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 >云南 >迪庆藏族自治州 > 香格里拉县
显示地图
目录
概况
  邮编:674400 代码:533421 区号:0887
  拼音:Xiānggélǐlā Xiàn,Xianggelila xian
  
    香格里拉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邻接四川省。东与四川省稻城、木里二县接壤;西、南与丽江县、维西县隔金沙江相望;北与德钦县一衣带水。境内兼有亚热带、温、寒三种气候。境内金沙江河谷一带气候干燥炎热,而大小雪山为寒温带高山气候。全县海拔最低点为洛吉乡与四川木里交界的金沙江出境处吉函(海拔1503 米)。总面积11613平方千米。总人口15.41万人(2006年)。
  
    全县辖4个镇、7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建塘镇、小中甸镇、虎跳峡镇、金江镇、上江乡、三坝纳西族乡、洛吉乡、尼西乡、格咱乡、东旺乡、五境乡。共有6个居委会、58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建塘镇。
县情概况
  香格里拉县是云南省国土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县份之一,由于这一大一小,处子般的沟箐和山峰就比比皆是。在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珍藏着许多大自然的秘密。
  香格里拉县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腹地,是滇、川及西藏三省区交汇处,也是举世闻名的“三江并流”风景区腹地。总面积11613平方公里。香格里拉县除主体民族藏族外还有汉族、纳西族、彝族、白族等十几个民族,全县总人口近13万人,人口密度为10人/平方公里。
  香格里拉县东与四川省稻城、木里二县接壤;西、南与丽江县、维西县隔金沙江相望;北与德钦县一衣带水。
  境内雪山耸峙,草原广袤,河谷深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雪山有470座,较为著名的有巴拉更宗雪山、浪都雪山、哈巴雪山等。山山气势磅蹲,姿态万千。“高山急峡雷霆斗,枯木苍藤日月昏”,虎跳峡以其磅礴的气势吸引着中外游人;“一线中分天作堑,两山峡斗石为门”,苍凉的茶马古道上的许多石门关及滇西奇观的色仓大裂谷都以其绝纱的景致向游人畅开怀抱。
  在雪山深处,在草原的腹地,林海中的碧塔海、属都湖、纳帕海等无数清幽宁静深邃神秘的高山湖泊呼唤人们去撩开她们美丽的面纱。这些湖泊全都清例纯净,植被完整,未受过任何污染。
  中国最大的华泉台地——白水台及下给温泉、天生桥温泉、上桥头温泉等组成一幅名泉流溪图。
  长江第一湾在这里,垂柳和稻香氤氲,小桥流水人家铺呈着一派江南田园风光;云南最广阔的牧区在这里,草原千里,牛羊成群,牧歌起处,风情醉人。
  香格里拉县境内兼有亚热带、温、寒三种气候。境内金沙江河谷一带气候干燥炎热,而大小雪山为寒温带高山气候。当地民谚说:山高十丈,大不一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宗教文化是这里最富有魁力的文化之一,藏传佛教文化深深影响着藏民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
  神奇灵秀的山川,古老的民族文化积淀,孕育出香格里拉县各民族善良、旷达的性格,也使得这一地区的民族节日独具魅力。农历五月初五的赛马会是全县最隆重的节日,这时好手云集,名马长嘶,赛马场成为英雄会。“丹巴市”、“格冬节”是两个宗教色彩浓郁的节日,形式奇特而神秘,内蕴丰厚而耐人寻味。纳西族的“二月八”、彝族的“火把节”等节日都成为各民族人民渲泻自己情感的最佳方式。
  香格里拉县各民族人民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创作出自己的优美歌舞,有着极强烈的区域特点,大中甸的锅庄、尼西的情舞、五境的热巴同属藏族舞蹈,但风格、形式迥异,或深沉凝重,或满洒飘逸,而热巴舞则热情奔放。
  纳西族的阿卡巴拉舞舞步古朴,彝族的葫芦笙舞、傈僳族的对脚舞,节奏明快,极富感召力,最能唤起观众的参与热情。
  历史上各民族文化的频繁交流,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立体的气候锻造了丰富的建筑形式。境内藏族服饰有7种之多,纳西族服饰有3种之别。境内藏族民居建筑样式几乎囊括了除傣楼外的中国民居样式,而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则规范厚重,气势宏大。
  群山蕴宝,众水流金,香格里拉县是有名的森林王国,木材蕴藏量在l亿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为36.4%,这里出产的云杉、冷杉等木材木质细腻、粗壮笔直,还有红豆杉、榧木等珍贵木材。在原始森林中栖息着数不胜数的珍禽异兽,如金丝猴、小熊猫、野熊、黑麝、金钱豹、自鹇等。香格里拉县出产大量名贵中药材如:冬虫夏草、贝母、雪上一枝篙、珠子参等数百种。香格里拉县还有众多的名贵观赏植物,如墨兰、雪莲、报春、百合等数百种。此外食用菌类丰富,木耳、鸡枞、羊肚菌等储量惊人,香格里拉县成立了松茸及其他野生菌类交易市场,以规范对大宗野生菌类的市场交易。
  香格里拉县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现已发现的矿藏有金、银、铜、锰、钨、铝、铅、锌等十多种。而这些矿藏都有储量丰富、品位高等特点。
  香格里拉自古以来便是神秘的诱人的,只因为大江阻隔、峻岭挡道,纵令香格里拉各族人民天性好客,也难以广交朋友。
行政区划
  2000年,中甸县辖2个镇、9个乡:建塘镇、虎跳峡镇、格咱乡、上江乡、三坝纳西族乡、洛吉乡、尼西乡、东旺乡、小中甸乡、五境乡、金江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4741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建塘镇 47577 虎跳峡镇 18438 上江乡 10915 金江乡 16084 三坝乡 16732 洛吉乡 4458 小中甸乡 9267 尼西乡 6631 格咱乡 6710 东旺乡 6675 五境乡 3929
  2001年12月17日,民政部批准(民发【2001】348号)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历史沿革
  香格里拉县原名中甸县,藏语称“建塘”,相传与巴塘、理塘系藏王三个儿子的封地。据弦汉文史书记载:唐代属吐蕃神州都督地,吐蕃曾以中甸为前沿据点,经营并控制南诏七十年之久。元代为宣政院直辖地,明中叶后属云南丽江军民府,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设中甸厅,辖于云南省。
  1950年5月10日,中甸和平解放.归属丽江地区行署。1957年9月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并设州府于中甸县。200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1997年辖2镇、8乡、1民族乡:
    建塘镇 面积1647平方千米,人口2.7万。 辖金龙、北门、仓唐、诺西、尼史、红坡、解放、吉迪8个村委会。
    虎跳峡镇 面积83平方千米,人口0.2万。辖桥头街、桥头、红旗、宝山、松鹤、金里、东坡、永胜、里仁、新仁、长胜11个村委会。
    格咱乡 面积2505平方千米,人口0.6万。 辖格咱、翁上、翁水、浪都、纳格拉、木鲁6个村委会。
    上江乡 面积298平方千米,人口1万。辖木高、良美、福库、格兰、士旺5个村委会。
    三坝纳西族乡 面积870平方千米,人口1.5万。 辖东坝、安南、白地、瓦刷、哈巴、江边6个村委会。
    洛吉乡 面积1234平方千米,人口0.4万。辖洛吉、九龙、尼汝3个村委会。
    尼西乡 面积691平方千米,人口0.6万。辖幸福、新阳、汤满、江东4个村委会。
    东旺乡 面积1284平方千米,人口0.6万。辖上游、跃进、中兴、新联、胜利5个村委会。
    小中甸乡 面积1054平方千米,人口0.8万。辖联合、和平、团结3个村委会。
    五境乡 面积290平方千米,人口0.4万。辖下珠、仓觉、泽通3个村委会。
    金江乡 面积571平方千米,人口1.5万。
    **以上区划名录、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国政区大典》,资料截止1997年。
  
    2000年,中甸县辖2个镇、9个乡:建塘镇、虎跳峡镇、格咱乡、上江乡、三坝纳西族乡、洛吉乡、尼西乡、东旺乡、小中甸乡、五境乡、金江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47416人,其中:建塘镇 47577人、虎跳峡镇 18438人、上江乡 10915人、金江乡 16084人、三坝乡 16732人、洛吉乡 4458人、小中甸乡 9267人、尼西乡 6631人、格咱乡 6710人、东旺乡 6675人、五境乡 3929人。
  
    2001年,全县辖2个镇、8个乡、1个民族乡: 建塘镇、虎跳峡镇、金江乡、小中甸乡、上江乡、五境乡、格咱乡、东旺乡、尼西乡、洛吉乡、三坝纳西族乡。
    2002年小中甸乡撤乡建镇(省政府2002年7月16日批准)、金江乡撤乡建镇(省政府2002年8月20日批准)。
    2005年格咱乡驻地由翁上村迁至格咱村(省政府2005年11月8日批准)。
  2006年,香格里拉县总面积11613平方千米,总人口15.41万人。辖4个镇、7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建塘镇、小中甸镇、虎跳峡镇、金江镇、上江乡、三坝纳西族乡、洛吉乡、尼西乡、格咱乡、东旺乡、五境乡。共有6个居委会、58个村委会。
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简介
  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香格里拉县东南部,距县城130公里,总面积21908公顷,属省级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主峰海拔5396米,海拔最低点为江边行政村,仅1550米,海拔高差达3896米。整个保护区4000米以上是陡峭的悬崖和高山流石滩,地貌呈阶梯状分布,依次为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寒带等气候带,山脚到山顶的温差达22。8℃。该保护区是以保护高山森林垂直分布的自然景观及栖息于此的野生动植物而设立的寒温带针叶林类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系“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片区之一,植被自然垂直分带十分明显,自然景观完整,有纬度最南最低的第四纪冰川,年融水达664万立方米,山上有众多的苔藓湿地。区内哈巴雪山与玉龙雪山阁江相望共同构成举世闻名的虎跳峡,峡长20余公里,江水落差213米,分为上虎跳、中虎挑和下虎跳三段,共有险滩18处,江面最窄处仅20余米。
  哈巴雪山主峰孤傲挺跋,山顶终年冰封雪冻,四坐卫峰环立拱卫,远呀望去,恰似一尊银铸宝鼎,雄奇中透着无限灵性。随着季节的变化,雪山变幻莫测,时而云雾飘渺,丝丝缕缕荡漾在雪峰间,“白云无心若有意,时与白雪相吞吐”;时而云蒸霞蔚,宝鼎托云欲飞。
  由于复杂的地貌和气候,使哈巴雪山成为了重要的物种基因库。这里蕴藏着丰富多样的珍稀动植物资源,茫茫林海中有云杉、冷杉、铁杉、红豆杉等上百钟乔木;有虫草、贝母、天麻、雪莲等名贵中药材;有杜鹃、报春、龙胆、百合等各种高山名贵花卉;有松茸、羊肚菌、猴头菌等136种野生食用菌。原始森林里还栖息着小熊猫、毛冠鹿、林麝、岩羊、藏马鸡、红腹角稚等珍禽异首。
  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从所处的纬度上看属中亚热带范围,但由于海拔高低差异的地形特点,受金沙江峡谷和青藏高原气候上下交错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高山垂直气候。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同时又孕育出了垂直带谱明显的生态特征。这里是杜鹃、报春、龙胆、绿绒蒿等高山名花的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众多的高山花卉不胜枚举。早在二十世纪初,英国、美国、奥地利等国家的学者曾纷纷到此采集植物标本、作考察,他们带去的大量杜鹃花种已成为欧美各国花园里的美丽风景,因而,哈巴雪山地区被誉为“世界花园之母”!
  杜鹃花是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最引人入胜的风景,全世界约有杜鹃属850种,中国约有560种,云南约有250余种,横断山一带的杜鹃花品种竟占到全国总数的41%,而在哈巴雪山地区则可看
  到分布在横断山一带杜鹃花种类的大部分品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据调查在哈巴雪山保护区内常见的杜鹃花有:黄杯杜鹃、棕背杜鹃、亮叶杜鹃、大白花杜鹃、紫玉盘杜鹃、宽钟杜鹃、褐黄杜鹃、凝毛杜鹃、川滇杜鹃、腺房杜鹃、白雪杜鹃、环绕杜鹃、楔叶杜鹃、岩生杜鹃、紫蓝杜鹃、草原杜鹃、平卧杜鹃、毛喉杜鹃、樱草杜鹃等。
  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带除杜鹃外其他乔木已很难生长,这里就成了杜鹃的世界,花开时节成为杜鹃花的“海洋”,用花海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会觉得夸张。沉浸在杜鹃花的海洋里,你才会觉得哈巴雪山地区被誉为“世界花园之母”真是名副其实。
  保护区内同时还分布着众多的高山冰蚀湖,大部分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其中以黑海、弯海、圆海、双海、黄海风光尤为秀美。
  黑海:因水色如墨而得名,湖水幽深神秘,四时景色各不相同。最为奇特的是,人们只要站在湖边长啸数声,顿时便会细雨纷纷,有时甚至会暴雨倾盆而下,将人淋的如落汤鸡。这种呼风唤雨的奇特景观,为黑海增添了几多神秘。
  黑海中还栖息着数量较多的高山溪鲵,俗称“雪鱼”或“娃娃鱼”,在气温合适的时候,“雪鱼”们会在湖底汇成环状,黑压压环绕在湖中,十分奇特。
  圆海:位于黑海东北侧,海拔4150米。湖小而浅。最深处1。5米,比黑海低50米,但地处山坳,气温较暖和,积雪不厚,杜绝花盛开时节,湖花相映,分外妖娆。
  双海:位于黑海西南侧,海拔4260米,由两个小湖组成,故名。湖水清澈幽深,周围地势平坦,杜鹃花点缀在湖畔,花色如玉。双海正南面,一雪峰兀然孤立,一缕白云常年相绕其上,缠绵依偎,形成奇景。
  黄海:位于黑海西北侧,海拔4300米,水质清冽,最深处约2米。湖底全为黄色砂石,映于水中,水色金黄,湖四周照样分布着成片的杜鹃,花色多为紫色和红色。离湖不远的山坡上,有大片的黄杯杜鹃林。
  除了雪山、杜鹃、湖泊、森林外,这里还分布着许多悬泉飞瀑。或如丝如帘、丝丝缕缕,或气势汹涌、声喧如雷。
英文解释
  1. n.:  Xianggelila County
近义词
香格里拉
相关词
迪庆藏族自治州地理云南省乡镇地名村庄迪庆市更多结果...
包含词
已更名为香格里拉县香格里拉县卫生防疫站
分类详情
张开东旺乡张开建塘镇张开小中甸镇张开虎跳峡镇张开金江镇
张开上江乡张开三坝纳西族乡张开洛吉乡张开尼西乡张开格咱乡
张开五境乡张开三坝乡
松赞林寺纳帕海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