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文學寫作 : 水力 : 市政工程 : 公路工程施工 : 流行歌麯 : 華語mp3 : 歌麯 : 潮汕話 : 揭陽 : 於都縣 [顯示全部] : 中國 >浙江 > 流沙
顯示地圖
目錄
《流沙》
詩人: 歌麯作者 Ge Quzuozhe

No. 2
  ①沙漠地區中不固定的、常常隨風流動轉移的沙。②堆積在河底、河口的鬆散、不穩定的沙。③隨地下水流動轉移的夾在地層中的沙土。
liú shā liú shā
  隨風或水移動的沙
No. 4
  沙漠。沙常因風吹而流動,故稱。《書·禹貢》:“導 弱水 至於 合黎 ,餘波入於流沙。”《楚辭·離騷》:“忽吾行此流沙兮,遵 赤水 而容與。” 王逸 註:“流沙,沙流如水也。” 唐 李白 《閨情》詩:“恨君流沙去,棄妾 漁陽 間。” 魯迅 《故事新編·出關》:“我們還是道不同。譬如同是一雙鞋子罷,我的是走流沙,他的是上朝廷的。”
No. 5
  指西域地區。 金 李純甫 《雜詩》之四:“空譯流沙語,難參 少室 禪。” 元 子溫 《題畫》詩:“曾嚮流沙取梵書,草竜珠帳滿徵途。” 清 周亮工 《朱靜一詩序》:“﹝先生﹞上自流沙 乾竺 之學,中而吐納黃白之術,下至壬奇醫筮之微,無不洞其源流。”
No. 6
  指衝刷入江海中的細沙土。 元 宋無 《鯨背吟·討水》:“海波鹹苦帶流沙,島上清泉味最佳。”
No. 7
  沙漠地區中不固定的、常常隨風流動轉移的沙。 李瑛 《給造林遠征隊》詩:“你們踏住萬頃流沙,牽來了道道緑的長城。”
流沙的危害
  流沙是大自然所設計出的最巧妙機關,它可能藏在河濱海岸甚至鄰傢後院,靜靜地等待人們靠近,讓人進退兩難。在公元1692年時,牙買加的羅伊爾港口就曾發生過因地震導致土壤液化而形成流沙,最後造成三分之一的城市消失、兩千人喪生的慘劇。看似平靜的英國北部海、美麗而危險的阿拉斯加峽灣等地也曾發生過流沙陷人的故事。但是,大多數人往往都沒見過流沙,更沒有親眼目睹別人掉進流沙或者親身經歷過。人們對於流沙的印象主要基於各種影片,在電影塑造的場景中,流沙是一個能把人吸入無底洞的大怪物。一旦人們身陷其中,往往不能自拔,同伴衹能眼睜睜地看着受睏者頃刻間被沙子吞噬。
流沙形成的原理
  ·流沙表面一旦受到幹擾就會“液化”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柏恩在一次前往伊朗的度假旅行之中,遇見過一位當地牧羊人。他指着流沙告訴柏恩,村裏曾有駱駝陷下去後就立即消失。柏恩對此將信將疑,回國後就立即對此展開研究。他仔細觀看和分析了數十部描述到流沙噬人場景的電影,發現這些電影對流沙的描述根本就是錯誤百出。後來,柏恩在實驗室裏將細沙、黏土和????水混合在一起,重建一個微型室內流沙模型來進行研究。
  經過反復實驗,柏恩領導的科研人員發現,要把沙子變得像太妃糖一樣黏需要好幾天時間,但要讓它失去黏性則很容易,衹要在其表面施加適當的壓力即可。一旦流沙表面受到運動幹擾,就會迅速“液化”,表層的沙子會變得鬆鬆軟軟,淺層的沙子也會很快往下跑。這種遷徙運動使得在流沙上面運動的物體下沉,然而,隨着下沉深度的增加,從上層經遷徙運動掉到下方底層的沙子和黏土逐漸聚合,便會創造出厚實的沉積層,使沙子的黏性快速增加,阻止了物體進一步下陷。
  ·密度小於流沙的物體會浮在流沙之上
  研究還發現,當物體陷入流沙後,下陷速度要視物體本身的密度而定。流沙的密度一般是2/毫升,而人的密度是1/毫升。在這樣的密度下,人類身體沉沒於流沙之中不會有滅頂之災,往往會沉到腰部就停止了。研究者還發現,即便是一些密度比流沙大很多的物體,也能浮於流沙之上。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將一個密度為2.7/毫升的鋁盆置於流沙的頂部,儘管其密度大於流沙,但由於受流沙浮力和沙面張力的影響,鋁盆仍能平靜地呆在流沙的表面。當科學家開始輕輕晃動這個鋁製容器時,情況發生了變化,容器稍稍下陷了一點,當他們加大力度搖晃時,這個容器慢慢沉入沙底。
  ·將腳從流沙中拔出來需要擡起一輛汽車的力量。
  研究認為,陷入流沙的人一般都動不了,密度增加以後的沙子粘在掉進流沙裏的人體下半部,對人體形成很大的壓力,讓人很難使出力來。即使大力士也很難一下子把受睏者從流沙中拖出來。經研究人員計算,如果以每秒鐘一釐米的速度拖出受睏者的一隻腳就需要約10萬牛頓的力,大約和舉起一部中型汽車的力量相等。所以除非有吊車幫忙,否則很難一下子把掉進流沙的人拉出來。研究還指出,照這種力量的計算,如果生拉硬扯,那麽在流沙“放手”前,人的身體就已經被強大的力量扯斷。此舉所造成的危險遠高於讓他暫時停在流沙當中。
  取自撒哈拉大沙漠的流沙樣品是由沙子和????水混合構成的半固體狀態,這些顆粒鬆散地堆積在一起。沙粒堆積起來,使其有了看似穩定的表面,但即便是承受很小的壓力,流沙的整體框架便會立即塌陷。濃厚的“沙漿”堆積在底層,它能粘住所有的物體,使其動彈不得;而流沙中的超細顆粒更是危險——它使流沙具有使人致死的巨大夾緊力。
  經計算,一個人陷入流沙後,把腿拔出來所需要的力量,竟相當於吊起一輛轎車的力量。最明智的做法是不要在流沙中掙紮,而是耐心而輕微地來回倒腳,使“沙漿”鬆散開來,不要緊緊地粘住你。如果撒哈拉大沙漠確實有駱駝被流沙吞沒,波恩相信,肯定是駱駝拼命掙紮着要逃出來,結果是被流沙完全淹沒。
如何在流沙中進行自救
  其實絶大多數流沙和一般沙的區別不大,並沒有電影中描述的那麽可怕,它原理上衹是被滲入了水的沙子,由於沙粒間的摩擦力減小,形成了半液態、難以承重的沙水混合物。流沙通常發現於海岸附近,一般挺淺,很少有超過幾英尺深的。柏恩表示,流沙衹有一種狀況會淹死人,那就是當頭部先掉入沙中的時候,然而以這種方式掉入流沙的概率非常小。陷在流沙中的人僅感到胸部有些壓力,呼吸較睏難,並不會有什麽生命危險。流沙附近上漲的潮水纔是受睏者最可怕的敵人。
  不過,影片中對流沙的描述至少有一點是對的,那就是如果陷入流沙後,大力掙紮或是猛蹬雙腿衹會讓人下陷得更快。人們誤以為通過搖動能使身體周圍的沙子鬆動,從而有利於肢體從流沙中拔出。科學家指出,其實不然,這種運動衹能加速黏土的沉積,增強流沙的黏性,胡亂掙紮人衹會越陷越深。
  柏恩指出,逃脫流沙的方法還是有的,那就是受睏者要輕柔地移動兩腳,讓水和沙盡量滲入擠出來的真空區域,這樣就能緩解受睏者身體所受的壓力,同時讓沙子慢慢變得鬆散。受睏者還要努力讓四肢盡量分開,因為衹有身體接觸沙子的表面積越大,得到的浮力就會越大。衹要受睏者有足夠耐心、動作足夠輕緩,就能慢慢地脫睏。
  在流體力學中,流沙被歸為膨脹性流體,也就是說剪力越大,流沙抵抗剪切運動的粘性也就越大。這是為什麽要用吊車才能把人拉出來的原理,就是因為粘性增大,流沙阻礙人嚮上運動的力也就增大了。也有質疑者認為,如果按照上述的定義,可以得出的推論是,當人越動的厲害的時候,粘滯阻力也就越大,那麽下降的作用就減緩了,至多是覺得身上承受的壓力變大,不至於越沉越快, 並對此提出質疑。
歌麯《流沙》
  演唱:陶喆
  專輯:陶喆
  作麯: 陶喆
  作詞: 娃娃
  oh yeh
  oh
  並不是真的路過而已
  也不是真的我會想你
  全部不是真的
  是騙自己
  其實還愛你
  愛着你
  我以為我早想清楚
  不由自主恍恍惚惚又走回頭路
  再看一眼有過的幸福
  愛情好像流沙
  我不掙紮
  隨它去吧我不害怕
  愛情好像流沙
  心裏的牽挂
  不原放下 oh baby 讓我這樣吧
  愛情好像流沙
  我不說話
  等待黑暗讓眼淚落下
  愛情好像流沙
  明知該躲它
  無法自拔 oh baby 是我太傻
  是一再的做
  一再的錯不由我
  我一步一步一步一步慢慢走嚮流沙
我國地名
廣東省普寧市流沙鎮(已撤)
  人口:43萬(原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第一鎮)
  復興流沙面積:63.67平方公裏
  現狀:拆分為四個街道辦事處,為普寧市區主體
  歷史沿革
  流沙鎮建鎮前為流沙圩。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建圩。西來的練江水於此折嚮東北流,衝積形成大片沙灘,圩建於沙灘和連片荒地之上,故名流沙。民國時為普寧縣第二區區署駐地。1949年解放後為縣人民政府駐地。建立流沙市(鎮),除流沙市(鎮)外,流沙古村落,馬柵秋朝1949年10月含北沙區和南沙區,1950年5月北沙區、南沙區並為流沙區,1951年改稱第二區,1957年撤區建鄉含華溪鄉,1958年3月撤鄉歸入流沙鎮,9月撤鎮並入流沙人民公社。1961年3月,人民公社規模劃小,轄境含流沙、暉晗、馬柵等3個人民公社,1963年1月撤銷暉晗、馬柵人民公社,並入流沙人民公社。1964年11月從流沙人民公社析出流沙鎮,為縣城所在地。流沙人民公社於1983年改稱流沙區。1986年12月撤銷流沙區,原流沙區轄地並入流沙鎮。2000年12月流沙鎮撤銷。
  地理位置
  原流沙鎮在普寧市中部,東經116’09’57’,北緯23’17’37’,面積63.67平方公裏。國道324綫橫穿鎮境中部。東南西北四鄰分別與占隴鎮、大南山鎮和下架山鎮、原池尾鎮、燎原鎮為鄰。
  自然環境
  原流沙鎮地處潮汕平原西緣,練江上遊。南倚大南山,北臨鐵山。為斷裂盆地,練江於鎮境中部自南而北然後折嚮東流,係練江三角洲後緣堆積區,為三角洲相沉積,土壤肥沃。淺層地下水藏量較大,每平方公裏58.7萬立方米,是全市平均值的1。74倍。地下水為承壓水,有多層,層與層之間有15-60米的粘土分隔,各含水層水位埋深0.15-2.44米,鎮區內有人工鑽探溫泉的多處,埋深為200-400米。流沙鎮處於北回歸綫之南,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21.2oc,年平均降水量2126.9毫米。
  氣候條件
  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日照充足氣溫高,夏長鼕暖春來早,年日照時數在2000小時左右,每天平均約6小時,陽光充足氣溫較高,年平均氣溫在21℃——22℃之間;
  夏季長達半年以上,一般在4月份開始到10月中旬方見秋意,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夏季氣溫高而無酷暑,在氣溫最高的7月份,日平均氣溫28℃左右,日最高氣溫≥35℃的酷熱天數,每年在3天以內。
  鼕季時間短,一般在每年12月份到次年1月份,這一段時間裏,受冷空氣控製,降水量小氣溫相對較低,但極少有嚴寒。最冷的1月份,日平均氣溫仍>13℃,高於氣象學以日平均氣溫≤10℃為鼕季的標準,到2月份雨季開始來臨,氣溫回升草木萌生,雖然仍有寒流的威脅,但已經是一派生機勃勃的難過早春景象。
  撤鎮後
  原鎮立小學重命名為市立小學,稅務等部門升格為流沙區片區(稱城區)職能部門.
廣東省普寧市區簡稱
  歷史沿革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開始形成圩集,光緒十四年(1888年)正式成為圩集,取名“流沙圩”,是流沙區最早的雛形。
  原流沙鎮拆成的四個街道及整個普寧市區版圖民國時期的普寧縣第二區(又稱流沙區)為流沙區最早的區級建製,轄境覆蓋今流沙區的中心五街辦及大南山鎮北部,衹有燎原鎮屬普寧縣第一區(即洪陽區),區署駐流沙圩。
  1944年12月15日到3月8日,普寧各地先後淪陷。為抗擊日軍,1945年7月24日,流沙區民主政府成立,是抗日時期中共在潮汕建立的第一個區級民主政府,為潮普惠地區的抗戰指揮中心,區政府區委駐平湖。
  解放後開始作為縣人民政府駐地,並分設流沙市、北沙區和南沙區。1950年5月北沙區、南沙區並為流沙區,又於1957年並入華溪鄉。1958年華溪鄉和流沙鎮合併為流沙人民公社,為流沙區最直接的前身。1961年析為流沙、暉晗、馬柵三社,1962年析地設大南山人民公社,1963年撤銷暉晗、馬柵、流沙再次合併,1966年又析地新置池尾人民公社。流沙區析解為流沙、池尾、大南山等鎮。
  2000年12月撤流沙鎮,整合周邊設流沙東、流沙西、流沙南、流沙北四個街道辦事處, 2002年池尾撤鎮設街道辦,五街辦共同作為流沙中心城區,並將大南山北麓及燎原、雲落北、梅塘東納入規劃控製區。
  地理位置
  本區位於普寧市中部偏東、大南山北麓、練江上遊,地處潮汕平原西緣。由於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南為大南山,西倚南陽山,扼住嶺東與嶺南地區溝通要道,易守難攻,曾於池尾設塘邊卡路汛,為兵傢必爭之地。
  名稱由來
  古時此地河溪泥沙淤積,西來的練江水於此折嚮東北流,在練江起源寒媽水及主要支流三坑水匯合處形成衝積沙灘,因沙灘的沙屬於流動性的,故根據地貌特徵,取名流沙
  自然環境
  地處潮汕平原西緣,多為練江衝擊平原。在地質構造上為東西嚮的潮安—普寧斷裂交接處的斷裂盆地。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北臨鐵山,南為大南山,西倚南陽山,練江從兩山間嚮東北流出,把兩山分來,自南而北然後折嚮東流,為練江三角洲後緣堆積區,淺層地下水藏量較大,為多層承壓水,區內有人工鑽探溫泉的多處,埋深為200-400米。處於北回歸綫之南,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流沙概貌
  附錄:普寧市區行政區劃
  流沙北街道(515300)
  社區:廣達|德政|紡織|蘭花|西園|僑光
  村:南園|白沙隴|西隴|新寨|大揚美|小揚美
  流沙西街道(515300)
  社區:南湖|玉華|錦綉|培英|南安|南平|廣南|南亨|南山
  村:前蔡|平湖|趙厝寮|赤水
  流沙南街道(515300)
  社區:流新|立新|裏宅|後壇
  村;光草洋|東埔|和美鄰|石泉美|香員坑|馬柵|泗竹埔|泗竹仔|軍屯
  流沙東街道(515300)
  社區:玉環|新美|大林
  村:新壇|溪尾|鬥文|溪心|華溪|秀隴|新安|北山|湖東|浮江寮|六鬥埔|大華溪|上塘|郭厝寮
  流沙市區新規劃池尾街道(515343)
  社區:梅園|桔園
  村:上寮|華市|新寮|鐘潭|高埕|西清|高明|林青|上耘|合浦|東山|山湖|塔豐|塘邊|新豐|多年山|鬆柏嶺|貴政山|長嶺口
  大南山鎮(515325)
  社區:大南山
  村:灰寨、陂溝、圓山、和美、新寧、新六、新村、益嶺、白馬、茅坪、錫坑、下湳、田坪、華嶺、什石洋、山後池、梘頭寮、樟樹坪
  燎 原 鎮(515344)
  社區:燎原
  村:大員、光南、果隴、泥溝、烏石、夏地、漁新、漁老、埔上寮、四嶺頭
   落 鎮(515326)
  社區:雲新
  村:五鬥、榕樹埔、湖寨、雲樓、磜坑、中央寨、大池、雲落、下埔寮、九嶺、田心、後陂、新星、古安、洋角、紅光、崩坎、紅饒
  交通狀況
  本區由於地處連江拐彎處的淤積衝擊平原,城市形態呈組團狀,故陸路交通的地位顯得尤為重要,倍受重視,高速公路(普惠、揭普、普汕等)、鐵路及火車站(深廈高速鐵路普寧站)、國道、省道等均有分佈,公交以及其他客運手段也隨着城市化加速發展。
  國道324綫以南外環的形式從本區過境,省道236、238形成兩個環狀過境通道。繁華路段有流沙大道(市府西巷口—文竹路口限行以緩解交通壓力)、池尾大道(池尾街道中心幹道)、普寧大道、廣達大道、玉華路、赤華路、文竹路、新光路等。過境高速公路有普惠、揭普、普汕、普揭(普汕、普揭又合稱汕揭高速;普惠、揭普為潮惠高速的建成段),在本區有池尾(普惠)、烏石(揭普)、城北(普汕)、白坑湖(普揭)等高速出口,另,呼聲較高的還有惠(來)普(寧)高速由於某些原因並未正式提上日程。
  深廈高速鐵路(在建)普寧站位於普寧大道西1號,與市內“五縱五橫”的交通網連接,交通便利。
  除以上長途交通外,短程交通也較方便,多傢公交運營商與出租車運營公司在本區內經營,但不盡如人意。
  普寧市區名校速覽
  潮汕西部第一高中——普寧二中 潮汕學院 (西潮汕第一座高等學府,也是目前西潮汕唯一的綜合性大學)普寧市池尾街道大學路1號
  普寧職業技術學校(首批國傢級重點職業學校)普寧市燎原鎮烏石教育與科研規劃區
  普寧市第二中學 (西潮汕第一座國傢級示範性高中,在潮汕四大名校中僅次於汕頭市金山中學)普寧市流沙西街道廣南路17號
  普寧市教師進修學校 普寧市燎原鎮烏石教育與科研規劃區
  英才華僑中學 普寧市流沙西街道普寧大道南山社區
  新世界中英文學校 普寧市流沙西街道普寧大道南山社區
  普寧華僑中學 普寧市池尾街道流沙大道西
  普寧實驗中學 普寧市燎原鎮烏石教育與科研規劃區
  華美實驗學校 普寧市區郊大南山鎮灰寨
  普寧第三中學 普寧市流沙西街道河濱北路
  普寧二中實驗學校 普寧市流沙西街道
  普寧僑中實驗學校 普寧市流沙南街道泗竹仔
  補充:流沙主要中學名單:
  普寧市區是全市的文化教育中心,大量的公立與私營學校在此集聚,教育競爭激烈,也因此培養出不少人才。
  主要學校
  潮汕學院 (揭陽地級轄區內第一座高等學府,也是目前揭陽地級轄區內唯一的綜合性大學)
  普寧市池尾街道大學路1號
  普寧職業技術學校(第一) 普寧市燎原鎮烏石教育與科研規劃區
  普寧市第二中學 (揭陽地級轄區內唯一的國傢級示範性高中,在潮汕四大名校中僅次於汕頭市金山中學)
  普寧市流沙西街道廣南路17號
  普寧市教師進修學校 普寧市燎原鎮烏石教育與科研規劃區
  英才華僑中學 普寧市流沙西街道環市南路石英段1號
  新世界中英文學校 普寧市流沙西街道環市南路石英段2號
  普寧華僑中學 普寧市池尾街道流沙大道西
  普寧實驗中學 普寧市燎原鎮烏石教育與科研規劃區
  普寧第三中學 普寧市流沙西街道河濱北路
  普寧二中實驗學校 普寧市流沙西街道
  普寧僑中實驗學校 普寧市流沙南街道泗竹仔
  英才實驗中學 普寧市池尾街道環城南路
  城關中學 普寧市流沙北街道白沙隴路
  普寧第四中學 普寧市池尾街道
  流沙中學 普寧市流沙東街道華溪
  城西中學 普寧市流沙西街道河濱北路
  城南中學 普寧市流沙西街道南山社區
  赤水中學 普寧市流沙西街道赤水
  城東中學 普寧市流沙南街道大德南路
  城北中學 普寧市流沙北街道西隴
  勤建學校 普寧市流沙北街道白沙隴路
  光明中學 (本校區)普寧市流沙北街道新河西路9號
  (北校區)普寧市燎原鎮烏石教育與科研規劃區
  池尾中學 普寧市池尾街道高埕路口
  育英中學 普寧市池尾街道馬嘶岩路南側
  南興中學 普寧市流沙南街道裏宅社區
  馬柵中學 普寧市流沙南街道馬柵
  泗竹埔中學 普寧市流沙南街道泗竹埔
  怡昌學校 普寧市流沙南街道馬柵
  鬥文中學 普寧市流沙東街道鬥文
  文化流沙
  龜山遺址 位於流沙南街道馬柵東南近處,為一坡度平緩的小山包,1983年10月,普寧縣文物普查隊發現此處石器和印紋陶器的遺存,後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汕頭地區文物普查辦公室和普寧縣文物普查辦公室有關人員對龜山再行考古調查,根據文化遺物的特徵、分佈和出土情況以及對龜山一帶地形地貌的分析,認為龜山是一處以磨光梯形石錛、磨光折肩兩穿的石戈和釉陶大口尊、折腹豆為隨葬品組合的“浮濱類型”的青銅時代墓葬區,年代約為商代晚期。
  後山古文化遺址 在池尾街道塔豐西北600米處的後山東南坡。1983年,普寧縣文物普查隊發現,由廣東省博物館文物隊、汕頭市文化局、普寧縣文物普查辦公室聯合發掘。共開探方9個,總面積200平方米,出土石錛、石鏃、磨器、水晶、和印紋陶器,印紋陶器有雞形陶壺、陶罐、陶豆、陶釜、陶杯、陶盂等。同時,清理與上面石器、印紋陶同時代的10座長方形土坑墓。墓均為東西嚮,骨骼已朽,有陶器和石器等隨葬物,雞形印紋陶壺和水晶為隨葬的典型器物。據廣東省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隊發掘出土的石器、陶器與土坑墓的形製等文物鑒定:後山遺址代表的文物遺存屬粵東新石器時代末期或進入早期青銅時代過渡類型的文物遺址,距今約3000餘年。
  馬嘶岩 位於池尾後山水庫西部的馬山上。清乾隆《普寧縣志》載,馬嘶岩寺“相傳為唐大顛初創道場”,有敕賜“馬山禪寺”額。道場為一巨石室,深約7米,寬3米。寺建於石室右側。寺旁原有一巨石名“栓馬石”,相傳是韓愈到馬嘶岩訪大顛和尚時拴馬之處。該岩寺於清康熙二十六年重修,清乾隆六年寺僧源正募化重建,1985年局部修葺。現岩寺是一正殿和兩邊廂房,上門照壁圍攏,開兩側門。岩內現留有清乾隆年間樹立的陳元德《題大顛馬嘶岩道場》和知縣蕭麟趾《馬嘶岩記》石碑。馬嘶岩寺士普寧現存最早創建的岩寺,潮人流傳有“靈山打牒,馬山蓋印”之說,足見古時馬嘶岩寺名氣不在靈山寺之下、岩東側有1957年興建的後山水庫。
  雲落古墟 宋初太祖建隆二年(961)建圩,因地處大南山與南陽山間𠔌地,山間雲霧繚繞,似有祥雲降落而得名。相傳宋帝昺南遷時曾於圩內的如意店駐蹕,店面尚存。圩內有一長方形石碑,道光十三年(1833)刻,文曰:“本署府正堂潘渝:不可抗糧,切勿械鬥,世世子孫,百年長壽。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八日立,雲落圩石碑。”
  “八一”南昌起義南下部隊軍事决策會議舊址 位於流沙西街道新河東路1號。是南昌起義首腦部軍事决策會議的舊址,現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10月3日,“八一”南昌起義南下部隊指揮部在這裏(當時的流沙教堂側廳)召開了有周恩來、惲代英、李立三、賀竜、葉挺、劉伯承、聶榮臻、彭湃、郭沫若、吳玉章、林伯渠、徐特立、廖乾伍、張國燾、譚平山、賀昌、張曙時等人參加的軍事决策會議,作出“丟掉國民革命委員會的旗幟,搞土地革命,武裝人員撒往海陸豐與當地武裝結合,領導人員撒離戰區轉香港、上海另行分配工作”等重大决策。這次會議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深遠歷史意義。
  流沙概貌紅宮 亦稱革命紀念館、革命文物陳列館,位於流沙人民公園內的革命烈士紀念碑西面。建於1958年,為貝灰三合土墻瓦木傳統宮殿式建築,一正廳兩側室共三間,紅墻紅柱,故稱“紅宮”。紅宮建成之日即開闢為普寧革命文物和革命烈土遺物遺跡陳列館,六展出新民主主義革命四個時期普寧人民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革命鬥爭史跡。展出照片50張,實物131件。兩側廳為輔助展室,陳列革命烈士遺像、英名表等。
  八一南昌起義軍蓮花山戰鬥舊址 1927年10月,時任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的患病高燒的周恩來,親自指揮八一南昌起義軍(主要為葉挺率第24師)在普寧蓮花山與國民黨反動軍隊進行最後一場血腥戰鬥 ,掩護首腦機關突圍,300多位起義軍指戰員血染蓮花山畔,長眠於蓮花山下。
  革命烈士紀念碑 位於流沙人民公園中心。1958年5月1日建成,是普寧人民為紀念第一次大革命、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犧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立的,鋼筋水泥洗石建築,碑高15米,礎平面400平方米,碑書“革命烈士紀念碑”。
  大南山革命根據地 1927年鼕-1935年6月,大南山先後為中共東江特委駐地,彭湃、徐嚮前、李富春、鄧發、古大存等曾於此領導人民展開土地革命戰爭,建立大南山革命根據地,作為東江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堅持革命鬥爭達八年之久,為當時全國十大著名根據地之一。1928年2月中共普寧地方組織於大南山成立普寧縣蘇维埃政府。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四師野戰醫院舊址 位於大南山鎮錫坑村西,院子大門上懸挂着徐嚮前元帥手書匾額。1928年4月紅軍第四師參謀長徐嚮前在攻打惠城時受傷曾於此養傷。
  傑出人物
  莊起鳳 字明輝,號翔初、鐵峰老人。普寧市區燎原鎮果隴人。出身書香門第,弱冠府試落第,遂棄文就武。清道光十二年(1832)中武舉榜首,十五年為武進士。歷任碣石都司、碣石左營守備、廣海遊擊、香山中營都司、澄海參將等職。驍勇善戰、善謀略,多次抗擊倭寇有功。其傢族多有中舉或從仕者,因父子二代“一門四進士、六子五登科” 被當地傳為佳話。解甲歸田後潛心研習書畫詩文,擅長畫藝,又精書法。畫作深入宋、元名傢堂奧。光緒十五年(1889)去世時遺有書畫500餘件,堪稱潮汕一大名傢。作品為各地博物館及名傢收藏,其中水墨畫《八駿圖》等六幅藏於普寧市博物館。
  莊世平 普寧市區燎原鎮果隴人,全國僑聯副主席,中國銀行常務董事,中國航空公司董事,汕頭經濟特區顧問、汕頭大學校董會副主席,香港潮州商會名譽會長,南洋商業銀行名譽董事長,香港文化藝術基金會名譽副主席.24歲時畢業於北京中國大學經濟係。1930年秋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3年底前往泰國曼𠔌及東南亞一帶開展華僑抗日救國活動;1949年,莊世平先生創辦香港南洋商業銀行,當選南洋商業銀行董事長兼經理,香港第一面五星紅旗在這裏升起, 第二年創辦澳門南通銀行。他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出謀劃策(搜集有關臺灣出口加工區各種法規的全套資料,製定《特區條例》等),資助如TCL等名族企業走出睏境,為潮汕第一所大學——汕頭大學與包括李嘉誠在內的在外僑胞捐贈穿針引綫。
  流沙——曾經的中國市場之都 黃子明 普寧市區流沙南街道馬柵人,泰國首富.從艱苦創業,審時度勢開始,在泰國、香港兩地披荊斬棘,曾建成了一個可容納100萬人的被譽為世界最大的私人衛星城市。
  黃天鵬 普寧市區流沙南街道馬柵人,新聞學家、教授。1926年7月參加北伐軍,從事宣傳工作,1927年初為上海《申報》主筆,繼任《時事新報》主編。1930年任上海復旦大學新聞係教授。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先後被藉調國民黨政府總動員會議、中央宣傳部、海外部、文化運動委員會、僑務委員會,分別任參事、處長、特派員、主任委員、顧間等職。1949年隨國民黨當局到臺灣,主編《憲政時代》月刊逾30年,先後兼任臺灣當局中央大學、政治大學、師範大學、文化學院等大專院校教授。1982年於臺灣病逝。他一生創辦的報紙雜志有10多傢,著述有《天廬論叢》等近30種。
  李景河 普寧市區流沙西街道趙厝寮, 白手起傢,勤勉創業, 香港工商銀行、泰華國際銀行創始人,泰中促進投資貿易商會主席。
  李天文 普寧市區流沙西街道趙厝寮,泰國國務部長,泰國首位獲得會計學博士學位的部長,2009年臨危受命,在泰政局穩定後到訪各國輓回信心。
  陳凱旋 普寧市區流沙東街道新壇人,廣州立白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廣東民營企業商會會長、廣東省日化商會會長、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執委、廣州市工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廣州大學名譽教授。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入洗衣粉及日用品領域, 90年代初成為普寧地區最大的洗衣粉及日用品的貿易商,業務也開始嚮廣州、深圳及珠三角滲透,並於1991年,在普寧成立立白公司;1994年,在廣州成立立白洗滌用品有限公司,通過獨特營銷,發展成今日的日化巨頭。
  楊榮明 普寧市人,現廣藥集團掌門人,廣州大型國企的成功經營者:90年代中期將纍计虧損達5000萬元的廣州鷹金錢集團從瀕臨倒閉的死亡綫上拉回來:1998年起調任珠江啤酒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其新的經營模式,使珠啤的經濟效益取得了顯著提高;2004年,卸下珠啤帥印,衹身轉任廣藥集團掌門,控股兩傢上市公司——“廣州藥業”和“白雲山”,分別在香港、上海和深圳上市,集團生産的醫藥産品有1000多種,含45個國傢中藥保護品種、20個國傢中藥獨傢生産品種;領導廣州醫藥隊用了兩年時間,完成了衝超的目標。
  陳楚生 祖籍普寧市區流沙西街道赤水村,著名歌手,音樂人,2007快樂男聲總决賽冠軍,他用略帶鄉音的歌聲證明了夢想的力量,2008年北京奧運會奧運火炬手之一。
  陳小奇 普寧市區流沙西街道赤水村,國傢一級作傢,中國音協會員,現任廣州陳小奇音樂有限公司總監,中國音協流行音樂學會副主席,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主席,中國輕音樂學會副主席,廣東省流行音樂學會會長。
  莊坤平 普寧市區燎原鎮果隴人,1987年於新加坡始創金味公司。因經營得法,業務發展迅速,先後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緬甸、柬埔寨設廠生産,成立新加坡金味集團,2008年北京奧運會奧運火炬手之一。
  陳文雄 普寧市人,2008年以中國傳統的“務實進取”文化競選當選為巴黎13區副區長,成為法國首位華裔副區長,被巴黎市長德拉諾埃稱“劃時代的事件”。
  張靜君 普寧市人,163.net創始人,現任廣州時代財富科技公司總裁。1997年5月,與丁磊開始合作,並於1998年3月,開通163.net,同年被評為"中國Internet市場最具商業價值的十大名人"第一名。1999年11月,張靜君以50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將163.net賣給了深圳新飛網,在業內引起軒然大波,其後離開廣州電信係統;2000年6月,張靜君和楊震霆投資的時代財富開業。
  特産
  普寧豆幹 燎原鎮光南村做豆幹,是元末明初,由陳友諒軍師何野雲(人稱虱母仙)傳授的。有“夜出萬官”之稱,今村民多有製作。選用優質大豆作主要原料,經過磨漿、除渣、煮漿、結晶、包塊、壓塊、煮熟等一係列工序製成。有兩個品種,一個是軟豆幹,可作油炸,皮香脆、肉嫩滑,再蘸上加蒜白的????水或辣醬,十分可口,百食不厭,飲譽海內外,是汕頭市人民政府迎春聯歡節款待海內外嘉賓16個小食之一;一個是幹豆幹(俗稱豆幹仔),既可油炸,又可與肉類等和燉。豆幹由於價廉物美,銷量極大。
  白馬菜刀 係清同治元年(1862)鄭老山於白馬圩煅造,以鄭老山凸印記號為記。白馬菜刀的特點是:刀葉口薄跟厚,背寬堂空,夾鋼,淬火面積占刀面三分之二以上,鋼呈刀口正中,刀口顯鋼不少於三分之一,硬度達到HP65-70,工藝精湛,刀刃鋒利,砍截硬物不捲刃,刀把牢固美觀。
  貴政山茶葉罐 已有200多年歷史,品種有陶製與瓷製兩種,能保持罐裝茶葉不變質,罐蓋有內外雙環壁,內環緊含蓋咀,外環延伸蓋頸,形成蓋中有蓋的保質奇功,蓋雖鬆動但不透氣,茶葉貯藏10~20年仍能保其質量。茶葉罐裝的茶葉經5~10年之後,有清涼解暑、治傷風感冒之效,貯藏高麗、人參等貴重中藥也不宜變質。
  “獅頭”油甘 果實赤白,核三角形,肉脆澀,含維生素C、F,又富含單寧、醇類及有機酸類,吃之有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降低血壓、助消化、防止動脈硬化之功效。鮮吃先有酸澀而後甘甜;????浸則有消暑解渴,消痰止喉痛之效,其汁有怯風、止瀉之效驗;把鮮果加工成蜜餞味甘香甜,且在加工過程所含維生素均不被破壞,風味獨特。
  烏石蛋口酥 “玉合”老字號所産,20世紀30年代始便有盛名。原料以雞蛋為主,配以特定要求的面粉、糖拌和揉搓後切成“小骰”過油炸成。産品酥、脆、甜、香,遠近聞名。
  附錄:地名趣談
  小揚美(xiǎoyángměi)在普寧市區偏東4公裏,北臨練江。屬流沙北街道。明天啓年間(1621—1627)閩人遷此。因練江泛濫成災,一片汪洋,名洋尾 仔。民國11年(1922)雅稱為今名。
  馬柵(mǎzhá)在普寧市區東南3.4公裏。屬流沙南街道。明末清建,閩人遷此,立名牡田寮。時潮陽市馬姓租主抵村收租病故,葬於村北水閘下,遂改為馬公柵。19 50年簡稱為馬柵。
  北山(běishān)在普寧市區東北5.1公裏,南臨練江。屬流沙東街道。明崇禎元年(1628)閩人遷此,因北倚鐵山,故名。
  華溪(huáxī)別名下溪仔。在普寧市區東3.5公裏。屬流沙東街道 。明正 德年間(1506—1521)閩人遷此。因村北地勢低窪,常有水患,稱下溪仔。1927年創華溪公學 ,遂改為今名。
  赤水(chìshuǐ)在普寧市區西2.4公裏。屬流沙西街道。明嘉靖 年間(1522—1566)已有人定居。山洪暴發時水呈赤色,故名。
  泗竹埔(sìzhúpǔ)在普寧市區東南2.6公裏。屬流沙鎮。明代建村 。因此地荊棘叢生,竹林成片,故名棘竹埔。清初,村民多姓江、羅,取“江”字水旁、“ 羅”字頭,合成“泗”字,改為今名。
  南園(nányuán)在普寧市區西北郊1.1公裏處。屬流沙北街道。元至正 三年(1343)建村。搭草寮在園地上而居,故名寮園。民國29年(1940)村辦南園公學,遂改為 今名。
  郭厝寮(guōcuòliáo)在普寧市區東北4.5公裏,鐵山南麓。屬流沙東街道。明郭姓自閩遷此,故名。
  新耘(xīnyún)在普寧市區東郊1公裏。屬流沙東街道。明嘉靖年間(1522 —1566)軍埠鎮蓮頂耘村人遷此。承原村名“耘”字而得名。
  大池(dàchī)在普寧市區西南10公裏。屬雲落鎮。清雍正三年 (1725)中央村和樓仔村民遷此。因在村前開一大池唐而得名。
  山湖(shānhú)在普寧市區西偏北4.8公裏。屬池尾街道。清初福建陳姓遷此。因村後虎地山長滿黃梔樹,“梔”與“枝”同音,取名黃枝山。後又有福建 陳姓遷其側,因地勢低窪,取名竜湖。後黃枝山、竜湖兩村合併,各取一字名山湖。
  華市(huáshì)在普寧市區西偏北2.3公裏。屬池尾街道。清初建村。名下市。建國後雅稱華市。
  石頭圩(shítóuxū)在普寧市區南3.7公裏,大南山北麓。 大南山鎮人民政府駐地。清乾隆年間(1736—1795)始成集市。原地長年受三坑水衝刷,遍地亂石, 故名。
  什石洋(shíshíyáng)在普寧市區南3.6公裏。屬大南山鎮。明末清初福建莆田人遷此。原為亂石灘,故名。
  陂溝(bēigōu)在普寧市區南偏西3.7公裏、大南山北麓。屬 大南山鎮。明嘉靖九年(1530),福建韶安人遷此。村民從村南陂石下開溝築渠,故名。 
  泥溝(nígōu)在普寧市區西北5.4公裏。燎原鎮人民政府駐地 。明初,村捨沿一泥溝而建得名。
  果隴(guǒlǒng)在普寧市區北4.8公裏,練江上遊南岸。屬燎原鎮。明弘治時建村。時大片平川皆果木,故名。
雷州市流沙:中國珍珠第一村
  珍珠——在珠寶王國中被譽為“皇后”,它姿色過人,以前大多閃爍在帝王的皇冠、貴婦的裝飾中。然而隨着鬥轉星移,它又難免珠顔改。珍珠因誕生於貝類柔軟的身體而附有生命,讓人嗟嘆“人易老珠易黃”。
  在雷州流沙——這個有中國珍珠第一村之稱的地方,珍珠被揭開了高貴的面紗,南珠按流水綫般的工序被培育加工出售,這裏每年加工的馬氏珠母貝珍珠占全國九成,出口至全球50多個國傢和地區。這裏更是世界珍珠市場的晴雨表。從這裏,珍珠走出了帝王和貴婦的圈子,飛入尋常百姓傢。
  珠寶王國的“皇后”
  在全球珍珠王國中,著名的珍珠相當多,享有“海洋奇跡”之稱的一粒珍珠,曾經是中國皇帝皇冠上的裝飾物,它重197.75剋拉,呈非常美麗的淚滴狀,現在為美國“帝國珍珠辛迪加”的珠寶商行所擁有。
  而世界上最著名的珍珠,則當數“珍珠之王”,它重達8.2公斤,於1934年5月在菲律賓的巴拉萬島水域發現。據說當時一位酋長的兒子在海上遊泳,被一巨蚌夾住,沉入海中,人們將他連同巨蚌一起打撈上來時,獲得了這粒巨大的珍珠。1936年,“珍珠之王”曾為考古學家柯伯收藏,後又為珠寶商彼得霍夫曼買走。1971年,此珠曾標價408萬美元,現今則為美國舊金山一傢銀行收藏,有人估計其價為1800萬-2000萬美元。
  雷州流沙交通指引
  從廣州至湛江,車行一小時後到雷州市區,繼續南行一小時左右,經過竜門、北和、烏石轉入覃鬥鎮到流沙流沙緊臨北部灣。
  流沙漂浮的“傢”
  3月的海風吹拂着南海北部灣,陽光灼臉,記者乘着小舟離開湛江流沙碼頭,來到百米開外的海上珍珠貝養殖區,這裏就像一個“製造”珍珠的龐大工廠,一大片的網箱連成一體,宛如漂浮在海面上的村莊。邱生站在漂浮在海面的木排上,提起網籃裏的馬氏珠母貝,在海水裏抖動,清洗附在貝殼上的海生物。而他的妻子在旁邊麻利地颳掉寄生蠃。
  邱生平時就住在海上漂浮的“傢”——珍珠貝網箱養殖的木排上,距離流沙村碼頭不遠。流沙村有中國珍珠第一村之稱,因盛産珍珠和擅長珍珠加工而聞名全國。這裏是國內率先養殖珍珠貝的地方,珍珠出口海外50多個國傢和地區。
  邱生以養殖珍珠貝為生,他從孵化場買來未成年的馬氏珠母貝後,放養在網筐裏養殖一年左右,然後再出售給“珠民”。這些珍珠貝被植入珍珠核,挂在海裏的樁上,養殖兩年左右後,珍珠便長成了。
  在流沙村采訪,正逢珠民開貝取珠。衹見南珠姑娘把薄薄的小刀深入貝殼,輕輕一撬,貝殼頓時張開,貝肉下的兩顆珍珠輪廓頓現,衹聽“當當”兩聲,兩顆銀白色、圓溜溜的珍珠滾落盤中。當地出産的珍珠有銀白、藍黑、米黃各色,色澤如月光一般淡雅,又如晚霞般多變。
  在來流沙村前,沒料到珍珠是這般輕巧地“生産”出來的。還在半個世紀前,珍珠貝的養殖還被認為是“天方夜譚”。昔日的珠民要潛水入海尋貝,而産珍珠的貝非常稀少,真是一珠難求。
  珍珠貝性嬌,既經受不了酷暑嚴寒,也懼怕狂風濁水,適宜生存在水溫穩定、風浪平靜、有適量淡水輸入的港灣。而北部灣一帶氣候適宜,正是珍珠貝生存的理想環境。古時北部灣一帶就以産珠馳名,然而天然珍珠極其稀少,千百年來,它的光輝閃爍在帝王的皇冠、貴婦的裝飾、佛像的寶座上。歷來被認為是大自然對人類特殊的賞賜,因而古時采珠多受朝廷管製。公元218年,晉武帝詔令派兵守衛盛産珍珠的廉州珠池,規定百姓不得入海采珠。以後歷代,廣西合浦珠池也受到重點管轄。
  流沙村本來是北部灣畔一處不起眼的小漁村,然而如今,由於珍珠貝的成功養殖,我國北部灣一帶早已成為南珠中心。這裏的市場行情能影響世界珠寶價格。流沙村靠近海灣,背風嚮陽,空氣新鮮,天然餌料豐富,是雷州半島最早培育海水珍珠的地方。如今站在流沙港環抱的流沙村遠眺,海上成片的珍珠養殖場、孵化場映入眼簾。海面上,養殖珍珠的木樁、木排星羅棋布。葉葉扁舟,穿梭在木排間。
  珍珠製造流水綫
  流沙村就像製造珍珠的一條流水綫,從馬氏珠母貝由一顆小米粒孵化開始,直到取珠加工的各個環節,在流沙村都能見到。
  在流沙村的孵化池中,人們做成一排排的吊片懸浮在海水中,像是人工漁礁,讓珍珠貝幼苗附在上面生長。大約50天後,珍珠貝幼苗又被送到大海在網箱裏養殖,一年後進行人工植核。
  本來天然珍珠生成純屬偶然,因為海裏的小沙粒等意外竄入,受到刺激的貝類分泌出珍珠質,把“入侵”者包圍起來,經過長年纍月的孕育,層層包裹便形成了珍珠。因而天然珍珠異常珍貴,人們一直琢磨着人力控製珍珠的生産過程:在珍珠貝柔軟的體內植入珍珠核,核有塑料的、也有石子的,而當地人多用貝殼磨的圓粒,把它植入珍珠貝兩腹,左右各一,倘若植入的位置稍有偏差,不是貝死就是核出——珍珠貝排斥珍珠核又吐了出來。
  當地人介紹,秋季植核珠不如春季植核珠,春季植核珠又不如夏季植核珠。夏季珠“光、重、圓、大”,是珠中上品。植核後再把珍珠貝放入海中,一顆珍珠就慢慢生長了。當然,人們一般把珍珠貝養殖兩年後纔開貝取珠。
  珍珠貝喜歡在浪靜水清、暖流習習而又餌料充足的淺海沙底上棲息。每年四五月,珍珠貝幼苗開始大量繁殖。為了培育良種,近年來湛江引進日本的種貝和當地貝交配,培育出雜交貝,個體比同齡本地母貝大得多,而且生長快,育出的珍珠粒大質優。
  據湛江市珍珠協會調查,雜交貝育珠後的成活率有四成,珍珠直徑達7mm—8.5mm,比本地養殖貝産的珠大1.5mm,最大的有10mm。而且,一萬衹育珠貝能收7.3千克珠寶,比本地貝多5倍。
  在中國珍珠第一村,幾乎傢傢戶戶都從事和珍珠有關的工作:養殖珍珠貝、辦珍珠貝苗孵化場、從事珠寶首飾加工、珍珠貝殼加工。記者來到流沙最大的一傢珍珠加工廠,看到兩排女工正在把珍珠串起來做成項鏈,這道工序之前,珍珠已經被鑽孔、用化學藥劑浸泡漂洗了半個月,然後光彩熠熠的珠寶被分類,按照大小、形狀、顔色分開,編串成各類首飾。
  俗話說“七分珠子八分寶”,就是說七分重的稱為珍珠,而八分重的珍珠就成為珠中之寶。因為大不易得,珍珠身價可倍增。珍珠按大小分為釐珠 (2.0mm—5.0mm),水珠(5.0mm—5.5mm),中珠(5.5mm—6.5mm),大珠(6.5mm—7.5mm)特大珠(7.5mm— 8.5mm),超特大珠(>8.5mm)。由於大顆珍珠難遇,通常被白金烘托鑲嵌,顯得極其富麗堂皇,是飾品中的絶品。
  南珠最具市場潛力
  流沙村碼頭水深、水質又好,自40多年前開始人工養殖珍珠貝,後來幾乎傢傢戶戶都加入這行。如今珍珠貝的養殖技術早已在北部灣一帶推廣,有中國珍珠第一村之稱的流沙村又轉嚮了珍珠加工行業。湛江的珍珠産量占南珠的七成左右,而其中大部分經過流沙的加工。小小的流沙一帶,集中了80多傢珍珠加工廠,中國南珠的九成在流沙集中加工後出口到世界50多個國傢和地區。流沙是國際珍珠價格的晴雨表。
  國際市場上歷來有“東珠(日本珠)不如西珠(西洋珠),西珠不如南珠(中國的雷廉珍珠)”之說。清人屈大均著的《廣東新語》載:“東珠豆青白色,其光潤不如西珠;西珠又不如南珠。” 歷史上以南珠最為出名。南珠盛産於北部灣一帶,分佈於廣東、廣西沿海地區,由於北部灣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養育出來的南珠玉潤渾圓、細膩器重、瑰麗多彩。而在海南島也有漁民從事珍珠貝的養殖,但由於抵抗臺風能力差,規模並不大。
地理專業名詞——流沙
  流沙是大自然所設計出的最巧妙機關,它可能藏在河濱海岸甚至鄰傢後院,靜靜地等待人們靠近,讓人進退兩難。在公元1692年時,牙買加的羅伊爾港口就曾發生過因地震導致土壤液化而形成流沙,最後造成三分之一的城市消失、兩千人喪生的慘劇。看似平靜的英國北部海、美麗而危險的阿拉斯加峽灣等地也曾發生過流沙陷人的故事。但是,大多數人往往都沒見過流沙,更沒有親眼目睹別人掉進流沙或者親身經歷過。人們對於流沙的印象主要基於各種影片,在電影塑造的場景中,流沙是一個能把人吸入無底洞的大怪物。一旦人們身陷其中,往往不能自拔,同伴衹能眼睜睜地看着受睏者頃刻間被沙子吞噬。
  流沙形成的原理
  ·流沙表面一旦受到幹擾就會“液化”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柏恩在一次前往伊朗的度假旅行之中,遇見過一位當地牧羊人。他指着流沙告訴柏恩,村裏曾有駱駝陷下去後就立即消失。柏恩對此將信將疑,回國後就立即對此展開研究。他仔細觀看和分析了數十部描述到流沙噬人場景的電影,發現這些電影對流沙的描述根本就是錯誤百出。後來,柏恩在實驗室裏將細沙、黏土和????水混合在一起,重建一個微型室內流沙模型來進行研究。
  經過反復實驗,柏恩領導的科研人員發現,要把沙子變得像太妃糖一樣黏需要好幾天時間,但要讓它失去黏性則很容易,衹要在其表面施加適當的壓力即可。一旦流沙表面受到運動幹擾,就會迅速“液化”,表層的沙子會變得鬆鬆軟軟,淺層的沙子也會很快往下跑。這種遷徙運動使得在流沙上面運動的物體下沉,然而,隨着下沉深度的增加,從上層經遷徙運動掉到下方底層的沙子和黏土逐漸聚合,便會創造出厚實的沉積層,使沙子的黏性快速增加,阻止了物體進一步下陷。
  ·密度小於流沙的物體會浮在流沙之上
  研究還發現,當物體陷入流沙後,下陷速度要視物體本身的密度而定。流沙的密度一般是2/毫升,而人的密度是1/毫升。在這樣的密度下,人類身體沉沒於流沙之中不會有滅頂之災,往往會沉到腰部就停止了。研究者還發現,即便是一些密度比流沙大很多的物體,也能浮於流沙之上。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將一個密度為2.7/毫升的鋁盆置於流沙的頂部,儘管其密度大於流沙,但由於受流沙浮力和沙面張力的影響,鋁盆仍能平靜地呆在流沙的表面。當科學家開始輕輕晃動這個鋁製容器時,情況發生了變化,容器稍稍下陷了一點,當他們加大力度搖晃時,這個容器慢慢沉入沙底。
  ·將腳從流沙中拔出來需要擡起一輛汽車的力量。
  研究認為,陷入流沙的人一般都動不了,密度增加以後的沙子粘在掉進流沙裏的人體下半部,對人體形成很大的壓力,讓人很難使出力來。即使大力士也很難一下子把受睏者從流沙中拖出來。經研究人員計算,如果以每秒鐘一釐米的速度拖出受睏者的一隻腳就需要約10萬牛頓的力,大約和舉起一部中型汽車的力量相等。所以除非有吊車幫忙,否則很難一下子把掉進流沙的人拉出來。研究還指出,照這種力量的計算,如果生拉硬扯,那麽在流沙“放手”前,人的身體就已經被強大的力量扯斷。此舉所造成的危險遠高於讓他暫時停在流沙當中。
  取自撒哈拉大沙漠的流沙樣品是由沙子和????水混合構成的半固體狀態,這些顆粒鬆散地堆積在一起。沙粒堆積起來,使其有了看似穩定的表面,但即便是承受很小的壓力,流沙的整體框架便會立即塌陷。濃厚的“沙漿”堆積在底層,它能粘住所有的物體,使其動彈不得;而流沙中的超細顆粒更是危險——它使流沙具有使人致死的巨大夾緊力。
  經計算,一個人陷入流沙後,把腿拔出來所需要的力量,竟相當於吊起一輛轎車的力量。最明智的做法是不要在流沙中掙紮,而是耐心而輕微地來回倒腳,使“沙漿”鬆散開來,不要緊緊地粘住你。如果撒哈拉大沙漠確實有駱駝被流沙吞沒,波恩相信,肯定是駱駝拼命掙紮着要逃出來,結果是被流沙完全淹沒。
佛教百科
  【流沙】 (地名)蒙古之大沙漠也。西域記十二曰:“從此東行入大流沙,沙則流漫,集散隨風。人行無跡,遂多迷路,四達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來者聚遺骸以記之。”尚書禹頁曰:“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
英文解釋
  1. n.:  quicksand,  shifting sand,  drift sand
近義詞
流沙
相關詞
廣東揭陽潮汕普寧醫院華僑湛江海鮮
美食雷州普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