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富源縣位于云南省東部,鄰接貴州省,東經103°58′21″,北緯25°02′38″。總面積3348平方千米(一說3251平方千米)。總人口72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中安鎮。郵編:655500。代碼:530325。區號:0874。拼音:Fuyuan xian。 |
|
富源縣位于云南省東部,地處東經103°58′37″—104°49′48″,北緯25°02′38″—25°58′22″之間。縣境東部、東南部與貴州省的盤縣、興義市接壤,南部、西南部與羅平縣毗鄰,西部與麒麟區相連、西北部與沾益縣交界,北部與宣威市相連。自古就是內地進入雲南的交通要道,素有“入滇第一關”、“滇黔鎖鑰”之稱,是雲南東大門。東至貴陽413公裏,西距昆明197.5公裏,南至廣西南寧580公裏,鐵路2208綫橫穿縣境北部,與威紅鐵路和水柏鐵路連成一體,加上南昆鐵路構成富源縣北東南三面環鐵的鐵路運輸體係。國道320綫(麯靖至勝景關高速公路)橫穿縣境北部,國道324綫從南部擦邊而過,勝境關為全省九大通道之一,省道富興、富法綫貫穿全境,連接2208綫和南昆鐵路綫、國道320綫和324綫。全縣交通初步形成以鐵路、國道、省道公路為骨架,縣鄉公路為基礎的交通網絡。境域總面積3348平方公裏,南北長約100公裏,東西最寬處約50公裏,最窄處約10公裏,呈兩頭寬,中間窄的葫蘆形。烏蒙山支脈縱貫全境,全縣地勢北高南低,由西北嚮東南傾斜,平均海拔2000米,最高海拔2748.9米,最低海拔1100米。
地貌為中山山地,其特徵為河流縱嚮切割、山川南北展布、地形破碎、山高𠔌深、坡陡流急、岩溶發達、河𠔌階地狹窄,耕地零星分散。全縣轄6鄉5鎮,160個行政村,1686個自然村,境內居住着漢、彝、水、回、苗、白、壯、布依等18個民族,2001年末全縣總人口658597人,國內生産總值21.83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20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90元,糧食總産238696噸。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全縣有各級各類學校731校,其中完全中學5校,職業中學5校,初級中學14校,教師進修學校1校,小學691校,幼兒園15校,社會力量辦學1校,形成了能滿足普及義務教育需要的、合理的學校佈局。2001年高中招生1769人,初中招生10284人,職高招生589人,小學招生12600人,幼兒園招生10515人。“九五”期間,各類學校在校生人數大幅度增加,國民受教育年限由4.6年增到6.2年。科技興縣戰略的實施,使科技創新與推廣日愈成為經濟增長的推動力,“九五”期間取得科技成果44項,20項受到省市表彰,農村緑色證書培訓4044人,大多成為農村致富帶頭人,縣醫院、縣中醫院及鄉鎮衛生院的軟硬件設施大為改善,辦醫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得到提高,充分發揮縣、鄉、村三級預防保健網作用,基本實現了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目標。建成了一批文化基礎設施,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達87%。全面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開展大規模的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2000年全縣森林覆蓋率達23.7%,“九五”時期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69.5平方公裏,積極治理工業污染,縣城環境綜合整治取得明顯成效。10千伏、35千伏供電網絡,使全縣的鄉鎮及行政村通了電。全縣郵電通訊實現了光纜、程控交換、國內外直拔,並開通移動電話。商貿、服務、旅遊、娛樂等第三産業快速發展。 |
|
富源縣以豐富的資源而得名,素有“八寶之鄉”的美稱。境內不僅土地、水能、動植物資源豐富,礦藏資源更為豐富。突出的峽𠔌地貌待徵,對氣象因子進行再分配,形成南溫帶山地季風濕潤氣候,境內降水豐富,四季溫和,年平均氣溫14℃左右,相對濕度較大,雨熱同季,幹濕分明,光照熱量條件較好,為農業生産和動植物生存提供了豐富的氣候資源。生物資源十分豐富,森林樹種有45科106種,牧草110餘種,優良畜禽品種10多個,農作物品種285個。富源縣地處滇東多雨區,屬珠江上遊的山區縣,自然水源豐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332毫米,水資源總量28.8億立方米,境內河流屬珠江流域西江水係的南北盤江支流,主要河流有塊澤河、黃泥河、嘉河、丕德河、篆長河、水城河、木浪河及其支流,境內流量22.1億立方米,境外流入水量6.7億立方米,人均擁有水資源4500立方米,全縣已建立蓄水工程46座,正常蓄水7083.6萬立方米。已建成的三岔河電站、響水河電站、細戈電站、跌水電站、壩後電站年發電量11120萬千瓦時。全縣耕地面積161.5萬畝,土壤以紅壤面積最大,占總面積的33.61%,其次為黃棕壤和黃壤,占總面積的28.77%和17.78%,夾雜紫色土、石灰土、衝積土、草甸土。礦藏資源得天獨厚,已探明具有工業開採價值的礦藏資源有煤炭、瑩石、鉛鋅、硫鐵礦、鐵、石膏、金等4類21種。特別是煤炭儲量最大,而且煤種齊全、煤層厚、煤質優、埋藏淺、發熱量高,易開採等優點,全縣含煤面積833平方公裏,占國土面積1/4,地質儲量141.02億噸,探明儲量64.57億噸,其中無煙煤探明儲量達38.8億噸,是我國江南最大的無煙煤田。富源豐富的資源優勢日益得到發揮,現已形成以資源開發為主體,發展以煤為原料或燃料的化肥、建築建材、鑄造、碳素、煤氣等工業生産格局,已形成糧、煙、煤、畜、林、果六大基礎産業,富源縣是全國重點産煤縣之一,雲南省煤炭、商品豬、大河烏豬、用材林、水果生産基地縣、甜蕎出口以及半細毛羊改良基地縣,名特産品有高卡的富源精焦,經久耐用的富源鐵鍋,優質富源火腿等。 |
|
富源縣建製歷史悠久,歷史的歲月留下了大批珍貴文物古跡,有建於明朝的“山界滇域、嶺劃黔疆,風雨劃雲貴”的雄奇界關、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勝境關;有由黔入滇較為完整的古驛道;還有大河舊石器時代洞穴文化遺址、文廟、魁星閣、亦佐古縣城舊址、紅軍長徵經過的“海丹鐵索橋”、“富村革命烈士紀念塔”等。境內自然景觀絢麗多姿,有神秘莫測的天然清溪洞;有風光秀麗的十八連山“國傢級森林公園”和“雲南省野生山茶自然保護區”;有巧奪天工的花洞奇景;還有獨特風情的古敢水族文化等。歷史要事有:富源是元、明、清三朝移民入滇的主要通道;
在徐霞客經過富源的三天,留下近4000字的記述,成為瞭解明代富源狀況的珍貴資料;紅軍長徵兩次過富源,在富源歷史上寫下了最光輝的一頁。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養育了許多仁人志士,涌現了許多革命烈士,為富源的歷史創造了豐厚的底藴。有為電子科技作出貢獻的專傢王甲綱、生産過程控製專傢周春暉;有兩袖清風的明朝南刑部主事、員外郎張璁,著名的北伐戰爭烈士保正平、北伐將領武文淵、抗日將領王甲本等英雄,激勵一代又一代富源人民;還有潛心教育事業的伍純武教授、謝顯琳先生等。富源是一個可愛的地方,這裏的歷史和文化,風土和人情,資源和經濟,發展和變化的優勢正待發揮。 |
|
富源縣轄8個鎮、2個鄉、1個民族鄉:中安鎮、營上鎮、黃泥河鎮、竹園鎮、後所鎮、大河鎮、墨紅鎮、富村鎮、古敢水族鄉、十八連山鄉(原雨汪鄉)、老廠鄉。
中安鎮:轄 清溪、太和、東門、王傢屯、外山口5個社區;街道、四屯、迤山口、東堡、竜海、蓮花、紫泉、多樂、海田、青石、硐上、腰站、石缸、回隆、竜潭、廈格、海坪、寨子口18個村委會。
營上鎮:轄 民傢、營上、大粟、都格、迤茂、海戛、得戛、迤啓、速助、哈播、寬塘、海丹、岩頭、大坪、茂河、那當16個村委會。
黃泥河鎮:轄 黃泥河、發祥、牛場、迤更者、慶口、布古、新寨、小羊場、阿汪、戛拉、五樂、牛額、竜潭、普剋營14個村委會。
竹園鎮:轄 竹園、新街、鬆林、大路、茂蘭、納佐、糯木、樂塢、團结、現雞田、海章11個村委會。
後所鎮:轄 迤後所、法凹、慶雲、慄樹坪、小衝、卡泥、雙諾、楊傢墳、外後所、老牛場、阿依諾、洗洋塘、岩上13個村委會。
大河鎮:轄 腦上、庵子衝、黃泥、白馬、磨盤、圭山、篆灣、格宗、黃竹、起鋪、長坪、白岩、大河、青竜、銅廠、恩樂、挑擔17個村委會。
墨紅鎮:轄 墨紅、普衝、玉麥、九河、加剋、吉剋、補木、江浪、三臺、清水、法土、魯木剋、光山頭、田衝、世依、磨山16個村委會。
富村鎮:轄 富村、居核、砂廠、德勝、鬆子山、托田、祖德、團山、小壩、幹竜、新坪、普紅、古木、大凹子、新店、亦佐、水井、魯納、塊澤、新廠、白石岩21個村委會。
古敢鄉:轄 古敢、沙營、補掌3個村委會。
十八連山鄉(原雨汪鄉):轄 雨汪、箐頭、丕得、老屋、海子、取木德、臘甲、補羊、德厚、卡錫、華畢、天寶、細衝、阿南、茂鐸、紙廠、岔河17個村委會。
老廠鄉:轄 老廠、拖竹、大格、押租、新角、新保、者米、迤得黑、黑剋9個村委會。 |
|
1954年改平彝縣為富源縣。因縣境礦藏豐富,故名。
2000年,富源縣轄3個鎮、8個鄉:中安鎮、營上鎮、黃泥河鎮、後所鄉、大河鄉、墨紅鄉、竹園鄉、富村鄉、古敢水族鄉、雨汪鄉、老廠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657474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中安鎮 118346 營上鎮 64190 黃泥河鎮 52151 後所鄉 60714 大河鄉 74517 墨紅鄉 54886 竹園鄉 42533 富村鄉 78749 古敢水族鄉 13442 雨汪鄉 59533 老廠鄉 38413
2001年,全縣轄5個鎮、5個鄉、1個民族鄉:中安鎮、營上鎮、黃泥河鎮、竹園鎮、後所鎮、大河鄉、墨紅鄉、富村鄉、老廠鄉、十八連山鄉、古敢水族鄉。 |
|
【人口】 2006年,全縣年末戶籍總人口73.76萬人,比上年增長1.62%,其中非農業人口5.64萬人,增長0.07%。總人口中,男性38.43萬人,增長1.19%;女性35.33萬人,增長2.1%;性別比例(以女性為100)為108.8。全縣少數民族人口數6.03萬人,占總人口的8.2%。全縣常住人口70.16萬人,比上年增加1603人,增長0.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8‰。
【少數民族狀況】富源縣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散雜居山區縣。居住着27全民族,全縣有一個古敢水族鄉,22個少數民族村委會,68個少數民族村民小組,少數民族人口6.4萬餘人,占總人口的9.5%。在27個少數民族中又以彝、水、回三個民族人口較多,呈現小聚居的特點,其它少數民族僅是零星分散,其中彝族近5萬人,水族近0.9萬人,回族近0.35萬人,其他少數民族近0.15萬人。全縣有少數民族幹部(公務員、教師、其他專技及管理人員)共730餘人。
【人口控製】2006年,全縣共出生8182人,出生率為11.78‰,死亡3647人,自然增長率為6.79‰,計劃外出生30人。多孩出生9人,(其中,計劃內多孩出生9人)比控製指標少1人。全縣共落實三術措施7995例。其中,選擇結紮術3646例,占市下達3100例的117.6%;選擇放環術4349例,占市下達4200例的103.5%。計劃生育率為99.6%;綜合節育率為85.54%,簽訂村民自治合同4330份。全縣農業人口獨生子女辦證1123戶。
富源美稱
富源有“八寶之鄉”的美譽。 |
|
- n.: Fuyuan County
|
|
富源, 富源村 |
|
|
|
富源縣中醫院 | 富源縣第五中學 | 富源縣第二中學 | 富源縣勝境中學 | 富源縣人民醫院 | 富源縣農村信用社 | 富源縣婦幼保健院 | 富源縣衛生防疫站 | 富源縣十八連山鄉中學 | 雲南省富源縣化纖總廠 | |
|
|
大河鎮 | 黃泥河鎮 | 中安鎮 | 營上鎮 | 雨汪鄉 | 古敢鄉 | 竹園鎮 | 後所鎮 | 墨紅鎮 | 富村鎮 | 老廠鄉 | 路古敢水族鄉 | 古敢水族鄉 | 十八連山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