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
南吳高祖楊隆演武義 武義(或作頒義;919年四月-921年正月)是南吳高祖楊隆演的年號,也是南吳政權自己的第一個年號。之前南吳年號一直沿用唐朝的年號。共計3年。
武義二年五月南吳睿帝楊溥即位沿用。 |
|
武事。 |
|
亦作“ 武誼 ”。 武事。《文選·揚雄<羽獵賦>》:“仁聲惠於北狄,武誼動於南鄰。” 呂嚮 註:“武誼,武事。” 漢 王粲 《酒賦》:“章文德於廟堂,協武義於三軍。” 南朝 宋 虞龢 《明君大雅》詩:“文教洗昏俗,武誼清祲埏。” 南朝 宋 顔延之 《赭白馬賦》:“武義粵其肅陳,文教迄已優洽。” |
|
武義聯繫方式地址: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
郵政編碼:321200
電話:0579-7674993武義投訴電話金華市旅遊投訴電話:0579-2471672
浙江省旅遊投訴電話:0571—8511741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武義門票價格郭洞古生態村:30元/人
俞源太極星象村:30元/人
石鵝湖風景區:30元/人
壽仙𠔌風景區:20元/人
劉秀壟風景區:15元/人
憑學生證、老年證、殘疾證8折,軍人證對折。3個景點聯票6.5折,4個景點以上6折。武義節慶活動元宵燈會,農歷正月初十--十六,金華最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娛樂活動,人們通過迎燈以示驅邪除瘟,去災祈福,求五穀豐登、人畜平安。
武義開放時間全天武義最佳旅遊時間春、秋、鼕三季,其中鼕季最適合泡溫泉。武義導遊圖武義交通圖武義周邊中心城市及車程從上海至此(393)公裏
從杭州至此(213)公裏
從南京至此(487)公裏武義特別提醒民俗風情濃厚,是武義旅遊資源的又一特色。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武義人雖“不為商賈、技藝、輕去其鄉”卻非常勤勞、善良、尚義、好客,有着獨特的田園和山裏人傢風情。武義還是浙江省畲族主要分佈地區之一,有畲民萬人,畲族風情別具一格。武義畲鄉是華東地區離大城市最近的少數民族地區,小黃山畲族風情村已對外開放。武義美食賴湯圓、武義肉麥餅等,在郭洞,可以品嚐當地特別加工的竹筒飯(每筒三兩,價格5元)。武義住宿在武義住宿首推“溫泉山莊”,地理環境很不錯,標房價有380元,280元,180元三檔,淡季可以打8折,山莊房內所用都是地下三百多米的溫泉水。如果嫌貴,縣內還有幾傢較好的賓館,如:武陽樓飯店180—300元/間,行風大廈200—240元/間,達鴻大酒店20—100元/床。普通小旅店,一間房30~40元左右,但無空調和專用衛生間。俞源村和郭洞村都有住宿,5—8元/人。
武義購物武陽村雨茶、湯記山茶、金山翠劍等都是獲得過國傢大奬的名茶。現在有不少杭州的竜井茶其實就是武義産的。清明過後的一周內到這裏購買的價格在25—60元/斤,僅相當於杭州價格的1/5。此外,武義還有鬍柚、宣蓮等土特産。當地有將葫蘆當作容器的習俗,葫蘆的外面用極細的篾綫編織,相當講究,每個售價50—60元。
香菇:栽植香菇始於民國年間。民國21年,省建設廳舉辦的農産品展覽會上,宣平縣韓寶恆的香菇獲甲種奬。因生産香菇成本高,周期長,風險大,多年來衹有零星栽植。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栽菇新技術的推廣,根據縣內山林資源豐富,氣候適宜等條件,香菇生産被列入縣級“星火計劃”項目。
舜芋:相傳舜因敬慕其祖黃帝曾在永康石城山駐蹕之偉舉,特地來到與石城山相連的歷山躬耕,在日積月纍的農作中,舜逐漸摸索到一種可食用且味美的植物(後稱毛芋)。“舜芋”個大、皮薄、芽淺紅色,肉白,質粉糯,口味佳,耐貯藏,煮蒸炒燴均可,排骨煮芋已成為賓館一道特色菜,深收賓客喜愛。
宣蓮:宣蓮是武義縣傳統名貴特産,因産於原宣平縣得名。有近500年歷史。宣蓮顆粒碩大,圓冰潤飽滿,酥而不爛,味美爽口,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以前,常年産量衹在10噸左右。
武義交通武義縣位於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東南邊緣,東鄰永康、縉雲,南連麗水、鬆陽,西接遂昌,北界金華、義烏。金溫鐵路、金麗溫高速公路貫穿縣境北部,交通方便.
鐵路:武義站是金溫鐵路之第一大站,距金華32公裏,每天運行列車14對。
公路:金麗溫高速公路、330國道、44省道穿境而過;縣內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航空:武義距義烏民航機場約45分鐘車程,距杭州、上海國際機場約3-4小時車程。
自駕車交通指南:
杭州:上杭金衢高速公路轉金麗溫高速公路從金華第一站必到達武義
上海:上滬杭涌,高速公路轉杭金衢高速公路轉金麗溫高速公路,第一站到達武義
上海、杭州的客人也可以走320、330國道綫武義玩法觀光懷古攝影放鬆心情體驗生活
武義縣位居浙江中部,與金華毗鄰,總面積1577平方公裏,人口33萬,是山川秀麗,物産富饒,歷史悠久的革命老區縣。武義旅遊資源豐富,素有“螢石之鄉,溫泉之城”美稱。有竜潭—郭洞省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溫泉旅遊度假區。
武義溫泉以量大、水優、溫度適宜而著稱,出水量6000噸左右,溫度42~45℃,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堪稱“浙江第一,華東一流”。溫泉山莊、清水灣溫泉度假村、溪裏溫泉浴吧已相繼開放。
武義境內奇峰林立、重岩疊嶂、深𠔌幽潭、湖光山色、天然成趣、風光迷人,景觀獨特。壽仙𠔌景區重岩疊嶂,清溪趣石點綴,雄偉中透出秀麗,嚇紗崖、凌空石井則是巍峨驚險、天然而設,令人稱絶。有着“十裏畫廊”之稱的劉秀壟、清風寨風景區奇石象形,景點衆多,每一處無不蒙上與東漢光武帝劉秀避難有關的神秘色彩。加上臺山、石鵝岩、石鵝湖等毗鄰相連的景點,構成了一派壯麗秀美的自然景觀。
武義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衆多。熟溪橋始建於宋開禧三年(1207年),為重檐歇山頂亭閣廊橋,氣勢磅礴宏偉、設計巧妙為江南所罕見全國文保單位延福寺,始建於後晉天福二年(937年),為江南已發現的元代建築中年代最早者,不愧為古代寺廟建築之精品。始建於東晉的明招寺,至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是南宋東南文化中心,成為當時名揚全國的最高學府之一。還有呂祖謙墓、發寶象竜塔、上甘塔紅軍標語省級文保單位,鳴陽樓、石梁架屋等縣級文保單位50多處,形成了以寺院、橋梁、古窯址、革命歷史遺跡為特色的人文歷史旅遊資源。此外,唐代著名道士葉法善、唐代倉部侍郎徐茲,明代陶德義及韓宗綱、何德潤、劉耀勳,還有著名畫傢潘潔茲、著名經濟學家千傢駒,1930年英勇就義的中共浙江省委書記徐英、1934年犧牲的中共天津市委宣傳部長潘漠華烈士等形成了武義豐富的人文景觀。特別是郭洞古生態村和俞源太極星象村,都保留完整的歷史文化遺跡。郭洞的古村、古祠、古橋、古巷、古民居、古樹林等,展現出了秦漢古韻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綫。俞源由於與明初國師劉伯溫的關係,彌漫着一種奇異文化的氣息,以太極星象而著名,其古村落佈局與天體星象相吻合,構連成片的明清古建築群。兩個古村落非常重視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國古代科學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典範。
民俗風情濃厚,是武義旅遊資源的又一特色。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武義人雖“不為商賈、技藝、輕去其鄉”卻非常勤勞、善良、尚義、好客,有着獨特的田園和山裏人傢風情。武義還是浙江省畲族主要分佈地區之一,有畲民萬人,畲族風情別具一格。武義畲鄉是華東地區離大城市最近的少數民族地區,小黃山畲族風情村已對外開放。
武義田園風光旖旎,生態保持完整。全縣有21萬畝經濟特産基地,在百花園百果山裏,春天,桃花如霞,梨花似雪;夏天,荷花映日,蓮姑採蓮;秋天,獼猴桃垂挂,板慄滿枝;鼕天,飛雪點梅,別有情愫——令遊人神往。作為金華地區最高峰的牛頭山,尚有大片原始森林,人跡罕至,極具神秘色彩,對於追求神奇、冒險、返樸歸真的都市人必將極具吸引力。
五千年悠悠而過,人已非,風依然。武義這塊神奇的土地,遺存文化古韻,伫留農耕風情。遊一回武義,感慨中會佩服唐代大詩人孟浩然遊武義時留下的《宿武陽川》的獨到筆觸:“風物是秦餘”。
1998年以來,武義縣交通建設投入資金達12億元。縣境內有金溫鐵路武義火車站,鐵路綫長24.9公裏。至2002年底,全縣公路通車里程達831.743公裏,其中金麗溫高速公路25.925公裏,設邵宅、西田畈兩個互通口和桐琴服務區;330國道12公裏,44、43省道93.074公裏,縣道29條406.494公裏;高級路面450.943公裏,占全部公路里程的54.2%;全縣公路密度為每百平方公裏52.74公裏,已基本形成“人便於行,貨暢其流”的道路運輸體係。2002年武義縣啓動實施了“三年三綫”工程,投資5個多億,至2004年底前全面完成44省道上鬆綫拓寬改造、43省道永武綫改造、縣城至西田畈高速公路連接綫的建設。三綫的建設,將大大縮短武義至金華、永康市區的時間距離,在金華、永康、武義三地形成20分鐘的交通圈。新一屆政府將重點抓好“六綫一網三站”建設,加快國、省道及重要縣道的拓寬改造和通村公路建設,形成以縣城為中心,東北部地區15分鐘、全縣1小時交通圈的時空新格局,促進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
城建方面,着力抓好舊城改造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化步伐明顯加快。從1999年起陸續實施較大規模的舊城改造,拆遷總面積達40多萬平方米,新建和改造了溫泉路、東升路、明招路等十餘條道路,基本形成了“四縱五橫一環”的城市道路框架。同時以浙江武義經濟開發區建設為契機,加快新區建設步伐,現正在大手筆建設北嶺新區。縣城引供水工程、熟溪110千伏輸變電工程、三港電站、濱江廣場等相繼竣工,城鄉基礎設施和城市配套功能日趨完善。縣城緑化、亮化和道路硬化成效明顯,縣城建成區緑地覆蓋率達10%。縣城建成區面積從1997年的4.54平方公裏拓展到近12平方公裏,人口從5萬增加到10萬,全縣城市化率達到37.8%。 |
|
素有“溫泉之城、螢石之鄉”美譽的武義縣,隸屬金華市,位於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東南,“長三角”經濟圈南緣 ,武義地理圖界於東經119°27′至119°28′,北緯28°31′至29°03′之間,南北長59公裏,東西寬50公裏,總面積1577.2平方公裏。2002武義螢石年末總人口32.8萬人,其中城區10萬人。金溫鐵路、金麗溫高速公路、330國道、44省道穿境而過,交通幹綫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距義烏45分鐘車程,距杭州、溫州2小時車程,距上海4小時車程。
武義縣地形西南高,東北低。境內三面環山,峰巒連綿,中部丘陵蜿蜒起伏,形成武義和宣平兩個河𠔌盆地。縣內最高處為西部西聯鄉的牛頭山,海拔1560米;最低處為北部履坦鎮範村,海拔57米。武義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9℃,無霜期214至242天。年降水量1445.7毫米。年日照時數1963.7小時。年輻射總量108.3千卡/平方釐米。
武義縣始建於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1958年10月,武義縣並入永康縣。1961年10月,恢復武義縣建製,現下轄8鎮7鄉3個街道。
武義山川秀美,歷史悠久,曾引無數雅士撫節高歌。唐朝著名詩人孟浩然曾夜泊武陽川,留下了“雞鳴問何處,風物是秦餘”的優美詩篇。北宋慶歷年間(1041至1048)武義始設縣學。乾道三年至淳熙三年(1167至1176),呂祖謙、朱熹等理學大師在武義明招寺設堂講學,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明招文化,從此,武義名人輩出,代不乏人。新文化運動先驅、湖畔詩人潘漠華,著名經濟學家千傢駒,著名工筆重彩畫傢潘潔茲,著名農學家方悴農就誕生在這塊富有詩意的土地上。
武義風光 武義的自然山水和人文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武義山川秀美,物産豐富。有歷經八百年風雨橫跨母親河的熟溪橋;譽為“浙江第一、華東一流”,正在創建中國溫泉城的武義溫泉,日出水量6000噸左右,水溫42℃至45℃。清水灣溫泉浴場、溫泉山莊是度假休閑的好去處。境內有堪稱中華一絶的國傢級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江南第一風水村”的郭洞古生態村;神秘村落俞源太極星象村;以及壽仙𠔌、劉秀壟、清風寨等10多處省市級景區。武川風情多姿多彩,鬥牛、道情、竜燈、擡閣等民俗風情各具特色,引人入勝。
武義縣盛産有機茶、名優茶,被命名為“中國有機茶之鄉”。武義傳統名優特産有金華火腿、七彩螢石,曾被選為清朝宮廷貢品的宣蓮,以及食用菌、高山蔬菜、花卉苗木等,在國內外博覽會上屢獲殊榮。
2004年1至6月,全縣實現生産總值達25.7億元,比上年增長17.3%,增速提高4.2百分點,GDP增長速度在金華各縣市中首次躍升到第一位。全縣實現財政總收入3.13億元,同比增長34.6%,增長速度也位居全市第一。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明顯加快,上半年全縣農民人均現金收入3034元,增長12.5%,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4298元。有13項指標增幅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全縣工業總産值達53.06億元,同比增長36.4%。幅度為1997年以來的最高點;財政總收入4.55億元,增長40.2%,增幅列居全省第4位,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31億元,增長42.6%。全縣實現農業總産值3.44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6億地名;實現工業總産值82.59億元,增長23.5%。全縣纍计投入工業區基礎設施建設10.3億元,開發面積達16.66平方公裏,進區企業865傢。通過整合園區資源,永武沿綫、城東、城西三條特色産業帶初步形成,通用設備、金屬製品等産業逐步壯大,集聚效應開始顯現。
當前全縣上下正全力實施“工業強縣、開放興縣、生態立縣”發展戰略,按照産業“接軌永康,市場接軌義烏,城市接軌金華”的工作思路,大力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城鄉一體化和農業産業化,力爭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進入全省中等發達縣市行列。
武義人傑地靈,物華天寶。開放的武義,跨越的武義,正以一個嶄新的姿態迎接八方來客。 |
|
武義地處浙江中部,金衢盆地東南,界於東經119°27′~119°28′,北緯28°31′~29°03′之間,南北長59公裏,東西寬50公裏,總面積1577.2平方公裏,是金溫鐵路、金麗溫高速公路第一站,區位優勢明顯。2002年末總人口32.8萬人,其中城區10萬人。金麗溫高速公路、330國道、44省道穿境而過;縣內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
|
武義縣始建於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
唐天授二年(691),析永康縣西境置武義縣,屬婺州,這是武義置縣之始。置縣後曾改名武成縣。唐天授年元年(904)復名武義縣。五代至宋不變。元改州為路,屬婺州路。明洪武十八年(1385),改婺州路為寧越府,屬寧越府。洪武二十年(1387),改寧越府為金華府,相沿至清,武義一直屬金華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廢府製設道治,屬金華道。民國16年廢道製,直屬浙江省。4年9月, 設立第四行政督察區(專署先後駐蘭溪、宣平),武義屬之。35年撤銷第四行政督察區,武義直屬浙江省。37年4月, 屬第三行政督察區(專署駐金華)。7月,改屬第八行政督察區(專署駐義烏)。
1949年5月9日解放,屬金華專區。1958年5月, 宣平縣撤銷後,有16個鄉鎮劃入,形成現在武義縣區域。同年10月,並入永康縣,1961年10月,恢復武義縣建製,合併,恢復都屬金華專區(1985年改為金華市)。
1958年10月,武義縣並入永康縣。1961年10月,恢復武義縣建製,現下轄8鎮7鄉3個街道。
武義山川秀美,歷史悠久,曾引無數雅士撫節高歌。唐朝著名詩人孟浩然曾夜泊武陽川,留下了“雞鳴問何處,風物是秦餘”的優美詩篇。北宋慶歷年間(1041—1048)武義始設縣學。乾道三年至淳熙三年(1167—1176),呂祖謙、朱熹等理學大師在武義明招寺設堂講學,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明招文化,從此,武義名人輩出,代不乏人。新文化運動先驅、湖畔詩人潘漠華,著名經濟學家千傢駒,著名工筆重彩畫傢潘潔茲,著名農學家方悴農就誕生在這塊富有詩意的土地上。
徐浪 號稱“中國車王”出生地:浙江武義 生日:1976年11月11日 逝世:2008年6月17日於穿越東方越野拉力賽中不幸身亡,英年32歲。
自然地理環境呈“八山半水半分田”格局,地形屬浙中丘陵盆地和浙中南山區交叉地帶。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境內三面環山,峰巒連綿,中部丘陵蜿蜒起伏,形成武義和宣平兩個河𠔌盆地。縣內最高處為西部西聯鄉牛頭山,海拔1560米;最低處為北部履坦鎮範村,海拔57米。武義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9℃。年降水量1445.7毫米。年日照時數1963.7小時。年輻射總量108.3千卡/平方釐米,無霜期214至242天。
武義素有“溫泉之城、螢石之鄉”的美稱。螢石貯量高達4000萬噸,在國內外市場上占有重要地位,現已開發了螢石工藝品。武義溫泉堪稱“浙江第一、華東一流”,日出水量6000噸左右,水溫42℃至45℃,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2002年溫泉度假區首期工程清水灣溫泉度假村開發成功並對外開放。武義縣境內自然環境優美,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藴深厚,是旅遊休閑的好去處。
山川秀美,有郭洞古生態村,俞源太極星象村,壽仙𠔌風景區,劉秀壟風景區,石鵝湖風景區,臺山風景區,小黃山畲族風情村,大紅岩,崆峒山,武川湖等風景區。 |
|
武義延福寺
武義延福寺 武義延福寺,座落桃溪鎮陶林福平山旁,為後晉天福二年(937)僧宗一創建,原名福田寺,宋紹熙年間賜名延福寺。現存的建築以中軸綫排列為山門、天王殿、大殿、後殿和兩側廂房。殿間有長生池,殿後有石澗井。山門和觀音堂前有石獅拱門。大殿於元延祐四年(1317年)重建,為江南已發現的元代建築中最為久遠的珍品,殿方形,分五間,重檐歇山頂。殿內柱為棱形,側腳有防震功能。柱礎,一為雕飾寶相花的覆盆柱礎,上加石礩;一為礩形柱矗前檐柱與金柱之間用乳栿蜀柱,下端雕刻似鷹嘴。平梁與金柱之間加弓形月梁,起搭牽作用,此法開江南弓形梁之先聲。四周墻壁繪山水壁畫和行草書作品,多為明代佳作。山門、天王殿和觀音堂為清代建築,裝飾富麗堂皇。東廂房為明代建築。殿內文物有宋寶祐二年(1254年)鑄造的大鐵鐘一口;後殿前有元代石獅一對,殿內有元泰定元年(1324年)劉演書寫的《重修延福寺記》石碑、明天順七年(1463年)陶孟端書寫的《延福寺重修記》石碑。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交通概況:自駕:從杭州出發杭金衢高速到武義出口下,過武義縣城——桃溪鎮——按路標走。
汽車:從杭州東站坐車到武義西站再乘往柳城的中巴車,在延福寺下車即可。 |
|
武義縣熟溪街道 武義縣壺山街道 武義縣白洋街道
武義縣桐琴鎮 武義縣茭道鎮 武義縣履坦鎮 武義柳城畲族鎮
武義縣新宅鎮 武義縣王宅鎮 武義縣泉溪鎮 武義縣桃溪鎮
武義縣白姆鄉 武義縣俞源鄉 武義縣大田鄉
武義縣坦洪鄉 武義縣西聯鄉 武義縣三港鄉 武義縣大溪口鄉
中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村,浙江省入選有二,熟溪街道郭洞村、俞源鄉俞源村,均屬武義。 |
|
武義縣 |
|
人物 | 抗日戰爭 | 黃埔係 | 民國將領 | 百科大全 | 旅遊 | 郭洞 | 浙江 | 金華 | 景點 | 學校 | 小學 | 高中 | 中學 | 新聞 | 媒體管理 | 街道 | 更多結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