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彝良縣位于云南省東北部,與貴州省為鄰。總面積2884平方千米。總人口54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角奎鎮。郵編:657600。代碼:530628。區號:0870。拼音:Yiliang xian。 |
|
昭通地區轄縣,位于云南省東北部,人口46.5萬,面積2804平方公裏,轄3鎮15鄉,縣府駐角奎鎮。 |
|
昭油公路過境。年均溫17攝氏度,年均降水量960.7毫米,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有豹、猴、方竹、銀杏、紅杉等。礦産豐富,有銅、煤、鐵、鋁土、大理石等。 |
|
有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羅炳輝將軍故居,著名人物有羅炳輝、徐洪剛。 |
|
工業的主導産業有機械、化工、冶金、汽車、食品、農業主産玉米、小麥、水稻、薯類,特産有野生天麻酒、高級盒裝天麻等。有10所中學。 |
|
昭通地區轄縣,位于云南省東北部的雲、貴、川三省結合部的烏蒙山區,位於東經103°51′一104°45′、北緯27°16′一27°57′之間。東鄰鎮雄、威信縣,南接貴州威寧、赫章縣,西靠昭陽區、大關縣,北與????津縣、四川筠連縣毗鄰。縣人民政府駐地角奎鎮,海撥800米,距昭通市71公裏,距昆明443公裏,距貴陽537公裏,距重慶586公裏,距成都603公裏。
2005年末,全縣總人口134844戶547259人。其中:農業人口518213人,占總人口的95%;非農業人口 29046人,占總人口的5%。境內居住着漢、苗、彝等17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口74551人,占總人口的14%。面積2804平方公裏,轄3鎮15鄉。 |
|
夏商,屬梁州、雍州之域。西周,屬屈流大雄甸(今鎮雄)地。秦屬夜郎國地。漢晉,屬朱提郡縣地。唐,置西安縣,屬協州。宋稱易娘部,屬敘州(今宜賓)羈縻地。元,置益良州,隸芒部路。明洪武年間改隸四川布政司,後廢益良州入鎮雄府;正德年間置白水江簸酬長宮司;嘉靖初置歸化長官司,隸鎮雄府;清雍正初改隸雲南,置彝良州同,治今奎陽鎮,隸鎮雄州; 乾隆年間另設昭通府知事分防牛街;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廢州同置縣,仍隸鎮雄州。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從鎮雄劃出17甲,計343村,分置彝良縣,治所遷至角奎。民國十一年(1922年)起,隸屬昭通。1950年4月彝良解放,建縣人民政府。
據《彝良縣地志資料調查表》:“彝良在昔為烏蒙部所領之易良蠻部地,易亦作益。元置芒部路軍民總管府,領益良州,即其地也。命名‘彝良’,蓋取良善之意耳。”1913年置縣。
2000年,彝良縣轄3個鎮、15個鄉:角奎鎮、牛街鎮、洛澤河鎮、新場鄉、毛坪鄉、竜街苗族彝族鄉、奎香苗族彝族鄉、樹林彝族苗族鄉、發達鄉、蕎山鄉、海子鄉、鐘鳴鄉、兩河鄉、竜安鄉、小草壩鄉、竜海鄉、柳溪苗族鄉、洛旺苗族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477811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角奎鎮 47410 洛澤河鎮 10646 牛街鎮 35076 新場鄉 18554 毛坪鄉 47918 竜街苗族鄉 38491 奎香苗族彝族鄉 39754 樹林彝族苗族鄉 19081 海子鄉 26078 發達鄉 24091 蕎山鄉 36351 竜安鄉 21144 鐘鳴鄉 16450 兩河鄉 18716 小草壩鄉 20239 竜海鄉 17698 柳溪苗族鄉 16685 洛旺苗族鄉 23429
2001年,全縣轄3個鎮、10個鄉、5個民族鄉:角奎鎮、洛澤鎮、牛街鎮、新場鄉、毛坪鄉、發達鄉、蕎山鄉、海子鄉、竜安鄉、兩河鄉、鐘鳴鄉、小草壩鄉、竜海鄉、竜街苗族彝族鄉、奎香苗族彝族鄉、樹林彝族苗族鄉、柳溪苗族鄉、洛旺苗族鄉。
2006年,撤銷毛坪鄉,其所轄發界村委會劃歸角奎鎮管轄,所轄毛坪、簸以、獻雞、筍葉、太平、竜潭、大寨、虎丘、嶺東、雄塊10個村委會劃歸洛澤河鎮管轄,鎮政府駐原毛坪鄉大寨;撤銷新場鄉和發達鄉,其行政區域並入角奎鎮,行政區劃調整後的角奎角鎮管轄原角奎鎮、新場鄉、發達鄉管轄的行政區域範圍和原毛坪鄉發界村委會,鎮政府駐地不變。 |
|
昭油公路過境。年均溫17攝氏度,年均降水量960.7毫米,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有豹、猴、方竹、銀杏、紅杉等。礦産豐富,有銅、煤、鐵、鋁土、大理石等。地形地貌。全縣地形東西窄,南北寬,自南嚮北傾斜,大部分地區被河流切割成侵蝕山地,最高海撥2780米,最低520米,分為河𠔌、二半山、高山區三種地貌類型。境內有洛澤河、白水江和田黃河三大流域,其中洛澤河、白水江兩大河流均屬長江上遊水係,過境長度分別為75.6公裏和27公裏。
氣候特徵。全縣氣候差異大,垂直差異明顯,總的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但從河𠔌到高山區可細分為: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4個氣候類型,西南部高溫少雨,日照較多;東北部多雨潮濕,日照較少。年平均氣溫13.4℃(縣城17℃),降雨量774.6毫米;相對濕度72%;日照1320.3小時。 |
|
具有獨特的紅色、生態、文化旅遊資源,是羅炳輝將軍和時代英雄徐洪剛的故鄉,是紅軍長徵經過的地方。境內有小草壩原始森林、海子坪萬畝竹林等自然風光。小草壩省級風景名勝區,面積達108平方公裏,有各類野生動物1200餘種;海子坪竹海旅遊景區面積達40多平方公裏。牛街古鎮歷史悠久,民族民間文化底藴深厚。
在旅遊資源類型組合中,生物景觀類72處,占24.57%;水域風光類15處,占5.13%;地文景觀類33處,占11.26%;歷史遺跡類38處,占12.97%;民族風情類34處,占11.60%;古建築類17處,占5.80%;天象景觀類6處,占17.41%;城鄉風光類20處,占6.83%;商品購物類51處,占17.40%;休閑求知健身類7處,占2.39%。在《中國旅遊資源普查規範》所列的旅遊資源基本類型74種中,我縣就有59種,占79.73%。
縣的旅遊資源類型組合較為有序。彝良歷史文化輝煌燦爛,凝聚古今,尤以紅二、六軍團在此醖釀、展開了長徵途中著名的“烏蒙迴旋戰”,現代英雄輩出,享譽神州,因而愛國主義、英雄主義革命紀念地紅色旅遊主特徵極為突出,形成了彝良旅遊的一大特色;小草壩風景名勝區以形態各異的瀑布群與茂密的森林植被相互輝映,森林瀑布經管的主體特徵十分明顯,構成了彝良旅遊一絶;伫立於白水江畔的千年古鎮——牛街,又以奇特的地理位置和古老的民居民俗文化形成了江南水鄉的韻味;江南園林式的隴氏莊園、雨竜山廣阔的大草原、險峻多姿的洛澤河大峽𠔌,配以美麗、善良、勤勞的苗、彝民族,構成了一幅無比愜意的畫捲,民族風情的風格較為突出。 |
|
彝良轄角奎、牛街、洛澤河3個鎮和海子鄉、蕎山鄉、竜安鄉、兩河鄉、鐘鳴鄉、小草壩鄉、竜海鄉、柳溪苗族鄉、洛旺苗族鄉、竜街苗族彝族鄉、奎香苗族彝族鄉、樹林彝族苗族鄉12個鄉,下設137個村(居)委會,2939個村(居)民小組。 |
|
- n.: Yiliang County
|
|
彝良 |
|
|
|
彝良縣中醫院 | 彝良縣保健院 | 彝良縣實驗中學 | 彝良縣第三中學 | 彝良縣第一中學 | 彝良縣人民醫院 | 彝良縣衛生防疫站 | 雲南省彝良縣衛生防疫站 | |
|
|
小草壩鄉 | 樹林鄉 | 兩河鄉 | 海子鄉 | 角奎鎮 | 洛澤河鎮 | 蕎山鄉 | 鐘鳴鄉 | 竜海鄉 | 毛坪鄉 | 奎香鄉 | 發達鄉 | 洛旺鄉 | 牛街鎮 | 新場鄉 | 竜街鄉 | 柳溪鄉 | 竜安鄉 | 奎香苗族彝族鄉 | 柳溪苗族鄉 | 竜街苗族彝族鄉 | 樹林彝族苗族鄉 | 洛旺苗族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