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新津縣 : 射洪縣 : 烏當區 [顯示全部] : 中國 >雲南 >大理 >劍川縣 > 金華鎮
顯示地圖
目錄
雲南省劍川縣金華鎮
  金華鎮位於劍川壩子北部,為劍川縣城所在地,1975年設鎮,是劍川縣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214國道的要衝,茶馬古道上的重鎮,東南距昆明525公裏,西北距迪慶198公裏,距麗江75公裏,距蘭坪120公裏。海拔2195米(縣城十字街口)。東與大理的鶴慶接壤,南與本縣的甸南鎮相鄰,北與麗江的九河相連。經2005年鄉鎮撤並後,現轄23個社區、村委會,83個自然村,全鎮總面積358平方公裏,耕地面積為38942.5畝,有總人口51089人,是全縣最大的一個鄉鎮,居住民族有白、漢、回、納西、藏、傈僳等,白族占總人口的94%,是白族人口最為集中的城鎮。
  金華鎮是典型的溫帶氣候,光照充裕,空氣濕潤,年平均氣溫12.3℃,年平均降水量751毫米,無霜期為205天左右。鎮內永豐河、格美江、金鳳河、螳螂河、金竜河縱橫交錯,水利條件較好,有劍川“魚米之鄉”之稱。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鎮黨委政府一切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依托縣城,穩農業,發展二三産業,大力發展非公有製經濟。至2006年,全鎮共有鎮屬企業5個,村辦企業5個,非公經濟實體35個,個體工商戶1708戶。鎮內有較豐富的資源,有聞名遐邇的劍川木雕、刺綉、布紮、地參、鬆茸、蘭花、當歸等土特産品;有年産7萬噸的雙河煤礦區;有東山的錳礦、銅礦;有儲量豐富的花崗石、石灰石、砂子等建材資源;而且石雕工藝源遠流長,有從業人員近千,從業戶數近百的石雕專業村梅園。加之城南、城北新區的建設日新月異和古城的保護不斷深化,帶來了無限的商機和發展的機遇。
  人文地理
  金華鎮山川毓秀,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有大旅行傢徐霞客遊覽足跡的劍川“三山”中的“金華山”,有昔日避暑佳景滿賢林(現名千獅山),有神化傳說的墨鬥山,有林木蔥翠、花繁草青的景風公園,有養育劍川兒女之搖籃的劍湖濕地保護區。其中的“石將軍”、“華頂朝陽”、“東嶺夕輝”、“桑嶺古木”、“海面漁燈”、“睡佛岩”、“玉皇閣”、“靈寶塔”、“來薫樓”、“關嶽廟”等景點,使人遐想萬千,遊而忘返。滿賢林建於明代初期,以其山、石、林、泉、幽、險、奇、絶而聞名,是歷代劍川文人墨客聚會吟詩作聯之地,1998年起恢復了滿賢林殿宇,並開始在景區內新雕形態各異,分別以歷代不同風格的石獅子1000多衹,同時收集了民間遺存的石獅子200多衹,形成了石獅子博覽園。鎮內古代建築群繁多,極具考古旅遊觀光價值,有明、清傳統民居“三坊一照壁”的四合五天井古建築群;有始建於公元1781年的五孔石拱永安橋,橋齡近290年,乃劍川最古的橋梁之一。金華高風蔚起,人才輩出,有晚清詩人、書法傢趙藩,有雲南籍的第一個共産黨員張伯簡,有社會活動傢周鐘嶽等。其中趙藩和張伯簡在國內有較大的影響,趙藩所作四川武候祠楹聯“能攻心,則反則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曾受到毛澤東同志的高度評價。
  金華有淳樸的民風,歷史悠久的民俗文化,至今還保存完整,有的進一步需要挖掘,有的將進一步弘揚壯大,將這一筆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延續下去。
  三河白族服飾文化。白族服飾也許與白族人民崇尚白色有關,不論男女服飾,在壩區或山區,都盛行以白色為尊貴,並且能根據不同性別、年齡、身材、相貌配以其他色彩布料加工製作出精美、鮮豔的外裝。一眼望去便給人們美觀大方、色彩分明、綫條突出的感受,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常給人過目不忘的印象和美感。
  東山打歌。 東山打歌流行於劍川東山,為自娛性的白族舞蹈,其動律在腿、腳,動作渾厚樸實,均為全腳掌着地,踏實沉重,一步一頓,踏地而歌,節奏鮮明,風格粗獷大方,富有原始古樸的韻味。劍川文化工作者根據東山打歌改編創作的白族歌舞《肖拉者》,代表白族參加第三屆中國藝術節全國56個民族歌舞薈萃的“九州奇葩”晚會演出並獲奬。爾後又改編為白族集體舞,在1996年在州慶四十周年時全州推廣普及獲成功,結束了白族沒有集體舞的歷史。
  金華古城每年都要舉辦二月八太子會。每年的農歷二月八這一天在金華古城舉行傳統白族民俗活動,延續至今已130多年,從麗江、洱源、鶴慶、蘭坪四縣數萬白族群衆身着絢麗的民族服飾,自發匯集到古城參加規模宏大的太子遊四門盛會。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
  金華鎮:位於縣境東北部、金華壩西北、金華山北麓。與東嶺、羊岑、甸南相鄰。海拔2195米,全鎮總面積7平方公裏。有白、漢、回等民族,其中白族占91.67%,轄4個農村辦事處和1個居民辦事處,駐鎮所在地在環城東路北部。氣候屬南溫帶溫涼層,年平均氣溫12.3℃,1月均溫4.3℃,7月均溫18.7℃,年平均降水量751毫米,無霜期205天左右。境內主要河流為永豐河,水面面積172畝,占全鎮總面積的1.5%;耕地0.4萬畝,占37.4%;林地0.5萬畝,占44.4%;草地、荒山0.2萬畝,占16.7%。城區面積0.93平方公裏,占全鎮總面積的13.3%,城郊土壤分佈為耕作土、紅棕壤,土層肥厚,適於種植水稻、蠶豆等作物。境內無工業污染源,農業自然控害能力強,適宜發展無公害有機緑色農産品。境內有金華山、景風公園、千獅山等風景名勝,金華山石將軍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滇藏公路(214國道)經鎮而過,交通便利。金華鎮:位於縣境東北部、金華壩西北、金華山北麓。與東嶺、羊岑、甸南相鄰。海拔2195米,全鎮總面積7平方公裏。有白、漢、回等民族,其中白族占91.67%,轄4個農村辦事處和1個居民辦事處,駐鎮所在地在環城東路北部。氣候屬南溫帶溫涼層,年平均氣溫12.3℃,1月均溫4.3℃,7月均溫18.7℃,年平均降水量751毫米,無霜期205天左右。境內主要河流為永豐河,水面面積172畝,占全鎮總面積的1.5%;耕地0.4萬畝,占37.4%;林地0.5萬畝,占44.4%;草地、荒山0.2萬畝,占16.7%。城區面積0.93平方公裏,占全鎮總面積的13.3%,城郊土壤分佈為耕作土、紅棕壤,土層肥厚,適於種植水稻、蠶豆等作物。境內無工業污染源,農業自然控害能力強,適宜發展無公害有機緑色農産品。境內有金華山、景風公園、千獅山等風景名勝,金華山石將軍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滇藏公路(214國道)經鎮而過,交通便利。
英文解釋
  1. :  Jinhua Town
近義詞
金華
相關詞
金華中學
包含詞
金華鎮衛生院射洪縣金華鎮精神病院
分類詳情
東門村北門村南門村西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