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竜縣 : 遵化市 : 安圖縣 : 臨沭縣 : 嵐臯縣 : 洛南縣 : 大英縣 : 雲竜縣 : 江山市 : 天祝藏族自治縣 : 江津區 [顯示全部] : 中國 >浙江 >嘉興 >桐鄉市 > 石門鎮
顯示地圖
目錄
浙江省桐鄉市石門鎮
  石門鎮位於浙江桐鄉市中部,東距梧桐鎮10公裏。總面積43.26平方公裏,其中鎮區面積2平方公裏。鎮地處京杭運河畔,交通便利,明清時工商業興盛,尤以蠶桑貿易、榨油業著稱。
  石門為浙北古鎮,春秋時吳越相爭,“置石門為吳越限”(清光緒《石門縣志》捲一),故名石門。唐設石門驛。南宋時於石門驛中設行幄,為皇帝往來之行宮。又設酒務、稅務。元置巡檢司,明設課稅局,成為運河上軍事要地和交通重鎮。明宣德五年(1430)桐鄉建縣後,鎮以寺弄為界,東稱石灣,屬桐鄉縣,西稱石門,隸崇德縣。清康熙時(1662~1722),改崇德縣為石門縣,石門鎮改稱玉溪鎮。民國3年(1914),石門縣復稱崇德縣,玉溪鎮復名石門鎮。民國時期,石灣、石門仍分隸桐鄉、崇德兩縣。1950年5月,石門、石灣合為一鎮,稱石門鎮,屬崇德縣。1958年10月,隸於石門公社。1959年6月,又為桐鄉縣直屬鎮(桐鄉、崇德兩縣於1958年11月合併)。1987年2月,並石門鄉入石門鎮,實行鎮管村體製。1998年10月,撤銷安興鄉建製,並入石門鎮
  石門湖羊交易市場始建於1992年9月,占地18畝,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營業用房60餘間。市場設有管委會、檢疫辦公室等機構,倉庫、宿舍等服務設施齊全。1998年,交易肉羊16萬頭,羊皮20萬張,交易額7200萬元,湖羊遠銷上海、江蘇、廣東、福州、溫州、新疆等省市,進場交易客商來自新疆、上海、江蘇、山東及省內各地,具有較大的知名度,成為杭嘉湖及江浙交界地區最大的商品湖羊交易市場。
  石門鎮以市場為導嚮,以“一優、二高”農業為目標,以效益農業為核心,積極推廣“名、特、優”農産品,一批新興的種、養業得到較快發展,逐步形成了陸傢莊村的養豬,天星村的桂花,石門、民聯村的葡萄,民聯村的樹苗,餘墩村的“五秧”,四星片的菊花等一批高産、優質、高效農産品基地,“一村一品”,成為石門鎮農業的顯著特色。農業竜頭企業應運而生,桐鄉新星杭白菊製品有限公司被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市級農業竜頭企業,成為目前國內最大杭白菊加工出口企業。迄今,全鎮已建立糧食、蠶桑、杭白菊、湖羊、葡萄、生豬、樹苗、蔬菜、桂花、水産等10個農産品基地。
  石門鎮是桐鄉市西北部的中心城鎮、農副産品的集散中心,輻射面涉及毗鄰的各個鄉鎮及湖州郊區等地,集市貿易十分活躍,先後闢有湖羊、木材、小商品、蔬菜副食品等專業市場。城鎮建設以運河航運改造工程為契機,進入加快建設與發展階段。石門大橋、新南高橋、新東高橋相繼建成,一個以中心路為軸心,以中興路南段綜合區,中興路中段商貿旅遊區、中興路北段經濟區開發建設為重點的城建格局已全面展開。一軸(中興路為主軸)二區(運河南北兩岸兩個居住小區)三片(城鎮東北、東南、西部三大工業倉儲集中區)的城鎮總體佈局初步形成。
  石門鎮年産杭白菊700餘噸。建國前,石門鎮杭白菊已直銷粵、港、澳及東南亞。現在,逐漸註重對杭白菊的深加工,新星杭白菊製品有限公司和石門食品飲料廠,年加工2500多噸杭白菊,進一步提高了出口市場的占有率。
  該鎮為現代著名漫畫傢、文學家豐子愷故鄉,其故居緣緣堂1985年重建落成,豐子愷漫畫館1998年開館。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傢張琴秋誕生於此。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羅傢角遺址位於鎮區東北部2公裏,現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No. 2
  石門鎮 鎮政府駐子愷東路26號。面積63.25平方千米,人口5.34萬人(2005年)。郵編:314512。轄3個社區、18個行政村:西市、東市、南市;葉新、同星、顔井橋、白馬塘、石門、墅豐、民豐、民聯、殷傢漾、陸傢莊、春麗橋、周墅塘、郜墩、東池、安全、羔羊、二大埭、崇安。
  
  2000年,石門鎮轄葉新、同星、顔井橋、白馬塘、石門、墅豐、民豐、民聯、殷傢漾、陸傢莊、春麗橋、周墅塘12個村委會。2000年,羔羊鄉轄郜墩、東池、安全、羔羊、二大埭、崇安6個村委會。
  2001年,撤銷羔羊鄉建製,並入石門鎮石門鎮轄18村、5居,駐鎮前路。
  2003年10月8日,桐民[2003]108號批復:同意石門鎮撤銷治安街、中市街、西市街、東市街、南市街5個居民委員會,建立東市、西市、南市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東市社區:南至運河,西至中興路,北與民聯村接壤,東與石門村、白馬塘村接壤。西市社區:東至中興路、運河,西、南與葉新村接壤,北與民聯村、石門村接壤。南市社區:北、西至運河,南與同星村接壤,東與顔井橋村接壤。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
  石門鎮位於桐鄉中部,北與河山、湖州相鄰,南與洲泉、同福相連,京杭大運河貫穿全鎮,距320國道僅10公裏,是一個以傳統農業種田養蠶為主的農業鎮。全鎮總人口50511人,轄區農村地勢平坦,盛産杭白菊、蠶繭、湖羊、葡萄、樹苗、煙葉。
  石門鎮古稱石門灣,是桐鄉市五大鎮之一。目前石門鎮把握農業標準田建設和中心城鎮建設為契機,加大對農業産業化的發展和歷史文化的旅遊開發,形成以菊海、四大農業園區和國傢級農業科技示範園區二個工業區和八個旅遊景點為主的中心城鎮建設。
  一、菊海。菊海位於桐石公路西側,距桐鄉7公裏,現有面積500多畝,以種植小陽菊為主,觀賞為副的全國最大的杭白菊生産示範基地。
  二、二個工業區。以石門鎮工業區和羔羊工業區為主,加快石門鎮工業建設。
  三、四大農業園區和國傢級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石門鎮建立四大農業園區,為:白馬塘千畝農業園區、殷傢漾千畝梨園、東池彩色繭生産基地及周士塘外商農業園區。並在白馬塘還建立了農業科技示範園區,以種植無公害型、優質型蔬菜、水果為主的農業示範區。
  四、八大旅遊景點。石門鎮自然、人文、歷史景點之多,景點之集中,景點之多樣性,在桐鄉市各鄉鎮中絶無僅有。主要旅遊資源有:
  1、歷史文化。
  (1)、羅傢角遺址:1956年發現,1961年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面積12萬平萬米,為新石器時代遺址,與河姆渡、良諸文化同屬一期,共有4個文化堆積層,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2)、吳越界:為古吳越疆界。壘石弄:遺址在今磊石弄,據志載,春秋戰國時期越王在此壘石為門,作為吳越兩國界限,石墻上有麗瞧、難蝶女墻等建築物。清時列為“桐鄉八景”之一(石門故壘)。
  (3)、接待寺與行幢殿:唐始置驛東石門鎮設石門驛,後改為行幌殿,作為皇傢駐胖之所。紹興申期,慧焚和尚在行幢殿旁建造接待寺,內建頭三門、哼吟二門、戲臺、大佛殿,房建客房會客廳。東園與西園:據清光緒《桐鄉縣志》記載,東西張氏園在石門鎮,東園為施州刺史張子修所築,有仿壯蘭亭麯水之勝。西園為迪功郎張汝昌所築,兩人結社共相娛樂。
  (4)、營盤頭:即清乾隆南巡大營。乾隆十六年至四十九年間(1751-1784)六次南巡,在石門鎮駐地,建築非常壯觀。營內建有行營、御書房、軍機房、起居宮,係乾隆休息之所。
  2、自然景觀。
  (1)、石門灣:千裏古運河上第一灣,清朝康熙、乾隆兩帝在巡視江南村時,多次在此登陸。
  (2)、桂花村:位於同星村姚傢壕,擁有多棵百年以上樹齡桂花樹,其規模和栽桂歷史聞名江南,在全國也屬罕見。
  3、人文題材。
  (1)、豐子皚故居緣緣堂和漫畫館。
  (2)、張琴秋故居。
  4、民間文藝。如舞竜燈、迎臺閣、拜香凳、踏高饒、提香及肉心燈、搖蕩湖船和迎花燈等。
英文解釋
  1. :  Danmen Town
  2. n.:  Shimen Zhen
近義詞
石門
包含詞
南石門鎮臨沭縣石門鎮石門中村區號
桐鄉市石門鎮玉溪大酒店盧竜縣石門鎮京石旅店飯店
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天祝藏族自治縣支公司石門鎮營銷服務部
分類詳情
崇安村二大埭村羔羊村安全村東池村
郜墩村周墅塘村春麗橋村陸傢莊村殷傢漾村
民聯村民豐村墅豐村石門村白馬塘村
顔井橋村同星村葉新村南市社區東市社區
西市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