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地處宜良縣西面,位於高原明珠陽宗海畔,距昆明主城38公裏,距宜良縣城18公裏。占地面積282.24平方公裏,共有耕地2866公頃。地形三面環山,南面臨海,地勢北高南低,西北面老爺山最高海拔2780米。年平均氣溫16.2℃,年均降雨量963.1毫米,森林面積13552公傾,氣候宜人,四季如春。
全鎮轄22個村民委員會,10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329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在6‰以內,農業人口50583人,主要居住着漢、彝、回、撒梅等民族,少數民族人口2508人,占總人口的4.7%。湯池主産水稻、包𠔌、烤煙、蠶豆、小麥碗豆等,糧食總産量2365.8萬公斤。種植業以花卉、蔬菜、桃梨、楊梅、葡萄為主,養殖業以養豬、羊、奶牛為主。湯池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旅遊業發展基镼雄厚。境內有高原明珠陽宗海,森林公園小白竜,陽宗海畔高爾夫球場,名勝古跡萬福寺、瑞光寺、西華寺、回竜寺等。地熱水資源十分豐富自流入河水沸如湯,泉水溫度高達70℃,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具有較高的美容、理療之功效,“湯池”也由此而得名。風味獨特的土特産品湯池鹵腐、湯池老醬、湯池豆腐、人工????水面等聞名遐邇。
2005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7.84億元,其中鄉鎮企業營業收入5.3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67元,鎮級稅收收入為1374萬元。
湯池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總儲量1.98億噸,年開採量約200萬噸,共有24對井(坑)。現在湯池擁有旅遊、煤炭、造紙、建築建材等大批骨幹企業,第三産業發展到892戶。湯池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新老昆石公路、陽先公路、湯草公路南昆鐵路和昆河鐵路橫貫境內,道路四通八達。1993年開通程控電話,現裝機用戶6000戶,並建有移動電話網、“小靈通”電話網。現有移動電話6670部,小靈通1475部。湯池教育事業發達,有投資1000餘萬元建成的初級中學---明湖中學,有完小23所,私立幼兒園3所。2005年中學在校生1279人,入學率92.93%,小學在校生2944人,入學率100%。全鎮形成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幼兒教育等“三教”統籌格局。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共有診所33個,醫務人員130餘人,病床120餘張,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不斷改善和提高。
2008年12月26日凌晨2時19分發生4.3級地震,震中位於宜良縣湯池鎮一帶。 |
|
湯池鎮 全鎮面積277平方千米,人口5.28萬人(2006年)。轄22個村委會:湯池、三營、前所、鳳鳴、木希、阿色、阿乃、雞街、宰格、五邑、麯者、可保、禾登、小街、梨花、草甸、黃泥、後所、大平地、土官、地馬、竜池。鎮政府駐湯池。 1953年12月為宜良縣第五區;1956年4月稱湯池鄉;1958年10月建湯池公社;1961年4月成立湯池區,轄湯池、鳳鳴、雞街、紅光四個公社;1970年復設湯池公社,將20個小公社改稱20個生産大隊;1973年2月草甸從湯池分出,成立湯池、草甸公社;1983年8月建立湯池區,下轄的15生産大隊改為鄉政府;1987年12月撤區建鎮。原草甸鎮1958年設紅光公社,1963年並入湯池區,1973年析置草甸公社,1983年改區,1987年改鄉,?年撤鄉設鎮。2006年撤銷草甸鎮並入湯池鎮。 |
|
- : impenetrable defense work Town
|
|
湯池 |
|
梨花村 | 前所村 | 湯池村 | 三營村 | 鳳鳴村 | 木希村 | 阿色村 | 阿乃村 | 雞街村 | 宰格村 | 五邑村 | 麯者村 | 可保村 | 禾登村 | 小街村 | 草甸村 | 黃泥村 | 後所村 | 大平地村 | 土官村 | 地馬村 | 竜池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