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級市 : 中國 >廣東 > 汕尾
顯示地圖
目錄
旅遊 Travel
汕尾 旅游
汕尾 旅游
汕尾 旅游
汕尾 旅游
汕尾 旅游
汕尾 旅游
汕尾 旅游
  汕尾旅遊投訴電話:汕尾市旅遊投訴電話:0660-3364163
  廣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20-866811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汕尾最佳旅遊時間:汕尾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22.1℃,鼕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四季都適合旅遊。不過,到汕尾旅遊一定記得帶上雨具和長袖衣褲。汕尾城市地圖:汕尾特別提醒:入夏以來,汕尾市的鄉村圩鎮,時興吃擂茶。每當親戚朋支來訪,熱情好客的海陸豐農民,便立即動手製作擂茶招待,倍感親切。
  汕尾人請佳客,點的第一個菜就是“生地水蟹湯”。按粵式宴席上菜,上的第一個萊是湯。白色的瓷盆盛着一盆血黑色的湯水,湯的上面露出幾個紅紅的蟹足,殊有特色,別具風味。當各人均舀過湯後,盆底會露出了幾片生地黃。
  汕尾美食:汕尾屬於潮汕地區,其飲食習慣與閩南接近,同時又受廣州地區的影響,匯兩傢之所長,風味自成一格。潮菜註重刀工和造型,以燜、燉、燒、炸、蒸、炒、泡等為主。海鮮、湯類和甜菜的烹飪最具特色,口味清鮮,濃郁而不油膩,比較喜歡用魚露、沙茶醬、梅糕醬、紅醋等調味品。主要的名菜有燒雁鵝、護國萊、清湯蟹丸、油泡蠃球、縐紗甜肉、太極芋泥等。
  汕尾市的小吃也是遠近聞名。每天中午,遍布街巷的各種食攤,香氣撲鼻,諸味俱全,除常見的麵條、粉絲、包點、餃子之外,最有地方特色的是各種各樣的菜稞、糯米丸、尖米丸等。
  特色菜:生地水蟹湯蝦蛄
  小吃:菜稞薑薯
  汕尾購物:汕尾的主要特産有流衝赤米酒、梅隴豐梅春(烏米酒)、海豐三料純米酒、陸豐老紅酒(糯米酒)、海豐西坑茶、蓮花山茶、印真茶(首刺芯等)、陸豐華僑農場烏竜茶、公平牛肉脯、明熱草雞、赤石沙羌、蓮花蛋黃蕃薯、梅隴蓮藕、薯菇、甲子魚丸、田成麵條、捷勝粉絲、汕尾菜稞、南塘花生糖、甲子“三美味”係列海鮮調味品、冰花梅醬,即食沙河粉等。還有豐富的海幹産品,如紫菜、墨魚、鮑魚等。汕尾交通:外部交通
  汕尾市境內有324國道和深圳至汕頭高速公路,海上距離香港81海裏。市區有汕尾至深圳(羅湖車站)、汕尾至九竜(體育館)、汕尾至廣州(天河客運站快車中心)、汕尾至汕頭(總站)的高速直達快車,跨縣區的高速直達車有汕尾至陸豐、甲於、碣石,直達專綫車有汕尾至遮浪、沙港。
  廣州天河汽車客運站到達汕尾的班車(訂票熱綫:020-87262266):
  廣州天河-汕尾,票價:85元,發車時間:8:30、9:30、10:30、11:30、12:30、13:30、14:30、15:30、16:30、17:30、18:30、19:30
  廣州天河-陸豐,票價:100元,發車時間:9:00、10:30、11:30、13:00、14:30、16:30、17:30、19:30
  廣州天河-海豐,票價:85元,發車時間:8:00、8:30、9:00、10:00、10:30、11:00、12:00、12:30、13:0014:00、14:30、15:00、15:30、16:00、16:30、17:00、18:00、19:00、19:30、20:15、21:00
  汕尾汽車客運站
  地址:汕尾市海汕路荷包嶺
  電話:0660-3331264、3372377、3361272
  汕尾住宿:汕尾無論是星級酒店還是青年旅館都非常的多,而且大多數交通方便、衛生較好!汕尾娛樂:北山灣中心泳場
  北山灣中心泳場位於廣東省汕頭市達濠半島東北部,海灣大橋南側,依山面海,山勢平緩,東臨南海,海床平坦開闊,天然岩石林立。遠眺,碧水共藍天一色,落霞與海灣大橋齊飛;近觀,魚舟點點,花木扶疏,緑蔭斜影,是旅遊度假的天然寶地。
  場內有沙灘日光浴、海水浴、套間式衝涼房、沙灘排球、摩托艇、露營燒烤、戲水樂園等項目。本泳場可能是粵東地區唯一一傢采用摩托艇救生的海濱泳場。
  美旭保齡球館
  美旭保齡球館,是由汕尾市體育運動委員會批準設立,美旭保齡球娛樂有限公司獨資經營的體育娛樂場所。位於市區信利廣場五樓,地處繁華鬧區,交通十分方便,設有大型停車場和良好的保安隊伍。
  球館共有球道十二條,全部采用美國賓土域保齡設備,同時擁有世界上最優秀的兩種球道,其中楓木道四條,合成道八條,是國內少有的特點。全自動計分係統配上先進的錄像回放係統也是美旭球館的特點之一。兩間豪華的貴賓房配有高級沙發和電視機是高際會友的最佳選擇。
  球館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管理隊伍和優秀的專業隊伍,不管您是老球員,還是初學者,在這裏都可以享受到保齡球的趣味性、挑戰性、和娛樂性。
  區號:0660
  郵編:516600
  位置:東臨揭陽市,同惠來縣交界;西連惠州市,與惠東縣接壤;北接河源市,和紫金縣相連;南瀕南海。
  區劃:轄陸豐市、海豐縣、陸河縣和市城區,還有紅海灣經濟開發實驗區和華僑管理區。
  面積:5271平方公裏,海岸綫長302公裏,從東到西分佈有甲子、碣石、烏坎、遮浪、汕尾、後門等11個商港(漁港)。
  民族:全市有21個少數民族,僅30萬人,其中畲族、壯族和侗族人口較多。
  
   汕尾市,是一九八八年初經國務院批準,以原海、陸豐的行政區域建立起來的地級市。轄海豐、陸豐,陸河三縣和市城區,共設置3個辦事處、40個鎮、10個鄉,13個農林場。總面積5271平方公裏,總人口213萬。全市旅居海外的華僑和港、澳、臺同胞近百萬人。
  汕尾市具有悠久的歷史。遠在42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就在海豐沿海一帶聚居生息。公元前221年,海陸豐屬南海郡博羅縣。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始建海豐縣,陸豐屬東海郡海豐縣地。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從海豐縣析出陸豐縣。清初以來,汕尾開埠,溝通海外,逐漸繁榮,曾有“小香港”之稱。海陸豐是彭湃烈士的故鄉。本世紀二十年代,彭湃同志領導的海陸豐農民運動,在這裏開創了中國第一個蘇维埃政權。
  汕尾市地處粵東沿海,位於東經114度54分至116度13分24",北緯22度37分40"至23度38分35"之間。地勢北高南低,南瀕南海的紅海灣和碣石灣;北接河源市,與紫金縣相連;東鄰汕頭市,同惠來縣交界;西靠惠州市,跟惠東縣接壤。這裏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22.1度。水陸交通方便,廣汕公路橫貫境內,市區距廣州市316.5公裏、汕頭市207公裏、深圳市224公裏;海運四通八達,往返快捷,汕尾港距香港僅81裏,往廣州、汕頭、廈門港也十分方便,成為粵西與粵東、香港與內地之間經濟聯繫的重要紐帶。
  
  汕尾市依山面海,物華天寶、資源豐富。擁有聞名全省的菠蘿基地、紅椎林基地、毛竹基地、對蝦基地、原????出口基地。漁????業資源取之不盡。全市長達302公裏的海岸綫上,分佈着十個漁港九個海灣。中深海漁場35萬平方公裏,魚品種達14類107科、173種。淺海灘塗面積18萬畝,適宜開展對蝦、鰻鱺、石斑、牡蠣、江蘺、鮑魚等海水養殖。????田總面積17.5萬公畝,年産原????6萬多噸,是我省主????區和最大原????出口基地。礦産、水力資源潛力很大。現已探明有開採價值的礦産計93處,主要有錫礦、硫鐵礦、高嶺土稀土、石英沙、花崗岩、礦泉水等。水力資源裝機容量可達14.34萬瓦,尚有6萬多瓦未開發。動植物資源種類繁多。常見植被種類11o多科、4oo多種,主要有鬆、杉、紅椎林等。野生動物有穿山甲、白鶴、山豬、紅腳水鳥等。旅遊資源頗具特色,開發前景廣阔。
汕尾 Shanwei
汕尾
汕尾
  拼音:Shanwei
  英文:Shanwei
  區號:0660
  代碼:441500
  郵編:516600
  市人民政府駐城區
  2009年現任市委書記 戎鐵文
  汕尾市位於廣東省東南沿海,東連揭陽市、西接惠州市、北靠河源市、南瀕南海。東西相距132千米,南北相距90千米,總面積5271平方千米。總人口359.23萬人(2008年)。居民主要為漢族。初看到“汕尾”的名字,人們往往會認為它是和汕頭有地理上的首尾之分,其實不然。在海陸豐地區,很多地方都是以"X尾"命名的..汕尾港早在宋初就成為商埠,曾經是“舟楫雲集”之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有“小東京”之稱。汕尾市山明水秀,風光旖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先人創造的燦爛文明,形成了“神、海、沙、石、”多姿, “湖、島、灣、岬”獨特,“峰、泉、岩、洞”迥異,歷史古跡和革命文物輝映的旅遊資源特色。汕尾是中國“四大漁場”之一,也是中國“四大貝雕場産地”之一。
通用譯名 General translation
汕尾 通用译名
  汕尾是僑鄉,汕尾籍僑胞,主要旅居香港、馬來西亞、印尼等地。但凡僑鄉,總有僑社通用英語譯名,比如福建的僑社英語譯名為 Hokkien、潮汕為 Teochew、客傢為 Hakka、惠州府為 Fuichiu等。一般在海外國傢的僑民,會以自已的家乡口音來拼寫家乡譯名,但是僑民在上海、香港這種華人為主的地方,則變成以上海、香港當地的口音來譯寫家乡。“汕尾”在香港的譯名,常常使用廣府話音,譯寫為 Shanmei。汕尾的華僑恰恰以旅香港居多,而不是在海外國傢,於是旅居香港這支汕尾籍僑民,成為汕尾籍僑民中影響力最大的一支。
  旅居香港的汕尾籍僑社,對家乡汕尾的英語譯名,常常使用廣府話音,創造了 Shanmei這個單詞,同時還有 Hoifung(海豐縣)、Lukfung(陸豐市)這兩個單詞,這三個單詞,共同構成海外汕尾籍僑社影響力最大的譯名。但是很明顯這三個單詞,都不是以福佬話音譯寫,而是以廣府音譯寫。而在海外的汕尾籍,因為人數不多,大部分加入了“惠州十屬”同鄉會,也通用在香港汕尾僑社的家乡譯名。所以這三個單詞,可以說是海外汕尾通用的譯名了。在臺灣的海陸腔,一般認為不是汕尾僑民,一般認為他們是臺灣的本省人(臺灣的本省人主要是閩臺片福佬人和粵臺片客傢人),在臺灣的海陸豐裔人,大多為客傢人,幾乎沒有福佬人。
  如果按汕尾原鄉的主流語言福佬話來拼,汕尾海陸豐的地名可能會是:Soaboi、Haihong、Liokhong,但是這些拼寫是不能通用的單純假設性拼寫。
  汕尾的僑社通用譯名沒有用原鄉主流的語言福佬話譯寫,而是采用了 Hoifung、Lukfung、Shanmei這三個明顯的廣府話音單詞,這與海外廣府僑社、福建僑社、潮州僑社是不同的,但是與豐順有些類似,豐順當地是講客傢話為主流的,但是豐順僑社通用的譯名為潮州音的 Hongsoon,而不是客傢音的 Fungshun,因為豐順籍華僑多數旅居潮僑為主的泰國,受當地僑社影響。但是我們也可以理解為,Hoifung、Lukfung、Shanmei這三個明顯的廣府話音單詞,是汕尾本地的客傢音譯寫,因為其實根據客傢音來譯寫,大概也是這樣寫差不多。汕尾是以福佬人為主流,客傢人次之,其它民係並存(含廣府話,但肯定占不到主流)的地方,既然不能認為這三個通用的汕尾家乡通用譯名是以汕尾主流語言譯寫,退而求其次,也可以找到這三個譯名與汕尾本地的次主流民係的語音之間存在的關係,因此這三個單詞,也並不能完全認為,不是汕尾本地語言的譯音。
基本概況 Fast Facts
  【人口】 據公安部門統計,2008年末,汕尾市戶籍人口總戶數82.36萬戶,總人口359.23萬人,分別比上年末增加1.36萬戶和3.6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56.54萬人,增加1.22萬人;非農人口158.82萬人,增加2.47萬人。全市人口密度為598人 / k㎡。(汕尾市統計局) 【民族】 汕尾市居住人口分屬於22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92%,其他21個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0.08%。在各少數民族中,超過50人的有畲族、壯族、侗族,其餘少數民族人口甚少;其中,畲族屬本地世居,聚居在海豐縣鵝埠鎮上北村委會紅羅村,其餘各少數民族均屬省內外遷入,省外遷入者居絶大多數。汕尾市,是一九八八年初經國務院批準,以原海,陸豐的行政區域建立起來的地級市。轄海豐、陸豐,陸河三縣和市城區,共設置3個辦事處、40個縝、10個鄉,13個農林場。總面積5271平方公裏,總人口213萬。全市旅居海外的華僑和港、澳、臺同胞近百萬人。
  汕尾市具有悠久的歷史。遠在42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就在海豐沿海一帶聚居生息 。公元前221年,海陸豐屬南海郡博羅縣。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始建海豐縣,陸豐屬東海郡海豐縣地。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從海豐縣析出陸豐縣。清初以來,汕尾開埠,溝通海外,逐漸繁榮,曾有“小香港”之稱。海陸豐是彭湃烈士的故鄉。本世紀二十年代,彭湃同志領導的海陸豐農民運動,在這裏開創了中國第一個蘇维埃政權。
  汕尾市地處粵東沿海,位於東經114°54′至116°13′24″,北緯22°37′40″至23°38′35″之間。地勢北高南低,南瀕南海的紅海灣和碣石灣;北接河源市,與紫金縣相連;東鄰汕頭市,同惠來縣交界;西靠惠州市,跟惠東縣接壤。這裏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22.1℃。水陸交通方便,廣汕公路橫貫境內,市區距廣州市316.5公裏、汕頭市207公裏、深圳市224公裏;海運四通八達,往返快捷,汕尾港距香港僅81裏,往廣州、汕頭、廈門港也十分方便,成為粵西與粵東、香港與內地之間經濟聯繫的重要紐帶。
  汕尾市依山面海,物華天寶、資源豐富。對蝦擁有聞名全省的波羅基地、紅椎林基地、毛竹基地基地、原????出口基地。漁????業資源取之不盡。全市長達302公裏的海岸綫上,分佈着十個漁港九個海灣。中深海漁場35萬平方公裏,魚品種達14類107科、173種。淺海灘塗面積18萬畝,適宜開展對蝦、鰻鱺、石斑、牡蠣、江蘺、鮑魚等海水養殖。????田總面積17.5萬公畝,年産原????6萬多噸,是該省主????區和最大原????出口基地。礦産、水力資源潛力很大。現已探明有開採價值的礦産計93處,主要有錫礦、硫鐵礦、高嶺土稀土、石英沙、花崗岩、礦泉水等。水力資源裝機容量可達14.34萬瓦,尚有6萬多瓦未開發。動植物資源種類繁多。常見植被種類110多科、400多種,主要有鬆、杉、紅椎林等。野生動物有穿山甲、白鶴、山豬、紅腳水鳥等。旅遊資源頗具特色,開發前景廣阔。
  汕尾市,依山傍海,風光旖旎。最為著名的風景區首推陸豐縣玄武山——觀音嶺海濱旅遊區,以其“神、海、沙、石”兼備的風韻,每年吸引海內外遊客50萬人次前往觀光。從沿海的玄武山、觀音嶺、龜齡島、得道庵,品清湖、沙舌攤,到腹地的蓮花山、準提閣、上護溫泉,象顆明珠,串成神奇瑰麗的旅遊熱綫,被譽為粵東旅遊的“黃金海岸”令人流連忘返。這裏,還有紀念抗元英雄張世傑、陸秀夫護宋少帝的待渡山,紀念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方飯亭”,紀念農民領袖彭湃進行革命活動的紅宮、紅場,以及周恩來、葉挺搶渡碣石灣遺址等,各具特色。目前,主要旅遊景點已建起了一批賓館、商店,配套設施初具規模,為遊客吃住玩樂、避暑度假,提供周緻的服務。 汕尾市區巴黎半島酒店
  歷史沿革
  春秋屬南越;戰國入楚稱百越、秦至漢初,汕尾全境均屬南海郡博羅縣地域。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平南越,始置海豐縣,隸屬東官郡,轄地包括現汕尾市全境及惠來、普寧、揭西之部分地區。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1年),東官郡與梁化郡等並置為循州,海豐縣改屬循州;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析海豐且東部置安陸縣,安陸縣治設在大安屯(今陸豐大安鎮轄地),轄今之陸豐市、陸河縣及惠來、普寧、揭西之一部,至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又廢安陸縣,並復海豐縣,仍隸屬循州。五代十國時期,循州改為禎州,汕尾隨屬禎州。宋開寶四年(971年)設廣南東路禎州,天禧五年(1021年),因避太子趙禎(後即仁宗)名諱,改禎州為惠州,時海豐、博羅、河源、歸善(今惠東)四縣均屬廣南東路惠州。海豐縣轄興賢、金錫、楊安、石塘、石帆、吉康、坊廓、竜溪等8都。元代,汕尾地區屬江西行中書省廣東道惠州路;明代屬廣東布政使司惠州府;清代屬廣東省惠州府;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海豐縣東部之石帆、坊廓、吉康三都置陸豐縣。縣治在東海(今陸豐東海鎮),海豐、陸豐兩縣同屬惠州府。民國初年,隸屬廣東省潮循,民國19年(1930年),隸屬廣東省第4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海豐、陸豐均屬粵東江專員公署管轄;1953年改屬東行政公署;1957年隸屬惠陽專員公署;1958年12月劃歸汕頭地區專員公署;1983年9月,又歸屬惠陽地區專署管轄。1988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在原海豐、陸豐兩縣的行政區域上設置地級汕尾市,並析海豐縣南部沿海的汕尾、紅草、馬宮、東涌、田墘、捷勝、遮浪7鎮建置市城區;設陸豐縣北部山區的河田、河口、新田、蠃溪、水唇、上護、南萬、東坑等8個鎮設置陸河縣。1995年,經國務院批準,陸豐撤縣建市(縣級市),由省政府直轄,委托汕尾市人民政府代管。
  1992年底,市城區設出田墘鎮、遮浪鎮,新建紅海灣經濟開發試驗區。1995年,設原陸豐所轄華僑農場為華僑管理區。以上兩區屬市政府派出機構。(以上出處)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汕尾市總人口2453479人;城區 409677人、海豐縣 649412人、陸河縣 229633人、陸豐市 1164767人。
  2001年,汕尾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6個街道、47個鎮、2個鄉,118個居委會、758個村委會。
  2002年,汕尾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6個街道、47個鎮、2個鄉,133個居委會、711個村委會。
  2005年,汕尾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10個街道、42個鎮。
經濟概況 Economy
汕尾 经济概况
汕尾 经济概况
  今日汕尾 ,工業形成了以輕工業為主,資源加工工業和現代化電子工業並舉、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工業體係。全市工業總産值2008年工業總産值570億元,比增24.0%,目前,全市形成了以電子、傢俱、飲料、服裝、製鞋、化工、工藝等多種行業為支柱産業的工業體係,擁有投資2.5億港元的信利電子工業城等一批主要工業項目。
  今日汕尾 ,農業依靠政策和科技,加大資金投入,加快了農業化進程,創建了糧食、林、果、菜、水産、畜牧、蔬菜等"十大"三高農業基地,新辦了農副産品流通市場65個,進一步完善了農産品的流通體係,促進了傳統農業嚮現代農業的轉變,2008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207.5億元,比增18.0%。合同吸收外資4.14億美元,比增3.0%,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2.56億美元,比增26.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2億元,比增24.0%。農業總産值106億元,比增6.0%。三次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由2007年的18.5∶46.5∶35調整為18∶47∶35,全年一、二、三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2%、63.7%和30.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60元,人均消費支出8247元,分別比增15.6%和6.8%。農民人均純收入4790元,比增12.1%。萬元GDP能耗控製在0.546噸標準煤以內。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交通、能源、市政建設等基礎設施,已有長足的發展,改變了過去"道路不平、電燈不明、電話不靈、飲水不清"的落後狀況,交通方面,新建一批地方公路和上等級公路,通車里程達2165公裏,通車密度為46.1公裏/平方公裏,實現了100%的鄉鎮 和95%以上管理區通汽車;新建和擴建了兩個5000噸級泊位碼頭,港口碼頭吞吐能力大幅度提高。通信方面,全市現有電話交換機32萬門,比建市前增加了22倍,開通了10萬多戶移動電話和12萬多門無綫尋呼通信終端,1994年底,該市已進入全國郵電通信先進百強市行列。
  能源建設方面,新建擴建一批水力發電和火力發電廠,全市發電裝機總量14萬千瓦,年發電量達6.9億度。全市日供電量比1987年增長6.1倍。市政建設迅猛發展,從過支僅有3條馬路、住宅多為無規劃私建,到一批現代化的高層建築拔地而起,擁有汕尾大道等27條(段)高級道路。
  城鄉面貌發生巨變
  汕尾市城鄉面貌發生了滄海桑田的巨大變化。建市之初,市區建設面積衹有4平方公裏,現在市區建設面積達到25平方公裏,11年間市區從一個沿海邊陲小鎮迅速崛起為一座初具中等規模的濱海城市。一批批現代化的高層建築在市區和重點鎮拔地而起,全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已擁有寬敞明亮的辦公樓,城鎮居民住上了環境優美的生活小區,與功能齊全的購物廣場、娛樂設施相配套。農村裏大批優雅別緻的小洋樓正在悄悄地代替昔日破舊不堪的農村平房,村容、村貌也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基礎建設長足發展
  汕尾交通、通信、能源、供水和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很快。特別是建市11年,市區自來水日供能力由建市的0.6萬噸增至9.5萬噸,縣城和主要城鎮的供水能力也都大大提高;市年供電量從1988年的1.5億度增至1998年的7.3億度;全市現有程控電話交換機容量32萬門,移動電話10萬多戶,郵電通信進入全國通信"百強市"行列;改建和新建地方公路、上等級公路里程達到2165.3公裏,公路密度達到46.1公裏/平方公裏,市至縣、縣至鎮、鎮至管區的通車率達100%;建成一批1000---5000噸級碼頭。
  工業經濟欣欣嚮榮
  汕尾市把工業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了一係列措施,扶持和加速了工業的發展。汕尾建市以後,以"三資"、"三來一補"企業、鄉鎮企業為突破口的工業建設全面拉開。從此,汕尾的工業進入了一個高速、穩定發展的時期。目前,一批具有現代化水平的工業項目已在汕尾紮根、開花、結果,形成了以電子、傢電、服裝、食品、飲料、製鞋、化工、工藝等多種行業的工業體係。1998年,全市工業産值103億元,比1987年增長16.8倍。
  海洋經濟方興未艾
  汕尾市位於粵東沿海,水域遼闊,水産資源豐富。內陸江河縱橫,塘庫密集,各類天然水域面積1.39萬公頃,其中可供淡水養殖面積1.30萬頃。有碣石、紅海兩大海灣,海岸綫長達302公裏,大小島嶼92個,島岸綫長45公裏,面積2.92平方公裏,大陸架內海域面積2.39平方公裏,是海捕漁船的主要作業場所。10米深等深綫內淺海、灘塗6.96萬公頃,其中可供海水養殖面積3.30萬公頃,目前已開發利用的有2.11萬公頃。主要的海洋經濟水産品種有20種。海洋漁業是汕尾經濟發展的一大優勢産業,全市擁有10個港 口,其中汕尾、甲子港是國傢外貿口岸和國傢一級漁港,碣石、馬宮港是國傢二級漁港。汕尾市海、淡水養殖業發展迅速,開發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水産養殖的基地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産已初具雛型,經濟實體迅速發展,經營範圍不斷擴大,形成了20個海水養殖基地和18個淡水養殖基地,基地面積2.3萬公頃。
  海捕業發展迅速,年平均投入更新改造漁船等項目的資金近1億元,漁船功率、噸位逐年增加,捕撈技術不斷改進,捕撈能力不斷提高。
  此外,漁港後勤配套不斷完善,漁港功能進一步得到改善,為漁業生産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海洋綜合管理也取得了較大突破,逐步走上法製軌道。
  農業經濟碩果纍纍
  汕尾市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雖以農業為主,但農業生産力水平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業纔得到持續、穩定、協調的發展。尤其是1988年以來,汕尾市按照"農業要增産、農民要增收、農村經濟要發展"這個目標,緊緊圍繞發展"優質、高産、高效"農業這一主題,加快了農業的産業化、現代化進程,建成了優質水稻、優質茶葉、優質水果、 "兩魚"(甲魚、鮑魚)、禽畜、蔬菜等集約化、規模化"三高"農業産品基地,形成了農工貿、産供銷一體化的格局,摸索出"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形式。1998年農業總産值比1987年增長183.3%,每年平均增長9.9%。
  對外經濟迅速發展
  汕尾建市以來,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大開放促進大開發,大開發促進大發展"的對外經濟發展戰略,實行"讓利招商、優惠招商、以商招商、服務招商",充分發揮優勢,抓住機遇,擴大開放,取得了顯著成績,至1998年,全市共簽訂利用外資協議2164宗,實際利用外資5.5億美元,是建市前歷年總和的22倍;外.貿纍计出口總值14億美元,是建市前歷年總和的18倍;全市批準成立"三資"、"三來一補"企業1490傢,外貿企業38傢;鞏固發展了130多個出口生産基地;利用外資的産業已由加工工業拓展到"三高"農業、高新技術産業和第三産業。同時,外貿出口市場由 港澳地區擴展到世界五大洲30多個國傢和地區。
  通過發展對外貿易,加強了該市對外交流和合作,提高了 汕尾 知名度,促進了全市各項事業的發展。
  個體經濟蓬勃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 汕尾市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尤其是1988年建市後,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關於加快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有關决定,加強了組織、引導和扶持。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不斷優化政策環境,放寬限製,並從公開辦事制度、簡化辦證登記程序、優化經營環境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大大促進了全市個體私營經濟的迅速發展。目前,個體私營經濟在 汕尾 市的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成為汕尾市國民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汕尾市個體私營企業由初期的商飲服務業、手工業、資源型加工業逐步嚮産品深加工、機械製造、運輸、建築、房地産、“三高”農業領域拓寬,而且還延伸到科技、文化、教育、衛生、體育、廣告、信息等領域,並在競爭中規模日益擴大。截至1998年底,全市有工商註册登記的個體工商戶 3.05萬戶,註册資金3.64億元,私營企業1580傢,註册資金10.06億元,其中註册資金在職00萬元以上的私營企業有211傢,1998年全市個體私營企業從業人數20.2萬人,全年個體私營經濟實現國內生産總值49.85億元,占全市國內生産總值42.21%,繳納稅金占稅收總額的26.1%,經濟總量已成為汕尾市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汕尾市一批個體私營大戶立足海洋、山區資源辦實業,尤其是發展了“兩魚”養殖這一特色經濟,建市10多年來全市共投入資金4.5億元,發展鮑魚養殖水體1.7萬m3,投入甲魚養殖資金4.3億元,養殖面積293.3公頃。在“兩 魚”生産中80%以上屬個體、私營成分。還有海産品加工、山區種養等個體私營企業的生産能力和效益都非常可觀,如目前利用海藻工業有限公司,其設備生産能力可達1億元,是國內同行業中姣姣者。以造漁輪為主的萬聰實業有限公司,首期投資2000萬元,能建造500t以上漁輪,成為汕尾市最大的確良私營機械製造企業。
  許多個體私營企業日益註重依靠科技進步上水平、上效益、逐步由資源粗加工嚮科技型、外嚮型轉變,嚮省外地人、國外市場進軍。有相當一部分的個體私營企業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積極引進先進設備,采用不着先進技術,使産品達到國內、國際水平。如陸豐甲子海産速凍廠原衹是個粗放型的海産加工作坊。近幾年來,企業加大投入,引進美國、日本先進設備,采用“高壓、真空、快速、滅菌”等先進技術,聘請專傢當顧問,使産品質量達到國際標準、産品遠銷國外市場,近5年來,年均産值分別在1億元以上,每年繳納稅金近500萬元,年均創匯1257萬美元。同升鞋廠的運動鞋被指定為24屆奧運會中國運動員專用鞋,大哥大西裝被指定為26屆奧運會中國記者團“唯一指定着裝”。華帝山礦泉水成為首屆世界女足賽唯一指定礦泉飲料,汕尾市陸洋實業有限公司生産的鎳合金玻璃船獲得國際帆聯國際OP級帆船的技術認證。1996年調查,汕尾市個體私營企業的科技人員占其從業人員的24.7%,科技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1.2%。1998年月日,全市個體私營企業中,已有6戶被科技部門認定為科技企業。
  汕尾市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為國傢和地方拓寬了財政收入。1998年,全市個體私營企業嚮國傢交納稅金8976.8萬元,占全市稅收總額的26.1%,其中每年交納稅金100萬元以上的有10多戶。廣大個體私營業主致富不忘國傢和人民,熱心支持社會公益事業。據不完全統計,從1988—1998年,汕尾市個體私營企業捐資社會公益事業達數千萬元,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6.73萬個別,其中1996—1998年3年就為社會待業下崗職工提供了超萬個就業崗位,從而大大減少了社會就業的壓力,為汕尾各項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汕尾市全球通大廈
地理氣候 Geography and Climate
  汕尾市位於廣東省東南沿海,在北緯20.27—23.28度和東經114.54—116.13度之間。東鄰揭陽市,同惠來縣交界;西連惠州市,與惠東縣接壤;北接河源市,和紫金縣相連;南瀕南海,與香港隔海相望。陸域界綫南北最寬處90km,東西最寬處132km,總面積5271km2,(不含東沙群島1.8km2)占全省總面積2.93%。大陸岸綫長302km,占全省岸綫索長度9%;轄內海域有93個島嶼、10個港口和3個海湖。汕尾市沿海200m等深綫內屬全市所轄海洋國土面積 2.38萬平方公裏,占全省海洋國土的14%。
  汕尾地貌區域為華夏陸臺多輪回造山區,地質構造運動和岩漿活動頻繁。侏羅紀燕山期造山運動基本奠定了本地區現代地貌的輪廓。在地球史上距今最近的是“喜馬拉雅山運動”,使汕尾地區表現為斷裂隆起和平共處塌陷,産生了侵蝕剝削和堆積,北部上升,南部下降。以後的新構造運動繼續擡高,使花崗岩逐步暴露地表,形成廣阔的花崗岩山地,丘陵及臺地。
  汕尾地質年代最早是三疊係上統,繼而侏羅係第四係。岩石主要有花崗岩、砂頁岩及第四係列化衝積砂礫層出不窮等組成。經過大自然和人類活動的作用,構成復雜的土壤類型。土壤類型有:水稻土、南方山地草甸土、黃壤、紅壤、赤紅壤、菜園土、潮沙泥土、濱海????漬沼漬土、海濱沙土、石質土等10多種土類,40多個土屬,70多個土種。
  由於歷次地殼運動褶皺、斷裂和火山岩隆起的影響,造成了山地、丘陵、臺地、平原兼有的復雜地形地貌。全區位於蓮花山南麓,其山脈走勢為東北嚮西南方向傾斜。蓮花山脈由閩粵邊界的銅鼓嶺嚮東南經汕尾跨惠陽到香港附近入海。地形為北部高丘山地,山巒重疊,千米以上高山有23座,最高峰為蓮花山,海拔1337.3m,位於海豐縣西北境內;中部多丘陵、臺地;南部沿海多為臺地、平原。全市境內山地、丘陵面積比例在,約占總面積的43.7%。
  汕尾境內主要河流有蠃河、黃江河、烏坎河和赤石河4大水係,總長252公裏,流域面積3613.7平方公裏,占全市總面積的69.2%。汕尾境內河水流量大,汛期長,平均徑流深1495毫米左右,全市年均産水量達78億立方米。汕尾市地處北回歸綫以南,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海洋性明顯。年均降水量2000毫米。年均溫21.8度。氣候溫和,雨熱同期,鼕無嚴寒,夏無酷暑,為多種動植物提供適宜的生長條件。
  【氣候·水文·災情】
  氣候 汕尾市地處祖國大陸東南部沿海,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海洋性氣候明顯,光、熱、水資源豐富。其主要氣候特點是:氣候溫暖,雨量充沛,雨熱同季,光照充足;鼕不寒冷,夏不酷熱,夏長鼕短,春早秋遲;秋鼕春旱,常有發生,夏澇風災,危害較重。
  汕尾市氣候溫暖,多年年平均氣溫為21~22℃,年平均最高氣溫26℃左右,年平均最低氣溫19℃左右,水稻安全生長期約260天左右。境內雨量充沛,多年年平均降雨量為1800~2400mm,最多年的年降雨量可達3728mm。雨熱同季是汕尾市氣候特點之一,雨季始於3月下旬到4月上旬,終於10月中旬;每年4~9月的汛期,既是一年之中熱量最多的季節,又是降雨量最集中的季節,占全年總降雨量85%左右。全市光照充足,多年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900~2100小時,日照百分率為44~48%,太陽輻射總量年平均120千卡/c㎡以上,光合潛力每1/15公頃約7400kg。
  “鼕不寒冷,夏不酷熱,夏長鼕短,春早秋遲”也是汕尾市主要氣候特點之一。市內最冷月1月份的平均氣溫14℃左右,≤5℃低溫日數的多年平均為2.9天,≤2℃低溫日數的多年平均為0.1~0.3天,極端最低氣溫僅-0.1℃;而最熱月7月份的平均氣溫28℃左右,≥35℃高溫日數的多年平均為0.7~1.5天,極端最高氣溫僅38.8℃,名副其實的鼕不寒冷、夏不酷熱。據統計,汕尾市夏季長達183天左右,而鼕季衹有10天左右,真正是夏長鼕短。境內春早秋遲,初春在2月初巳經來臨,而初秋至10月底纔姍姍來到。(氣象局)
  由於秋鼕春期間的10月至來年3月的平均降雨量衹占全年降雨量的15%左右,秋鼕春連旱的現象時有發生。另外,由於地形的影響和海岸綫較長,汕尾市既是廣東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又是熱帶氣旋影響較多的地區之一,所以夏澇風災是汕尾市的最主要氣象災害。據統計,汕尾市多年年平均暴雨日數12天左右,最多達23天;另外對汕尾市有影響的熱帶氣旋多年年平均為4.5個;有嚴重影響的熱帶氣旋多年年平均為0.8個;正面登陸汕尾市的熱帶氣旋多年年平均為0.5個。達到影響標準的多年平均初日為7月4日,最早出現於5月1日(1999年)、最遲出現於8月14日(1975年);多年平均終日為9月22日,最早出現於7月10日(1955年)、最遲出現於12月2日(1974年)。熱帶氣旋帶來的狂風、暴雨和海潮,往往釀成風、澇、潮災害,但其豐沛的降水可緩和幹旱,增加水庫蓄水,為次年的早稻等農作物生産蓄備豐富的水源。(氣象局)
  水文 全市境內集雨面積100k㎡以上的河流有蠃河、蠃溪、南北溪、新田水、烏坎河、長山河、水東河、竜潭河、鰲江、赤石河、明熱河、黃江、西坑水、吊貢水、大液河等15條,其中直流入海有蠃河、烏坎河、鰲江、黃江、赤石河等5條。蠃河和黃江是汕尾市兩大河流。蠃河發源於蓮花山脈三神凸東坡,自北嚮南縱貫陸河、陸豐兩地,流域面積1356k㎡(本市境內1321k㎡),全長102km,於海陸豐交界處的煙港匯入南海碣石灣。黃江發源於蓮花山脈上臘燭山,流經海豐16個鄉鎮場,流域面積1370k㎡(本市境內1357k㎡),河長67km,年均徑流量19.35億m³,在馬宮????嶼註入紅海灣。(水利局)
  雨情災情 2005年進入6月份後,由於受高空槽和強西南季風的影響,汕尾市局部地區出現強降水過程。6月17日8時至24日14時止,海豐縣城降雨900mm、公平水庫892mm、赤石鎮715mm,陸豐市大安鎮551mm,陸河縣新田鎮813mm。其中,20日8時至23日8時72小時間發生了海豐縣南門水庫降雨612.2mm、公平水庫554mm、青年水庫539.5mm的特大暴雨。受連日暴雨的影響,造成局部地區山洪暴發、村莊受浸、房屋倒塌、農田受浸、農作物大面積受災,一些道路和橋梁被洪水衝垮,部分通信、供電、水利設施受破壞,造成較嚴重的經濟損失。全市20宗大中型水庫中有5宗超防限水位、排洪的有7宗,25宗小型水庫超防限水位排洪。其中海豐縣海城、城東、赤石、梅隴、公平、平東,陸豐市大安、西南以及陸河縣河口、新田等鎮受災比較嚴重,特別是海豐縣赤石、梅隴等鎮22日8時至23日8時,降雨234mm,導致赤石鎮5個村委22個自然村、鵝埠鎮5個村委18個自然村、海城鎮蓮花山區7個自然村上水受浸,水深達2.6m。海豐縣紅花地水庫(中型)主壩左壩靠近山體結合部第二級平臺排水溝左測出現管涌一處,直徑20~30公分;紅陽水庫主壩體出現牛皮漲、新填築壩體接觸面出現裂縫;平東鎮九竜背水庫(小二型)出現牛皮漲等險情。其中21日凌晨,海豐縣平東鎮日中居委陳塘村一間無人居住的舊房屋突然倒塌,壓倒相鄰的另一間村民新房屋的東墻體,導致屋內2死2傷的事故。據統計,受大暴雨的襲擊,全市受浸村莊77個,受洪水圍困群衆2.5萬人,受浸農田2.4萬公頃,受浸水果面積1.58萬公頃,受浸養殖面積1266.67公頃,房屋受損865間,倒塌344間,受損水利設施202宗,受損道路12宗,受損橋梁9宗,受損輸電綫路38km、通訊綫路30.5km。全市直接經濟總損失3億元(其中:農作物損失2.23億元,水利設施損失2527萬元,交通、供電、通訊設施、水産養殖、房屋倒塌等損失5882萬元)。
  語言文化
  除陸河外,通用海陸豐話,屬閩方言閩南次方言。其中海豐和城區口音基本一致,但與陸豐口音有所區別。陸河大部分地區,陸河以外部分地區使用客傢話,屬客傢方言粵臺片新惠小片。市區紅衛管區以及城區馬宮鎮,有一大部分深海漁民操粵語。其實,由於汕尾毗鄰珠江三角洲,又毗鄰香港,加之香港電視節目的影響和省內人口流動,當地居民,特別是年輕一輩,大多具備粵語交際能力。文化方面既受港澳大都市文化影響又保持着海陸豐傳統習俗。
  戲劇:白字戲、正字戲、西秦戲;
  民間文化:滾地金竜、陸豐皮影戲;
  * 5項目入選首批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歌舞:汕尾漁歌、海豐麒麟舞、錢鼓舞、陸豐皮影戲、河田高景
  * 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出爐 汕尾9項目全入選
  物産資源
  水産、礦産、水力和動植物資源得天獨厚。
  汕尾水産資源豐富,品種繁多,是廣東省著名的漁場之一。竜蝦、膏蟹、鮑魚、魷魚等名貴水産種類繁多,漁業産值居全省之首。境內魚、蝦、蟹、貝、藻類齊全,漁業生産已有數百年歷史。 一般具有捕撈價值的魚類達200多種。大量生産的有藍園參(池魚)、海鯰(赤魚)、竹夾魚、鮎魚、大眼鯛 (目鰱)、大甲參、石斑等。甲殼類有墨吉對蝦、近緣新對蝦等。貝殼有近江牡蠣(蚝)、翡翠貽貝、藍蚣等。藻類有廣東紫菜、鵝掌茶等。
  主要有花崗岩石料、石英玻璃砂、高嶺土以及硫鐵礦、鐵、鎢、錫、鉍、銅、鋁、鋅、硅石、水晶石等。高嶺土儲量達8000萬噸,其三氧化二鋁含量大於 40%的約4000萬噸以上。優質石英砂資源更為豐富,儲量達 2000萬噸以上,含硅量達98%,均具有開發利用的良好條件。
  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小麥、玉米等;經濟作物有甘蔗、花生、大豆、芝麻、蓮藕、茨菇等;水果主要有荔枝、竜眼、香蕉、柑、桔等29科 42種。香爐桔是汕尾市特有的優良無病苗木材料。
  造船、輕工業和手工業發達,魚鈎暢銷國外。市區三面臨海,依港而立,海運四通八達,是全國首批對外開放口岸之一。具有亞熱帶海濱獨特風光,有“廣東沿海旅遊黃金海岸”之譽。
  土特産品 [汕尾市區] 海魚、海????、竜蝦、膏蟹、鮑魚、魚鈎 [陸豐市] 海魚 [海豐縣] 海魚、海???? [陸河縣] 柿餅、青梅、黃欖
  飲食文化
  海陸豐地區的飲食習慣與閩南接近,同時又受廣州地區的影響,漸漸地匯兩傢之所長,風味自成一格。近年來新吸收了世界各地美食的精華,聲名大振,成為聞名中外的菜係。潮菜註重刀工和造型,烹調技藝以燜、燉、燒、炸、蒸、炒、泡等法擅長。以烹製海鮮、湯類和甜菜最具特色。味尚清鮮,鬱而不膩。愛用魚露、沙茶醬、梅糕醬、紅醋等調味品。風味名菜有燒雁鵝、護國萊、清湯蟹丸、油泡蠃球、縐紗甜肉、太極芋泥等...
  交通環境
  交通以海上航運和公路為主。汕尾港為粵東南主要進出口港口之一,航綫達香港、廣州、上海等地。深汕高速公路及廣汕公路(324國道)橫貫市境。規劃中的廈深鐵路亦在汕尾設站。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汕尾 行政区划
  廣東省汕尾市城市標志截至2008年12月31日,汕尾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10個街道、42個鎮。
  汕尾市 面積4838平方千米,人口359萬(2008年)。
  城 區 面積 421平方千米,人口 12萬。郵政編碼516600。區人民政府駐香城路。
  陸豐市 面積1681平方千米,人口194萬。郵政編碼516500。市人民政府駐東海街道。
  海豐縣 面積1750平方千米,人口 102萬。郵政編碼516400。縣人民政府駐海城鎮。
  陸河縣 面積 986平方千米,人口 51萬。郵政編碼516700。縣人民政府駐河田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8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册(2005)》,人口截至2008年底。*
名人精英 Celebrity Elite
汕尾 名人精英
  陳炯明 (1878-1933)原名捷,字贊之,又字競存,廣東海豐人。 粵軍之父,聯省自治提倡者。民國時期廣東省省長、粵軍總司令、內務部總長。主張“聯省自治”,要建立與歐美民主國傢相仿的聯邦政製,以和平“南北妥協”的手段來謀求中國永久的統一。
  陳炯明研究中心
  彭湃(1896年-1929年) 中國無産階級革命傢,中國共産黨早期農民運動領導人之一。
  陸軍上校劉廷波劉廷波 (1909年-1976年)廣東省海豐縣人,革命先驅,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12師上校團長,陸豐縣臨時人民政府縣長兼應急勘亂指揮官,印度尼西亞惠州會館會長。
  馬思聰(1912年—1987年) 中國最偉大的音樂傢,小提琴大師。中國的“貝多芬”,中國的“樂聖”。1923年赴法留學,在巴黎師從奧博德菲爾學習小提琴,後考入巴黎音樂學院布捨裏小提琴班。建國後出任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等職。
  鐘敬文(19O3.3.20- 2002.1.10) 民俗民間文學泰鬥,國學大師,詩人,散文傢,教育傢,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研究生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
  鄭思群 首任重慶大學校長
  謝非1947年至1955年任廣東省陸豐縣河田鎮民運組組長、鎮政府指導員,區委委員、土改工作隊隊長,區委書記,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部長。1955年至1960年任中共廣東省陸豐縣委常委兼宣傳部部長、副縣長、縣委書記(其間:1959年至1960年在中共廣東省委黨校中級班學習)。1960年至1973年任廣東《上遊》雜志社編輯,中南局政策研究室研究員,廣東省革委會政工組政工辦公室副主任。1973年至1979年任廣東省科教政治部副主任、省文教辦公室副主任,《紅旗》雜志社三人領導小組成員。1979年至1983年任中共廣東省委副秘書長兼辦公廳主任。1983年至1986年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兼省委秘書長、省委黨校校長(其間:1983年至1984年在中共中央黨校進修部政治經濟學專業學習)。1986年至1988年任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兼廣州市委書記。1988年至1991年任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1991年至1992年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1992年10月當選為第十四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93年2月任廣東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1993年5月至1998年3月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1997年9月當選為第十五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998年5月任全國人大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副主任委員。
  是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十四屆、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七至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
  黃鼎臣
  彭士祿 核動力專傢,彭湃之子。
  林世榮
  彭禹賢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廣東省委員會副主席,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院長。
  黃一瀚
  鄭建源 中國400富人榜第6名
  徐剋 著名導演
  魏美珍 香港亞洲電視臺財經新聞主播。
  黎耀祥 香港著名的演員 《巾幗梟雄》中飾演柴九的就是他。
  蔡一智、蔡一傑 香港歌星 草蜢組合成員
  名勝古跡
  鳳山祖廟旅遊區
  海豐蓮花山
  碣石玄武山
  海豐紅宮紅場
  金廂觀音嶺
  紅海灣旅遊區
基本概況 Fast Facts
  【人口】 據公安部門統計,2008年末,汕尾市戶籍人口總戶數82.36萬戶,總人口359.23萬人,分別比上年末增加1.36萬戶和3.6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56.54萬人,增加1.22萬人;非農人口158.82萬人,增加2.47萬人。全市人口密度為598人 / k㎡。(汕尾市統計局) 【民族】 汕尾市居住人口分屬於22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92%,其他21個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0.08%。在各少數民族中,超過50人的有畲族、壯族、侗族,其餘少數民族人口甚少;其中,畲族屬本地世居,聚居在海豐縣鵝埠鎮上北村委會紅羅村,其餘各少數民族均屬省內外遷入,省外遷入者居絶大多數。汕尾市,是一九八八年初經國務院批準,以原海,陸豐的行政區域建立起來的地級市。轄海豐、陸豐,陸河三縣和市城區,共設置3個辦事處、40個縝、10個鄉,13個農林場。總面積5271平方公裏,總人口213萬。全市旅居海外的華僑和港、澳、臺同胞近百萬人。
  汕尾市具有悠久的歷史。遠在42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就在海豐沿海一帶聚居生息 。公元前221年,海陸豐屬南海郡博羅縣。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始建海豐縣,陸豐屬東海郡海豐縣地。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從海豐縣析出陸豐縣。清初以來,汕尾開埠,溝通海外,逐漸繁榮,曾有“小香港”之稱。海陸豐是彭湃烈士的故鄉。本世紀二十年代,彭湃同志領導的海陸豐農民運動,在這裏開創了中國第一個蘇维埃政權。
  汕尾市地處粵東沿海,位於東經114°54′至116°13′24″,北緯22°37′40″至23°38′35″之間。地勢北高南低,南瀕南海的紅海灣和碣石灣;北接河源市,與紫金縣相連;東鄰汕頭市,同惠來縣交界;西靠惠州市,跟惠東縣接壤。這裏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22.1℃。水陸交通方便,廣汕公路橫貫境內,市區距廣州市316.5公裏、汕頭市207公裏、深圳市224公裏;海運四通八達,往返快捷,汕尾港距香港僅81裏,往廣州、汕頭、廈門港也十分方便,成為粵西與粵東、香港與內地之間經濟聯繫的重要紐帶。
  汕尾市依山面海,物華天寶、資源豐富。對蝦擁有聞名全省的波羅基地、紅椎林基地、毛竹基地基地、原????出口基地。漁????業資源取之不盡。全市長達302公裏的海岸綫上,分佈着十個漁港九個海灣。中深海漁場35萬平方公裏,魚品種達14類107科、173種。淺海灘塗面積18萬畝,適宜開展對蝦、鰻鱺、石斑、牡蠣、江蘺、鮑魚等海水養殖。????田總面積17.5萬公畝,年産原????6萬多噸,是該省主????區和最大原????出口基地。礦産、水力資源潛力很大。現已探明有開採價值的礦産計93處,主要有錫礦、硫鐵礦、高嶺土稀土、石英沙、花崗岩、礦泉水等。水力資源裝機容量可達14.34萬瓦,尚有6萬多瓦未開發。動植物資源種類繁多。常見植被種類110多科、400多種,主要有鬆、杉、紅椎林等。野生動物有穿山甲、白鶴、山豬、紅腳水鳥等。旅遊資源頗具特色,開發前景廣阔。
  汕尾市,依山傍海,風光旖旎。最為著名的風景區首推陸豐縣玄武山——觀音嶺海濱旅遊區,以其“神、海、沙、石”兼備的風韻,每年吸引海內外遊客50萬人次前往觀光。從沿海的玄武山、觀音嶺、龜齡島、得道庵,品清湖、沙舌攤,到腹地的蓮花山、準提閣、上護溫泉,象顆明珠,串成神奇瑰麗的旅遊熱綫,被譽為粵東旅遊的“黃金海岸”令人流連忘返。這裏,還有紀念抗元英雄張世傑、陸秀夫護宋少帝的待渡山,紀念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方飯亭”,紀念農民領袖彭湃進行革命活動的紅宮、紅場,以及周恩來、葉挺搶渡碣石灣遺址等,各具特色。目前,主要旅遊景點已建起了一批賓館、商店,配套設施初具規模,為遊客吃住玩樂、避暑度假,提供周緻的服務。 汕尾市區巴黎半島酒店
  歷史沿革
  春秋屬南越;戰國入楚稱百越、秦至漢初,汕尾全境均屬南海郡博羅縣地域。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平南越,始置海豐縣,隸屬東官郡,轄地包括現汕尾市全境及惠來、普寧、揭西之部分地區。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1年),東官郡與梁化郡等並置為循州,海豐縣改屬循州;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析海豐且東部置安陸縣,安陸縣治設在大安屯(今陸豐大安鎮轄地),轄今之陸豐市、陸河縣及惠來、普寧、揭西之一部,至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又廢安陸縣,並復海豐縣,仍隸屬循州。五代十國時期,循州改為禎州,汕尾隨屬禎州。宋開寶四年(971年)設廣南東路禎州,天禧五年(1021年),因避太子趙禎(後即仁宗)名諱,改禎州為惠州,時海豐、博羅、河源、歸善(今惠東)四縣均屬廣南東路惠州。海豐縣轄興賢、金錫、楊安、石塘、石帆、吉康、坊廓、竜溪等8都。元代,汕尾地區屬江西行中書省廣東道惠州路;明代屬廣東布政使司惠州府;清代屬廣東省惠州府;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海豐縣東部之石帆、坊廓、吉康三都置陸豐縣。縣治在東海(今陸豐東海鎮),海豐、陸豐兩縣同屬惠州府。民國初年,隸屬廣東省潮循,民國19年(1930年),隸屬廣東省第4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海豐、陸豐均屬粵東江專員公署管轄;1953年改屬東行政公署;1957年隸屬惠陽專員公署;1958年12月劃歸汕頭地區專員公署;1983年9月,又歸屬惠陽地區專署管轄。1988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在原海豐、陸豐兩縣的行政區域上設置地級汕尾市,並析海豐縣南部沿海的汕尾、紅草、馬宮、東涌、田墘、捷勝、遮浪7鎮建置市城區;設陸豐縣北部山區的河田、河口、新田、蠃溪、水唇、上護、南萬、東坑等8個鎮設置陸河縣。1995年,經國務院批準,陸豐撤縣建市(縣級市),由省政府直轄,委托汕尾市人民政府代管。
  1992年底,市城區設出田墘鎮、遮浪鎮,新建紅海灣經濟開發試驗區。1995年,設原陸豐所轄華僑農場為華僑管理區。以上兩區屬市政府派出機構。(以上出處)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汕尾市總人口2453479人;城區 409677人、海豐縣 649412人、陸河縣 229633人、陸豐市 1164767人。
  2001年,汕尾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6個街道、47個鎮、2個鄉,118個居委會、758個村委會。
  2002年,汕尾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6個街道、47個鎮、2個鄉,133個居委會、711個村委會。
  2005年,汕尾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10個街道、42個鎮。
  經濟概況今日汕尾 ,工業形成了以輕工業為主,資源加工工業和現代化電子工業並舉、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工業體係。全市工業總産值2008年工業總産值570億元,比增24.0%,目前,全市形成了以電子、傢俱、飲料、服裝、製鞋、化工、工藝等多種行業為支柱産業的工業體係,擁有投資2.5億港元的信利電子工業城等一批主要工業項目。
  今日汕尾 ,農業依靠政策和科技,加大資金投入,加快了農業化進程,創建了糧食、林、果、菜、水産、畜牧、蔬菜等"十大"三高農業基地,新辦了農副産品流通市場65個,進一步完善了農産品的流通體係,促進了傳統農業嚮現代農業的轉變,2008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207.5億元,比增18.0%。合同吸收外資4.14億美元,比增3.0%,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2.56億美元,比增26.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2億元,比增24.0%。農業總産值106億元,比增6.0%。三次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由2007年的18.5∶46.5∶35調整為18∶47∶35,全年一、二、三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2%、63.7%和30.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60元,人均消費支出8247元,分別比增15.6%和6.8%。農民人均純收入4790元,比增12.1%。萬元GDP能耗控製在0.546噸標準煤以內。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交通、能源、市政建設等基礎設施,已有長足的發展,改變了過去"道路不平、電燈不明、電話不靈、飲水不清"的落後狀況,交通方面,新建一批地方公路和上等級公路,通車里程達2165公裏,通車密度為46.1公裏/平方公裏,實現了100%的鄉鎮 和95%以上管理區通汽車;新建和擴建了兩個5000噸級泊位碼頭,港口碼頭吞吐能力大幅度提高。通信方面,全市現有電話交換機32萬門,比建市前增加了22倍,開通了10萬多戶移動電話和12萬多門無綫尋呼通信終端,1994年底,該市已進入全國郵電通信先進百強市行列。
  能源建設方面,新建擴建一批水力發電和火力發電廠,全市發電裝機總量14萬千瓦,年發電量達6.9億度。全市日供電量比1987年增長6.1倍。市政建設迅猛發展,從過支僅有3條馬路、住宅多為無規劃私建,到一批現代化的高層建築拔地而起,擁有汕尾大道等27條(段)高級道路。
  城鄉面貌發生巨變
  汕尾市城鄉面貌發生了滄海桑田的巨大變化。建市之初,市區建設面積衹有4平方公裏,現在市區建設面積達到25平方公裏,11年間市區從一個沿海邊陲小鎮迅速崛起為一座初具中等規模的濱海城市。一批批現代化的高層建築在市區和重點鎮拔地而起,全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已擁有寬敞明亮的辦公樓,城鎮居民住上了環境優美的生活小區,與功能齊全的購物廣場、娛樂設施相配套。農村裏大批優雅別緻的小洋樓正在悄悄地代替昔日破舊不堪的農村平房,村容、村貌也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基礎建設長足發展
  汕尾交通、通信、能源、供水和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很快。特別是建市11年,市區自來水日供能力由建市的0.6萬噸增至9.5萬噸,縣城和主要城鎮的供水能力也都大大提高;市年供電量從1988年的1.5億度增至1998年的7.3億度;全市現有程控電話交換機容量32萬門,移動電話10萬多戶,郵電通信進入全國通信"百強市"行列;改建和新建地方公路、上等級公路里程達到2165.3公裏,公路密度達到46.1公裏/平方公裏,市至縣、縣至鎮、鎮至管區的通車率達100%;建成一批1000---5000噸級碼頭。
  工業經濟欣欣嚮榮
  汕尾市把工業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了一係列措施,扶持和加速了工業的發展。汕尾建市以後,以"三資"、"三來一補"企業、鄉鎮企業為突破口的工業建設全面拉開。從此,汕尾的工業進入了一個高速、穩定發展的時期。目前,一批具有現代化水平的工業項目已在汕尾紮根、開花、結果,形成了以電子、傢電、服裝、食品、飲料、製鞋、化工、工藝等多種行業的工業體係。1998年,全市工業産值103億元,比1987年增長16.8倍。
  海洋經濟方興未艾
  汕尾市位於粵東沿海,水域遼闊,水産資源豐富。內陸江河縱橫,塘庫密集,各類天然水域面積1.39萬公頃,其中可供淡水養殖面積1.30萬頃。有碣石、紅海兩大海灣,海岸綫長達302公裏,大小島嶼92個,島岸綫長45公裏,面積2.92平方公裏,大陸架內海域面積2.39平方公裏,是海捕漁船的主要作業場所。10米深等深綫內淺海、灘塗6.96萬公頃,其中可供海水養殖面積3.30萬公頃,目前已開發利用的有2.11萬公頃。主要的海洋經濟水産品種有20種。海洋漁業是汕尾經濟發展的一大優勢産業,全市擁有10個港 口,其中汕尾、甲子港是國傢外貿口岸和國傢一級漁港,碣石、馬宮港是國傢二級漁港。汕尾市海、淡水養殖業發展迅速,開發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水産養殖的基地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産已初具雛型,經濟實體迅速發展,經營範圍不斷擴大,形成了20個海水養殖基地和18個淡水養殖基地,基地面積2.3萬公頃。
  海捕業發展迅速,年平均投入更新改造漁船等項目的資金近1億元,漁船功率、噸位逐年增加,捕撈技術不斷改進,捕撈能力不斷提高。
  此外,漁港後勤配套不斷完善,漁港功能進一步得到改善,為漁業生産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海洋綜合管理也取得了較大突破,逐步走上法製軌道。
  農業經濟碩果纍纍
  汕尾市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雖以農業為主,但農業生産力水平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業纔得到持續、穩定、協調的發展。尤其是1988年以來,汕尾市按照"農業要增産、農民要增收、農村經濟要發展"這個目標,緊緊圍繞發展"優質、高産、高效"農業這一主題,加快了農業的産業化、現代化進程,建成了優質水稻、優質茶葉、優質水果、 "兩魚"(甲魚、鮑魚)、禽畜、蔬菜等集約化、規模化"三高"農業産品基地,形成了農工貿、産供銷一體化的格局,摸索出"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形式。1998年農業總産值比1987年增長183.3%,每年平均增長9.9%。
  對外經濟迅速發展
  汕尾建市以來,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大開放促進大開發,大開發促進大發展"的對外經濟發展戰略,實行"讓利招商、優惠招商、以商招商、服務招商",充分發揮優勢,抓住機遇,擴大開放,取得了顯著成績,至1998年,全市共簽訂利用外資協議2164宗,實際利用外資5.5億美元,是建市前歷年總和的22倍;外.貿纍计出口總值14億美元,是建市前歷年總和的18倍;全市批準成立"三資"、"三來一補"企業1490傢,外貿企業38傢;鞏固發展了130多個出口生産基地;利用外資的産業已由加工工業拓展到"三高"農業、高新技術産業和第三産業。同時,外貿出口市場由 港澳地區擴展到世界五大洲30多個國傢和地區。
  通過發展對外貿易,加強了該市對外交流和合作,提高了 汕尾 知名度,促進了全市各項事業的發展。
  個體經濟蓬勃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 汕尾市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速。尤其是1988年建市後,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關於加快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有關决定,加強了組織、引導和扶持。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不斷優化政策環境,放寬限製,並從公開辦事制度、簡化辦證登記程序、優化經營環境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大大促進了全市個體私營經濟的迅速發展。目前,個體私營經濟在 汕尾 市的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成為汕尾市國民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汕尾市個體私營企業由初期的商飲服務業、手工業、資源型加工業逐步嚮産品深加工、機械製造、運輸、建築、房地産、“三高”農業領域拓寬,而且還延伸到科技、文化、教育、衛生、體育、廣告、信息等領域,並在競爭中規模日益擴大。截至1998年底,全市有工商註册登記的個體工商戶 3.05萬戶,註册資金3.64億元,私營企業1580傢,註册資金10.06億元,其中註册資金在職00萬元以上的私營企業有211傢,1998年全市個體私營企業從業人數20.2萬人,全年個體私營經濟實現國內生産總值49.85億元,占全市國內生産總值42.21%,繳納稅金占稅收總額的26.1%,經濟總量已成為汕尾市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汕尾市一批個體私營大戶立足海洋、山區資源辦實業,尤其是發展了“兩魚”養殖這一特色經濟,建市10多年來全市共投入資金4.5億元,發展鮑魚養殖水體1.7萬m3,投入甲魚養殖資金4.3億元,養殖面積293.3公頃。在“兩 魚”生産中80%以上屬個體、私營成分。還有海産品加工、山區種養等個體私營企業的生産能力和效益都非常可觀,如目前利用海藻工業有限公司,其設備生産能力可達1億元,是國內同行業中姣姣者。以造漁輪為主的萬聰實業有限公司,首期投資2000萬元,能建造500t以上漁輪,成為汕尾市最大的確良私營機械製造企業。
  許多個體私營企業日益註重依靠科技進步上水平、上效益、逐步由資源粗加工嚮科技型、外嚮型轉變,嚮省外地人、國外市場進軍。有相當一部分的個體私營企業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積極引進先進設備,采用不着先進技術,使産品達到國內、國際水平。如陸豐甲子海産速凍廠原衹是個粗放型的海産加工作坊。近幾年來,企業加大投入,引進美國、日本先進設備,采用“高壓、真空、快速、滅菌”等先進技術,聘請專傢當顧問,使産品質量達到國際標準、産品遠銷國外市場,近5年來,年均産值分別在1億元以上,每年繳納稅金近500萬元,年均創匯1257萬美元。同升鞋廠的運動鞋被指定為24屆奧運會中國運動員專用鞋,大哥大西裝被指定為26屆奧運會中國記者團“唯一指定着裝”。華帝山礦泉水成為首屆世界女足賽唯一指定礦泉飲料,汕尾市陸洋實業有限公司生産的鎳合金玻璃船獲得國際帆聯國際OP級帆船的技術認證。1996年調查,汕尾市個體私營企業的科技人員占其從業人員的24.7%,科技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1.2%。1998年月日,全市個體私營企業中,已有6戶被科技部門認定為科技企業。
  汕尾市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為國傢和地方拓寬了財政收入。1998年,全市個體私營企業嚮國傢交納稅金8976.8萬元,占全市稅收總額的26.1%,其中每年交納稅金100萬元以上的有10多戶。廣大個體私營業主致富不忘國傢和人民,熱心支持社會公益事業。據不完全統計,從1988—1998年,汕尾市個體私營企業捐資社會公益事業達數千萬元,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6.73萬個別,其中1996—1998年3年就為社會待業下崗職工提供了超萬個就業崗位,從而大大減少了社會就業的壓力,為汕尾各項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汕尾市全球通大廈
英文解釋
  1. :  Shanwei
  2. n.:  Shanwei City
近義詞
汕尾
汕尾社區, 汕尾居委會
相關詞
閩南語海陸腔旅遊景點名勝潮汕海陸風詩詞
海陸豐陸豐電視臺粵東廣東旅遊信息翠峰岩政協
主席行政區劃地理鄉鎮人物教師計算機文學
埔尾捷琅埔更多結果...
分類詳情
張開陸豐市張開海豐縣張開陸河縣張開汕尾市城區張開城區
張開汕尾市市轄區
岩島紅場鳳山得趣書室
宋存庵方飯亭下川島彭湃故居
紅宮丘東平故居紅海灣宋溪
火山嶂待渡山(甲秀樓)上川島甲秀書院與擎天石
金廂灘臺山溫泉龜齡島黎明洞
桂林石玄武山(元山寺)海岸第一山海豐八景
青銅時代遺址羊蹄嶺海豐烈士陵園清峰寺
張威紀念亭清雲山定光寺公平大湖自然保護區華帝山
汕尾汕尾市區
汕尾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