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一、地理位置
鳳山鎮地處滇西縱𠔌南部,是鳳慶縣城所在地,是全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儒文化薈萃之地,著名“滇紅”茶的發源地。全鎮國土總面積218.316平方公裏,東與洛黨、小灣兩鎮相接,南與三岔河鎮相連,西至勐佑鎮、德思裏鄉,北與大寺鄉相鄰,居住有漢、回、彝、白、佤族等20多種民族。
二、自然條件
境內群山縱橫、山巒起伏,最高海拔2863米,最低海拔1472米,為半山區鎮。全鎮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集中,幹濕分明,鼕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為16.6℃。雨量豐沛,年平均降雨量1307毫米。蜿蜒美麗的迎春河從縣城淙淙而過,奔嚮雲縣,最後匯入奔騰洶涌的瀾滄江。鳳山鎮有耕地面積38121畝,林業用地面積13274.7畝,森林覆蓋率32%。
三、經濟狀況
鳳山鎮轄區總面積218.36平方公裏,是鳳慶縣政治、經濟、文化、信息的中心。全鎮轄18個村民委員會,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71836人,其中農業人口5193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裏323人,人口自然增長率5‰。有耕地面積38121畝、茶園面積43808畝。全鎮有4個學區、一個鎮屬完小、3所中學共44個校點,在校生7400人(初中在校生1508人,小學在校生5892人)。2006年末,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11650.3萬元,財政收入達585.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653元,人均比上年增收157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7500元,糧食總産1454.9萬公斤。
四、産業發展
近幾年來,鳳山鎮黨委、政府在上級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積極努力,加大産業結構調整的工作力度。
(一)茶葉産業建設取得新突破。鳳山鎮是全區八大開發片區之一,從2000年開始以高標準、高起點建設高優生態茶園,截止2003年底,共建設高優生態茶園18430.38畝。其中建成省級茶樹良種場母本擴繁園3100畝,省財政科技扶貧示範項目3103畝,農民投資投勞建成12227.38畝。同時,對4萬畝老茶園進行提質改造,緊抓茶園管理和茶葉生産、加工、流通各環節的監管,促使鳳山茶葉嚮“名、特、優、精”的方向發展,計劃“十五”期間建成高優生態茶園3萬畝。
(二)經濟林果業初步形成。黨委、政府堅持政策引導,連片規模種植的原則,在省、地、縣的大力扶持下,在安石村實施第一期幹果示範基地建設——泡核桃連片規模種植。安石村已種植泡核桃3000多畝,現已全部挂果,長勢喜人,真正做到了“三年挂果、五年豐産”,成為全鎮連片規模種植樣板村。全鎮共建成各種經濟林果21980畝,其中樹頭菜種植基地500畝,泡核桃種植基地共20280畝,桃、李、櫻桃等經濟林果木1200畝。
(三)畜牧業健康發展。全鎮始終走“高産、優質、高效”的路子,狠抓畜品種改良,積極推廣科學養殖,強化疫病防治工作,確保畜牧業健康發展。畜牧業發展較突出的清水河村,在縣農業局的指導幫助下,引進國外肉牛新品種西門達爾,並對其進行肉牛凍精改良,改良後肉牛品質結構良好,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現西門達爾肉牛存欄數1606頭,每頭肉牛最低價位在2500元,全年經濟收入在50萬元左右。
(四)個體私營企業發展迅猛。鎮黨委、政府積極推進集體企業改革,發展個體私營經濟成效顯著。2002年末全鎮共有鄉鎮企業3459戶,從業人員7744人,其中個體私營企業3405戶,占98.4%,鎮屬集體企業7戶,村辦企業47戶,鄉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4676萬元,實現總産值17888萬元,實現稅收2172萬元,鄉鎮企業已逐步成為全鎮的一大經濟支柱。 | | 凤山镇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
鳳山鎮黨委、政府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抓住國傢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機遇和臨滄地委、行署提出的“農民增收的文章從企業做起,農村發展的文章從城鎮做起”的思路,緊緊圍繞縣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建設以茶文化為主的文化大縣,茶葉、核桃大縣,把縣城建設成為國傢級園林城市” 的目標,抓住列入全區八大片區開發的歷史性機遇,不斷深化農村産業結構調整,致力於鞏固提升種養業,強化加工業,發展服務業,提高國民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同時,積極參與城市經營,服務城市建設,不斷深化鄉鎮企業改革,抓好全鎮的城鎮建設和“三村”建設,做大做強竜頭企業,不斷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提高農村廣大人民群衆的生活水平,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努力把鳳山鎮建設成為全縣的茶葉大鎮、生態優鎮、經濟強鎮。
一、鄉鎮概況
鳳山鎮地處滇西縱𠔌南部,東與洛黨、小灣兩鎮相接,南與三岔河鎮相連,西至勐佑鎮、德思裏鄉,北與大寺相鄰。全鎮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集中,幹濕分明,鼕無嚴寒,夏無酷暑。境內群山縱橫,山巒起伏,最高海拔2863米,最低海拔1472,是典型的半山區鎮。蜿蜒的迎春河穿境而過,匯入波濤滾滾的瀾滄江。
鳳山鎮轄區總面積218.36平方公裏,是鳳慶縣政治、經濟、文化、信息的中心。全鎮轄區內有18個村委會,4個社區居委會,362個村民小組,32個居民小組。2002年末,全鎮有總人口70436人(其中農業人口51792人,占總人口的74.7%)。有耕地面積38121畝、茶園面積43808畝。全鎮有4個學區、一個鎮屬完小、3所中學共44個校點,在校生7400人(初中在校生1508人,小學在校生5892人)。2002年末,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7879.48萬元,財政收入8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96元。
二、産業發展
近幾年來,鳳山鎮黨委、政府在上級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積極努力,加大産業結構調整的工作力度。
(一)茶葉産業建設取得新突破。鳳山鎮是全區八大開發片區之一,從2000年開始以高標準、高起點建設高優生態茶園,截止2003年底,共建設高優生態茶園18430.38畝。其中建成省級茶樹良種場母本擴繁園3100畝,省財政科技扶貧示範項目3103畝,農民投資投勞建成12227.38畝。同時,對4萬畝老茶園進行提質改造,緊抓茶園管理和茶葉生産、加工、流通各環節的監管,促使鳳山茶葉嚮“名、特、優、精”的方向發展,計劃“十五”期間建成高優生態茶園3萬畝。
(二)經濟林果業初步形成。黨委、政府堅持政策引導,連片規模種植的原則,在省、地、縣的大力扶持下,在安石村實施第一期幹果示範基地建設——泡核桃連片規模種植。安石村已種植泡核桃3000多畝,現已全部挂果,長勢喜人,真正做到了“三年挂果、五年豐産”,成為全鎮連片規模種植樣板村。全鎮共建成各種經濟林果21980畝,其中樹頭菜種植基地500畝,泡核桃種植基地共20280畝,桃、李、櫻桃等經濟林果木1200畝。
(三)畜牧業健康發展。全鎮始終走“高産、優質、高效”的路子,狠抓畜品種改良,積極推廣科學養殖,強化疫病防治工作,確保畜牧業健康發展。畜牧業發展較突出的清水河村,在縣農業局的指導幫助下,引進國外肉牛新品種西門達爾,並對其進行肉牛凍精改良,改良後肉牛品質結構良好,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現西門達爾肉牛存欄數1606頭,每頭肉牛最低價位在2500元,全年經濟收入在50萬元左右。
(四)個體私營企業發展迅猛。鎮黨委、政府積極推進集體企業改革,發展個體私營經濟成效顯著。2002年末全鎮共有鄉鎮企業3459戶,從業人員7744人,其中個體私營企業3405戶,占98.4%,鎮屬集體企業7戶,村辦企業47戶,鄉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4676萬元,實現總産值17888萬元,實現稅收2172萬元,鄉鎮企業已逐步成為全鎮的一大經濟支柱。
三、“三村”建設
按照生態村、文明村、小康村建設的要求,鎮黨委、政府堅持集中財力辦大事,典型引路,示範帶動的原則,首期重點在公路沿綫,鎮政府駐地周邊選擇基礎條件較好的村實施。全鎮18個村的“三村”建設先後分三批實施,一期在安石、等上實施。現在這兩個村已正在建設規劃之中,安石村已修築成雲保綫——安慶茶所、雲保綫至大路外村民小組,全區共4.3公裏的通村彈石公路,共計投資34.4萬元,農傢樂式的旅遊觀光村的環境風貌正在逐步形成,其它各項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等上“三村”建設正在規劃之中,其餘的村將分二批進行建設。“三村”建設生態是基礎,全鎮各村準備用3—5年時間力爭使森林覆蓋率達到45%,實現農村鄉村道路林蔭化,村莊園林化,農戶家庭花園化,種養業結構合理,人民群衆物質文化生活更加殷實的目標。
四、青山緑水工程
全鎮抓住退耕還林機遇,抓緊青山緑水工程的實施,做到因地製宜,用好用活政策,把高優生態茶園建設與泡核桃産業、樹頭菜種植基地、其它經濟林果業相結合,做出特點,做出精品,以實現全鎮生態環境良好,各項經濟、文化、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格局。經過幾年的建設,全鎮有高優生態茶園18430.38畝,有泡核桃20280畝,森林面積89053畝,荒山造林5200畝。同時,加快全鎮各村實施沼氣建設的步伐,全鎮已建成沼氣池1100多口,為節約能源,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生態平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中,金平村已實現了戶均一口沼氣池,成為名副其實的“鳳慶縣沼氣第一村”。通過青山緑水工程的實施,為縣城國傢級園林城市建設提供緑色生態屏障。
五、城鎮建設
鎮黨委、政府抓住地處縣城的區位優勢和城市擴建機遇,加大城鎮建設步伐,積極參與經營城市、服務城市,計劃在鳳城東側環城路交叉路口,即廣告牌直到稻香完小開發寬16米,長650 米的一條街,建立鳳山個體私營經濟園區。現已成立稻香個體私營經濟園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園區開發建設正在實施中。同時,鎮黨委、政府决定對鎮政府機關進行重建,改變現在鎮政府機關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的局面,以更加嶄新的政府、奮進的政府參與城市建設。 | | - : Fengshan Town
- n.: Fèngshān Zhèn, Fengshan Zhen
| | 鳳山 | | 東山村 | 後山村 | 前鋒村 | 鳳山村 | 上寨村 | 麥地村 | 竜泉村 | 青樹村 | 落星村 | 紅塘村 | 象塘村 | 大有村 | 金平村 | 清水河村 | 水箐村 | 安石村 | 董扁村 | 等上村 | 京竹林村 | 平村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