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梅城鎮 Hangzhou, Zhejiang Jiande City-town |
梅城鎮位於建德東部,富春江、新安江、蘭江匯合處,總面積104平方公裏,轄10個居民區,20個行政村,人口3.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9萬人。有耕地面積11986畝,水域面積11700畝,山林面積86100畝。改革開放以來,古鎮梅城煥發出勃勃生機,一、二、三産業齊頭並進,工、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1999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達13.46億元,其中農業總産值359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048元,鎮財政收入1659 萬元。
梅城鎮是建德市的老工業基地,進入九十年代以來,個體私營經濟迅猛發展,電器儀表、自行車零配件等行業發展成為梅城鎮的支柱産業,並積極拓展國外市場,形成兩大區域的塊狀經濟。
梅城鎮曾經二輕集體企業雲集,五金、機械、電子儀表、化工、電器等行業有一定基礎,而且産品、技術、人才、信息有一定優勢。企業經營狀況不好以後,鎮政府積極引導企業轉製,發揮優勢,鼓勵發展個體私營經濟,不久,全鎮發展了萬用插座生産企業60多傢,自行車零配件企業幾十傢。幾經磨煉,逐步發展。現在,梅城工業以儀器儀表、電器工具、自行車及配件、化工建材、針織服裝、食品飲料、酒業、旅遊用品等行業為主,形成了區域優勢。
梅城鎮於1993年規劃建設了顧傢工業園區,開發利用土地100多畝,有20多傢企業進入園區,園區工業産值超過1個億。還準備籌建自行車及配件和機電工具特色工業園區。1996年,鎮政府引導企業組建了萬用插座同業公會,提高産品質量,促進公平競爭。還着力扶持行業竜頭企業,發揮示範作用,促進健康發展。
除此而外,梅城鎮重視科技興鎮。組建各類專業技術協會16個,發展建立3所民營科研機構(梅城緑發蔬菜研究所、梅城緑峰板慄研究所、梅城三江水産研究所),農業經濟逐步形成水産、柑桔、草莓、板慄、蔬菜、竹筍六大支柱産業。1999年度,投入科技經費20.6 萬元,完成技改投入2434萬元,實施市級及市級以上科技項目23項,其中工業19項,農業4項。註重科技培訓,舉辦各類農業技術培訓班14期,參加培訓人員680人次。有農業科技示範基地13塊。並建立了黨政班子成員聯繫科技示範基地、科技示範戶和科技骨幹企業制度。
梅城鎮的發展戰略是:農業穩鎮、工業富鎮、科教興鎮、商貿活鎮、文明建鎮。古鎮梅城將發展成為新安江畔的工業、商貿、旅遊重鎮。
梅城鎮為原嚴州府所在地。嚴州府地秦時為會稽、鄣二郡地。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屬楚王國;六年,屬荊王 國;十二年,屬吳王國;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分屬江都國及會稽郡;武帝元狩二年(前121)起,屬會稽、丹陽二郡。東漢時先屬吳、丹陽二郡,在獻帝建安十三年(208),析丹陽郡置新都郡,治始新縣(今淳安威坪鎮,後移治賀 城鎮),轄始新、新定(後改遂安)、黟、歙、黎陽、休陽6縣,隸屬揚州。西晉太康元年(280),改新都郡為新安郡,仍治始新縣,轄始新、遂安、黟、 歙、海寧(休陽縣改名)、黎陽6縣,隸屬揚州。南朝宋時新安郡隸屬東揚州,齊時隸屬揚州,梁、陳時復隸屬東揚州。梁普通二年(521)壽昌縣自吳郡改屬新安郡,郡轄始新(郡治)、遂安、壽昌、歙縣、黟 縣、海寧(黎陽並入海寧)6縣。 x$ oe--~o
隋開皇九年(589),廢新安郡,並遂安、壽昌入始新,改名新安縣,屬婺州。 於西部休寧(海寧縣改名)、歙、黟3縣置歙州。仁壽三年(603),於新安縣置睦州,轄新安、遂安、桐廬3縣。大業三年(607),改睦州為遂安郡,治所 雉山縣(新安縣改名),轄雉山、遂安、桐廬3縣。唐武德四年(621),復改遂安郡為睦州,又於桐廬縣別置嚴州。睦州轄雉山、遂安兩縣。嚴州轄桐廬、建德、分水3縣。嚴州之名自此始。武德七年廢嚴州,桐廬(建德縣分別並入雉山、桐廬兩縣,分水縣並入桐廬縣)復入睦州,睦州改稱東睦州,武德八年復稱睦州,仍治雉山縣。永淳二年(683),復置建德縣。武周萬歲通天二年(697),州治由雉山縣移建德縣,屬江南道,轄建德、新安(雉山縣改 名)、桐廬、武盛(如意元年(692)復置分水縣,改名武盛)、遂安5縣。建德為州治始此。天寶元年(742),改睦州為新定郡,屬江南東道。乾元元年(758),復改新定郡為睦州,屬浙江東道,治建德,轄建德、壽昌、桐廬、分水、還淳(新 安縣改名,後又改青溪、淳化)、遂安6縣,習稱“六睦”。光化三年(900), 桐廬縣劃屬杭州,睦州轄縣減至5縣。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桐廬縣自杭州復屬睦州,轄縣仍為6縣。宣和元年 (1119),升睦州為建德軍節度。宣和三年,改睦州為嚴州,屬兩浙路,治建德,轄建德、壽昌、桐廬、分水、青溪、遂安6縣。南宋鹹淳元年(1265),升嚴州為建德府,屬兩浙西路,治建德縣,轄建德、壽昌、桐廬、分水、淳安(淳化縣改名)、遂安6縣。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改建德府為建德路,屬江淮行省,路治建德,轄建德、壽昌、桐廬、分水、淳安、遂安6縣。 Xi4UT`~
元末明初,朱元璋部李文忠取建德路,改為建安府。不久改建德府。明洪武八年 (1375),又改建德府為嚴州府,屬浙江承宣佈政使司,府治建德,轄建德、壽昌、桐廬、分水、淳安、遂安6縣。 清承明製,嚴州府隸屬浙江省金衢嚴道。府治、轄縣不變。宣統三年(1911)十 月,廢府設立嚴州軍政分府,屬浙江軍政府,轄建德、壽昌、桐廬、分水、淳安、遂安6縣。民國元年(1912)10月,嚴州軍政分府廢。民國3年2月,於衢縣以金、衢、嚴三府地置金華道,6縣入金華道。民國16年廢道,6縣直屬浙江省。民國20年,設立第六行政督察區。民國22年,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辦事處設建德,轄建德、壽昌、桐廬、分水、淳安、遂安、昌化、於潛、孝豐、長興、安吉11縣。民國24年9月,在蘭溪設立第四行政督察區,建德、桐廬、分水屬之;在衢縣設立第五行政督察區,壽昌、淳安、遂安屬之。民國32年5月,增設第十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始設淳安,後移建德,轄建德、壽昌、淳安、桐廬、富陽、浦江6縣。民國36年5月底,撤銷第十一行政督察區,浦江縣改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餘5縣直屬浙江省。民國37年4月,於淳安設第四行政督察區,建德、淳安、壽昌、桐廬、分水、遂安及常山、開化、新登、富陽10縣屬之。8月,轄縣減為建德、壽昌、桐廬、分水、淳安、遂安6縣,至1949年5月解放。 |
|
鎮政府駐總府後街39號。面積143平方千米,人口4.64萬。郵編311604。轄5個社區、1個居民區、26個行政村:梅花、嚴陵、寶華洲、總府、東湖;洋尾;竜山、西湖、庵口、顧傢、千鶴、葛傢、聯紅、新勝、肖塘、碧溪塢、望城、黃粟坪、十裏埠、大石塢、五馬洲、桐溪、中山、王山頂、洋尾、雙蔡、外方、裏童、洋程、伊村、荷畈橋、高樓下。 |
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 Jiande City,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
梅城鎮,地處建德市東部,富春江、新安江、蘭江三江匯合處。全鎮地域面積104平方公裏,人口41400人。
梅城鎮北枕烏竜山,南臨三江口,依山傍水,風光秀麗,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自三國時期吳黃武四年(公元225年)置縣以來,已有1700餘年歷史。歷為睦州、嚴州州治及建德縣治所在地,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我國著名的古典小說《水滸傳》、《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金瓶梅》等都曾描述過梅城的人文山水。著名文人杜牧、范仲淹、陸遊、劉長卿都曾在此任職為官,詩人謝靈運、李白、孟浩然等都曾遊歷過梅城山水。先賢們無不為梅城的山水陶醉,為梅城留下了傳唱千古的詩文佳作,為梅城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産。
2003年,實現工農業總産值29.18億元。農民人均收入實現4195元,2003年財政總收入達到5790萬元。特別是工業經濟發展的勢頭十分強勁。工業總産值從98年底的10.8億元,到2003年猛增到28.2億元。外貿出口企業從無到有,2003年外貿出口交貨值達16.8億元。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
建德市梅城鎮名片-浙江省杭州市 Jiande City Meicheng business card -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
梅城鎮地處建德市東部,富春江、新安江、蘭江三江匯合處。北枕烏竜山,南臨三江口,依山傍水,風光秀麗,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歷為睦州、嚴州州治及建德縣治所在地,已有1800年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全鎮地域面積157平方公裏,人口約5萬人,轄26個行政村,5個社區。
梅城鎮是建德市的經濟重鎮,先後被評為國傢千強鎮、浙江省首批中心城鎮、浙江省緑色小城鎮、浙江省衛生城鎮、浙江省社會治安先進鎮和浙江省級教育強鎮。2006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産值52.04億元;農業總産值1.97億元;財政總收入8906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54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650元。
梅城鎮始終堅持“工業強鎮”、“農業增效”、“旅遊興鎮”、“項目帶動”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主攻工業,綜合開發農業,大力發展第三産業,加大城鎮建設力度,加速推進城鎮化進程,力爭實現工業經濟再翻番,效益農業新突破,商貿旅遊大發展,城鎮建設新面貌,各項事業協調推進。
目前,梅城的經濟總量繼續在全市保持領先地位。現有工業企業1000余家,商貿經營企業3000余家,其中上規模企業104傢,千萬元以上企業36傢,億元以上企業4傢。主導行業有低壓電器、五金工具、精細化工、服裝針織、自行車及配件、儀器儀表等六大係列,其中以低壓電器和精細化工為主,具有一定的國際市場知名度。同時,建立了工業功能區暨浙江省電器工具工業專業區,規劃面積5平方公裏,目前已完成投入上億元,入區企業近百傢,體現出較大的活力。農業産業化發展初具規模,已形成了以柑桔、畜牧、茶葉、蠶桑、水産為主的農業産業,農業生産條件和農村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也在不斷推進,西入城口的綜合改造,過境公路的啓動建設,東西兩湖的綜合整治,使得城鎮功能不斷完善。一個更廣寬的發展舞臺,更優美的人居環境呈現在了人們面前,也給梅城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更大的原動力。
我們相信,再過若幹年,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將是一個更加富裕、文明、和諧的新梅城。竭誠歡迎各地各界朋友來梅城觀光、考察、投資。 |
|
- : Meicheng Town
|
|
梅城 |
|
|
|
顧傢村 | 葛傢村 | 西湖村 | 中山村 | 東湖社區 | 漁業村 | 梅花社區 | 嚴陵社區 | 寶華洲社區 | 總府社區 | 洋尾社區 | 竜山村 | 庵口村 | 千鶴村 | 聯紅村 | 新勝村 | 肖塘村 | 碧溪塢村 | 望城村 | 黃粟坪村 | 十裏埠村 | 大石塢村 | 五馬洲村 | 桐溪村 | 王山頂村 | 洋尾村 | 雙蔡村 | 外方村 | 裏童村 | 洋程村 | 荷畈橋村 | 高樓下村 | 東湖村 | 黃慄坪村 | 伊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