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明清兩代的檔案庫。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建於(北京)。 |
|
皇史宬投訴電話北京市旅遊投訴電話:010-65130828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皇史宬,又名“表章庫”,即皇傢檔案庫,“宬”的意思是指古代用於藏書的屋子。坐落在北京東城區南池子大街南日東邊,靠近故宮東側。始建於明嘉靖十三年(153年),隆慶二年(156年)和清嘉慶十一年(180年)均有修葺,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皇傢檔案庫,距今已有460多年的歷史。我國早在秦、漢時期,就有“金匱石室”的制度。《漢書·高帝紀下》記載:“與功臣刻符作誓,丹書鐵拳,金匱石室,藏之宗廟。”所謂“金匱”,即是銅製的櫃子;所謂“石室”,就是用石頭砌築的房子,其目的均是為了防火,讓其保存的珍貴檔案,能永久地保存下去。爾後歷代檔案庫,均因襲秦、漢舊製,而又各有所發展,供保存各朝皇帝的“實錄”、“聖訓”、“玉碟”之類的皇傢檔案。歷史上歷朝歷代都建有這類檔案庫,但多數已毀,象皇史成這樣保存完整的,已幾乎都沒有了,這就越發顯示出這組建築的特殊價值。蓋房不用一點木料幾乎不可能,蓋大殿不用一點木料,更是讓人難以相信。而皇史成就是一座地地道道的石頭宮殿,全用磚石砌築而成,無一根木料。皇史宬全為磚石結構,面積達2000餘平方米。主要建築有皇史宬門、正殿、東西配殿、禦碑亭等,四周圍以朱墻。皇史宬門額由滿漢兩種文字書寫。正殿建在高2米的石臺基上,繞以漢白玉護欄,面闊9間,黃琉璃筒瓦廡殿頂,拱券式無梁建築。額枋、鬥拱、門、窗均用漢白玉雕成,額枋上施描金旋於彩畫。殿門5洞,均為兩重。室內有高2米的漢白玉石須彌座,上置雕雲竜紋鍍金銅皮樟木櫃152個。山墻上有對開的窗,以使空氣對流。其結構具有防火、防潮等特點,是一座藝術性、科學性、實用性三者兼備的重要文物建築。明代除儲存各朝的“實錄”、“聖訓”、“玉碟”之外,還收藏《永樂大典》副本和其他重要檔案。清代除收藏“實錄”外,《大清會典》、《朔漢方略》內閣副本以至將軍印信也都曾入藏。它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皇傢檔案庫,也是研究“金匱石室”的典型建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皇史宬的建造,最早源於明朝內閣大學士丘瀎給皇帝的上疏。早在明朝弘治五年(1492),丘瀎就曾奏陳皇帝,提出應收集整理歷代的經籍圖書,立為案捲保存,以備“今世賴之以知古,後世賴之以知今。”對建設什麽樣的庫房保存這些圖籍,他建議:仿照中國古代“石室金匱”之意,在紫禁城文淵閣附近,建造一所不用木植,全用磚石壘砌的重樓,上層用銅櫃存放各朝皇帝的實錄和國傢大事文書,下層用鐵櫃保藏皇帝的詔册、製誥、敕書及內務府中所藏可用於編修全史的文書。他的這一建議,基本勾畫出了皇史宬的雛形。但由於種種原因,他的建議當時並未能付諸實施,直到42年後的嘉靖十三年,嘉靖皇帝因下令重修纍朝皇帝的實錄,並令大臣籌議建閣收藏皇帝的“禦像、寶訓、實錄”之事時,當朝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張孚敬等,纔重申前議,並有了“石室金匱”的正式建造。但新的建築,已在丘瀎建議的基礎上有了很大改變。
經張孚敬等議定,並經嘉靖皇帝批準,將建造地點選在了南池子一帶,這樣,既可以和其他宮苑建築相成一體,又離紫禁城不遠,還便於專門保管和查閱。其建築規製,不是重樓,而是和南京之齋宮相同,內外用磚石團,閣上敬奉歷代皇帝像,閣下存放纍朝皇帝的實錄、聖訓。整個建造工程,用了兩年時間。
嘉靖十五年八月二十日,重修後的皇帝實錄、聖訓奉安進庫,皇史宬開始正式投入使用。
皇史宬初建時,擬定名字並不叫皇史宬。因其初意首先是為敬奉皇帝像而建,所以初命名“神禦閣”。工程完工後,嘉靖皇帝又决定專用該建築存放皇帝的實錄和聖訓,而皇帝畫像則另修景神殿恭奉,因此,乃將“神禦閣”更名為“皇史宬”。據崇禎朝進士孫承澤《春明夢餘錄》記載,皇史宬的名字,是由嘉靖皇帝决定的,其中“史”字,明時寫作“ ”字,“宬”字,是在“成”上加個寶蓋,這些字形的確定,也都是嘉靖皇帝“自製而手書”的。“宬”,《日下舊聞考》援引《燕都遊覽志》註釋說:“宬與盛同義,《莊子》:‘以匡宬矢’,《說文》曰:‘宬’,屋所容受也。”在中國歷史上,皇帝至高無上,代表國傢,而歷朝皇帝又都標榜自己所修的實錄聖訓,“不虛言,不溢美”,是真實的歷史記錄,所以用以存放實錄聖訓的地方,應既是保藏中華文化的總匯,又是保存皇傢正史的殿堂。這也就是皇史宬之名稱、之字形的寓意所在。
清朝取代明朝後,仍將皇史宬作為保藏皇傢檔案之所,但皇史宬的門額字形,清朝做了很大的改變,“史”字不再用“”字,並且改成了左漢右滿兩種文字合璧。
1911年,清朝政府被推翻後,皇史宬一度仍歸溥儀小朝廷的內務府管理,1925年溥儀出宮後,皇史宬由北平故宮博物院接管。這個時期,皇史宬長期處於封存狀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北京市政府把皇史宬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55年,國傢檔案局成立,皇史宬移交國傢檔案局管理。從1956年起,國傢陸續撥巨款對皇史宬進行了多次修繕。
1982年,皇史宬又被國傢文物局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皇史宬由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直接管轄,所存明清皇傢檔案,已移存第一歷史檔案館存放,皇史宬已成為對外開放展覽、展示中華古老檔案建築和文化的重要景點。 |
|
皇宬 |
|
|