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雲南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 勐臘縣
顯示地圖
目錄
縣情概況
  勐臘縣,位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東南部,總面積7056平方千米。總人口20萬人(2004年)。東、南被老撾半包,西南隅與緬甸隔瀾滄江相望,西北緊靠自治州首府景洪市,北面則與普洱市的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相鄰。
  縣人民政府駐勐臘鎮,郵編:666300。代碼:532823。區號:0691。拼音:Mengla xian。
  勐臘縣地處雲南省最南端,位於北緯21°09′-22°23′,東經101°05′-101°50′之間,由於地處北回歸綫以南,屬北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熱量豐富,夏無酷熱,鼕無嚴寒,降水充沛,旱雨兩季分明。全縣年平均溫度在21°C,年降雨量1700毫米以上,年積溫在7500°C 以上,海拔高度在480-2023米之間。東部和南部與老撾接壤,西邊與緬甸隔江相望,西北與景洪市相接,北面與思茅地區江城縣毗鄰。國境綫長達740.8公裏(中老段677.8公裏,中緬段63公裏)。縣城距省城昆明868公裏,距州府景洪172公裏。
自然地理
  勐臘縣位於瀾滄江大斷裂以東,無量山南端之尾稍,整個地勢東北部高,西南部和南部低。由於受構造作用控製,形成較多南北走嚮的山嶺和盆地,形成北部中山山原,坡狀起伏,中部岩溶景觀奇麗多姿,南部寬𠔌盆地開闊。
  勐臘縣地層多樣,成土母質復雜,壩區以近代河流衝積,洪積、砂泥土為主,山區主要是中生界侏羅係和百堊係的三迭紀紫紅色砂頁岩,部分千枚岩及二迭紀灰岩母質發育的紅壤。由於地處亞熱帶,氣溫、濕度、雨量充沛,植物生長旺盛,土壤腐殖質大量積纍,土壤風化深厚,根據海拔高度劃分,海拔在800米以下的屬磚紅壤地區,表土含有機質3-4%,海拔800-1500米屬赤紅壤地區。表土層含有機質4-7%,海拔在1500-2000米的屬紅壤地區,表土層含有機質7-10%。由於夏秋季節雨水較多,山區土壤受雨水的強裂衝刷和淋漓,可溶性????基大量流失,土壤呈強酸性反應,PH4-5.5,水把坡地土壤中的可溶性????帶到壩區,形成衝積性水稻土,呈微酸性到中性反應,PH6-7。各種土壤的理化性狀及土壤性能原始森林植被下的砂頁岩紅色磚紅壤,PH5.21,有機質4.62%,全N20.20%,全P0.07%,全K1.32%。蔬林植被下的砂頁岩紅色磚紅壤,PH5.5,有機質2.89%,全N0.17%,全P0.13%,全K0.9%。草本植被下的砂頁岩紅色磚紅壤,PH6.26,有機質2.76%,全N0.17%,全P0.12%,全K0.97%。
  勐臘屬浸蝕山地,係橫斷山縱𠔌南段,無量山南延尾梢。地勢北高南低,由東北嚮西南呈梯狀下降。平均海拔1000米。全縣土地面積7093平方公裏,山地占95.6%,山間盆地(壩子)占4.4%,年平均氣溫21°C,年均降雨量1540毫米,鼕無嚴寒,夏無酷暑。勐臘縣轄5鎮8鄉,70個行政村,544個自然村。全縣總人口近18萬人。勐臘縣1927年建縣,時稱鎮越縣,後易名為勐臘縣。勐臘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文化。從勐伴和大樹腳出土的文物證明,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裏已有人類居住;傣族人民在這裏生活至少有近千年的歷史。這裏是孔雀公主的故鄉,是抗清名將要定國長眠的地方,是蜚聲中外的熱帶植物園所在地,是"名重天下"的普洱茶的原産地,是珍稀動植薈萃棲息的場所。這裏有國傢級自然保護區170萬畝,縣級保護區32萬畝。保護區內已查明植物4000餘種,被列為國傢重點保護植物43種。
行政區劃
  勐臘縣轄7個鎮、3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勐臘鎮、勐捧鎮、勐滿鎮、勐侖鎮、尚勇鎮、勐伴鎮、關纍鎮、易武鄉、象明彝族鄉、瑤區瑤族鄉;勐臘農場、勐棒農場、勐滿農場、勐醒農場。
歷史沿革
  “勐臘”係傣語,“勐”意為平壩或地區,“臘”意為“茶”,“茶水”即“獻茶水之地”。傳說釋迦牟尼巡遊到此時,人們獻很多茶水,喝不完的倒在河裏,此河名“南臘”,即“茶水河”,“勐臘”因以得名。
    勐臘在西漢時屬益州郡哀牢地。東漢屬永昌郡鳩僚地。隋朝屬濮部。唐南詔時屬銀生節度。宋代屬景隴王國。宋淳熙七年(1180年),歸屬傣族首領帕雅真。元代屬徹裏路軍民總管府。明清屬車裏宣慰使司。明隆慶四年(1570年),車裏宣慰司將其轄區劃分為十二版納,勐臘縣境內勐臘、勐伴為一版納,勐捧、勐潤、勐滿為一版納,整董、倚邦、易武為一版納。清雍正七年(1729)置勐臘土把總。1913年屬普思沿邊行政總局第五區(勐臘),第六區(易武)行政分局。1927年第五區改置鎮越縣,第六區改置象明縣。1929年象明縣並入鎮越縣,屬普洱道。1949年11月6日解放,成立鎮越縣人民政府,隸屬寧洱專區。1953年撤銷鎮越縣,置版納易武、版納勐臘、版納勐捧和易武瑤族自治區,屬西雙版納自治區(州)。1957年並為易武、勐臘兩個縣級版納(一說為:1954年設版納勐臘,1957年7月改勐臘縣)。1958年並為易武縣,1959年改名勐臘縣。(一說為:1959年撤銷易武縣,並入勐臘縣)。
  
    1997年全縣轄7鎮、6鄉:
    ……(此處缺部分資料)
    易武鄉 面積283平方千米,人口0.5萬。轄易武、易田、納麽田、曼落、麻熙5個行政村。
    象明彝族鄉 面積1066平方千米,人口0.8萬。轄倚邦、曼拱、曼林、曼莊、新發、安樂、竜𠔌、大河邊8個行政村。
    瑤區瑤族鄉 面積483平方千米,人口0.6萬。轄砂仁、納卓、新山、黃連山4個行政村。
    勐臘鄉 面積687平方千米,人口1.3萬。轄曼莊、曼納傘、曼代、曼那、曼旦、南亮、蚌、景飄8個行政村。
    勐潤哈尼族鄉 面積178平方千米,人口0.7萬。轄勐潤、曼回莊、曼賀南、曼會尖4個行政村。
  2000年,勐臘縣轄7個鎮、6個鄉:勐臘鎮、勐侖鎮、勐伴鎮、關纍鎮、勐捧鎮、磨憨鎮、勐滿鎮、曼臘彝族瑤族鄉、易武鄉、象明彝族鄉、瑤區瑤族鄉、勐臘鄉、勐潤哈尼族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35657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勐臘鎮 27875 勐捧鎮 40684 勐滿鎮 20863 勐侖鎮 22178 磨憨鎮 20293 勐伴鎮 10044 關纍鎮 22824 勐臘鄉 22772 勐潤鄉 12296 易武鄉 7223 曼臘鄉 8702 象明鄉 11997 瑤區鄉 7906。
  2001年,全縣轄7個鎮、2個鄉、4個民族鄉:勐臘鎮、勐侖鎮、勐滿鎮、勐伴鎮、勐捧鎮、磨憨鎮、關纍鎮、易武鄉、勐臘鄉、象明彝族鄉、勐潤哈尼族鄉、瑤區瑤族鄉、曼臘彝族瑤族鄉。
  
    2002年3月22日,省政府(雲政復14號)批準:撤銷勐臘縣勐臘鄉、勐臘鎮,設立勐臘鎮,鎮政府駐原勐臘鄉政府駐地曼列村,將原勐臘鄉景飄村委會毛草山、桃子箐、納秀3個村民小組劃歸勐伴鎮會落村委會管轄。
  2004年,勐臘縣撤銷曼臘彝族瑤族鄉、勐潤哈尼族鄉,原曼臘彝族瑤族鄉管轄的行政區域劃歸易武鄉管轄,原勐潤哈尼族鄉管轄的行政區域劃歸勐捧鎮管轄。
旅遊景點
  勐臘望天樹
  望天樹是西雙版納州特有的樹種之一,僅分佈在州內勐臘縣的補蛙、景飄等地。望天樹屬竜腦香科,常緑高大喬木。因它長得挺拔筆直,高達七八十米,如利劍般直刺藍天,有“林中巨人”、“林中美王子譽。
  勐臘補蛙望天樹景區,坐落在勐臘縣城東北方補蛙國傢自然保護區內,占地面積20公傾。距縣城約十多公裏,現已有六公裏鋪設成柏油路面。景區內建有旅館、空中走廊,既可遊玩,也可住宿。交通及景區基礎設施正在逐漸完善之中。如果你到望天樹景區遊玩,首先一定要去“空中走廊”體驗一下那種令人既驚又險的感覺。這走廊長2.5公裏,高20米,是用粗大的鐵索在高大的望天樹之間連接建成,充分體現了當地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接着您可在熱帶雨林中的望天樹景區盡情觀賞自然界的種種奇觀。漫步林間,清澈的溪水叮咚作響,樹上鳥兒歡歌相迎,林層中間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蕨類植物,特別是殘酷的絞殺現象令您目不暇接,如果你運氣好的話,還能親手摘到三椏果、橄欖等野果一飽口福呢勐臘的望天樹景區,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着衆多遊客。絶對是你理想的消閑避暑勝地。
  磨憨邊境貿易區
  磨憨邊境貿易區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地處雲南省與中南半島的樞紐部位,與老撾磨丁口岸接壤,距西雙版納州府景洪190多公裏(昆曼公路走綫),距雲南省省會昆明700多公裏。從磨憨出境後,到老撾南塔省省會62公裏,到老撾古都-琅勃拉邦285公裏,到老撾首都萬象680公裏;經老撾嚮東可進入越南,嚮南可到達柬埔寨、馬來西亞,嚮西可到泰國、緬甸。經老撾會曬到泰國國傢級口岸清孔228.3公裏(昆曼公路走嚮),到泰國首都曼𠔌約1000公裏,區位優勢十分顯,是我國通往老撾唯一的國傢級陸路口岸及通嚮東南亞最便捷的陸路通道,也是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主體通道之一和建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最佳結合部。
  1992年3月3日磨憨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傢一類口岸,993年12月22日正式開通,1994年8月嚮第三國人員開放。為依托國際大通道建設,充分發揮其區位優勢,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強與東南亞國傢的經貿往來,2000年6月23日省委、省政府在姐告現場辦公會上將磨憨確定為全省"一特三區"之一,實行特殊的管理方式和特殊的優惠政策進行佈局建設,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西雙版納州對外開放的重視和支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在勐臘縣及有關部門關心、支持下,貿易區工委和管委於2001年5月22日正式挂牌成立,成為雲南省擴大對外開放的試驗示範區之一。同時設立了中共西雙版納州磨憨邊境貿易區工作委員會和磨憨邊境貿易區管理委員會,負責領導和管理區內的政治、經濟和社會事務。
  磨憨邊境貿易區的發展面臨着國傢實施西部大開發、國際大通道建設、瀾滄江-湄公河區域合作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等重要歷史機遇,如何搶抓機遇,發揮優勢,乘勢發展,走出有特色、有優勢、有效益的發展之路,必須科學地確立符合貿易區的發展框架。貿易區工、管委認真實施省委、省政府"一特三區"的建設目標和州委、州政府"開放活州"戰略,以"三個有利於"為標準,充分預見國際大通道建設的綜合長遠效益和輻射功能,走可持續發展和與國際口岸接軌的路子,以構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為前提,積極探索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路子和經驗,按照建設生態化、民族化、現代化、國際化口岸城市的要求,用全新的思路,全新的觀念,高起點、高標準地製定了《設立磨憨邊境貿易區總體方案》。
民族風情
  茶馬古道,又稱????茶道,茶馬古道始於思茅,翻越崇山峻嶺,穿過茫茫原始森林,涉江過河,止於昆明,歷史上稱之為古代南亞“走絲綢之路”,是當時滇西南與內地聯繫最重要、最大的商道之一。古道石板上硌下和馬蹄印深餘,至今仍清晰可見。聞名邇的雲南貢品“普洱茶”就是由這條商道人背馬馱運出去的。內地先進文化、生産技術和商品,如布匹、手工藝品、紡織技術等,也源源不斷地通過古驛道傳到四面八方。商道的繁榮,是噶灑一帶在百年前就經濟發達,文明進步,成為雲南最大的草皮街。茶馬古道真實記載了哀牢人的百年滄桑。
近義詞
勐臘
相關詞
福建安溪縣行政區劃地名地理雲南省行政村鄉鎮
包含詞
勐臘縣第一中學勐臘縣人民醫院勐臘縣衛生防疫站
勐臘縣人民政府賓館勐臘縣商業總公司南亞賓館勐臘縣四川孝感飯店
勐臘縣恆宇摩托車銷售有限公司
分類詳情
張開勐臘鎮張開勐捧鎮張開勐滿鎮張開勐侖鎮張開勐伴鎮
張開關纍鎮張開象明彝族鄉張開瑤區瑤族鄉張開勐臘農場張開勐棒農場
張開勐滿農場張開勐醒農場張開磨憨鎮張開象明鄉張開易武鄉
張開瑤區鄉尚勇鎮
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