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目录 诗人: 苏泂 Su Jiong    省名。简称浙。在我国东部沿海。以境内钱塘江旧称浙江 得名。   水名。即 钱塘江 。《庄子》作 制河 ,《山海经》、《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作 浙江  ,《汉书·地理志》、《水经》作 渐江水 。古人所谓 浙 渐 ,实指一水。参阅 王国维 《浙江 考》。   浙江 旅游投诉电话:浙江 省旅游投诉电话:0571-85117419
浙江 最佳旅游时间:气候:浙江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15.3-17.9’c,年平均降水量:1100-1900毫米。
浙江 城市地图:浙江 特别提醒:浙江 雨水较多,出行请注意天气状况。浙江 美食:浙菜的历史,也就是浙江 烹饪的历史,可上溯到吴越春秋。越王勾践为复国,加紧军备,并在今绍兴市的稽山,过去称"鸡山",办起大型的养鸡场,为前线准备作战粮草用鸡。故浙菜中最古的菜要首推绍兴名菜"清汤越鸡"。其次是杭州的"宋嫂鱼羹",出自"宋五嫂鱼羹",至今也有880年的历史。
浙江 购物:浙江 自古物产丰富,名优土特产众多。山中特产:昌化鸡血石,晴田叶腊石,香菇、木耳。杭州西湖龙井村的绿茶闻名全国。其中以"狮峰龙井"为极品。食品名产有金华火腿、绍兴酒和腐乳等。浙江 名果有黄岩蜜桔、温州蜜桔、衢州红桔、奉化水蜜桃、塘栖枇杷、诸暨香榧等。盛产大、小黄鱼,带鱼、乌贼四大海鱼及四大家鱼。著名手工艺品有杭州织锦、西湖绸伞、扇子、剪刀,宁波绣衣,萧山花边,百麻草席,嵊县竹编,青田石刻,黄阳木雕,东阳木雕等。浙江 丝绸,已有4700年的生产史。诸暨市苎罗山下的浣纱溪,相传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浣纱的遗迹,城内"都民士女,罗绮如云"。明清以来,不但杭嘉湖平原以产优质丝著称,杭州更是"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被称为"丝绸之府"。浙江 交通:航空
浙江 省境内途经诸暨、浦江、义乌、金华、龙游、衢州、江山等县市。
浙江 省境内途经长兴、湖州、德清、杭州、绍兴、上虞、嵊州、新昌、天台、临海、黄岩、路桥、乐清、温州、瑞安、平阳、苍南等县市。其中,杭州棗天台段已建成高速公路,其他路段也正在建设高速公路。
浙江 省境内途经嘉善、嘉兴、桐乡、余杭、杭州、富阳、桐庐、建德、寿昌(接330国道)、衢州、常山等县市。其中,上海棗杭州段已建成高速公路,杭州棗寿昌段也建成了高等级公路。
浙江 住宿:浙江 有涉外旅游饭店380家,客房数3.1万间,宾馆设施非常完善。县级以上城市以及各大旅游景区都有星级宾馆,其中,杭州、宁波等大城市还有五星级宾馆数家。在携程网上可预订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绍兴、诸暨、上虞、余姚、黄岩、普陀山等地的数十家星级以上的宾馆,仅杭州一地可预订的宾馆就达20多家,价格120元/间起。
浙江 娱乐:浙江 是我国戏曲史上著名南戏的发源地,对民间戏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南戏,又称“戏文”,是宋、元时南曲演唱的戏曲,因最初产生于浙江 温州地区,故也叫温州杂剧。一般认为,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
浙江 嵊县(今嵊州市)。曲调优美婉转,细腻抒情。早期全部由女演员演出,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合演,越剧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国内最具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较有影响的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等。改革开放以来,以“小百花”为代表的浙江 越剧群体迅速崛起,创作演出了《西厢记》、《五女拜寿》、《陆游与唐琬》、《红丝错》等优秀剧目。
浙江 的戏剧艺术底蕴丰厚。除越剧外,并拥有婺剧、绍剧、瓯剧、甬剧、姚剧、湖剧、温州乱弹、新昌高腔,以及流行于杭嘉湖地区的昆剧、评弹等多个剧种。
浙江 省位于东经118°01’至123°08’,北纬27°01’至31°10’,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浩瀚的东海,南、西、北分别与福建、江西、安徽、江苏及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接壤,背依内陆广阔的腹地。
浙江 是全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省总人口4677万。主要少数民族有畲族,聚居于浙东南的丽水市。
浙江 省简称浙。位于东海之滨。浙江 以文物之邦、旅游之地著名。是我国东南沿海社会经济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旅游省。浙江 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北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为邻,省会杭州。浙江 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海岸线总长6486公里,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岛屿3061个,是中国岛屿最多的一个省份。
浙江 丝绸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浙江 是绿茶、毛竹的主要产地,著名的龙井茶驰名中外。浙江 也是中国书法的圣地,历史上曾出现过王羲之、褚遂良、吴昌硕等书画大家。盛产大、小黄鱼、带鱼、乌贼四大海鱼及四大家鱼。公路是浙南山区重要交通线。沿海水运发达。宁波、温州为重要的对外开放港口。深水海港北仓港已基本建成。六七千年来,勤劳勇敢的浙江 人民在开发与建设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古迹,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技术精湛的手工艺品,美味可口的佳肴,使自然山水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巧妙地结合起来,交相辉映,形成了浙江 旅游文化独特的内容与形式。浙江 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旅游景点众多,类型丰富,有重要地貌景观800余处,水域景观200余处,生物景观100余处,人文景观100余处。全省现有西湖、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雁荡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岛、天台山、莫干山、雪窦山等1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居中国首位。此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42个,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和萧山湘湖、温州瓯江、绍兴会稽山等省级旅游度假区13个。省会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以秀丽迷人的西湖自然风光闻名于世。浙东水乡佛国游。浙东具有中国典型的水乡地貌。从杭州至绍兴、宁波一带,水网交织、阡陌纵横;舟山是海岛,山、海风光美丽壮观。这里的居民择水而居,采石筑桥,生活方式独特。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遗产均异常丰富,可感受到古老传统和现代文明浑然一体之美。景点主要有绍兴柯岩、中国书法圣地兰亭、中国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新昌大佛、宁波奉化溪口、滕头村、河姆渡遗址、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等。浙西名山名水游。从杭州向西而行,沿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至千岛湖。这是中国著名的黄金旅游线之一。景点主要有严子陵钓台、富春江“小三峡”、瑶琳仙境、富阳古法造纸及古籍印刷作坊、浙西大峡谷、山里人家、红灯笼乡村家园、天目溪漂流、兰溪诸葛八卦村、龙游石窟、建德九姓渔民婚礼、大慈岩及千岛湖等。浙南奇山秀水游。由宁波沿东南海岸南下至温州,沿途可游览天台山、雁荡山、楠溪江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新昌的大佛寺,天台山的国清古刹、石梁飞瀑,雁荡山的灵峰、灵岩、大小龙湫以及楠溪江沿岸古镇均为浙江 山水之上品。主要景点有武义俞源太极星象村、永康方岩,温岭长屿硐天,温州南麂列岛、洞头渔家乐、瑶溪、泽雅、雁荡山、楠溪江,缙云仙都等。浙北丝乡古镇游。从杭州乘车至嘉兴,再转乘游船沿古运河直达中国另一个名城苏州;也可从杭州出发经湖州,乘船观赏太湖风光,直达风景旅游城市无锡。杭嘉湖平原是著名的蚕乡,也是古代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沿途游人可感受到小桥流水的风情,还可参与采桑、喂蚕、织布、印蓝花布等活动。主要景点有南浔丝业会馆、小莲庄、方丈港蚕村、西塘、南北湖、乌镇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钱江涌潮,是北半球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海内外旅游者。   浙江 :Zhejiang Province 旧称:Chekiang
浙江 省为中国的一个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 ,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杭州市。浙江 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1.06%,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下辖杭州、宁波2个副省级城市,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台州、丽水、舟山9个地级市,共11个省辖市。注:宁波同时也为国家计划单列市。   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浙江 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有距今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春秋时浙江 分属吴、越两国。秦朝在浙江 设会稽郡。
浙江 先后属江南东道、两浙道,渐成省级建制的雏形。
浙江 属江浙行中书省。
浙江 承宣布政使司,辖11府、l州、75县,省界区域基本定型。清康熙初年改为浙江 省,建制至此确定。
浙江 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在哲学、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不少杰出的人物。自东汉到现代,载入史册的浙江 籍文学家逾千人,约占全国的1/6。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院”院士(学部委员)中,浙江 籍人士占了近1/5。 浙江 地理 浙江 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介于北纬27度12分-31度31分和东经118度-123度之间,东濒东海,南界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东西与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又称浙江 ,省以江名,简称为浙。
浙江 省的常住人口为5116万人,有畲、回、壮、苗等53个少数民族。至2007年7月,全省辖杭州、宁波市(全国计划单列市)、温州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金华市、衢州市、舟山市、台州市、丽水市11市,36个县、22个县级市、32个市辖区,共置457个乡,754个镇,307个街道。省人民政府驻地杭州。
浙江 省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多为千米以上的群山盘结,其中位于龙泉市境内的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全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占全省总面积70.4%。主要山脉自北而南分别有怀玉山,天目山脉,括苍山脉。平原面积23.2%,主要有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和温黄平原;盆地主要是金衢盆地。境内河湖水面积占6.4%,有钱塘江、瓯江、曹娥江、灵江、苕溪、飞云江、甬江和鳌江等水系,此外,还有大运河,杭州西湖、嘉兴南湖、绍兴东湖和宁波东钱湖、千岛湖(即新安江水库)。浙江 海岸线总长6400余公里,居全国首位。有沿海岛屿3000余个,水深在200米以内的大陆架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
浙江 气候总的特点是: 季风显著, 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 光照较多, 雨量丰沛, 空气湿润, 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浙江 年平均气温15~18℃, 极端最高气温33~43℃, 极端最低气温-2.2~-17.4℃;全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10~2100小时。
浙江 春季气候特点为阴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时常出现大风,全省雨水增多,天气晴雨不定,正所谓“春天孩儿脸,一日变三变”。浙江 春季平均气温13~18℃,气温分布特点为由内陆地区向沿海及海岛地区递减;全省降水量320~700毫米,降水量分布为由西南地区向东北沿海地区逐步递减;全省雨日41~62天。春季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冰雹、大风、倒春寒等。
浙江 境内盛行东南风,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活动对浙江 天气有重要影响,而北方南下冷空气对浙江 天气仍有一定影响。初夏,浙江 各地逐步进入汛期,俗称“梅雨”季节,暴雨、大暴雨出现概率增加,易造成洪涝灾害;盛夏,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浙江 易出现晴热干燥天气,造成干旱现象;夏季是热带风暴影响浙江 概率最大的时期。浙江 夏季气候特点为气温高、降水多、光照强、空气湿润,气象灾害频繁。全省夏季平均气温24~28℃,气温分布特点为中部地区向周边地区递减;各地降水量290~750毫米,东部山区降水量较多,如括苍山、雁荡山、四明山等,海岛和中部地区降水相对较少;全省各地雨日为32~55天。夏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干旱、高温、雷暴、大风、龙卷风等。
浙江 秋季气候特点:初秋,浙江 易出现淅淅沥沥的阴雨天气,俗称“秋拉撒”;仲秋,受高压天气系统控制,浙江 易出现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秋高气爽天气,即所谓“十月小阳春”天气;深秋,北方冷空气影响开始增多,冷与暖、晴与雨的天气转换过程频繁,气温起伏较大。全省秋季平均气温16~21℃,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气温度偏高,西北山区气温偏低;降水量210~430毫米,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山区降水量较多,东北部地区虽降水量略偏少,但其年际变化较大;全省各地雨日28~42天。秋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低温、阴雨寡照、大雾等。
浙江 天气受制于北方冷气团(即冬季风)的影响,天气过程种类相对较少。浙江 冬季气候特点是晴冷少雨、空气干燥。全省冬季平均气温3~9℃,气温分布特点为由南向北递减,由东向西递减;各地降水量140~250毫米,除东北部海岛偏少明显外,其余各地差异不大;全省各地雨日为28~41天。冬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寒潮、冻害、大风、大雪、大雾等。  动植物资源:浙江 是我国高产综合性农业区,茶叶、蚕丝、柑橘、竹制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森林覆盖率达59.4%,植被资源在3000种以上,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45种。树种资源丰富,素有"东南植物宝库"之称。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123种动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野生动物有兽类80多种,鸟类300-400种,其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2种,二级保护动物103种,省级保护动物44种。
浙江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37亿立方米,按单位面积计算居全国第4位,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2004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水平。
浙江 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3061个,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积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岛为我国第四大岛。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居全国首位,其中大陆海岸线2200公里,居全国第5位。岸长水深,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290.4公里,占全国的1/3以上,10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105.8公里。东海大陆架盆地有着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前景。
浙江 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之称。全省有重要地貌景观800多处、水域景观200多处、生物景观100多处。人文景观100多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特色明显,知名度高。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浙江 省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817,属于高等水平,同时他也是中国大陆各行省之中人均最好的(除直辖市),可见他的可发展水平甚高,估计没有错的话在两年之后(即2010年)全省人均生产能力到达9000美金以上。)
浙江 ”建设成效显著,据调查,2008年群众安全感达95.65%。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新进展,2007年全省全面小康实现度为89.6%,比2006年提高2.4个百分点,按全国统一的指标体系测算,我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列北京、上海、广东之后,居第4位。2007年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81.2%,居各省区第1位。
浙江 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对外开放省份。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综合性的农业高产区域,以多种经营和精耕细作见长,大米、茶叶、蚕丝、柑桔、竹品、水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绿茶产量占全国第一,蚕茧产量占全国第二,绸缎的出口量占全国的30%,柑桔产量名列全国第三,毛竹产量居全国第一。
浙江 也是全国的一个重点渔业省,渔业已由传统的生产型,逐步过渡到现在的捕涝、养殖,加工一体化,内外贸全面发展的产业化经营。舟山渔场是全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海洋捕捞量居全国之首。杭嘉湖平原是全国三大淡水养鱼中心之一。
浙江 工业基础较好,以轻工业、加工制造业、集体工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5年底,乡镇工业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三。丝绸工业历史悠久,产品精美,传统工业闻名遐迩,电力工业发达,秦山核电站为国家第一座核能电站。新安江电站为国内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和施工安装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浙江 境内交通条件日趋改善。
浙江 省各类市场蓬勃发展。1996年底统计,全省有专业市场4388个,年成交额达2545亿元。其中消费品专业市场3886个,生产资料专业市场502个,年成交额超亿元的专业市场286个(内有超10亿元的大型专业市场57个,超100亿元的2个),并有43个被评为“全国文明市场”。1994年国家工商局排名的全国百强专业市场中,浙江 省就占了24个,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名列榜首,绍兴中国轻纺城位居第二。浙江 省创下了专业市场成交总额,超亿元市场、单个市场成交额均居全国首位的新纪录。专业市场的兴起,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全省有21个县市成为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浙江 外向型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有国家批准的一类口岸10个,省级批准的二类口岸10个。有67个市县对外国人开放,37个市县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国家先后批准建立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包括对外国人开放市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浙西南和浙西北广大腹地的梯度推进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1995年,已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家客商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巴西、墨西哥、多哥等国家设立了贸易公司或办事处。先后建立了30家省级专业进出口公司。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作领域广泛。来浙江 投资的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合作项目涉及多种领域,“三资”企业遍布全省各市地。进入90年代以来,对外友好交往发展也很快,已同9个国家结成了23对友好城市(县、州)关系和4对友好交流关系,与10多个国家的40多个民间组织建立了固定友好交流渠道。全省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也与国外建立了近百对友好关系,每年有数以千计的专家,学者相互进行科技交流,联合国等有关组织在浙江 建立了中国水稻研究所等26个项目。   沪杭、浙赣铁路相接纵贯省境,与杭甬、杭宣铁路构成交通主干线,铁路通车里程900公里。浙西南的运输大动脉、全长251公里的金温铁路,已于1997年8月全线铺通。1937年建成的钱塘江大桥是国内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至今仍是浙赣线之咽喉。钱江二桥和钱江三桥已建成通车。全省有6条国道和66条省级干线公路,全省所有乡镇已通公路。杭甬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沪杭高速公路正在建中。
浙江 大小港口星罗棋布,共有50多个港口,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37个,开通有抵美、日等国和香港特区的班轮航线。其中宁波是浙江 最大的海运港口,宁波北仑港区拥有中国最大的国际第三代、第四代集装箱码头,为全国四大深水中转枢纽港之一。邮政电信事业发达,各主要城市都开办了邮政特快专递业务,11个市(地)已全部建成长途电话自动交换中心,县以上电话都已进入国际、国内自动电话交换肉,可与世界上19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长途直拔。国家重点工程——南沿海光缆在浙江 省境内的铺设工程已经完工。
浙江 省境内途经长兴、湖州、德清、杭州、绍兴、上虞、嵊州、新昌、天台、临海、黄岩、路桥、乐清、温州、瑞安、平阳、苍南等县市。其中,杭州枣天台段已建成高速公路,其他路段也正在建设高速公路。
浙江 省境内途经嘉善、嘉兴、桐乡、杭州、富阳、桐庐、建德、寿昌(接330国道)、衢州、常山等县市。其中,上海枣杭州段已建成高速公路,杭州枣寿昌段也建成了高等级公路。
浙江 省车牌号码:
   浙江 文化灿烂,人文荟萃,科技教育发达,名胜古迹众多,素享“文物之邦,旅游之地”美誉。在历史上,浙江 涌现的科技教育、文化名人灿若星河。现今,浙江 省拥有国务院部属科研和开发机构20个,省市科研机构150多个,向国内外开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重点专业实验室3个,以及一批国家行业研究中心。有浙江 大学等37所高等院校。1981年建立了学位制度。1995年有12所高校拥有硕士点233个,博士点70个。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分别为99.3%和99.5%。普遍实施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基本形成从文化补习、技术培训到中等专业教育和大学的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体系。浙江 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省级321处,市县级1674处,共有文物保护点近4万处。全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0,森林公园最多的省,有丝绸、茶叶、南宋官窑等博物馆。杭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六大古都之一,宁波、绍兴、衢州、临海、金华也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浙江 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自然和生态环境最佳的省份之一,拥有一大批闻名遐迩的风景区。这些景区或以峰著称,或以洞为奇,或以瀑取胜,或以植被景观见长;或金滩奇岩、海滨风光,或江南园林,玲珑剔透,或得天独厚,温泉宜人,都是旅游疗养的好地方。到90年代,一个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中民的浙江 旅游网络正在形成,浙东海国风光,浙西名山秀川,浙南灵峰异壑,浙北运河古踪,交相映辉,深受海内外旅游者青睐。
浙江 文化遗产:
   概况
浙江 自古有耕读传家、重教兴学的传统,是人文荟萃之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2年浙江 确立科教兴省战略,1999年开展创建教育强县活动,2002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经过多年努力,全省已建立起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成绩。
浙江 普及初等教育,1997年成为全国第三个通过“两基”总验收的省份,2004年在全国省区率先基本普及了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近年来,全省进一步明确了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致力于高标准、高质量“普九”, 努力实现教育投入“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在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促进基础教育向学前三年和高中段延伸,目前15年教育普及率已达95.4%。开展创建教育强县活动,推进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课本费和借读费,加强示范性高中建设,扩大高中段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提高基础教育总体水平。
浙江 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培育浙江 高等教育的“龙头”。进一步加快省属高校建设,在杭州下沙、滨江、小和山、浙大紫金港和宁波、温州兴建六大高教园区,到2007年底,六大高教园区基本建成,累计完成投资272.5亿元,建成校舍面积1025万平方米,安排36所高校、37万名学生入驻。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8%,比2002年提高18个百分点,在全国省区中列第一位;普通高考录取率每年保持在70%以上。积极深化高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目前全省已建有各类高等学校77所,其中大学12所,普通本科学院17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3所,高职院校45所,其中5所为全国示范性高职。已建有获得博士授予权的高校8所,拥有博士点262个,硕士点750个。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专业和人才培养基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贡献率有了明显提升,五年间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科技发明奖33项,占全省同期获奖总数的50%。在2008年1月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我省高校又获得16项科技成果奖,其中5项为技术发明奖,占全国同类奖项总数的10%。
浙江 成为全国第一个统筹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省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终身教育制度,强化在职培训提高,全省教师学历合格率和高层次学历比例有较大提高。重点培养名教师和学术骨干,在全省高校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200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高校还建立了特聘教授制度,设立特聘教授岗位,目前已有30名特聘教授受聘上岗。省政府设立“功勋教师”奖,表彰在教育教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目前,幼儿园、小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分别达到7.32万人、16.56万人、17.34万人、2.30万人、4.56万人,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7.1%、99.4%、99%、96.8%、87.9%,小学专科及以上、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分别达到78.5%和72.4%,普通高校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为38.9%。
浙江 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是:到2010年,巩固普及15年教育成果,不断提高15年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以上。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和教育发展支撑体系,城乡教育基本实现均衡发展,教育质量和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全省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保证。   浙江 大学、浙江 理工大学、浙江 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工业大学、浙江 工商大学、浙江 师范大学、浙江 树人大学、浙江 中医药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浙江 传媒学院、浙江 财经学院、浙江 海洋学院、浙江 警察学院、浙江 林学院、浙江 万里学院、浙江 科技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 大学城市学院、宁波大学、浙江 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工程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温州大学、温州医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湖州师范学院、嘉兴学院、台州学院、丽水学院、衢州学院 浙江省行政区域   浙江 在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众多文化名人,如哲学家、思想家王充、陈亮、叶适、宋濂、王阳明、黄宗羲、龚自珍;政治家勾践、孙权、钱镠、刘基、于谦;诗人贺知章、骆宾王、孟郊、朱淑真、周邦彦、陆游、戴复古;画家赵孟頫、徐渭、马远、黄公望、陈洪绶、任伯年、吴昌硕;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科学家沈括;戏剧家李渔、洪升、高则诚;教育家蔡元培;以及章太炎、王国维等;自东汉至现代,浙江 籍文学家载入史册者已逾千人,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出现了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先驱鲁迅、茅盾,以及金庸、徐志摩、余华、余秋雨、柔石、殷夫、郁达夫、冯雪峰、夏衍、邵荃麟、艾青等文学名人。   浙江 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境内山陵绵延起伏,平原阡陌纵横,江河滔滔不绝,海岛星罗棋布,山、河、湖、海,滩、林、洞、泉,构成了一幅幅或雄、或奇、或险、或幽,或静若处子、或动若蛟龙,或欲比天高、或试比海深,或如泼墨山水、或似万马奔腾的美丽画卷。奇山异水,哺育出一代代杰出人物,吸引了一批批四方豪客,在浙江 大地留下了一处处人文古迹。
浙江 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中心,纵横交错的风景名胜,遍布全省。浙东一片,可以游水乡,谒佛国,亦可寻觅唐诗之踪。西湖、东湖、东钱湖、溪口、普陀,一路行来,水网交织,阡陌纵横,山水绵延,直通大海,沿途有中国最典型的水乡风貌;杭州灵隐寺、净慈寺,新昌大佛寺、南岩寺,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保国寺、雪窦寺,天台国清寺、德清觉海寺、龙兴寺,普陀普济寺、慧济寺、法雨寺,佛学深厚,慈航普度;西子湖畔、山阴道上、穿岩十九峰、谢灵运古游道、天姥石城、石梁飞瀑等,李白、杜甫、刘长卿、宋之问、元稹、王勃、贺知章、温庭筠、杜牧等400多位唐代诗人留下了一处处行踪和上千首诗作。浙南一片,北接括苍,东临大海,以奇山异水、飞瀑流泉著称海内。温州雁荡山、楠溪江、洞头岛,台州天台山、神仙居、古长城,丽水仙都峰、石门洞、南明山,山水雄奇,名胜众多,目不暇接。浙西一片,集天地之灵气,聚山川之精华。从杭州出发一路上行,西湖、富春江-新安江以及安徽黄山3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连成一线,不愧为中国著名的黄金旅游线之一。富阳鹳山、桐庐瑶琳洞、建德小三峡、淳安千岛湖、金华双龙洞、衢州江郎山、浙西大峡谷、开化钱江源等,山水如画,美不胜收。杭徽高速公路经天目山,可直达安徽黄山。浙北一片,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纵贯富饶的杭嘉湖平原,这里是著名的蚕乡,是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南浔、西塘、乌镇、新市等江南古镇,古迹尚在,风物犹存;莫干山、龙王山、南北湖等避暑胜地,环境独特,景色宜人;海宁钱江潮、安吉竹种园、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等,气象万千,蔚为大观。这里还与苏州、无锡、宜兴等地共同形成了古运河-太湖旅游区。
浙江 省嘉兴市嘉善县,古称胥塘、斜塘,又名平川,嘉善西塘与桐乡乌镇、海宁硖石、海盐百步并称为浙江 四大古镇(全在嘉兴境内)。
浙江 省嘉兴市桐乡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吴江县,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陆上交通有县级公路姚震线贯穿镇区,经姚震公路可与省道盐湖公路、国道320公路、318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相衔接。
浙江 第一大淡水湖,素有“西子风韵、太湖气魄”之美誉。东钱湖水光空潆,山色如黛,诗情画意,妙趣天成。
浙江 省第二大江瓯江的最大支流,因发源、穿梭于崇山峻岭间,河道深切,落差很大,形成了许多奇峰、峡谷、峭壁、飞瀑,并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美闻名遐迩。
浙江 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 特产 浙江 特产 浙江 名梨品种之一。主产于杭州。主要品种有八云、太白、菊水等。树势较强,开花结实率高。果在大,微黄,近扁圆形,顶部常有锈斑,果点黄白色,近梗洼多呈肉质,梗洼浅广,呈沟状。果肉玉白、脆嫩,汁多味甜。行销省内外,远销港澳市场。
浙江 省杭州市西湖。明代《西湖游览志》即有"西湖第三桥近出莼菜"的记载。每 年4月中旬至9月下旬采摘。而5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莼菜,茎叶肥壮、鲜嫩、蛋白质多,质量 最佳。每百克鲜品含蛋白质900毫克。销于京、粤、沪、杭、宁等地,并出口日本和港澳地 区。
浙江 传统特产,历史悠久。产于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区,分布于临安的昌化、于潜、淳安的临岐、唐村、安吉的孝丰,桐庐的分水等地,昌化产量居首位。
浙江 省富阳县受降乡东坞村,在浙江 、上海 、江苏一带,尤在佛教界中久负盛名。系以大豆为原料,经剥壳、浸豆、掏豆、磨豆、煮浆 、过滤、加热、揭皮、晾干、收卷、整理等工序制成。薄如蝉翼,轻似绢纱,油润光亮,不 易霉变,有金衣之称。
浙江 省杭州市萧山区 ,又称萧山大种鸡、越鸡。属肉蛋兼用型良种,其体型肥大,一般成年公鸡体重约3~3.5 公斤,母鸡约2公斤,阉鸡达5公斤。羽毛、喙部和脚胫均呈金黄色,故又称三黄鸡。
浙江 著名梨种。主产于建德、桐庐一带。栽培历史悠久。树势强,花期早,果实大,葫芦形或倒阔卵形,近梗洼处肉质膨大,梗洼浅小具放射状锈斑。皮薄,黄白色;果肉玉白、细嫩,汁多,味甜。果心小,耐贮藏。
  浙江 省委书记:赵洪祝
浙江 省长:吕祖善  n.:  Zhejiang,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n.  Zhejiang (province) 浙 , 浙江省 制河 , 钱塘江 , 渐江水 诗人 清 钱塘 百科辞典 诗论家 教育 大学 高校 医学院 杭州 高等院校 林学院 院校 浙江省属大学 温州 地理 城区 宁波 重点大学 旅游 建筑 图书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科大全 高等教育 下沙 行政区划 更多结果... 
如意 天成 寿昌 五凤 正平 同光 崇福 后梁 体育馆 轮渡 巴里 仁川 三汇 小孤山 徐家汇 唐家湾 拱北 东圃 齐家乡 安华 少年 北方 森林 云海 大众 西天 黄土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