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秀山投訴電話玉溪市旅遊投訴電話:0877-96927
雲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871-460831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秀山導遊圖
通海秀山在明朝時曾與昆明金馬山、碧雞山,大理的蒼山共稱雲南四大名山,素有“秀甲南滇”的美譽。漢代在此闢山林,建古剎,立亭園,元、明、清進為佛教勝地,民國時期置為公園。經千百年來的擴建修繕,逐步成為名聞遐邇的遊覽勝地;1987年12月被列為雲南省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
秀山公園位於通海縣城南,與城相連。出城步行數百步即可登山。山中禪院森森,麯徑通幽。秀山公園經歷代修建,構成了三元宮、普光寺、玉皇閣、清涼臺、萬壽宮、鬥天閣、涌金寺等古建築群。
普光寺現存殿宇建於元代,正殿屋架為鬥拱式結構,呈典型蒙古建築形式。寺內有元代為紀念神僧李畔富所建佛塔2座,古樸莊重。東院內就山岩鑿有洗鉢池,池上方岩縫中泉水浸冒而出,滴註於池中,叮咚不息。
清涼臺原名清涼寺,元時高僧鐵牛禪師所建,經歷代增修,具現在規模。由魯賢祠、桂香殿、海雲樓、藥王殿、蓬萊閣、武侯祠等連成一個四院三通的建築整體。寺院地勢高峻,四圍緑樹掩映,背山面湖,涼風不斷。的確是一個無暑的清涼世界。
涌金寺俗稱大頂寺,是秀山位置最高的建築,因山勢如“地涌金蓮”而得名。占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寺分三進,殿宇宏偉,寺門雄踞於半圓形石階之上,“涌金寺”3個貼金大字雄渾莊重。正中為秀山古柏閣,此閣全部木結構,奇巧無比。大雄寶殿塑三世佛像,慈顔善目,體態勻稱。殿前“白馬”、“黃竜”、“法海圓明”3座坊立於東、西、北三方。大院中翠柏蒼勁,茶花吐豔,元杉噴香。宋柏、元杉、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絶”。涌金寺左廂是一套院,門上有一別緻的小匾,上書“這裏來”,進門更是清靜的一院,東為曇花軒,西有酌花樓,北面另為一小院,可謂院中之院。“這裏來”院內有明玉蘭、牡丹、芍藥等名花奇草,進門就讓人感到滿院芬芳。”
白竜寺座落在秀山南面的茂林之中,是後山的唯一建築,寺院古樸典雅,與周圍環境十分協調。近年來擴建了部分亭閣遊廊及服務設施,引水上山,鑿池培植荷花及各種花卉草木,成為秀山公園又一新的遊覽點。秀山之秀在於緑,茂密的林木把整座山掩蓋得嚴嚴實實。山北麓翠竹萬桿,青翠欲滴;山西密林間灌木叢生,野花點點;山東面奇鬆參天,杉慄蔥翠;山南鬆林似海,濤聲如吼。種類繁多的花草樹木,一年四季爭奇鬥豔,各寺院中也是花木扶疏,鬆柏森森,緑杉撐天。秀山不僅有山川之秀麗,更有歷代墨客騷人、學者名宦之吟詠,使秀山成了“匾山聯海”和碑林。至今保留在秀山的匾聯碑刻有200餘副(塊),這些匾聯碑刻,洋溢着詩情畫意,書法均屬上乘之作,使詩、書、畫、景和精美的建築珠聯璧合。 | | 秀山社區, 秀山社區居民委員會 秀山村 秀山居委會 秀山土傢族苗族自治縣, 秀山土傢族苗族, 秀山縣 秀山裏 秀山鎮 秀山鄉 | | 花燈 | 劇目 | 文化遺産 | 重慶 | 鄉鎮 | 保安 | 溶洞 | 石堤 | 地下溶洞 | 魚 | 美食 | 豆腐魚 | 更多結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