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名 : 地理學教育 : 瀘州 : 奉節縣 : 青竜滿族自治縣 : 蕭縣 : 大餘縣 : 彭山縣 : 簡陽市 : 建水縣 : 安寧市 : 德江縣 [顯示全部] : 中國 >雲南 >玉溪 >華寧縣 > 青竜鎮
顯示地圖
目錄
雲南省玉溪市華寧縣青竜鎮
  青竜鎮地處滇中南部,華寧縣北部,位於東經102°53′9″至103°6′42″、北緯24°19′02″至24°34′12″。鎮政府駐地距昆明市93公裏、玉溪市85公裏、縣城37公裏。東至南盤江,連彌勒縣、宜良縣,南與本縣寧州鎮接壤,西至撫仙湖,與江川縣一衣帶水,北與澄江縣海口河隔水相望。轄區面積433.15平方公裏,轄21個村委會,227個村民小組,244個自然村。耕地總面積56631畝,其中:田12008畝、水澆地19489畝。總人口52485人,其中:農業人口50758人,占總人口的96.7%。
  一、自然
  青竜鎮東西寬22.88公裏,南北長28.06公裏,海拔最高點磨豆山2663.1米,最底點糯節河與南盤江交匯點1166米,相對高差1497.1米。青竜河𠔌南北狹長,由分水嶺至革勒,形成青竜“V”地形。境內山脈主要有象山、過梁子山等18支山脈。境內河流屬珠江水係,轄撫仙湖水域面積19.2平方公裏,湖岸綫15.7公裏,主要有青竜河、海口河、糯節河三大河流,珍珠泉、黎花山溫泉等數十個潭泉,
  青竜鎮屬中亞熱帶低緯高原季風氣候,由於地貌類型復雜,垂直高差大,形成了多種類型的生態物候區,具有“鼕暖夏涼,鼕春幹旱,夏秋多雨,雨熱同季,幹濕分明,地區差異明顯”的特點。年均氣溫15.2℃,年降雨量921.1毫升,無霜期255天,年日照2025小時。
  青竜鎮境內山地屬中綫切割中山類型,壩子盆地分屬岩溶陷落河𠔌衝積壩和峰脊窪地衝積類型。因氣候、生物、地質、地形相互作用,土壤類型多種多樣。有黃紅壤、紅壤、棕紅壤、紫紅土、水稻土五個土類;按全國土地評級標準,全鎮土地生産力共分八級。紅壤在境內分佈最廣,是最主要的土地資源。
  二、礦産資源及分佈
  境內礦産資源豐富,現已發現磷、褐鐵礦、硫鐵礦、銅、鉛鋅、石灰石、石膏、石英砂8個礦種,以磷礦儲量最為豐富,預儲量96576.83萬噸,開採價值大。磷礦主要分佈在大黃草嶺、小黃草嶺、秧草塘、福祿德及黃翠山等地,已探明儲量3處:大黃草嶺365萬噸、小黃草嶺274萬噸、秧草塘至福祿德427萬噸,共計1066萬噸,P2 O5含量均大於或等於27%。石英砂主要分佈在老得坎一帶,已探明儲量167萬噸,SIO2含量大於或等於97%。銅礦主要分佈在超保、子彈山一帶,儲量不清。硫鐵礦主要分佈在嚕租、大母公竜一帶,為砂岩銅産出,已探明儲量3萬噸。鉛、鋅主要分佈在白沙溝、銀廠、鳳陽村一帶,儲量不清。硫鐵礦主要分佈在水井灣、起則、馬鞍山一帶。其中:水井灣地質儲量為66萬噸,起則、馬鞍山未做地質工作,儲量不清。石灰石主要分佈在拖別、福祿德一帶,已探明地質儲量430萬噸。石膏主要分佈在住姑鬥一帶,已探明地質儲量11萬噸。
  三、經濟
  2005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GDP)25825萬元,其中:第一産業16425萬元,第二産業3450萬元,第三産業5950萬元,人均國內生産總值4892元。一二三産業比重為63.6∶13.4∶23.0。實現農業總産值22866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2126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68元。完成農村集體固定資産投資3417萬元,實現本級財政收入1157.79萬元。收購煙葉890.6萬公斤,收購金額10422.04萬元,中上等煙比例97%,均價11.70元。糧食總産2149.26萬公斤,比上年增加12.93萬公斤。
  四、基礎設施
  1、水利
  青竜鎮水資源總量大,流經青竜鎮的南盤江、海口河多年平均水資源量24.06億立方米。青竜河南起分水嶺界碑,嚮東北流經鬥居、矣馬白、落梅、青竜、海迤、革勒6個村委會,註入南盤江,全長27.8公裏。
  全鎮現有壩塘68座,水庫3個,小水窖17500口,總蓄水量182萬M3,其中:過埂、捨得、範姑得水庫蓄水量分別為20萬M3、65萬M3、28萬M3,小水窖總蓄水量為28萬M3。共建成三面光溝12公裏,小溝400餘件,照顧面積31000畝,水利化程度68.8%。
  2、交通
  青竜鎮地處玉溪市、昆明市、紅河洲交界,自古為華寧縣的北大門,是滇中交通網絡的重要一環,澄華路及環湖路從境內通過,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全鎮現有鄉村公路581公裏,已基本建成鄉村公路網絡。
  3、電力
  全鎮現有110KV、35KV變電站各一座,已完成17個村委會農村電網改造。正在修建的糯租電站、祿豐電站,裝機容量分別為7.5萬KW、2.2萬KW,2008年可建成使用。
  4、集鎮
  青竜集鎮人口6305人,現狀用地41.52公頃。現有南北老街1條,東西街道2條,老農貿街3條,綜合農貿市場2個,已完成集鎮街道硬化、緑化、亮化。另有海鏡、祿豐、糯租三個傳統集市。
雲南省玉溪市華寧縣
  青竜鎮地處滇中南部,華寧縣北部,位於東經102°53′9″至103°6′42″、北緯24°19′02″至24°34′12″。鎮政府駐地距昆明市93公裏、玉溪市85公裏、縣城37公裏。東至南盤江,連彌勒縣、宜良縣,南與本縣寧州鎮接壤,西至撫仙湖,與江川縣一衣帶水,北與澄江縣海口河隔水相望。轄區面積433.15平方公裏,轄21個村委會,227個村民小組,244個自然村。耕地總面積56631畝,其中:田12008畝、水澆地19489畝。總人口52485人,其中:農業人口50758人,占總人口的96.7%。
  一、自然
  青竜鎮東西寬22.88公裏,南北長28.06公裏,海撥最高點磨豆山2663.1米,最底點糯節河與南盤江交匯點1166米,相對高差1497.1米。青竜河𠔌南北狹長,由分水嶺至革勒,形成青竜“V”地形。境內山脈主要有象山、過梁子山等18支山脈。境內河流屬珠江水係,轄撫仙湖水域面積19.2平方公裏,湖岸綫15.7公裏,主要有青竜河、海口河、糯節河三大河流,珍珠泉、黎花山溫泉等數十個潭泉,
  青竜鎮屬中亞熱帶低緯高原季風氣候,由於地貌類型復雜,垂直高差大,形成了多種類型的生態物候區,具有“鼕暖夏涼,鼕春幹旱,夏秋多雨,雨熱同季,幹濕分明,地區差異明顯”的特點。年均氣溫15.2℃,年降雨量921.1毫升,無霜期255天,年日照2025小時。
  青竜鎮境內山地屬中綫切割中山類型,壩子盆地分屬岩溶陷落河𠔌衝積壩和峰脊窪地衝積類型。因氣候、生物、地質、地形相互作用,土壤類型多種多樣。有黃紅壤、紅壤、棕紅壤、紫紅土、水稻土五個土類;按全國土地評級標準,全鎮土地生産力共分八級。紅壤在境內分佈最廣,是最主要的土地資源。
  二、礦産資源及分佈
  境內礦産資源豐富,現已發現磷、褐鐵礦、硫鐵礦、銅、鉛鋅、石灰石、石膏、石英砂8個礦種,以磷礦儲量最為豐富,預儲量96576.83萬噸,開採價值大。磷礦主要分佈在大黃草嶺、小黃草嶺、秧草塘、福祿德及黃翠山等地,已探明儲量3處:大黃草嶺365萬噸、小黃草嶺274萬噸、秧草塘至福祿德427萬噸,共計1066萬噸,P2 O5含量均大於或等於27%。石英砂主要分佈在老得坎一帶,已探明儲量167萬噸,SIO2含量大於或等於97%。銅礦主要分佈在超保、子彈山一帶,儲量不清。硫鐵礦主要分佈在嚕租、大母公竜一帶,為砂岩銅産出,已探明儲量3萬噸。鉛、鋅主要分佈在白沙溝、銀廠、鳳陽村一帶,儲量不清。硫鐵礦主要分佈在水井灣、起則、馬鞍山一帶。其中:水井灣地質儲量為66萬噸,起則、馬鞍山未做地質工作,儲量不清。石灰石主要分佈在拖別、福祿德一帶,已探明地質儲量430萬噸。石膏主要分佈在住姑鬥一帶,已探明地質儲量11萬噸。
  三、經濟
  2005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GDP)25825萬元,其中:第一産業16425萬元,第二産業3450萬元,第三産業5950萬元,人均國內生産總值4892元。一二三産業比重為63.6∶13.4∶23.0。實現農業總産值22866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2126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68元。完成農村集體固定資産投資3417萬元,實現本級財政收入1157.79萬元。收購煙葉890.6萬公斤,收購金額10422.04萬元,中上等煙比例97%,均價11.70元。糧食總産2149.26萬公斤,比上年增加12.93萬公斤。
  四、基礎設施
  1、水利
  青竜鎮水資源總量大,流經青竜鎮的南盤江、海口河多年平均水資源量24.06億立方米。青竜河南起分水嶺界碑,嚮東北流經鬥居、矣馬白、落梅、青竜、海迤、革勒6個村委會,註入南盤江,全長27.8公裏。
  全鎮現有壩塘68座,水庫3個,小水窖17500口,總蓄水量182萬M3,其中:過埂、捨得、範姑得水庫蓄水量分別為20萬M3、65萬M3、28萬M3,小水窖總蓄水量為28萬M3。共建成三面光溝12公裏,小溝400餘件,照顧面積31000畝,水利化程度68.8%。
  2、交通
  青竜鎮地處玉溪市、昆明市、紅河洲交界,自古為華寧縣的北大門,是滇中交通網絡的重要一環,澄華路及環湖路從境內通過,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全鎮現有鄉村公路581公裏,已基本建成鄉村公路網絡。
  3、電力
  全鎮現有110KV、35KV變電站各一座,已完成17個村委會農村電網改造。正在修建的糯租電站、祿豐電站,裝機容量分別為7.5萬KW、2.2萬KW,2008年可建成使用。
  4、集鎮
  青竜集鎮人口6305人,現狀用地41.52公頃。現有南北老街1條,東西街道2條,老農貿街3條,綜合農貿市場2個,已完成集鎮街道硬化、緑化、亮化。另有海鏡、祿豐、糯租三個傳統集市。
  五、今後一段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思路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突出生態農業和新型工業建設兩個重點,努力完成“調整優化産業結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平安和諧青竜”三大任務,大力發展“礦電、烤煙”兩優産業,積極培植“旅遊文化、生態畜牧”兩新産業,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軌道,開創青竜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新局面。
英文解釋
  1. :  Qinglong Town
  2. n.:  Qinglong Zhen
近義詞
青竜集鎮, 青竜, 青竜集
包含詞
青竜鎮守青竜鎮法令青竜鎮殲霸戰
青竜鎮防保所
分類詳情
紅岩村中村村青竜村馬鹿塘村祿豐村
老田村大村村落梅村紫馬竜村矣馬白村
鬥居村城門硐村山歧村矣甫村倒馬坎村
大母公海鏡村海關村革勒村糯租村
海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