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莫幹山鎮是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轄鎮,位於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國傢級風景名勝區——莫幹山在其境內。相傳春秋末年,吳王派莫邪、幹將夫婦來到這裏鑄成舉世聞名的雌雄寶劍,莫幹山由此得名。莫幹山鎮東與三橋鎮相接,南與筏頭接壤,西靠莫幹山風景區,北依南路鄉。喬莫綫由西嚮東橫穿全境。全鎮“七山一水二分田”,緑化覆蓋率68.2%,是一個典型的山鄉鎮。
2005年全鎮總人口16000餘人,總面積91平方公裏。境內群山連綿,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物産、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林地11.2萬畝,其中竹林面積5.8萬畝,茶園250公頃,幹鮮果250余公頃。盛産竹木、茶葉、瓜果、傢禽、瑩石、石料等。 |
|
莫幹山鎮轄庾村、莫幹山2個居民區,燎原、勞嶺、何村、紫嶺、高峰、溪北、橫嶺、雙橋、福水、塘坑、湖傢埭、東山、碧塢、郎傢14個行政村。 |
|
1950年3月建立莫庾鄉,1954年、1956年、1958年分別合併了莫幹鄉、後塢鄉、筏頭公社,稱為莫幹鄉和莫幹公社。1968年2月成立莫幹山公社革委會,後塢、筏頭也隨即分離單獨設立。1983年恢復為莫幹山鄉,1994年10月撤鄉建鎮。 |
|
改革開放以來,莫幹山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迅速,基礎設施日趨完善。以茶葉加工、竹製品加工、高科技節能産品、化工等特色産業為竜頭的工業經濟形成一定規模;效益農業發展勢頭強勁,莫幹山高峰萬畝高效生態農業園區是縣級七大農業示範區之一;以旅遊休閑為主的第三産業發展方興未艾,新建設開放的碧塢竜潭景點得到了中外遊客的青睞。
莫幹山鎮黨委、政府立足該鎮資源,因地製宜,提出“發揮區位優勢、打造旅遊強鎮”的總體發展思路,力爭把莫幹山鎮建設成為“文化名鎮、旅遊重鎮、茶果大鎮”。 |
|
莫幹山鎮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山下是碧波粼粼的莫幹湖,山水交融、雲霧繚繞、竹海茫茫、茶果飄香,山體緩坡更有十分珍貴的千年鼕青樹、特大銀杏、珍稀楠木、號稱活化石的珍稀紅豆杉等植物。2004年5月1日新建成的碧塢竜潭風景區對外開放,僅5月份一個月就接待遊客1.2萬人次。同時引導農民有規劃的開發旅遊,竹香苑、翠竹園等農傢樂假日酒店、休閑山莊達25傢以上,具有相當規模的整體接待能力,2004年接待遊客5.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76萬元。 |
|
莫幹山鎮物産豐富,莫幹黃芽、劍芽、月芽“三芽”係列均獲國傢級優質名茶評比一等奬。由於這裏屬沙質土壤,透氣性好,莫幹白梅、水蜜桃、黃花梨等優質水果水多汁甜,遠近聞名,是德清著名的“水果之鄉”。當地培育的新品種竹林雞,生長環境天然,肉質鮮嫩肥美,營養價值高,年産30多萬羽,已成為當地的農産品名牌。鎮內有林地11.2萬畝,其中竹林5.8萬畝,茶園250公頃,幹鮮果250余公頃。在政府的科學規劃下嚮原生態休閑觀光農業發展。2005年已建成縣級莫幹山高級農業生態示範園區,並引進外資建設陽光生態農業示範園區。
莫幹黃芽
莫幹山雲霧繚繞,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茶樹生長得天獨厚,早在晉代就有僧侶在區域內的山巒間結廬種茶,唐代被列為上品。茶聖陸羽在《茶經》中對莫幹黃芽曾有記載。莫幹黃芽采摘期在清明後、𠔌雨前,一等黃芽以一葉一芽初展為原料,經炙、揉、焙、汰,精製而成。外形緊密、芽葉成朵,白毫顯露,色黃隱翠,清香甘醇。據生化分析,含高量的氨基酸、茶氨酸、𠔌氨酸等有效成份,具有解渴消暑,保健養顔等功效。1979~1982年連續四年被評為浙江省一類名茶,1982年獲浙江省農業廳頒發的優質名茶證書。 |
|
打年糕
年糕諧音年高,祈盼一年更比一年好,故打年糕在我國農村廣泛普及,莫幹鎮傳統的打年糕由於賦予了獨特的內涵,成為山區農傢慶賀過年的盛事。年關臨近,各自然村有威望的長者就挨傢挨戶地統計打年糕的數量和當年參加“比武”的未婚青年人數,然後到上年“擂主”傢察看準備情況,擇定吉日,開臼打年糕。傍晚,“擂主”傢的庭院裏火把通明,庭心一尊大石臼和石椿覆蓋個大紅袱,屋檐邊竈臺上的蒸籠將糯、秈米粉按比例拌勻的“年糕粉”蒸得熱氣騰騰,芳香四溢,周圍男女老少早已匯集得水泄不通。這時,一長者大吼“開蒸羅”,擂主身披紅袍,將百把斤的蒸籠舉過頭頂,快步走嚮庭院,糕粉落臼,紅袱上肩,幹淨利落,馬上引起圍觀者的滿堂喝彩。接着舉起足有20公斤的石椿打入臼內的糕粉上,圍觀的村民沸騰了:“一錘、二錘、三錘……”齊聲報數,臼內的糕粉在重錘下粘性越來越強,直至石椿被糕粉牢牢地粘住,擂主欲舉不能。“停”,長者發號,經檢驗糕粉粘度,確準錘數。接着為當年的挑戰者逐個安排,挑戰者中最優秀者,就被確定為下年的“擂主”,轉賜紅袍,全家人歡天喜地地將石臼石椿擡入自傢中堂上方保存一年。通常正月一滿,媒人就會主動上門,為擂主相到一位賢惠漂亮的姑娘。
20世紀70年代起,機器年糕逐漸替代了手工年糕,此習俗也漸漸消逝,但提起往事,村民總會將過去知曉的擂主逐一羅列一遍,成為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 |
|
1982年,投資32萬元,在全縣鄉鎮率先建造了可容800名觀衆的莫幹影劇院,成為該鎮和周圍鄉鎮人們文化活動的中心。1982年12月,籌資2萬元創建莫幹山農機修配廠,成立了第一家乡鎮企業。1983年10月,歷時6年,依靠人工開鑿總長1096米,高3.5米,寬3.5米的勞嶺隧道和紫嶺隧道。1988~1992年,共投資120萬元,喬莫綫莫幹山鎮段、庾爛綫公路沙改油工程相繼完工,達到主要公路黑色化。1993年5月,投資70萬元的500門程控電話開通。1989年,總投資140萬元的10萬伏變電所落成。1996年10月8日,鎮成校教學大樓落成,此前,中學、小學、幼兒園的教學大樓新建工程全部完成,總投入資金258萬元。1994年2月投入34萬元建立有綫電視站,1998年底投入87萬元與縣有綫電視臺聯網,入戶率達到80%。1996年6月,組建鎮第一傢市級集團企業——湖州市伊唯爾集團,並被列為“雙五企業”。1996~1998年,鎮十二屆一次人代會提出“人均一畝經濟林、勤勞致富有保障”,全鎮掀起開發農業高潮,至1998年底,全鎮共開發各類經濟林6760畝,至産出期,全鎮農民人均可增加收入1000元。1997年8月,莫幹山鎮被列為市級“東海明珠”文化鄉鎮,1998年底被列為浙江省“教學強鎮”、“小康鄉鎮”。1998年8月,舞蹈《山花》參加浙江中小學生藝術節,獲省二等奬,全國三等奬。 |
|
鎮政府駐莫幹山。面積91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郵編:313202。轄3個居民區、14個行政村:莫幹山、庾村、後洪;燎原、勞嶺、何村、紫嶺、高峰、溪北、橫嶺、雙橋、福水、塘坑、湖傢埭、東山、碧塢、郎傢。 |
|
莫幹山鎮位於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國傢級風景名勝區——莫幹山在其境內。相傳春秋末年,吳王派莫邪、幹將夫婦來到這裏鑄成舉世聞名的雌雄寶劍,莫幹山由此得名。
全鎮總人口16000餘人,總面積91平方公裏。境內群山連綿,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物産、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林地11.2萬畝,其中竹林面積5.8萬畝,茶園250公頃,幹鮮果250余公頃。盛産竹木、茶葉、瓜果、傢禽、瑩石、石料等。
改革開放以來,莫幹山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迅速,基礎設施日趨完善。以茶葉加工、竹製品加工、高科技節能産品、化工等特色産業為竜頭的工業經濟形成一定規模;效益農業發展勢頭強勁,正在建設中的莫幹山高峰萬畝高效生態農業園區是縣級七大農業示範區之一;以旅遊休閑為主的第三産業發展方興未艾,新建設開放的碧塢竜潭景點得到了中外遊客的青睞。一批休閑度假項目正在規劃建設之中。
莫幹山鎮黨委、政府立足本鎮資源,因地製宜,提出“發揮區位優勢、打造旅遊強鎮”的總體發展思路,力爭把莫幹山鎮建設成為“文化名鎮、旅遊重鎮、茶果大鎮”。全鎮人民將攜手共進,朝着這個目標不斷努力。 |
|
- : Moganshan Town
|
|
莫幹山 |
|
東山村 | 橫嶺村 | 高峰村 | 郎傢村 | 湖傢埭村 | 塘坑村 | 溪北村 | 勞嶺村 | 福水村 | 碧塢村 | 燎原村 | 紫嶺村 | 何村村 | 莫幹山社區 | 庾村社區 | 後洪社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