾镇16162人,南罗镇9848人,七差乡15241人,王下乡3483人,保平乡13526人,昌城乡 18138人,海南钢铁公司27700人,国营红田农场3909人,国营红林农场6888人,叉河水泥厂2556人,国营坝王岭林业公司2206人。
    2000年底,昌江黎族自治县陆地面积1596平方千米。人口22.58万人。辖8个镇,4个乡、78个村(居)委会,182个自然村。
    2001年底,昌江黎族自治县陆地面积1596平方千米。人口22.72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53188户、总人口22716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7169人。),其中黎族8.01万人。辖8个镇、4个乡、78个村(居)委会、182个自然村,境内有2个国有农场。县城石碌镇。
     2002年,大坡镇、石碌镇、十月田镇的山竹沟行政村合并设立石碌镇;昌城乡、昌化镇合并,设立昌化镇;南罗镇、海尾镇合并,设立海尾镇;七差乡、王下乡合并,设立七叉镇;保平乡(除红阳行政村)、十月田镇(除山竹沟行政村)合并,设立十月田镇;保平乡的红阳行政村、叉河镇合并,设立叉河镇。年底,昌江黎族自治县陆地面积1596平方千米。人口22.77万人,其黎族8.06万人。辖7个镇(石碌镇、昌化镇、海尾镇、七叉镇、十月田镇、乌烈镇、叉河镇)、 78个村(居)委会、182个自然村,境内有2个国有农场。县政府驻石碌镇。
    2003年底,昌江黎族自治县陆地面积1596平方千米。人口 23.21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56600户、总人口23212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9859人。),其中黎族8.37万人。辖7个镇、75个行政村、182个自然村,境内有2个国有农场。县政府驻石碌镇。
    2004年底,昌江黎族自治县陆地面积1596平方千米。人口23.43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总户数60106户、总人口23431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4032人。),其中黎族8.51万人。辖7个镇、75个行政村、182 个自然村,境内有2个国有农场。县政府驻石碌镇。
    ?年恢复王下乡。
英文解释
  1. n.:  Changjiang Li Autonomous County
近义词
昌江黎族, 昌江自治县, 昌江县, 昌江
包含词
县岛屿昌江黎族自治县
分类详情
张开昌化镇张开乌烈镇张开石碌镇张开叉河镇
张开十月田镇张开海尾镇张开七叉镇张开王下乡
张开国营红田农场张开国营红林农场张开国营坝王岭林场张开海南钢铁公司
七星燕窝岭棋子湾皇帝洞坝王岭古昌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