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永平縣位于云南省西部,西臨瀾滄江。總面積2884平方千米。總人口17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博南鎮,郵編:672600。代碼:532928。區號:0872。拼音:Yongping xian。
公元前4世紀,一隊隊馬幫從一座氣勢磅礴巍峨雄峻的山峰上穿梭而過,跨過奔騰不息的瀾滄江,踏出一條通往西亞各國聞明於世的“蜀身毒道”——西南絲綢之路。留下了“漢德廣,開不賓;度博南,越蘭津;渡瀾滄,為他人”的歌謠。這座名彪史册的大山叫“博南山”,山巒四周方圓2884平公裏的區域,就是永平縣。 |
|
永平縣轄3個鎮、5個鄉(其中4個民族鄉):博南鎮、杉陽鎮、竜街鎮、竜門鄉、永和彝族鄉、廠街彝族鄉、水泄彝族鄉、北斗彝族鄉。 |
|
永平縣歷史悠久,1993年5月發現並開始發掘的新光新石器文化遺址,證明早在3700多年至4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
永平建置歷史較早,在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就已立縣。據《後漢書·西南夷傳》記載:“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種人內屬,顯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縣,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領六縣,合為永昌郡。”是為永平立縣之始。“博南”一詞,係境內一座大山之名,因為博南山山勢雄峻,綿延百裏,是博南古道必經的重要山脈,故以山名,取名博南縣,隸屬永昌郡管轄。自東漢建縣,經三國、兩晉、南北朝、隋朝,隸屬關係一直未變。
唐武德七年(624年),廢郡設州,雲南共設有七州,永平隸屬匡州管轄,但時間不長,治所置於何處,亦無從考據。唐代中葉,南詔崛起。唐貞元十年(794年),南詔改永昌郡為永昌節度,在漢置博南縣地設置勝鄉郡,隸屬永昌節度。宋代大理國時期,廢永昌節度,改置永昌府,永平仍稱勝鄉郡,隸屬永昌府管轄。
元憲宗七年(1257年),忽必烈滅大理國後,廢除郡縣製,改設萬戶府、千戶所,永平改稱千戶所,屬大理萬戶府管轄。元至十年(1273年),取消萬戶府,千戶所之設置,行省以下改為路、州、府、縣四級設置。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藉東漢明帝“永平”年號為名,改置永平千戶所為永平縣,隸屬永昌府管轄。
據《永平縣志》載,“永平”二字的含義有兩種說法:其一、元代為紀念東漢明帝“永平”中始置博南縣的功績,故以漢明帝年號“永平”二字為縣名。其二、元代為安定社會秩序,故取縣名“永平”,寓意社會“永遠安定太平”。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永昌府為金齒衛,二十三年(1390)年,改衛為金齒軍民指揮使司。景泰年間(1450年—1456年),廢使司,置永昌鎮。嘉靖元年(1522年),罷鎮,改稱永昌軍民府,後又取消“軍民”二字,直稱“永昌府”。永昌府名稱在明代雖然幾經變革,但永平與永昌府之間的隸屬關係一直未變。
此外,明代因戰亂後軍用民食需要,曾在雲南境內實行屯田製,開展大規模的屯田活動,設置衛、禦、所機構。永平設禦,至清代康熙五年(1666年),因為禦政弊端百出,遂裁撤,屯賦並縣。
清初沿襲明製。清末實行“廳、道”製,永平屬迤西道。辛亥革命後,民國二年(1913年)雲南軍政府成立,廢除清代府、廳、州,但保留縣製,改清代迤西道為滇西道,次年,又改稱騰越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廢廳道製,推行省縣兩級製,永平遂脫離永昌府,直屬省轄。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雲南全省設十二個政務視察區,二十三年(1934年),增劃為十六個視察區,二十七年(1938年),改政務視察區為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在保山設第十二督察專員公署,永平重新劃歸其管轄。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十二月九日,雲南和平起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1949年12月28日,經中共滇西北地委呈報中共桂滇黔區黨委批準,永平縣由保山劃歸大理區。1950年1月,永平縣劃歸滇西北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及大理地區行政公署。1956年11月,大理白族治州建立,永平縣隸屬其管轄。1958年10月,雲竜、永平兩縣合併,稱永平縣。1961年3月,又恢復原永平、雲竜兩縣原建置至今。
2000年,永平縣轄3個鎮、1個鄉、5個民族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7843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老街鎮 26567 麯硐鎮 19703 杉陽鎮 31141 竜門鄉 11685 永和彝族鄉 11484 廠街彝族鄉 18844 水泄彝族鄉 16227 竜街彝族鄉 22007 北斗彝族鄉 12765 大保公路永平現場指揮部虛擬鄉 8015
2001年,全縣轄4個鎮、1個鄉、4個民族鄉:老街鎮、麯硐鎮、竜街鎮、杉陽鎮、竜門鄉、廠街彝族鄉、永和彝族鄉、水泄彝族鄉、北斗彝族鄉。
2005年,永平縣撤銷老街鎮和麯硐鎮,設立博南鎮。 |
|
永平地理位置優越。永平地處東經99°17′~99°56′,北緯25°03′~25°45′,位於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部,東鄰漾濞和巍山,南靠昌寧,西接保山,北連雲竜,下轄博南鎮、竜門鄉、杉陽鎮、廠街鄉、水泄鄉、北斗鄉、竜街鎮4鄉3鎮72個行政村、1個社區、1230個村民小組、1543個自然村。其中,北斗、廠街、水泄三個鄉都是彝族鄉,彝族占總人口的54%以上。縣政府駐地博南鎮,東距昆明400公裏,距大理市72公裏,西距保山市74公裏,地處昆明至畹町、大理至保山的中間地段,320國道、大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 |
|
永平地形地貌獨特,立體氣候特徵明顯。永平境內山高𠔌深,山川河流交錯,較大山脈有博南山和雲臺山兩大山係。最高點為青竜神山,海拔2933米;最低點魚壩坪坦,海拔1130米;縣城中心海拔1620米。縣內主要河流銀江河由西北嚮東南橫穿縣境,銀江河之東順濞河以西是雲臺山,銀江河之西、瀾滄江以東是博南山,形成“三河夾兩山”,高山、河、𠔌、壩子縱橫交錯的獨特地貌。由於海拔高低差異大,“立體氣候”特徵十分突出,素有“一山分四季,十裏不同天”之說。全縣多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8℃,年平均日照2053.7小時,有霜期115天,年平均降水量1092.1毫米。 |
|
永平自然資源豐富,物産衆多。礦産資源十分豐富,目前已探明的有銅、鈷、銀、錫、砂金、鉛、汞、褐煤、磷、硅、水晶、高嶺土、石灰石等金屬礦15種,非金屬礦12種。其中褐煤儲量3200萬噸,銅儲量203.66萬噸,高嶺土儲量2800萬噸,花崗岩儲量20萬立方米。植物資源有雲南鬆、華山鬆、杉鬆、高山栲、杜鵑、山茶、香樟、楠木、紅椿、梨、桃、梅、花紅、石榴、香櫞、核桃、花椒等。境內寶臺山國傢級森林公園內高等植物達89科360餘種,其中,尚有第四冰川期遺留下來的水清樹、闕氏木蘭(本蓮花)、杜氏木蓮、爬地柏等。藥用植物有沙參、防風、黃連、芍藥、貝母、百合、竜膽草、天麻、天門鼕、草烏等;菌類植物有雞棕、鬆茸、木耳、香菇、幹巴菌、牛幹菌、奶漿菇等。野生動物資源有狗熊、野豬、豪豬、豹、狼、獐、狐狸、岩羊、猴、穿山甲、飛鼠等;禽類有竹雞、錦雞、鳳凰雞、鸚鵡、孔雀、啄木鳥等。永平特産衆多,主要有薄殼大泡核桃、臘鵝、花椒、雞棕、鬆茸、蜂蜜、香菌、雲木耳、香菇豆豉、白木瓜、白皮大蒜、牲畜皮張、泡辣子等。 |
|
永平文化底藴深厚。1993年5月發現並開始發掘的新光新石器文化遺址,證明早在3700多年至4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是雲南境內所發現的規模較大,保存較為完整的古人類文化遺址。發掘出土的石器和陶器等大批文物,文化內藴十分豐富。石器均為磨製精巧的石斧、石錛、石刀、石鐮、石鏃等;陶器均為手製的陶罐、陶尊、陶壺、陶鉢、陶盆、陶杯、陶勺以及空三足器等。通過考古發現,新光文化遺址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每一個時期都代表着同一種文化不同的發展階段,被專傢稱為“新光類型”,對研究雲南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成因、我國古代邊疆地區的文化面貌、中原文化對雲南邊地文化的影響、東南亞國傢之間古代文化的關係、古文化族屬、雲南青銅文化的起源問題等,都有着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和史學價值。此外,長期以來,永平便一直是內地通往邊疆及東南亞國傢的重要交通門戶。具有“西南絲綢之路”盛譽的博南古道,就是以境內著名的博南山來命名的。它的出現,比北方的“絲綢之路”還要早兩個多世紀,是中國溝通內地和邊疆,通往南亞和西亞以及歐洲的國際性大通道。 |
|
寶臺山位於永平縣城西南部,地處昌寧、漾濞、巍山3縣市的結合部,總面積9584公頃,原始生態保存完好,森林植被茂密,物種資源豐富,文物古跡衆多,自然景觀秀麗,以古老、神奇、壯觀而聞名滇西。境內最高海拔2913米,最低海拔1150米,氣候垂直變化明顯,加之起源古老,成分復雜,森林植被具有從滇南到滇西北過渡的顯著特徵,保存有一批珍稀物種,是省內難得的物種基因庫。區內植被覆蓋率達96.68%,共有各類植物1001種,其中:蕨類植物22科41屬90種、種子植物134科443屬911種,第四冰期遺留下來的蘭科、樟科等古老植物以及滇藏木蘭(木蓮花)、大樹杜鵑、雲南山茶、絨葉含笑等奇花異卉隨處可見,其中以花色絢麗多彩、幽香清雅、有活化石之譽的成片木蓮花最為罕見。區內常有金錢豹、金絲猴、山驢、黑熊、緑孔雀、錦雞、鳳凰雞等珍禽異獸在林海中出沒,據不完全統計,僅列入國傢一、二級保護範圍的野生動物就達30多種。區內的明代古建築群“金光寺”始建於崇禎元年(1628年),建築古樸雄壯,雕工精細,構思奇巧,是極為難得的藝術珍品,素有“滇西名勝”之稱。寺內現存有不少寶貴的文獻、經書和藝術珍品,對研究雲南佛教史具有重要意義。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曾於崇禎十二年(1639年)遊歷寶臺山金光寺,對寶臺風物、寺觀亭閣進行了細緻而精闢的記述,並作了“餘至省,即聞此山之盛”的高度評說。1994年3月,省人民政府確定寶臺山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5年12月23日,國傢林業局正式批準設立寶臺山為“雲南寶臺山國傢級森林公園”。 |
|
“西南絲綢之路”是中國最早與外國往來的古道之一,博南古道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段,開通於漢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漢、晉稱“滇緬永昌道”。從大理往西,經順濞橋進入永平,經黃連鋪、叫狗山、北斗鋪、萬鬆庵、天津鋪、杉鬆哨、梅花鋪、寶豐寺入永平縣城,又經麯硐桃園鋪、石子坡、小花橋、大花橋、博南山、杉陽街、鳳鳴橋、江頂寺,過霽虹橋進入到保山境內。永平古稱博南(以博南山得名),所以,這一段絲綢之路被稱為“博南古道”。隨着時間的演繹,人們習慣上把南華經祥雲、大理、永平、保山、德宏至緬甸、阿富汗等東南亞國傢和地區的古道統稱為“博南古道”。博南古道在永平縣境內綿亙100多公裏,是相對較為完好的一段,經過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文化積藴濃厚,旅遊資源豐富。一是文物古跡衆多且研究價值較高。如北斗鋪、萬鬆庵、天津鋪、麯硐清真寺、萬馬歸槽、花橋古驛、元代古梅、貞潔匾額、博南山碑、永國寺遺址、明代古茶、杉陽古鎮、西山古寺、鳳鳴古橋、江頂寺門樓、下鋪客棧遺址、蒲蠻橋馬居遺址,霽虹橋遺址,瀾滄江畔摩崖石刻等。二是廟宇庵堂林立。永平縣現有大小寺廟118個,其中古道沿途的廟宇歷史悠久,香火旺盛,客源衆多,梵音不絶,如:萬鬆庵、玉皇閣、鐵廠關廟、花橋普照寺、杉陽永國寺和西山寺等。三是自然景觀名符美譽,獨樹一幟。如有西天文筆之譽的大尖山,盛譽一時的西山晚翠、永平曉霧,有山坳明珠之譽的大鹼塘,萬鬆仙境之譽的北斗萬鬆山等。四是永平縣民族衆多,有漢、彝、回、白、苗、傈僳等多種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各民族的民族節慶、民族服飾、民風民俗風格迥異,也是博南古道旅遊文化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
|
山坳明珠—大鹼塘:坐落於城東北約2公裏處,東依永雲公路,西靠營盤山,路繞山環,山色明媚,樹木成林,蓄水滿塘,波光瀲灧,是休閑、度假的好地方。
靈化槐影:靈化山又名玉皇閣,位於城北約7公裏處,三面陡峭,如玉筍拔地而起,有玉皇閣、唐槐點綴其中。 |
|
白木瓜含糖甙、鬍蘿蔔素、蛋白酶、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成分,不但是上好的調味佳品,而且具有廣泛的藥用價值。是生産蜜餞、果醬、白木瓜原汁和白木瓜酒等名優産品的主要原料,具有舒筋活血、通絡化瘀、強身健體、祛風除濕、開胃健脾的功能,是治療跌打損傷、風濕疾病的良藥。永平縣種植白木瓜的歷史悠久,以果大皮薄,酸香濃郁,肉質豐厚,核小汁多而遠近聞名,是雲南生産白木瓜優質苗木以及種植發展白木瓜的主要基地縣。
目前,全縣已種植發展白木瓜2萬多畝,産量達到40多萬斤,是永平大力發展緑色環保産業、幫助貧睏山區農戶脫貧致富的主要經濟林果之一。
永平縣天然食品有限公司抓住機遇、瞄準市場,大力開發地方特色食品,充分利用豐富的白木瓜資源,生産出永平白木瓜酒、木瓜汁、木瓜蜜餞、木瓜絲等白木瓜係列産品,同時不斷改進生産工藝和産品包裝,擴大生産規模,努力開拓市場。目前白木瓜係列産品産量已達到350噸。從1992年開始,白木瓜酒、白木瓜汁、木瓜蜜餞、木瓜酒相繼獲得全國民用高新技術名特産品金奬、全國首屆優質清真食品奬、大理州旅遊産品開發奬、川滇食品展銷衛生優質食品奬、大理州金花奬。 |
|
在滇西走動,談論到吃,首推大理。大理的小吃不但品類齊全,而且特色鮮明。但在大理,說起“第一名菜”,人們首先聯想到的便是“永平黃燜雞”。
在永平,黃燜雞菜餚經營戶有上百傢,但以“小王黃燜雞” 規模最大,最為著名,目前,年接待遊客容量為5萬人,最大接待容量為300人/日。小王黃燜雞是小王夫婦集近三十年烹飪經驗,選用永平山區土雞、優質花椒、草果、幹蒜、幹辣椒、生薑等十幾種配料,采用傳統工藝與現代烹飪技術相結合而獨創的地方風味特色食品,隨着烹調技藝的不斷改進,小王黃燜雞以其色鮮味美,香氣撲鼻,油而不膩,味道獨特,烹製快捷而受到衆多消費者的青睞,成為永平縣招待貴賓的首選名菜。美國的《天下美食》,就曾以《千裏尋一味——永平黃燜雞》為題,為該店作過特別的推介。現如今的小王黃燜雞,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味品牌,成為具有濃郁的永平地方特色的民族風味特色佳餚的宣傳窗口。為不斷滿足市場發展需要,1999年建立了小王黃燜雞食品加工廠,主要生産黃燜雞、雞樅油、泡大蒜、泡辣椒等係列産品;2002年,投資200萬元,在縣城邊接綫建成了小王黃燜雞大酒店,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改善經營環境,更好的為廣大旅客服務。 |
|
永平有廣阔的山地資源,有適宜核桃生長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全縣73個村民委員會(社區)均有核桃分佈,其中56個村適宜種植泡核桃。全縣各鄉鎮均育有泡核桃苗,其中以博南鎮勝泉村最多,質量最好,一般每年育近600畝。
永平縣出産的核桃,有果大、皮薄、仁白、味香、出油率高、營養豐富等特點,是饋贈親友賓朋和居傢食用的傳統風味食品。且可入藥,有滋陰潤肺、止咳化痰等功效。核桃樹既是點綴田園,緑化環境的理想樹木,又是質地堅韌、紋路美觀、輕巧耐用的二等傢具用材。
1980年以後,隨着黨的經濟政策在農村的進一步落實,永平核桃生産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到“九五”末,全縣泡核桃發展到了20萬畝。“十五”期間,永平縣委、政府把泡核桃作為永平最具競爭力的優勢農産品來培植,加強領導、製定措施、統一規劃,擇優佈局,在海拔1600米—2400米的適宜區域全面種植泡核桃。
到2008年12月為止,永平縣核桃種植面積已達91.8萬畝,躍居大理州第一位、雲南省第二位,産量達10000多噸,産值達4億多元,先後被國傢林業局列為2007年至2009年雲南省唯一的“全國核桃林業標準化示範區”,被中國優質果品基地暨果品産業先進典型評選組委會審核評定為“中國優質核桃基地重點縣”。 2008年縣委書記程永標榮獲“中國果品産業發展貢獻奬”
人文
讀史方輿紀要捲一百十八
作者簡介:顧祖禹,字瑞五,號景範,江蘇無錫人,生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卒於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
○瀾滄江 在城東北八十五裏羅岷山下。廣二十六丈,其深莫測。《滇程記》:自沙木和十亭而畸至永昌,途經瀾滄江,江流介二山之趾。兩崖壁峙,截若墉垣,因為橋基。纜鐵梯木,縣跨千尺。束馬以渡。又西為江坡,有徑路。新闢爰建一亭。《志》雲:跨瀾滄江者為霽虹橋。守永昌者往往扼江為險,橋其重地也。餘見大川瀾滄江。
○沙木河 在城東北百十裏。自順寧府流入,合鉛山澗水,匯流三十裏入瀾滄江,有鳳鳴橋跨其上。
○沙木和驛 在府東北沙木河側。巡司亦設於此。《滇程記》:自永平縣七亭而崎達沙木和。土人謂坡為和也。途經鐵場坡、花橋哨、蒲蠻哨、丁當丁山關,皆高險。蒲蠻者,孟獲遺種也。今城南六十裏,有蒲縹驛。《土夷考》:蒲蠻居瀾滄江以西,一名樸子蠻,性勇為盜,以采獵為業雲。
○霽虹橋 府北八十裏,跨瀾滄江。武侯南徵,孟獲架橋濟師,後以索為之,修廢不一。元至元中,也先不花重修,名曰霽虹。明初鎮撫華嶽置二鐵柱於兩岸以維舟,時遭覆溺。後架木為橋,又為火所焚。弘治十四年,備兵使者王槐構屋於上,貫以鐵繩,行者若履平地。南北往來,此為孔道,亦曰瀾滄橋。
○永平縣 府東北百七十裏,東至趙州界百七十裏。本漢博南縣地。晉因之,後改永平縣。唐時,蒙氏改為勝鄉郡,後段氏因之。元初,廢郡,立永平千戶所,後復為永平縣,屬永昌郡。今因之。城周三裏有奇,編戶七裏。
○博南廢縣 在縣南東。漢永平中所置縣也。《哀牢傳》:章帝建初二年,哀牢王類牢反,攻越。永昌太守王尋奔榆,哀牢遂攻博南,焚燒民捨。明年詔發蠻漢兵進討。邪竜人鹵承等應募,率諸郡兵大破類牢於博南,斬之。即此。今其地名江東村。
○永平守禦城 在縣治東北。城周三裏有奇,洪武十五年建。內有金齒前前、右右二千戶所。《志》雲:洪武十九年,縣城立木為柵,跨銀竜江上。三十六年,易以磚石。萬歷二十八年,議者以江流貫城南,小關洞開,每值水涸,竊盜輒乘以出入。乃瀎東西兩濠,引江水分流城外,會於城南,砌塞水洞為城垣雲。
○博南山 縣西南四十裏。漢武通博南山,即此。一名金浪顛山,俗訛為丁當丁山。極險隘,為蒲蠻出沒之所。北麓有泉,流為花橋河。《華陽國志》:博南縣西山,高三十裏,趙之得蘭倉水。有金沙,洗取融為金。《滇南略》雲:博南山高二十裏,上有鐵柱,為西陲要道。和丘山縣西三十裏,高千餘仞,雲合即雨。東麓一潭,四時澄徹,流為木裏場河。西麓有泉,流為麯洞河。
○花橋山,《志》雲:在縣西南二十五裏,上有鐵礦。又縣西南五裏有髑髏山,縣北八裏有羅木山。
○羊街山 縣北四十裏。山半涌泉,周圍五尺,名曰一碗水,行者鹹掬飲之,地名碗水哨。
○羅武山,在縣東北百十裏,高百五十丈,山半有泉,勝備江發源於此。
○橫嶺山 縣東北百三十五裏。山極陡峻,驛路經其上。其西有泉,下流為九渡河。
○寶藏山,在縣東七十裏,一名觀音山。相傳武侯南徵,至此迷道,遇一老嫗,呼犬從絶徑中出,始得路。兵旋,建廟祀之,俗名娘娘叫狗山。
○銀竜江 在縣治東半裏,守禦城跨其上。源自縣西上甸裏合木裏場河,又南合麯洞河,又東南過薩佑河、花橋河,又東南入瀾滄江。《志》雲:銀竜江每孟鼕時,近曉有白氣橫江,盤旋如竜,因名。一名太平江。有昌平橋跨之,長四十丈,高二丈五尺,廣二丈,瓦亭十有二。亦曰太平橋。其東北又有安定、通市二橋。《志》雲:麯澗河在縣西三十裏。縣西四裏有桃源河,皆註於銀竜江。
○勝備江 在縣東北百裏。出羅武山,引流而東南。合九渡、雙橋二河,至蒙化府,合漾備江。《志》雲:九渡河在縣東北五十裏,出橫嶺山。沿水繞流,上跨九橋,故名。花橋河在縣西南三十裏。源出博南山,下流入於銀竜江。《滇程記》:出下關石橋,至碗水哨。又西為四十裏橋,又西為響水澗橋。循澗行,巨石峭,鳴若轟霆,類嘉陵散關。近關有花橋,橋皆架木飛梯,橫耆懸度,行人戰慄,所謂花橋河也。
○丁當丁山關 在博南山。山路峻險,置哨守於此。
○上甸關,在縣北二十裏,有上甸定夷關巡司戍守。
○花橋關 在縣西南四十裏,下有花橋河,控扼險厄之處也。今改曰玉竜關。
○諸葛寨 縣北三裏。相傳武侯駐兵處。
○關索寨,在縣東北五裏,周回二裏。俗傳蜀漢將關索所築,寨下有洞,首尾相通。樵牧過之,嘗聞洞中有戈戟聲。
○永平驛 在縣治東五裏。又東九十裏為打牛坪驛,兼設巡司於此。又六十裏為蒙化府之漾備驛。《滇程記》:自漾備驛九亭而達打牛坪,途徑橫嶺。其高傍雲,梯箐以升。又西為雲竜橋。又西為大鬥坡,而後至坪。相傳武侯南徵,駐師茲坪。辰值立春,鞭土牛以訓蠻耕,遂以名驛。又自打牛坪十亭而畸達永平縣,有畢勝橋,觀音叫狗山,諺名娘娘叫狗山。其間有九轉十八灣之險。
滇遊日記八(徐霞客遊歷永平) (2009-02-15 00:55)
標簽:旅遊
(1639年三月二十四至二十八日,著名旅行傢,徐霞客遊歷永平)
二十四日雞鳴具飯,昧爽即行。越澗,傍西山而南,其峽仍逼。
五裏,遵西山之崖漸上,五裏,盤其南突之嘴,遂挾北峰西行,路轉於上,溪轉於下。又西十裏,有村倚北山坡峽間,廬捨最盛,是為打牛坪,相傳諸葛丞相過此,值立春,打牛以示民者也。又遵北坡隨峽流西下,十裏,有山橫截其西,乃稍降而逼其下。忽見有溪自北而南漱衝刷,橫截山之東麓,太平鋪,九渡河自東註之,有數傢當其交會之夾,是為勝備村,此北來之水,即勝備江也。盤村坡溯江而北半裏,乃涉亭橋,渡江西崖。江流差大於洱水,而不及漾濞,其源發於羅武山,下流達於蒙化,入碧溪江。由其西轉而隨流南下,循西山之麓行,崖峭甚。半裏,又隔江與勝備村對。又南一裏餘,有小峽自西來,截之漸南上。盤其東突之坡,共七裏,又上而盤其南突之嘴,水從其下西轉南折而破峽去,路從其上挾北坡西下。蓋其西有峽,自西坳下墜而來,又有山,從峽南挾之俱東,當突嘴之下,與勝備合而破其南峽,突嘴之路,不能超峽而度其南挾之東垂,故西折一裏餘。而下循其西坳,又東折一裏,而上盤其東垂,東垂即勝備所破峽之西崖也。半裏,轉其南,又有一小水自東垂南西峽來入,乃捨其南去大流,而溯其西來小流,循東垂南崖西嚮入之。一裏餘,有村踞小流之北坡,夾路成聚,是為黃連堡,始知此小流即雙橋河也。飯於其處,山雨驟至,稍待復行。漸轉西北,行岡上二裏,其下峽直自北來,乃下渡峽中小橋而西。
此橋即雙橋之一也,其河源尚在北塢中。
從橋西即躡西坡而上,二裏稍平,西嚮塢倚南峰復上坡,二裏,西逾岡脊,是為觀音山脊,南北俱有寺。南峰當脊而起,其巔頗聳,有閣罩其上,以遠不及登。
拂脊間碑讀之,言昔武侯過此,方覓道,聞犬吠聲,而左右報觀音現,故俗又呼為娘娘叫狗山,按《郡志》,即地寶藏山也。從脊西遙望,其南壑雜沓而下,高山無與為匹者,當遙通阿祿司新牛街之境也;其西壑亦雜沓而來,其外遠山,自北亙脊南去,北支分而東嚮,逶迤與此山屬,南抱為壑,頗寬豁,而坡陀層伏,不成平塢;西山亙脊之半,有寺中懸,縹渺雲嵐間,即所謂“萬鬆仙景”也。
於是從嶺頭盤旋,西北二裏,轉過西下之峽,由其北乃陟西來之脊。其脊南北俱有峽,路從其中,共二裏,西嚮稍下,樹木深翳。再下,再過脊,又八裏,有數十傢倚北坡夾道而廬,是為白土鋪。又西入峽,七裏漸上,漸逼西山,山脊東垂,南北墜壑甚深,鬆翳愈密,上下虧蔽,有哨房在坡間,曰鬆坡民哨,而無居人。此處鬆株獨茂,彌山蔽𠔌,更無他木,聞其地茯苓甚多,鮮食如山藥。坡名以“鬆”,宜也。其脊蓋自西嶺分支,東度觀音山者,第不知南北之水何下耳。於是西上躡蹬,甚峻,數十盤而登。
共五裏,有寺踞東懸之脊,東嚮憑臨於鬆雲翠濤之間,是為萬鬆仙景寺。
後有閣曰鬆梵,朱按君泰楨所題。
登之,東眺甚豁,蒼山雪色,與鬆壑濤聲,遠近交映也。由其後再麯折上躋,二裏餘,登嶺頭。又一裏餘,西過一脊,以為絶頂矣,頂脊南北分墜之峽,似猶東出者。
又西上一裏,躡南突之巔,榜曰“日升天頂”。又西一裏,穿峽而入,有數傢散處峽窪間,俱以木皮為屋,木枝為壁,是為天頂鋪。先是土人俱稱為“天井”。餘以為在深壑中,而不意反在萬山絶頂也,問所謂井者,亦竟無有。嶺頭之廬,以非常站所歇,強之後可。既止,風雨交作,寒氣逼人,且無從市米,得面為巴即粑粑而啖之。臥。
二十五日昧爽,啖所存巴,平明即行,霧蔽山頂,茫無可見。
西嚮稍下一裏,山峰簇立成窪,窪中有小路北去,有小水南流,大道隨之。南行峽中,一裏,折而隨峽西下,峽南已墜壑盤空,窈然西出矣。西下三裏餘,有哨房當坡而西嚮,亦虛而無人。
其北又有一峽自東下,與南峽會於坡前。
路盤坡而北,渡坡北澗,即隨北澗西下,共四裏餘,過梅花哨,於是南北兩界山漸開。循北山又西,四裏,度西垂之脊,始全見其南北兩崖下墜之坑,盤壑西出,而西有巨壑焉。沿支西下,又八裏,抵西麓,有寺當路北。渡峽中小水,從其西轉西北,行田塍中二裏,有一塘積水東坡下,挾其西而北,又三裏,抵永平縣之東街。
其處東西兩界山相距八裏,北即其回環之兜,南為其夾門之峽,相距一十五裏,而銀竜江界其中。
其水發源上旬裏阿荒山,一名太平河。
每歲孟鼕近曉,有白氣橫江,恍若銀竜,故名。
下流經打坪諸寨,入瀾滄江。當縣治東,有橋跨其上,其處即為市而無城。其北有城堞略具,乃守禦所,而縣不在其中也。銀竜橋之西,又有橋名普濟,橋下小水東南入銀竜江。大道由縣治西,沿西山而南,至石洞村西,西南入山;餘欲從石洞浴溫泉,當不沿西山而由中塢,蓋溫泉當塢而出也。乃從銀竜橋市蔬米,即從橋東小路,隨江而渡其下流,由稅司前西行,過一小澮田間水溝,即隨之南行塢中,與大道之在西坡者,相望而南也。
八裏,則溫泉當平疇之中,前門後閣,西廂為官房,東廂則浴池在焉。池二方,各為一捨,南客北女。門有賣漿者,不比他池在荒野也。乃就其前買豌豆,煮豆炊飯。餘先酌而入浴。其湯不熱而溫,不停而流,不深而淺,可臥浴也。捨乃一參戎所構而成者。然求所謂石洞,則無有矣。
既浴,飯而出眺,由其西嚮入峽,不二裏,即花橋大道;由其南嚮逾嶺,為爐塘道。
餘時聞有清淨寶臺山在爐塘之西,西由花橋抵沙木河大道入,其路迂,南由爐塘間道行,其路捷,餘乃即從塢中南嚮行。二裏餘,抵南山之麓,有水自西峽來,東註而入銀竜江峽口,即花橋之水也。度橋而南半裏,有寺倚南山而北嚮,曰清真寺。回回所造。由其前東轉半裏,為後屯,有小塢自南來。又東截塢半裏,逾橋上坡,東南躋一裏餘,轉而東陟其嶺。一裏,從嶺上誤折而南,二裏,逾山南下,路絶。二裏,由坑西轉,又二裏,復轉而北,仍出後屯小塢,乃復上東坡。二裏,仍過嶺上誤處,乃竟嶺峽而東。半裏,有峽直東者,為銅礦廠道;東南逾岡坳者,為門檻、爐塘道,乃折而從東南。稍上逾岡半裏,東嚮隨峽而下者二裏,及峽底,則深峽自北而南,銀竜江搗壑而隨之,路隨其西岸南行溪崖間,幽深窈窕,水木陰閟,一奇境也。雷雨大作,行雨中十裏而雨止。有小溪自西峽來,架木橋渡之。
依南山東轉,二裏,轉而南。一裏,有數傢踞西山之半,東嚮臨江,是為門檻村,下跨江之橋,為門檻橋,言江流至此,破峽搗空,若門閾之當其前也。宿於村傢,買米甚艱,衹得半升。以存米為粥,留所買者,為明日飯。
二十六日雞再鳴雞叫第二遍,具飯。
平明,隨江西岸行。
四裏餘,南至岔路,有溪自西峽來,東與銀竜江合,數十傢下綰溪口。乃下涉其溪,緣南山之北,於是江東折於下,路東折於上。東嚮上者一裏餘,盤北突之坡而東,於是江南折於下,路亦南折於上。南折處,又有峽自東來入,正與東折之江對,或以為永平之界,今僅止此,其南折之峽,已屬順寧矣。
循江西嶺南嚮漸下,四裏,稍折西南,下緣江岸,已復南折,二裏餘,出峽,峽乃稍開,始見田塍,有兩三傢倚西坡,是為稻場。山行至是,始有稻畦,故以為名。其江之東南坡間,亦有居廬,其下亦環畦塍,亦稻場之屬。江流其間直南去,與瀾滄江合。路由西坡村右,即西南緣坡上,一裏,至嶺頭,正隔江與東坡之廬對,於是緣峽西入,遂與江別。
其峽自西脊東下,循北崖平坡入之。四裏,降度峽南,循南崖懸躋而上,乃西南盤折二裏餘,逾北突之岡。
循南坡而西,二裏,有坑北下,橫陟之。又西二裏,乃凌其東南度脊。此脊之東,水下稻場南峽中,西南水下爐塘而南。從脊上,即西望崇山高穹,上聳圓頂者,為寶臺山;其北崖復突而平墜者,為登山問道;其南垂紆繞而拖峽者,為爐塘所依。餘初擬打算從間道行,至是屢詢樵牧,皆言間道稍捷而多岐,中無行人,莫可詢問,不若從爐塘道,稍迂而路闢,以炭駝駝木炭的馬幫相接,不乏行人也。其岐即從脊間分,脊西近峽南下,其中居廬甚殷,是為舊爐塘。由其北度峽上,即間道也;由其東隨峽南下,爐塘道也。
餘乃南下坡,一裏,至峽底。半裏,度小橋,隨澗西岸南行。其澗甚狹,中止通水道一縷,兩旁時環畦如桮棬盛酒的杯子。四裏,稍上,陟西崖而下,半裏,始有一旁峽自西北來,南涉之。又沿西崖漸上,五裏,盤西崖而逾其南嘴,乃見其峽甚深,峽底爐煙板屋,擾擾於內,東南嵌於峽口者,下廠;西北綴於峽坳者,上廠也;緣峽口之外,南嚮隨流下者,往順寧之大道也。餘從嶺上西轉,見左崖有竅,卑口竪喉,其墜深黑,即挖礦之舊穴也。從其上西行二裏,越下廠,抵上廠,而坑又中間之,分兩岐來,一自東北,一自西北,而爐捨踞其中。
所出皆紅銅,客商來販者四集。肆多賣漿市肉者,餘以將登寶臺,仍齋食於肆。由西峽溯流入,一裏,居廬乃盡。隨峽北轉,峽甚深仄,而止通一水,得無他迷,然山雨傾註,如納大麓吞沒山腳,不免淋漓。三裏,漸上,又二裏,上愈峻。見路有挑大根如三鬥盎者,以杖貫其中,執而問之,曰:“芭蕉根也。以餉豬。”
峻上二裏,果見芭蕉蔽崖,有掘而偃者,即挖根處也。其處樹箐深窅,山高路僻,幸有炭駝俱從此赴廠為指迷。又上二裏,乃登其脊。有路自東北徑脊而來者,乃隨脊嚮西南去。從之行脊上二裏,乃西南下。見路左有峽西北出,路遂分為兩岐,而所望寶臺圓頂,似在西南隔峰,乃誤下從峽西南。一裏餘,渡峽中支澗,緣之西北轉。一裏,盤北突之嘴,復西南入峽中。溯澗二裏,路漸湮埋沒不見,見澗北有燒山者,遙呼而問之,始知為誤。然不知山在何所,路當何從,惟聞隨水一語,即奉為指南。復東北還盤嘴處,澗乃北轉,遂緣坡北嚮下。二裏,有一岐自東南來合,即前分岐西北之正道也。蓋寶臺正在西南所誤之峽,其南即度脊之自東西突者,此寶臺東隅之來脈也,而其路未開,皆深崖峭壑,為燒炭之窟,以烘爐塘所用;峽中之流,從其西北嚮流,繞北崖而西出,至西北隅,始與竹瀝砦南來之路合,故登山之道,必自西北嚮東南,而其東不能竟達也。
循東崖又北一裏,復隨澗西轉,循北崖西行二裏,始望見前峽稍開,有村聚倚南山之坡。乃西下一裏,度澗橋,緣其南崖西上,又一裏餘而抵其村,是為阿牯寨,乃寶臺門戶也。由寨後南嚮登山,三裏,至慧光寺。
其寺西嚮,前臨一峽,隔峽又有山環之而北,而終不見寶臺。蓋寶臺之頂,高穹於此寺東南,而其正寺又在臺頂之南,尚當從西南峽中盤入也。寶臺大寺,為立禪師所建,三年前,立師東遊請藏,久離此山。
餘至省,即聞此山之盛,比自元謀至姚安途中,乃聞其燼於火,又聞其再建再毀,餘以為被災久矣,至是始知其災於臘月也,計其時餘已過姚安矣,不知何以傳聞之在先也?自大寺災後,名流多棲托慧光。餘至,日猶下午,僧固留,遂止寺中。
二十七日飯於慧光寺,即南上五裏,登其西度之坳。
此坳乃寶臺之西支,下而度此者,其坳西餘支,即北轉而環於慧光之前。逾坳南,見南山前矗,與坳東橫亙之頂,排闥兩重,復成東西深峽。
南山之高,與北頂並,皆自東而西,夾重峽於中而下不見底,距瀾滄於外而南為之塹。蓋南山自爐塘西南,轉而西嚮,溯瀾滄北岸而西行,為寶臺南郛古代城外圍之大城,於是西距瀾滄之水,東包沙木河之流,渡江坡頂而北盡於沙河入瀾滄處,此南山外郛之形也。寶臺自爐塘西南亦轉而西嚮,大脊中懸,南面與南山對夾而為寶臺,西面與西度北轉之支,對夾而為慧光,此寶臺中踞之勢也。其內水兩重,皆西轉而北出,其外大水逆兜,獨南流而東繞,此諸流包絡之分也。至是始得其真面目,其山如環鈎,其水如交臂。山脈自羅均為鈎之根把,博南丁當關為鈎幹之中,正外與鈎端相對,而江坡頂即鈎端將盡處,寶臺山乃鈎麯之轉折處也。瀾滄江來自云竜州為右臂,東南抱而循山之外麓,抵山東垂盡處而後去。沙木河源從南山東峽為左臂,西北抱而循山之內塢,抵山西垂盡處而後出。兩水一內一外,一去一來,一順一逆,環於山麓,而山之南支又中界之,自北自南,自東自西,復自南而北,為寶臺之護,此又山水交瀠之概也。
從坳南,於是東轉,下臨南峽,上倚北崖,東嚮行山脊之南,兩降兩上,三裏,東至萬佛堂。
此即大寺之前院也,踞寶臺南突之端,其門西嚮,而堂陛俱南闢,前臨深峽之南,則南山如屏,高穹如面墻。其上多木蓮花,樹極高大,花開如蓮,有黃白藍紫諸色,瓣凡二十片,每二月則未葉而花,三月則花落而葉生矣。
絶頂有涌石塔,高二丈,雲自地涌出,乃石筍也。其南坳間,又有一陝西老僧結茅二十年,其地當南山奧阻,曾無至者,自萬佛堂望之,平眺可達,而下陟深峽,上躋層崖,竟日一整天而後能往返焉。由萬佛堂後北上不半裏,即大寺故址。寺創於崇禎初元,其先亦叢蔽之區,立禪師尋山見之,為焚兩指,募開叢林,規模宏敞,正殿亦南嚮,八角層甍,高十餘丈,址盤數畝。其脈自東北圓穹之頂,層跌而下,狀若連珠,而殿緊倚之,第其前橫深峽,既不開洋,而殿址已崇,西支下伏,右乏護砂,水復從泄,覺地雖幽閟而實鮮關鎖,此其所未盡善者。或謂病在前山崇逼,餘謂不然,山外大江雖來繞,而天此障之則曠,山內深峽雖近環,而無此夾之則泄,雖前壓如面墻,而宇內大剎,如少林之面少室,靈岩之面岱宗,皆突兀當前,而開拓彌遠,此吾所謂病不在前之太逼,而在右之少疏也。
初餘自慧光寺來,其僧翠峰謂余曰:“僧少待一同衣,當即追隨後塵。”比至萬佛堂,翠峰果同一僧至,乃川僧一葦,自京師參訪至此,能講演宗旨。聞此有了凡師,亦川僧,淹貫內典,自立師行後,住靜東峽,為此山名宿,故同翠峰來訪之。時了凡因殿毀,募閃太史約庵,先鑄銅佛於舊基,以為興復之倡,暫從靜室中移棲萬佛前樓,餘遂與一葦同謁之。
了凡即曳杖前引,至大寺基,觀所模佛胎,遂從基左循北崖復東嚮行。盤磴陟坡,路極幽峭,兩過小靜室,兩升降,南下小峽,深木古柯,藤交竹叢,五裏而得了凡靜室。室南嚮,與大殿基東西並列,第此處東入已深,其前南山並夾如故,而右砂層疊,不比大殿基之西曠矣。其脈自直北圓穹之頂中垂而下,至室前稍坳,前復小起圓阜,下臨深峽之北。而室則正臨其坳處,橫結三楹,幽敞兩備,此寶臺奧境也。一葦與了凡以同鄉故,欲住靜山中,了凡與之為禪語。
餘旁參之,覺凡公禪學宏貫,而心境未融,葦公參悟精勤,而宗旨未徹,然山窮水盡中亦不易得也。了凡命其徒具齋,始進面餅,繼設蔬飯。飯後雨大至,半晌方止。下午乃行。仍過寺基,共十五裏,還宿慧光寺。
二十八日平明,飯而行。三裏,北下至阿牯寨。由其西下又二裏,越東來澗,緣北山之南崖,西北上一裏餘,盤其西垂而北,其下即阿牯北西二澗合而北流之峽也。
二裏,越西突之坡,仍循東坡西北行。六裏,墜懸坡而下,一裏及澗。
仍隨澗東岸北行,望見峽北有山橫亙於前,路直望之而趨。
五裏,有一二傢倚東山下,其前始傍水為田。又北二裏,直低北山下,有峽自東而西,中有一水沿北山而西註。此即舊爐塘西來之道,阿牯寨之澗南來,此與之合,是為三汊溪,舊爐塘指答者,謂間道捷而難詢,正指此也。於是其峽轉為東西,夾水合而西去,路北涉之,循北崖西行。
三裏,西降而出峽口,其西乃開南北大峽。蓋南自寶臺南峽來,從南山北轉,而界瀾滄於外者,為此塢西山;從西坳北轉,而挾慧光寺於內者,為此塢東山,東山為三汊溪西出而界斷,寶臺中脈止。至其北,又舊爐塘北脊之支,分派西突,與西山對峽,而北峽中塢大開,陂陀雜沓,底不甚平,南峽與三汊溪水合流北去,是為沙木河上流。峽中田塍,高下盤錯,居廬東西對峙,是名竹瀝砦。路挾東山北轉,行東村之上而北三裏,塢中水直嚙東山之麓。路緣崖躡其上,又北二裏,逾馬鞍嶺。此嶺乃東山西突之嘴,水麯而西環其麓,路直而北逾其坳,此竹瀝砦之門戶也。北下二裏,始為平川,水與路俱去險就夷。
北行溪東三裏,有村倚東山下,曰狗街子,倚四山曰阿夷村。東山乃搏南大脊西盤,西山乃寶臺南山北轉者也。其山平展而北,又四裏,而沙木河驛之西坡,自丁當關西突於川之北,與西界山湊,川中水自沙潭,亦逼西山之麓而北。
路乃涉水,緣西崖之上行。又三裏,北下及溪,有橋跨溪,東來者,是為沙木河驛大道。其橋有亭上覆,曰鳳鳴橋。餘南來路,經橋西,不逾橋也。飯於橋西。隨西山大路北行三裏,盤西山北突之嘴,於是北塢稍開,田塍交布,其下溪流貫直北去,透北峽,入瀾滄。路盤嘴西行又一裏,為灣子村,數傢倚南山北麓,當北突之腋,故曰灣子。
由其西循峽南入,一裏,峽窮。復遵峽西之山,麯折西嚮上躋,三裏,陟嶺脊,此即寶臺南山北轉至此者。踞嶺東望,東界即博南山所從南環而至者。北望峽口中伏,即沙木河北註瀾滄,而此支所北盡於此者;其外有崇峰另起,橫峙於五十裏外者,曰瓦窯山,為永平北與雲竜州分界,昔王磐踞而為亂處。
按《騰永圖說》,崇禎戊辰,王磐據險為叛,燒斷瀾滄橋。又按,馬元康曾領兵追搗王磐、何某巢穴於曹澗。馬亦言:先是王、何構叛,來襲攻永昌,幸從瀾滄燒橋而來,故得為備。按曹澗在雲竜州西界,瓦窯山在雲竜州南界,曹澗當永昌北鄙。王、何二賊不直南下,而東由瀾滄橋,固欲截其東援大路,亦以與瓦窯相近也,蓋瓦窯、曹澗皆二賊之窟也。
西望則重崖層峽,其下逼簇,不知瀾滄之流已嵌其底也。由脊而南,有庵橫跨坳中,題曰普濟庵,有僧施茶於此,是即所謂江坡頂也。出其南,西瞰峽底,濁流一綫繞東南而去,下嵌甚深,隔流危崖崪嵂山高而險,上截雲嵐而下嚙江流者,即羅岷山也。
瀾滄江自吐蕃嵯和哥甸南流,經麗江、蘭州之西,大理、雲竜州之東,至此山下,又東南經順寧、雲州之東,南下威遠、車裏,為撾竜江,入交趾至海。
《一統志》謂趙州白厓瞼又作“斂”、“臉”等,在唐代為一種政區設置,後世則存其說法,但含義並不指一種政區,而是指一片平壩地區,似在“甸”字相近禮社江,至楚雄定邊縣合瀾滄,入元江府,為元江。餘按,瀾滄至定邊縣西所合者,乃蒙化漾濞、陽江二水,非禮社也;禮社至定邊縣東所合者,乃楚雄馬竜、祿豐二水,非瀾滄也。然則瀾滄、禮社雖同經定邊,已有東西之分,同下至景東,東西鄙分流愈遠。
李中溪著《大理志》,定瀾滄為黑水,另具圖說,於順寧以下,即不能詳。
今技鐵鎖橋東有碑,亦鄉紳所著,止雲自順寧、車裏入南海,其未嘗東入元江,可知也。
由嶺南行一裏,即麯折下,其勢甚陡。回望鐵橋嵌北崖下甚近,而或迎之,或背之,為“之”字下者,三裏而及江岸。即挨東崖下溯江北行,又一裏而至鐵鎖橋之東。先臨流設關,鞏同“拱”石為門,內倚東崖,建武侯祠及稅局。
橋之西,鞏關亦如之,內倚西崖,建樓臺並祀創橋者。鞏關俱在橋南,其北皆崖石巉削,無路可援。蓋東西兩界山,在橋北者皆夾石,倒壓江面,在橋南者皆削土,駢立江旁,故取道俱南就土崖,作“之”字上下,而橋則架於其北土石相接處。其橋闊於北盤江上鐵鎖橋,而長則殺之長度要短一些。橋下流皆渾濁,但北盤有奔沸之形,淜湃同澎湃之勢,似淺;此則渾然逝,淵然寂,其深莫測,不可以其狹束而與北盤共擬相提並論也。北盤橫經之練,俱在板下;此則下既有承,上復高綳,兩崖中架兩端之楹間,至橋中,又斜墜而下綳之,交絡如機之織,綜織布機上使經綫上下交錯以受緯綫的一種裝置之提焉。此橋始於武侯南徵,故首祀之,然其時猶架木以渡,而後有用竹索用鐵柱維舟者,柱猶尚存。
或以為鬍敬德,或以為國初鎮撫華嶽。而鬍未之至,華為是。然蘭津之歌,漢明帝時已著聞,而不始於武侯也。萬歷丙午(公元1606年),順寧土酋猛廷瑞叛,阻兵燒毀。
崇禎戊辰,雲竜叛賊王磐又燒毀。四十年間,二次被毀,今己巳(公元1629年)復建,委千戶一員守衛,固知迤西咽喉,千百載不能改也。
餘時過橋急,不及入叩橋東武侯祠,猶登橋西臺間之閣,以西崖尤峻,為羅岷之麓也。於是出鞏關,循羅岷之崖,南嚮隨江而上。按《志》,羅岷山高千餘丈。蒙氏時有僧自天竺來,名羅岷,嘗作戲舞,山石亦隨而舞。後沒於此。人立祠岩下,時墜飛石,過者驚趨,名曰“催行石”。
按石本崖上野獸拋踏而下,昔有人於將曉時過此,見霧影中石自江飛上甚多,此又一異也。五裏,至平坡傢夾羅岷東麓而居,下臨瀾滄,其處所上猶平,故以“平坡”名,從此則躡峻矣。時日色尚可行,而負僧苦於前,遂止。按永昌重時魚。具魚似鯖魚狀而甚肥,出此江,亦出此時。謂之時者,惟三月盡四月初一時耳,然是時江漲後已不能得。
二十九日雞再鳴,具餐。平明行,即麯折南上。二裏餘,轉而西,其山復土盡而石,於是滄江東南從大峽去,路隨小峽西嚮入。西一裏,石崖矗夾,有水自夾中墜,先從左崖棧木橫空度,即北嚮。疊磴夾縫間,或西或北,麯折上躋甚峻。兩崖夾石如劈,中垂一霤,水搗石而下,蹬倚壁而上,人若破壁捫天,水若爭道躍顙,兩不相遜者。夾中古木參霄,虯枝捲麯粗壯的樹枝懸磴,水聲石色,冷人心骨,不復知有攀陟之苦,亦不知為驅馳之道也,上二裏,有庵夾道,有道者居之,即所謂山達關也。
由其後又西上,路分為二,一渡水循南崖,一直上循北崖,共一裏餘而合,遂凌石峽上。餘以為山脊矣,其內猶然平峽,水淙淙由峽中來,至是墜峽石東下,其外甚峻,其內甚平。
登其峻處,回望東山之上,露出層峰,直東而近者,乃狗街子、沙木河驛後諸脊,所謂博南丁當也;東南而遠者,寶臺圓穹之頂也。內平處亦有兩三傢當峽而居。循之西入,塢底成畦,路隨澗北。二裏,涉澗而南,盤南峰之腋而西。一裏,透峽西出,則其內平窪一圍,下墜如城,四山回合於其上,底圓整如鏡,得良疇數千畝,村廬錯落,雞犬桑麻,但有靈氣。不意危崖絶蹬之上,芙蓉蒂裏,又現此世界也,是為水寨。先是聞其名,餘以為將越山而下,至是而知平窪中環,山頂之水,交註窪中,惟山達關一綫墜空為水口,武陵桃源,王官盤𠔌,皆所不及矣。此當為入滇第一勝,以在路旁,人反不覺也。
循窪東稍南上,有廬夾道,是為水寨鋪,按《志》有阿章寨,豈即此耶?又南隨峽坡東行二裏,逾一東坡之脊,脊兩旁有兩三傢,脊南水猶東南下瀾滄,仍非大脊也。
過脊南,東南二面,山皆下伏,於是東望寶臺,知瀾滄挾其南去,南瞻瀾滄西岸,群峰雜沓。
(已下缺)
(自此至四月初九,共缺十日。
其時當是在永昌府入叩閃人望:諱仲儼,乙醜庶吉士,與徐石城同年,霞客年傢也。
並晤其弟知願,諱仲侗,丙子科解元也。
即此時。業師季會明志)
霞客遊歷永平縣 (2009-02-15 00:50)
標簽:慧光寺 地界 霽虹橋 徐霞客 永平縣 旅遊
1639年三月二十四至二十八日,著名旅行傢,徐霞客遊歷永平
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
打牛坪(今屬漾濞地界)——太平鋪(漾濞)((今屬漾濞地界)——勝備村((今屬漾濞地界)——勝備江——黃連堡——橋河也——觀音山脊——娘娘叫狗山——“萬鬆仙景”——萬鬆仙景寺——天頂鋪(“天井”)——過梅花哨——從銀竜橋——溫泉——花橋大道——清真寺——銅礦廠道——門檻村——門檻橋。
二十六日:
門檻橋——岔路——稻場——下廠——阿牯寨——慧光寺
二十七日:
慧光寺——萬佛堂——凡靜室——慧光寺。
二十八日:
慧光寺——阿牯寨——狗街子——阿夷村——沙木河驛大道——鳳鳴橋——灣子——鐵鎖橋(霽虹橋)——平坡(今保山地界)
1848年
二月下旬,雲貴總督林則徐率師移駐永平,親自處理保山等地練匪殺回事件。相傳在“萬鬆仙境”中的萬鬆庵渡過了一個雨夜。
桂稪
[清](一七三六至一八o五)歷代人物年裏碑傳綜表作一七三三至一八o二,藝林年監作一七三六至一八o六,今依清代碑傳文通檢。字鼕卉,一字未𠔌,號雩門,別號肅然山外史,晚稱老苔,一號瀆井,又自刻印曰凟井復民,山東麯阜人。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o)進士,官雲南永平知縣。學間刻苦,於石考據之學。翁方綱、阮元極推之。篆刻、漢隸雅負盛名。愈小愈妙,其八分書論者以為百餘年來第一。暮年始好寫生,別饒古韻。間作墨竹一叢,蒼苔數點,意趣橫逸。在陳道復、徐渭之間。錢杜嘗輿討論,謂畫中惟點苔為難,故自號老苔雲。有說文義證、繆篆分韻、續三十五舉、晚學集、清朝畫品。卒年七十,一作七十一。兼能山水,宗倪、黃。《墨林今話、廣印人傳、清畫傢詩史、桐陰論畫、鬆軒隨筆、遲庵隨筆》 在永平在任十年,卒於任上。後葬於 麯阜市陵城區東南12裏姜家村北 。
周於德
四川人,進士,乾隆四十四年永平知縣,出身建築世傢,建築大師。 |
|
- n.: Yongping County
|
|
永平, 永平村 |
|
|
|
永平縣中醫院 | 永平縣第一中學 | 永平縣人民醫院 | 永平縣衛生防疫站 | 永平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農資公司賓館 | |
|
|
竜門鄉 | 永和鄉 | 杉陽鎮 | 老街鎮 | 麯硐鎮 | 廠街鄉 | 水泄鄉 | 北斗鄉 | 竜街鎮 | 博南鎮 | 永和彝族鄉 | 廠街彝族鄉 | 水泄彝族鄉 | 北斗彝族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