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自然概况】青龙镇位于安宁市西北部,距安宁城区27千米,距昆明60千米。因政府驻地原址为青龙寺而得名。东与温泉镇毗邻,东北与西山区团结乡接壤,西与禄脿镇、南与草铺镇相依,西北与禄丰县勤丰镇接壤。辖区面积138平方千米。东西长、南北短。最高海拔2343米,最低海拔1883米,昼夜温差偏大,多西南风。霜期偏长。辖白塔、青龙、赵家庄、双湄4个村委会36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螳螂川流经白塔、青龙、赵家庄3个村委会,禄脿河流经双湄和青龙村委会汇入螳螂川。
2005年末,全镇总户数1830户,总人口7303人,其中:农业人口6509人、非农业人口794人;男性3 635人、女性3668人;少数民族人口862人,占总人口的11.8%。世居民族主要有汉族、彝族、苗族,其中:汉族6441人、彝族711人、苗族77人。农村劳动力4427人,其中:男劳力2188人、女劳力2239人。从事第二、三产业1661人。耕地面积8092.7亩,其中,水田面积6027.7亩、旱地面积2065亩。大企业在青龙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大量外来流动人口进入青龙,据统计外来户1053户,人口3500人,是前所未有的流动人口高峰期。
【经济发展概况】 2005年,青龙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53 027万元,比上年增长29.9%。其中:工业总产值完成49 095万元,比上年增长33%;乡镇企业总收入52858万元,比上年增长29%;实交税金2941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18 342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888亩,总产值3172.7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528亩,总产量783.3吨;烤烟种植面积1800亩,收购烟叶243吨,上等烟占54.2%,总产值290.1万元;水稻种植面积3610亩,其中:进行生物多样性示范100亩,推广种子包衣剂2508亩,摆秧376亩,抛秧425亩,水稻平均单产554千克;包谷种植1720亩,平均亩产587千克。完成383.2亩红梨拉枝整形,在双湄平头建红梨示范基地100亩;种植洋蓟374亩,收购花苞23次53840千克;种浅水藕81亩,葡萄100亩,青花椒505亩,核桃106亩,全年投入扶持农业发展资金76万元,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力度,举办培训班6期,全年转移334人。全镇青壮年劳动力2820人,现已转移1992人,占70.6%,达到户均转移1人的水平,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农民人均纯收入3688元,比上年3384元增加304元,增长9%。
全镇林业用地面积11818.3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8258.8公顷,覆盖率60.5%。灌木林地3 481.9公顷,覆盖率25.5%。全年义务植树25 430株,防治松毛虫害2000亩,处理林政案件32件。为做好护林防火工作,成立43人组成的专业扑火队伍,驻镇工作时间从2004年12月15日至2005年5月30日。为保护青龙峡旅游风景区一线的绿色林木,抽调13人组成的灭火队伍常驻赵家庄村委会,遇火情及时快速地处理。
2005年,大牲畜存栏1261头(匹),其中:牛1177头、马63匹。大牲畜出栏496头(匹),其中:牛出栏483头、马出栏13匹。羊存栏1 460只,出栏1014只。生猪存栏7 027头,出栏10 010头,家禽出栏27 192只,出栏34 000只。肉类总产量1 103.1吨,禽蛋产量21.2吨。完成赤龙城村民小组母猪示范村建设,引进优质母猪84头,种公猪1头,母猪发展到229头。畜牧业产值1 450万元,比上年增长8%。水产品产量254吨。
全镇个体私营企业218个,从业人员3073人,劳动者报酬3 145万元。骨干企业中:永昌钢铁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9 000万元,现价工业总产值43 000万元;青龙铸造厂营业收入3 166万元,现价工业总产值2 865万元;青龙建筑实业公司营业收入2 597万元,青龙机械厂营业收入551万元,现价工业总产值551万元;粤安钢铁厂营业收入1 873万元,现价工业总产值1 995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全年计划9 200万元,完成9 233万元。
2005年,全镇财政收入完成2834万元,完成预算收入2 693万元的1052%,比上年1577万元增收1257万元,增长79.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39万元,完成预算数1793万元的102.6%,比上年地方财政收入839万元增收1000万元,增长119.2%;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995万元,完成预算数900万元的110.6%,比上年799万元增收196万元,增长24.5%。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706万元,比上年增支996万元,增长140.3%。
【交通·邮电】2005年,青龙镇有昆瑞公路昆大高等级公路过白塔村委会松坪村民小组地界各1千米;安武公路过双湄村委会花箐、小河边、安康、多依树、双湄、一摆田、界牌大、小村8个小组,长11千米;安富公路过白塔村委会赤龙城、罗鸣村小组,过青龙村委会大李白、小李白村小组,过赵家庄村委会小庄、赵庄、立格亩、竹箐口、大田亩、马鹿塘村民小组,长18千米;昆瑞公路51千米处到青龙集镇公路,长9千米;双湄村委会到青龙集镇柏油路5.5千米。全年投入资金195万元,对13个村民小组的村间道路进行硬化。
2005年末固定电话装机总数1 450部,全镇邮电业务总收入3.3万元。
【水利·电力】 2005年,青龙镇有大小库坝38件,其中:小二型水库14件,蓄水量215.6万立方;坝塘24件,蓄水量103万立方,总蓄水量419.2万立方。完成各项水利建设工程58件,其中:农村人畜饮水工程16件,烟水配套工程3件,面上小小型岁修工程39件,投入资金200万元。为加强农村人畜饮水管理,镇政府成立了“供水服务公司”,在4个村委会设立水管员,负责全镇供水、收费及设施检修与维护,水资源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全年农村用电量4 591.1万度。
【商·饮业】 2005年末,青龙镇有商业网点55个,从业人员215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 099万元。旅游、饮食、服务网点61个,从业人员296人,营业额1 576万元。集贸市场1个,集市贸易成交额2 467万元。
【教·科·文·卫】 2005年末,青龙镇有初级完全学校1所,村级小学2所。1~9年级学生1265人。其中:1~6年级学生935人,7至9年级学生330人,6年级毕业163人,9年级毕业89人。教师总数78人,其中:1~6年级教师60人,小学高级教师23人,一级教师21人,二级教师22人;7~9年级教师18人,中学一级教师10人,二级教师7人。投入资金20万元,用于免杂费、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扶持贫困学生以及对教师的奖励。
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34期,培训1 286人次。新建沼气池13口,节能改灶110眼,发展科技示范村、科普文明村1个,能源生态村1个,发展科技示范户75户。镇读书中心藏书11136册,比上年增购新书1000册,借阅13200人次。有线电视开通到1 417户,入网率76.9%。有7块篮球场、1块足球场,用于教学、文体活动、运动会和全民健身。有卡拉OK厅3个、网吧2个,检查文化市场24次。有12支农村文艺队常年开展演出活动。放映科教片、故事片各180场。投入资金17282元,购置松下GS400数码摄像机一台,购置佳能数码照相机POr1一部及配件。
4个村委会各有1所卫生所,乡村医务人员各2人,医疗病床各3张。全镇有1所卫生院,医务人员9人,医疗病床18张,全年门诊13136人次,业务收入52万元,门诊比上年增加4780人次,业务收入比上年增加29万元。有中、西医个体诊所各1所,医务人员各1人。全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人口6093人,参合率98%,比上一年增加579人,增长10.5%。
【社会·治安】 2005年,青龙镇有五保户12户、困难户40户、烈属31户、复员退伍军人24人、18岁以下残疾人27人。镇政府投入民政工作经费30000元,临时救济72户163人,发放救济金10 010元,发放救济粮136户417人8 725千克。慰问驻地部队2次,召开复转军人座谈会12次。发放冬寒衣裤48套,棉被18床。办理结婚登记37对,办理离婚3对。为5人办理残疾证。
进行农村法律宣传36次,受教育4 352人次,农村“四五”普法率86%,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普法率100%。中小学法制讲座2次,普法律100%。受理各类民间纠纷207件,调解成功201件。调解成功率98%。防止群众集体上访8次,防止群众械斗1件。参加执法检查4次,为基层政府提出司法建议14条。法律服务工作,调解各类纠纷18件,代写法律事务文书63份,解答法律咨询72人次。有6个调解委员会,36个调解小组,43个调解员。协调企业发展与农村补偿362件,协办公证2件。刑事拘留14人,逮捕14人,移送起诉15人,取保候审2人。受理治安案件51件,查处31起,查处违法人员62人。为应对经济大发展、外来流动人口剧增带来的社会治安压力,镇人民政府投入资金26万元,为青龙派出所购置警车,装备巡防人员,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效率。为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以及调解、审判工作提供经济基础和硬件保障。
【集镇新区开发】2005年,青龙镇集中财力在356.5亩面积内实施集镇新区开发。6月份镇人民政府投入资金7.5万元,购置洒水车1辆。全年投入资金65988元,用于街道保洁及垃圾清运,采取竞标承包方式,共4个标段,其中:街道、道路清扫3个村段,垃圾清运1个标段,每月费用5 469元。分别于9月15日及10月1日开始4个标段的承包,集镇街道、道路卫生得到有效整治,面貌焕然一新;投入资金820万元,完成恒安路130米、沿川路800米、小李白至电厂新桥391米道路改扩建及路灯安置,集镇实现“绿、亮、美”;由安宁永昌钢铁公司投资1亿元,在集镇新区建设综合办公楼及住宅区;8月,镇人民政府投入资金964万元新建政府办公楼;投资246万元建盖青龙卫生院,于12月19日开工;投资260万元建盖“青龙镇公安消防站”,正在办理报批手续,新型集镇初具雏形。 |
|
青龙镇 青龙镇位于安宁市北部,距市区26千米。面积138平方千米,人口0.73万人(2006年)。辖1个社区、4个行政村:青龙;青龙、白塔、赵家庄、双眉。镇政府驻青龙。320国道、成(都)昆(明)铁路过境。 [沿革]元初,在乡境内建造寺庙,取名“青龙寺”。相继在此寺周围兴建各种庙宇,僧侣最多时达数百人,青龙乡因此得名。明代为董氏土官辖地,清代称青龙里,属安宁州。民国初与禄脓乡合并为县属第三区。民国十七年,与禄腋分开,称青龙乡。1950年4月属第二区。1958年10月,并入禄腋片,成立和平公社。1961年5月,与禄腋分开,成立青龙公社。1968年5月称“青龙乡革命委员会”,后改称“青龙乡管理委员会”。1984年2月,改为青龙区公所,1988年2月命名为青龙乡(中国政区大典:1987年设乡)。1997年设镇,面积138平方千米,人口1.1万,辖青龙、赵家庄、双湄、白塔4个行政村。
[邮编]650308 [2006年代码]530181104:~001青龙社区 ~201青龙村 ~202白塔村 ~203赵家庄村 ~204双湄村 |
|
青龙镇是安宁市内正在快速发展中的一个生态旅游镇,位于安宁市西北部,距安宁城27公里,距昆明60公里。东与温泉镇毗邻,东北与西山区团结乡、谷律乡接壤,西与禄脿镇、南与草铺镇相依,西北与禄丰县勤丰镇接壤。辖区面积1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07亩。全镇辖白塔、青龙、赵家庄、双湄4个村委会,34个村民小组。2001年末,全镇人口6471人。其中,农业人口5783人,非农业人口688人。镇内植被覆盖率高达86%,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之乡。 |
|
青龙镇位于安宁市西北部,距安宁城区27千米,距昆明60千米。因政府驻地原址为青龙寺而得名。东与温泉镇为邻,南与草铺相依,西接禄脿镇,东北与西山区团结镇,西北与禄丰县勤丰镇接壤。辖区面积138平方千米。最高海拔2343米,最低海拔1883米,昼夜温差偏大,霜期3.5个月,辖白塔、青龙、赵家庄、双湄4个村委会35个村民小组和1个社区居委会。其中:彝族村民小组6个,苗族村民小组1个。螳螂川流经白塔、青龙、赵家庄3个村委会,禄脿河流经双湄和青龙村委会汇入螳螂川。
2006年末,全镇总户数2315户,总人口7323人,其中:农业人口6572人,非农业人口751人;男性3649人,女性3674人;少数民族人口838人,占总人口的11.44%。世居民族主要有汉族6485人,彝族672人,苗族80人。农村劳动力4511人,其中:男劳动力2202人、女劳动力2309人,从事第二、三产业1642人,耕地面积8011亩,其中:水田面积5940亩,旱地面积2071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其中:水田0.9亩,旱地0.3亩。外来流动户300户,流动人口1200人。 |
|
- : Qinglong Town
- n.: Qinglong Zhen
|
|
青龙集镇, 青龙, 青龙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