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Map |
|
|
金牛镇地处金沙江上游干热河谷地带,是4000年前白羊村新时器时代农耕文化历史的发祥地。金牛镇东与平川镇、祥云县接壤,南与州城、宾居两镇相连,西与大营、鸡足山镇毗邻,北与力角镇交界,是宾川县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贸易中心和交通网络会集处。下辖5个社区和11个村委会,有92个自然村,248个村民小组。全镇人口以汉族为主。全镇国土面积272.97平方公里,海拔1432米,年平均气温17.9℃,年降雨量550毫米,昼夜温差大,有“天然温室”和“热区宝地”之称。
下辖16个居(村)委会,有109个自然村,248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白、回、彝、满等19个民族,2006年底总户数达25427户共86806人。镇内河流均属金沙江源头水系,主要有引洱入宾水系、海稍水系、大银甸水系、炼洞河水系四大水系。气候以“干”、“热”为显著特点,年平均气温19℃。镇内光热充足,物产丰富,交通便利,通讯便捷,土地肥沃,雨热同期,有“天然温室”之美称。优越的自然条件,给金牛镇这块宾川的热区宝地带来了丰富的物产和热区资源,各类农作物产量极高,蔬菜品质优良,具有冬早、反季、四季不绝之特点。金牛镇的椪柑、脐橙誉满全滇,素有“桔果之乡”的美誉。
自金牛镇成立以来,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各级干部和八万六千多各族群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突出重点,主攻难点,分类指导,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塑造了“团结拼搏,负重奋进,开拓创新”的金牛精神。通过近五年来的努力,金牛镇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发展,2006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43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56元,粮食总产达29378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418公斤。全镇财政总收入达1503万元,完成县下达预算收入的103.4%。全镇非公经济总收入实现77814万元,总产值66946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8974万元。全镇完成粮豆种植64400亩,总产值达4544.06万元;经济作物73865亩,总产值达10237.68万元;新植水果6448亩,实现全镇水果总面积40704亩,总产值7734万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金牛镇各族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绘就着更加辉煌的明天,实现金牛镇历史上新的跨越。
金牛镇是中共宾川县委、县人民政府为加快撤县建市步伐,实施宾川县“十五”发展战略,撤销原牛井、太和两镇于2002年8月13日成立的新镇,总面积272.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956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03亩。全镇主要粮食作物有稻谷、玉米、蚕豆、小麦等,经济作物有蔬菜、油菜、桔果、甘蔗、烤烟、葡萄、香叶等。下辖5个社区、9个居民委员会、2个村委会,有108个自然村,18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4406户,常住人口83574人,居住着汉、白、回、彝等17个民族。最高点大尖峰大脑包海拔2939米,最低点甸尾村河边河堤1400米,平均海拔2169.5米。镇内河流均属金沙江源头水系,主要有引洱入宾水系、海稍水系、大银甸水系、炼洞河水系四大水系。气候以“干”、“热”为显著特点,年平均气温19℃,最热为6—7月,最高气温38℃,最冷为1—2月,最低温度—6.4℃。镇内光热充足,物产丰富,交通便利,通讯便捷,土地肥沃,雨热同期,有“天然温室”之美称。
优越的自然条件,给金牛镇这块宾川的热区宝地带来了丰富的物产和热区资源,各类农作物产量极高,蔬菜品质优良,具有冬早、反季、四季不绝之特点,西红柿、水果、甘蔗享誉东北、西北,并远销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还是全省的香料、甜叶菊的主产区。金牛镇的椪柑、脐橙誉满全滇,素有“桔果之乡”的美誉,种植面积达8940亩,年产柑桔7013吨。辖区内还有储量达1.4亿吨的硅藻土、400万吨的无烟煤和丰富的石灰石。近年来,优质软籽石榴在该镇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现种植面积达4790亩,年产量达415吨。“宾川县干甸万亩绿色优质石榴园”建设项目,就位于金牛镇辖区内的金甸居委会。该园区生产的优质软籽石榴,已取得绿色食品认证,2002年注册了“爽馨”牌商标。2003年11月28日,在广州举行的第七届国际食品工业博览会上又荣获了金奖。
金牛镇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原北京军区后勤部长赵镕将军,从故乡彩凤居委会彩凤村踏上革命征途,为我党我军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竞走名将陈绍果,从江干居委会原江干中学步入体坛,一举夺得“亚锦赛”两枚金牌,并跻身国际体坛,在巴赛罗纳举行的第二十五届奥运会竞走比赛中排名第五。区内的太和、彩凤两个华侨农场与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有广泛的联系。 |
|
金牛镇是中共宾川县委、县人民政府为加快撤县建市步伐,实施宾川县“十五”发展战略,撤销原牛井、太和两镇于2002年8月13日成立的新镇,是宾川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272.97平方公里,全镇现有耕地73626亩,其中水田53983亩,山地19643亩,人均耕地0.89亩。全镇主要粮食作物有稻谷、玉米、蚕豆、小麦等,经济作物有蔬菜、油菜、桔果、甘蔗、烤烟、葡萄、香叶等。下辖5个社区、9个居民委员会、2个村委会,有108个自然村,18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4406户,常住人口83574人,居住着汉、白、回、彝等17个民族。最高点大尖峰大脑包海拔2939米,最低点甸尾村河边河堤1400米,平均海拔2169.5米。镇内河流均属金沙江源头水系,主要有引洱入宾水系、海稍水系、大银甸水系、炼洞河水系四大水系。气候以“干”、“热”为显著特点,年平均气温19℃,最热为6—7月,最高气温38℃,最冷为1—2月,最低温度—6.4℃。镇内光热充足,物产丰富,交通便利,通讯便捷,土地肥沃,雨热同期,有“天然温室”之美称。
优越的自然条件,给金牛镇这块宾川的热区宝地带来了丰富的物产和热区资源,各类农作物产量极高,蔬菜品质优良,具有冬早、反季、四季不绝之特点,西红柿、水果、甘蔗享誉东北、西北,并远销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还是全省的香料、甜叶菊的主产区。金牛镇的椪柑、脐橙誉满全滇,素有“桔果之乡”的美誉,种植面积达8940亩,年产柑桔7013吨。辖区内还有储量达1.4亿吨的硅藻土、400万吨的无烟煤和丰富的石灰石。近年来,优质软籽石榴在该镇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现种植面积达4790亩,年产量达415吨。“宾川县干甸万亩绿色优质石榴园”建设项目,就位于金牛镇辖区内的金甸居委会。该园区生产的优质软籽石榴,已取得绿色食品认证,2002年注册了“爽馨”牌商标。2003年11月28日,在广州举行的第七届国际食品工业博览会上又荣获了金奖。
金牛镇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原北京军区后勤部长赵镕将军,从故乡彩凤居委会彩凤村踏上革命征途,为我党我军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竞走名将陈绍果,从江干居委会原江干中学步入体坛,一举夺得“亚锦赛”两枚金牌,并跻身国际体坛,在巴赛罗纳举行的第二十五届奥运会竞走比赛中排名第五。区内的太和、彩凤两个华侨农场与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有广泛的联系。
在2002年10月镇第一次党代会上,镇党委提出了:强化经营城市的意识,实施“农业产业化带动、民营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发展带动”三大战略,抓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建设、工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扶贫攻坚、财税、科教兴镇、可持续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九项工作,通过三年的努力,把金牛镇建成大而美、富而强的全州乃至全省的经济强镇的发展思路。通过近两年来的努力,金牛镇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发展,各项工作呈现出了总体上水平,重点有突破的良好态势。
——2003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4080万元,较上年增8.3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66元,较上年增128元;粮食总产达24434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镇本级财政收入达到1480万元。
——全镇已实现村村通电、通路、开通移动电话目标。微波传输电视、广播覆盖全镇;汽车、摩托车已成为普通代步工具,卡拉OK、家庭影院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农业科技向“两高一优”发展。1982年籼稻单产1090.5公斤,曾创全国之冠。目前,农业“三项”骨干科技措施的推广已达100%。
——个体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已形成建筑建材,硅藻土开发,农副产品加工等一批骨干企业群体。2003年,全镇个体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957万元,总产值达35464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0650万元,利润总额3704万元,上缴国家各种税收577万元。
——文体事业百花齐放。全镇有业余文艺宣传队77个,业余滇剧团1个,民乐团1 个,洞经乐队2个,现有农村文化室12间,丰富多采的文化生活装点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烤烟、亚麻生产得到巩固和发展。2003年,全镇共种植烤烟7000亩,指令性收购量90万公斤,实际收购98.79万公斤,实现产值1069.91万元,实现税收236.81万元,镇本级收入172.22万元;全镇共种植亚麻2816.9亩,交售原径1353.2吨,亩产值703.4元,实现收入156万元。2004年,全镇共种植烤烟7000亩,各项科技措施得到了全面的落实,目前田间长势良好,中耕管理工作扎实有效 ;小春共种植亚麻7200亩,实收面积5794亩,总产量达311.3695万公斤,平均单产达537.4公斤,原径产值398万元,麻籽产值58.5万元,总产值达456.5万元,亩产值达789.88万元,实现均价1.28元/公斤,亩产值较上年增84.48元,增长12%。金牛镇来开发这方充满希望和财富的热土。 |
|
- : Jinniu Town
- n.: Jinniu Zhen
|
|
Taurus |
|
Guishan Village | Jianfeng Villag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