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富民縣位於昆明市西北部,距昆明23千米。東與嵩明、尋甸相鄰,北與祿勸山水相連,西與祿豐、武定接壤,南靠西山區。面積993平方千米。總人口14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永定鎮永定街88號,郵編:650400。代碼:530124。區號:0871。拼音:Fumin xian。 地勢南高北低,境內盆地山嶺相間,河𠔌和盆地面積占總面積的12.5%。最高海拔為2817米,最低海拔為1455米。氣候為典型的低緯度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8℃,無霜期245天,全年日照2287小時,年平均降雨量846.5毫米,蒸發量2032.5毫米。 |
|
富民縣轄2個鎮、5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永定鎮、大營鎮、羅免彝族苗族鄉、赤鷲鄉、東村鄉、款莊鄉、散旦鄉。 |
|
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建富民縣,屬中慶路。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屬雲南府,民國時期直屬雲南省。1950年武定專署轄之,1953年隨武定專署並歸楚雄州,1958年劃歸昆明市轄。
建縣時,縣城設今舊縣村。明朝萬歷二年(1574)移置螳螂川北岸(今址),後因水患,於萬歷十年(1582)遷至土主峰三裏許(今舊城村),因飲水不便,在萬歷四十二年(1614)仍將縣城遷還螳螂川北岸舊址,壘土為垣,取名永定。
2000年,富民縣轄2個鎮、7個鄉:永定鎮、大營鎮、東村鄉、款莊鄉、赤鷲鄉、羅免彝族苗族鄉、勤勞鄉、散旦鄉、者北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40046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永定鎮 28076 大營鎮 19057 勤勞鄉 13196 者北鄉 11567 羅免鄉 9015 赤鷲鄉 9298 東村鄉 13188 款莊鄉 20727 散旦鄉 15922
2001年全縣轄2鎮6鄉,一個民族鄉:永定鎮、大營鎮、東村鄉、款莊鄉、赤鷲鄉、羅免彝族苗族鄉、勤勞鄉、散旦鄉、者北鄉。
2003年底全縣轄2鎮7鄉,73個村委會,562個自然村,全縣總人口13.79萬人,其中少數民族18456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38.87人。
2006年,調整後,撤銷勤勞鄉和者北鄉,將勤勞鄉所轄西山、倉前、永安、黃坡、元山、鬆林、麥場7個村委會劃歸永定鎮管轄,所轄舊縣村委會劃歸大營鎮管轄;將者北鄉所轄南營、北營、竜馬3個村委會劃歸永定鎮管轄,所轄河東、白石岩2個村委會劃歸大營鎮管轄,所轄者北、高倉2個村委會劃歸羅免彝族苗族鄉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永定鎮管轄原永定鎮管轄的行政區域範圍和原勤勞鄉的西山、倉前、永安、黃坡、元山、鬆林、麥場7個村委會以及原者北鄉的南營、北營、竜馬3個村委會,鎮政府駐地不變;大營鎮管轄原大營鎮的行政區域範圍和原勤勞鄉的舊縣村委會,原者北鄉的河東、白石岩2個村委會,鎮政府駐地不變;羅免彝族苗族鄉管轄原羅免彝族苗族鄉管轄的行政區域範圍和原者北鄉的者北、高倉2個村委會,鄉政府駐原者北鄉政府駐地。富民縣轄2個鎮、5個鄉:永定鎮、大營鎮、東村鄉、款莊鄉、赤鷲鄉、羅免彝族苗族鄉、散旦鄉。
鄉鎮簡介
(根據當地政府網站有關內容整理,原出處統計數據截止時間不詳。本站缺2006年行政區劃調整後各鄉鎮新數據)
永定鎮:距昆明24千米,地理坐標為東經102°13′-102°47′,北緯25°08′-25°37′,東鄰大營鎮,南連勤勞鄉和西山區,西與祿豐縣接壤,北靠者北鄉。海拔1679米。面積61平方千米。全鎮轄8個村委會、2個社區,共68個自然村、7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7085人,其中居民10584人。鎮政府駐前街108號,郵政編碼650400。
大營鎮:位於富民縣城東北部,距縣城2千米,距昆明21千米。東接西山區,南連勤勞鄉,西以螳螂川為界與永定鎮相望,北靠者北、赤鷲兩鄉。全鎮總面積128平方千米。轄8個村委會,48個自然村,81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18673人,其中農業人口15931人,少數民族1363人。鎮政府駐大營。
者北鄉:位於富民縣城西15千米。總面積75平方千米。轄7個村委會,51個自然村。戶數4001戶,其中農業人口3194戶,總人口12177人。鄉政府駐者北街139號,郵編650401。
羅免彝族苗族鄉:鄉政府駐羅免村委會大羅免村,郵政編碼650401。
赤就鄉:位於富民縣城北部,距縣城20千米,海拔1660―2673米,總面積167平方千米。轄10個村委會,54個自然村,6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9867人。
款莊鄉:鄉政府駐馬街集鎮,郵政編碼650404。
東村鄉:郵政編碼650405。
散旦鄉::位於縣城東北19千米,距昆明33千米;與嵩明縣和西山區廠口鄉(後劃歸五華區)接壤。面積101平方千米,人口10551人,少數民族956人。轄6個村委會。鄉政府駐散旦街87號,郵政編碼650403。
勤勞鄉:鄉政府駐大西山村,郵編650400 |
|
富民縣地處滇中,位于云南省會昆明市西北部,距昆明23公裏,自古為川藏、滇北入滇中重鎮昆明之要津,素有“滇北鎖鑰”之稱。
富民,土壤肥沃,氣候宜人,物産豐富,一年兩熟,以水稻為主,自食有餘,故稱“富民縣”。古乃益州郡屬地。境內群山環繞,河山縱橫,螳螂川蜿流其間,山奇水秀,人傑地靈,人文自然景觀異彩紛呈,其地處滇中北部,交通便捷,108國道穿境而過,縣鄉公路四通八達。
全縣擁有土地面積993平方公裏,是昆明市郊縣。東與嵩明、尋甸相鄰,北與祿勸山水相連,西與祿豐、武定接壤,南靠西山區,地勢南高北低,境內盆地山嶺相間,河𠔌和盆地面積占總面積的12.5%。海拔高差大,山多平壩少。最高海拔為2817米,最低海拔為1455米,高差達1362米。主要山嶺有玉屏山、望海山、老青山、大青山、尖山、大黑山等。主要河流有螳螂川、竜泉河、大營河、木板河等。氣候為典型的低緯度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8℃,無霜期245天,全年日照2287小時,太陽輻射值為10746—123830卡/cm2,年平均降雨量846.5毫米,蒸發量2032.5毫米,相對濕度72%。土壤由棕壤、紅壤、紫色土、水稻土四類土壤組成,分別占面積的1.7%、68.9%、15.5%、4.8%,分7個亞屬16個土屬25個土種。。
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建富民縣,屬中慶路。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屬雲南府,民國時期直屬雲南省。1950年武定專署轄之,1953年隨武定專署並歸楚雄州,1958年劃歸昆明市轄。自建縣至今已有700餘年,在這塊地沃物豐,民風淳樸的土地上,世代居住着漢、彝、苗、回、白等25個少數民族。2003年底全縣轄2鎮7鄉73個村委會,562個自然村,全縣總人口13.79萬人,其中少數民族18456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138.87人。
自建縣以來,縣城屢有變遷。建縣時,縣城設今舊縣村。明朝萬歷二年(1574)移置螳螂川北岸(今址),後因水患,於萬歷十年(1582)遷至土主峰三裏許(今舊城村),因飲水不便,在萬歷四十二年(1614)仍將縣城遷還螳螂川北岸舊址,壘土為垣,取名永定。縣城永定鎮距昆明23公裏,交通便利,昆祿二級公路穿境而過,經濟繁榮,教育、文化、體育、衛生設施齊全,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螳螂川水穿城而過,把縣城一分為二,景優市繁是省內少有的江城古鎮。
富民縣盛産稻穀、玉米、小麥、烤煙、油菜、板慄、藥材等糧經作物。生態環境優良,先後被列為省市生豬、禽蛋、 板慄、優質大米生産基地和“菜籃子”工程基地。境內有豐富的水利和礦産資源,水力藴藏量為13.3萬千瓦,鈦、鋁土、硝????儲量居全國前列,開發前景廣阔。縣域工業已形成鈦白粉、磷????化工、電力、冶金、建築建材、食品加工為主的工業群體,一批縣鄉骨幹企業迅速崛起。
2004年,全縣國內生産總值完成7.81億元;工業總産值9.7億元;財政收入93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14元。
近年盛産大樹楊梅和櫻桃,野生菌特別是雞樅也很有名。
富民縣一中
富民一中始建於1944年,校園占地面積80.5畝,經過六十餘年幾代人的努力和發展,一九九六年評為省二級二等完全中學,2003年至今,一直被評為昆明市文明單位和文明學校。富民一中是富民縣唯一一所承擔高中教育的完全中學。
1、在校學生情況
學校現有28個教學班,學生1366人,其中:民族生214人,共有住校學生904人。預計2008年6月高三年級畢業學生375人,8月招收新生10個班500人後,到時在校高中學生將達1450人。住校學生就將接近1000人。
2、教職工情況
學校現有教職工115人(民族教職工14人,女教職工53人),其中職工11人,專任教師104人,專任教師中研究生畢業、結業5人,本科合格率98.6%,全校有中學高級教師23人,中學一級教師38人,中學二級和未評職教師44人;有4人評為昆明市優秀園丁,一人被評為昆明市優秀專傢。
3、校捨情況
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關心和支持下,學校硬件設施得到全面改善。2005年七月,富民縣委、縣政府成立了教育綜合改革領導小組啓動了富民一中後勤社會化工作後,學校宿舍、食堂等得到迅速開工建設,並分別於2005年9月和06年二月投入使用。
現在,學校校捨總建築面積15638㎡,有教學樓兩幢4300㎡, 設有教室30個和部份教師辦公室。綜合實驗樓一幢,2392㎡,內設圖書室(藏書25000册)、理化生實驗室、微機室(微機116臺)、音樂室等功能教室。學生宿舍一幢,2572㎡,可住宿學生700人;用教師宿舍改建成的學生公寓一幢,可住學生240人。教職工宿舍兩幢,3460㎡;學生食堂一個,941㎡。現在,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為解决擴招和住宿睏難的需要,正在建設能容納近500人住宿的一幢學生宿舍,所以,各種硬件設施已基本能夠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
4、教學質量
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落實《教育法》、《教師法》和《昆明市高中階段教育改革方案》,積極穩步地推進高中教育改革,不斷完善和建立健全學校各項管理制度,力求實現人本管理和科學規範的管理理念,切實圍繞“校園美、師資強、秩序好、質量高”的工作目標,認真抓好德育、安全和質量三大主題,不斷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在縣委、縣政府和縣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和全縣人民的關心支持下,富民一中全校教職工勤奮團结,勇於拼搏和創新,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投入到教學工作中,使學校高中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2004年高考上綫率達69.4%;2005年高考上綫率達81.3%,並榮獲昆明市高考教學質量優秀奬;2006、2007年在高考人數分別增加50%的情況下,高考上綫率均達60%以上,兩年中有4人高考總分突破600分(其中,柏進華高考637分,錄取在北京師範大學)。2008年,富民一中共有369人參加高考(文科188人,理科181人),上綫299人,上綫率達81% ,榮獲昆明市高考質量奬,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其中本科上綫131人(有17人上重點綫),專科上綫168人。現在,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已逐步嚮先進學校靠攏。 |
|
- n.: Fumin County
|
|
富民 |
|
|
|
|
|
永定鎮 | 大營鎮 | 赤鷲鄉 | 散旦鄉 | 者北鄉 | 勤勞鄉 | 東村鄉 | 款莊鄉 | 羅免鄉 | 羅免彝族苗族鄉 | 赤就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