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市 : 中國 >新疆 >伊犁哈薩剋自治州 > 奎屯市
顯示地圖
目錄
城市概況
  挾翰海之雄風,攜天山之靈秀,素以“戈壁明珠”而聞名的奎屯市,一座崛起在中國西北部的新興工商業城市,一顆璀璨奪目的西部明珠。近年來,以其超常規加速度發展,一躍而成為新疆北部交通、商貿、郵電、金融、信息和娛樂休閑區域中心,成為具有時代氣息、文化發達、功能齊全的新型現代化城市,日益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註。
  奎屯是伊犁哈薩剋自治州直屬市。位於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西南緣。東距烏魯木齊市253公裏,南鄰國傢級石化基地獨山子,西連烏蘇市,地處天山北坡經濟發展帶的中心,被經濟學家譽為新疆經濟發展的“金三角”。全市總面積1109平方公裏,戶政管轄人口29.4萬人,市區人口14萬人,有漢、哈、維等30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93%。
  奎屯有着獨特的地緣優勢和人文環境優勢。
  ---交通發達:312國道和217國道交匯於此,第二條亞歐大陸橋由此貫通,使奎屯扇形輻射新疆北部所有邊境口岸,成為國傢和自治區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奎屯火車站是第二條亞歐大陸橋西部入境的第一編組站,年貨物吞吐量1000萬噸,建有糧油、棉花、茶畜、生産資料、建材等10個物資中轉庫,11條鐵路專用綫。國際客貨列車、奎屯——西安直快車、奎屯——烏魯木齊雙層旅遊列車均已開通。新疆第一條高速公路--烏魯木齊——奎屯高速公路於2000年9月建成通車。
  ---通訊便利:奎屯市電信局是省間輔助中心局,具備國內外先進的通訊手段。全市每百人擁有電話28.6部。亞歐光纜新疆最大中繼站和全國廣播電視網絡新疆北部樞紐站均設於此。
  ---能源充裕:已有供電能力54萬千伏安,另有2×MW熱電廠正在建設中。
  ---基礎設施超前:建成區道路硬化面積170萬平方米,緑化覆蓋率33%,人均公共緑地面積10.49平方米。有設施一流的市體育中心及文化中心。
  ---工業體係完整:初步形成了以電力、紡織、鋼鐵、化工、捲煙、建材、食品等為主的工業體係。有新疆唯一的捲煙企業,年生産能力20萬大箱。有生産能力在30萬錠的棉紡織廠。是新疆主要的糧棉油基地之一。棉花産量達250萬擔。
  ---市場繁榮興旺:商貿流通發展迅速,第三産業初具規模,已逐步成為新疆北部的客貨流集散地。
  ---開發區方興未艾:奎屯經濟技術開發區緊鄰奎屯火車站和烏奎高速公路,其工業區、商貿區、高新技術園區先期開發區域均已實現“六通一平”。
  ---投資環境日趨完善:先後製定和完善了一係列鼓勵投資開發、促進經貿合作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形成了優質、高效、快捷的服務體係。
  ---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纍纍:奎屯市是自治區第一個文明城市,自治區文化建設先進市,並被評為全國衛生城市,全國明星城市,全國質量興市先進城市,全國緑化先進城市。
概況 Kuitun City
  奎屯市是伊犁哈薩剋自治州直轄市,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的西南緣,奎屯河畔。北緯44°19′-44°49′,東經 84°47′-85°18′,距烏魯木齊市公路里程253千米,鐵路里程247千米。東與沙灣縣相連,南鄰國傢級石化基地獨山子,西連烏蘇市,北與剋拉瑪依區相交。南北最大跨度約46千米,東西最大跨度約33千米。總面積1171.42平方千米,總人口30萬人(2004年)。有哈薩剋、維吾爾、回、蒙古等26個民族。
    郵編:833200 代碼:654003 區號:0992 拼音:Kuitun Shi
    地形自西南嚮東北傾斜,海拔在450-530米。南部為天山褶皺帶,多戈壁礫石,北部為準噶爾盆地地臺邊緣,市區西部有較多的衝溝。水源有奎屯河、泉溝水庫等。屬中溫帶大陸性幹旱氣候,夏熱鼕寒,降水較少,溫度變化大,四季較為分明,年均氣溫7.4攝氏度,年均降水182毫米。
行政區劃
  奎屯市轄5個街道、1個鄉:團结路街道、烏魯木齊東路街道、北京路街道、烏魯木齊西路街道、火車站街道、開幹齊鄉。
  市境內有兵團一三一團。市人民政府駐團结廣場。
歷史沿革
  “奎屯”是蒙古語“kuytun”的譯音,意為“極冷”,始見於《元史》“奎騰”這個地名,此名源自奎屯河。相傳成吉思漢西徵時,軍隊夜宿於此,正值寒鼕,兵士口呼“奎屯”,因此得名。突厥語稱此地為“喀拉蘇”意為“黑水”,泉水之意。
  奎屯一帶在公元前三世紀我國秦代時,是塞種人的牧地,後為月氏牧地、烏孫牧地。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在西域設立政權機構——西域都護府,古代新疆(西域),包括奎屯,正式列入中國版圖。兩晉、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奎屯先後為悅般,北魏、柔然、突厥屬地。隋代,奎屯屬西突厥鐵勒部;唐朝時隸屬於北庭都護府下的昆陵都督府。五代十國時,奎屯屬九姓烏護和契丹族遼國。元太祖成吉思汗時(12O6-1227年),奎屯為蒙古族麯兒衹地;元大德十年至至順元年(1306-1330年),屬察合臺後王封地。清代屬庫爾喀喇烏蘇管轄,為厄魯特蒙古的牧地。光緒十年(1884年)新疆正式建立行省,天山南北的軍臺、營塘一律改為驛站,專門從事軍政公義信息的傳遞;奎屯驛是其中之一。
  民國2年(1913年),奎屯為烏蘇縣屬地,稱奎屯莊(為烏蘇縣九莊之一),其所轄區域是“東界四十裏井子及雙石壘,西界奎屯河壩,南界南山,北界六十戶葦湖”。民國34年(1945年),“三區”革命軍突破國民黨軍第三道防綫,攻占烏蘇、奎屯、獨山子一帶;“三區”革命臨時政府在烏蘇縣下設4個千戶長(哈語:門拜剋),其中有奎屯千戶長(駐地在八十四戶轉彎湖),管轄奎屯、巴音溝、九間樓、皇宮、八十四戶等五個百戶長(哈語:玉茲拜剋)。民國37年(1948年)在奎屯設立保安派出所。
  1950年8月,烏蘇縣根據上級指示改千戶長、百戶長制度為區、鄉製,奎屯成為烏蘇縣第二區第一鄉,下轄黃溝、塔什奎屯、喀拉蘇、店奎屯、開幹其等5個自然村。1954年3月,烏蘇縣再次調整行政區劃;奎屯成為第一區第一鄉。1957年初,奎屯鄉、八十四戶鄉、九間樓鄉合併為幸福鄉。1957年3月,新疆軍區生産建設兵團農七師師部由炮臺遷至奎屯。
  1958年7月,奎屯從烏蘇縣版圖析出,劃歸剋拉瑪依市管轄。1975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决定撤銷新疆軍區生産建設兵團,農七師隨之撤銷,其農牧團場和工礦企業分別由所在地方管轄。
  1975年8月29日,國務院批準奎屯成立縣級市,直屬伊犁哈薩剋自治州管轄。9月10日,奎屯市宣佈成立,由剋拉瑪依市析出。同時,伊犁州黨政機關由伊寧市遷至奎屯市奎屯市成為伊犁州首府。1978年7月,在原農七師奎屯地區場(廠)礦企業的基礎上成立伊犁州奎屯農墾局。1979年10月,伊犁州黨政機關遷回伊寧市。之後,州黨委决定奎屯市和奎屯農墾局合署辦公,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統一領導,分別核算”的體製,雙方領導互相兼職。
  1981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决定恢復新疆生産建設兵團。1982年4月在伊犁州奎屯農墾局基礎上恢復農七師;12月30日伊犁州黨委發出《關於奎屯市黨政機構單設的通知》:“現在兵團已經恢復,原奎屯農墾局已不存在,市、局領導互相兼任的領導職務,自然免除。”1983年1月,奎屯市革命委員會改為奎屯市人民政府,奎屯市與農七師體製分開,市委、市政府機構單設,直屬伊犁州管轄。
  2000年,奎屯市轄5個街道、1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285299人,其中:團结路街道 37961人、烏魯木齊東路街道 19656人、北京路街道 32778人、烏魯木齊西路街道 12379人、火車站街道 7119人、開幹齊鄉 483人、車排子兵團123團虛擬鄉 23973人、高泉兵團124團擬鄉 20167人、柳溝兵團125團擬鄉 22288人、科剋蘭木126團擬鄉 15161人、蘇興灘兵團127團虛擬鄉 16790人、前山兵團128團虛擬鄉 14457人、五五兵團129團虛擬鄉 16223人、六十戶兵團130團虛擬鄉 20143人、喀拉蘇兵團131團虛擬鄉 19151人、風城兵團137團虛擬鄉 6570人。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
  (1)奎屯市地處山前衝積、洪積傾斜平原的前部和部分湖積、沼澤平原之上。南距天山山脈約50公裏,西距奎屯河約8公裏。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南北高差由海拔610米降至320米,東西高差由海拔610米降至460米。地面由南嚮北坡降為10-30‰,自西嚮東坡降為3-5‰,整個地貌景觀較為單一,地表多為戈壁或厚度為幾十釐米至30m左右的亞砂土,區域內可耕地約有20萬畝,已開墾17萬畝,耕地周圍是戈壁荒地,有多年生灌木和牧草生長,全市呈緑洲景觀。在奎屯河衝積扇前沿有潛水或泉水出露,水面沿岸有蘆葦、湖草、柳樹等植被生長,奎屯市東北方向的東、西蘆葦湖為潛水或泉水出露形成,由於上遊取水及地下水開採使東、西蘆葦湖逐年縮小。
  因地處天山山前凹陷地帶,其地貌按形成原因可劃分為堆積地形(如衝積、湖積平原,沼澤平原)、剝蝕堆積地形、侵蝕堆積地形和侵蝕構造地形四大類。
  (2)地質及地震
  奎屯市位於北天山山前坳陷,奎屯河古衝積扇的中下部,表層覆蓋,由新生代沉積物組成,沉積厚度巨大。
  奎屯市地震基本列度為七度。
  根據1989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抗震辦公室、國傢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新疆自治區地震所關於《新疆獨山子乙烯工程地震報告》研究,經新疆綜合勘察設計院認定,“奎屯開發區在規劃、設計中不考慮斷裂對工程的影響”。
  ※地表水與地下水
  奎屯市地表主要是奎屯河和市區北部泉水溝湖。奎屯河發源於天山支脈依連哈比爾尕山,流經獨山子、烏蘇、奎屯、精河入艾比湖,全長220公裏,平均年徑流量6.04億立方米,主要供給奎屯市、獨山子、烏蘇市和農七師城市用水和農田灌溉。
  在奎屯河衝積扇沿一帶,由泉水形成局部沼澤、葦湖、溝湖、鴨子壩、泉水溝、東西葦湖等。市區東北部的泉水溝,常年約有0.1-0.3立方米/秒的泉水註入下遊的泉溝水庫。該庫的主要水源為奎屯河水,設計庫容1500萬立方米。(現狀和主要功能是調節灌溉和水産養殖)
  奎屯地區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總儲量約1.72億立方米,水質較好,總????量小於0.5g/L,沿烏伊公路一帶地下水埋深為80-130米,市區一帶為15-40米。沿地下水溢出帶及其以北地區(含泉水溝水庫區),地表以下200米以內有2-3層承壓自流含水層,期間被亞砂土和亞粘土所隔,含水層一般為中細砂,粗砂和卵礫石,厚度為15-50米,第一層在25-45米,第二層在75-213米,第三層在184米以下,取水層一般在第二層。
  ※氣候與氣象
  奎屯市位於歐亞大陸腹地,距海遙遠,水汽輸送距離長,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高空既受西風帶天氣係統的影響,又受副熱帶天氣係統的影響,加之天山山脈對北方冷空氣的屏障作用和戈壁為主的下墊面作用,具有鼕夏季長,春秋季短,四季較分明,降水量少,蒸發量大,氣溫日(年)差較大,光照資源豐富。
  ※氣溫
  奎屯市的年平均氣溫為7.3℃,最熱年份平均氣溫9.6℃(1963年),最冷年份平均氣溫為5.4℃(1960年)。一年中最熱月份為7月,月平均氣溫26℃,最冷月份為1月,月平均氣溫一16.1℃。歷年平均無霜期182天,最長無霜期為210天(1983年),最短無霜期151天(1985)年。
  ※地溫
  全年平均地溫9.2℃。凍土的歷年最大深度為145釐米(1964年3月,持續11天),最小深度為66釐米(1979年2月6日、7日),平均凍土深度為105釐米,穩定封凍期為4個月左右。
  降水 具體氣候特徵如下表:
  年平均氣溫 8.9℃
  極端最高氣溫 38.8℃
  極端最低氣溫 -29℃
  年平均降水量 176.7mm
  年蒸發量 1754.8mm
  最大凍土深度 138cm
  常年主導風嚮 西風
  常年均風速 1.3m/s
  ※氣壓、風
  奎屯屬大陸性氣壓係統,氣壓值鼕季高、夏季低。月平均氣壓最高值為983.0百帕(1984年12月),月平均氣壓最低值為950.1百帕(1967年6月)。由於大氣環流的季節變化及天山山脈的影響,各季風嚮隨之變化。全年主導風嚮為西風,其次是東風和西南風。風速年平均值為1.5米/秒。8級以上大風年平均日數為4.5天。
  ※日 照
  全年晴多陰少,日照極為豐富。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598.l小時,最多的年份為2794.5小時(1968年),最少的年份為 2179.9小時(1987年), 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為58%,但月際差別較大,鼕季低,夏季高,12月份平均日照百分率衹有35%,而8月份平均日照百分率達71%。1983年7月日照百分率為81%,是歷史最高月;1966年12月日照百分率為18%,是歷史最低月。
  ※濕度和蒸發量
  因氣候乾燥,相對濕度年平均值為64%。鼕季較大,在80%以上;夏春較少,在50%以下。年平均蒸發量1754.8毫米,是年平均降水量的9倍。
  ※水文
  奎屯市的地表水主要是奎屯河水和市區北部的泉水、溝湖。奎屯河發源於天山支脈依連哈比爾尕山,流經獨山子、烏蘇、奎屯、精河入艾比湖,全長220公裏。上遊主要有18條支流匯合而成,年徑流量為6.04億立方米,歷年平均流量20.l立方米/秒。每年6月初至9月底為洪水期,10月至次年3月為枯水期,鼕夏河水流量懸殊較大,是典型的幹旱區內流河。該河流域面積為1945平方公裏,主要供給奎屯市、烏蘇市和農七師城市用水和農業灌溉。
  地下水主要靠河床滲漏補給,含水層富水性好。地下水位由南至北逐步升高,南部水位高,距地面深達140米,東北部水位離地面僅2~4米。據專傢測評,在奎屯河中心以東約20公裏的計算斷面內,地下水的允許開採量為1.2~1.4億立方米/年。
  ※物産
  轄區內農業物産豐富。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水稻及少量紅薯等雜糧;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番茄、甜菜、鬍麻、打瓜;油料作物有油菜、嚮日葵、黃豆、花生等;蔬菜有小白菜、油白菜、大白菜。蓮花白、芹菜、葫蘆瓜、韭菜、黃瓜、辣椒、茄子、土豆、大蔥等;瓜果類有西瓜、甜瓜、蘋果、葡萄、李子、皤桃等。畜牧物産主要有:牛、羊、豬、馬、奶製品、皮毛等。
  野生植物資源已發現的有121種,其中經濟和藥用價值較高的主要有蘆葦、鬍楊、紅柳茶、羅布麻、苜蓿、枸杞、蒲公英、甘草、蒼耳、車前草、補血草、馬齒莧等。
  野生動物禽類有麻雀、鷹、貓頭鷹、烏鴉、野鴨、灰鶴、黑頸鶴等;獸類有鼠、黃鼠狼、狐狸、灌、水獺等。
  礦産資源有粘土、砂石、砂金、石膏等。其餘有待查明。
  ※空氣質量
  2003年我市空氣質量總體狀況屬良好,全年空氣質量Ⅱ級以上的天數占90%以上,大氣污染物主要以沙塵、煤煙混合型污染為主,並呈現季節性分佈,污染天數主要集中在鼕、春兩季取暖期,但隨着我市集中供熱工程的竣工運轉,此種狀況已大為改觀。
區位優勢
  奎屯市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行政區面積1109平方公裏,城市規劃面積300平方公裏,建成區40平方公裏,地處天山北坡經濟帶的中心位置。新疆提出率先加快天山北坡經濟帶的發展,將奎屯市及該區域確定為經濟帶上的中心城市和發展的“西極”;在伊犁州“一極三帶六區”戰略中,奎屯是伊犁州的“經濟發展極”;新疆城市規劃提出了“一主兩翼”的佈局,奎屯處於“北翼”,是天山北坡經濟帶及北疆鐵路沿綫城鎮體係規劃中的重點城市。
  奎屯市東距烏魯木齊253公裏,北距剋拉瑪依140公裏,西距博樂270公裏(距阿拉山口220公裏),與阿勒泰、塔城、伊犁相距分別為540、370、480公裏,形成了奎屯市以西以北30萬平方公裏的經濟輻射區。成為北疆西部人口集中、文化先進、交通發達、信息暢通、基礎設施齊全、市場體係完備、經濟實力雄厚的區域性中心城市,2003年城市人口達到13.6萬人,隨着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對周邊區域的帶動、引導、集聚、促進作用不斷加強。
  根據新疆發展戰略和奎屯市發展規劃, 奎屯市所在的“金三角”地區,將成為僅次於烏魯木齊的區域中心城市,建成緑色、人文、發展、協調的現代化城市。具有推進新疆石化下遊産品加工基地、鋼鐵生産基地、出口産品加工基地、特色資源加工基地、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的絶對優勢。
  奎屯市經過幾十多年的建設和近年來的改革開放使奎屯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城市經濟總量産生了質的飛躍,經濟結構更趨合理,經濟運行態勢平穩,正逐步進入高速度、快增長的新的發展階段。已初步形成以電力、紡織、化工、捲煙、建材、食品、製糖、釀酒、番茄製醬為主體的工業體係。與毗鄰的國傢級現代化綜合型資産總值達120多億的大型石化聯合企業獨山子和自治區優質農牧業生産基地烏蘇市形成的“三角”區域,被區內外經濟學家譽為新疆經濟發展的“金三角”地帶,三地區域相連,資源互動,生産要素聚集,産業發展互為補充。該區域現有人口55萬,國內生産總值65億元。在這一區域內,擁有年煉油600萬噸、乙烯22萬噸的現代化石化企業,具有年産20萬箱捲煙能力的新疆唯一的捲煙企業,形成20萬錠棉紡能力的棉紡企業,是新疆主要的農牧區和糧油棉基地,被譽為中華第一棉的“錦”牌棉花就盛産在該區域,棉花産量達250萬擔。這一地帶是新疆一、二、三産業比較發達和集中的區域,是天山北坡經濟帶上的核心發展區域,是國傢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傢計委經濟研究中心的專傢將該區域定位於蘭新鐵路以西,亞歐大陸橋上最適合大群體工業聚集發展的城市群經濟區。
基礎設施
  ◇ 交 通 ◇
  奎屯是新疆的交通樞紐城市,奎屯是新疆烏奎高速公路的終點站;通過鐵路、公路,奎屯將新疆東、南、西、北緊密地聯結在一起。烏—奎—賽高速公路、312國道、217國道在城區交匯,獨庫公路穿越天山,是連接南北疆的主要交通要道。奎屯火車站是第二條亞歐大陸橋上從中國西部入境的第一個區段編組站,是北疆鐵路客貨運輸的中心站,亞歐大陸橋橫穿西去,直抵荷蘭鹿特丹。國際客貨列車、烏奎雙層旅遊客車以及西安至奎屯直達客車均已相繼開通,奎屯因此成為“歐亞通衢第一埠”。奎屯火車站有19股道,編貨能力240萬噸,日裝車能力200輛,年貨物吞吐量1000萬噸;已建成石油、糧油、棉麻、化肥、生産資料、茶畜、百貨、礦産等十個大中型倉庫和11條鐵路專用綫,可滿足大宗商品批發和中轉的需要。奎屯市已成為東至烏魯木齊、南至庫車、阿剋蘇,西至伊犁、博樂,北至剋拉瑪依、塔城、阿勒泰的交通中心,成為新疆重要的人流、商流、物流、信息流集散中心。隨着“精伊”鐵路2004年開工建設、“奎屯—北屯”鐵路勘察、綫路設計和即將動工,奎屯交通樞紐的作用將進一步強化。
  ◇ 二 類 口 岸 ◇
  1994年6月自治區人民政府以新政函[1994]97號文批準奎屯市設立二類口岸,開展公路及鐵路國際貨物的直達運輸。二類口岸的開通,為改善奎屯市的投資環境,發展外嚮型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1998年3月12日阿拉山口海關駐奎屯監管組進駐奎屯,口岸管理機構"一關四檢"辦事機構的設置,標志着我市二類口岸嚮正式運作邁出了可喜的一步。阿拉山口海關的業務延伸至此,可為口岸服務區內的外貿企業減少通關費用,增強我市及周邊地區外貿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阿拉山口海關駐奎屯監管組的服務範圍為奎屯市、烏蘇市、沙灣縣、剋拉瑪依市、農七師及獨山子。開展對阿拉山口進出口業務的直通式驗收監管,同時監管從阿拉山口分流至奎屯的部分貨物。
  ◇ 城 市 基 礎 設 施 ◇
  城市規劃面積300平方公裏,建成區面積36平方公裏。2003年全市道路長度118.3公裏,道路建設標準高。道路面積164萬平方米,人行道面積13萬平方米;橋梁11座(含地下通道3座);路燈盞數4222盞;而且燈型、照明度、控製手段屬國內先進水平。
  城市人口密度為121人/平方公裏;人均居住面積22平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23升,用水普及率100%;每萬人擁有公共交通車輛7.5標臺;人均擁有道路面積12.2平方米;排水管道密度 5.1公裏/平方公裏;污水處理率60.1%;人均擁有公共緑地面積8.5平方米。建成區緑地率39.3%,市內有青年公園.西公園.南公園和體育公園四座公園。
  ◇ 供 水 現 狀 ◇
  奎屯市多年來保持了較為合理、穩定的地下水資源的開採、利用。市自來水公司—水廠(位於烏蘇待1號),日供水能力為2.5萬m3,二水廠(位於瑪納斯街東側,奎屯鐵路橋附近),日供水能力為3.5萬m3。一廠、二廠可日提供有水6萬m3。現奎屯市日用水量平均為2萬m3,用水高峰期為4.5萬m3。新建的三水廠(位於南環路三公裏半處),預計2003年底可正式投入使用,屆時市區的供水能力將大大提高。市區70%左右的用戶均用市自來水直接管網的供水,另有30%的用戶仍在使用自備井(大型企業可使用自備井)。奎屯經濟技術開發區用水由二水廠供應,現實際日用水量不足5000m3,為供水能力的七分之一。奎屯區域水質良好,為國傢二級水質,飲用水水質綜合合格率均達99%。三水廠啓用後可為開發區提供第二水源支持。
  ◇ 供 電 現 狀 ◇
  奎屯市供電單位有兩傢,即新疆電力公司奎屯電業局和農七師電力工業公司。
  奎屯電業局所轄35kv及以上變電所共12座,主變16臺,總變電容量467.15MVA。其中:220kv變電所2座,總變電容量240MVA;110kv變電所5座,總變電容量200MVA。目前,奎屯電網已建成220kv綫路3條,總長467.66km;已建110kv綫路10條,總長387km。
  奎屯電業局所轄220kv奎屯變電所通過瑪奎Ⅰ綫、奎皇綫與新疆主電網相連,是北疆區樞紐變電站,2004年又將增容220kv主變1臺,容量為120MVA。新疆電力在奎屯經濟開發區投資近3000萬元的萬宏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容量為2×40MVA,預留有第三臺主變的擴建可能,現已建成投入運行。220千伏奎屯變擴建2個110千伏出綫間隔,由2條110千伏綫路對110千伏萬宏變供電。變電所110千伏采用單母綫分段方式,進出綫規劃4回;35千伏采用單母綫分段方式,進出綫規劃6回;10千伏采用單母綫分段方式,進出綫規劃16回。
  農七師電力公司負責奎屯市北京路以北及農七師下屬團場供電,有熱電廠兩座,總裝機容量為61MW,其中一廠裝機容量為1×36MW,2003年發電量3億千瓦時,供熱能力130噸/小時,二廠(位於奎屯經濟技術開發區)裝機容量為1×25MW,2002年發電量1.8億千瓦時,供熱能力120噸/小時。
  ◇ 蒸汽供應現狀 ◇
  奎屯市現有熱電廠一座,總裝機容量為61MW,供熱能力250噸/小時,供熱主管網13.6km,小區換熱站15座。供熱能力425萬平方米/小時,現僅使用150萬平方米/小時。
  熱電廠下屬二分廠位於奎屯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南部,部裝機容量為1×25MW,配2130噸高溫高壓煤粉爐,配套熱網工程和110千伏綫路工程,特別是熱工控製係統,具有現代化、自動化管理水平,可供熱面積110萬平方米,蒸汽流量120噸/小時,現僅使用10噸/小時。二廠目前正進行二期擴建工作,將新增裝機容量1×25MW,於2004年10月建成投産。
  蒸汽質量標準:一廠抽氣壓力6—9kg,溫度300℃,流量為130噸/小時。二廠(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抽氣壓力8—13kg,溫度為350℃,流量為120T/h。
  ◇ 天然氣供應 ◇
  奎屯市天然氣管道建設正在規劃建設中。2003年將開工建設,2004年將投入使用,價格為0.85元/立方米。一期工程設計年供氣2601萬立方米。
  ◇ 城市污水處理 ◇
  奎屯市現有污水處理廠二個,日污水處理能力4.8萬立方米,現日處理污水2萬立方米。居民生活污水經市區管網流入清泉路匯水井經生活污水廠處理進入郊區管網,工業污水經市區市郊管網進入工業污水廠,經處理後進入郊區管網,同生活污水廠匯合後經排水明渠排入泉溝水庫,作為農業生産用水,經處理之水達到國傢農業用水標準。
  2003年奎屯市污水處理收費標準,生活污水0.2元/立方米,工業污水0.4元/立方米(工業用水計量按自來水用量90%計量)。
  奎屯市正在積極推動“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該項目投資約2.16億元,設計規模為:日處理能力10.0×10M/d。項目實施後,將全面解决開發區的工業污水排放問題提升開發區基礎配套功能。
  ◇ 信息、通信 ◇
  奎屯市是北疆地區郵政信函分送中心,電信事業發展迅速,奎屯電信局是省間輔助中心局,設有亞歐光纜全疆最大中繼站。奎屯地區現有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鐵通等通信服務企業,具備國內各種先進的通信手段,如區域通訊網、長途通訊網、公衆多媒體通信網、移動通訊網、衛星通信、寬帶網等電信服務,在電信業務方面四傢企業實現了互聯互通,寬帶網絡已覆蓋全市所有地區,奎屯地區市話用戶數6.26萬戶,固定電話普及率46.7%,百人擁有電話42.5部,寬帶網絡已覆蓋全市所有地區,互聯網用戶1.35萬戶。
人文環境
  ※ 人 口 ※
  奎屯市的人口構成以五十年代屯墾戍邊的農七師為基礎,多為復員退伍軍人、及60年代北京、上海、天津、武漢等地支邊青年。2003年底戶政管轄人口30萬人,市區常駐人口13.6萬人,有漢、哈薩剋、維吾爾、回、蒙古等29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93%。
  ※ 教 育 ※
  奎屯市的基礎教育在自治區教育廳、伊犁州黨委、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市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把教育擺在了優先發展的地位,尤其是認真貫徹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教育上的兩個《决定》,奎屯市教育局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以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為中心,以深化教育體製改革、積極推行全員聘用製、強化教師隊伍素質為重點,使我市中小學教育改革與發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教學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奎屯市的教育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一個閃爍的亮點,正促進當地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基本情況
  1、奎屯市現有市屬中小學12所,職業中專1所,幼兒園2所,電大1所,私立學校4所,私立幼兒園13所。
  2、在校中小學生人數:市屬16814人,其中:高中2567人,初中4569人,小學9456人,職業中專222人;私立學校在校學生867人。在園幼兒人數:國辦1270人,私立1954人。
  3、高考、中考情況:
  2002年高考上綫率94%,其中被國內重點大學錄取232人。中考分數綫:2001年計劃內520分,計劃外500分;2002年計劃內500分,計劃外485分。中考計劃錄取950人,實際錄取942人,錄取率為81%。
  4、民族教育情況:
  五中在校生:409人,其中:小學118人,初中129人,高中162人。實驗班6個,學生158人;普通班6個,學生133人。近幾年內地新疆班學生有7人(其中6人從實驗班考走,1人從普通班考走),2002年考走3人(其中1人就讀於上海交大附中,2人就讀於杭州師院附中)。
  5、全係統積極開展創建文明單位活動,已有兩所中學、三所小學及兩個幼兒園榮獲自治區級文明單位稱號,兩所中學、兩所小學建成了市級文明單位,局機關也通過了創建市級文明單位的驗收。
  全市小學、初中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為100%,鞏固率小學為100%,初中為99.8%,青壯年非文盲率達99.99%。
  1995年奎屯市“兩基”第一個通過自治區評估驗收,1997年通過自治區復驗,1996年奎屯市被評為全國幼教先進市和全國執行國傢體育鍛煉標準先進市。從1998年以來,由於強化了推行素質教育的各方面措施,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中考成績在全疆排為前列,高考上綫率逐年提高,2001年上綫率達80%,2002年上綫率已達94.2%,高中階段普及率95%, 1998年被自治區確認為全疆推行素質教育的八個實驗區之一,2002年又被確定為全疆課程改革17個實驗區之一;2001年被伊犁州黨委和政府授予“基礎教育先進市”的稱號。
  ◇ 人 ◇
  奎屯是新疆經濟和技術管理人才相對聚集的地區,幾十年的積纍,造就了一批綜合素質高的管理人才、科研人員、技術人才和産業隊伍,全市人文素質較好,社會穩定。2002年底,我市每萬人中有大學文化程度的306人,全市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9196人,占職工人數的27.6%,其中中級技術職稱以上的人員2854人,占單位從業人員的8.9%,有各類科技協會26個。成人教育得到較快發展,擁有完整職業中專、技工學校為一體的就業培訓體係,可為奎屯建設大型項目提供有效的技術和智力支持。
  ◇ 醫療衛生 ◇
  奎屯市醫療服務網絡健全,市內有伊犁州奎屯中心醫院,兵團奎屯醫院等衛生醫療機構100餘個,其中醫院11傢,衛生技術人員2498人,床位1830張,平均每千人擁有醫生6.12人,護士4.57人,床位10.3張。
  ◇ 旅 遊 ◇
  市郊旅遊點有活火山群、新疆第一口油井、第一座煉油廠舊址等,有泉溝水庫、奎屯水庫、柳溝水庫,皇溝一、二水庫。星級賓館有:奎屯東方國際大酒店(三星級) 、奎屯軍墾賓館明珠樓(三星級)、奎鐵大酒店(三星級)。奎屯飯店、供銷大廈(二星級),海德酒店(四星級,建設中)。奎屯市獨特的交通優勢,使奎屯市成為通往那拉提、天鵝湖、唐布拉、鞏乃斯草原、塞裏木湖、怪石溝、魔鬼城、哈納斯等全國知名景點的必經之路。全市有旅遊飯店40余家、床位近5000張。國傢旅遊部門批準的星級和涉外旅遊定點賓館、酒店6傢,三星級賓館3傢。東方國際大酒店、軍墾賓館、北鐵大廈、金澤大酒店等星級賓館,上至總統套間,下至普通間共918間,床位2205張。其內部設施豪華,功能齊全,集歌舞、娛樂、服務於一體;飲食風格獨特,可提供川、魯、湘、粵等不同菜係的菜餚和富有地方風味的新疆名菜。市區還建有街心公園、青年公園、西公園、南公園、體育公園、鐵路公園6座休閑場所。工作之餘外出度假,市內奎屯旅行社等三傢旅行社可為你提供疆內外的民情民俗旅遊、沙漠旅遊、生態旅遊、探險旅遊、草原旅遊、風光旅遊等項目。周邊地區有沙灣溫泉度假村、鹿角灣風景區、喬爾瑪風景區等度假旅遊觀光區。
  ◇ 商 業 ◇
  該市購物相當方便,本市有商業網點3563個,各種貿易市場12個,已建成較大的商業中心和街區6處,有投資2億元人民幣的西部國際貿易中心、還有投資6000萬元正在籌建的鑫洋國際超市、投資5000萬元的紅旗商廈等各類商廈鱗次櫛比,建築氣勢宏偉,商品豐富,服務優良,商貿服務網絡齊全。200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5億元,是該區域的金融、商業、服務、娛樂中心。
  ◇ 金 融 ◇
  奎屯市金融機構及其服務功能齊全,轄區內有自治區分行計劃單列行一個(農行),縣級行5個(人行、建行、工行、中行、農發行),城市區級金融機構一個(奎屯市商業銀行),此外,還有壽險、財險、兵保、郵政儲蓄、證劵公司等機構。奎屯市外匯管理局直接受伊犁州中心支局的領導,管理奎屯地區的外匯業務,可以辦理所有的進出口業務。奎屯.烏蘇.獨山子三地票據可直接進行交換,獨山子人民銀行業務也已並入奎屯市人民銀行。2003年,各金融機構存款餘額49.8億元,各項貸款餘額30.7億元,城鎮居民儲蓄存款餘額23.2億元。
  ◇ 保 險 ◇
  奎屯市保險事業持續發展,機構及其服務險種齊全,全市共有五傢保險分支機構,分別是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奎屯市支公司、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奎屯市支公司、中國平安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奎屯營銷部、中國平安人壽保險公司奎屯營銷部、中華聯合財産保險公司奎屯分公司,多年來各公司業務得到不斷持續健康發展,2003年保險業全年實現各項保費收入1.51億元,年均增長45%,為奎屯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優質的保險保障服務,為企業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安定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 證 券 ◇
  新疆證券公司奎屯營業部是新疆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規模較大的證券營業部之一,成立於1998年4月,總營業面積2200平方米,各項業務逐年遞增,開戶人數已占奎屯市人口總數的10%,能為客戶提供刷卡、自助、電話、手工、網上等多種交易委托方式,先後開通工行、建行、中行的銀證轉帳業務,其主要服務項目有代理證券買賣、代理證券還本付息和紅利支付、受托理財業務等。
  ◇ 文化事業 ◇
  奎屯市文化市場繁榮,群衆體育和競技體育比翼齊飛。市內建有能容納1.5萬人的體育中心,曾成功的舉辦了自治區第八屆運動會。體育中心擁有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室內籃球館、射擊館等體育場所。
  ◇ 廣播電視 ◇
  奎屯市是全國廣播電視網絡新疆北部樞紐站所在地,有奎屯電視臺、奎屯有綫電視臺、農七師廣播電視臺、奎屯人民廣播電臺等多傢廣播電視媒體,采用電纜、光纜、微波等多種傳輸方式,覆蓋奎屯市、農七師、烏蘇市、沙灣、獨山子等區域。
  ◇走進奎屯◇(近年來的奎屯
  近年來,奎屯市堅持實施“科教興市、工業強市、商貿富市、環境立市”四大戰略,圍繞“在伊犁州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率先跨入全疆發展快車道”的目標,奮發圖強,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全市經濟總量發生了質的飛躍,經濟結構更趨合理,經濟運行態勢保持平穩,正逐步進入高速度、快增長的新的發展階段。2005年,奎屯市實現生産總值28.9億元,增長15.2%,一、二、三産業的比重為5.1 : 47.9 :47;全口徑財政收入7.7億元,增長24.9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6億元,增長24.8%;固定資産投資9.98億元,增長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87元,增長8.6%;農牧民人均純收入2303元,增長14.1%。
  2006年上半年,全市完成生産總值13.2億元,同比增長11.2%;完成工業總産值11.9億元,同比增長10.4%,其中,捲煙、石化下遊産品加工、紡織三大工業主導行業共實現産值8.8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3.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36億元;招商引資取得新進展,實際到位資金1.29億元。全市經濟運行繼續呈現穩步增長態勢,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的良好開局。
  在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同時,奎屯市社會各項事業也取得了顯著成就。科技、教育、文化體育等社會各項事業繼續走在全疆前列。
  科技興市、科技發展、知識産權和科普工作“十一五”發展規劃已製定實施,啓動了“科技行動310工程”,實施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35項、專利項目3項,舉行了奎屯市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授牌儀式,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年提高。
  奎屯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取得明顯成效,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不斷提高。完成了州直中小學教師招聘工作,新疆區內初中班辦學情況良好,青少年活動中心順利完工,一批教育建設工程項目竣工並投入使用,有效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目前全市有高等院校1所,廣播電視大學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職業中專1所,中學12所,小學19所,幼兒園23所;市屬中小學在職教職工1456人,任職達標率為100%;中小學在校學生總數3.03萬人,小學、初中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均達100%,高考上綫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0%以上。
  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群衆性文化活動深入展開,競技體育在自治區第十一屆運動會上取得優異成績,成功承辦了自治區第四屆老年人運動會。目前,奎屯市有體育中心1座,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100平方米,內設國際標準400米的塑膠田徑場一座、110×70米的草坪足球場一個、20個標準靶位的射擊館一座、能容納1200人的綜合館一座、標準網球場12塊,還有面積8100平米的籃球排球運動中心;有文化館1座,勞動人民文化宮(含圖書館)1座,擁有1100個座位的電影院1座。
  醫療衛生事業穩步發展,疾病預防控製網絡不斷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係建設得到加強。全市共有衛生機構22個,衛生技術人員1528人,醫生786人,床位數1463張。
  郵政、電信、銀行、保險等行業對奎屯市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有郵政營業廳10所,設郵政代辦點8個;電信、移動、聯通、鐵通、網通等通訊企業8傢,本地電話用戶數10.4萬戶,電話普及率76.1%,互聯網用戶1.1萬戶;有綜合及專業銀行7傢,營業網點43個;保險業有8傢公司,其中7傢公司在各商業銀行設立了代辦點。
  大力實施人才戰略,切實加強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三支隊伍建設。目前全市每萬人擁有大學文化程度人員306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9637人,占職工總數的29.9%。
  截至目前,奎屯市先後獲得全國人居環境範例奬、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園林緑化先進市、全國質量興市先進市等榮譽稱號。
  隨着自治區、伊犁州對奎屯市支持力度的進一步加大,奎屯市面臨着諸多的發展機遇,特別是自治區把奎屯市確定為自治區城鎮體係規劃中重點培育的城市之一,伊犁州“四極四圈”區域發展規劃中也將奎屯市作為重要的一極和一圈,獨山子大石化項目的開工建設和自治區重點發展奎屯--獨山子石化工業園,這些都為我市加快發展石化下遊産品加工、商貿物流、餐飲、運輸等相關産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奎屯市在認真調查研究、充分論證分析的基礎上,製定了“十一五”期間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即:緊緊抓住各種發展機遇,“依托大石化、服務大石化、立足大交通、構建大物流、促進大發展”,將奎屯市建成“金三角區域商務中心及新型的工業城市”,圍繞“在伊犁州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率先跨入全疆發展快車道”的核心目標,科學佈局城區功能,實施“科教興市、工業強市、商貿富市、環境立市”四大戰略,做強“捲煙、石化産品加工、冶金、紡織和商貿物流”五大産業,重點抓好“推進園區建設與工業化發展、壯大非公有製經濟、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推進社會事業共進發展”等五個方面的工作,使奎屯市綜合經濟實力、城市競爭力、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個大臺階,為跨入西部百強縣市奠定基礎。
  “十一五”時期,奎屯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到2010年,全市生産總值超過52億元,力爭在全疆各縣(市)的排位上升到第15位,年均增長18%以上,人均生産總值超過3000美元,力爭在全疆各縣(市)的排位上升到第5位。全口徑財政收入14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超過5億元,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纍计完成社會固定資産投資8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8%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25萬元,年均增長10%;農牧民人均純收入超過4000元,年均增長11%以上。
英文解釋
  1. n.:  Kuitun City,  Kuytun City
近義詞
奎屯
相關詞
新疆兵團農七師
包含詞
奎屯市商業銀行奎屯市第六中學奎屯市人民醫院
奎屯市婦幼保健院奎屯市衛生防疫站奎屯市第一高級中學
新疆奎屯市第一中學奎屯市生殖保健專科醫院新疆奎屯市博大公司
奎屯市激光醫療中心新疆奎屯市東方國際大酒店奎屯市廣播電視大學
奎屯市教師進修學校奎屯市第一棉紡織廠新疆伊犁州奎屯市兵團農七師一三零團醫院
新疆伊犁州奎屯市兵團農七師一二四團醫院新疆伊犁州奎屯市兵團農七師一二七團醫院新疆伊犁州奎屯市兵團農七師一二九團醫院
新疆伊犁州奎屯市兵團農七師一二五團醫院奎屯市農七師棉紡織廠職工醫院新疆伊犁州奎屯市兵團農七師車排子醫院
新疆伊犁州奎屯市兵團農七師一二八團醫院新疆伊犁州奎屯市兵團農七師一三一團醫院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奎屯市工作站
分類詳情
張開北京路街道張開火車站街道張開團结路街道
張開烏魯木齊東路街道張開烏魯木齊西路街道張開開幹齊鄉
張開兵團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