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wnship level : Hoodoos County : Enshi City : Ninghe County : Shou County : Taikang County : Biyang County : Mengcheng County : Nanzhang County : Changning City : Mianzhu City : Fushun County : Shilin Yizu Autonomous County : Luoping County : Xuanwei City : Zhenxiong County : Linze County : Fengyang County : Wuchuan City : Pan County : Zunyi County : Dongfang City : Longyang District : Huichuan District : Yongchuan District : Lianyun District : Yicheng District : Shangzhou District [Show all] : China > Yunnan > Qujing > Luliang County > Itabashi Town
Show Map
Contents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
  板桥镇位于陆良县东北部,距县城15公里,距曲靖市45公里。辖区国土面积178.8平方公里,全镇辖17个村委会,有97个自然村,168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总面积10万亩,其中水田5.4万亩,旱地4.6万亩。截止2006年6月,全镇现有总人口90652人,23537户,其中世居回族1451人,系回汉杂居区。
  板桥镇是陆良的北大门,是陆良对外开放和向滇东北交流的窗口,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水利、资源优势。境内曲陆高速公路、326国道及盘江公路穿境而过,白大县乡油路和板旧、板摆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形成四同八达的交通网络。镇内流经南盘江、板桥河等8条河流,有县乡中小型水库11座,总储水量达3620万方,地处陆良上游,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有水泥、墙地板砖、红砖、沙石加工企业数家,建筑建材资源供应充足;其次建有大型焦化加工企业,能源储备充分。
  板桥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在全县的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镇党委、政府紧扣“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主题,“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的核心,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结构升级,重点突出和发挥“粮、烟、桑、畜”四大支柱产业优势,进一步以“稳粮、扩烟、强桑、兴畜”的思路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以左里堡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2005年板桥镇粮食种植面积26500亩,实现产粮3283.7万公斤;烤烟种植5740亩,实现产量755吨,产值892.7万元;桑园面积21000亩,产茧1100吨,实现综合产值2600万元;畜牧产值13908万元。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0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41元。未来几年,板桥镇计划:优质粮种植面积稳定在25000亩,烤烟争取发展到6500亩,蚕桑发展到28000亩,畜牧业建成7个养殖示范小区。其次以蔬菜、优质林果为后续产业重点培育。
  板桥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地域。旧州曾经作为陆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河东、河西曾是南中地区海陆货物集散贸易中心;有着小堡古城和白塔峰合古道的见证;有着月牙江畔金钟潭、盘江九曲十八弯优美动人的传奇故事,厚重的文化底蕴、灿烂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探索和开发价值。
陆良县板桥镇名片-云南省曲靖市
  概况综述。板桥镇地处陆良县东北部,镇政府驻地板桥村,距县城15公里,距曲靖45公里。东连活水乡,南接三岔河镇,西邻方华镇,北与曲靖接壤。国土面积177.88平方公里,辖板桥、石坝、车马堡、马军堡、大桥、长湖、洪武、后所、鱼塘、马军营、白塔、河东堡、河西堡、摆羊、旧州、小堡子、左里堡17个村民委员会,97个自然村,168个村民小组,23937户,90843人,其中回族1451人。海拔1840—2577.4米之间,平均气温13.1℃,有效积温3885.1℃,无霜期250天,平均降水1180毫米。境内三面环山,东有龙海山,北有竹子山,西面有底山丘陵,坝子开阔平坦,北始于响水坝,南至摆羊村委会,是典型的农业生产大镇,现有耕地资源总面积101877亩(田55046.3亩,地46830.7亩)。农业农村经济以“粮、烟、桑、畜”为四大支柱产业,农作物主产水稻、玉米、蚕豆、油菜、小麦等,2006年粮食总产量3333万公斤。经济作物有蔬菜11000亩,总产2800万公斤;烤烟6400亩,总产78万公斤;桑园21650亩,产茧115万公斤;畜牧业日趋兴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02元,财政收入达223.5万元。
  历史沿革。板桥因旧时北涧河(今之板桥河)上架有木板桥一座,故得名“板桥”。板桥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陆良地处滇中“腹里”,开发较早,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便设同劳县,至元朝设陆凉州,为帖木儿王子采邑之地,其府邸设于现在得白塔古城,州治在旧州,故旧州作为陆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持续至清康熙16年,后集市迁石墙寺,至清雍正年间集市迁往板桥村,板桥村逐渐形成陆良东北境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民国初期,战乱频繁,居民部分外迁,此时板桥分河东、河西二乡。1950年1月至10月沿袭民国36年建制为河东、河西二乡,1960年10月划归东区,1951年为板桥区,1953年调整为二区,1957年板桥区划分为板桥、大桥、白塔三乡,1958年成立卫星公社,1960年卫星公社划分为板桥公社、大桥公社、白塔公社和旧州公社,1962年恢复区建制,1970年成立板桥公社,1983年为板桥区,辖17个办事处,1987年改为建制镇,1999年村改委后辖17个村委会。
  文化物产。板桥沉淀了丰富的历史、传说和文化遗迹,如《紫溪传》中记述的白塔金钟潭、小堡子月牙江和旧州报恩寺都有优美的传说。陆良过去的“三山”、“四水”、“八大景致”中“石墙寺转水”、“板桥春水”、“石坝夕阳”、“芦沟夜月”、“孤山樵唱”等水、景致都在板桥境内。现存的文化遗产有旧州小学《报恩寺常住碑》、旧州村城隍庙、河东堡元朝火葬群、石墙寺石墙、小堡子古城(废城)、小堡子点将台、小堡子天主教堂、白塔古城、白塔驿站古道等。现存的古树有旧州小学(原报恩寺)内450年树龄银杏,一度时期未挂果,经人工受粉,于2000年重新挂果;石墙寺内350年树龄玉兰、桂花、紫薇;大桥村200年树龄古紫玉兰;马长湖高仓村150年树龄泼树。现有的特色物产有:大坝冲水库的金线鱼(风参子),系陆良土著名特稀有物种;鱼塘蒋家塘的大闸蟹;郑石坝村的大树杨梅;河东堡的土瓜;车马堡的菜籽油;马军堡的白酒。
  人口变化。元朝之前,主要居民为彝族,至元初,回族开始定居,至明朝,汉族开始进入陆凉,逐渐成为本地主要居民。民国27年(公元1938年)河东乡1583户,9455人,河西乡1454户,7392人,合计3037户,16847人;1964年3037户,35121人;1982年11598户,64278人(含三线厂,以下同);1990年17916户,83728人;2000年23937户,85582人;2006年23937户,90843人。
  幅员变化。民国时期,河东、河西二乡辖区幅员较大,后有调整,1950年前板桥幅员为150.88平方公里,至1951年由曲靖县插入陆良的马长湖乡、洪武乡(马长湖、三旗田、响水坝、孔家营、杨官营、柏枝树、山底下、白庙、苏家弯等10村),面积27平方公里,幅员增至177.88平方公里。清末前,板桥现在的大部分农田均是汪洋泽国或海子,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陆凉知州江澡主张“筑田圩、开水道”,始围湖造田。板桥区马长湖(约7平方公里)、滥大圩(古称上海子,约10平方公里)、旧州海(约9平方公里)等于1953年至1961年间,采取分片筑圩,开河挖沟,修建电站、涵闸等排灌设施,数万顷泽国变良田。1959年兴建响水坝水库,淹没大桥、洪武、长湖管理区田地737亩,所淹田地减免公粮。
  交通水利。境内326国道、曲陆高等级公路、盘江公路穿境而过,白大油路、板摆、板旧、板石等乡村公路纵横交错,板桥桥、摆羊桥、旧州桥、白塔桥、三八桥、红花塘桥、板桥河斜桥等桥梁将全镇过境国、省、县道和乡道贯穿南北,连接东西,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镇内流经板桥河、南盘江、谢家河、马家河、大沙河等8条河流,有板桥河、响水坝、大坝冲、河东、麦地沟、白塔等县乡中小型库塘11座,总储水量3620万立方,地处陆良上游,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水利排灌配套设施有东西输水干渠,100余座排灌电站和2个大闷洞等。70年带中前期,老盘江连年决堤,洪荒泛滥。1977年开挖“人工运河”新盘江,板桥境内上至响水坝,下至摆羊,长14公里,其中旧州河道改道从丘陵地段通过,长2.5公里,平均深挖12米,最深处至14.5米,有板桥、三岔河公社负责完成。新盘江贯通后,洪荒减轻,但1985年7月3日,红花塘地段发生决堤,冲塌47.7米,洪水直泄鱼塘、白塔、马军营等乡,淹没15000亩良田,冲开葫芦口公路,冲跨大小圩堤42处。1997年7月15日,马长湖大沙河、洪武谢家河、马家河决堤,淹没农田1000余亩。1998年7月14日,麦地沟水库溢水,淹没800亩良田。新老盘江经近30年运营,河道淤积,配套设施老化,板桥内涝严重。2002年至2003年,省、市、县投巨资进行小流域治理,对板桥河、响水坝水库进行病险加固,对南盘江、东干渠进行综合治理,板桥水患减轻。
  商贸工业。清末前,河东堡、河西堡作为陆凉至曲靖水运航道的中转站和桥头堡,是海陆货物中转地和集散地,商贸较为发达,自1959年兴修响水坝水库,陆良至曲靖的水运航道终止。计划经济时期,1953年陆良县贸易公司在板桥建立贸易小组和食品收购站,1955年归并供销合作社,1959年末设大桥、白塔、河东堡、鱼塘、小堡子供销合作社购销店,1965年在张角冲成立中心商店,70年代初增设长湖、马军营、车马堡、石坝、河西堡、洪武、左里堡购销店。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放市场,物资自由流通,板桥集市繁荣活跃,带动大桥、后所、旧州、白塔农村集贸市场的发展。1965年,省国防工办在板桥、芳华新建燃料、包装、机二、机三、模二、模三6座军工厂,本世纪初,部分厂军转民,迁至曲靖,部分厂以生产民用品为主,兼生产军需品。90年代初期,大搞乡镇、村办集体企业,先后筹建大东瓷砖厂(后并给燃料厂现停产)、马军营水泥厂、青红砖一、二厂、车马堡红砖厂、后所红砖厂等工矿企业。近年来,大量外资引进,成立了伊兰特陶瓷有限公司、佳星焦化有限公司、“七里香”肉制品有限公司、车马堡奶牛胚胎移殖基地等企业。个体经济发展迅速,成规模的个体商户有左里堡金优豆制品厂、铝制品厂、蚕具加工厂,车马堡的火车机械配件厂等。交通运输、餐饮、旅馆服务业兴旺发达。2006年末,有企业、个体户882户,从业人员10295人。营业收入104385万元。工业总产值9879万元,实现税金1535万元。
  教育卫生。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43年),旧州设义学馆,次年河东观音寺增设义学馆。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始,先后筹办板桥、旧州、白鹤堡、马军营初等小学学堂,1915年板桥初等小学堂改为两级小学校。1953年至1957年间小学大增,1962年石坝筹办农场式初级农中,1966年相继增设板桥、左里堡、旧州、摆羊、河东、白塔、后所、大桥、马军营、车马堡农中,1972年,在石坝农中的基础上,新建陆良第五中学,1974年校址迁于大堡子村,1976年增设高中班,为完全中学。1980年马军营群众集资办学,全镇先后筹办村级学校。1977年在大桥农中的基础上设立社办中学,后为陆良县第十中学,1993年迁于板桥桥头;1977年在小堡子新建社办中学,后为陆良县第十一中学,2004年十中、十一中合并组建板桥镇第一中学。1982年于后所新建区办中学,后为陆良县第十二中学,2004年改为板桥镇第二中学。2006年末,全镇有县管五中1所,镇办一、二中2所,小学17所,办学点21处,教师836名,在校学生18329名,教育涵盖幼儿、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层次。有社会力量办学(私立幼儿园)4所,在校幼儿1950名。1932年,板桥、旧州设中医堂、铺5家,皆为正流正世医,数代相传,医术精良。建国后,农村长期缺医少药,传染病不断流行,患病率、死亡率极高。50年代后,经过联合诊所、卫生所、公社医院的更替,1984年成立板桥中心卫生院延续至今。2006年末,中心卫生院有医生43名,床位40张,科室设置基本齐全,完成手术400例,门诊46000人次,住院1000人次。乡村卫生所17所,乡村医生100名,床位68张。
  金融邮政通信。1976年3月16日,信用社板桥营业所金库被盗走人民币6.99万元,并放火烧库房,经公安部门及时侦破,追回被盗巨款,罪犯李文寿被依法处决。1985年县工商银行设张角冲分理处,1985年县农行设板桥营业所,2005年撤消并归县农行。1984年陆良信用联社以区设立区信用合作社,设有孙家院子、板桥桥头、白塔三个网点。2006年信用社存款12000万元,贷款7400万元。元朝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陆凉州设普陀驿(今河西堡),至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设驿铺,改普陀驿为州前铺,民国2年废。民国8年设板桥邮政代办所,1955年撤。1973年设板桥邮电所,2000年邮电分离,设板桥邮政支局和电信分局。邮政支局业务涵盖信函、包裹、汇兑、报刊发行、国际国内邮件和集邮,同时还开办邮政储蓄业务,2006年板桥邮政支局邮政储蓄达2500万元。电信分局业务有固定程控电话和小灵通移动电话业务等,2006年末,有程控固定电话4100门,小灵通移动电话用户1000户。中国移动陆良支公司于1997年至2006年,在板桥建设中国移动信号发射机站8座,信号覆盖全镇97个自然村,覆盖率达100%,2004年设营业所,2006年末,有中国移动用户6000余户。中国联通陆良支公司于1999年至2006年,在板桥建设中国联通移动信号发射机站5座,信号覆盖率达80%,2004年设营业所,2006年末有中国联通移动用户4000余户。
  革命传统。板桥镇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冬,旧州回民与寻甸河阳回民联合欲起义,后与官府谈判未果。咸丰九年八月,起义军与官军激战旧州,因力量悬殊失败。咸丰十年二月,回民与彝族起义军联合攻县城,至窑上与官军遇,战败。民国19年(公元1930年)春,中共陆良中心县委在旧州、白鹤堡、板桥组织地下武装,准备革命暴动,其中白鹤堡方鹤鸣部300多人,6月编入红军第38军第二师。5月张经正到陆良,在旧州成立以吴永康为首的“陆良县兵委会”。7月3日,陆良举行革命暴动,康建候、方鹤鸣率领板桥一路300多人,由白鹤堡出发,到板桥,杀板桥公安分局局长;到旧州,杀旧州分团首,后向县城进发,因三岔河一路指挥失误,未按时到达县城与板桥、马街三路合攻县城,暴动失败。民国27年(公元1938年)8月,旧州小学在省工委青年部和陆良旅省同乡会的配合下,组织暑期抗日救亡队,到县城、马街等集镇进行宣传演出。民国28年(公元1939年)春,旧州青年学生组织抗日救亡歌咏团,到全县各地进行巡回演出。民国38年(公元1949年)3月,河东乡乡长方建候与河西乡乡长陈家顺共100多人反动地方武装投奔革命营垒,编为东区游击大队。4月12日,地方游击队长朱富甲率4队200余人进驻马军堡达7日,被该村地霸闻氏兄弟告密,国民党中央军577团从县城出兵“围剿”,朱部遭伏击,伤亡惨重,在村后寺院中被抓获13人带到操场上用机枪打死,被害共计74人,被俘50余人,朱阵亡后被取下首级。
English Expression
  1. :  Banqiao Town
Thesaurus
Itabashi
Containing Phrases
Dabanqiao TownXiaobanqiao Town
Sanbanqiao TownLiangbanqiao Town
Hengbanqiao TownPanbanqiao Town
Yangjiabanqiao ZhenLiangbanqiao town Independence inhabitant cell
Linze Faitful and honest hall Curative Retail Chain Co., ltd. Itabashi town Xiliu apothecaryLinze Faitful and honest hall Curative Retail Chain Co., ltd. Itabashi town Haowa apothecary
Hebei province Tangshan city Yutian County Yangjiabanqiao zhen Garment Factory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Gansu Corporation ltd. Linze county Company Itabashi town business lob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Gansu Corporation ltd. Linze county Company Itabashi town Xiliu Village business lobbyLinze Faitful and honest hall Curative Retail Chain Co., ltd. Itabashi Town apothecary
Classification details
Banqiao VillageDaqiao VillageBaiyang VillageYutang Village
White Tower VillageChanghu VillageDanba VillageJiuzhou Village
Housuo VillageMajunying VillageZuolibao VillageHedongbao Village
Hongwu VillageMajunbao VillageChemabao VillageXiaobaozi Village
Hexibao Vill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