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概況 Weishan Yizu Huizu Autonomous County |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位于云南省中西部。總面積2266平方千米。總人口30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南詔鎮,郵編:672400。代碼:532927。區號:0872。拼音:Weishan Yizu Huizu Zizhixian。
全縣轄4個鎮、6個鄉:南詔鎮、廟街鎮、大倉鎮、永建鎮、巍寶山鄉、馬鞍山鄉、紫金鄉、牛街鄉、青華鄉、五印鄉。 |
|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是文獻名邦,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地處哀牢山和無量山上段,位於東經99度55分至100度25分,北緯24度56分至25度32分之間。
縣城距省會昆明450多公裏,北距州府所在地下關市54公裏。 |
|
全縣總面積2200平方公裏,其中山區2052平方公裏,占93.27%,壩區148平方公裏,占6.73%。總耕面積29.46萬畝,其中水田12.92萬畝。境內河𠔌、盆地、山地相間分佈。海拔高差懸殊大,其中河𠔌最低海拔1146米,山地最高海拔3037米。過境河流黑惠江縱貫縣境西部的高山峻嶺,氣勢磅礴逶迤。紅河源頭陽瓜江穿過巍山盆地南流出境。
全縣轄9鄉2鎮,82個村公所(辦事處),1153個自然村,1344個農業社。1997年末總人口290515人,其中:農業人口271790人,占93.56%;少數民族124564人,占45.83%。
截至2006年底,全縣轄4鎮6鄉,有83個村(居)委會(辦事處)。1153個自然村,1344個村民小組。全縣總人口30.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8.25萬人,非農業人口2.25萬人。 |
|
唐稱巍州、陽瓜州,宋大理國時為開南縣,元為蒙化州,明改蒙化府,清改為蒙化直隸廳,民國3年(1914)改為蒙化縣,1954年更名巍山縣。1956年11月分設巍山彝自治縣和永建回族自治縣,1958年兩縣合併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巍山地處雲南省西部的哀牢山和無量山上段,山川秀麗,氣候溫和,物産豐富,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巍山歷史悠久,是雲南省設治最早的郡縣之一。據史籍記載,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設邪竜縣,元代設千戶所,明代設蒙化府,清代設直隸廳,民國時曾設行政專署,1956年成立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巍山自西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巍山從唐代開始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一直是滇西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巍山是南詔國的發祥地。唐初,洱海地區"六詔"興起,其中蒙捨詔,蒙糊詔就在巍山境內,因蒙捨詔在五詔之南,故稱南詔。自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南詔始祖細奴羅建立大蒙國,稱奇嘉王。建都巍山圖山的圖城,到其曾孫皮羅閣統一六詔建立南詔政權。這個在祖國西南邊疆由少族民族執政的顯赫一時的南詔國,對祖國統一、民族團结作出了歷史的貢獻。南詔國經十四主,傳位十三世,共歷時253年,與唐正朝相始終。南詔在巍山發祥並經營四代,即從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細奴羅避難定居巍山巍寶山至唐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皮邏閣遷都大理太和城止,歷時114年。據考證巍寶山前新村亦即南詔始祖細奴羅自衰牢山避難至蒙臺川的耕牧之地。現存巍寶山南詔土主廟是細奴羅孫盛羅皮所建蓋的,內奉細奴羅塑像。此外,境內尚有南詔早期經營的梅子菁、蒙捨城、嚨籲圖城群遺址。
巍山是雲南推行土司制度時間最長的地區之一。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南詔後裔、彝族首領天摩牙九部火頭左禾,因支持明王朝徵戰有功被封為土知州,推行土司制度。左氏承襲土知府一直到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共十七世,歷任知府18人,時間長達514年。巍山是回族首領杜文秀反清起義誓師之地。清鹹豐六年(公元1856年),杜文秀遙奉太平天國號令,在雲南滇西領導的反清起義,威震雲南,影響全國。堅持鬥爭18年,首舉義旗就在巍山縣永建鄉大圍埂和小圍埂村。據史書匯載,中原文化在巍山傳播較早。南詔細奴羅時,即勸民習讀漢書,敦崇八行。明洪武中建蓋孔廟,此後,興建書院,講學課試,尚文敦禮之風歷久不息,人才輩出,佳作不乏,曾被清廷禦封為雲南全省四大文獻名邦之一。
1913年置蒙化縣。1954年改巍山縣,因巍寶山得名。1960年改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
?年,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轄2個鎮、9個鄉:文華鎮、大倉鎮、巍寶鄉、廟街鄉、永建鄉、鼠街鄉、牛街鄉、竜街鄉、馬鞍山鄉、紫金鄉、青華鄉。
2000年,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轄4個鎮、7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96124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文華鎮 18338 廟街鎮 65151 大倉鎮 49671 永建鎮 49796 巍寶鄉 35065 馬鞍山鄉 13249 紫金鄉 12533 鼠街鄉 13846 牛街鄉 11025 竜街鄉 10761 青華鄉 16689
2001年,全縣轄4個鎮、7個鄉:文華鎮、廟街鎮、大倉鎮、永建鎮、巍寶山鄉、馬鞍山鄉、紫金鄉、鼠街鄉、牛街鄉、竜街鄉、青華鄉。
2002年12月24日,雲政復137號:調整巍山縣文華鎮、巍寶鄉、廟街鎮行政區劃。
2003年,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對文華鎮、巍寶鄉、廟街鎮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同時將把文華鎮更名為南詔鎮、巍寶鄉更名為巍寶山鄉,並搬遷巍寶鄉機關駐地。
2005年,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撤銷竜街鄉和鼠街鄉,設立五印鄉。 |
|
巍山建置歷史悠久,是南詔國的發祥地。春秋戰國時,楚頃襄王遣莊足喬巍山古城入滇為王,蒙化屬滇國。公元前130年(西漢武帝元光五年),漢武帝遣司馬相如持節諭西南夷,葉榆諸君長請為內臣,蒙化屬漢。公元前109年(西漢元封二年),蒙化更名邪竜,隸屬益州郡。公元69年(東漢永平十二年),在滇西置永昌郡,沿襲邪竜縣,隸屬永昌郡。公元225年(蜀漢後主建興三年),諸葛亮南徵益州,平定壅門叛亂後,增設雲南郡(今雲南省祥雲縣雲南驛),仍為邪竜縣,改屬雲南郡。公元271年(晉武帝泰始七年),分益州,置寧州,邪竜改屬寧州。公元597年(隋文帝開皇十七年),遣太平公(官職)史萬歲(人名)平西南夷後,邪竜屬隋。公元649年(唐貞觀二十三年),建寧國王張樂進求讓位於蒙氏酋長細奴邏。細奴邏即位後,建立大蒙國,自稱奇嘉王,築山竜山與圖城為都。公元653年(唐高宗永徽四年),細奴邏遣子羅盛赴京都晉見高宗,受封巍州刺史,築蒙捨城為巍州治所。公元674年(唐高宗上元元年),南詔第二代王羅盛即位,以張建成為相。次年,進京朝晉高宗。公元712年(唐玄宗先天元年),姚州蠻叛唐歸附土蕃,隔斷了蒙捨與姚州之路,但羅盛仍獨自奉唐。公元712年(唐玄宗先天元年)羅盛卒。南詔第三代王盛羅皮襲王位,唐王朝封為臺登郡王。公元728年(唐開元十六年),南詔第四代王皮羅閣即位。公元730年(唐開元十八年),皮羅閣通過劍川節度使王昱求合六詔為一,得唐王朝准許,經過徵戰,用武力統一了六詔。公元738年(唐開元二十六年),皮羅閣擊破土蕃及彌蠻的進犯,入朝晉見唐王,玄宗以禮待之,加封為特進雲南王、越國公、建越公府,禮遇與三司同等,賜名歸義,並賜錦袍、金腰帶。皮羅閣由京回蒙後,驅逐西洱河蠻,築太和城,再築大釐城駐守,盡有雲南之地。公元741年(唐開元二十九年),皮羅閣將南詔都城從蒙捨城遷至太和城。
自細奴邏在巍山建立大蒙國起,南詔共傳位十三代,歷時253年,與唐朝相始終。其中,南詔國在巍山經營了四代,歷時92年。
公元945年(後晉出帝開運二年),大理國建立,前期沿襲南詔舊製,後將巍山改設為蒙捨鎮,統領原南詔開南節度地(今臨滄和思茅專區的部份地區)。公元1253年(南宋理宗寶祐元年)忽必烈率兵攻陷大理,巍山歸附忽必烈。
明初,太祖朱元璋為統一中國,加強和鞏固中央集權製,派傅友德、沐英、藍玉率兵平定雲南。巍山的南詔烏蠻後裔(今彝族的先民)天摩牙九部火頭(天摩牙是地域名,九部火頭是官名)左禾率部歸附,並協助平復蒙化的其它地域,因有功受到明王朝的重用。公元1383年(明洪武十六年)明王朝用“以土官治土民”的政策,沿襲蒙化州,推行土司制度,任命彝族首領左禾為土知州判官。公元1405年(明永樂三年)欽升左禾為蒙化知州,並準其子承襲。公元1415年(明永樂十三年),左禾之子左伽襲土知州。公元1441年(明正統六年),左伽率部參加明軍“三徵麓川”之役,戰功卓著受嘉奬,升左伽為臨安(今建水)府同知,大理府知府,仍掌蒙化州事。公元1448年(明正統十三年),升蒙化州為府,封左伽為蒙化掌印土知府,三品官階,並始設流官通判。公元1659年(清順治十六年),清軍入雲南,蒙化府知府左星海率部歸附,清王朝仍命左星海為蒙化府知府。以後左氏承襲蒙化土知府直至公元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明、公元1770年(清乾隆三十五年),改蒙化府為直隸廳,轄漾濞、紅岩、馬街、趙州等地。清王朝在巍山設置蒙化府,由彝族左氏土官為世襲土知府,歷經兩朝,承襲17代,歷任土知府17人,時間長達513年。
公元1912年(民國元年),劃出蒙化直隸廳所屬的漾濞巡檢司成立漾濞縣,劃出白川(今紅岩)、馬街和趙州部分地區成立彌渡縣。改蒙化直隸廳為蒙化府,轄漾濞、彌渡兩縣。公元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7月,雲南省政府在巍山設置派出領導機構——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蒙化、順寧、昌寧、緬寧、景東、雲縣、鎮康、雙江等8個縣和耿馬設治局,直至公元1948年12月撤銷。 |
|
巍山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國傢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傢級大理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際河流--紅河的發源地。有保存完好的始建於明洪武23年、距今600多年的古城,有國傢級森林公園、全國14座道教名山之一的巍寶山,有鳥類遷徙的要道“鳥道雄關”,有省、州、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0餘處。
巍山也是滇西著名的宗教聖地之一。巫教、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甚為盛行,其中尤以巫教、道教、佛教歷史最為久遠。境內有巍寶山、巫印山,小雞足山等名山以及天魔牙寺、伏虎寺,降竜寺、玄尼守,靈岩寺等等道佛寺觀。白唐代以來,在境內修建大批宗教寺廟,這些寺廟歷代不斷修復重建,1994年巍山古城被列為國傢歷史文化名城。巍山還是雲南省宗教工作重點縣之一,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和原始宗教都有悠久的歷史,縣內還有玄珠觀、圓覺寺、雲隱寺、是和庵、竜於山、五印山、三鶴洞、圭峰寺、清真寺等等。據統計全縣現有佛寺85座,道觀104座,原始宗教78座,目前已發現新石器時代的遺址16處,各級各類館藏文物共2100多件,省、州、縣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30多處,明代以來人文蔚起,出過進士20多人,舉人200多人,留下許多珍貴墨跡,清乾隆年間,被禦封為"文獻名邦"。
巍山古城始建於明洪武23年,城內古建築星羅棋布,主要標志拱辰樓建築雄偉壯觀。有的文物古跡如巍寶山道觀古建築群,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巍山是個多民族聚居縣,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境內居住着漢、彝、回、白、苗等23個民族,主要有漢、彝、回、白、苗、傈傈等6個世居民族。1999年末,全縣人口29.3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7.46萬人,占93%。少數民族人口12.62萬人,占43%,其中彝族9.76萬人,回族2.01萬人,分別占少數民族人口的32.2%和6.9%。
漢族主要是明代中原王朝在巍山汶蒙化衛兵戍守時進入,主要來自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以後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大族。彝、回、白等其他民族為當地土著或由外地較早遷入的民族。巍山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和節日,民族風情絢麗多彩。彝族的打歌、火把節。回族的開齋節、宰牲節、亡人節及回族婦女的姑太節等,漢族的洞經音樂,祭孔音樂……都頗具特色。
巍山的民族民間藝術古樸深厚,1997年彝族民間藝術節團應邀到日本出席第六屆南亞民族民間藝術節。
巍山歷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跡衆多,風景名勝薈萃,古建築建造精美,已被省人民政府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古跡點多面廣,景觀別緻。
1988年國務院公佈巍山為對外開放縣,並把巍山列為國傢級的大理風景名勝區景點;1992年林業部批準巍寶山為國傢級森林公園;1994年巍山古城被列為國傢歷史文化名城。巍山又是雲南省著名的僑鄉,旅居歐、美、亞太地區各國的華僑約1400多人。
巍山縣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是雲南省設置郡縣最早的地區之一,是南詔國的發祥地,是清代雲南省四個文獻名邦之一。風景名勝和歷史文物衆多,有省、州、縣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0多處,有全國十四座道教名山之一的巍寶山,有展現候鳥遷徙奇觀的鳥道雄關等。1988年10月,國務院公佈巍山為對外開放縣,並列為國傢級的大理風景名勝區的景點。1992年林業部批準巍寶山為國傢級森林公園;1994年巍山縣城被公佈為國傢級歷史文化名城。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五日,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國傢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光榮稱號。 |
|
境內山脈大部分為東西走嚮,最高點在與彌渡縣交界的扁提山,海拔3037米,最低點在青華鄉漾濞江邊,海拔1146米。西河自北嚮南縱貫縣境,漾濞江是瀾滄江支流,流經縣境119.2公裏。
巍山是紅河的發源地;巍寶山上有中國第四名觀;鳥道雄關--古絲綢路上;民族自治縣(彝,回族):彝族的“打歌”是聚會時的集體舞蹈,非常優美,所配的樂器“俗稱九點六”,一種笙,每一個人吹出的都是和聲,悠揚動聽。火把節更是豐收後的歡樂節日。本地的“洞徑古樂”是古老的音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曾錄製並播放過;回族的“清真寺”富麗堂皇。漢、彝、回和睦相處,共建傢園。要到下關,大理旅遊不可不到巍山,因為有着歷史的淵源:歷史上巍山的南詔王“火燒鬆茗樓”統一了這一帶的六個詔王,(故有“魁雄六詔之匾),後遷都大理。大理,下關的善男信女們每年都來巍山朝拜巍寶山。總而言之,巍山是一片神奇多姿的土地,是旅遊、觀光、度假、療養和考古的極好地方。 |
|
氣候屬北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立體氣候明顯。歷年平均溫度15.6℃,月平均氣溫22.9度。常年降雨量772mm。全年日照數1998.5小時。 |
|
巍山縣轄6鄉4鎮,83個村委會(居委會);1153個自然村和1344個農業生産合作社。
巍山盛産水稻、玉米、小麥、蠶豆、烤煙、油菜、桑葉、藥材等。是滇中現代化農業示範縣、雲南省油菜基地縣,大理州茶葉生産重點縣、大理州藥材生産基地縣。巍山林業資源較為豐富,全縣林業用地220萬畝,是雲南省核桃基地縣。巍山草場稭稈資源豐富,被列為雲南省商品牛羊基地縣,大理州商品豬基地縣。以民族紮染、中藥製藥、農副産品加工、建材及玻璃製品為主的一批特色骨幹工業群日益發展壯大,旅遊基礎建設得到加強,旅遊事業迅速發展。
2003年末全縣總人口30.17萬人。完成國內生産總值99309萬元,比上年增8.1%,三次産業結構由上年的46:18:36調整為44:19:37,二、三産業比重繼續上升,結構更趨合理。完成財政總收入6725萬元,比上年增10.6%。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餘額分別為79724萬元、52584萬元,比上年分別增長3.2%和25.4%。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35326萬元,比上年增長10%;市場貿易成交額達29871萬元,比上年增長9.7%。鄉鎮企業完成增加值11054萬元,比上年增13.6%;上繳稅金1472萬元,比上年增39%。個體工商戶達6339戶,註册資金6635萬元;私營企業達137戶,註册資金12865萬元,比上年增7.4%。工業總産值達34002萬元,比上年增12.5%;完成工業增加值11901萬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394元,比上年增收62元。 |
|
巍山地域遼闊,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全縣境內其中70多種野生哺乳動物,其中名貴動物有鹿、熊、狐狸、刺蝟、穿山甲等;野生禽類有100多種,其中較為珍貴的有緑孔雀、錦雞、畫眉、緑鳩等。
有300多種野生植物,植物除大量的雲南鬆、華山鬆、高山栲,及大片針葉林、闊葉林、混合林外,尚有部分原始森林和唐代高山栲及明清古鬆、古柏、古山茶、古紅椿、古楠木等古樹名木;花卉品種有上百種,尤以蘭花和菊花類馳名。蘭花中的朱沙蘭、元旦蘭在清代曾經作為貢品上貢朝廷;中藥材和菌類較多,有數百種,上百種花卉。名貴藥材有茯苓、天麻、巍參、細紅花等;名貴菌類有鬆茸、雞樅、香菇、木耳等;境內有大量雲南鬆、混交林,尚有部份原始森林,還有石柏、石山茶、石楠木等珍稀石樹。森林面積6.60萬公頃,覆蓋率為46.64%(其中有林地覆蓋率30.12%)。 |
|
巍山礦産資源豐富,經地礦部門探明的礦類資源有鐵、銻、銅、鋁、金、銀、汞、錫等金屬礦藏和煤、碳酸鈉、????等非金屬礦物,金、銅、鐵、銻、鉛鋅礦、石黃、石膏、石英沙等十幾種,其中銻儲量為9萬個金屬噸,金的儲量為11個金屬噸。已開採的有鐵、銻、煤、石磺、石膏等。其中銻礦年開採量在4000多噸。
水資源每年自然産水和徑流量達2.03億立方米,現可控水量為1.06億立方米,有地下水總量600萬立方米。 |
|
農業特産主要有烤煙、茶葉、核桃、肉牛、黑山羊、白蕓豆、啤大麥、水果、藥材等。
地方特産主要有紮染布、民族風味小吃、蜜餞、鹹菜、牛幹巴、緑豆小糕等。
巍山的紮染具有民族傳統工藝特色,曾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紮染藝術之鄉——巍山”。巍山紮染出口日本、歐美、東南亞等國。
巍山的蜜餞、果脯,是遠近馳名的土特産。名特小吃“火巴肉餌絲”,不油不膩,清香可口。遊人到此,總要品嚐一番。 |
|
交通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是聯繫生産、分配、交換和消費的紐帶。近年來,全縣的交通事業發展迅猛,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全縣交通較為便捷,境內北經關巍公路接320國道,南經巍南公路接214國道,全縣10個鄉鎮、83個村民委員會及82%的自然村實現通達,2006年關巍公路巍山段全面開工建設。至2006年底,全縣公路通車里程1612.141公裏,其中省道77.012公裏,縣道314.636公裏,鄉道490.376公裏,專用公路15.924公裏,村道714.193公裏。全縣公路網密度為0.73公裏/平方公裏。巍山縣境內運輸方式有公路運輸和水路運輸,其中主要靠公路運輸,全縣營運車輛共有1214輛,其中:貨運車輛354輛,客車260輛(班綫車115輛,公共車10輛,微型客車135輛),拖拉機600輛;客運量54.5萬人,客運周轉量2572.4萬人公裏,貨運量24.9萬噸,貨運周轉量3075.9萬噸公裏。水路運輸基本上屬民間渡口,報縣人民政府並經批準同意設置渡口八個,分別是牛街鄉犀牛渡、小密喜渡,青華鄉拉四渡,五印鄉富去媽渡、紮媽古郎渡、地固渡、禮可渡,馬鞍山田口渡。隨着小灣電站建設截流後,我縣黑惠江流域的回水庫區長達119公裏,給我縣的水上運輸提供了極大的空間,全縣所有渡口均處於小灣庫區回水區,水域寬廣,有很大的發展前景,通過評審,决定投資建設犀牛渡輪渡碼頭一個和7個停靠站點,這些水運設施的建成,對我縣航運事業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
|
通訊:全縣各鄉鎮、村委會均開通了程控電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在全縣建成了移動通訊基站77座,網絡覆蓋全縣各鄉鎮及自然村落。全縣各鄉鎮均已具備進行數據傳輸的業務,實現ADSL接入互聯網,上網速率最大可達10m,提供2m電路,DDN電路等多種傳輸組網服務。
供電:全縣擁有110KV變電站一座,35KV變電站三座,總變電容量5.51萬KVA行政村通電率達100%,經過較大規模的農網和城網改造,大大提高了全縣的供電質量和可靠性,已具備必要的工業用電供應能力。
供水:巍山水資源充足,通過實施多年的供水改造工程,能確保縣城和壩區的生活、生産用水供應。
縣工業小區:為促進全縣工業的健康發展,在州的支持下,投資1145萬元,在距縣城約三公裏的關巍公路邊初步建成了巍山縣五裏坡工業小區。小區一期開發占地面積42公頃,規劃總面積184公頃。建成的小區水、電、路配套,緑化美化初具規模。現已有20多戶工業企業入住,2006年,入住的企業實現工業總産值超億元,已成為巍山工業發展的重要平臺。為適應工業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工業小區第二期開發已準備進行。 |
|
- n.: Weishan Yizu Huizu Autonomous County
|
|
巍山彝族, 巍山自治縣, 巍山縣, 巍山 |
|
廟街鎮 | 青華鄉 | 大倉鎮 | 竜街鄉 | 馬鞍山鄉 | 永建鎮 | 紫金鄉 | 巍寶鄉 | 鼠街鄉 | 南詔鎮 | 牛街鄉 | 文華鎮 | 巍寶山鄉 | 五印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